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覺得周星馳星爺最好的三部電影分別是哪三部
周星馳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位喜劇演員,他也陪伴了我整個童年的時光,當然周星馳不但是對於我個人,對於整個80後這一代,都有著非凡的情感,周星馳在不同時期可以分納出三部不同的代表性作品,大話西遊算是周星馳早期無厘頭風格的代表,喜劇之王算得上周星馳的一種自傳,更是周星馳風格的一種轉變,在這部作品當中包含著一正劇,也包含的一種無厘頭風格,而功夫這部作品是周星馳的巔峰之作,也是難以復制的經典,所以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和功夫就是周星馳最好的三部電影。
在千禧年周星馳拍攝了喜劇之王,能夠看得出星爺已經不再像曾經的那樣嘻嘻哈哈,這部作品其實也是想表述著,周星馳這么多年奮斗在演員這條路上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劇中的人物,更是他的一種自傳。所以由此看來,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隨隨便便在背後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只是很多人更注重於他光輝的一面而已。
Ⅱ 想問一部萬梓良和鄭裕玲演的一部鬼片,是一部很早的片子
萬梓良和鄭裕玲出演的鬼片是《撞邪先生》,是一部由王晶執導,鍾鎮濤、鄭裕玲、萬梓良等主演的中國香港片,1988年上映。
《撞邪先生》講述了利志自幼有邪靈纏身,碰不得女孩子。一晚他參加酒會後送初相識之小雨回家,竟中途翻車。後小雨遇舊同學慈航,慈航精通術數命理,看出小雨將會有劫數,於是贈她七色綵帶,叮囑小雨切勿離身。
利志再遇小雨,兩人頗投緣,但他怕小雨會被害,便不敢再進一步。小雨胡扯患上絕症,利志知道,不再顧忌。利母聽法師說如能把邪靈轉移到絕症女子身上,兒子就可脫身。
(2)這一代香港電影擴展閱讀
《撞邪先生》演員表
1、萬梓良飾演沈慈航
1957年7月25日出生於中國台灣,演員。1977年,萬梓良拍攝了武俠電視連續劇《三少爺的劍》,他在劇中出演謝曉峰一角,這也是萬梓良的第一部作品。1988年,主演台灣導演蔡揚名的《大哥大》,飾吳進成,獲第二十五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鄭裕玲飾演曾小雨
1957年9月9日生於中國香港,演員、主持人。1975年中學畢業後入香港佳藝電視台藝員訓練班。1976年,主持節目《這一代》正式出道。1979年任無線電視台演員,因主演電視連續劇《網中人》而知名。
Ⅲ 我想知道一些關於香港僵屍電影的東西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驚悚鬼怪電影的發展緩慢,影片數量質量皆遠及不上喜劇、歌舞、武俠、功夫等類型片。至於僵屍片,更屬於被遺忘的題材,偶爾幾部如《僵屍復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屍片的簡陋之作,並未引起反響。倒是1974年,邵氏電影公司與英國公司合作拍攝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屍和「湘西趕屍」傳說的《七金屍》在當時頗受關注,影片由英國人執導,劉家良任動作設計,姜大衛、劉家榮等人聯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結合的僵屍片。不過,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對該片的宣傳攻勢雖強,但由於影片風格怪異,內容雜糅,觀眾不能接受,票房最終慘敗。並由此導致之後十年,香港鮮有人再敢碰僵屍電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許鞍華、余允杭、於仁泰等新浪潮導演拍攝的《瘋劫》、《撞到正》、《凶榜》、《山狗》、《靈氣逼人》等驚悚鬼怪電影,運用先進的拍攝技巧,個性化的創作理念,營造出空前的恐怖氣氛,令本埠觀眾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應熱烈;與此同時,洪金寶融合功夫喜劇與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則開創了「靈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極受歡迎;至此,香港的驚悚鬼怪電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勢至今不衰。
低成本製作的「靈幻功夫片」大獲成功,使得洪金寶和他的寶禾公司嘗到了甜頭。繼《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之後,洪金寶又開始嘗試將僵屍題材融入「靈幻功夫片」中,不過當時洪金寶等人對本土民俗傳說的僵屍顯然沒有信心,而是想西風東漸,打算借70年代風行歐美的「吸血僵屍」吸引香港觀眾的眼球,因此,專門聘請了英國拍僵屍片的高手設計僵屍造型及嚇人橋段——但後來洪金寶、林正英等人經過一番仔細研究,發覺西洋吸血僵屍的意念始終無法與他們的靈幻功夫融到一處,便放棄了這一做法,轉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風格與「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劇。靈幻」一脈相承,終於在1985年製作完成了香港僵屍片中具有開創意義的經典之作《僵屍先生》。
「香港的僵屍電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屍還魂」。——香港影評人吳昊先生此話確實一針見血。單拿《僵屍先生》來說,當年功夫片中最常見的民初背景、師徒關系、鬥趣情節都被編劇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關「僵屍」和「茅山術」的具體細節則極具民間色彩,用糯米、墨線、桃木劍、黃紙符降制僵屍的民俗傳奇手法都被《僵屍先生》統統吸收,並被「九叔」林正英用極其專業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開來。僵屍的造型動作特徵同樣向民俗傳說取經: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並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同理,人閉呼吸可避僵屍,這也是《僵屍先生》最令觀眾印象深刻之處,由此該片在台灣上映時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屍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變僵屍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屍片的啟發。另外,《僵屍先生》中的「靈異怪類」也並非全是「僵屍」,尚有王小鳳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節,事實上《僵屍先生》以及以後的同類影片中也都有僵屍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現,而香港的僵屍片在某種程度上本來就應屬於洪金寶開創的「靈幻功夫」片范疇,只不過可以獨立成章罷了。
《僵屍先生》於1985年底公映,觀眾趨之若騖,票房狂收2000萬,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轟動。次年5月,寶禾公司再度出擊,拍攝了《僵屍翻生》,影片將《僵屍先生》中的驚鴻一瞥的趕屍情節發揚光大。「湘西趕屍」的民俗傳說被加以改良在銀幕上蔚為奇觀: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師前面搖鈴引路,後面蹦跳著一串頭貼黃紙符的僵屍,情景詭異新奇,令觀眾大為受落。而「僵屍翻生」則是影片最大的噱頭:被趕之行屍被施法變成恐怖僵屍,茅山師徒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刺激搞笑,盡顯黑色喜劇風格,自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同時也正是由於《僵屍翻生》延續了《僵屍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覺得有利可圖,掀起了爭拍僵屍片的熱潮。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風之作上映,其中較有名氣的有袁和平導演的《僵屍怕怕》、黃鷹導演的《茅山學堂》等。嚴格來說,這些影片雖然故事情節有所變化,但皆未跳出《僵屍先生》和《僵屍翻生》設定的茅山術斗惡僵屍的套路,盡管個別搞笑嚇人橋段襲自西方吸血僵屍片,整體卻仍是中國傳統民俗趣味的體現。——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寶禾影業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屍片《僵屍家族》,則積極向國外電影偷橋,不僅在當時香港僵屍片中獨樹一幟,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場,受到熱烈歡迎。。
說到《僵屍家族》與同期香港僵屍電影的最不同處是僵屍有了感情,僵屍原本被描繪成毫無人性知覺的怪物,而片中這三個僵屍因是父母與兒子的關系,自然舐犢情深。小僵屍誤落人間,與幾個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溫馨有趣的小把戲,明顯是抄自斯皮爾伯格《E.T》外星人故事,雖然只借了皮毛,僵屍倒也稍沾了些親情友情氣。不過,畢竟是嗜血殺戮的行屍走肉,最後一場僵屍大鬧繁華都市的重頭戲又借鑒了日本的怪獸電影的情節,香港觀眾看得離奇有趣,日本觀眾卻是親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屍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屍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後竟也出現了短暫的「僵屍熱潮」,恐怕這是香港電影人所沒有想到的。
(三)
1987年是僵屍題材風頭正勁之時,引領僵屍電影潮流的寶禾影業雖然狠嘗了幾次「僵屍」的甜頭,卻沒有接著搶市,而是拍了一部《靈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術鬼怪魂精之餘,惟獨沒和僵屍沾邊,只涉及了另一類民間傳說中活人被術士施法控制的所謂「行屍」。不過,即便如此,片中呂方和小孩演的搗蛋鬼的服裝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觀眾喜歡的清朝僵屍。另外,同期的幾部喜劇片如《精裝追女仔2》《福星闖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屍嚇人的搞笑橋段,看來其時「僵屍」熱潮的影響力已不僅限於同類影片。
同樣在1987年,鄧光榮的「影之傑」電影公司製作了一部完全不同於寶禾公司開創的茅山道士施法的新型僵屍片:《猛鬼差館》。該片由兩名在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年輕電影人負責劇本編寫和導演工作。其中一人叫做王家衛,本來主要為陳勛奇作編劇,但並不是很成功,還曾經因劇本編寫太慢被新藝城炒了魷魚。另一人叫劉鎮偉,本來不是搞電影的,早年在某財務公司工作,後來該公司搞起了電影,成立了「世紀」電影公司,他便成了該公司的製片經理。監制了《凶榜》、《殺出西盤營》、《烈火青春》幾部「新浪潮」導演作品後,對電影的興趣愈發濃厚,竟棄了製片經理不當,改做電影編導。兩人合作的這部《猛鬼差館》雖然是當時最熱門的「僵屍「題材,卻並未淪為跟風之作,而是藉助流行拍檔喜劇模式,配合各式各樣中西鬼片的驚悚搞笑情節,拍成時裝版的警察、僵屍大鬥法的驚悚搞笑喜劇,與林正英民初背景的茅山僵屍片大異其趣。影片的「僵屍」也不再是清朝遺老,居然改為抗日時期在港自殺的日本大佐,而且仿效身披黑色抖篷的西方紅眼吸血鬼形象,至於片中警察們最初採用的對付僵屍的方法亦是用木樁釘入僵屍心臟和大蒜辟邪等西方降治吸血鬼的路數。
《猛鬼差館》上映後,觀眾對這種「土洋結合」的僵屍片倍感新鮮,票房自然輕易過千萬。劉、王嘗此甜頭,豈能罷休?1988年再次聯合編劇,以《猛鬼差館》原班人馬繼續打造時裝僵屍喜劇《猛鬼學堂》,上演了警察捉鬼部隊大戰僵屍猛鬼的瘋狂好戲,影片繼續向西方類型片借橋,同時又大膽創新,比如用放水放電消滅僵屍的方法,不僅本土茅山術中沒有,亦不見於西方的吸血僵屍片。——相較而言,與該片同年上映的《僵屍叔叔》卻仍體現了本土化的民俗傳奇,以前「寶禾」僵屍片中常見的搖鈴趕屍、師徒鬥趣,門派之別的惡作劇整蠱、茅山法術大斗清朝僵屍的等等橋段皆被《僵屍叔叔》照單全收,並且拍得趣味盎然、娛樂性十足,再次延續了寶禾公司製作僵屍電影的票房神話。只可惜,它已是香港完全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的最後一次風光了。
Ⅳ 影片《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的導演是哪個人
影片《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的導演是馮德倫。整部電影,能撐起演技的只有一人——梁家輝。馮紹峰和彭於晏也不行,至少我覺得沒發揮出他們該有的水平。
Ⅳ 為什麼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電影能有那麼多經典的而現在沒那一部能夠看出當時的那種韻味!遺憾啊!
這是正常的,世事都是有規律的,有輝煌,自然也有衰落。
香港電影在以前,尤其是上世紀80、90年代,確實非常精彩好看。創作人員,無論導演、演員、編劇、監制,還有各種幕後人員,都非常賣力,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電影人才不斷加入香港電影的產業。加之當時香港經濟在地區中處於頂端,周圍國家地區文化產業沒有得到長足發展。所以,在這一時期,港產片蓬勃發展。
但進入21世紀,中國內地經濟發展迅速,韓國電影工業脫穎而出,東南亞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電影產業開始實行電影進口配給制度。相反,香港經濟停滯不前,優秀人才遠赴美國好萊塢發展,本地電影創作人員思維相對創新有限。這些都造成了香港電影的日漸沒落。
說白了,就是「強勢經濟催生強勢文化」!香港電影要走出目前的低谷,最好辦法就是北上神州,中國大陸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電影產業最需要的就是市場和人才,香港電影只有蛻變為中國電影,才有望重塑從前的輝煌!
Ⅵ 謝霆鋒算是他這一代港台青年電影演員中的領軍人物吧
電影獎項
1998 第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新演員獎
1999 第三十六屆金馬獎 - 提名最佳男主角
1999 美國百事達娛樂大獎 - 提名最受歡迎香港演員
1999 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提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2000 第六屆美國百事達娛樂大獎 - 最受歡迎香港演員獎
電影作品
1998-4 蠱惑仔之少年激斗篇(Young and dangerous:the prequel) 李燦森,吳彥祖,舒淇
1998 蟲蟲特工隊(A nug』s life) 配音
1999 少女黨(Street angels) 吳詠薇,葉佩雯
1999-6 特警新人類(Gen-x cops) 馮德倫,李燦森,葉佩雯,曾志偉
1999-7 中華英雄(A man called Hero) 鄭伊健,楊恭如,舒淇
1999-9 魔鏡(The mirror) 林心如,何嘉莉,羅蘭
1999-9 半支煙(Metade fumaca) 曾志偉,舒淇,馮德倫,李燦森
2000-1 大贏家(Winner takes all) 許冠傑,林心如,蘇有朋,容祖兒
2000新年 寶蓮燈(Lotuslantern) 配音
2000-4 十二夜(12 night) 客串
2000-10 順流逆流(Time and tide) 伍佰,盧巧音,徐子淇 ,恭碩良
2001-1 漫畫風雲(Comic kings) 客串
2001-4 老夫子2001(Master Q 2001) 張柏芝
2001-4 戀愛起義(Heros in love) 導演
2001-8 我的野蠻同學(My school mate,barbarian) 馮德倫,容祖兒
2001-12 2002(2002) 馮德倫,Danielle Graham,方力申
2002-3 戀愛行星(Tiramisu) 林嘉欣,盧巧音,陳奕迅
2002-9 魂魄唔齊 客串
2003 飛龍再生 客串 成龍
2004-1 玉觀音 (Mercy of godness) 趙薇 柳雲龍
2004-4 新紮師兄 (Moving targets) 陳冠希 任達華 鍾欣桐
2004-9 新警察故事
2005 無極(未上映)
2005 情天大聖(未上映)
電視劇作品
不詳 無線電視劇「真情」 客串
1998 無線電視劇「撻出愛火花」 共20集
不詳 港台電視部「唱談普通話」 客串
不詳 港台電視劇「不倒的傳說」 客串
不詳 港台電視劇「完全學生手冊」 客串
2002 台灣電視劇《麻辣高校生》 客串
2004 三地聯拍電視劇《小魚兒與花無缺》共40集
這些足以說明他是這一代港台青年電影演員中的領軍人物了
Ⅶ 鄭裕玲的主要作品
佳藝電視主持時間欄目名稱1975-1976年《這一代》 1978年《樂韻春風》參考資料來源於:
TVB主持時間欄目名稱1978-1979年《BANG BANG 咁嘅聲》1980-1987年《歡樂今宵》1980年《無線節目主題曲大展》1983年《第16屆龍鳳呈祥賀台慶》1984年《第17屆龍鳳呈祥賀台慶》1985年《第 1 屆健美小姐競選》1986年《金鑽群星雙輝映》、《第19屆龍鳳呈祥賀台慶》1987年《第20屆龍鳳呈祥賀台慶》、《198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1988年《第21屆萬千星輝賀台慶》1989年《星光熠熠耀保良1989》1992年《鄭裕玲星夜傾情》、《第十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1993年《第十一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第26屆萬千星輝賀台慶》1996年《今夜咀不停》1996年《國際華裔小姐競選1996》、《第29屆萬千星輝賀台慶》1996-1998年《人生交叉點》1997年《慈善星輝仁濟夜1997》、《第30屆萬千星輝賀台慶》、《歡樂滿東華1997》1997-1999年《城市追擊》1998年《蔡瀾遨遊舊金山》、《歡樂滿東華1998》、《199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1999年《智尊打吡賽》、《199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國際華裔小姐競選1999》、《第32屆萬千星輝賀台慶》。1999-2000年《天地最前線》。2000年《第 28 屆香港小姐競選》。2001年《國際華裔小姐競選2001》。2001年《一筆OUT消》、《第34屆萬千星輝賀台慶》、《200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2002年《第30 屆香港小姐競選》、《星光熠熠耀保良2002》、《絲綢之路(旁白)》、《第35屆萬千星輝賀台慶》、《香港做得到》、《優質生活派》。2003年《不一樣的對話》、《不一樣的時刻》、《梅艷芳真心相聚(梅艷芳去世前最後的談話節目)》、《梅艷芳特輯——最美麗的回憶》、《第36屆萬千星輝賀台慶》、《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第39屆金馬獎》。2004年《第40屆金馬獎》、《全城歡迎乒乓孖寶》、《香港步步創高峰──決戰國金》、《第37屆萬千星輝賀台慶》、《葉蒨文瀟灑同行25年》、《「邵逸夫獎」2004》、娛樂大搜查 - 星級專訪。 2005年《FANCL無添加跨越25年之護膚新智慧》、《馬會慈善知多少》、《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邵逸夫獎」2005》、《翡翠歌星賀台慶2005》、《第38屆萬千星輝賀台慶》、《百法百眾第一輯》、《百法百眾第二輯》、《2005香港先生選舉》、《雛鳳重歌紫氣凝》、《冠軍人馬冠軍Show》、《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百法百眾第三輯》。2006年《15/16(星級主持)》、《積金投資識.析.適》、《2006香港先生選舉》、《愛心同行愛之夜2006》、《和諧香港地》、《慈善星輝仁濟夜2006》、《真系女人唔易做》、《活得康健關海山》、《美女廚房 (第一輯)第17-18集》、《「邵逸夫獎」2006》、《翡翠歌星賀台慶2006》、《第39屆萬千星輝賀台慶》。2007年《不是帝後不聚頭》、《同一首歌大型演唱會2007》、《飲食天王頒獎典禮2007》、《2007香港先生選舉》、《愛心同行愛之夜2007》、《歡樂今宵團圓夜》、《再會歡樂今宵》、《星光熠熠耀保良2007》、《香港各界婦女慶祝回歸十周年》、《全港18區慶回歸普通話大賽》、《工商專業界慶回歸十周年基本法問答比賽》、《萬眾同心公益金2007》、《「邵逸夫獎」2007》、《翡翠歌星賀台慶2007》、《第40屆萬千星輝賀台慶》、《萬千星輝頒獎禮2007》、《京港心連心倒數迎奧運》、《舞動奇跡第一季》。 2008年《舞動奇跡第二季》、《肥姐我們永遠懷念您》、《長江七號呈獻:「脊髓再生愛心創明天」》、《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全民迎聖火》、《2008北京奧運直擊》、《萬千星輝頒獎禮2008》、《第45屆金馬獎》、《2008香港先生選舉》、《星光熠熠耀保良2008》、《「邵逸夫獎」2008》、《翡翠歌星賀台慶2008》、《第41屆萬千星輝賀台慶》、《第四十八屆國際小姐選美大賽2008》。2009年《財智達人》、《萬眾同心公益金2009》、《2009香港先生選舉》、《星光熠熠耀保良2009》、《善心滿載仁愛堂2009》、《「邵逸夫獎」2009》、《TVB 42周年台慶亮燈》、《至8女人心》、《翡翠歌星賀台慶2009》、《第42屆萬千星輝賀台慶》、《萬千星輝頒獎禮2009》、《盛世歡騰賀國慶》、《沙田月滿樂安居》、《2010年無線節目巡禮》。 2010年《逐格鬥》、《飲食天王頒獎典禮2010》、《萬眾同心公益金2010》、《博愛歡樂傳萬家2010》、《2010香港先生選舉》、《星光熠熠耀保良2010》、《「邵逸夫獎」2010》、《更上一層樓第9輯》、《TVB 43周年台慶亮燈》、《2010國際中華小姐競選》、《第43屆萬千星輝賀台慶》、《TVB快樂力量2011》、《萬千星輝頒獎禮2010》。 2011年《萬眾同心公益金2011》、《華麗明星賽 - 絕地反擊戰》、《2011香港先生選舉》、《「邵逸夫獎」2011》、《非凡夢想 邁向45周年》、《TVB非凡夢想節目巡禮2012》、《第44屆萬千星輝賀台慶》、《知法守法》。 2012年《財智達人》 、《博愛歡樂傳萬家2012》、《700萬人的數字》 、《智強積金王》、《2012 翡翠歌星紅白斗》、《倫敦奧運開幕大派對》、《迎海尋珍奪寶》、《邵逸夫獎2012》、《凝聚力量》、《一齊向上》、《第45屆萬千星輝賀台慶》、《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2》。 電台主持時間欄目名稱播出電台2008《18樓C座》商業電台1996-1997《XO三女將》新城電台1999《單身女人營》商業電台《有誰共鳴》商業電台2011年9月9日《口水多過浪花》商業電台參考資料來源於: 時間作品角色2001年《大宅門》白文氏2007年《華麗一族》旁白2012年《馬達加斯加3:歐洲通緝犯》警長杜娃參考資料來源於:
Ⅷ 峨眉電影頻道昨年播放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有很多部可以作為我們這一代七零後的青春回憶周星馳的電影是回憶中的亮點!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
Ⅸ 求一香港電影名
《每天愛您八小時》
◎譯名 Your Place Or Mine
◎年代 1998
◎類別 喜劇
◎片長 101mins
◎導演 阮世生
◎主演 梁朝偉 飾 張叔偉 方中信 飾 PATRICK 蔡少芬 飾 VIVIAN 徐若瑄 飾 徐若如 關秀媚 飾 亞媚 林尚義 飾 SIMON(張叔偉父親) 童愛玲 飾 阿芬
劇情簡介
張叔偉是廣告界的創作主任,也是成功的形象設計師,才華橫溢,每次他發掘和塑造的女郎成為廣告明星後,他都會愛上自己創造出來的傑作。而每次到最後,卻都會被名成利就的傑作拋棄。怪只能怪張叔偉的小男人性格。他的好友,也是他廣告公司的拍檔PATRICK用情不專,形同浪子,同時擁有固定女友亞芬和暗戀他的同事亞媚。張叔偉在一次廣告拍攝時,他發現了前來做特模特的新人徐若如,她獨有的氣質和爽朗開放的性格,人見人愛,令張叔偉眼一亮,心頭劇震。另一方面,張叔偉壓抑表露對徐若如的愛意,以防再次愛上自己的傑作,從而再次受傷。徐若如大紅特紅起來,張叔偉對她深愛不已,又與公司女主管VIVIAN不是冤家不聚頭,擦出愛的火花,倆人有沖突,也有妙趣。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該片描寫現代都市雅皮男女的自由關系,精明小男人要愛卻不願承擔責任,獨立能乾女子找對象充滿苦楚。作為小品愛情喜劇,都市感強,貼近生活,方中信、關秀媚的表演真切獨特。關秀媚憑借這部《每天愛您八小時》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編輯本段]經典對白
徐若如:「其實愛情就像等巴士一樣,有時候你覺得這巴士好舊,不肯上;有時候你又會覺得覺得這巴士怎麼沒有空調啊?又不肯上了;有時候你又覺得,哇,這么多人!你又不想跟別人擠一塊,於是等啊等啊,天又黑了,心也急了,一見到巴士來了,就跳上去!糟了,搭錯車了!……但是你付過錢又花了那麼多時間,你捨不得下車再去乘另一輛巴士,而且你又不知道下一輛巴士什麼時候來。」 張叔偉:「做人最痛的,原來不是流血,而是流了血不知道怎麼辦。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是因為期望太高,誰知道事情越發展越不對勁,可能是因為我們走得太快了,快得連腦袋都追不上,反應遲鈍了,快得沒勇氣走回頭,好好用心再從頭走一次。」 張叔偉:「我永遠都不會忘記VIVIAN,因為她是第一個被我甩的女人,原來甩人跟被甩都是一樣的,感覺就像吃辣椒和Wasabi芥茉一樣,都是一樣容易掉眼淚。」
[編輯本段]片中歌曲
迪克牛仔 《愛如潮水》 徐若瑄《我很Blue》
評論:
記得大學時一個悶熱的夏日夜晚,十幾個人圍著一台14』的電腦屏幕看著這部電影——《每天愛你八小時》。
現在看起來,這部電影也許並沒有什麼經典的地方,然而當時卻實實在在的震撼了我們這幫正處在浮躁中的少年。
我喜歡它的風格,是它是一種講述性的,通過主人公之口來表達內心的方法,給人的感覺很輕松,很自然。
特別喜歡裡面的一些對白:
「其實愛情就像等巴士一樣,有時候你覺得這巴士好舊,不肯上;有時候你又會覺得覺得這巴士怎麼沒有空調啊?又不肯上了;有時候你又覺得,哇,這么多人!於是又不上了。等啊,等啊,天又黑了,心也急了,一見到巴士來了,就跳上去!糟了,搭錯車了!……但是你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錢,而且你又不知道下一輛巴士什麼時候來。」
「做人最痛的,原來不是流血,而是流了血不知道怎麼辦。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是因為期望太高,是我們走的太快了,快的沒勇氣走回頭,好好努力重新再來一次。」
「原來甩人跟被甩都是一樣的,感覺就像吃辣椒和Vasapi(芥末),都那麼容易流眼淚。」……
迪克牛仔的《愛如潮水》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作,如果沒有了這首歌,電影一定會失色不少。
《每天愛你八小時》其實是一部典型的商業片,然而它卻很好的表達了我們這一代人對愛情的渴望和迷惘。
Ⅹ 說實話香港影視業的繁榮只是趕上了別的地方還沒發展起來的好時候,有些香港電影人還在整天吃老本,炒冷飯
說實話,你的論斷太武斷了,我是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對港片有獨有的那份愛。雖然港片現在沒落了,花無百日紅嘛,但不乏還有人在孜孜不倦的努力,還有人熱愛著港片,比如劉德華,發起亞洲新興導計劃,培養了不少新導演,只要還有這些人在,香港電影不會死。
當初港片百花齊放的年代,我們80後90初這一代怎麼會不受影響,整個青春充滿了港片的記憶,華語影壇現在大融合,我相信不管內地還是港片,都會隨著觀眾歡迎層度的提升而不斷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