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整獲獎名單離為什麼沒有《十年》
因為《十年》是一群香港新導演拍的描寫他們想像中的香港在十年後會發生的事,這裡面有很多負面和悲觀的情緒,內地覺得這部電影對大陸不友好,所以在內地全面封殺《十年》,為此取消了網路直播和原定CCTV6的電視轉播,在35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上唯獨刪去最佳電影,現在在大陸基本上看不到關於《十年》這部電影的報道。
2. 如何看待香港金像獎把最佳電影給了《十年》這部港毒電影
首先對香港電影的衰落表示悲哀。港片時代已經到了低谷,好的導演也跑到了大陸發展
其次便是對香港電影界居然涉及政治表示不解。電影是純粹的東西,其目的是給觀眾講一個精彩的故事!和其他任何的因素沒有太多關聯!而其為了博人眼球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也許對於電影來說,這或許是一部佳作,但是香港評委這樣的做法還是欠考慮的
3. 35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是什麼為什麼新聞所謂上找不到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叫《十年》,是一群香港新導演拍的描寫他們想像中的香港十年後會發生的事,這裡面有很多負面和悲觀的情緒,內地覺得這部電影對大陸不友好,於是取消了網路直播和原定CCTV6的電視轉播,現在在大陸基本上看不到關於《十年》這部電影的報道。
4.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歷史沿革
1979年,一份日後成為香港電影界權威雜志的《電影雙周刊》誕生,從事電影界報道、評論的創作。當時香港電影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在亞洲乃至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卻沒有自己的電影節,甚至沒有電影人自己的官方組織。《電影雙周刊》以其對電影事業的關注和責任感,組織了一群電影人進行年度優秀電影和優秀電影人的評選,並從1982年開始,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正式的頒獎典禮。此後每年一度,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繁榮,提高電影人的製作水平和觀眾的欣賞水平。這就是在華語影壇具有極高影響力和權威地位的香港電影金像獎。
1983年,金像獎頒獎典禮開始在電視台轉播,影響力不斷擴大,並於1993年十二月正式注冊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作為一個非牟利團體,靠每年的電視台、電台廣播版權費及海外發行收入來維持日常基本開支。從1989年的第8屆開始,出現了電影人協會、導演協會、編劇協會等等香港電影人自己的組織,香港電影金像獎也開始和政府有了合作,規模越來越大。雖然隨著電影業頹勢漸成,金像獎的凝聚力和權威性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整個亞洲電影界關注的盛事,它曾經有過的盛極風光更是印證著香港電影發展中不可磨滅的輝煌。 2015年4月1日,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組委會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展示了本屆紀念特刊候選人造型合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等候選人集體亮相,兩位影後候選人湯唯和趙薇分立金像獎杯左右,影帝候選人劉青雲與另一位影後候選人吳君如則處於前排最中央位置。
5. 歷屆香港金像獎影帝
第一屆:許冠文
第二屆:麥嘉洪金寶
第三屆:梁家輝
第四屆:李修賢
第五屆:鄭則仕
第六屆:周潤發
第七屆:周潤發
第八屆:洪金寶
第九屆:周潤發
第十屆:張國榮
第十一屆:曾志偉
第十二屆:梁家輝
第十三屆:黃秋生
第十四屆:梁朝偉
第十五屆:喬宏
第十六屆:鄭則仕
第十七屆:梁朝偉
第十八屆:黃秋生
第十九屆:劉德華
第二十屆:梁朝偉
第二十一屆:周星馳
第二十二屆:梁朝偉
第二十三屆:劉德華
第二十四屆:梁朝偉
第二十五屆:梁家輝
第二十六屆:劉青雲
第二十七屆:李連傑
第二十八屆:張家輝
第二十九屆:任達華
第三十屆:謝霆鋒
第三十一屆:劉德華
第三十二屆:梁家輝
第三十三屆:張家輝
第三十四屆:劉青雲
第三十五屆:郭富城
第三十六屆:林家棟
第三十七屆(2018年4月15日):古天樂
(5)電影香港金像獎十年簡介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金像獎座:1990年,金像獎籌委會邀請香港藝術家聯盟參與設計,藝術家花費了大量心血,先後十易其稿,最後決定採用梁銓大師設計的手持星球,身圍膠片,姿態積極充滿嚮往感的女神造型。
6. 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是部什麼電影
《十年》描繪的是2025年,香港在中央政府日益收緊的控制下的變化。這部影片用五個故事描繪的未來中,比如各類書籍受到審查,房子在沒有得到居民同意的情況下被夷為平地,中央政*府用武力和欺騙干涉地方人民的安定生活。某個程度上說是香港抗拒大陸政權的陰暗面,毒奶粉的負責人風波過後赴任葯監局、葯監局公然發表「假疫苗」質量基本合格、各處官員肆意強拆……這是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接受的,我們常罵港獨,罵他們吃我們的還不聽我們管制,難道你在公司上班,老闆要強暴你老婆,你不從還錯了?誰想自己的孩子吃毒奶粉?誰想自己的孩子要打假疫苗?誰想自己爸媽哪天就倒在強拆的廢墟裡面?
7. 2016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得獎是哪一部
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叫《十年》,是一群香港新導演拍的描寫他們想像中的香港十年後會發生的事。內地覺得這部電影有對大陸不友好的情緒,於是取消了網路直播和原定CCTV6的電視轉播,連帶著關於這部電影的新聞也不報道或刪除了。
8. 香港金像獎歷屆影帝影後及獲獎作品
1、第1屆:影帝許冠文《摩登保鏢》。影後——惠英紅《長輩》
2、第2屆:影帝——麥嘉《最佳拍檔》、洪金寶《提防小手》。影後——林碧琪《靚妹仔》。
3、第3屆:影帝——梁家輝《垂簾聽政》。影後——葉童《表錯七日情》。
4、第4屆:影帝——李修賢《公僕》。影後——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5、第5屆:影帝——鄭則士《何必有我》。影後——王小鳳《錯點鴛鴦》。
6、第6屆:影帝——周潤發《英雄本色》。影後——張艾嘉《最愛》。
7、第7屆:影帝——周潤發《龍虎風雲》。影後——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
8、第8屆:影帝——洪金寶《七小福》。影後——梅艷芳《胭脂扣》。
9、第9屆:影帝——周潤發《阿郎的故事》。影後——張曼玉《不脫襪的人》。
10、第10屆:影帝——張國榮《阿飛正傳》。影後——鄭裕玲《表姐,你好嘢》。
11、第11屆:影帝——曾志偉《雙城故事》。影後——葉童《婚姻勿語》。
12、第12屆:影帝——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影後——張曼玉《阮玲玉》。
13、第13屆:影帝——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影後——袁詠儀《新不了情》。
14、第14屆:影帝——梁朝偉《重慶森林》。影後——袁詠儀《金枝玉葉》。
15、第15屆:影帝——喬宏《女人四十》。影後——蕭芳芳《女人四十》。
16、第16屆:影帝——鄭則士《三個受傷的警察》。影後——張曼玉《甜蜜蜜》。
17、第17屆:影帝——梁朝偉《春光乍泄》。影後——張曼玉《宋家王朝》。
18、第18屆:影帝——黃秋生《野獸刑警》。影後——吳君如《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
19、第19屆:影帝——劉德華《暗戰》。影後——羅蘭《爆裂刑警》。
20、第20屆:影帝——梁朝偉《花樣年華》。影後——張曼玉《花樣年華》。
21、第21屆:影帝——周星馳《少林足球》。影後——張艾嘉《地久天長》。
22、第22屆:影帝—梁朝偉《無間道》。影後——李心潔《見鬼》。
23、第23屆:影帝——劉德華《大塊頭有大智慧》。影後——張柏芝《忘不了》。
24、第24屆:影帝——梁朝偉《2046》。影後——章子怡《2046》。
25、第25屆:影帝——梁家輝《黑社會之龍城歲月》。影後——周迅《如果·愛》。
26、第26屆:影帝——劉青雲《我要成名》。影後—— 鞏俐《滿城盡帶黃金甲》。
27、第27屆:影帝——李連傑《投名狀》。影後——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28、第28屆:影帝——張家輝《證人》。影後——鮑起靜《天水圍的日與夜》。
29、第29屆:影帝——任達華《歲月神偷》。影後——惠英紅《心魔》。
30、第30屆:影帝——謝霆鋒《線人》。影後——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31、第31屆:影帝——劉德華《桃姐》。影後——葉德嫻《桃姐》。
32、第32屆:影帝——梁家輝《寒戰》。影後——楊千嬅《春嬌與志明》。
33、第33屆:影帝——張家輝《激戰》。影後——章子怡《一代宗師》。
34、第34屆:影帝——劉青雲《竊聽風雲3》。影後——趙薇《親愛的》。
35、第35屆:影帝——郭富城《踏血尋梅》。影後——春夏《踏血尋梅》。
36、第36屆:影帝——林家棟《樹大招風》。影後——惠英紅《幸運是我》。
37、第37屆:影帝——古天樂《殺破狼·貪狼》。影後——毛舜筠《黃金花》。
38、第38屆:影帝——黃秋生《淪落人》。影後——曾美慧孜《三夫》。
(8)電影香港金像獎十年簡介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成員介紹
1、主席爾冬升
1957年12月28日生於香港,中國導演、編劇、監制、演員。1977年參演首部電影《阿Sir毒後老虎槍》,同年因主演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而成名;之後以邵氏武俠電影為發展主線。
2、副主席梁李少霞
女,香港資深電影人,參與多部著名電影製作。梁李少霞原本從事制衣、牆紙生意,因為老同學泰迪羅賓由美國回港,敘舊時談到他想找老闆投資開拍電影,她負責投資,泰迪羅賓擔任製作總監,後成立珠城電影公司。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董事局董事,是新浪潮時期的著名電影工作者。
9.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基本簡介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16年4月3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踏血尋梅》成當晚最大贏家,橫掃包括全部五大表演獎在內的7個獎項。而兩度金馬影帝郭富城則首奪香港金像獎影帝,在內地豪取近9億票房的《智取威虎山》導演徐克獲得最佳導演獎,而內地90後新演員春夏擊敗張艾嘉、湯唯等前輩拿到影後。戛納最佳導演獎得主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拿到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郭富城變身「香港小李」首奪影帝 《踏血尋梅》橫掃表演獎創歷史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小李第五次提名「終結陪跑」拿到影帝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而在今年的香港金像獎上,拿到六次提名、第五度沖擊金像獎影帝的天王郭富城終於也拿到了自己的「香港金像獎影帝」。此前,郭富城曾在台灣金馬獎上憑借《三岔口》和《父子》「背靠背」連庄金馬獎影帝,但他在金像獎上獲得的前五次提名卻無一命中。1992年,郭富城憑借《九一神鵰俠侶》第一次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但輸給了《五億探長雷洛傳》的關海山,這也是他迄今為止唯一一次提名最佳男配角獎。而後,郭富城有分別在06-08年連續三年憑借《三岔口》、《父子》和《C+偵探》提名金像影帝,但分別輸給了梁家輝(《黑社會》)、劉青雲(《我要成名》)和李連傑(《投名狀》)。而郭富城最近一次飲恨金像獎則是在2010年憑借《殺人犯》入圍,他當時敗在了《歲月神偷》主演任達華的手上。而此次郭富城憑借《踏血尋梅》拿到金像獎影帝還是在力壓另外兩大「天王」張學友(《暗色天堂》)、劉德華(《失孤》)和之前贏過他的梁家輝(《智取威虎山》)這三人的情況下奪得的,獲獎之路頗為艱辛。
而讓郭富城終成影帝的電影也是頒獎禮當晚的最大贏家《踏血尋梅》,該片作為講述「援交少女全裸被殺並被肢解」的重口味電影,自然在表演獎方面受到了空前褒獎。該片成為香港金像獎歷史上第一部橫掃所有五大表演獎(帝後+男女配角+新人)的電影。除了上面提到奪得影帝的郭富城之外,《踏血尋梅》主演春夏作為內地90後新人在第一次提名影後的情況下便順利封後,這也是繼章子怡(《一代宗師》)和趙薇(《親愛的》)之後,內地女演員連續第三年包攬該獎項,和前兩位內地影後一樣,90後的春夏同樣也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使用了國語。
而拿到最佳男配角與最佳新人獎的則是《踏血尋梅》的白只,這位男演員也在去年力壓《解救吾先生》里的王千源拿到過台灣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該演員憑此角已經在兩岸三地至少拿到了3個表演獎項。此外,《踏血尋梅》同樣將女配角獎收入囊中,台灣老戲骨金燕玲第9次提名最佳女配角獎、第3次拿到這一獎項,她也因此創造了兩項屬於她的紀錄——金燕玲成為迄今為止在金像獎上拿到「最佳女配角獎」次數最多和提名「女配角獎」次數最多的女演員。
「老爺」徐克再奪最佳導演獎 《葉問3》成當晚最大失意者
此外,「香港新浪潮」代表人物徐克憑借《智取威虎山》拿到了最佳導演獎,這也是「老怪」徐克第三次問鼎該獎項,他也因此追平了方育平、杜琪峰、王家衛的獲獎次數,成為僅次於許鞍華(五次奪魁)的「最佳導演」,有意思的是,徐克還曾在1988年憑借《最後勝利》獲得過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而徐克這部《智取威虎山》還在當晚贏得了「最佳音響效果」獎。
另一部在內地取得巨大票房成功的電影《捉妖記》則在當晚摘得「最佳新晉導演獎」,該片導演、「史萊克之父」許誠毅拿到了這一獎項。而在去年戛納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侯孝賢則憑借影片《刺客聶隱娘》贏得了「最佳兩岸華語電影」。這也是侯孝賢繼戛納、金馬、亞洲電影大獎這三個不同場合之後,第四次戰勝賈樟柯的《山河故人》獲獎。
而當晚最大的失意者則是近來在內地捲入票房風波的《葉問3》,該片在香港市場創造了本土票房奇跡,並獲得了金像獎八項提名。但在當晚的頒獎禮上,《葉問3》卻僅僅摘得「最佳剪輯」這一個獎項,該片主演甄子丹甚至沒有入圍影帝的提名,而該片男配角張晉更是在拿到兩項男配角提名(另一個提名為《殺破狼2》)的情況下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