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世間》講了什麼故事
《人世間》講述了以居住在北方某省會城市的一戶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視角,描繪了十幾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時間內所經歷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全面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經歷的翻天覆地的社會巨變。
在劇中,隨著故事的娓娓道來,主角對愛情堅持不懈的追求,與父母、子女深厚而剋制的親情令人動容。生活原本就樸素平凡,平凡人物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動人心,因為每個人都能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種真實與鮮活,也成為了該劇備受青睞的「亮點」。
② 《百姓》電視劇是哪年拍的
《百姓》電視劇第一部我查了一下首播時間是2000年。《百姓》是金玉婷和張子健主演的電視劇,主要講述在黃河邊上的一個小村莊里,家境貧寒的李老萬有四個貌美如花的女兒和一個小兒子,這一家人各自的生活故事。
③ 第一部中國電影大片是什麼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商業大片——《英雄》。2002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上映了一部電影,可能誰也沒想到,這部電影會被永久地載入電影史冊。
《英雄》做到了中國電影的數項第一。它是第一部在中國本土打敗進口片的國產電影,也是第一部打破以前計劃經濟遺留下來不合理的票房分配製度的國產電影,同時更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場打敗好萊塢電影的中國電影。
本來以為是美好的開始,沒想到這居然就是巔峰,至今《英雄》仍然是海外票房最高的內地電影。
④ 平民百姓的電影
老年人看啊?看葛優的活著,或是電視劇《福貴》很符合中老年人看,還有《甲方乙方》,《別拿村長不當幹部》大量老電影也可以
⑤ 電視劇《百姓》是哪年拍的
《百姓》,是由金玉婷、張子健、趙恆軒、瑤淼等主演的劇情片,2000年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
⑥ 90年代電視劇百姓怎麼看不上張子健演男主人公叫鄭立秋
電視劇:《百姓》
地區:中國
百姓主演:金玉婷、張子健、趙恆軒、梁音
直接搜索 網上能看的
⑦ 找有關改革開放的電視劇和電影
1、《絕地逢生》:《絕地逢生》是由胡琤執導,歐陽黔森編劇,杜源、童蕾、石小滿、何苗等主演的農村題材劇。2009年3月5日於央視一套首播。該劇講述了貴州烏蒙山區農民與石漠化做斗爭,因地制宜,在改革開放30年裡走出一條科學發展道路的故事。
2、《深圳灣》:謹以此片獻給改革開放三十周年 趙山貴是東江縱隊的老戰士,由於妻子早早去世,他含辛茹苦地撫養四個兒子並為他們取名建、設、家、鄉。
但家鄉石崗村窮苦不堪,老大趙可建與老三趙可家分別於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逃港,小兒子趙可鄉也欲逃港,被他當場打斷了腿。老二趙可設是石崗大隊長兼民兵連長,造化弄人,忠誠善良、對黨信仰堅定的可設卻要把槍口指向心底深愛著的插隊女知青,意欲逃港的林笑怡。
3、《十萬人家》:《十萬人家》是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浙江廣電集團出品,陳國星執導,王志飛、顏丙燕、范志博、杜雨露主演的商戰愛情劇。
該劇以「轉型期的浙商和浙商的轉型」為創作命題,講述了一個以傳統桑蠶絲綢為支柱產業的水鄉古鎮,遭遇經濟全球化挑戰時,如何鳳凰涅槃的故事。該劇於2008年12月12日在央視一套首播。
4、《夢開始的地方》:《夢開始的地方》是葉京執導,李雪健、張涵予、陶虹、丁志誠、劉蓓、傅彪等領銜主演的情感劇。
劇集講述了一群不知愁滋味的少男少女追逐於北京什剎海冰場,酣暢在莫斯科餐廳,走向人生,走入社會,演繹了純真的夢一般的愛情故事,濃縮了追尋、磨煉、彷徨、進取的人生軌跡。
5、《你是我兄弟》:《你是我兄弟》是由劉慧寧執導的,由鄧超、董潔、張嘉譯主演的電視劇。鄧超扮演的馬學軍從第一次與董潔扮演的「一枝花」相遇就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她,他們兩個在劇中演繹了一段新鮮驚艷的愛情故事。
該劇於2011年2月10日在北京、深圳、黑龍江、吉林四大衛視聯合上星播出。
拓展資料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國營企業的重大改革——自主經營權、自主調控市場。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⑧ 中國第一個電視劇是什麼
中國第一個電視劇是《一口菜餅子》。
1958年5月1日,我國的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前身)開始實驗廣播。6月15日,它就播出了我國的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萊餅子》。
這部黑白電視劇全長只有20多分鍾,但播出後觀眾的反映卻很熱烈。北京電視台非但沒有錄像設備,就連過得去的演播室也沒有,加上所有的編、導、演、職員都是第一次搞電視劇,還談不上有一點保證成功的實踐經驗。
該片塑造了一個憶苦思甜承受了生活重壓,為救女兒而省下僅有的一口菜餅子,最後死在飢寒交迫之中的偉大母親的形象。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苦難生活,選擇這樣的題材作為中國電視劇的開山之作也是為了配合黨中央關於憶苦思甜、節約糧食的宣傳精神。
(8)電視劇百姓第一部電影網擴展閱讀
1958年,北京電視台(即後來的中央電視台)播出了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但當時的電視劇主要是嘗試用一種戲劇化的形態來闡釋國家政策,電視劇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文化。
改革開放後,隨著電視業的發展和電視機的迅速普及,中國電視劇發展迅猛並成為當代中國最重要的一種文化現象,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社會和百姓生活。我國電視劇最初多是單本劇,很少有連續劇;製作形式基本還是制播合一,很多是現場切換,沒有實行制播分離。
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隨著社會轉型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中國電視劇經歷著從政府投入向市場文化的過渡,但同時又面臨著公益文化與市場文化的共存。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一方面是「主旋律」電視劇,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商業電視劇通過市場機制來形成文化產業的格局。
⑨ 關於平民百姓的影視作品哪部最好看
《生存之民工》!真實的反映出民工的點點滴滴。《生存之民工》都是真人真事。是我看過最好看的一部關於平民百姓的電視劇
⑩ 哪部電影或電視劇有百姓或吃瓜群眾們的吃驚、群嘲、鼓掌等鏡頭的
周星馳,星爺的好多。其實第一個想起來的倒是《西遊伏妖篇》,師徒街頭賣藝的片段;還有《美人魚》里參觀博物館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