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曼玉,梁朝偉的《花樣年華》的電影海報在電影里有這個場景嗎幾分幾秒
這是一個關於遷徙的愛情的故事。1962年的香港,報社主編周慕雲(梁朝偉飾)和太太搬進了一幢公寓,與他們同時搬來的還有另一對年輕的夫婦——蘇麗珍(張曼玉)和她丈夫。蘇麗珍在一家貿易公司當秘書,而她的丈夫由於工作關系,常常出差。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一樣,經常不在家,於是獨自留守的周慕雲和蘇麗珍便成了房東太太麻將桌的常客。在逐漸的交往中,周慕雲和蘇麗珍發現對方有許多與自己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比如看武俠小說等等,相互之間也變得越來越熟悉。直至有一天,兩人突然發現各自的另一半原來早已成為了一對婚外戀的主角,周慕雲和蘇麗珍不得不共同來面對這個現實。兩顆受傷的心小心翼翼、難舍難分,卻最終化成了無緣的傷痛。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沒有勇氣接近。 她掉轉身,走了。
身處遙遠的異國,周慕雲仍無法忘記過去與蘇麗珍之間的種種。如果當天她真的答應跟他走,他們現在會不會還在一起?抑或註定分離,各分東西?
也許有人會說,自從他們在同一天搬進同一層樓房,成為門戶比鄰的鄰居,命運已將他們放在一起了。而當他們發現彼此的配偶間竟發生了不可告人的關系的時候,在他們之間更像是牽連著無形的線,要割也割不斷。
至今他還能看見那一群漂盪的身影,剎那的相聚。房東夫婦們、自己的妻子周太太、陳先生、陳太太---蘇麗珍。樓梯間,走廊上,與她擦肩而過,或微笑寒暄,又何曾想過她那素靜的面容,明媚的體態,竟會成為他日夜深刻的思念。他們在配偶背叛的陰影下,各懷心事地靠近。那是個一切變得飄搖不定、難堪的所在。有時她彷佛倚賴,又突然叛離。他想要佔據,但缺乏勇氣。想要忤逆,但是面對著她那莊重的神色,他感到說不出來的情怯。
見不著時,愈來愈想。那些背著人偷來的、幽室相守的時光,是多麼和煦而平靜。那些久候不至的苦等,明知是她卻聽不見聲音的電話,又是多麼的熾熱和辛烈。直到他作出了遠行的決定,才向她道出真心的說話。此時此刻,他不禁想到他真正背叛了的人,也許是她。一切都退去了,香港、1962年、那個陳舊的秘密。不管當初是為了報復或色誘,抑或單純的慰藉,到最後,只剩下眷顧。
Ⅱ 哪裡收,電影海報,明星海報。正版-港版
到淘寶上賣吧
有人收藏這個的
我確定!!!
我沒有那經濟條件
所以只是收藏了喜歡的電影的電子版海報
如果你有更老的尤其是經典的海報
還能拿賣上好價錢吶
千萬別損壞了啊
即使不賣
也好好保存
越老越經典越值錢哦!
祝你好運哈
Ⅲ 張國榮的《霸王別姬》香港原版的海報(如圖),現在值多少錢有沒有玩收藏的大神幫我評估一下
其實海報的價錢還是找到中意的人才能商量價錢
之前的是電影的原版膠片版權!
還有唱片!!
Ⅳ 李小龍詳細事跡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乳名細鳳,為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身高173厘米,體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全球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著名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UFC起源於李小龍,他是MMA之父,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者。李小龍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永不磨滅,他在香港的3部半電影,3次打破空前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更是打破全亞洲票房記錄,李小龍隨即風靡東南亞。就連毛澤東也喜歡觀看李小龍的電影。本拉登最喜歡的電影明星就是李小龍。
概述
人物寫真(20張) 李小龍(1940 11.27 - 1973 07.20),一代武術宗師、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功夫影帝、 功夫電影的開創者、武道哲學的創立者,截拳道的創始人。 他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李小龍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多影迷的武術家的世界紀錄。全球共擁有2億以上的影迷。 他將 Kung Fu (功夫)一詞寫入了英文詞典。 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他卻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搏擊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功夫聞名於世。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他還開辦「振藩國術館」,自創截拳道。他用32歲和六部電影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
基本信息
藝名:李小龍(1948年在《細路祥》片演出中首用。自該年起在香港參演二十二出粵語片,曾用過的藝名有「李龍」、「小李海泉」、「李鑫」、「新李海泉」、小李龍。) 綽號:李三腳、馬騮,冇(móu)天裝,牛王頭,點解龍,猩猩王等。 祖籍:中國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上村鄉 享年33歲。安息地: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 (其子李國豪死後作伴同此) 李小龍
生肖:龍 身高:173厘米(5英尺7英寸半) 體重:140磅(63.504千克) 視力:500度近視 胸圍:41.5英寸(擴胸前)44.25英寸(擴胸後) 腰圍:29.5英寸 右前臂圍:12.25英寸 左前臂圍:11.75英寸 右上臂圍:14.25英寸 左上臂圍:13.75英寸 大腿圍:22.5英寸 右小腿圍:13英寸 左小腿圍:12.88英寸 愛好:練武,思考,恰恰舞,閱讀,哲學 絕招:寸拳,黐手絕技,李三腳,勾漏手,木人樁法,雙節棍 ,三節棍 小學:香港九龍德信學校 喇沙書院 中學:香港喇沙書院 聖芳濟書院 大學: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攻讀哲學 父親:李海泉(李滿船)(粵劇名旦) 母親:何愛喻(歐亞混血) 太太:琳達·埃莫瑞(Linda) 兒子:李國豪(Brandon Lee,拍攝電影《烏鴉》中意外喪生) 女兒:李香凝(Shannon Lee,從影) 李小龍有一兄、一弟、兩姐 弟弟:李振輝(Robert Lee) 哥哥:李忠琛(Peter Lee) 大姐:李秋源(Phoede Lee) 二姐:李秋鳳(Agnes Lee) 7歲從影,13歲習武 入門功夫:詠春拳 師父:葉問(詠春拳宗師) 師兄:黃淳梁(Wong Shun Leung) 崇拜的人: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其子李國豪英年早逝,亦葬於此。 李小龍
討厭的地方:虛偽的社交場合 常到的地方:健身房,圖書館,公園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愛的國家:中國 最喜歡的穿著:牛仔褲,墨鏡,球鞋,唐裝,運動服 嗜好:練武,冥想,跳舞,閱讀 個人座右銘:以無法為有法,以有限為無限。 最喜歡的歌曲:《當我死去時》李小龍葬禮上就播了此曲,天妒英才,悲哉!
年表
1940年 11月27日 李振藩在美利堅合眾國三藩市(舊金山)出生 李小龍
1941年 2月 3個月大的李小龍出演其第一部電影《金門女》 1952年 進入香港喇沙男子學校(天主教) 1956年 跟隨葉問開始練習詠春拳 1958年 贏得香港恰恰舞冠軍 3月29日 進入聖弗朗西斯塞維爾高中 1959年 4月29日 離開香港赴美 5月17日 抵達三藩市 9月3日 抵達西雅圖並進入愛迪生技術學院 1960年 12月2日 由愛迪生技術學院畢業 1961年 5月27日 春季進入華盛頓大學 1963年 3月26日 離開香港後第一次回港探親 8月 返回西雅圖並開辦功夫學校 1964年 春季由華盛頓大學輟學 7月19日 赴加里福利亞州奧克蘭開辦第二間功夫學校 8月2日 在加州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賽上做示範表演 8月17日 在西雅圖與琳達·埃莫瑞結婚 1965年 接受挑戰並獲得向外國學生教授中國武術的權利 2月1日 兒子李國豪在奧克蘭出生 2月8日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在香港去世 1966年 3月 李小龍全家移居至洛杉磯 6月6日 開始出演《青蜂俠》劇集 李小龍
1967年 1月8日 「截拳道」的中文名稱首次出現 2月5日 在洛杉磯創辦振藩功夫學院 5月6日 在華盛頓所舉辦的全國空手道錦標賽上做示範表演 6月24日 出席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辦的全美空手道公開賽 7月14日 在洛杉磯,客串出演《無敵鐵探長》中的角色 7月30日 在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賽上做示範表演 1968年 6月23日 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全國空手道錦標賽 7月5日 在電影《破壞部隊》中擔任動作指導。 8月1日 在由米高美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電影「馬洛」(又名《丑聞喋血》)中出演亞裔殺手 10月1日 搬家至羅斯高蒙爾路 11月12日 在《可愛的女人》中客串 1969年 4月19日 女兒李香凝在加州聖莫尼卡出生 1970年 攜兒子返港省親 1970-1971年 與詹姆士·科本、斯特靈·斯立芬特共同開始籌備有關哲學與武術的劇本——《無聲笛》 1971年 參與創作由華納兄弟公司製作的電影《武 士》(後改名為《功夫》) 7月 赴泰國參加嘉禾公司《唐山大兄》的拍攝 12月7日 接到華納兄弟公司拒絕其主演《武士》的消息,而改由白人大衛·卡拉丁主演 1972年 為嘉禾公司出演第二部電影《精武門》,創辦自己的製作公司起名為「協和」並拍攝《猛龍過江》,身兼主演,編劇,導演,武術指導等多項職位。 10月-11月 開始拍攝《死亡的游戲》 中的武打鏡頭 1973年3月 暫停《死亡的游戲》的拍攝,開始拍攝《龍爭虎鬥》 6月 拍攝完《龍爭虎鬥》,返回香港准備繼續拍攝 《死亡的游戲》 7月20日 李小龍在香港猝然去世 7月31日 李小龍下葬在華盛頓州西雅圖
編輯本段經歷
李小龍僅3個月大就在舊金山當地拍攝的粵語片《金門女》(1941年)中亮相。李小龍跟隨父母返回香港後,1949年在香港入讀德信學校,再轉讀喇沙書院及聖芳濟書院。1948年,李小龍以李鑫的藝名,客串參演了俞亮導演的《富貴浮雲》,而該片廣告亦標明「新李海泉」客串演出。李小龍酷愛跳恰恰舞,少年時期曾獲全港恰恰舞邀請賽冠軍,在港期間曾以教授名拳師邵漢生恰恰舞,來換取對方教他中國拳法。 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的電影是1950年公映的《細路祥》,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獲得一致好評。1959年5月,由於喜常與人爭斗以致學習成績不佳,家人將他送往出生地美國。1960年上映的《人海孤鴻》是其赴美求學的最後一部粵語片。 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他主修哲學及心理學,也學習戲劇等課程。 李小龍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張便箋上寫道:「我的明確目標是,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1970年,李小龍確實轟動了整個西方。然而,1973年7月20日的猝然去世,使他沒能實現自己對家庭的諾言。 李小龍的名字在歐洲也家喻戶曉。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加拿大等等,都有專門介紹李小龍的網站,李小龍主演的電影至今仍是不少DVD發行公司的「鎮家之寶」。在市場上還能看到不少電子游戲、T恤衫等以李小龍形象為賣點的產品。 「現在影星如此之多,為何還要對已經死去37年的李小龍如此紀念呢?」當記者問一個日本人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在你看來,李小龍在37年前就被埋葬了,而在我們看來,龍是不死的。他在我們心中永遠存在,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的英雄!」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赴美深造自創截拳道 。 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里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里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 李小龍與師父葉問宗師
李小龍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 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作為武館,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在振藩國術館里,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琳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後,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自從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後,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電視台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和「雙節棍」,令人贊不絕口。 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的游戲》,《猛龍過江》更作世界性發行。還與美國好萊塢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鬥》,並親自擔任了主角。 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准備繼續拍完《死亡的游戲》的時候,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歲。後來《龍爭虎鬥》在美國放映,總票房達到2億美金,在好萊塢新的片種功夫片由此誕生。 好萊塢為之惋惜,並以多種方式緬懷李小龍,獲取多項美國頒發的電影紀念獎。 在世界上有很多電影名人這樣評價李小龍:他的電影愛憎分明,正氣凜然,充滿愛國情義,道出了大多人的心聲,他走的很早,沒有獲取國際電影大獎,但比那些玷污中國、男女關系的電影,就是拿到了奧斯卡,也不能和李小龍相提並論。 李小龍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1972年還被香港評為十大明星之一。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志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龍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里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李小龍多才多藝,亦文亦武。他每當練功之餘,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 小時候的李小龍
學武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國技擊雜志仍在不斷地研究、介紹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依然崇拜他。 盡管過世已久,李小龍依然是功夫代名詞,即便紅透整個世界的成龍都很難超越。他的才華,他的正氣,他的輝煌,都已成為一份無法拷貝的神話。三十二歲、四部半電影,三次打破香港票房記錄,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時才會有人這樣一份東方傳奇。 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澄清對李小龍的誤讀 李香凝逐條列出她對事實的澄清,修正多年來外界對李小龍的部分誤讀,還涉及到眾說紛紜的李小龍之死,但最令人感動的是,她作為女兒,在澄清真相時數次談到澄清這些,是因為「不能違背李小龍的哲學」。 部分「誤讀」如下: 1、李小龍從未跟依諾山度學雙節棍。 「沒錯,許多文獻里都提到我父親向依諾山度學過雙節棍,但是這不是事實。我父親是自學雙節棍的。我會盡快給你更准確的信息。」 2、李小龍從未經過西洋拳訓練。大家說李小龍在上中學時體育課上的拳擊練習。 「我認為我父親從未在高中參加過拳擊訓練。」 3、李小龍從未與木村交過手,從未輸給過空手道。 「如果是也只是倆人練習,切磋武藝。」 4、原本講述李小龍是在拍攝《死亡的游戲》時去世的。 「我父親剛剛開始拍《死亡的游戲》時就停止了,並去拍攝《龍爭虎鬥》,也沒有繼續拍《死亡的游戲》,就去世了。」女兒李香凝說。 5、澄清李小龍從未參加「長島國際比賽」,也未得到過冠軍,他只是去推廣中國武術。 「我父親沒有參加這些競標賽(或任何競標賽),因為在哲學上他認為這樣比賽不符合武術的理念。他不相信搏擊,因為真正的拳擊是沒有規則的。因此,他沒有在這些比賽上做表演,也從未參加過比賽。因此,我認為最好不要表現他在任何競標賽上表演,不管是用什麼名字,因為這有悖於他的哲學。如果你要表現他參加比賽,那麼就是夢幻般的。」[1][2][3]
Ⅳ 廣告植入是怎麼回事呀
「植入式廣告」(Proct Placement),是指,把產品及其服務具有代表性的視聽品牌符號融入影視或舞台產品中的一種廣告方式,給觀眾留下相當的印象,以達到營銷目的。「植入式廣告」是隨著電影、電視、游戲等的發展而興起的一種廣告形式,它是指在影視劇情、游戲中刻意插入商家的產品或表示,以達到潛移默化的宣傳效果。由於受眾對廣告有天生的抵觸心理,把商品融入這些娛樂方式的做法往往比硬性推銷的效果好得多。
Ⅵ 找一部電影 我前段時間在溫州晚報上看到 忘了叫什麼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新宿事件電影《新宿事件》海報 酷優網提供
外文片名:Shinjuku Incident
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類型: 動作 / 劇情
片長:120分鍾
分級: Hong Kong:IIB
字幕:中文/英語/日文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對白語言: 粵語 / 漢語普通話 / 日語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 爾冬升 Tung-Shing Yee
編劇 Writer:
* 秦天南 Tin Nam Chun ....writer
* 爾冬升 Tung-Shing Yee ....writer
演員 Actor:
* 成龍 Jackie Chan ....鐵頭 Steelhead
* 竹中直人 Naoto Takenaka ....北野 Inspector Kitano
* 吳彥祖 Daniel Wu ....阿傑 Jie
* 加藤雅也 Masaya Kato ....江口利成 Toshinari Eguchi
* 徐靜蕾 Jinglei Xu ....秀秀/結子 Xiu Xiu / Yuko Eguchi
* 范冰冰 Bingbing Fan ....麗麗 Lily
* 林雪 Suet Lam ....老鬼 Old Ghost
* 錢嘉樂 Kar Lok Chin ....香港仔 Hongkie
* 連晉 Teddy Lin ....太保 Tai Bao
* 秦沛 Paul Chun ....德叔 Uncle De
* 盧惠光 Ken Lo ....小戴 Little Tai
* 倉田保昭 Yasuaki Kurata ....渡川太郎 Taro Watagawa
* 峰岸徹 T?ru Minegishi ....村西弘一
* 長門裕之 Hiroyuki Nagato ....大田原 Hara Ooda
* 高捷 Jack Kao ....高捷 Gao Jie
* 澤田謙也 Kenya Sawada ....Nakajima
製作人 Proced by:
* 成龍 Jackie Chan ....procer
* 蘇志鴻 Solon So ....executive procer/procer
* 陳自強 Willie Chan ....procer
* Norihisa Harada ....associate procer
* Shirley Kao ....associate procer
* 陸劍明 Jamie Luk ....line procer
* 楊受成 Albert Yeung ....executive procer
* 方平 Henry Fong ....associate procer
《新宿事件》的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香港 Hong Kong 2009年3月22日......(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香港 Hong Kong 2009年4月2日
馬來西亞 Malaysia 2010年4月2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9年4月2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9年4月7日
越南 Vietnam 2009年4月24日
日本 Japan 2009年5月1日
製作公司:
1. 英皇電影 [香港]
2. 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 [香港]
3. JCE Movies
發行公司:
1. 英皇電影 [香港] (2009) (worldwide) (all media)
2. Lark Films Distribution [香港] (2009) (Hong Kong) (theatrical)
3. Pinema [土耳其] (2009) (Turkey) (all media) (distributor)
4. Scorpio East (2009) (Singapore) (theatrical)
首次上映日期:2009年4月2日(香港)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於九十年代,拖拉機工人鐵頭(成龍飾)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前往日本,決定找他那位到了日本留學的女朋友秀秀(徐靜蕾飾)。他在日本投靠同村好友阿傑(吳彥祖飾),與其餘偷渡客共住在同一個屋檐下,過著發達社會的下層生活、干著粗活,但生活所迫人令他們的挖泥工作難以趕上物價急速通脹的生活。
正當鐵頭放棄找尋秀秀之際,赫然發現她已改名為結子,成為日本黑幫「三合會」副會長江口利成(加藤雅也飾)的妻子。鐵頭遂決定在日本落地生根並改善生活,往後更於夜店相識了從事媽媽桑的麗麗(范冰冰飾)。
他們於當地無法從事正當職業,鐵頭說服阿傑一同開始違法勾當,令生活素質得以改善,並學習日語為求融入社會,讓自己成為有文化的人。他們的一群人勢力越來越強,生活漸見起色,所有兄弟也視鐵頭為他們的領袖。
他們將台南幫看管的賭博機動了手腳從中獲利。一次膽小的阿傑在幫同伴看守賭博機時,被識破他們伎倆的台南幫老大高捷(高捷飾)抓住,阿傑被高捷用栗子鏟砍掉了右手掌,自此阿傑亦性情大變。鐵頭決定替阿傑報仇,恰巧發現高捷想取江口性命,遂把江口救出。江口縱然知道鐵頭與結子是舊情人,但仍與鐵頭惺惺相惜,並讓鐵頭替他殺掉三合會的會長,完事後江口便替他弄一張日本身份證作回報,還把台南幫的地盤給他了。
鐵頭取得身份證後便打算和麗麗離開眾人並於其它地區開小店做生意,讓阿傑及其餘人繼續他之前的業務。但他的寧靜生活卻被他曾救其一命的警察北野(竹中直人飾)打破,北野警告鐵頭他的同鄉已觸犯不少嚴重罪案,阿傑殘廢後變得大膽兇狠,警方已成立檔案「新宿事件」來調查華人犯罪紀錄,並把從前與鐵頭為伍的一幫人視為日本最大的華人犯罪組織。
鐵頭查明真相後決定與北野合作,他希望所有的兄弟回頭是岸,但眾人見鐵頭帶了北野前來,誤認為他要出賣一眾兄弟。而江口此時只一心成為日本幫會的領袖,欲把掌握了他罪證的北野及鐵頭殺死。另一面,江口的敵人挾持了結子,她性命危在旦夕……
江口、阿傑、鐵頭、北野四人再次碰面。另外,高捷亦帶來一批殺手打算幹掉江口,五路人馬聚首要把舊賬一次算清,一場腥風血雨的廝殺局面一觸即發……
電影花絮:《新宿事件》是爾冬升用十年時間搜集資料籌備的電影,描寫了華人在東京的一段曲折驚險經歷。
根據片方在戛納所述,成龍在片中角色上遭遇很大挑戰,其中的一個看點是:成龍將會在影片最後「死去」,為整部影片畫上悲慘句號。
而作為影片配角、被成龍帶入行的吳彥祖從日本拍完該片回來時透露,一直趕拍新片《新宿事件》很累,為這部戲瘦了5公斤,「我比以前瘦了很多」。在場的人描述,「從吳彥祖眼中清晰的血絲可以看出來,這部戲讓他沒少受罪」。而范冰冰、徐靜蕾兩位女演員,則出演了她們職業生涯中少有的負面角色,其中以在片中飾演「媽媽桑」角色的范冰冰為甚。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新宿事件》亮相戛納成龍造型曝光 之前一直秘而不宣的爾冬升執導的驚悚懸疑影片《新宿事件》,昨天在戛納電影節亮相。記者昨天從英皇電影公司獲悉了《新宿事件》主演成龍、竹中直人、吳彥祖、徐靜蕾、范冰冰的最新造型,其中,成龍帶領一群人和日本幫派對峙的場面最為震撼。
《新宿事件》的最新播放將在4月初上映。
《新宿事件》是爾冬升用十年時間搜集資料籌備的電影,描寫了華人在東京的一段曲折驚險經歷。成龍在片中遭遇了從影以來在角色上的最大挑戰。其中的一個看點是:成龍不再是「不死身」,在影片最後「死去」,為故事畫上悲慘句號。影片完成之後,爾冬升一直在做後期,影片的造型海報一直沒有公布。在戛納電影節上,《好萊塢報道》戛納特刊推出了《新宿事件》非正式版的廣告海報。海報風格懷舊,暗紅色調,背景是老式的日文報紙,片名「新宿事件」採用毛筆書法的形式,主演者成龍巨大的面部特寫構成了海報影像內容的主體。而在個人的造型中,成龍、吳彥祖、范冰冰和竹中直人都表露出驚恐、緊張、壓抑的神色,只有徐靜蕾的表情冷漠、錯綜復雜。徐靜蕾在片中與成龍本是情侶,只是到日本後卻陰差陽錯成為幫派老大的妻子,從而引出了一連串的故事。
據悉,由於《新宿事件》在明星陣容、故事情節上都極具話題性,投資方英皇電影公司專門在戛納電影節製作了宣傳冊,並以300本的超限量形式分發世界各國重要買家。在這些精彩劇照中,成龍在日本新宿街頭率領錢嘉樂、林雪、盧惠光與當地黑幫對壘的震撼場面,可謂氣勢非凡。
據悉,《新宿事件》有望於9月底,借「十一」檔期的東風在全亞洲同步公映。而同時亮相戛納的海報,包括劉燁、徐熙媛主演的懸疑片《保持通話》以及之前由阿嬌、方力申主演的勵志運動電影《出水芙蓉》,海報中有一神秘少女背對鏡頭,構圖唯美,而海報女主角是否是女主角阿嬌則引起討論。
[編輯本段]大事記
07年以前,爾冬升 十年磨一劍
2007年,爾冬升 導演的《新宿事件》開拍。2008年初,影片拍竣。
2008年7月,成龍、范冰冰開始登上時尚雜志封面,為影片上映作宣傳,隨後不久又停止了宣傳。
2008年9月底,香港媒體爆料,《新宿事件》因為「有損海外華人形象」而退出國慶檔。
2008年10月3日,香港某論壇出現一篇署名「電檢員」撰寫的文章,透露鑒於《新宿事件》中的暴力元素,香港的電影評級機構工作人員曾為應否把該片列為三級而發生激烈爭論。
2008年12月5日,因為影片太血腥,無法在內地公映。該片在香港被定為「IIB級」——不適合青少年和兒童,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但並非強制性不允許兒童觀看。「有一些打鬥的場面、斷手斷腳的鏡頭,大家覺得比較觸目。」
[編輯本段]影片看點
《新宿事件》片中,成龍一改往日正義形象,飾演偷渡日本的偷渡客,雖仍有很少的動作戲,且舍棄了設計精彩的武打,改成寫實的展現斗毆的場面。情感戲也是該戲的一大看點,徐靜蕾飾演成龍的初戀,范冰冰飾演深愛成龍的女子。片中成龍在日本新宿街頭率領錢嘉樂、林雪、盧惠光與當地黑幫對壘的場面令人矚目。成龍最終為了救結子,他演的這個角色在戲中「死掉」,這也是他第二個在電影中「死掉」的銀幕角色(成龍第一個在電影中「死掉」的角色是《火燒島》),為整部影片畫上悲慘句號。
劇中鐵頭與江口利成的短暫的友誼及矛盾成為引導全劇發展的主線;而鐵頭與刑警北野的惺惺相惜則成了另一條,推動全劇至高潮。劇末「大家誰都不欠誰」呼出了鐵頭的無奈與悔恨!成為全劇的點睛之筆。
而作為影片配角、被成龍帶入行的吳彥祖從日本拍完該片回來時透露,一直趕拍新片《新宿事件》很累,為這部戲瘦了5公斤。在場的人描述,「從吳彥祖眼中清晰的血絲可以看出來,這部戲讓他沒少受罪」。而范冰冰、徐靜蕾兩位女演員,則出演了她們職業生涯中少有的負面角色,其中以在片中飾演「媽媽桑」角色的范冰冰為甚。
《新宿事件》全片超過八成場面均在日本取景拍攝,當中包括東京、神戶和仙台等地。而一向嚴禁取景拍攝的歌舞伎町,也是《新宿事件》戲其中的一個場景,同時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歌舞伎町是東京著名的夜生活熱點,演員們拍攝時需要不時流連該處。而此處也是范冰冰的重頭戲,她與逃亡中的成龍在此處相遇,開始了一段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范冰冰在片中有大段的日文台詞。此外,曾在Tenimyu中出演冰帝忍足侑士的斎藤工也會在80分鍾後有短暫出場。
[編輯本段]影片簡評
第3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節目公布,這部由爾冬升導演、成龍主演的黑幫片《新宿事件》被選為開幕片,「《新宿事件》以小觀大,從華人小群體,依稀看到當代中國社會的縮影。港片走東京不為別的,而是為了一個大陸不能拍的活生生的現實題材、一個當代中國熱的悲劇」。
其實,華人到海外生活或打拚早就屢見不鮮,而這也成為世界電影里的一個重要題材,即使不說胡金銓籌備多年但客死他鄉而暫停的計劃《華工血淚史》,最近都有一部反映為早期的加拿大修建鐵路付出很多的華人的影片《金山》;而在香港電影里,這類題材和華人形象也是層出不窮,從早期根據傳記小說改編的《斷鴻零雁記》,到七八十年代的《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美國心》、《非法移民》,再到九十年代後的《人在紐約》、《新宿事件》等,塑造了一個個典型的海外華人的形象。
與以往好些作品相似的是,爾冬升拍攝這部《新宿事件》,也是來自於真實的新聞報道。據爾冬升在接受采訪時所說,「大概是98年的時候,我在《亞洲周刊》看到了一個報道,那時候歌舞伎町很多外國人進來,歌舞伎町旁邊的路上有一個風林會館,有很多黑幫聚散,都是些老大啊、做生意的啊。它對面有一個餐廳發生了一個案件,有一個人的頭差點被完全砍掉了……」隨後,爾冬升收集了不少的關於日本文化、黑幫、移民等方面的資料,並將原本跨度很多年的故事,濃縮在幾年之間發生,但保留下來的,還是那些很暴力很血腥的元素——在去年年底一個香港論壇曾經有個帖子就是談在試片會上觀看《新宿事件》的感受及與會者討論影片分級,強調了部分場景很血腥,而影片的監制方平在一次接受采訪時也提到,如果要進入內地市場必須刪剪掉一些血腥暴力的場面,但這些都是影片中的重要部分,刪剪的話對影片的觀感影響將會很大,所以最好放棄了內地市場。
自然的,成龍在影片中的表現成為了另一個焦點。從七十年代初的模仿李小龍到七十年代末的功夫小子式的喜劇形象(《醉拳》),到八十年代的香港皇家警察(《警察故事》),再到九十年代的《簡單任務》等的國際刑警,成龍幾乎就是與本土化的香港電影同步成長的一位演員,其與夥伴們設計的動作多次的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肯定,個人表演則獲得金馬獎的肯定。而香港回歸後成龍也希望可以實現電影形象的成功轉型,先後主演了《玻璃樽》、《新警察故事》等作品,只是效果並非很明顯,如今的這次聯手爾冬升,則有望獲得金像獎的第一尊個人演技獎。更何況,影片中還有高捷、林雪、曾江、竹中直人(他的代表作是《六月之蛇》、《東京日和》等,演技出眾)等演技派的優秀人才的加盟呢!
[編輯本段]導演介紹
1975年,爾冬升17歲中學畢業,家人原希望他去加拿大讀書,當時已是亞洲影帝的姜大衛也願意資助弟弟學業,但爾冬升決定隨兩位哥哥進入電影圈,成為邵氏基本演員。頭一年無戲可演,第二年才在孫仲導演的《阿Sir毒後老虎槍》初試啼聲;1977年得導演楚原提拔,先在《白玉老虎》出演反派唐玉,第三部片《三少爺的劍》即擔任主角,自此一戰成名,成為楚原愛將之一,與狄龍、傅聲、劉永等同為邵氏一線小生,當時爾冬升年僅19歲。《三少爺的劍》為楚原顛峰代表作之一,爾冬升日後曾多次想翻拍這部片,劇本都已寫好,甚至請來徐克掌鏡,但因種種因素至今尚未開拍。
爾冬升在邵氏主演了二十多部電影,他外型出色,演出過許多金庸、古龍筆下的武俠人物:有正派如三少爺、《多情劍客無情劍》阿飛、《倚天屠龍記》張無忌,亦有反派如《蝙蝠傳奇》原隨雲、《英雄無淚》卓東來。爾冬升小時候學過一些武術,進入邵氏後開始學劍,武打演出也以劍為主。唐佳導演的《少林傳人》和《三闖少林》是他最出色的武打片。
邵氏時期的爾冬升即對幕後工作產生興趣,1981年與兩位哥哥合作了惡搞武俠片《貓頭鷹》,由秦沛擔任製片及反派,姜大衛自導自演,爾冬升則化名「爾小寶」擔任編劇,以楚原電影《蝙蝠傳奇》為原型,對當時盛行的古龍武俠片進行了瘋狂的嘲弄。1985年他又給自己主演的邵氏喜劇片《錯點鴛鴦》擔任策畫,該片得到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陸劍明、鄧榮銾)及最佳女主角(王小鳳)。
[編輯本段]導演的話
導演:爾冬升
《新宿事件》相信是我籌備最長時間的一部電影,由於故事的構思到資料搜集到開拍花了十年時間,那是因為這個故事實在太吸引我,而且不斷能夠加入一些新情節。
有這個故事構思是早於大概1997到1998年,當時我看到一本地區性的新雜志在探討這些問題,有時移居到外地本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事實並不然,因為本地居民總是不接受外來客。
而劇本如何刻畫人性於短短數年間完全改變,則是令我較為頭疼的一件事,人們總是朝著富有或經濟急速起飛的國家而去的,歐洲亦如是。當外來人一旦能於當地定居及受壓,他們唯有靠與自己有著相同背景的人之力量來融入社會。
相信觀眾在看畢此戲後會因各人自己的經歷而有著不同的共鳴,我在此電影中最強烈、真實的領悟是:無論在過去三千年的科技如何進步,我們的本性行為在本質上始終是不變的。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製作費高達一億九千萬港幣。
成龍曾多次表示:如果亞洲各國電影人不聯合起來就會被好萊塢電影吞沒,而提高亞洲電影質量的第一步,就是作為亞洲人為亞洲人製作電影。作為在亞洲享有很高聲譽並曾闖盪好萊塢的打星,成龍邁出了他的「第一步」——今年他給我們帶來了自己首度出任製作人並主演的新片《新宿事件》。
成龍所聚焦的是日本東京的新宿歌舞伎町,世界第一聲色之地。在這個不過五百米見方的街區,匯集了日本黑道、中國、中國台灣、中東等亞洲各地區勢力,甚至還有南美的黑幫組織。這是一個錯綜復雜、紛爭糾結的暗黑之地。成龍意欲以新宿為舞台、將亞洲的電影獎一網打盡。他投入全部實力和熱情向新的境界發起挑戰,將《新宿事件》打造成一部暴力劇情大作。或許你已經看過數不清的成龍電影,但一定沒有看過如此慘烈激越、如此厚重震撼的作品,成龍將在大銀幕上展現出全新的一面。
本片集結了中日兩國的影壇名人,由香港名導爾冬升執掌導筒,曾拍攝《北之零年》、《熱血高校2》等日本名作的北信康出任攝影,演員陣由成龍領銜,邀集吳彥祖、徐靜蕾、范冰冰等中方明星和竹中直人、長門裕之等日方實力派加盟。
影片劇情是爾冬升導演構思十年的結晶,劇本經過三年推敲百煉而成。影片於2007年6月開始投入製作,在中國大陸、日本各地尋找外景地。9月1日,一個包括了導演、主要副導演、美術服裝設計等約三十人的團隊趕赴日本,與日方的一百二十名工作人員匯合,開始了前期准備工作。10月28日影片開拍,歷經中日兩地輾轉各處的艱苦拍攝之後,於2008年3月6日殺青。
幕後花絮
在影片臨開拍前,爾冬升導演偶然看到了一則電視新聞:十七名俄羅斯人乘坐的貨船在日本宮城縣海岸觸礁,准備一周後開始撤離。導演臨時決定把原定在中國拍的偷渡者上岸這場戲改用觸礁船來拍攝。工作人員們急速和有關方面取得聯系做好准備,並在宮城縣的漁港召集到兩百名群眾演員,順利地完成了偷渡戲。
作為邵氏公司中後期的武俠小生,爾冬升曾主演了《日劫》、《三少爺的劍》等作品,即使是在楚原導演的《蝙蝠山莊》里他只是飾演配角蝙蝠公子,他的氣質及他的那份無奈,與狄龍扮演的楚留香的風流倜儻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十年代中期,演而優則導的爾冬升,走著不大主流的路線,並在作品之中常以深沉的現實主義風格,表達其對邊緣小人物生存境遇的深情的人文關懷,如他的導演處女作《癲佬正傳》,關注的便是精神病人這一弱勢群體,並通過人物的故事而反思了現實社會對於他們的不公,尤其是義工馮先生一再強調不要使用閃光燈而引發病人的發狂,但最後正是因為代表主流的記者們的拚命拍照而使得阿狗情緒失控而錯手殺死了馮先生,又如在金像獎中揚威的《新不了情》,其關注的基本上都是在時代的變遷中「不合時宜」的群體……而《人民英雄》,則是由狄龍這位「楚大俠」扮演其中的搶匪,他的那份自我與深情,無疑是對他以往形象的一種顛覆。
《新宿事件》也是聚焦於對邊緣群體的關注——即對在海外漂泊的底層華人世界的關注。成龍、吳彥祖、范冰冰及徐靜蕾等,各自代表著一類人的命運,無論是成龍扮演的鐵頭在新宿的命運上的起起落落,還是吳彥祖扮演的鄉下小子在現實的生存環境中無聲無息的沉淪,甚至是徐靜蕾的嫁作他人婦之後的無奈,都在爾冬升的靜靜的影像與淡淡的人文關懷中展示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爾冬升的電影常被人質疑其說教意味(即使是在反英雄片《人民英雄》里,仍然不忘借搶劫犯狄龍之口來教訓了叛逆女孩、無能男人等),但是,寓教於樂,這素來是傳統文化所推崇的方式之一,只是大部分的香港電影注重娛樂而忘了「教導」,以至爾冬升的作品顯得有些另類。
賣點:爾冬升十年心願+成龍的文藝嘗試、
由爾冬升執導、成龍、吳彥祖、徐靜蕾、范冰冰主演的電影《新宿事件》盡管因題材問題放棄了內地市場,但在香港地區卻表現搶眼,於3月底在香港全球首映後,首日票房便累計過千萬。在進口片雲集的第一季度,更是穩居香港票房排行榜榜首。
《新宿事件》涉及大量暴力鏡頭,影片中有不少真實、震撼的暴力場面,主演們的表演更是逼真感人。成龍首次演繹文戲,拋棄了以往的固有形象,也是第二次在角色里,終於「死了」,精湛的表演大獲肯定。而作為影片第一女主角的徐靜蕾,在其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把一個在特殊背景下生存的女人的心路歷程詮釋的游刃有餘,為影片陰冷的基調塗上了一層溫暖的亮色。
老徐近些年每年雖只有一部電影作品跟觀眾見面,但都是高水準的大製作,合作的導演、演員也都是電影屆的大牌,從《傷城》到《投名狀》,每年的熱門影片中都有老徐的身影,近年來的票房號召力的確不可小覷。據悉,徐靜蕾目前正緊張籌備自己的新片《杜拉拉升職記》。
劇中MV
《let's go》
Ⅶ 誰知道這張海報是哪個電影裡面的請指教
片名:北京樂與路
又名:愛在北京
外文:Bei Jing yue yu lu/Beijing Rocks
日期:1999年,上映2001年10月25日 香港
片長:Argentina:110 min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 USA:109 min
地區:香港
官網:Media Asia Films [hk]
這是一個發生在北京的愛情故事,以長城、故宮、四合院等遠古的背景,襯托出一段現代中國新人類的離合聚散。北京正處於風雲匯集、新舊傳統的規律與現代的思潮所產生的強烈對比當中。 在香港長大並在外國受教育的創作樂手Michael,因一次事故滯留北京,遇上從別省來到這個中國首都碰運氣的搖滾樂手平路及反叛又深情的艷舞女郎楊穎。三個背景完全不同的年青人,不由自主的互相吸引著。
中文名: 北京樂與路
外文名: Bak Ging lok yue liu,Beijing Rocks,Bei Jing le yu lu
導演: 張婉婷
類型: 歌舞,劇情
主演: 舒淇,Shu Qi,耿樂,吳耀漢,Richard
劇情簡介在香港長大的Michael,有位當建築商的父親,父親希望他能子承父業,Michael遇上了同樣喜歡音樂的平路,和他的女友、艷舞女郎楊穎。
鍾愛搖滾樂的平路是一位從外地來北京闖盪天下的搖滾樂手,他想盡辦法組成了自己的望月樂隊,並企圖以自己強烈的音樂風格沖出中國,躋身世界音樂舞台。平路表面上傲慢、倔強且有些漫不經心,但其實內心卻是脆弱、急躁、缺乏安全感,以致他與楊穎的感情,都經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楊穎則是一個從農村來到首都北京碰運氣的艷舞女郎,她樂觀、爽朗、豪放、勇敢,常常把自己武裝起來,以對抗江湖上各方的滋擾,但當面對男朋友搖滾樂手平路,她卻常存一顆溫柔體貼的心。但在心底里,楊穎其實上卻是一隻撲火飛蛾,越危險的玩意對她越具吸引力,她越是要想盡辦法嘗試。三個背景完全不同的年青人,不由自主的互相吸引著對方。
本片的男女主角吳彥祖、舒淇的票房號召力,肯定會引來大批觀眾,尤其是音樂愛好者,至於不知道導演……
Ⅷ 以前拍的老電影是怎麼搞宣傳的
滿街貼海報,報紙,放正式電影前的預告片等等
Ⅸ 陳冠希所有代言的品牌、他的資料、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曾經代言:1. CityBank信用卡 2.MTR地鐵廣告 3.百事可樂 4.U-CAMPUS服飾 5.沃登卡運動鞋6.Levi's牛仔 7.可比克薯片 8.衣之純休閑服 9.Edox依度表 10.Reebok鞋 11.三星數碼相機12.Manhattan信用卡 13.Jacob&Co瑞士表 14. psp 15.海豚眼鏡16.EPSiDO 等
陳冠希憑香港電影《特警新人類II》及俊俏的臉孔令香港人認識。加入電影圈初時,發展一般,其後獲劉偉強賞識,飾演《無間道》中少年劉健明一角而嶄露頭角。在《無間道II》、《頭文字D》、《江湖》、《狗咬狗》中擔正為主角,演技受到肯定。無論是《千機變》中的吸血王子,還是《江湖》里的黑幫混混兒,每個角色都演繹得自然生動。特別在《狗咬狗》中的精彩演出可算其演繹代表作。之後更拍攝多部大片,參演好萊塢電影《不死咒怨2》。一些香港報紙及多位資深導演與演員,公開稱贊陳冠希是一位相當有潛質的年青演員,張學友及劉德華也都稱贊他敬業。
專輯列表
時間
專輯
發行
注記
2000
陳冠希 《Edison Chen》
EEG
粵語EP
2001
Fast and Furious《 Visual Diary 》
EEG
粵語專輯
2001
Visual Diary (Version 2)
EEG
粵語專輯
2001
超人佳亞 (Ultraman Gaia)
EEG
粵語EP
2001
《特警新人類2-機動任務》
EEG
粵語EP
2001
Ed Is On
EEG
國語專輯
2001
Peace and Love
EEG
粵語專輯
2002
Break Through
EEG
粵語專輯
2002
Transition
EEG
國語專輯
2003
《YUSEE! AGAIN》歌手:陳冠希 |趙頌茹 |雷有輝
EEG
國語專輯
2003
Hits or Misses
EEG
粵語Compilation
2004
Please Steal This Album
EEG
粵語專輯
2005
Hazy: The 144 Hour Project
EEG
粵語專輯
2005
Hazy: The 144 Hour Project (Version 2)
EEG
粵語專輯
2005
陳冠希– The Best Collection 精選 (2CD)
EEG
粵語Compilation
2006
69FM Mixtape
粵語Mixtape
2007
讓我再次介紹我自己
CMD
國語專輯
2007
讓我再次介紹我自己 (Version 2)
CMD
國語專輯
Edison___獎項
時間
獲獎
注記
2000
東TOUCH雜志型男索女選舉
2000
東TOUCH雜志必爆新人
2000
十大勁歌金曲第四季季選
最受歡迎新人獎
2000
第23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最受歡迎/最有前途男新人金獎
2000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
最受歡迎男新人金獎
2000
新城勁爆頒獎禮2000
新登場歌手獎,勁爆新人王獎
2001
全球華語榜中榜Channel V
最受歡迎新人獎 (香港區)
2001
TVB兒歌金曲頒獎典禮
歌曲獎 - 超人佳亞
2001
CCTV-MTV
香港年度最具潛力歌手
2001
IFPI銷量大獎頒獎禮
全年最暢銷新人獎
2001
新城勁爆頒獎禮2001
勁爆歌目 - 雙手插袋
新城勁爆人氣男歌手
2001
第二十四屆十大中文金曲
飛躍男歌手銀獎
2002
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卓越表現大獎
2002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
2002
新城國語力頒獎典禮
得獎歌曲 - 超速游戲
新城國語新勢力歌手
2002
勁歌金曲第三季季選
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 - I Never Told You
2002
勁歌金曲第二季季選
得獎歌曲 - 有幾壞
2002
馬來西亞第二屆金曲紅人頒獎禮
CELCOM SMS 最受歡迎歌手大獎
樂壇超人氣歌手獎銅獎
2002
TVB8金曲榜頒獎禮
極品推介 - 超速游戲
2002
新城勁爆頒獎禮
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卓越表現大獎銅獎
勁爆歌目 - 有幾壞
2003
新城勁爆頒獎禮2003
新城勁爆原創歌曲獎 - Number Nine
2003
2003巨星炫風超級盛典
突破創意演員獎
2003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最受歡迎網上歌曲獎銅獎 - I Never Told You
2003
第二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
最佳改編歌曲獎 - I Never Told You
2003
音樂先鋒榜2002年度頒獎典禮-(香港)
人氣歌手獎
2003
勁歌金曲第一季季選
最受歡迎合唱歌曲獎 -唔該行開
2003
新城國語力頒獎典禮
躍進歌手獎
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 I Never Told You
2004
2004年勁歌金曲優秀選第一回
得獎歌曲《香港地》
2005
第五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最佳嘻哈藝人
2006
第六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最佳嘻哈藝人
2003年 Edison 陳冠希創立CLOT COMPANY LIMITED (即凝結集團)和自己的服裝品牌CLOT,並親自參與服裝的設計、用料等各個方面。陳冠希所主理的CLOT是一個專為年輕人提供創新意念、強調個人獨立思想及樹立個人風格的年青創意單位。CLOT現在亦已成為中國第一潮牌,華語世界街頭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街頭文化網路中重要的一環,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影響力。
到卓越或當當上買都可以買到陳冠希的東西。
你可以選貨到付款。
很便捷,也很快(因為我不是重慶的,所以不清楚當地的實體店,推薦你網購)
卓越和當當的信譽都很好,你可以放心。
Ⅹ 請問北京在哪裡有賣香港電影海報的或者個人手裡收藏的經典香港電影海報
其實這一類的東西最好是到網路商城裡去淘。
比如淘寶、易趣、當當等,說不定還會有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