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電影犯罪分子形象分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電影犯罪分子形象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5-05 21:48:24

㈠ 老掉牙的香港警匪片卻口碑爆棚,《使徒行者》為何會得到觀眾如此大的認可

作為近幾年比較受歡迎的港劇,第一部在豆瓣有8.1的評分,算是比較高的的評價。個人也是從第一部看到了第三部,再到電影版,總的來說是部很不錯的港劇。

而且整部劇的質感還算不錯的,很接近美劇,甚至有種美劇的感覺。劇情緊湊、鏡頭感比較有美式。總的來說,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港片了。

香港電影《重生》到底講了什麼

劇集一開場就是一個失憶刑警的亦真亦幻的自述。在一場警察和凶匪的槍擊案中,張譯飾演的秦馳所在小隊全軍覆沒,現場只留下他一人倖存。而腦部中槍的秦馳醒來後卻對當天發生的事情一片空白……因此他在獲得晉升的同時也需要接受內部調查。

但這也是這部劇精彩的地方,無論是服化道的細節設計,還是演員們表演中對細節的處理,還有人與人情感的微妙之處,都是這部劇最精彩的地方。它讓你"信",這不是一個虛擬世界的故事,而是現實世界的真實事件。

㈢ 影視劇中哪些「犯罪分子」讓人入戲太深

讓觀眾如戲太深的「犯罪分子」,那太多了,還是很多有演技的演員塑造了很多經典的反派形象的。就按照看見這個題目,腦海最先閃出來的幾個說一下。

第一個是《神探夏洛克》里由演員安德魯·斯科特飾演的吉姆·莫里亞蒂,這個應該是這幾年影響力最大的「犯罪分子」之一啦,安德魯·斯科特也因為這個角色被很多觀眾記住的。安德魯·斯科特飾演的吉姆·莫里亞蒂有點娘,很囂張,還神經兮兮,壞的很有特點,當然也有喜歡他的觀眾說他總是莫名萌。

當然還有很多「犯罪分子」值得一表,但確定你想問的「犯罪分子」是不是僅限反派,《絕命毒師》里的老白和小粉都屬於「犯罪分子」,《單身毒媽》的nancy帶著自己的兒子們也都是「犯罪分子」等等。

㈣ 從法律角度賞析《門徒》這部電影

聽上去,「門徒」兩字極富江湖意境。在武俠文化中,各路武林門派通過收徒納弟來延續「門脈」。香港黑幫警匪電影中,更是隨處可以看到收小弟、拜關爺的段子,打打殺殺從來少不了門徒的身影。吳鎮牢飾演的「血門徒」對著自己腦袋扣動板機的宿命與悲情還在心頭縈繞,爾東升便帶著自己的「門徒」躍入觀眾的視野。 爾東升算得上香港影界的一個多面手,在警匪類型片方面也頗有造詣,《旺角黑夜》曾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大出風頭。《門徒》延續著《旺角黑夜》里的警匪角逐,又不同於傳統的警匪對峙,通過「毒品恐怖論」注入濃厚的社會思想意味。影片以昆哥和阿力之間的師徒關系表現出毒品製作、交易的內幕,構成警匪角力的主線;又以阿芬夫婦的吸毒慘劇表現出毒品的巨大危害,構成敘事的輔線。這種脫離原有兵賊游戲套路的故事,賦予《門徒》一些香港警匪片少有的社會思想深度,觀眾也多了些觀影的新鮮感。然而,這種深度與新鮮的背後隱藏著不少深層因素。仔細分析,它所體現的不是香港電影人更為廣闊的創作視野和靈活多變的創作類型,也不是香港電影人開拓新的空間、突破舊有窠臼的創新努力,本質上是香港電影人對於大陸主導思想的迎合,意味著港片特色的削減和迷失前奏。 自《無間道》後,香港警匪片在故事性上有了一個極大的轉變,「卧底風」愈演愈烈,到了去年王晶監制的《卧虎》時已達「三萬警員做卧底」的空前盛景,警方全方位深層次地滲入香港的黑社會。在香港電影「黑幫教父」杜棋峰的《黑社會》及續作《以和為貴》中,警方能力也足以一手遮天,社團秩序受到嚴峻挑戰,幫會規則被逐漸改寫,像《暗戰》、《高度戒備》這樣鬥智斗勇的兵賊角力基本已無望重現香江銀幕。《門徒》的警匪創作立意遵循的是近來年蔚然成風的「卧底」路線,作為「門徒」的核心主角阿力的真正身分是警方「卧底」。雖然片中數次直白地說出「門徒」二字,但電影沒有能夠提供片名《門徒》包含的江湖意境。既然已經有表現「卧虎行動」的《卧虎》在前,將講述卧底故事的《門徒》改名為《卧底》也未嘗不可,俗是俗了點,但更加貼近故事內容。 現在的香港電影為了謀求通過內地審檢和公映,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社會說教氣息越來越濃。一部電影包含一些社會正面的宣教本無可厚非,關健是要做到不要傷害最為核心的劇情和特色。《門徒》通過古天樂和張靜初扮演的一對吸毒夫婦,將毒品的危害以懾人的鏡頭展現出來,包括多處出現的驚悚音樂和疾行翻滾的陰雲畫面,還有首尾呼應、以獨白形式道出的「究竟是空虛恐怖還是毒品恐怖」的疑問,將毒品危害作了一再地深度提升。從這點來看,把《門徒》看作是一部寓意深刻、令人深思的「戒毒教育片」也是很有道理的。 很早以來,香港電影就有「卧底」元素,《風虎風雲》中的高秋便是其中代表。林嶺東在警方卧底與黑道劫匪的對決中,通過生死角逐構建出一個情義動人的江湖世界,周潤發和李修賢以精湛的演技注釋了兵賊的另類關系,令不少男兒熱血沸騰。《門徒》也有意演繹兵賊的情義關系,在日常生活上,阿力和昆哥有幾份情同手足的兄弟情義;在泰國金三角毒品基地里,昆哥試探阿力的段落具有很強的警匪鬥智鬥狠的色彩。問題是編導過於強烈的社會警世說教嚴重淡化了這種江湖情義,阿力對自己背叛昆哥並無太大的內心愧疚,認為一切都是設計的局數,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致使最後昆哥的自殺也就沒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對於警察抓賊的動機,《門徒》與《龍虎風雲》也是完全不同。在林嶺東的思路下,作為卧底的警察是憑著「天職」來破壞犯罪行動。爾東升沒有忘記卧底的「天職」的底線,阿力及時將昆哥集團的情況向上司反饋。但警察抓獲犯罪分子的動因,已由警察的「天職」讓位於「毒品危害」及其引發的人性良知。在劇情的發展中,讓阿力決定將昆哥繩之以法的力量,不是他作為「兵」的身份,而是阿芬因吸毒而死的事實。這就是影片中,阿力看見一群老鼠在阿芬身上亂爬,目瞪口呆掩面嘶叫,鏡頭淡出切換後,一張拘捕令將昆哥帶進了警局。 營建風起雲涌、殘暴無常的江湖向來都是香港電影的強項。《門徒》在此方面卻沒任何過人之處,警匪對決顯得虎頭蛇尾,很多地方淺嘗輒止、難以自圓其說。開頭一段,警察追蹤販毒分子的跟蹤戲,從場面調動、畫面剪輯到配樂,都是典型的港片風韻,快速切換中表現出緊迫、激烈的兵賊智力游戲。電影的主體部分,除了警察摧毀毒品工廠和泰國金三角毒品基地兩段之外,基本上沒有構建出真正警匪江湖世界。阿力和小姨之間的男女關系是展現江湖的一個要素,電影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涉獵,沒有絲毫的靈魂揭示,實在是可有可無。對昆哥和阿力這兩個毒品集團的「大人物」的交待,也是非常含糊不清和缺乏統一性。從警方破案的選擇來看,昆哥販毒集團具有大財團(社團)的地位派頭,控制著香港大半的毒品市場,有實力出入泰國的豪華別墅。但在開頭,作為如此集團的龍頭老大的昆哥生病了住的是公共醫院,他的得力助手居然買不起房子住在貧民窟,這在以往的警匪片里都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自然可以說,《門徒》有毒品危害和兵賊角力兩方面的劇情內容。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影片對本是香港導演駕輕就熟的警匪部分表現得平平淡淡,毒品交易等黑道內幕只是輕描淡寫地交待,反而在香港電影並不擅長的社會宣教的思想性上做得相當成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呢?我想,至少可以從演員表演和內地參與創作兩方面來分析。 《門徒》對於社會宣教思想的成功表達與演員出色的表演關系密切。從《花腰新娘》中活潑可愛的彝族鄉姑,到《門徒》中竭斯底里的吸毒女郎,對兩個天壤之別的角色,張靜初的表演絲毫沒有做作的痕跡,尤其是注射毒品前後入魔虐待式的強烈反應讓人嘆服,難怪導演贊嘆:「就是張曼玉有機會和她對戲的話,也得要打起精神來」。古天樂飾演的吸毒男子,保持著《河東獅吼》、《寶貝計劃》的喜劇本色,一方面起到了製造輕松觀影氣氛的娛樂效果,另一方面,滿口臟丑的金牙和泯滅良知的邋遢形象十分切合「癮君子」的身份,與阿芬一起將毒品摧毀靈魂的恐怖感呈現出來。 從製片、出品、策劃來看,《門徒》由大陸與香港合作拍攝,在片尾的特別感謝欄里劈頭蓋臉地寫著「黃建新導演」的字樣。劇本乃一劇之本,「劇本顧問」黃建新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電影的成敗得失。影片結尾設計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按照香港警匪片的經典敘事模式,在昆哥自殺之後,故事完全可以戛然而止,留給觀眾江湖風雨無常的體驗。但是,編導並沒有這么做,而是在此之後讓背叛「大哥」的「門徒」毫無愧疚地繼續擔當「卧底」,讓「癮君子」伏法獲得重新做人的機會,讓無人照料的小女孩得到家庭般的溫暖,讓天真無邪的孩子將「煙具」丟進紙婁,讓政府主導下的正義力量和人性光環覆蓋全部,這些恰恰是大陸主流導演們的「看家本領」。 《門徒》本是警匪題材,但它的故事在《龍虎風雲》、《龍在邊緣》等珠玉面前基本失去了港片的品質與亮點,留給觀眾的反到是「毒品恐怖論」的警世說教。就電影的特色來說,這無疑是香港電影和香港導演的迷失,是大陸主導思想和大陸導演的成功。簡言之,合拍的《門徒》是香港電影人以自己擅長的題材完成一次對大陸主導思想的逢迎與展現。 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舉行前,曾志偉先生就坦言:「香港電影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 。他認為,香港電影、內地電影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將融合為一,今後只有」中國電影「這一說法。現在看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客觀的發展必然。從《九龍冰室》到《天行者》,從《江湖》到《阿嫂傳奇》再到《門徒》,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正義力量、棄惡就善和從良說教,那種我們熟悉的亦正亦邪、忠奸難辨、血腥暴力的江湖漸漸地變味、淡化、消亡。同樣是警匪題材,像《殺破狼》這樣純粹的港式經典很可能成為絕唱,《英雄本色》、《野獸刑警》、《高度戒備》的時代再也不會重現了。 《門徒》港版與內地版的區別 1. 警察與毒販。影片開頭及結尾各有一段阿力(吳彥祖 飾)在阿芬(張靜初 飾)家中的破沙發上沉思的場景,在這些段落中很容易發現,港版中阿力是身著警裝出現,而在內地版中阿力則穿的是便裝。 2. 不想升職了?阿力進制毒工廠拿貨,離開時被前來查盜版工廠的海關抓去查問,並發現他隨身攜帶的四號海洛因,而後阿力亮明卧底身份,一名手下拉海關頭頭去一旁,二人對話。 內地版的對話內容為: 手下:「頭啊,他能說的出苗志華,可能是真的。」頭頭:「你信他?那些賣粉的猾透了,打電話通知他們散啊。」手下:「萬一是真的怎麼辦?」頭頭:「你蒙我啊?你沒上過當?換你,如果他真是毒犯,你負責?打,打到說為止。」 香港版的最後一句內容則為: 頭頭:「你蒙我啊?真的也當假的,扛不起啊?交給掃毒組?不想升職了?」 3. 阿力帶海關來到制毒工廠所在的八樓,在進入工廠前,海關頭頭對阿力說了一些話。從香港版中的這些話來看,海關頭頭的手後來被敲掉,一點也不委屈他。 內地版內容為:「你老實點,你不是???,就是戴罪立功,你要敢耍花樣,就有你好看的!」 香港版內容為:「你放鬆一點,我不是鬧著玩的,你幫我抄了這個活,有什麼對不起的,我擺幾桌給你磕頭都行,知道嗎?」 4. 復活之手。制毒工廠被海關發現,海關頭頭伸手進屋欲打開鐵門,不想手被制毒學徒用鐵錘敲斷。香港版中海關頭頭的手被打斷後掉在門里,被制毒學徒拾起,開始他拿著斷手哈哈大笑,誰知斷手居然會活動,嚇的他馬上把斷手丟到一邊。此段落內地版被刪節。 5. 昆妻未被揭出。影片中並沒有昆妻(袁詠儀 飾)參與毒品交易情節,但從她與林昆(劉德華 飾)最後在警局內所講的悄悄話不難看出,昆妻對所有的事情心知肚明,但這個阿力不知。在內地版中,林昆在廁所內央求阿力給自己機會留血而死未果,說出這樣的對白:「放過我老婆,讓她走出這個門口,千萬不要把她抖出來,讓他好好的過日子,行嗎?幫我這個忙。」這話說的實在有點莫名其妙,等於臨死前還坦白交代的一把,供出自己的老婆也是毒犯。而在香港版中,此處的對白為:「給我一次機會,再拖一會,讓我老婆和孩子好好活下去,你放我一馬!」昆妻並未被揭出。 6. 阿力和昆妻的妹妹對話。香港版中此處的對白為:「我一直害怕有這一天。」林昆的屍體被運走,昆妻沒有被抓;內地版本中此處的對白則為:「你姐姐也是毒犯,對不起!」 7. 先把你女兒的問題談妥。阿力以毒品為餌向芬夫(古天樂 飾)換取小女兒的監護權,芬夫與阿力的對話。香港版中對白為:「看她的樣子,跟她老媽一模一樣,不然哪天我吸多了,我連她都上了。」內地版中對白為:「看她的樣子,跟她老媽一模一樣,不然哪天我吸多了,把她殺了也說不定。」 8. 新加坡樟宜機場。阿力設計讓芬夫帶毒到新加坡,結果芬夫在機場被抓。在香港版中,機場的地點雖未交代,但很容易能確定為新加坡,因為港版中當地警察講的對白是帶新加坡味道的國語,而阿力一句:「完了,非槍斃不可」,也就告訴觀眾,芬夫在新加坡販毒,肯定是被處死的下場。在內地版中,機場的地點未交代清楚,當地警察對白重新配音,而且在阿力:「完了,非槍斃不可」之後,還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句畫外音:「也許這不是一個警察該有的行為,我也不知道法律會怎麼制裁他,可是為了他的女兒,我認為必須要把他關進牢里。」讓人搞不清楚到底芬夫最後是死了,還是坐牢了。 9.結局。港版的結局是小女孩從吳彥祖身上拔出針管,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里。這與開頭小女孩對媽媽張靜初做的完全一樣。而內地版吳彥祖坐在桌子上正看著阿芬用過的吸毒器具思考著問題的時候,小女孩進來後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里.

㈤ 古天樂任達華林家棟梁家輝四影帝主演的《追龍Ⅱ》,為何票房這么低

香港的電影多以犯罪分子的追與逃展開,劇情跌宕起伏,一經上映就能斬獲無數票房。香港多影帝,這使得香港影片中的人物更加的生動真實。《追龍》上映時受無數人追捧,其劇情足夠震撼,其明星陣容更是豪華,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但是,在由古天樂,任達華,林家棟,梁家輝四位影帝主演的《追龍2》上映時卻是反響平平,這是為什麼呢?


《追龍2》這樣一部大片就這樣成為了爛片,讓人唏噓不已。

㈥ 《犯罪現場》上映2天票房過億,古天樂飾演反面人物的出彩點在哪裡

由古天樂主演,爾冬升監制的香港大片《犯罪現場》,上映兩天票房破億。票房口碑雙豐收。這也是古天樂今年連續第5部破億的作品。

古天樂這幾年可謂是香港電影界的勞模。而且隨著他不斷的磨礪演技,可以說他的演技,已經到了,和角色合二為一,又有嶄新突破的程度。

我也很期待在這部片子里一睹古天樂的風采。你要知道,他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神鵰俠侶》的楊過,那曾經感動了億萬的網友。

㈦ 被禁21年的徐崢電影《犯罪分子》,當年為何會被禁

鏈接:https://pan..com/s/1ciyR9KBQra3REV-2Pq-7Uw

提取碼:djeg《犯罪分子》是由程耳導演的電影。年輕的攝影店老闆胡天(徐崢飾)要籌一筆錢給母親治病。女朋友小張(黃奕飾)也無能為力。一次意外胡天撿到一筆巨款,用於母親醫葯費,在幫母親治病後,走上了逃亡的道路。

㈧ 如何評價電影《掃毒2》電影中有哪些亮點

該片雖然不乏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但遺憾的是只套用了一個簡單的雙雄對壘模板,影片的完成度不錯,但劇情單薄,其所探討的法理正義、以暴制暴等主題也都停留在表面。

該片並未真正建立三位主要人物的三角關系,尤其是苗僑偉飾演的警察林正風,其角色對劇情影響並不大,此外,影片其他人物塑造也沒有精細打磨。

而且,影片並未將焦點真正放在掃毒上,在後半段只是陷入了「常規的黑幫恩怨套路中」,並沒有對禁毒這一話題有更深層的挖掘。

電影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劉德華與古天樂兩位主角,兩人的對決廝殺中,還融入卧底、槍戰、飆車等經典港片元素,對香港老派電影痴迷的觀眾,也定然可以從電影里尋到一些熟悉的味道。



(8)香港電影犯罪分子形象分析擴展閱讀

《掃毒2》主要劇情:毒品市場維持四分天下的格局已久,自從地藏(古天樂飾)與墨西哥大毒梟合作擴張勢力,策劃一連串黑吃黑事件企圖「毒霸」香港毒品市場,警員林正風(苗僑偉飾)便帶著他的掃毒行動組全力追緝毒販。

而兒時親眼目睹父親被毒品所毀而嫉毒如仇的慈善家兼金融巨子余順天(劉德華飾),懸賞一億追殺香港最大毒販,此舉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原來,余順天和地藏有著不可告人的同門關系,一場天地對決一觸即發。在二十年的同門情誼面前,兄弟二人又將如何面對這場「毒局」。與此同時,林正風妻子、同事在執行緝毒任務時被吸毒者和毒販殘忍殺害,背負著喪妻之痛的他也將與毒販們展開殊死對決。

㈨ 為什麼港片中.老是說湖南人搶劫,要麼就是犯罪的.

一些鼓勵人剛猛堅毅性格的格言,又被湖湘文化所吸取,最後被融化在了湖南人的血液里。所以,傑出的湖南人都是鬥士型的,他們推崇意志力,主張人定勝天,做事喜歡講個人主動性,反對擺困難講條件。所以,外省人又送給湖南人一個綽號:「湖南人天生就是打天下的主」。

但是這種霸蠻的精神也給湖南人帶來了另一方面的弱點---缺乏靈活性,缺乏守成意識和妥協意識,他們火爆的脾氣和僵硬的態度有時很容易讓合作夥伴「知難而退」。所以在很多需要靈活處理的領域,湖南人就比較寥落,如經濟、管理和技術官僚領域。所以,人們常說,湖南人會打仗,會從政,卻不是做生意的料。

但是,不管如何,湖南人是中國人中最具有俠者風范的人群,司馬遷的《刺客列傳》和金庸的武俠小說,最令湖南人陶醉。少林寺在河南,武當山在湖北,但湖南卻是全國最大的武術基地,基本上縣縣有武館,前些年湖南電視台每天晚間播出的名目繁多的武館招生開業廣告,使一些老外誤認為少林寺被搬到了湖南。

湖南人的武功如何,沒有什麼權威的鑒定,但湖南人好習武、好從軍的習慣卻被很多兄弟省份所不及。湖湘子弟如果有人被征入伍,家中往往要擺酒相慶,在湖南人眼裡,當兵習武與考上重點大學是同等光榮的。

湖南人的尚武精神揮寫出了一部輝煌的軍史,「無湘不成軍」的美譽不是浪得虛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1956年首批評定的上將以上高級指揮員中,10大元帥中湖南人佔了3位,10位大將中湖南人佔了6 個,56位上將中,湖南人佔了三分之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