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第一書記大電影觀後感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一書記大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6-26 18:08:45

A. 第一書記觀後感

《第一書記》觀後感
電影《第一書記》講述的主人公叫沈浩,沈浩出生於安徽省蕭縣聖泉鄉孫秦庄行政村,組織派他到安徽省小崗村掛職鍛煉,任第一書記。自從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為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沈浩到任後,先是搞來了50萬為村裡修了路,然後又弄來錢給每戶村民蓋了房子,接著又弄來了錢,每戶發放2萬元補助。接著就是拉項目,找投資,搞土地流轉。在橋梁成功橫跨京滬鐵路線的一瞬間,我們情不自禁地為小崗村喝彩,也為沈浩的不懈追求喝彩!沈浩在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六年中,真正展現了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的形象。他從來不以一個省派幹部的姿態去面對村民,不擺官架子,不說官話,每件事他都身體力行、不辭辛苦。沈浩為了做工作,曾被人打過。六年中,有辛酸、有委屈、有孤寂、有思念,他從不抱怨,從未退縮,他,經受住了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最終實現了為小崗村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夙願。
他把工作當作事業,不計回報。舍小家為大家,盡心盡力為社會服務。不能在90多歲的老母親跟前盡孝,因不能照顧女兒而不得不放棄省城優良的教育資源。無數次因為工作過家門而不入。
主題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這也是對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的詮釋。 「一個人活在世上,官是當不到頭的,錢也是難以掙盡的。能讓小崗村的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為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樹立了一座豐碑,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B. 大學生村官觀看《第一書記》觀後感

沈書記的無私奉獻和數年如一日的撲在工作第一線,加上村民們的辛勤勞作,才使得今天的小崗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建設大發展中始終排名全國前列。無疑,新形勢下的小崗村在沈書記和村民們擰成一根繩的熱火朝天的辛勤耕耘下,不但成為了新時期和諧社會的標桿式農村,更成為了世界矚目的新時代的現代化新農村。全國人民的熱切矚目,各級領導的衷心幫助,村子帶頭人沈書記的兢兢業業,無不指引著新時期小崗村的發展方向,成為小崗村的動力源泉。使得發展中的小崗村一天一小變,一月一大變。村民的經濟收入一年上一個台階。
當他們躊躇滿志的期待來年的春天時,一聲驚雷,將所有村民震呆了,整個村子頓時陷入一種悲愴的氣氛中,嘔心瀝血帶領村民們奔向幸福生活的好書記沈浩,不幸離世。江淮大地,在冬日的陽光里,漫布著一股哀傷的氣息。每一陣風,似乎都是一段低鳴的哀樂;每一場雨,似乎都是眾人漫溢的淚水。
作為一個選派幹部,能在一個偏遠的地方呆了六年,而且實實在在的在那裡幹事創業,最後將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自己生活戰斗過的第一線,我被社會還有這樣一個執著自己理想和忠於組織和人民的人感動了,被他為了工作離家六載以村為家而感動,也被他把最後的時間都獻給了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也無悔而感動。
他一心為公,服務基層,用行動實踐科學發展觀。他忘我工作、不懈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我深深被沈浩的精神所感動,沈浩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群眾在幹部心裡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
沈浩把全部的心血獻給了小崗;沈浩,人民群眾也把他當成自己的親人,沈浩,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小崗,成為小崗農村群眾離不開的好乾部,為機關幹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人民群眾的心裡,沈浩同志是立在農民心中的豐碑,是抹不去的記憶,是為留住他我們又按了三回紅手印,是他帶領小崗走上了致富路,是群眾心中的好書記。這就是共產黨員,是我黨的優秀幹部,是基層幹部的典範。他奏響了共產黨員華彩的樂章。
我作為一個民企的黨員同志,要向沈浩同志學習,學習他牢記宗旨,努力踐行貫徹科學發展觀,學習他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實干精神,學習他把群眾期盼的事掛在心上作為自己的一份責任。

C. 影片《第一書記》觀後感

[影片《第一書記》觀後感]影片《第一書記》觀後感作者:一剪梅影片《第一書記》觀後感是以前依稀從電視上看到沈浩書記的一些事例,或是"第一書記"這個響亮的名字的吸引,我對《第一書記》這個影片充滿期待,影片《第一書記》觀後感。我懷著一顆期待的心,走進這個曾經熟悉卻又令人感動的藝術創作中。也許是我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對影片中的場景是熟悉的,能理解沈浩將要面對的是一群有著怎樣文化程度的人。那泥濘的路,那黃色的菊花,那純朴的臉,那熱情的期待,那真誠的心,那倔強的沖動,那憤怒的對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脈,那一條條只有用心才能開啟的民心綠色通道,沈浩真實面對了。真誠讓我幾次流著淚,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幹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一聲大爺、一聲奶奶,一句句親切的叫聲拉近了干群距離;一隻能產奶的小羔羊,一個說不清楚話的多孩殘疾家庭,一個隆重的葬禮;一台鏟車,一條通村路,一條開放路,一個新的紀念館,一個高科技企業;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擁,一眼一眼的深情,一個一個發自心底的愛的信息,一雙一雙牽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飯,一次一次的紅手印;那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贏來的大愛,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源於人民無限需求的動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是60年代的大學生,是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人員,是響應組織部門號召的一名機關幹部。總之,一切都是那麼的期待與親切。我從第一書記里看到了一個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層幹部的影子,觀後感《影片《第一書記》觀後感》。我為沈浩的事跡而感動。沈浩為小崗村做的很多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鐵路上架天橋修通村路,事先准備好材料,萬事俱備後跑北京求鐵道部調度列車在小崗村停寶貴的40分鍾,以極短的時間完成架橋工程。北京、上海,幾度輾轉後終於得到部委同意,得到了寶貴的45分。凌晨一點多全村出動,爭分奪秒架起了小崗村通向外界的橋梁。沈浩為百姓謀實事再次成功,這種成功的背後是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艱辛努力的成果。我為沈浩的妻子而自豪。徐帆不緊不慢、有板有眼地刻畫出了一個溫婉柔順、體貼、善解人意的妻子形象。她理解丈夫,對沈浩因村民聯名二次按手印挽留沈浩也是有氣的,但她表現出來的是怒而不威,她的埋怨中更多的是對丈夫的支持和關心。可以說沈浩背後有一個柔弱又堅強的支撐。我為沈浩的英年早逝而嘆惋。一個國家公務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短暫的一生留給我們的卻很多,沈浩精神必將影響一代人的成長,小崗村的建設與富裕必將與沈浩精神長存。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也為國家能多出幾個沈浩一樣的幹部充滿期待。2010年11月18日()〔影片《第一書記》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D. 第一書記觀後感 400字左右。

「第一書記」 響亮的名字
「第一書記」,一個響亮的名字。我懷著一顆期待的心,走進這個曾經熟悉卻又另人感動的藝術創作中。
影片中,那泥濘的路,那黃色的菊花,那純朴的臉,那熱情的期待,那真誠的心,那倔強的沖動,那憤怒的對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脈,那一條條只有用心才能開啟的民心綠色通道,沈浩真實面對了。
真誠讓我一直在流著淚,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幹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一聲大爺、一聲奶奶,一句我記住了;一隻能產奶的小羔羊,一個說不清楚話的多孩殘疾家庭,一個隆重的葬禮;一台鏟車,一條通村路,一條開放路,一個新的紀念館,一個高科技企業;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擁,;一眼一眼的深情,一個一個發自心底的愛的信息,一雙一雙牽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飯,一次一次的紅手印;那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贏來的大愛,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源於人民無限需求的動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是60年代的大學生,是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人員,是響應組織部門號召的一名機關幹部。也許是自己和沈浩具有相同的工作背景,相同的心裡感受,總之,一切都是那麼的期待與親切。我從第一書記里看到了一個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層幹部的影子。
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為自己曾是一名基層幹部而自豪,也為沒能用更執著的行動留在需要的農村而深思。
一座巍峨的豐碑。
很早就聽說過了沈浩同志的事跡,所以當我聽說電影《第一書記》上映時,早早地就趕到影院觀後這部觸動每一個心靈的片子。
《第一書記》的原型就是國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積極響應省委號召,作為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沈浩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廣大幹部群眾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
雖然很多人已經看過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跡,但是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牆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時,那所有觀影的人們都安靜了。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干紀念館、紅手印 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也是熟悉的故事。
與以往的宣傳資料不同的是,電影真實客觀的記錄了沈浩在小崗村的工作與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基層工作者的形象。從電影的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幹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為自己曾是一名基層幹部而自豪,也為沒能用更執著的行動留在需要的農村而深思。
永遠的深情,無盡的思念
熱血鑄就英雄魂,浩氣長存天地間。這就是在觀看了沈浩先進事跡報告會後我的第一感受。

E. 寫一篇 電影巜第一書記 >的觀後感

早在一年前,就聽說了沈浩這個名字以及他的光榮事跡,然而對他的一生卻沒有進行詳細的了解。當聽說即將上映《第一書記》這部電影,就很想去看。今天通過這個機會詳細的了解了沈浩這位中國「第一書記」的優秀事跡和奮斗歷程。我在這過程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同時也獲得了許多的啟示。
這位將自己的抱負,自己的目地,甚至自己的靈魂都放在小崗村,最後甚至將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了小崗村的偉大的村支書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不畏艱辛,不怕吃苦,更不懼威脅,為了村民的利益和整個小崗村的光明未來,他放下了年老的母親,放下了親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隻身一人來到貧窮的山村。為了修路,他奔走於各地,一一做人們的思想工作,同時又權衡利弊,調節好各方的利益。最終順利修好了公路,給小崗村營造了便利的交通環境也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在休息時間,他依然想著村民,不辭辛苦地進行親自走訪。在深入調查與細心挖掘下,他探索到了符合小崗村特色發展的道路並竭盡所能的付諸實踐。堅持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他深刻認識到,要將一個封閉落後的小山村推廣出去,必須先解決交通問題。於是在修好了公路之後,他又忙於奔走開通鐵道線路。,在感動於一個村書記為了群眾利益不辭辛苦中,鐵道局批准了他的建議。
或許,最讓我感動的一幕還是大年三十那天,忙著回家的沈浩被村民邀請留下吃飯,村民們依次向這位村支書拜年的場景。我想,作為沈浩的妻子,聽到這些心裡除了對丈夫的認可,更多的是滿滿的感動。而作為沈浩的女兒,有這樣一位受人尊敬的父親,心裡也應該是無限的自豪與驕傲吧。。因為這位偉大的人正用自己的雙手帶領著智慧且富於傳統美德的人民走向一個更加光明幸福的未來,走上一條符合小崗村實際特點的成功道路。
當看到這位書記在日記中寫下:「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為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感到交困難耐。但我仍願擔當,也許我的行動能換來小崗村真正的發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看完這些話後,我潸然淚下。為他的這種無私奉獻和犧牲的精神所感動。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和培養。他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干點事業不難,難就難在選擇了並干好它。因為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也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獲得群眾的擁護和認可。小崗村對沈浩的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我們也應該學習這位第一書記的以人為本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當電影的末尾她的女兒說道:「大家在,我也在」。那時,我再一次被他的不計名利,不謀私利,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人民百姓,絕不辜負組織對自己的期望,真正做到為人民務實,清廉行政的行為所打動。從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在一起,獲得更大進步。
在看此片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的黨從誕生到現在涌現出了無數的英雄模範。他們都代表著那個時代的價值觀,而沈浩不僅繼承了老一輩優秀的人生價值觀,更展現了新世紀黨員的精神風貌帶有鮮明的時代氣息。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在實踐中摸索成功之路,積極響應新農村建設工作,努力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持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的哲學思想。從中我們也可以接受先進思想的引導,做一個有作為有擔當有思想的新時代大學生。
他同時也傳承了一種奮斗的精神,他把去小崗村工作看成是組織對他的信任,看成是金錢衡量不了的榮譽。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做人的原則,解決矛盾,幹事創業,帶領小崗村民進行二次改革,給小崗村的村民們帶來了盼頭。大包干在新時期得到了繼承與發展。
他演繹的更是奮斗的感動,官不大,責任卻重大,他對人民付出了一片真情,亦收獲了無限的尊重與愛戴。他將自己的目的與抱負栽植於小崗的土壤,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培植,用揮灑的汗水澆灌。他的努力與心血沒有白費,他給小崗村村民帶來了幸福,給年邁的母親與賢惠的妻子以及可愛的女兒一個完美的交待,更給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給了這個時代一個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取向。
電影雖然結束了,但感動存在我們的心裡。沈浩—這位偉大的第一書記雖然走了,但他在有限的生命中所彰顯的時代精神卻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想我們需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用感動和愛去回饋這個社會。

F. 電影第一書記 觀後感

要把學習沈浩轉化為推進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加速安徽崛起的具體行動。學習沈浩對科學發展的那份堅定,對加快發展的那份追求,紮根基層、奉獻人民的那種境界。
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切實強化「不發展最不科學、抓發展必須科學」的理念,聚精會神搞建設,奮發有為促崛起。堅持發展不動搖,把發展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要務,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以心無旁騖的執著、咬定青山的堅韌、永不放棄的頑強,加速發展不懈怠,樹立強烈的爭先進位意識,拓展視野、抬升標桿,堅定信心、奮力趕超,努力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重大戰略任務,著力擴大有效需求,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要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永不停滯、永不僵化,敢闖敢試、勇於擔當。要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積極研究新情況,敢於解決新問題,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在更新觀念中理清發展思路、激活發展動力。切實做好「結合」文章,把中央精神與自身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發展所需與群眾所求緊密結合起來,找准切入點,尋求突破口,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走出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
要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蓬勃朝氣,把心思放到促發展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多干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多做利和諧、促崛起的實事,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群眾檢驗的實績。始終保持知難而進的昂揚銳氣,振奮精神,增強信心,不懼風險,不畏困難,有效化解制約發展的不利因素,積極應對前進中的各種挑戰,奮力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新勝利。
盡管崛起道路上還存在困難和風險,盡管還面臨著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挑戰和壓力,以沈浩事跡為榜樣,以沈浩精神為動力,我們就能始終保持一股迎難而上的勇氣,始終保持一股敢為人先的銳氣,始終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罷休的志氣,就能振奮崛起精神、凝聚發展合力,不斷創造推進科學發展、加速新疆崛起的新業績!

G. 看《鄉村第一書記》觀後感

影片《第一書記》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平淡中給人一種震撼,這種震撼的感覺來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責任感,------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的普通幹部,2004年2月,他積極響應安徽省委號召,作為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現代人的標准,他有車有房,有一個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適,本可以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小崗,這種選擇意味著壓力,承擔著責任。他把下鄉掛職鍛煉,看成是人生"干點事業"的一個機會,他把小崗村作為一個新的創業舞台,要利用"小崗村這張名片",既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同時創造社會的價值。
作為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干點事業不難,難在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把這個事業干好,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為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小崗村對沈浩同志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
在創優爭先活動中,我們要學習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做好本職工作,以人為本,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H. 第一書記觀後感劉明遠

《第一書記》觀後感
電影《第一書記》講述的主人公叫沈浩,沈浩出生於安徽省蕭縣聖泉鄉孫秦庄行政村,組織派他到安徽省小崗村掛職鍛煉,任第一書記。自從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為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沈浩到任後,先是搞來了50萬為村裡修了路,然後又弄來錢給每戶村民蓋了房子,接著又弄來了錢,每戶發放2萬元補助。接著就是拉項目,找投資,搞土地流轉。在橋梁成功橫跨京滬鐵路線的一瞬間,我們情不自禁地為小崗村喝彩,也為沈浩的不懈追求喝彩!沈浩在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六年中,真正展現了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的形象。他從來不以一個省派幹部的姿態去面對村民,不擺官架子,不說官話,每件事他都身體力行、不辭辛苦。沈浩為了做工作,曾被人打過。六年中,有辛酸、有委屈、有孤寂、有思念,他從不抱怨,從未退縮,他,經受住了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最終實現了為小崗村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夙願。
他把工作當作事業,不計回報。舍小家為大家,盡心盡力為社會服務。不能在90多歲的老母親跟前盡孝,因不能照顧女兒而不得不放棄省城優良的教育資源。無數次因為工作過家門而不入。
主題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這也是對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的詮釋。 「一個人活在世上,官是當不到頭的,錢也是難以掙盡的。能讓小崗村的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為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樹立了一座豐碑,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I. 《第一書記》觀後感!(300字左右)

昨天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今天又學習了沈浩同志的模範事跡,情節生動,事跡突出,感人至深。一位省財政廳幹部能放下架子,放棄都市生活,拋下老母妻女,來到農村任職,和群眾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帶領小崗村走上致富路,他卻因勞累成疾長眠在自己熟悉和熱愛的土地上。 回想一幕幕,他為解決矛盾身遭痛打不還手,他為順利遷墳披麻戴孝安故人,他為群眾疾苦慷慨解囊掏腰包,他為帶動大家身先力行走在前,他為脫貧致富爭取資金跑項目,他為改變面貌積勞成疾獻青春。任期已滿,鄉親們用紅手印挽留他留任小崗村,年關將至,鄉親們用真情挽留他吃年飯,獻身農村,鄉親們又是用紅手印挽留他的骨灰。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宗旨,得到了小崗村的認可。文章說得好,「每個基層幹部都能像沈浩那樣老百姓就省心了」,為什麼這樣的好乾部距離我們卻是那麼的遙遠,我們只能聽到,不能看到,更沒有遇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