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導演婁燁
導演婁燁評價:在第六代導演的作品中,藝術和商業是鮮少合體的,婁燁可以說是一個特例,從電影類型的角度來衡量,婁燁的電影不同程度地呈現出愛情、犯罪、懸疑、驚悚的類型特徵。
他的《危情少女》就加入了懸疑、驚悚等類型元素,從《浮城謎事》到《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婁燁將懸疑、犯罪等類型特徵加強,使影片呈現出明確的類型傾向。
而在敘事上,採取一貫的交叉敘事方式,這種敘事方式的效果是一種突如其來的揭曉、出乎意料的揭示。
《蘇州河》《紫蝴蝶》《浮城謎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婁燁執著於這種敘事策略,他深知懸念和意料之外對觀眾產生的心理沖擊,相對於影像的視覺沖擊,心理體驗和情感沖擊更為有價值,更能俘獲人心。
部分經歷:
2009年5月14日,執導的劇情片《春風沉醉的夜晚》上映,該片由戛納電影節與相關基金資助,獲得了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2019年4月4日,執導的懸疑犯罪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上映,該片入圍了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婁燁憑借該片獲得了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9月4日,執導的劇情片《蘭心大劇院》首映,該片由鞏俐、趙又廷領銜主演,獲得了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提名。
㈡ 譚卓是如何進入演藝圈的她的成名之路是怎樣的
譚卓本身不是一名專業的演員,她拍戲完全是覺得可以到處玩,而她運氣也是真的很好,出道第一部戲就是婁燁導演的《春風沉醉的夜晚》,這部影片還成功入圍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但是譚卓真正被大家認識是在《延禧攻略》播出以後,而後又靠著一部部作品積累了自己的實力,奠定了她如今實力派女演員的地位。
最後,譚卓從《延禧攻略》紅了以後,又參演了電影《誤殺》、《我不是葯神》等,靠著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被更多的觀眾認可了,而這兩年,譚卓拍攝了不少電視劇,她跟郭京飛合作的《對手》、《追愛家族》都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口碑和收視率。
㈢ 中國有多少導演得過戛納獎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台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04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華語獲獎影片 《俠女》
1983年岑范《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戛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1990年張藝謀《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春光乍洩》入圍主競賽單元,奪得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薔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邊幾點》獲戛納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哭泣女人》獲「一種注視」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清潔》(法國電影)摘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委會大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成為唯一入圍金棕櫚獎(21部)的華人導演作品,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是也戛納60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婁燁《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成為唯一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的華人影片。
㈣ 第62屆戛納電影節的入圍名單
一、主競賽單元片單
《破碎擁抱》(Broken Embraces)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
《魚缸》(Fish Tank)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
《預言者》(Un Prophete)導演:雅克·歐迪亞
《獲獎》(Vicente)導演:馬可·貝羅奇奧
《明星》(Bright Star)導演:簡·坎皮恩
《開端之時》(In the Beginning)導演:格扎維埃·吉亞諾利
《東京之聲的地圖》(Map of the Sounds of Tokyo)導演:伊莎貝爾·科賽特
《白絲帶》(The White Ribbon)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Taking Woodstock)導演:李安
《尋找埃里克》(Look for Eric)導演:肯·羅奇
《春風沉醉的晚上》(Spring Fever)導演:婁燁
《基納瑞》(Kinaray)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
《遁入虛無》(Enter the Void)導演:加斯帕·諾
《蝙蝠》(Thirst)導演:朴贊郁
《野草》(Les Herbes Foilles)導演:阿倫·雷乃
《遺留的時間》(The Time That Remains)導演:伊利亞·蘇雷曼
《無恥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復仇》(Vengeance)導演:杜琪峰
《臉》(Face)導演:蔡明亮
《反基督者》(Antichrist)導演:拉斯·馮·提爾
二、「一種關注」單元
《母親》Mother 奉俊昊
《和平女神》(《Irene》) 阿蘭·卡瓦利埃 Alain Cavalier
《真愛》(《Precious》) 李·丹尼爾斯 Lee Daniels
《明日黎明》(《Demaine Des L』Aube》) 丹尼斯·德庫爾 Denis Dercourt
《隨波逐流》(《Adrift Heitor Dehalia》)
《無人熟識貓人》(《Nobody Knows About The Person Cats》) 巴赫曼·戈巴迪 Bahman Ghobadi
《風的旅程》(《The Wind Journeys》) Ciro Guerra
《孩子的父親》(《Le Pere De Mes Enfants》) Mia Hansen-Love
《黃金時代的故事》(《Tales From The Golden Age》) Hanno Hofer, Razvan Marculescu, Cristian Mungiu and Constantin Propescu, Ioanna Uricaru
《黑暗的故事》(《Tale In The Darkness》) Nickplay Khomeriki
《狗牙》(《Dogtooth》) Yorgos Lanthimos
《皇帝》(《Tzar》) 帕沃爾·羅金 Pavel Lounguine
《獨立》(《Indepencia》) 拉雅·馬丁 Raya Martin
《警察,形容詞》(《Police, Adjective》) 柯內流·波藍波宇 Corneliu Porumboiu
《少女》(《Nymph》) 彭力·雲旦拿域安 Pen-Ek Ratanaruang
《像個男人去死》(《To Die Like A Man》) 胡阿·佩德羅·羅德里格斯 Joao Pedro Rodrigues
《大開眼界》(《Eyes Wide Open》) Haim Tabakman
《賽門和黛利拉》(《Sampson & Deliah》) 沃里克·桑頓 Warwick Thornton
《沉默的軍隊》(《The Silent Army》) Jean Van De Velde
㈤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於5月舉行。電影節官方海報日前曝光,已故美國男星保羅·紐曼與其遺孀喬安娜·伍德沃德以1963年影片《新戀愛經》中的經典顛倒接吻造型亮相。
戛納電影節官方網站表示,這樣做一是表達對2008年辭世的保羅·紐曼的緬懷,同時也旨在紀念這位為電影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男星與妻子之間的愛情。
保羅·紐曼與喬安娜·伍德沃德夫妻與戛納電影節頗有淵源。1958年,兩人主演的《漫長的炎夏》入圍影展主競賽單元,紐曼奪影帝。兩人不久喜結連理。在1973年舉辦的第2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喬安娜·伍德沃德憑《雛鳳吟》奪影後,而該片導演正是丈夫保羅·紐曼。1987年,紐曼執導、主演的《玻璃動物園》入圍影展主競賽單元。 法國當地時間2013年5月26日晚,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突尼西亞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的《阿黛爾的人生》眾望所歸,獲得最佳電影金棕櫚獎。中國導演賈樟柯憑借《天註定》拿到最佳編劇獎。
《阿黛爾的生活》登頂,李安最愛
阿布戴·柯西胥是突尼西亞人,他6歲隨父母移居法國尼斯。《阿黛爾的人生》講述了北非移民世界一個年輕的女孩,在發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並和自己的同性愛人在一起又分開後,逐漸尋找心理上的自我認同。本片同時拿到了今影評人費比西獎。獲得了獎項和評論的大豐收。
往年多屆戛納電影節都遵循「大熱必死」的原則,場刊評分最高的電影,和各方評論最好的電影,往往都會和金棕櫚失之交臂。這次的情況非常特殊,自從《阿黛爾的人生》在戛納放映以來,大家對本片的評價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場刊給出了3.6分(滿分4分)的超高分,《法國電影》影評人評分極高,幾乎所有影評人都評價本片是他們心目中的金棕櫚。在大家紛紛猜測本片會否失手獎項,延續歷史上多部大熱門影片的厄運時,斯皮爾伯格領銜的評審團將金棕櫚發給了《阿黛爾的人生》,算是一個眾望所歸的結果。而之後評審團導演李安在與新浪娛樂對話時也稱,該片是他在本屆的最愛。
《天註定》獲最佳編劇,華語片再奪編劇獎
賈樟柯的《天註定》是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在此之前,婁燁導演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為編劇梅峰也在戛納拿到了最佳編劇獎。本片劇本由4個省份發生的4個故事拼成,故事具有爭議性,暴力鏡頭也超越了賈樟柯的一貫尺度。放映後,記者們對它的評價好壞不一,而場刊的評分則很高,達到了3分。斯皮爾伯格和評委河瀨直美都提到了電影劇本的結構,認為導演敢於拍攝現實題材很有勇氣。
戛納電影節,只有婁燁的《浮城謎事》一部華語片入圍了官方單元,當時它是「一種關注」單元的開幕片,最後毫無斬獲。除了《天註定》外,香港導演劉韻文的《過界》進入「一種關注」單元,杜琪峰的《盲探》進入午夜展映,中國電影在戛納的表現穩中有升。
家庭題材,分享影帝影後
這次獲得影帝和影後的電影,都來自家庭題材電影,兩部電影又各不相同。獲得影帝的布魯斯·鄧恩是一位老演員,在亞歷山大·佩恩導演的電影《內布拉斯加》里,他所扮演的老人輕信一張假的中獎廣告,一定要去內布拉斯加「領獎」。在兒子的陪伴下,這對父子重新意識到了親子之情對於雙方的意義,對於當今很多年輕人來說,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這部電影起到了心靈雞湯一樣的作用。
影後貝雷尼斯·貝喬憑借阿斯哈·法赫蒂的電影《過往》拿到影後。影片講述了女主角與前夫的再次相遇,在一次又一次的爭執中,兩個人對過往生活的思索逐漸浮出水面。電影一經放映,評價反響非常好,特別是貝喬在影片中的表演被大家一致稱贊,作為戲份最重的演員,她成功撐住了檯面,獲得影後也是對她和電影本身最合適的獎勵。
群星閃耀,遺珠可惜
本屆戛納電影節,無論評委陣容還是主競賽陣容,都堪稱群星閃耀。評委陣容一共拿到6座奧斯卡獎和1座金棕櫚獎,並且全部由導演和演員組成。主競賽薈萃了各路大師,是最近幾年最強的一屆。但是另有一些獲得好評的電影沒能得獎,比如波蘭斯基的《穿裘皮的維納斯》,索倫蒂諾的《絕美之城》等等。不過,任何影展都難免遺珠的,錯過獎項並不會減弱優秀電影本身的光芒。 第66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5日宣布,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將擔任第66屆戛納電影節電影基金與短片單元評委會主席。坎皮恩曾因執導影片《鋼琴課》獲得1993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
戛納電影節主席吉爾·雅各布在當天聲明中表達了對坎皮恩的藝術風格與追求的贊賞,稱其善於通過戲劇沖突塑造女性群像,創造出如同抒情詩般熾熱的世界。
坎皮恩與戛納電影節淵源深厚,雅各布稱之為「戛納的孩子」。坎皮恩1954年4月出生於紐西蘭惠靈頓市,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電影製作。她的處女作短片《剝/果皮》獲得1986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短片獎。1989年,坎皮恩攜其首部劇情長片《甜妹妹》亮相戛納電影節。1993年,坎皮恩自編自導的《鋼琴課》摘得戛納金棕櫚獎。
第66屆戛納電影節電影基金與短片單元評委會共將包括5名來自電影業與文學界的知名人物,決定金棕櫚最佳短片獎和電影基金獎的歸屬。其中,電影基金獎創立於1998年,旨在支持世界范圍內新一代電影導演的成長。
第66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5日至26日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戛納舉行。
㈥ 四次入圍戛納,片酬只有5000,影帝還不如一位普通人,他是誰
他就是演員秦昊。說起秦昊是一個相當低調的演員,他有著被許多人認可的演技,但是卻一直以來都表現的不溫不火,但是不得不說秦昊的確有著一定的魅力,在感情當中和伊能靜的愛情也是讓很多人羨慕的。
秦昊再加上秦昊自身演技到位,不只能完成導演的請求,更是會依據角色的設定添加一些十分到位的小細節,都讓張東升這個角色愈加的平面和豐滿,也更能帶給觀眾毛骨悚然的恐懼感。在演完《隱秘的角落》之後,秦昊這個備受導演喜愛的「文藝片小王子」再一次爆紅,各種電影電視劇以及綜藝的邀約紛至沓來。
㈦ 入圍2012年第六十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唯一華語片是由我國導演婁燁指導的哪一部電影
《浮城謎事》
㈧ 婁燁的演藝經歷
1990年婁燁開始了他的第一部電影《周末情人》的拍攝。他的許多同學拍攝了一系列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影片,婁燁也成了這一集團行動中的一員,即中國電影史上一批獨立電影製作人:第六代獨立導演。
1992年作為獨立電影導演婁燁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擔任製片、編劇、導演、剪接,從事廣告片、紀錄短片製作。1993年拍攝完成了《周末情人》,該片於1996年獲得第45屆德國曼海姆-海德堡國際電影節「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最佳導演獎」。
1995年完成拍攝了恐怖電影《危情少女》,該片參加美國UCLA國際電影節亞洲影片展;同年獲該片金雞獎最佳攝影、最佳錄音兩項獎項提名。
1997年婁燁作為獨立製片人,策劃製作由中國青年電影導演加盟的中國第一個數字電影計劃《超級城市》,但遺憾沒有完成。1999年婁燁拍攝的由周迅主演的電影《蘇州河》完成拍攝,該片於2000年獲得第2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維也納國際電影節大獎等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並入選美國《時代》雜志2000年十佳影片。
2001年婁燁完成劇本《頤和園》並獲得韓國釜山電影節青年導演計劃的劇本獎。
2002年婁燁執導的由章子怡主演的電影《紫蝴蝶》完成拍攝,該片劇本獲得鹿特丹電影節劇本基金;2003年《紫蝴蝶》入選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競賽單元,這也是婁燁首次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2004年婁燁開始籌備拍攝電影《頤和園》;該片於2006年完成拍攝,由郝蕾、郭曉冬主演,因該片沒有取得電影局審查通過令就違規參賽戛納國際電影節,根據《電影管理條例》第七章第六十四條規定:個人違反本條例,擅自提供影片參加境外電影展、電影節的,五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業務,電影導演婁燁以及製片人耐安同時被電影局通知五年內不得拍片。
2009年婁燁拍攝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該片是婁燁第二次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
2011年拍攝電影《花》,該片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12年解禁正式復出拍攝本土電影,再度與郝蕾合作拍攝電影《浮城謎事》,婁燁憑借該片首次入圍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編劇獎以及提名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
2014年2月婁燁憑借導演的電影《推拿》入圍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金熊獎並獲得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提名名單揭曉,《推拿》入圍包括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獎在內的七項獎項 。
2016年,執導警匪片《地獄戀人》 。
㈨ 26歲入圍戛納,為啥演技在線卻無想紅的心思
說到演員譚卓,一直是戲紅人不紅的狀態,讓人不禁替她可惜,最近的一次高光時刻,還要追溯到2018年大火的電影《我不是葯神》,作為裡面的唯一女主,大家不免開始對她產生好奇,想扒扒她的履歷,一扒不得了。
原來譚卓早在2009年就憑借婁燁導演的電影《春風沉醉的晚上》入圍了戛納電影節女主角,這一年她不過才26歲,也開始走紅。
雖然起點如此之高,演技也是吊打當紅一眾小花,可譚卓卻只是在娛樂圈混了個臉熟,一直不溫不火,這是為何?
別的明星走紅毯都是盡可能的“蹭”,來為自己多爭取露臉的機會,而她卻只想著趕快走完,可以去玩。
在大家覺得入圍戛納電影節這等風光的體驗,她卻當做是一次有趣的旅行。在各種娛樂新聞和熱搜,我們看了太多為了爭C位,為了搶著上熱搜而明爭暗鬥的明星。
譚卓算是一股清流,用她自己的人生態度過著自己的人生,過慣了漂浮和自由的生活,拋棄目的性和功利心,這樣隨心地演著戲,平淡著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何嘗又不是一件美事呢?
㈩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中國都有哪些電影入圍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中國入圍電影有婁燁導演的《蘭心大劇院》,香港的楊凡導演的《繼園台七號》獲得了最佳劇本獎。
1、《繼園台七號》是由香港花生映社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劇情片,由楊凡執導,張艾嘉、趙薇、林德信、吳彥祖等聯合配音。該片於2019年9月2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 。
《繼園台七號》根據楊凡三篇短篇小說《春風沉醉的夜晚》、《青春夢里人》、《金屋淚》改編,講述了1967年的香港,一對由台灣到香港的母女,和一位英語老師三人之間錯綜復雜的情感故事。
2、《蘭心大劇院》是由婁燁執導的劇情電影,由鞏俐、趙又廷主演,小田切讓、帕斯卡·格里高利、湯姆·拉斯齊哈、黃湘麗、王傳君、張頌文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9月4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後於2019年12月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影片改編自虹影的小說《上海之死》,以1941年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名伶於堇在出演新舞台劇的同時也在為同盟國收集秘密情報,並意外發現了日本准備偷襲珍珠港的計劃。
(10)婁燁導演第一次入圍戛納電影節擴展閱讀:
《繼園台七號》人物介紹
1、虞太太,40歲,離異,來自台灣,表面清心寡慾,其實內心又很稚弱。在中日戰爭期間曾是一名秉持理想主義信念的革命學生,曾有一段激進的過去,但現在她是一名奢侈品進口商。
2、子明,英俊小生子明,是英國文學專業的學生,也是香港一所大學讀書的高材生,比較招女人喜歡。在香港,子明遇到了美麗的虞太太,從此他的生活即將徹底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