A. 為什麼我去電影院看3D電影沒立體效果 是3 DIMAX的
1.你去看的影院放映條件不好,3d眼鏡質量差。
2. 所謂3D電影是用兩個 鏡頭從不同方向同時拍攝影像,製成膠片 。放映時,兩個放映機將兩組膠片同步放 映,使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 。眼睛直接觀看會有重影,但戴上特製的 3D眼鏡後,雙眼將左、右的影像重疊在眼 底上,由大腦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 但要呈現出3D效果,首要條件是觀眾的兩 眼能夠有效合作,外加兩眼視力相近,才 能有效把通過特殊處理的畫面或特殊眼鏡 形成的割裂影像,在腦部重新組合成清晰 畫面,倘若雙眼一強一弱,影像便會扭曲 ,無法合組,導致不適。
「雙眼有斜視、弱視,有大的屈光差( 兩眼視力相差200度以上),一隻眼睛正常 ,但另外一隻眼有散光、弱視,及影響視 力的眼底疾病(如視神經萎縮等)。這些情 況均看不到3D的效果。
B. 電影院里3D電影沒有立體感!! 極度無語!!
其實3D只是個噱頭,一般的3D電影效果都不好的。特別是國產和效果就吏差了。看不到3D效果很正常。
C. 為什麼現在在電影院看3d電影效果沒有那麼好了
看多了 我也是這樣的
D. 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3d電影的3d效果大不如以前。以前看阿凡達,變形金剛等電影,3d效果很好,有身臨
當然不一樣了,因為《阿凡達》是卡梅倫用3D攝影機拍攝出來的,每一幀的畫面都是3D攝影機拍出來的,其他電影大部分都是後期製作的,而且只是某些場景加入了3D轉制效果,一台3D攝影機的價格就高達好幾百萬美金,《阿凡達》的製片成本高達3億美金,總成本高達5億美金,被載入吉尼斯紀錄,是全球歷史上製片成本和總成本最高的電影,《阿凡達》的CG原文件為1PB大小,就是100萬GB,卡梅倫當年采購了500塊2的硬碟才裝下這些CG文件,其他任何電影都遠遠比不上《阿凡達》的3D和CG特效
E. 看3D電影沒效果
現在3D市場管理不嚴格。自從有泰坦尼克號經過後期合成變成3D電影的先例後,國產電影紛紛效仿。一般都是把普通的2D電影後期合成成3D。這樣比直接用3D攝像機拍攝的成本節省了不少,所以效果有些差異是正常現象。懂?而且現在屬於3D熱,電影院可以播放3D的設備用來播普通電影也不合算,3D電影票也貴一些,為了票房所以。。。你懂得!這就是為什麼3D電影還沒有太囧看著帶勁的原因了。
F. 有沒有感覺現在電影院是個電影就是3D的,效果很差勁,還不如不帶眼鏡呢!!
那是因為電影本身的3D效果渣。
弄個渣渣3D糊弄觀眾,成本不高,票價還比2D電影高,好賺錢。
真正效果好的3D電影並不多。
G. 為什麼現在很多電影都號稱3D卻根本沒有3D效果
因為大部分都是偽3D
前期拍攝就是2D,後期轉制的,效果很假。
H. 現在電影所謂的3d效果簡直坑爹,一點都看不出3d,小時候看的那種3d電影才叫立體呢
IMAX還是很立體的,小時候的3D看起來更像站立著的紙片,既不立體也非平面,呵呵
I. 為什麼現在的3D電影跟最早出現的立體電影效果不一樣,甚至相差懸殊。
3d電影和立體電影的感覺是不一樣的。3d電影的感覺是身臨其境,比如說我看到的攻殼機動隊,有很多街道的鏡頭,給我的感覺是我彷彿來到了這個地方。立體電影的感覺是裡面的人或者是動物來到你的面前,比如說快樂的動物園,給我的感覺是裡面的小動物在你面前,感覺伸手就能抓到。
J. 請問我去電影院看3D電影為什麼沒有立體感呢
是的哦 因為現在都喜歡玩手機到很晚 對眼睛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散光也是其中很常見的 電影院3D眼鏡是通過眼睛眼球的折射然後呈現在眼角膜形成立體感
如果眼睛有散光的話 會形成不了 或者很模糊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 眼睛會越來越看不清 這種情況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
提前預防 做好視力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