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約伯在遇到那樣困難後開始咒詛自己的生日
一個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突然遭受巨大打擊:產業一夜之間全部損失、兒女突然統統死光、健康一下子失去,滿身長滿毒瘡,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成……這是約伯所受的苦難,不僅如此,還有來自人的種種譏笑、猜測和教訓……面對這樣的苦難,一個人還要不要活下去?連自己的老婆都看著揪心,對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自己身體的約伯說:「你仍然要持守你自己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這是怎樣的痛苦啊?活著有什麼意義呢?
《約伯記》是聖經中最古老的經文,大約寫於距今3000—4000年前。約伯記的主題就是「受苦」。受苦幾乎是所有宗教都認同的人生主題。約伯所受的苦難也並不稀奇,人生中苦難的故事比比皆是,但為什麼約伯的苦難被聖經記載而且留給世世代代的人那麼多思考和感悟呢?我想,最重要的是,人們渴望從約伯的苦難中尋找到人生的意義,看到人生的希望!只有經歷了苦難的人才能體會約伯在苦難中的追問,才能像約伯那樣渴望獲得人生的盼望。人生有什麼意義?
當約伯遭受巨大打擊、在痛苦中煎熬時,他的幾個朋友來看望他。先是「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了袍子,把塵土向天揚起來…,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話,因為他極其痛苦。」將心比心,如果是你我遭受這樣的環境該如何面對?我知道我肯定受不了,記得有一次跟丈夫鬧別扭回家住了幾天,老媽一邊掃地一邊哭,我的心簡直是被揪住了,對老媽說:「你別哭了行不行?我現在就回去!」可這幾位竟然七天七夜不說話,只是大哭,這讓約伯怎麼受得了啊?!
於是約伯開始咒詛自己的生日,說我為啥就在那天生出來了呢?我為何沒一下生就死了呢?可憐的約伯自己在爐灰里拿瓦片刮身體時還沒這樣痛苦,被他的朋友們「親切安慰」一番,簡直是痛不欲生了。人生有時真的就是這樣!
神怎樣安慰約伯呢?首先,他先說人的話暗昧不明不要去聽,然後,神把他奇妙的作為顯現給約伯看,看神怎樣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讓約伯認識到,人其實是卑微渺小的,你個人的存在,得失,禍福,順逆其實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實在是意義不大,這就是人可憐的光景。
現在,約伯徹底降服在神的面前,他向神說:「我是卑賤的,我用什麼來回答你呢?」這就是神的智慧,他讓人徹底看清自己的本相,然後才開始實施他的救恩。神對約伯說:「你豈可廢棄我所擬定的,豈可定我有罪,好顯自己為義么?」是啊,我們能廢棄神的計劃嗎?我們能定神有罪嗎?約伯咒詛自己的生日是什麼意思,難道要埋怨神好顯自己為義嗎?我們誰能在神面前能站立得住呢,誰敢說自己就是完全公義絕對正直?聖經說:我們的義就像污穢衣服,無法在神的面前顯示。
神對約伯說:「誰先給我什麼使我償還呢?天下萬物都是我的!」他的話就是對約伯的苦難說的,因為賞賜的是神,約伯的產業、美滿家庭、健康身體都是神的賞賜,現在神把它們拿掉了,這算什麼呢!我們赤身而來也必赤身而去,所以聖經告訴我們,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我們沒有過度奢侈的權利。該遭遇的就要遭遇,該經歷的就去經歷,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之中。
約伯終於認識了神,他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了你」。約伯是個在苦難之中認識神的人,他能說出「親眼看見你」實在是非常寶貴。這恰恰就是苦難的意義。約伯的苦難使約伯終於面對面認識了神,並且因此自卑,懊悔,覺得自己實在是虧欠了神。
這樣,耶和華就開始把約伯從苦難中救起,讓約伯為他的朋友們祈禱,因為神悅納他。並賜福給他更多,比先前還多。他又有了一萬四千羊,六千駱駝,一千對牛,一千母騾,他又有了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又活了140年,日子滿足而死。
約伯的苦難啟示我們,在遭遇苦難的時候,要仰望神,要相信神對你一定有美好計劃,不要埋怨,不要與人做毫無意義的辯解。忍耐,順服,相信我們活著是神美好計劃的一部分,神的拯救一定會來到,神的旨意是不會有錯的,以平安和喜樂的心過好每一天,幸福就一定會伴隨你。
② 上帝如果知道世界有苦難,那麼1942,那樣的事他為什麼不救
從宗教觀點看,自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起,人類便不再享有上帝的恩寵,並因著人的本性滋生出罪惡,這些罪惡引發的苦難,完全是由人類自己造成的,上帝對此並不負責任。
在一部電視劇中,被迫害的猶太人曾經問一位拉比,上帝為什麼要讓他們承受苦難,他們還應不應該信仰上帝的存在,這位拉比為他們講了約伯的故事(上帝和魔鬼考驗虔誠的約伯),講到約伯因遭受橫禍導致兒子死去、家產壞盡,不禁責怪上帝,上帝於是發怒說,我創造天地萬物時你在哪裡?你的一切都是我給予的,你怎可如此責問我?約伯於是頓悟,匍匐在地懇求上帝寬恕,於是上帝賜還給他兒孫和牛羊家產。
講到這里,這位拉比說,上帝讓我們忍受苦難,是有他的道理的,只是我們不知道。
從另一個角度講,假如不是二戰,猶太人也不會形成強烈的復國意識,也就沒有今天的以色列,這是否從側面印證了這位拉比的觀念呢?
③ 《約伯記》主要內容什麼
主要內容:記載了義人受苦、他的朋友們與他的辯論,以及上帝給他的回答等,最後約伯因回轉而比受苦之前更加蒙福。本卷聖經著重探討了為什麼行為完全的人卻會受苦的主題。
該書的形式是詩歌,書講述了約伯的故事:一位男人失去了財產和子女,並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生活坎坷,不過約伯很堅強,他的忍耐常被看作對於信徒是一個榜樣。約伯記是詩歌是智慧書,她唱出了神救恩的偉大,她啟示人有得救的智慧。
書卷背景
約伯住在烏斯地。據有些地理學家聲稱,這個地方位於以東人之地附近的阿拉伯北部,即上帝應許賜給亞伯拉罕子孫之地的東面。南面有示巴人,東面有迦勒底人。亞伯拉罕死後很久,約伯才遭受試煉。
《約伯記》第1章第8節描述說,當時「地上再沒有人像[約伯]完全正直。」可能這件事應當發生在約瑟——一個具有傑出信心的人——死後(約公元前1657年)到摩西開始踏上持守忠誠的一生途徑之前的一段時期內。
當時以色列人深受埃及鬼魔崇拜的污染,但約伯卻謹守純真的崇拜。從約伯記第一章所記述的情況,及上帝稱許約伯是個謹守純真崇拜的人一事來看,當時很可能是族長時期而非自公元前1513年起,上帝頒下律法惟獨與以色列人交往的較後時期。
約伯享有很高壽數,此書可能包含從公元前1657年到公元前1473年摩西去世之間的一段時期。摩西在約伯去世之後,當以色列人仍在曠野流浪之際,完成了此書的寫作。
④ 怎麼去理解《約伯記》
約伯記的主要問題是適時的:為甚麼信徒會經歷苦難?通過長長的辯論,約伯的聰明朋友也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約伯的朋友甚至犯了嚴重錯誤,以致被神責備。他們認為苦難來臨僅僅因為人們的犯罪。人們今天仍在犯同樣的錯誤,他們把生病或物質的缺乏看成是沒有為罪懺悔或缺乏信心的結果。盡管正常情況下,跟隨神會得到快樂的人生,反抗神會有不愉快的生命,但這不是必然的。總之,神在掌權。在這個世界裡,罪侵蝕了一切,災難和痛苦可能會同樣臨到壞人和好人身上。
這並不意味著神漠不關心、不看顧、不公正或沒能力保護我們。苦難的發生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墮落的世界裡。信徒和非信徒都受到罪惡的悲劇性後果所帶來的打擊。神讓罪惡存在一時,但常常將其轉化為我們的益處(參羅8:28)。我們也許不知道神為甚麼容忍罪惡,但可以肯定,他是全能的,他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下一次你面臨試煉和迷惑的時候,把它們當成求神幫助的機會。你將發現神僅想向你顯示他的愛和憐憫。如果你在痛苦、困惑和孤獨中信靠他,你將消除疑惑,取得勝利。迷惑、懷疑是撒但在你生活中攻擊你的最大立足點。你要以神作你人生的基石,那麼你便不會與他的愛隔開。
⑤ 「我以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這句話背後的歷史故事是什麼
我以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這句話背後的歷史故事是:
這句話是約伯回答上帝的話,以前上帝沒有親自和約伯說話,他的信仰來自於風聞和遺傳。背後的故事是撒旦想和上帝爭論
出自:《聖經 舊約 約伯記》四十二章5節
背景:《約伯記》是《聖經》舊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42章。記載了義人受苦、他的朋友們與他的辯論,以及上帝給他的回答等,最後約伯因回轉而比受苦之前更加蒙福。本卷聖經著重探討了為什麼行為完全的人卻會受苦的主題。《約伯記》是《希伯來聖經》的第18本書、基督教《舊約聖經·詩歌智慧書》的第一卷,也是《聖經》全書中最古老的書籍之一。約伯這個名字的含義是「仇視的對象」。該書的形式是詩歌,書講述了約伯的故事:一位男人失去了財產和子女,並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生活坎坷,不過約伯很堅強,他的忍耐常被看作對於信徒是一個榜樣。約伯記是詩歌是智慧書,她唱出了神救恩的偉大,她啟示人有得救的智慧。
⑥ 約伯記共有多少章
《約伯記》是《希伯來聖經》的第18本書、基督教《舊約聖經·詩歌智慧書》的第一卷,也是《聖經》全書中最古老的書籍之一。共42章。約伯這個名字的含義是「仇視的對象」。該書的形式是詩歌,書講述了約伯的故事:一位男人失去了財產和子女,並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生活坎坷,不過約伯很堅強,他的忍耐常被看作對於信徒是一個榜樣。
⑦ 約伯記的介紹
《約伯記》是《聖經》舊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42章。記載了義人受苦、他的朋友們與他的辯論,以及上帝給他的回答等,最後約伯因回轉而比受苦之前更加蒙福。本卷聖經著重探討了為什麼行為完全的人卻會受苦的主題。《約伯記》是《希伯來聖經》的第18本書、基督教《舊約聖經·詩歌智慧書》的第一卷,也是《聖經》全書中最古老的書籍之一。約伯這個名字的含義是「仇視的對象」。該書的形式是詩歌,書講述了約伯的故事:一位男人失去了財產和子女,並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生活坎坷,不過約伯很堅強,他的忍耐常被看作對於信徒是一個榜樣。約伯記是詩歌是智慧書,她唱出了神救恩的偉大,她啟示人有得救的智慧。。
⑧ 約伯記中如何討論苦難
神雖然愛我們,但相信和順服他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免受生活的災難。信徒或非信徒都難免遭遇挫折、悲劇和悲傷。但在考驗和試煉中,神希望我們向世人顯出我們的信心。約伯的故事,主要就是講述人對神的信心。
所謂遭受苦難,並不是神的行為,而是我們自己的無知和痴迷,是自我分辨不清、自我行事愚痴的代價。是我們自己在被各種貪婪、嫉妒、妄想等念想的指使下背離了對責任和義務的契約,也就喪失了自我的覺察。
對苦的正確認識,正確理解,才不會喪失對信仰、對未來的理解和信心。失去這樣的信任,以懷疑和猶豫面對世上的各種遭遇和挑戰,就會使我們倍感痛苦;而以信念和信心來面對遭遇的一切,則會使我們更加堅強。
一切行為後果是我們自己在造就,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哀,是歡樂還是痛苦,都不能怨天尤人,只需要重新審視自我的責任和行為,以及對信仰的專注。
關於撒但的誘惑,其實是這樣的。上帝只是創建了圖畫的輪廓,而後讓我們自己去發揮想像來填滿。魔鬼撒但也不是真的在做什麼反叛,而只是給我們誘惑,做與不做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因此,做或者不做某事,一切選擇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結果。人有自由發揮的意志功能,所以也為魔鬼的誘惑提供條件,但罪惡,仍然是人自我的創作。魔鬼其實是心,是推動力,不是操作者。
⑨ 《約伯記》出自哪裡
{約伯記}出自《舊約。聖經》,該書的形式是詩歌,書講述了約伯的故事:一位男人失去了財產和子女,並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生活坎坷,不過約伯很堅強,他的忍耐常被看作對於信徒是一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