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衛以前的一部看電影,他變成了女人,然後去超市買衛生巾的搞笑電影
罪孽?
『貳』 大衛 科波菲爾
1956年9月16日,大衛·科波菲爾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一個俄羅斯移民的家庭。孩提時代,大衛就對魔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靦腆害羞,甚至有點兒孤僻的孩子以表演魔術來克服內心的怯懦。自11歲起在一些街坊鄰里舉辦的派對上成功表演魔術後,大衛便成了當地的小英雄。12歲那年,他正式踏入職業魔術界,成為美國魔術師協會最年輕的會員。1972年,年僅16歲、仍在念中學的大衛榮幸成為了紐約大學的魔術教授。
大衛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作推出的《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世界》系列特別節目引起了巨大的成功。在這個系列節目的第五集中,大衛製造「世紀幻象」,在眾目睽睽之下變走了自由女神像。這一驚世之作籌備數月,耗資50萬美元,徵得白宮首肯才得以順利演出。通過《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世界》系列節目,大衛將其魔術推廣到了世界各地。
大衛·科波菲爾堪稱古往今來最偉大的魔術大師,30多年來,他一次次超越人們的想像力,將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為現實。憑著卓越的成就,大衛19次獲得美國電視藝術艾美獎,其演出票房和收入連《獅子王》、《貓》和《歌劇院的幽靈》等經典節目也望塵莫及,他的大型表演《夢想與夢魘》至今還保持著百老匯的票房紀錄。
1968年,12歲的大衛·科波菲爾在魔術界嶄露頭角,成為美國魔術師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
1972年,年僅16歲的大衛在紐約大學教授《魔術藝術》課程。
1974年,大衛在音樂劇《魔術人》中出演主角,並開始創造自己的魔術。
1977年,大衛展開電視節目生涯,並使「大衛·科波菲爾」這個名字逐漸家喻戶曉。
1979年,大衛在電影《恐怖列車》中扮演角色,展露了他的表演才能。
1980年,大衛成為有史以來被美國魔術藝術學會授予「年度魔術師」稱號的最年輕藝術家。
1981年,大衛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一架7噸重的噴氣式飛機消失。同年,美國藝術家聯合協會向他頒發了「年度娛樂明星」大獎。
1982年,大衛開創了以魔術治療疾病、提高身體靈敏度的「魔術計劃」。
1983年,當著眾多現場觀眾及5000萬電視觀眾,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在大衛的魔杖下突然無影無蹤。
1984年,大衛成為首位與舉世聞名的拉斯維加斯CEASAR宮簽定長期演藝合約的魔術家。
1985年,大衛當選為「全美十大傑出人物」。
1986年,大衛穿越「萬夫莫開」的萬里長城,大衛和組員是第一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製作美國電視特別節目的美國製作群。
1987年,大衛從防範森嚴的美國阿爾卡特拉聯邦監獄逃脫,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逃出此監獄的人。
1988年,大衛代表美國在漢城奧運會上致辭。
1989年,大衛從一座正在爆破的大樓里順利脫身。
1991年,大衛使一輛長85呎、70噸的東方快車瞬間消失。
1992年,大衛創造經典魔術「飛翔」,成為第一個不藉助繩索和攝像技巧而飛翔的魔術師,同時,該節目還被評論界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項魔術表演。
1993年,在電視特別節目《激情之火》中,大衛脫出捆綁在身上正在燃燒的繩索,從幾十米的高處逃離。然後,他當著一位著名曲棍球明星的面,撕毀並復原了一張價值100萬美元的收藏卡。
1995年,大衛成為唯一一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獲得一顆閃亮之星的當代魔術家。
1996年,大衛名為《夢想與夢魘》的大型表演打破了百老匯的票房紀錄。
2000年,大衛被評為世紀FISM魔術家,並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世紀傳奇」。
2001年,他又神通廣大地准確預測了德國國家彩票的中獎號碼……
2002年,大衛來到中國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地演出,在國內掀起前所未有的魔術熱潮。
參考資料:mm52.com
『叄』 魔術師大衛的詳細資料
大衛·科波菲爾原名大衛·科特金,1956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一個俄羅斯移民的家庭,他從小就對魔術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個性格內向,容易靦腆的人發現自己的智慧贏得同伴們的贊賞,他信心倍增。12歲時,大衛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魔術表演,可以與職業魔術師媲美。不久他參加了全美魔術家協會,成為這個世界著名魔術組織中最年輕的成員。1972年,年僅16歲的大衛便開始在紐約大學為藝術系的大學生講授魔術課程。
1974年,大衛從新澤西州的麥森特高中畢業後,進入福特哈姆大學學習,這時芝加哥《魔術人》輕歌劇劇組邀請他領銜主演這部新型歌舞魔術劇。大衛中輟了短短三個星期的大學生活,全力投入了《魔術人》的創作。他不僅設計創作了劇中所需要的全部魔術,而且創造了載歌載舞表演魔術的風格,使這部音樂喜劇別具一格,成為芝加哥歷史上連續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喜劇。《魔術人》演出結束之後,大衛回到了紐約,他在進一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和發展自己的魔術風格,成為從他的同行中脫穎而出的魔術明星。在大衛20歲的時候,應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弗富德·西爾弗曼的邀請,擔當起ABC廣播電視公司一個新的集錦式電視特別節目的主持人,這個節目命名為《ABC的魔術》,由大衛和來自ABC電視網的其他十四位明星聯合演出,這個新穎的受到了各界歡迎,成為該公司收看率很高的節目。從此把大衛·科波菲爾非同凡響的魔術表演介紹給了美國各地觀眾。之後,大衛與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合作,拍攝《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世界》系列專題節目,他高超的魔術技巧使成千上萬的電視觀眾目瞪口呆。
他的靈感來自哪裡?用大衛·科波菲爾自己的話說,靈感「不僅來自於其他的魔術師前輩」,而且還受到一些娛樂界人士的影響,譬如搖滾樂隊或視覺藝術家。大衛說:「我曾經想成為一名歌曲作者,而且我崇拜那些歌曲創作者,因為他們可以把自己對生命的體驗創作成歌曲,在用歌曲打動聽眾的同時,他們也可以宣洩自我。我一直都想創作一首能夠流芳百世的搖滾歌曲,但是現在,我創作的是魔術「故事」,我希望靠它們來打動觀眾。我能夠通過自己現在創作的東西來表白自己。」
大衛·科波菲爾堪稱古往今來最偉大的魔術大師,30多年來,他一次次超越人們的想像力,將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為現實。憑著卓越的成就,大衛19次獲得美國電視藝術艾美獎,其演出票房和收入連《獅子王》、《貓》和《歌劇院的幽靈》等經典節目也望塵莫及,他的大型表演《夢想與夢魘》至今還保持著百老匯的票房紀錄。
1968年,12歲的大衛·科波菲爾在魔術界嶄露頭角,成為美國魔術師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
1972年,年僅16歲的大衛在紐約大學教授《魔術藝術》課程。
1974年,大衛在音樂劇《魔術人》中出演主角,並開始創造自己的魔術。
1977年,大衛展開電視節目生涯,並使「大衛·科波菲爾」這個名字逐漸家喻戶曉。
1979年,大衛在電影《恐怖列車》中扮演角色,展露了他的表演才能。
1980年,大衛成為有史以來被美國魔術藝術學會授予「年度魔術師」稱號的最年輕藝術家。
1981年,大衛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一架7噸重的噴氣式飛機消失。同年,美國藝術家聯合協會向他頒發了「年度娛樂明星」大獎。
1982年,大衛開創了以魔術治療疾病、提高身體靈敏度的「魔術計劃」。
1983年,當著眾多現場觀眾及5000萬電視觀眾,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在大衛的魔杖下突然無影無蹤。
1984年,大衛成為首位與舉世聞名的拉斯維加斯CEASAR宮簽定長期演藝合約的魔術家。
1985年,大衛當選為「全美十大傑出人物」。
1986年,大衛穿越「萬夫莫開」的萬里長城,大衛和組員是第一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製作美國電視特別節目的美國製作群。
1987年,大衛從防範森嚴的美國阿爾卡特拉聯邦監獄逃脫,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逃出此監獄的人。
1988年,大衛代表美國在漢城奧運會上致辭。
1989年,大衛從一座正在爆破的大樓里順利脫身。
1991年,大衛使一輛長85呎、70噸的東方快車瞬間消失。
1992年,大衛創造經典魔術「飛翔」,成為第一個不藉助繩索和攝像技巧而飛翔的魔術師,同時,該節目還被評論界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項魔術表演。
1993年,在電視特別節目《激情之火》中,大衛脫出捆綁在身上正在燃燒的繩索,從幾十米的高處逃離。然後,他當著一位著名曲棍球明星的面,撕毀並復原了一張價值100萬美元的收藏卡。
1995年,大衛成為唯一一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獲得一顆閃亮之星的當代魔術家。
1996年,大衛名為《夢想與夢魘》的大型表演打破了百老匯的票房紀錄。
2000年,大衛被評為世紀FISM魔術家,並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世紀傳奇」。
2001年,他又神通廣大地准確預測了德國國家彩票的中獎號碼……
2002年,大衛來到中國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地演出,在國內掀起前所未有的魔術熱潮。
大衛·布萊恩是美國近幾年來快速躥紅的年輕魔術師。起初,大衛是以街頭魔術贏得喝彩。他走到街頭直接跟觀眾互動,而且每個魔術都非常令人驚訝。撲克牌、讀心術.....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至整個人飄起來~~
但他不甘於僅是一名街頭魔術師,他經常向人類的極限挑戰,做出一些驚世駭俗之舉。
1999年,在曼哈頓他把自己密封在一個透明棺材裡度過了7天7夜,沒有食物,只喝少量的水。
2000年,他又進行了另一項打破世界紀錄的表演:在紐約時報廣場大庭廣眾下,上身赤裸地自困兩塊8英尺高的大冰塊拼合而成的「冰棺材」里呆了整整61個小時。
2002年5月在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布萊恩特公園完成了他魔術生涯中的一次精彩演出,他爬上了一根近10層樓高、但直徑卻剛好夠站一個人的圓柱,在上面不吃不喝不睡,呆了兩天兩夜,然後縱身跳下圓柱,平安地落在一大堆的紙箱子上面。
2003年9月5日,布萊恩再次向人類的生存極限發出挑戰,把自己放在一隻2.1米高、2.1米長0.9米寬的透明箱里,並用起重機吊起來,懸掛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倫敦塔橋上方12.5米的高空,大衛布萊恩在裡面不吃任何食物生活44天,只靠兩條管子分別送水和排尿。
『肆』 急求《大衛·科波菲爾》的電影,有中文字幕的
沒有下載,不知道在線的行不行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733564&mode=0#5865803
影片《大衛·科波菲爾》通過主人公大衛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地表現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腐蝕作用。小說中一系列悲劇的形成都是金錢導致的。摩德斯通騙娶大衛的母親是覬覦她的財產;艾米麗的私奔是經受不起金錢的誘惑;威克菲爾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絕望,無一不是金錢造成的惡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錢誘惑下一步步墮落的,最後落得個終身監禁的可恥下場。狄更斯正是從人道主義的思想出發,暴露了金錢的罪惡,從而揭開「維多利亞盛世」的美麗帷幕,顯現出隱藏其後的社會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衛·科波菲爾無疑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論是他孤兒時代所遭遇的種種磨難和辛酸,還是他成年後不屈不撓的奮斗,都表現了一個小人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尋求出路的痛苦歷程。經歷了大苦大難後嘗到人間幸福和溫暖的大衛,靠的是他真誠、直率的品性,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對人的純潔友愛之心。安妮斯也是作者著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內心的美德,既堅韌不拔地保護著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著飽受挫折之苦的大衛。她最後與大衛的結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這種完美的婚姻使小說的結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氣氛。他們都是狄更斯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理想的化身。這種思想的形成與狄更斯個人的經歷和好惡是分不開的。他始終認為,處於受壓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遠勝於那些統治者、壓迫者。正是基於這種信念,小說中許多普通人如漁民佩克提、海穆,盡管家貧如洗,沒有受過教育,卻懷有一顆誠朴、善良的心,與富有的斯蒂弗茨及其所作所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這種強烈的對比還反映著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部小說里各類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是沿著這種脈絡設計的。如象徵著邪惡的希普和斯蒂弗茨最後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歸宿。狄更斯希望以這樣的道德觀來改造社會,消除人間罪惡,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衛·科波菲爾》在藝術上的魅力,不在於它有曲折生動的結構,或者跌宕起伏的情節,而在於它有一種現實的生活氣息和抒情的敘事風格。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體生動的世態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如大衛的姨婆貝西小姐,不論是她的言談舉止,服飾裝束,習慣好惡,甚至一舉手一投足,盡管不無誇張之處,但都生動地描繪出一個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婦人形象。至於對女僕佩克提的刻畫,那更是維妙維肖了。
『伍』 電影《大衛·科波菲爾》
《大衛�6�1科波菲爾》主要寫的是大衛�6�1科波菲爾從小到大的生活。大衛·科波菲爾尚未來到人間,父親就已去世,他在母親及女僕辟果提的照管下長大。不久,母親改嫁,後父摩德斯通兇狠貪婪,他把大衛看作累贅,婚前就把大衛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裡。辟果提是個正直善良的漁民,住在雅茅斯海邊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裡,與收養的一對孤兒(他妹妹的女兒愛彌麗和他弟弟的兒子海穆)相依為命,大衛和他們一起過著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衛回家後,後父常常責打他,並且剝奪了他母親對他的關懷和愛撫。母親去世後,後父立即把不足10歲的大衛送去當洗刷酒瓶的童工,讓他過著不能溫飽的生活。他歷盡艱辛,最後找到了姨婆貝西小姐。
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衛,讓他上學深造。大衛求學期間,寄宿在姨婆的律師威克菲爾家裡,與他的女兒安妮斯結下情誼。但大衛對威克菲爾僱用的一個名叫希普的書記極為反感,討厭他那種陽奉陰違、曲意逢迎的丑態。
大衛中學畢業後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時代的同學斯提福茲。兩人一起來到雅茅斯,訪問辟果提一家。已經和海穆訂婚的愛彌麗經受不住闊少爺斯提福茲的引誘,竟在結婚前夕與斯提福茲私奔國外。辟果提痛苦萬分,發誓要找回愛彌麗。
大衛回到倫敦,在斯本羅律師事務所任見習生。他從安妮斯口中獲悉,威克菲爾律師落入詭計多端的希普所設計的陷阱,處於走投無路的境地。這使大衛非常憤慨。但這時,大衛墮入情網,愛上斯本羅律師的女兒朵拉。他倆婚後生活並不理想,因為朵拉是個容貌美麗、但頭腦簡單的「洋娃娃」。姨婆也瀕臨破產。這時,大衛再次遇見他當童工時的房東密考伯,密考伯現在是希普的秘書。密考伯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爾並導致貝西小姐破產的種種陰謀。在事實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後因他案並發,被判終身監禁。貝西小姐為了感謝密考伯,送他一筆資金,使他在澳大利亞發財致富,事業上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辟果提多方奔波,終於找到了被斯提福茲拋棄後淪落在倫敦的愛彌麗,決定將她帶到澳大利亞,重新生活。啟程前夕,海上風狂雨驟,一艘來自西班牙的客輪在雅茅斯遇險沉沒,桅桿上攀著一個瀕死的旅客。海穆不顧自身危險,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沒。當人們撈起他的屍體時,船上那名旅客的屍體也漂到岸邊,原來是誘拐愛彌麗的斯提福茲!愛彌麗懷念海穆,去澳大利亞後在勞動中尋找安寧,終身不嫁。
大衛成了作家。朵拉卻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離開人世。大衛滿懷悲痛,出國旅行,其間,安妮斯始終與他保持聯系。當他三年後返回英國時,發覺安妮斯始終愛著他。他倆終於結成良緣,與姨婆貝西和女僕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陸』 求電影《大衛科波菲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4MTc0NzQw.html
這個看看吧!
『柒』 電影大衛科波菲爾觀後感
《大衛·科波菲爾》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這部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的小說里,狄更斯借用「小大衛自身的歷史和經驗」,從不少方面回顧和總結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
文章通過主人公大衛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地表現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腐蝕作用。小說中一系列悲劇的形成都是金錢導致的。摩德斯通騙娶大衛的母親是覬覦她的財產;愛彌麗的私奔是經受不起金錢的誘惑;威克菲爾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絕望,無一不是金錢造成的惡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錢誘惑下一步步墮落的,最後落得個終身監禁的可恥下場。狄更斯正是從人道主義的思想出發,暴露了金錢的罪惡,從而揭開「維多利亞盛世」的美麗帷幕,顯現出隱藏其後的社會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衛·科波菲爾無疑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論是他孤兒時代所遭遇的種種磨難和辛酸,還是他成年後不屈不撓的奮斗,都表現了一個小人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尋求出路的痛苦歷程。經歷了大苦大難後嘗到人間幸福和溫暖的大衛,靠的是他真誠、直率的品性,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對人的純潔友愛之心。安妮斯也是作者著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內心的美德,既堅韌不拔地保護著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著飽受挫折之苦的大衛。她最後與大衛的結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這種完美的婚姻使小說的結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氣氛。他們都是狄更斯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理想的化身。這種思想的形成與狄更斯個人的經歷和好惡是分不開的。他始終認為,處於受壓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遠勝於那些統治者、壓迫者。正是基於這種信念,小說中許多普通人如漁民辟果提、海穆,盡管家貧如洗,沒有受過教育,卻懷有一顆誠朴、善良的心,與富有的斯提福茲及其所作所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這種強烈的對比還反映著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部小說里各類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是沿著這種脈絡設計的。如象徵著邪惡的希普和斯提福茲最後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歸宿。狄更斯希翼以這樣的道德觀來改造社會,消除人間罪惡,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衛·科波菲爾》在藝術上的魅力,不在於它有曲折生動的結構,或者跌宕起伏的情節,而在於它有一種現實的生活氣息和抒情的敘事風格。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體生動的世態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如大衛的姨婆貝西小姐,不論是她的言談舉止,服飾裝束,習慣好惡,甚至一舉手一投足,盡管不無誇張之處,但都生動地描繪出一個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婦人形象。至於對女僕辟果提的刻畫,那更是維妙維肖了。小說中的環境描寫也很有功力,尤其是雅茅斯那場海上風暴,寫得氣勢磅礴,生動逼真,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師,小說的字里行間,常常可以讀到他那詼諧風趣的聯珠妙語和誇張的漫畫式的人物勾勒。評論家認為《大衛·科波菲爾》的成就,超過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
讀《大衛·科波菲爾》和讀狄更斯的其它小說一樣,人們感到每一個人物--從主人公到沒說過話的獄吏--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這在很大程度上因為狄更斯極會渲染氣氛,方法就是細節刻劃。如他在寫默德斯通先生給大衛上課時,出了這么一道題:"如果我上乾酪店買四千塊格洛斯特雙料乾酪……"只有他會詳細寫出是"格洛斯特的雙料乾酪",可這正好更生動襯托出默德斯通的性格--刻板、有意要為難大衛。他描寫大衛的宴會,其中每種菜都描寫得絲毫不爽,而這也就更使人感到真切,有如身處其中。你可以指責他太注重繁文縟節的描寫,但你不能不承認,如果抽去這些細節詳盡的描寫,你又怎麼能放下《大衛·科波菲爾》幾年甚至幾十年後,還記得克拉拉、姨奶奶、希普、米考伯,還有那個舊衣商?能這樣入絲入扣描寫細節,可見狄更斯是一位觀察力和感悟力多強的人。他藉助他的筆把他的豐富感受告訴了讀者,令讀者和他一起在喜怒哀樂中沉浮。
狄更斯和《大衛·科波菲爾》以一個很精深的思想和人生哲學向我們勾勒一個金錢對婚姻和家庭的影響。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黑暗和罪惡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辛酸。生活在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人來說,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理性的看待生活,對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我們不要再盲目的追求一些虛無的東西還原我們最真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