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不放映更多的3D電影
成本太高!
❷ 國內做不好3d電影是真的技術不行嗎
是的。再一個是真3D電影成本高,國產電影隨便找幾個小鮮肉就能撐票房大賺特賺,何必要去花高成本去摳3D技術……採納吧
❸ 中國的3D技術為什麼那麼差啊
為什麼中國電影的3D技術比好萊塢差那麼多?這是每一個中國電影迷藏在心中的疑問。大叔今天不是要解答問題,而是找出一個解決方案。
先說一個大背景。
隨著我們的網速越來越快,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大數據時代來了。舉例說明,你以前去圖書館借書,得拿著書號一排排隊,現在書都在電子閱讀器里,你想看哪本搜一下書名就行;大叔現在出門都可以不帶錢包,打車和吃飯都能用支付寶付款;每天的工作就是對著電腦寫一堆文字,然後通過郵件發給領導;有人打我的手機,大叔不用接聽就能從智能電話識別軟體中知道對方是順豐快遞員還是房產推銷電話;我可能和一個好友一年多沒見了,但我能從他的朋友圈裡知道他的一切動態……到最後你會發現,我們現在已經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數據里,但這些數據又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形成一個大網,永遠盤旋在空中,俗稱「雲計算」。
TMT領域的流行詞可謂一年一換,前幾年流行「雲計算」、「大數據」,現在是「O2O」、「互聯網+」,尤其是「雲計算」這個概念,大叔在5年前做媒體的時候就在多個場合聽過,那個時候,我們的手機用的還是諾基亞,2G網路,人們溝通重要通過簡訊和電話,視頻通話只能坐在電腦面前用QQ實現,一般用戶的郵箱空間也就500M,可以說各種環境都還無法支持,而短短五年,大叔認為現在的數據已經過剩了,數據從孤島變成了沙漠。
再說回到電影。
3D電影真正流行的鼻祖卡梅隆曾說過,其實在1997年拍完《泰坦尼克》之後,《阿凡達》的構思已經基本完成,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實現影片的要求,因此,《阿凡達》才會姍姍來遲,那麼,3D電影究竟對IT技術提出了什麼樣苛刻的要求,才使得高科技電影不得不停下他的腳步呢?
為實現3D電影中的特效,電影製作者需要處理7GB-8GB/秒的數據,3D電影每1分鍾所產生的數據是17.28GB,整部《阿凡達》電影產生的數據高達3PB,不僅如此,能夠處理PB級別的計算能力,想必也是極強的配置。事實上,雲計算為很多影視作品提供了製作、存儲和處理平台。同時,電影分發也可以用到雲計算模式。電影製作完畢後,電影發行可以應用雲計算將電影推送到電影院、影音店、互聯網等渠道中。事實上,《功夫熊貓2》製作方夢工廠,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運用雲計算。
雲計算已經在電影業生根發芽,它可以對一部高清電影的每一幀進行數據處理,還可以進行版本的轉換,特效的製作,大型場景的渲染,可以管理海量電影庫中的影片,電影製作完畢後,電影發行也可以應用雲計算將電影推送到電影院、影音店、互聯網等渠道中。事實上,雲計算降低了電影製作的成本,真正推動了電影業的發展。
如果雲計算真這么好,為什麼中國電影不用呢?1、貴,2、沒技術。所以,我們看到的中國電影基本是字幕3D。現在,終於有點救了。
再來看一則新聞。
上周,2015中國國際雲計算博覽會在重慶舉行。惠普推出基於HP Helion雲平台並針對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中國雲」戰略。
「HP Helion」是什麼呢?官方的解釋是基於開放創新的雲產品和服務,涵蓋私有雲、社區雲和混合雲,為客戶提供專業全面的基礎設施雲計算產品組合方案和技術支持。你可能不懂什麼是公有雲和私有雲。大叔找了一個比較通俗的解讀:私有雲就是你自己的家,只有自己或者你允許的人能住,一般你不願意外人知道的隱私都放在家裡;公有雲就是收費景點,買了門票的都能進,隱私放這里可能會成為冠希;混合雲就是兩者同時存在了。「HP Helion」就像一個管家,幫你處理以上所有問題,並保證不出錯。
惠普的「中國雲」有多少個呢?16朵雲,包括農業產業雲、文化產業雲、汽車產業雲、園區雲、旅遊產業雲、能源產業雲、醫療健康雲和教育產業雲等8朵產業升級雲,以及政務雲、電信雲、金融雲、游戲開發雲、移動應用雲、桌面雲、大數據雲和開發測試雲等8朵服務創新雲。惠普全球副總裁企業集團中國區總經理葉健表示,「這16朵雲,只是根據實際落地項目第一批推出來的。它並不代表惠普的雲服務只限於這些。未來,我們還會根據客戶需求開拓更多的雲應用,提供更多的雲服務。」
惠普全球副總裁企業集團中國區總經理葉健
在這16朵雲里,有一朵大叔比較關心,就是文化產業雲。據介紹,惠普將服務於好萊塢夢工廠的國際領先渲染架構和運營能力帶到重慶,打造文化產業雲平台。該平台將支持大規模數字化媒體製作,提供製作、渲染、轉碼等媒體製作一站式服務,可有效節省成本,完成影視級大規模媒體製作。
也就是說,過不了多久,藉助惠普文化產業雲平台,最新最炫的好萊塢電影技術將會第一時間與中國電影的製作者們共享,我們再也不用花重金聘請好萊塢的後期製作、特級渲染師甚至是導演,藉助雲計算,電影製作的成本不但大幅降低,效果卻越來越好,中國電影也能拍出真正的大片范兒了。。
❹ 為什麼中國3D電影那麼少,幾乎沒有,而外國那麼多
首先,中國電影3D技術實在太差,拍過一些但沒有一部是好口碑的
第二,自從《泰囧》和《西遊》兩部爛片大賣後哪個導演還有心情去排大製作的電影?
第三,中國本來就沒有好的導演去拍大片,年輕導演都去拍小成本了,再加上現在《小時代》這樣青春電影太多了,更加催生了同類型電影的跟風
綜上,中國3D電影少
❺ 為什麼現在電影院沒有3d電影
3D電影答案是有的,不過現在是沒有出這種3D電影票房,所以你要等一段時間
❻ 為什麼中國沒有像美國那樣的3D動畫電影呢學動畫設計的再給我講講吧
喜歡你就選擇,不過高考時你必須考入好的動畫專業學校。這對你的藝術文化要求都特別高。首先,你說你喜歡動畫,動畫專業是2,3維都得學的,很辛苦。尤其三維的MAYA。國內的3D動畫出現的比較遲,開始的時候已經落後美國很久了,但不能否認,國產3D做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你不信看《秦時明月》,幾年裡3D效果越做越流暢了(我老師就參加過秦時明月的幕後製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國產動畫產業的不發達導致從事動畫的只是少部分人群,從事的人少了,劇本,創意就更少,出來的作品就少,質量也就差。2維吧,國產也不能說不好,像小時候看的《大鬧天空》,近期看過的《羅小黑戰記》《十萬個冷笑話》(喜洋洋之類的估計你也不看)也都蠻好的。但有一個毛病,國產動畫是給孩子看的,10歲左右的小朋友都不願看國產動畫,因為幼稚啊。因為國內動畫業真的不發達而且劇情偏低齡化,所以國產進步比較慢。
其次,你選什麼設計專業,我給你中肯建議。你家如果家境還不錯,你就學動畫吧。畢竟你喜歡,但靠訴你,工作不好找,動畫產業太冷淡了。我們班31個人,轉走了8個專業。低我們一屆的動畫版只招到25人,7個轉專業轉走了。如果你家境好,可以堅持度動畫研究生,看你喜歡3D,你可以選擇出國留學,學習更好的3D製作。等你真正自己做動畫的時候,估計你愛不起來了。如果你不打算讀研神馬的,要好好工作,建議你讀個師范,學個平面,室內,景觀神馬的。起碼畢業後能養活你自己啊。
最後無論做什麼選擇,同學,加油啊,尤其是你的藝術,要好好練,基本功很重要,設計專業很考驗人的手繪能力的。祝你考上理想大學!
❼ 為什麼現在的電影都不做3D了
現在的電影還有在做3D的。
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一種電影。
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3d詳解: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圖形。在計算機里顯示3d圖形,就是說在平面里顯示三維圖形。不像現實世界裡,真實的三維空間,有真實的距離空間。計算機里只是看起來很像真實世界,因此在計算機顯示的3d圖形,就是讓人眼看上就像真的一樣。人眼有一個特性就是近大遠小,就會形成立體感。
計算機屏幕是平面二維的,我們之所以能欣賞到真如實物般的三維圖像,是因為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時色彩灰度的不同而使人眼產生視覺上的錯覺,而將二維的計算機屏幕感知為三維圖像。
基於色彩學的有關知識,三維物體邊緣的凸出部分一般顯高亮度色,而凹下去的部分由於受光線的遮擋而顯暗色。這一認識被廣泛應用於網頁或其他應用中對按鈕、3d線條的繪制。
比如要繪制的3d文字,即在原始位置顯示高亮度顏色,而在左下或右上等位置用低亮度顏色勾勒出其輪廓,這樣在視覺上便會產生3d文字的效果。具體實現時,可用完全一樣的字體在不同的位置分別繪制兩個不同顏色的2d文字,只要使兩個文字的坐標合適,就完全可以在視覺上產生出不同效果的3d文字。
❽ 為什麼現在很少3d電影
可能現在三地電影的成本高吧,然後就很多人就不太願意三d的電影。看二d的就行了唄,可能就這種感覺。
❾ 為什麼中國3D電影效果這么差
這個3d電影原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就是兩台攝像機並列起來拍攝,模擬人眼的成像效果,外國人很早就在搞3d電影,技術相對成熟,咱們是在人家阿凡達火了之後跟風為之,自然差得多
❿ 為什麼中國拍不出好的3D電影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其實不是中國拍不出來好的3D電影,一方面是因為特效是從好萊塢引進的,特效一方面的技術肯定是不如好萊塢的。
第二是因為電影行業中國的發展也要晚於美國。學習也是一個過程。
2018年春節檔電影《紅海行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