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手機拍電影第一人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手機拍電影第一人

發布時間: 2022-07-28 09:17:30

⑴ 美國最近出的以第一人的視角拍攝的戰爭片,講的是一個突擊隊的故事

勇者行動
演員均由海報突擊隊現役隊員擔當

⑵ 如何用手機拍一部你自己的電影

用手機拍電影,玩的就是個人化。拍什麼,怎麼拍,一切僅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是,你如果不僅僅是自娛自樂,還想要好的 「票房」成績,也就是讓別人喜歡,就要動一番腦筋了。當然事情也不會很復雜,畢竟你需要搞定的僅僅是一部手機而已。下面我就以拍一部故事性的手機電影短片為例,看看一部手機電影是怎樣拍成的。技術常識: 市面上具有攝像功能的手機不少,但真要用它完電影,盡量要選擇拍攝畫質高、時長不受限制、儲存量大的手機型號,比如索愛k750c,最關鍵的是它還有簡單易學的內置剪輯軟體。手機的視頻拍攝格式一般是3gp或mp4。如果要上傳到英特網與他人共享,建議用格式轉換軟體(比如Im Too 3GP Video Converter)轉成avi或swf,便於更多人下載觀看,其實如果電腦安裝了暴風影音播放器,也能直接播放3gp或mp4視頻文件。 一部手機電影的創作過程基本分為編、拍、剪三個步驟。 編的要點: 第一、 篇幅要短。盡量限制在兩到三分鍾之內,不是手機拍不了更長的電影,而是因為用手機編剪一個太長的片子一定會讓你覺得力不從心的。再說考慮到在網上下載看你片子的人的耐心,不要讓人等太長,別忘了你拍得可不是什麼明星秘聞哦。還有,片子長,文件就大,你不會想讓一部手機里就裝一部電影吧?第二、 內容要簡單但耐人尋味。正因為短,註定講不了多少復雜的事,所以在構思劇情時一定要把功夫花在耐人尋味上,手段既可一是對白也可以是畫面,這得看你的擅長。至於竅門嗎,想想人家相聲是怎麼抖包袱的?構思幽默巧妙的廣告也值得我們借鑒。第三、 故事背景盡量生活化。因為這樣拍攝場景隨處都能找到,再說你可別指望手機電影玩什麼特技。手機電影的精髓就在於隨處可拍、因地制宜,決不大動干戈。拍的要點: 第一、 鏡頭量能少就不要多,這樣剪輯起來就不那麼累了,當然主要還是要看你表達的需要。拍以前要對鏡頭大概有一個構思。為了便於與演員溝通,能畫個小草圖就更好了。關鍵是,大師手筆的小草圖在手裡一比劃,你就會發現你是多麼象一個真正的導演!第二、 拍攝距離能近的就不要遠。雖然你覺得腦子里有太多的電影里的恢宏場面,但是千萬別忘了,你現在只是在用一部手機在拍電影,它的畫面比郵票大不了多少!要想讓人看清你拍的是什麼,就要盡量讓畫面里的內容簡單明了,人物多用近景或特寫。特別是有對白的鏡頭,離得太遠手機就錄不清楚演員在說什麼了,當然喊「救命」除外(別小瞧手機拍電影,我們可是同期錄音哦!)。第三、 光線、顏色要亮。因為目前的手機攝像水平對光照不足、顏色灰暗的畫面表現還不理想,通俗的說這種條件下畫面顯得很糙(在手機攝像水平大幅提高之前,只能少拍夜景了)。特別提醒的是一定不要讓演員穿太花哨瑣碎的衣服,尤其是細條紋,原因還是我們的畫面小嗎。第四、 動作要慢。不要以為做一個手機電影的演員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動作一快,畫面很容易出現馬賽克。當然,不讓演員動那還叫電影?而是要巧妙,比如將動作設計得盡量簡潔、過程盡量緩慢、有盡量多的停留。另外別忘了,你在拍攝中要用很多推拉搖移的鏡頭運動時,記得動作一定要慢要穩(多慢?想想太極拳。)。哈哈,看來還是把拍手機動作片的計劃放到手機視頻技術提高以後吧。拍攝的實際操作: 以索愛k750c為例。直接打開鏡頭蓋進入手機拍攝模式,摁下快門「嘀」的一聲拍攝開始,再摁「嘀」的一聲結束。如果你不是要刻意拍一部豎著看的電影,拍攝時還是把手機橫過來。拍攝完畢後手機會自動生成一個文件。手機的拍攝設定里有一項叫「白平衡」的選擇設置,簡單地說就是為了在不同光源條件下使光線表現更真實。但是有時候刻意反其道行之,也會得到特殊效果,比如在燈光條件下選擇「陰天」模式,會使畫面更加象古典油畫的色調,看起來更像電影。這一點自己試試就知道了。設定裡面還有一項「效果」設置,試試「黑白」或「棕褐色」會使你的影片看起來更專業更酷哦!剪的要點: 在一部手機電影的創作中,剪輯是看起來最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了。至於剪輯中涉及的電影鏡頭技巧,大家自己在家看碟時悟吧,因為我不打算把這篇文章寫成一本書,你也沒必要為拍手機電影去電影學院上四年。我唯一要說的是,敘事要簡潔,不要拖泥帶水,別忘了一共才兩三分鍾!其他的,千萬別被什麼專業的電影知識嚇倒,讓別人看懂就是好!馮小剛不也沒上過電影學院嗎?剪輯的實際操作:以索愛k750c為例。進入娛樂模塊的VideoDJ軟體界面,選擇添加,選擇你剛才拍攝的素材片斷,被選擇的素材片斷就會出現在手機屏幕上。一般我們總要對拍攝的原始素材進行一下裁剪的,也就是只用其中的一段,選擇「編輯」,再選擇「裁剪」,進入裁剪界面,隨著影片的播放一個進程標志自動從左往右走,你認為哪兒是開頭就選擇「設置」再選 「開頭」,哪兒是結尾就選擇「設置」再選擇「結束」,不準確的話可以重來,然後選擇「完成」,軟體就自動生成裁剪後的這個鏡頭了。接下來以同樣的方式對後面的鏡頭進行加工。當你開始剪片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軟體界面上只有五個鏡頭的位置啊!可是我的電影不止五個鏡頭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先把這五個鏡頭生成一段電影,退出VideoDJ再重新進入或在「更多」選擇「新影片」,這時候再把那個剛生成的電影片段拿進來當成第一個鏡頭,依此類推,就不怕片子的鏡頭多了。生成一段影片前還可以選擇「更多」里的「預覽」,對不滿意的地方再精心裁剪,也可以在「編輯」裡面選擇「替換」,這樣就可以重新選擇另一個鏡頭代替不滿意的鏡頭,當然也可以選擇刪除這個鏡頭。預覽滿意了以後在「更多」里選擇「保存」,起一個名字,稍等片刻,手機就將完成的影片生成了。一部電影當然要有片名,而且,這可是你一手導演的電影,怎麼能沒有你的大名呢!所以在設置第一個鏡頭時可以選擇添加「文本」,輸入片名,設定文字的顏色和背景,同樣的方法可以在片尾加上你的大名、日期等等。當然,你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在電影的任何位置加入其他文字(比如「兩年以後」之類)。為了使你的電影顯得更正式,你可以事先製作一張能代表你的圖片或標志存在手機里,作為每一部你的電影的開頭——每一家電影公司都會有自己獨有的標志性片頭的。如果你的電影沒有現場對白,你只想給它加一段音樂,也可以在「更多」里選擇「配樂」,然後選擇自己預先儲存在手機里的音樂文件即可。當然,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可能創造自己獨特的手機電影語言,這才是手機電影的魅力。哈哈,手心出汗了吧,但是想想一部完全由你創作的電影就在你的指尖誕生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當你的朋友張大眼睛問你這是哪個導演的作品時,你輕描淡寫地告訴他(她),這是你的作品,而且你僅僅只用了一部手機而已,朋友的眼睛一定會睜得更大。

⑶ 國內拍吻戲的第一人,曾獲第一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張瑜如今怎麼樣了

張瑜年輕時被譽為中國影壇最漂亮的女演員,她端莊大氣,美麗高貴,是人們心中的夢中情人。身為上海人,張瑜有著南方女孩獨有的溫婉氣質,她曾演繹了中國電影的「熒屏第一吻」,她參演的電視劇升華了一代人的愛情觀。憑借著出色的演技,她獲得了第一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榮譽,她是我國電影史上唯一一個一年拿到4個冠軍的女演員,至今也沒有人能超越這項記錄。

結語

張瑜塑造的角色堪稱經典,如今,身為製片人、導演兼演員的她,已是成熟、優雅、充滿魅力的女性 。正如張瑜說的:人要跟著自己的心走,不論哪個年齡階段,要活得生動,要有聲有色,綻放人生,這才有意思。」

⑷ 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是誰

因為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京劇<定軍山>, 所以主演譚鑫培應該是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

⑸ 用手機拍的且成功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第一部:《尋找小糖人》

導演: 馬利克·本德傑魯

主演: Steve Segerman / Dennis Coffey / Mike Theodore / Dan Dimaggio

上映日期: 2012-07-26(英國)

豆瓣評分:9.1

三部電影都挺不錯的,出發點不同,作品想表達的意境也不同,但都值得贊賞的是,都有用手機拍攝的成分,而且都不賴!

⑹ 怎樣用手機拍電影

1、首先要有良好的電影寓意,有創意,有獨特視角,能引起觀眾共鳴等。

⑺ 張永慶為什麼被稱為電影傳媒第一人

每一個廣告人都懂得,千萬不要和消費者的關注度過不去。關注度就是廣告的生命線,贏得關注是廣告人孜孜以求的目標。贏取關注的手段層出不窮,最好的那一部分,被我們稱之為創意。關於媒體本身,很多人認為創意的所在就是尋找到別人未曾發現的新媒體陣地。然而當目力之所及都完全被廣告占滿時,你的藍色海洋又在哪裡?央視三維廣告公司所推出的「銀幕巨陣」為這一疑問給出了一個完美的解答。對於央視三維廣告公司而言,他們定位就是電影產業鏈的整合營銷專家。
讓時間回溯到1895年12月28日。
巴黎大咖啡館的印度廳里放映的短片《火車到站》重現了逝去的時光,在場的觀眾不由得驚呼:「過去已經屬於我們。」其後100多年的時間里,電影的魅力始終無可取代。有關注的地方就會有廣告,顯然的,聰明的廠商和廣告人都不會放過電影這一肥美之地——當你走進影院,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悠閑而又興奮地等待電影開場時,你可曾想到,另一場精彩的大戲,會先於電影展開,這就是電影廣告。
電影廣告:找到光影的另一半價值
1994年,當年輕的張慶永剛剛踏上北京的土地時,他並沒有想到自己將成為這出大戲的導演。懷揣著自己的專利產品,張慶永的第一個夢想,是做一番事業,安一個家。然而他的專利產品開發生產並沒有想像中順利,也是機緣巧合,張慶勇與中外名人廣告公司相識,走上了自己的廣告之路。

「那時的中國廣告競爭還不像現在這樣激烈,機會相當多。那時我就在想,什麼樣的東西能讓大家安心地坐下來看。於是我們就想到了電影。」張慶永說。關於受眾心理的分析開啟了事業的大門,1995年,張慶永的公司製作並發布了第一個電影視頻貼片廣告,開創了中國電影廣告的歷史先河。
1998年8月6日,央視三維廣告公司成立。在公司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央視三維幫助許多客戶藉助電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價值。2002年,經由央視三維策劃實施的「多普達——手機中的『英雄』」影畫傳媒戰略成功實施,搭載投入上千萬,創造了中國的第一,並獲得2002年中國國際公關協會評選的年度10大經典案例。
「電影廣告對於企業來說,可以提升品牌;對於觀眾而言,是接觸品牌的另一個渠道。而對於電影本身,票房之外的收入就是對電影事業的促進。通過廣告,電影發現了情節之外的價值。」張慶永說。
成功的背後,是對於公司進一步發展的深層次思考:對於央視三維而言,下一片藍海在哪裡?
銀幕巨陣:品牌的星光大道
96、97年,大片的引進煥發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生,應該說,張慶永找到了最佳的進入時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進影院,形成觀影的習慣。電影天生就具有分眾劃分功能,經常去影院看電影人絕大多數是有一定消費能力和知識背景的人。影院舒適的環境、銀幕震撼性的表現力,可以讓廣告效果得到最優化。優質的人群加上優質的效果,讓電影廣告找不到不被青睞的理由。那麼對於張慶永和央視三維而言,已經佔領了這一優勢資源之後,下一個突破點在哪裡?
「傳統貼片廣告受影片本身的影響非常深。一部片子的上映時間,上映范圍,都將對廣告效果造成很深的影響。譬如說《理發師》、《達芬奇密碼》,來自影片的波動影響了廣告投放整體效果。」張慶永說,「不管影片怎麼變,影院是不會變的,想到這里,我們就找到了問題的核心。2005年,我們推出了『銀幕巨陣』。」
與電影貼片廣告不同的是,銀幕巨陣是以影院為單位建立起了廣告聯播網,集中收購院線影片播放前的廣告時段。不管影片本身出現怎樣的變化,通過不變的院線,銀幕巨陣都能保證廣告的有效傳達1,254,505場。
「建立起這樣的網路,電影廣告的媒體優勢才能真正地發揮出來,對於電影廣告的使用,不再因為影片本身的特點而局限於一時一地一群人,銀幕巨陣這個產品把不同年齡、不同愛好、不同地區的受眾聚集到了一起,加上電影媒體本身震撼性表現力,使它有充足的理由成為品牌的首發平台,搭乘電影媒體這趟快車,品牌就走上了自己的星光大道。」張慶永說。
全面整合:創業者是沒有起落架的直升機
張慶永與江南春相識已久,基於理念和事業上的共通,央視三維於全年8月正式加入分眾傳媒集團,為分眾的「生活圈媒體群」概念添加上了重要砝碼。
盡管一切都已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然而對於張慶永來說,一切似乎才剛剛開始:
「客戶的認知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客戶仍舊將電影廣告視為短期性的項目,帶著活動營銷的性質,這是傳統貼片廣告帶來的認知。事實上藉助銀幕巨陣,我們可以幫助客戶實現長期性的品牌溝通。電影產業留給我們的空間還很大,接下來我希望能從電影的前期就進行導入,全面整合產業的上中下游,最終搭建起廣告主與電影之間良好溝通的橋梁。」
當問及對於自己生活的打算時,張慶永笑了:
「我現在家庭很完美,已經很滿足了。更多的精力仍舊會在工作上,中國那麼多影院正在興建,硬體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影院,這些都是我們的機會。對於創業者來說就是這樣,沒法停下,創業者就是沒有起落架的飛機。」
張慶永簡介:

張慶永先生以電影傳媒為其事業圓心,是致力於電影媒體服務和全產業鏈增值服務的傳媒人。
1998年,張慶永先生創立中國第一家專業的電影廣告公司——北京央視三維廣告有限公司,開始了中國電影媒體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實踐。
從單純的電影推廣到電影與商業的結合互動、從電影院的媒體化開發到以電影媒體為核心的整合傳播,張慶永先生率領他的央視三維電影傳媒,以先行者的覺悟和拓荒者的姿態,孜孜不倦地探索著中國電影產業的媒體化運作和整合傳播之路。

⑻ 中國第一位電影導演是誰

百年前,電影傳入中國之初,放映的全是外國影片,直到1905年,中國人才嘗試自己拍電影。開山之作第一人,就是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一個縉紳之家。)

建造「大觀樓影戲園」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放映了首場電影,當時稱之為西洋影戲。一年後,電影成了北京民眾的新興娛樂,任慶泰也是看電影的常客。他發現放映電影很容易賺錢。那時電影放映尚無固定的場所,而是借用茶樓、酒肆、溜冰場等。任慶泰尋思:影戲前途無量,何不自家造個園子專放影戲?於是,他撥巨款,在前門外的大柵欄,購買了一塊土地,於1904年破土動工,建起了「大觀樓影戲園」。

爆竹聲中,大觀樓影戲園開業,租賃西洋影片放映。這是北京的第一家帶有專業性質的電影院。

購買攝影機嘗試拍電影

一天,任慶泰與劉仲昆、劉仲倫等幾個徒弟議論經營情況,發現大觀樓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他問大家這是什麼原因。

「盡是些西洋的影片,看得乏味了。」照相師劉仲昆說。

「一語中的。」任慶泰點頭說道,「時下放映的西洋影戲都是風景、戲法、滑稽笑料,而且時間甚短,觀眾的興趣消減在所難免。」其實,任慶泰已萌生了自己拍電影的念頭。而且他認為拍電影與拍照片的原理大致相同,堅信定然成功。對影片的內容,任慶泰主張:「時下京戲盛行,男女老少都愛看。若拍成影戲放映,必能吸引大批看客。」

說干就干,任慶泰帶著劉仲倫,去東交民巷德國人開設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向洋行職員請教了使用方法,又現場作了試驗,然後帶回家投入拍攝。

為祝壽譚鑫培拍戲《定軍山》

拍誰演的京戲呢?任慶泰把目光瞄準了有「伶界大王」美譽的譚鑫培。任慶泰是京劇名票友,與譚鑫培私交深厚,便與譚商量,拍他最拿手的《定軍山》,作為對他明年六十壽辰的壽禮。對譚鑫培來說,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祝壽方式,於是,欣然答應。

1905年夏秋之交,《定軍山》開拍。任慶泰挑選館里技術最好的照相師劉仲倫擔任攝影,自己則干起了相當於後來導演的工作,比如指點攝影機擺布的角度、演員表演的位置以及開拍叫停等。由於照明條件的限制,只能利用自然光拍攝。拍攝的地點放在照相館前後進之間的院子里,兩根廊柱上掛一大方白布幔,攝影機固定在後牆觀看效果最佳的位置上。

因是初次嘗試拍電影,條件簡陋,又無經驗,拍攝時常常會暫停一下,商量商量,遇有雲遮太陽時便只得叫停。就這樣拍拍停停,這出一共十來分鍾的戲,前後拍了3天,方才拍完。

《定軍山》在大觀樓影戲園首映。北京的另幾家茶樓、戲館也緊跟著映出。沒幾天,「譚老闆真功夫上影戲」的消息幾乎傳遍了北京城。大家呼朋喚友,紛至沓來,放映場一時人滿為患。一炮打響,任慶泰興致更高,當年下半年,為譚鑫培又拍攝了第二部戲曲片《長板坡》。至1908年,任慶泰共拍攝了八部影片,且質量步步攀升。

1930年,任慶泰因病不治辭世,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