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劉德華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982年劉德華入無線藝員訓練班學習,畢業後任無線電視台演員。主演電視連續劇《江湖再見》,獲美國電視節電視劇特別獎。
在電視劇《獵鷹》里首度擔任男主角一炮而紅,1983年受TVB力捧,與黃日華、梁朝偉、苗僑偉和湯鎮業組成「無線五虎將」;並於1982年開始參演電影,首部作品是吳小雲執導的《彩雲曲》。劉德華從影以來贏得數個電影獎項,包括1988年憑借《旺角卡門》首奪《台灣表演藝術金龍獎》「最佳演員獎」,1999年憑借《暗戰》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00年憑借自己從影以來主演的第一百部電影《阿虎》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主角」。他在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再次取得「最佳男主角」,這是他第二度取得這個獎項,他亦以《無間道三終極無間》獲頒第4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而在2008年,他再憑電影《門徒》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劉德華自九十年代起,在電影、唱歌雙線發展。電影方面,劉德華參與演出的影片127部。1988年王家衛執導的《旺角卡門》可說是劉德華電影生涯的第一個重要標志。九十年代初,劉德華演出多部黑社會江湖片,扮演身在黑社會卻有情有義、英氣未泯的人物,其形象深深影響當時的年青人。其後劉德華開始改變形象,角色的類型多變,演出更有深度,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電影的代表作包括《九一神鵰俠侶》、《賭神》、《天若有情》、《烈火戰車》、《阿虎》、《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無間道》、《無間道三終極無間》、《大隻佬》、《天下無賊》、《墨攻》、《投名狀》、《門徒》、《游龍戲鳳》等。跟劉德華合作過的女演員很多,包括林青霞、鍾楚紅、張曼玉、鄭裕玲、舒淇、劉嘉玲、王祖賢、關之琳、李嘉欣、梁詠琪、鄭秀文、吳倩蓮、吳君如、劉若英、張敏、葉德嫻、陳玉蓮、容祖兒、邱淑貞、
Maggie
Q
和2007年大熱爆冷落選的香港小姐何傲兒等,以及已故樂壇巨星梅艷芳。劉德華於1985年進軍樂壇,第一張專輯是「只知道此刻愛你」,未獲得很大回響。1991年的偶像熱潮下,劉德華與張學友、黎明、郭富城被傳媒封為「四大天王」。1991年推出「愛不完」專輯,銷售首日錄音帶銷售共16萬張,雷射唱片(CD)共72,000張。1993年1月,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第一場個人演唱會,目前已得過100多項流行歌曲獎項。
他曾六度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最受歡迎男歌星」(1990、1991、1992、1994、1999、2004年度),亦九次奪得「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1995-1996、2000-2006年度);其中劉德華於2004年度同時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和「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是首位同時獲得這兩個大獎的男歌手。至2007年劉德華因為演唱會的關系,無法抽空出席TVB的頒獎典禮,以致劉德華的名字無法在「最受歡迎男歌星」和「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的名單中出現。劉德華曾於1998、1999、2001及2002年度奪「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四度成為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大贏家。亦曾在90年代台灣演藝圈年度盛事十大偶像票選中連續6年打敗當紅的台灣四小天王、連續6度奪得冠軍,其《忘情水》、《天意》等國語專輯在台灣更有著過100萬的銷量,為當年最銷售量最高的專輯之一。時至今日,劉德華仍然是歌壇的一級巨星,他對工作孜孜不倦,以47歲的年紀仍能成為娛樂圈當紅偶像,可謂魅力無邊。
『貳』 香港四大天王誰是之首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嗎
香港四大天王之首是劉德華。
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
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奧運會報道劉德華當相關火炬手的時候,中央電視台都說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 劉德華於上世紀80年代初出道,真正紅起來則是1985年後TB 「五虎將」時代。此外,他拍攝電影也是最多的,目前已接近200部。(1990最受歡迎男歌手)
香港國語歌手第一人,1990發行的國語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在台灣狂賣60萬張,整個亞洲接近200萬。在台灣手握15張以上超過五十萬的專輯,台灣歷史上唯一一個銷量過千萬的歌手。
劉德華,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香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個,大氣魅力十足,影視歌三棲發展,被譽為華語娛樂圈的「常青樹」。
大中華地區樂壇和影壇巨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曾獲得三屆金像獎影帝和兩屆金馬獎影帝,2000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
(2)四大天王出道第一部電影擴展閱讀: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星,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排序)。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四大天王
『叄』 劉德華作為演員拍得第一部戲是什麼
劉德華想必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他拍的第一部戲的名字是什麼?我的印象中,他拍的第一部戲好像是彩雲曲。
其實不管他拍的第一部戲是什麼,都不會影響他在我們心中的位置。而且我相信他的作品很多人基本上全部都看過,可能是因為經典的角色太多了,感覺他拍的每部戲都在我們的心裡可以成為第一。
『肆』 演員羅志祥是什麼時候出道的,第一部作品是什麼
我知道羅志祥外號「小豬」,台灣歌手、節目主持人、演員。1996年以團體『四大天王』出道。模仿郭富城出道,後來因專輯銷量不高被逼解散。後來與歐弟組成「羅密歐」,因歐弟最後去當兵也解散了。
2003年羅志祥推出首張個人專輯《Show Time》。 2005年舉行首場個人演唱會,成為第一位踏上台北小巨蛋的流行歌手。 2008年發行第六張專輯《潮男正傳》,獲MTV亞洲音樂大獎。 2010年專輯《羅生門》獲「五白金」。2012年前往日本樂壇發展,推出首張日文《Dante》,《Dante》推出首周即登上日本公信榜單曲周榜第十名,使羅志祥成為首位於日本公信榜單曲獲得前十名的台灣男歌手。
『伍』 劉德華出道後第一部影片叫什麼
劉德華出道後第一部影片叫《彩雲曲》。
香港電影《彩雲曲》由新藝城影業公司於1982年出品。該片由吳小雲執導,徐傑、庄靜而、黃造時、吳少剛.劉德華.曾志偉等主演。該片是剛剛走進演藝圈的劉德華出演的第一部電影。
主要劇情是:安琪和方天慧原為學生時代的好友,天慧的男友家明愛上了安琪,安琪出於道義不曾接受,但後來與家明發生了關系,事後極為內疚和自責。天慧感覺到了男友對她並不真愛,全身投入訓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等她出席完畢業晚會,發現安琪死在游泳池中……
該片於1982年獲第1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電影配樂獎。
(5)四大天王出道第一部電影擴展閱讀:
劉德華主要電影作品
1、1986年,主演科幻冒險片《魔翡翠》,在片中飾演冒險專家獵鷹一號,首度出演科幻題材的電影。
2、1988年,主演王家衛執導的黑幫片《旺角卡門》,在片中飾演江湖混混華仔,並憑借該片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3、1996年,主演黑幫題材的電影《新上海灘》,在片中飾演對馮程程痴情一片的丁力。
4、2002年,劉德華開始拓寬戲路,在與梁朝偉共同主演的警匪片《無間道》中飾混飾演個性復雜的反派人物劉建明;劉德華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
5、7月16日,劉德華與金城武、章子怡共同主演的武俠片《十面埋伏》在中國內地上映,他在片中飾演飛刀門在官府的卧底劉捕頭。
6、2017年4月28日,主演的警匪動作片《拆彈專家》在中國內地上映,他在片中飾演一名卧底拆彈專家,並擔任影片的製作人。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劉德華
網路-彩雲曲
『陸』 劉德華作為四大天王之一,都曾拍過哪些電影
劉德華,參演的電影很多,好的經典的電影也不少,像《天若有情之烽火佳人》《天下無賊》《新少林寺》《投名狀》《墨攻》《無間道》等等,因為喜歡他的電影作品,也就看過不少他的好電影。
《解救吾先生》非要說一部印象深刻的劉德華電影,就是由劉德華,劉燁,王千源,吳若甫等聯袂主演的電影《解救吾先生》了。
雖說《阿虎》是動作片,但實際上動作部分只佔全戲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描寫細膩的感情部分。劉德華在扮演阿虎的同時,其實已經不自覺地在表現著自己。
『柒』 說出來你別不服氣,四大天王各選一部電影代表作,劉德華最突出,真的嗎
一個知名演員的代表作到底是哪一部,一般來說或是有公論的,全部影視劇放到一起,哪一個在互聯網上點評最大,得分最大,應當不容易有太大偏差。就中國香港四大天王而言,很多年來她們都各自參演過許多 影片著作,實際代表作是啥,實際上一看有關得分就可以了解。對於在本人心中中哪一部著作最好,那很有可能因人有所不同的。四個人比起來,劉德華的影片造就不僅並不是最爛的,並且正好相反,他是最好。下邊各自說說四個人的代表作。
最開始喜愛她們的粉絲和粉絲,如今都早已踏入中老年,她們的小孩也逐漸關心大牌明星,在其中也不缺再次賞析四大天王已婚男人的人。
『捌』 四大天王是誰
郭富城
張學友
黎明
劉德華
四大天王指我國香港地區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在歌壇的四位重要人物,他們是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以自己高超的唱功在華語歌唱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命名過程 1990年代初,隨著譚詠麟,張國榮和蔡楓華的淡出香港樂壇,張學友、劉德華加上李克勤和Beyond樂隊取而代之,成了1990年的香港樂壇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紅,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聲勢壓下,李克勤的歌唱事業亦開始下滑。而香港樂壇的樂隊勢力亦開始被偶像派取代。當時因為黎明和劉德華同屬偶像派,成
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曾被封為雙子星。 而實力派的張學友亦保持聲勢和前兩者被合稱樂壇三大家族。隨後1992年,郭富城旋風從台灣吹回香港,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命名)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市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歲末,香港藝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時進入前10名,諸多媒體用「四大天王神話再現」來渲染,似乎14年前風行東南亞的「四大天王」終於「日薄西山」,有了點起色都能成為報刊頭條。話說回來,即使是這14年間,傳媒圈、娛樂圈無論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這四人的地位都能恆久不變,直到這四人日漸衰老,這些所謂的接班人仍舊默守在歷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紅火的年代,他們幾乎就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雖然4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4人明爭暗鬥、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1994年周星馳在《破壞之王》中扮演張學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張學友演唱會門口叫囂「我愛黎明!」結果遭學友迷群毆,便是當時歌迷爭斗的最好寫照。
事實上,早在「四大天王」時代到來之前,張國榮和譚詠麟就製造過兩大天王火並的時代,再往前則是許冠傑和羅文。香港音樂界資深人士向本報回憶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均宣布退出四大音樂頒獎禮,習慣製造「爭斗」的香港媒體都在作出各種預側,接班人是誰?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此時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4人,風行15年之久.
時間撥轉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紅透半邊天之時,那一年羅志祥在台灣「四大天王」模仿大賽中獲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歐漢聲、陳顯政、陳中威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這支團體僅以模仿為目標,也借著「四大天王」的威風紅火了4年出版了4張專輯。但就在1998年小豬羅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隨著各自水平差異變大,四人獨立性也越來越強,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來。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工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機會越來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著「四大天王」開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張國榮自殺後4天舉行,會上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當年情》,不僅是對張國榮的哀悼,似乎更是對香港娛樂圈當年輝煌的懷念。
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團結的一種象徵,1994年「搖滾新勢力」在香港紅館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說「四大天王」中張學友還行,其他3個都是小丑。 這話一說出來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媒體和藝人都嚴詞批判他,梅艷芳當時就出來說不能這樣講這些藝人,「中國火」演出的很多海報、地鐵廣告都被石頭砸碎,後來何勇在香港發布會上只好解釋,香港這個繁華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將事情平息。
相比四大天王之間的實力。著名學者申寶峰曾經評價四大天王說:「劉德華是總體魅力最大的天王,郭富城是舞跳的最棒的天王,黎明是個子長的最高的天王,張學友是歌唱的最好的天王。」話中很精確地表達了四大天王各有的優勢和長處,在當時群雄並起的香港演藝圈四個人都憑著自己的優勢與實力打下了各自的一片天下。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壟斷的一種標志,無數個明星被封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這些小天王無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給湮沒,「四大天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香港娛樂圈壟斷時代的產物,著名學者申寶峰曾經評論四大天王說:「劉德華是總體魅力最大的天王,郭富城是舞跳的最棒的天王,黎明是個子長的最高的天王,張學友是歌唱的最好的天王。」它的壟斷也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象徵,空前絕後,遺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沒落剛好映照著粵語歌壇的衰落。
15年,驀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劉德華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畢業於無線藝人第10屆藝人訓練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電影《彩雲曲》,同年因演出許鞍華的《投奔怒海》開始嶄露頭角。1983年在「永恆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電視劇《神鵰大俠》主題曲,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開始被香港樂壇熟知。嚴格來說,劉德華的聲線並不是很占優勢,但是總是能找到適合自己唱的歌,無論是粵語還是國語。從《我和我追逐的夢》到《來生緣》,從《謝謝你的愛》到《真情難收》,一首一首劉式情歌已經成為了當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詞。因此在談到「四大天王」這個話題時,他曾對媒體說「其實我出道都比他們幾個早,嚴格說來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出道早,並不是劉德華區別於其他3人最大不同,關鍵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劉德華是成功藝人的完美典範,他勞動模範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讓同行和媒體都贊嘆不已。2000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堪稱老而彌堅。除此之外,他多能多專的均衡發展也是4個人中人氣保持最好的,即使從2000年獲得第一個金像獎影帝後,他在電影方面開始投入較多的精力,但音樂方面依舊保持高產,雖然陳耀川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廣闊的市場,但仍然有不少追隨者。
2005年底,劉德華受邀出席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紀念中國電影百年大會」,會後接受本報采訪時他說自己最在乎的還是電影,他想成為「中國演員」而不僅僅是香港演員。他的這種熱愛有時也會惹來爭議,2005年10月劉德華發出號召,要聯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電影的頹勢,結果招致一場激烈的口水戰。
從劉德華的角度來看,「五影帝拍片」只不過是他為了拯救香港電影業的單純思路,無論「華仔」能不能拯救電影市場,劉德華都是最有權利挺身而出的那個人,只因為他多年來一直堅守香港電影的陣腳。香港導演陳可辛評價說:「在將來,誰提到香港的電影史,都會提到劉德華。」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創建的演藝公司叫「天中」,成立的電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響日漸下落時,劉德華接受采訪時,仍稱「四大天王」沒有過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輕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東西,比如說新音樂,值得我們學習。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為漫長。1984年19歲的郭富城考入無線電視台的舞蹈訓練班,1987年轉入無線藝訓班,期間演過數部電視劇,但大多為龍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灣的郭富城拍了一支電單車的廣告,沒想到這則廣告竟改變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濕漉漉的頭發、帶電的眼神開始讓台灣少女著迷,隨後灌錄了三張國語大碟,其中一曲《對你愛不完》紅遍兩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殺」回香江,隨即推出粵語大碟,1992年冊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時已28歲,後來,郭富城開始嘗試多方面發展,拍了王晶的電影《街頭霸王》,演了電視劇《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經紀人、填詞人小美。
雖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澀的就是音樂,舞曲風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開的拐杖,「以舞會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悅歌迷的套路。成為百事可樂代言人後,郭富城逐漸往扮相新奇大膽、歌曲風格多樣的前衛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並不是一個前衛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動腦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變似乎都能影響潮流,從最開始的「四六分頭」、到接拍百事可樂後的「火箭頭」,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來干預時尚。可以說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與廣告是分不開的。從他出道至今,每時每刻都有廣告圍繞著他,先不說讓他一夜成名的電單車廣告,1998年初當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從藝生涯的轉折點.2005年郭富城終獲台灣金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個獲得此殊榮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電影"父子"蟬聯台灣金馬影帝.
去年年底,歌壇常青樹張學友忙碌異常。除了自己已經巡演一年的音樂劇《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參演的電影《如果·愛》也作為賀歲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戰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面對「四大天王再次發力」的局面,張學友無奈地笑著說:「怎麼還在叫我『四大天王』,沒有辦法,他們始終愛叫這個。『四大天王』的說法早就覺得過時了,這種說法已經被大家叫了十幾年,現在四個人各自的發展都很精彩,連碰面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說法已經應該『廢掉』了。這個稱號只是代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它,並不代表現在。雖然我對現在這個稱號,已沒什麼感覺了,但是我並不唾棄它,因為它曾經給我帶來很多東西。」談起這個稱號所代表的意義,張學友說:「我覺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紀90年代,現在的樂壇已經很不一樣了,有了新的狀況。『四大天王』只代表那個年代。現在的樂壇新人輩出,相對而言,給予歌手的壓力也會更大。這種事情很正常,以前也會有。他們(歌迷)越喜歡你,對於你的要求就會越高,還會把他們對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來。不過,我覺得作為歌手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的音樂。如果市場不喜歡你,那麼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沒有辦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個見證:作為一名真正喜愛音樂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個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歡唱歌的話,能唱到哪裡,會有什麼樣的發展,現在誰也說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藝生涯見證一次歌手從進入演藝圈到結束舞台生涯的過程,所以對於(四大天王)這種稱號,我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足夠。」
只有懷念,沒有留戀
1999年,張學友、黎明先後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稱號。同時也不再參與香港樂壇的獎項角逐。兩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時代」的正式結束。
對於那段「天王時光」,張學友並不留戀:「有人可能覺得我們四個人那個時候非常風光,現在我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懷念那段時光,可事實上我一點都不留戀。但不留戀並不代表我排斥那個階段。我很高興我經過那個時間,常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在香港樂壇,我剛剛經歷了它從起步到頂峰再到現在的沒落的整個過程,我是這樣走過來的。這十幾年,我剛好在裡面,而且我走在最前面,現在整個市場改變了,我還是覺得要是我可以的話,找到一些新的出路也好,或是,一些新的環境也好,讓它可以有一個重生的機會。
現在的香港樂壇大家都看得到,除了娛樂方式的增多,網路下載和盜版的沖擊之外,音樂的周邊其他環境也不是原來那麼好了。比如原來媒體大家其實是合作的,一起把一些有前途的新人推出來,但現在變成了競爭,大家都搞頒獎禮,你捧這個人,那我就挺那個。缺少了一個集體的力量。所以在這樣的環境里,自然很難再現當年我們的那樣一種情況。
『玖』 四大天王一起演過什麼電影
四大天王都獲得過「影帝」頭銜,四人各有所長,表演風格迥異,但四人從沒一起合演過同一部電影,頗為遺憾,但相互間均有合作。
1988年,王家衛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張學友與劉德華合作;
1991年,《九一神鵰俠侶》是劉德華與郭富城第一次合作的電影;
1991年,《五億探長雷洛傳2:父子情仇》劉德華和郭富城第二次合作的電影;
1992年,《真假威龍》劉德華和郭富城第三次合作的電影;
1992年,黎明和張學友合演《明月照尖東》;
1992年,黎明和劉德華合演《龍騰四海》;
1993年,王晶電影《超級學校霸王》,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合演,缺黎明;
2003年,黎明和劉德華合演《無間道3》;
2003年,張學友主演的《金雞2》中,劉德華、黎明都在片中有客串演出,缺郭富城;
2004年,《江湖》張學友與劉德華在曾志偉的牽頭下,第三次合作;[14]
2009年,《建國大業》中,劉德華客串俞濟時,黎明客串蔡廷鍇;
2009年,《十月圍城》中,張學友客串,黎明有演出;
2012年,《寒戰》中,郭富城主演,劉德華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