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提名名單
《胭脂扣》監制:成龍(出品:威禾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嘉禾電影(香港)有限公司)
《七小福》
《旺角卡門》
《童黨》
《雞同鴨講》 關錦鵬《胭脂扣》
王家衛《旺角卡門》
張之亮《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劉國昌《童黨》
羅啟銳《七小福》 聶宏風、邵國華、陳嘉上、葉廣儉《三人世界》
羅啟銳、張婉婷《七小福》
方令正《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方令正《私愛太空人》
邱戴安平、李碧華《胭脂扣》 洪金寶《七小福》
莫少聰《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許冠文《雞同鴨講》
張國榮《胭脂扣》
劉德華《旺角卡門》 梅艷芳《胭脂扣》
恬妞《我愛太空人》
張曼玉《旺角卡門》
鄭裕玲《三人世界》
繆騫人《繼續跳舞》 張學友《旺角卡門》
午馬《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周星馳《霹靂先鋒》
曾志偉《我愛太空人》
萬梓良《旺角卡門》 李麗蕊《學校風雲》
金燕玲《我要逃亡》
劉美君《法中情》
繆騫人《我愛太空人》 吳大維《今夜星光燦爛》
吳君如《霸王花》
何沛東《童黨》
周星馳《霹靂先鋒》
周慧敏《三人世界》 張耀宗《胭脂扣》
余純、鄺志良《七小福》
蔣彼得《旺角卡門》
火山、郭強、劉國昌《童黨》 鍾志文《七小福》
劉偉強《旺角卡門》
黃仲標《胭脂扣》
鮑起鳴、潘恆生《喜寶》
黃仲標《群鶯亂舞》 張叔平《旺角卡門》
黃仁逵《七小福》
李仁港《今夜星光燦爛》
朴若木、馬光榮《胭脂扣》 成家班《警察故事續集》
劉家班《老虎出更》
洪家班、成家班《飛龍猛將》 《胭脂扣》作曲:黎小田、作詞:鄧景生、主唱:梅艷芳
盧冠廷《七小福》
鍾定一《三人世界》
鍾定一《旺角卡門》
黎小田《胭脂扣》
羅永暉《群鶯亂舞》 《胭脂扣》作曲:黎小田、作詞:鄧景生、主唱:梅艷芳
《大丈夫日記》之作曲/作詞:黃沾 主唱:周潤發
《今夜星光燦爛》之作曲/主唱:林子祥 作詞:陳少琪
《胭脂扣》之作曲:黎小田 作詞:鄧景生 主唱:梅艷芳
《群鶯亂舞》之作曲:羅永暉 作詞:林振強 主唱:何嘉麗
2. 哪部電影裡面有個叫禾禾的神經病。
長城(國語)
7.8分
主演:馬特·達蒙景甜劉德華彭於晏
導演:張藝謀
類型:動作災難劇情奇幻
時長:108分鍾
年代:2016
地區:美國
簡介
3. 以前有個很火的電影公司叫什麼禾
嘉禾
嘉禾(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先生、何冠昌先生和梁風先生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目前於華人市場具有影響力的電影娛樂公司。嘉禾集電影融資、發行、戲院經營及電影沖印業務為一體。
以前我們看的香港片好點的一般都是他出的
4. 香港有哪些有名的電影公司(比如嘉禾)謝謝!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出口地之一,在亞洲,這個彈丸之地出品的電影是最具活力及影響力的。從70年代初起,香港影片逐漸打開國際市場。最初由邵氏帶頭,但影響最大的是由嘉禾製作,李小龍、成龍等國際巨星主演的功夫片。據2003年3月的統計,香港擁有2831家電影從業機構,從業人員約19320人。但諸多香港電影均出自幾大實力雄厚的綜合娛樂集團,在這些集團所屬的電影公司中一直有一種攜手合作與良性競爭的機制。
(排序不分先後)
寰亞電影
所屬集團:寰亞綜藝集團
成立時間:1994年
代表人物:庄澄、林建岳
發展歷程:寰亞電影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亞洲電影投資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其後9年,寰亞電影不單票房成績優異,還贏得了80個國際電影節獎項。至今已經製作超過40部電影,並將維持每年8至20部優質製作。此外,寰亞還與海外機構達成合作,攜手開拓一系列國際性的電影計劃。2002年,寰亞電影機和香港電影幕後精英拍攝的《無間道》,取得5600萬港幣票房,打破香港電影史獲獎紀錄,為香港電影業打下強心針。兩部續集同樣獲得可觀成績。《無間道》系列創下了香港電影史的里程碑,也成為寰亞電影的新始點。
代表作:《紫雨風暴》、《心動》、《無間道》系列
2004年計劃:杜琪峰《大事件》、《龍鳳鬥智》,劉偉強《頭文字D》、馮小剛《天下無賊》
英皇電影
所屬集團:英皇集團
成立時間:2000年
代表人物:楊受成
發展歷程:英皇電影屬英皇集團旗下,擁有雄厚實力,為香港具一定規模及影響力的娛樂媒體投資公司。自1997年英皇成立飛圖電影以來,一直致力出品動作片。2000年成立「英皇多媒體集團」,擴大電影製作業務,並開始將公司業務邁上國際化,先後於日本電影公司合作了《案山子》、《殺手阿一》等片。2001年8月被英皇娛樂集團購入,製作國際電影《飛龍再生》,2003年英皇電影集團推出集驚栗、喜劇及高質素特技等元素之動作片《千機變》,此片成為2003年香港賣座的電影之一。今年4月1日,「英皇多媒體集團」(EmperorMultimediaGroup,簡稱EMG)正式更名為英皇電影有限公司(EmperorMotionPicture,簡稱EMP)。EMP以英皇集團目標為藍本,公司業務包括電影製作、電視製作、及電影及電視發行等。電影投資、製作及發行是英皇電影集團的核心業務,計劃每年製作、發行不少於十部影片,除了投資製作由EMP出品的電影外,並正式與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JCEMoviesLtd.,簡稱JCE)達成協議,發行旗下出品的電影。2004年,EMP率先發行三部影片:《新警察故事》、《大佬愛美麗》、《海南雞飯》。此外,集團除擁有飛圖電影的製作外,正積極收購其它片庫,並斥巨資製作香港本地及國際電影,致力開拓海外市場,把集團推向國際化、多元化之發展。
代表作:《殺手阿一》、《飛龍再生》、《千機變》
2004年計劃:《千機變2》、《海南雞飯》
中國星電影
所屬集團: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
代表人物:向華強
發展歷程:中國星集團是由香港影業協會副會長向華強先生一手創辦的上市集團,擁有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及電視劇集的全球獨家發行權,及多間獨立製作公司的代理發行權。作為香港唯一擁有大量電影製作及全國音像製品批發零售能力的音像製品供貨商,中國星確立了享譽全球華語電影製片及發行王國的地位,並與衛星電視簽定了香港電視史上最大規模的購片協定。另外,作為美國著名網站「Yahoo」首次與香港娛樂媒體的合作對象,中國星在2000年度與雅虎在雙方聯名的網上娛樂廣播頻道中播放華語電影及電視節目,深受好評。自90年代開始,中國星集團致力於電影製作且佳作不斷。旗下的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更召集香港知名導演,拍攝出《野獸之曈》、《蜀山傳》、《河東獅吼》、《戀上你的床》等優質影片,去年的《大塊頭有大智能》更在香港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
代表作:《瘦身男女》、《江湖告急》、《戀上你的床》、《大塊有大智能》、《忘不了》
2004年計劃:《窈窕淑女》、《柔道龍虎榜》、《龍鳳鬥智》、《國產凌凌久》、《父親大人》、《小白龍》
寰宇電影
所屬集團:寰宇國際集團
成立時間:1986年
代表人物:林小明
發展歷程:1986年,林小明先生創立了寰宇激光錄像有限公司,當時只是一間以VHS及LD制式發行電影的小型錄像發行商。在意識到國內娛樂行業之龐大潛力,早於1995年已透過轉授電影版權予國內音像出版社,藉此建立新的發行網路。1999年建立光碟復制廠房。如今寰宇國際集團已經是一家以經營錄像發行、授出及轉授電影版權、電影放映、投資電影製作、光碟復制設施租賃及藝人管理為主要業務的綜合型國際娛樂集團。由財政年度1999/2000起,寰宇開始投資製作電影,至今已製作超過50部華語片,其中包括成績裴然及錄得票房超過港幣6,000萬元的《少林足球》,此片亦成為香港歷來最高票房的華語電影,並擁有超過2,500套電影節目的龐大電影庫。
代表作:《少林足球》、《雙雄》
2004年計劃:《旺角黑夜》、《重案黐孖GUN》(暫名)、《你有你、我有我》、《死亡寫真》、《出租男人》、《神經俠侶》、《三岔口》
美亞電影和天下電影
所屬集團:美亞娛樂資訊集團
代表人物:李國興、唐慶枝等
成立時間:1997年
發展歷程:美亞電影製作公司和天下電影製作公司均所屬為美亞娛樂資訊集團。美亞娛樂資訊集團1984年成立,前身為美亞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亞洲區內電影製作及影視產品發行的領導者,電影製作是其集團四大核心業務之一。至1993年至今美亞電影製作公司和天下電影製作公司已製作約80出電影。更藉助其擁有的跨越全球各大華人地區的龐大而完善的發行網路,實行製作拍攝、發行音像於一體的方針。此外,美亞還通過多種合作方式與內地主要電影製作單位上海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過多部電影。
代表作:《朱麗葉與梁山伯》、《目露凶光》、《高度戒備》
2004年計劃:《愛作戰》、《新紮師妹3》
銀河映像
成立時間:1996年
所屬集團:銀河映像控股集團
代表人物:羅守耀(主席)、杜琪峰
發展歷程:銀河映像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電影製作公司,致力為各電影商提供全面性的電影製作服務。自1996年成立至今,拍攝出二十餘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作品,不但大大開闊了觀眾的視野,更確定了銀河映像獨特的影片風格。銀河映像的主要業務是向各電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電影製作服務,包括前期製作、拍攝工作及後期製作等。銀河映像身為業內最多的製片公司之一,對品質的要求從未鬆懈,講求嚴謹的成本及品質監控,加上其杜琪峰、韋家輝等電影專業人士與豐富的製作經驗,得以成為知名電影公司委託製作首選。
代表作:《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暗戰》、《槍火》、《孤男寡女》、《鍾無艷》、《PTU》、《大塊頭有大智能》
2004年計劃:《大事件》、《柔道龍虎榜》、《龍鳳鬥智》
澤東電影
所屬集團:澤東電影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
代表人物:王家衛
發展歷程:澤東電影有限公司是由知名導演王家衛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於生產具有國際水平的高質量影片。澤東公司在電影製作上相對而言是一個產量低的小公司,本著精雕細刻的態度一年半左右推出一部影片,從93年第一部賀歲片《東成西就》開始,之後的《東邪西毒》、《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春光乍泄》等,均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到2001推出《花樣年華》以後,澤東公司的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擴大,發展戰略也更加趨向於多元化格局,計劃涉及廣告、電影,還有音樂製作方面。明星戰略也是澤東公司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名下簽約藝人有梁朝偉、張曼玉、鞏俐等,這兩年更是力捧新人,簽下了台灣藝人張震、范植偉以及內地的董潔。澤東公司的精品、明星戰略路線在起伏跌宕的香港電影發展過程中,保持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高度水準,其良好的發展趨勢令人期待它在未來推出更多更好的電影作品。
代表作:《重慶森林》、《春光乍泄》、《花樣年華》
2004年計劃:《2046》
嘉禾電影
成立時間:1970年
所屬集團: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鄒文懷
發展歷程:嘉禾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及梁風創辦,經營的業務范圍廣闊,包括電影製作,人才管理,電影發行,戲院經營,影片沖印以及電視製作等,曾幾何時,嘉禾出品的電影成為香港電影的標志,32年內合共製作過600多部電影,堪稱是世上最多產的華語電影製作公司,尤其是一手捧紅了動作巨星成龍。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華語娛樂企業,也是亞洲區最具規模的華語娛樂企業集團。但近幾年,嘉禾的電影製作數量明顯減少,2003年僅《行運超人》一部電影,而是將業務重心轉為戲院經營方面。
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敗家仔》、《帝女花》、《半斤八兩》、《A計劃》、《宋家皇朝》
2004年計劃:——
東方電影
成立時間:1992年
所屬集團: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黃百鳴
發展歷程:黃百鳴在新藝城電影公司結束後,於1992年創立的電影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電影製作及發行,同時亦有經營電影沖印及院線業務。時至今日,集團的電影資料庫己經儲藏了超過80部電影,在香港電影業佔有一定地位。近年,東方電影的拍片勢頭遠不及90年代中上旬的產量,以平均一年三四部的數量來維持電影製作業務,但東方電影沖印廠則是香港業務最繁忙的,每年香港電影有近八層在該廠沖印。
代表作:《家有喜事》、《97家有喜事》、《半生緣》、《夜半歌聲》
2004年計劃:《玄兵傳奇》
邵氏兄弟電影
成立時間:1958年
所屬集團: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邵逸夫
發展歷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1958年在港成立,在成立其後30年間,幾乎壟斷香港電影業,影響至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不但影片享譽國際,更培養了李翰祥、張徹、楚原、胡金銓等香港電影著名導演。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演員、導演外流,及製作超支等因素導致其停止影片製作,全力發展TVB電視業,在電影圈處於引退狀態。1999年,馬來西亞的UsahaTegasSdn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成立天映娛樂公司開始修復並發行以每月10-20部的速度發行,預計到2007年全部發行完畢。而邵氏則於前年拍攝了《醉猴》,開始重振電影項目。目前正與中國星合資10億建造香港將軍澳影城。並計劃重新簽約藝員重拍邵氏的諸多經典影片,如《獨臂刀》、《十三太保》、《江山美人》、《少林36房》等。
代表作:《獨臂刀》、《梁山伯與祝英台》、《天涯明月刀》、《新七十二家房客》、《刺馬》、《大醉俠
5. 親愛的小孩結局
追劇《親愛的小孩》,一晚上都在想《親愛的小孩》的結局是什麼?根據劇情發展,我來聊聊大結局。
1.禾禾的結局--電影版《左右》是開放性結局,沒有說禾禾是否痊癒。
《親愛的小孩》是根據電影《左右》改編,但作為電視劇,節奏放緩,細節放大,那麼結局大概率不是開放式的,應該是中國式團圓的結局,禾禾的病治好了。劇中的禾禾實在是太可愛了,每次聽到禾禾說話,那奶萌奶萌的聲音就治癒了好多媽媽粉,編劇怎麼忍心把禾禾寫死呢。電視劇是圍繞孩子展開的,從第一集孕肚懷孕到孩子出生再到孩子成長,全劇是圍繞孩子展開的家庭關系、社會關系、人性,之所以吸引了一水兒的觀眾,是因為此劇實在是太接地氣了,作為媽媽,懷孕的狀態、生娃、養娃的心態都太真實了,娃給媽媽、給家庭帶來的情感也是有共鳴的,那麼禾禾一定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2.方一諾--執拗堅定的她是自私的么?
看到24集,因為一諾要和老謝離婚,好多彈幕都在刷一諾好自私。我突然有點兒看不懂了,難道說不離婚才是不自私么?我們來好好說說一諾的結局。
首先,我們說,一諾和肖路還有沒有感情,從兩個人因為所謂的「第三者」離婚,直到孩子生病,兩人才再次建立聯系。他們之間的恨,一諾有更深的感觸,一諾是從「朱珠」事件反思兩個人婚姻的問題,在這段關系中,由於有了孩子,兩人突然不知道怎麼相處了,沒有了二人世界,有的只是孩子的啼哭和緊張的生活,禾禾一歲兩個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其實,兩個人還沒有一起體會養育子女的快樂,有的只是苦澀。無論是一諾為肖路買魚泡做菜准備共進晚餐,還是一諾在朱珠事件後和肖路的長談,她都是愛著肖路的,正因為愛,所以才恨的那麼徹骨,以至於極端地不讓肖路見禾禾。
第二,一諾愛老謝么?當然愛,如果不愛,為啥結婚。電視劇里塑造的老謝人太好了,暗戀一諾,默默守護她,和一諾結婚後更是把禾禾當做自己的親閨女疼愛。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禾禾生病後,老謝對一諾的愛,對於一諾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因為他倆之間的愛不是勢均力敵的。一諾為啥在最開始就逃避老謝,結婚後孩子生病也不願用老謝的錢,這讓老謝很痛苦,也恰恰說明,獨立的一諾不想依賴老謝,不想給老謝增加負擔,這種「客氣」讓我覺得,她對老謝的愛更多的是兩個人相互扶持,共同經營生活,營造一個家,並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劇中一諾、老謝、肖路、老雷是從大學開始的好友,一開始,一諾沒有選擇老謝而是選擇肖路,更多是因為老謝的好是沉默的,年輕時候看不到的那種好。隨著劇情的深入,一諾會越來越看到老謝的好,她和肖路已經覆水難收,而老謝是一諾的歸宿。老謝是陳釀,在生活中越品越香。
第三,一諾會和肖路要孩子么?一定會,為了女兒,當媽的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但一諾又不想連累老謝,這與愛沒有關系,是對兒女的愛超越了一切。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希望,只要有一個機會就一定要抓住的那種。所以,不要說自私,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顧一切的。
在這兒順帶提一句董帆,帆帆很愛肖路,如果禾禾沒有生病,他倆會很幸福。帆帆不論和肖路家人的相處還是對肖路的崇拜和愛,都讓這段婚姻幸福美好,但現實的問題就是當面臨問題,讓對方二選一的時候,就會很難,這就是二婚的問題。董帆很辛苦,而肖路不能給帆帆想要的,帆帆遠離肖路吧,肖路無法珍惜你的好。
3.老雷
老雷是有情有義,不相信愛、怕受傷害,看似堅強卻在感情上承受不了傷害的人。老雷愛老蘇,他倆彼此懂對方,但老雷邁不出這一步。但最終的結局,老雷會和她的爸爸和解,而老蘇會成為中間人,老雷會成為老蘇的依靠,在老蘇事業上有問題的時候,老雷成為老蘇重新振作的依傍。大家放心,兩個人會在一起。
4.高彩萍
這個人物是該劇中最接地氣,大事兒上最拎得清的人,她讓我們看到了平凡人的生命力,讓我們看到平凡生活中的煙火氣。她最能給人力量,她一個人養大了兩個兒子,我們也要知道,她也是母親。
這部劇,有溫度接地氣,每個人物都很能立得住,每個人物都有情有義。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無奈和堅挺,但這就是生活,願溫情永在,願平安相隨。
6. 電影《左右》的賞析
——影片《左右》賞析
劇情
這部電影取材於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
枚竹的職業是帶客戶看房子,丈夫老謝做清閑的設計工作,兩人和五歲的女兒禾禾(枚竹與前夫肖路所生)一起過著簡朴平淡的生活。當枚竹從醫生的口中得知禾禾患了白血病時,她的世界幾乎轟然崩塌,在老謝的勸慰和安撫下,枚竹把女兒的病情告訴了前夫。肖路是建築工地的包工頭,整天忙於在樓盤開發商和施工隊之間周旋,他現在的妻子董帆是一名年輕的空姐,兩人結婚已有兩年,因為各自工作的關系,常常是聚少離多。
突如其來的壞消息讓肖路也感到不知所措,在為女兒擔憂的同時,他也開始和枚竹、老謝一起忙碌奔波,並在經濟上盡自己的能力支持。一個療程的化療做下來,禾禾的病情沒什麼起色,醫生建議枚竹等合適的血液配型給孩子做骨髓移植,而且提到如果能用同胞兄弟姐妹的,那麼手術成功率將會更高。枚竹開始不斷地陷入沉思,一個驚人的想法悄悄在她心裡誕生——和肖路再生一個孩子,用新生兒的臍帶血給禾禾治病。
盡管做了反復的思想斗爭,但枚竹面對深愛自己的老謝仍然無法啟齒,所以她還是先找到了肖路。和她預想的一樣,肖路目前的狀況也使得他左右為難,但枚竹十分認真而堅定地希望前夫「再考慮一下」。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枚竹和肖路無路可退,只能寄希望於說服自己的愛人,四個成年人經過各自痛苦的掙扎之後,最終接受了枚竹的想法。然而天意弄人,前後三次人工受精均以失敗結束,醫院方面也拒絕再為他們安排,枚竹覺得自己再次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對禾禾的愛幾乎成了支撐枚竹的唯一動力,為此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按照前夫肖路對她的了解:「孩子就是她的命。」然而,一直焦慮不安的枚竹卻慢慢平靜下來,這個柔弱的女人再次表現出驚人的執著,雖然前面的努力都已經成為徒勞,但她不想放棄、也不可能放棄。為了禾禾她打算孤注一擲——用自然的方法受孕生子。枚竹十分清楚這件事絕對不能告訴老謝,同時她也無法回答肖路應該如何面對董帆,她只知道自己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一定要這樣去做……
影片結尾並沒有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件事情看起來似乎已經告一段落(事實上,新的問題才剛剛開始),老謝還是陰差陽錯地知道了枚竹瞞著她的事情,而董帆在離開肖路之後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兩家人坐在各自的飯桌前吃飯,肖路和董帆相互給對方夾菜,但彼此的神情卻略顯尷尬,而老謝帶著一貫溫和寬厚的笑容,請求枚竹明年等孩子生下來以後,跟別人說是他的,並由他們夫妻來撫養,然後一起回趟老家過年,枚竹默默地望著眼前這個埋頭吃飯的男人,不禁心潮起伏……
人物
四個角色雖然有著迥然不同的鮮明個性,但是他們也有一點共同之處,那就是善良。
枚竹:曾經遭遇情感挫折的年輕母親,面對生活中的災難表現出女人固有的軟弱,然而天性中的母愛卻讓她變得異常堅強。為了拯救孩子,她近乎極端的固執顯得不可理喻,不過,也正是由於她自始至終的堅持,才讓這個「荒唐」的想法成為事實,讓延續女兒的生命成為可能。對於前夫,雖然是他曾有負於自己,而且枚竹也說過「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這輩子也不會再去找他。」,但畢竟是禾禾的父親,而且為了治病他也做出很大犧牲,她知道自己在心底里已經原諒了肖路。對於老謝,枚竹更多的是感激,她認為「老謝是上天賜給她的最好的男人」,但越是如此,她越是感到欠他的太多,深深的愧疚甚至使得枚竹希望通過離婚來使雙方得到解脫。
肖路:直爽坦誠、為人較圓滑卻也不失人情味和責任感,他的這些性格特點在很多細節中都能觀察到。比如:在工地上和電話里處理開發商與施工單位間的勞資問題,跟枚竹在茶館里和跟董帆在家裡的多次對話等等。關於他當初離開枚竹的原因,影片沒有過多交待,但不管過去的對與錯,從他出場開始就一直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對孩子和前妻的責任、對現在伴侶的責任,二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不斷激化。最後他接受了枚竹的想法,並冒著婚姻出現危機的風險試圖說服董帆,與其說是這么做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不如說是他給予前妻的一種補償。
老謝:老實憨厚、不善言辭甚至有些木訥的繼父形象,演員外型與角色本身的個性非常貼近。他對枚竹和禾禾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表達方式如此之含蓄,他試圖通過自己的包容和隱忍來保全這個家庭的幸福,保護妻子和女兒不受傷害。雖然如此,當枚竹提出要與他離婚,目的是想和肖路再生個孩子為禾禾治病時,可以明顯感到他所承受的壓力和打擊(枚竹與他結婚後曾經打掉過他們的孩子),他略顯激動地說:「這樣的事世界上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得了。」不過,影片中他壓抑的情感只有這次得以直接流露,而大部分時間里他都選擇沉默,或者是乾脆用低低的聲音對枚竹說:「我去買包煙。」
董帆:四人之中她的年齡最小,因而其情感的表露也來得最直接。當肖路試探著說出枚竹的計劃時,她明顯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無端地要為陌生人去承受和付出,任何女人都會本能地產生抗拒。然而,當她在枚竹家裡見到了老謝和生病的禾禾後,開始心軟並做了讓步。但是當人工受精失敗後,她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讓自己的丈夫通過自然的方式再與前妻生子,於是只好選擇離開。世事無常,飛行工作中發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彷彿使她感到了生命的珍貴,而且禾禾那張可愛的笑臉映在她心底揮之不去,為了一個美好的理由,她最終還是說服了自己,回到了肖路身邊。
母愛與自私
毫無疑問,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崇高的情感,在很多人看來,《左右》也像很多藝術作品一樣,是一部描寫母愛的電影。只不過這里的母愛是處於一種非常復雜的矛盾之中,即片名所謂的「左右」為難,她需要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男人,她必須為此做出犧牲並且忍耐,甚至還要把由此產生的傷害傳遞給其他人。
這部電影全球公映的英文名是「In Love We Trust」,也許這個名字正是導演王小帥想透過電影傳告訴觀眾的信息:「我希望人們在面對災難的時候,可以憑借愛、還有理智來走出困境。」同時,王小帥還希望那些做了母親的女人都能看到這部電影,否則會感到很遺憾,因為「女性去看的話,會觸碰到她們內心真的存在的一種東西。」
事實上,該故事除了展示母愛之外,似乎還有意無意地隱含了另外一個命題——人性的自私。影片中有這么幾段情節:
片段一:在茶館里,枚竹向肖路提出想再生一個孩子,肖路覺得這太離譜了,並且實話實說地告訴她自己現在的情況,希望得到枚竹的理解,但枚竹絲毫不理會他的理由,只是怔怔地盯著前夫,語氣堅定地要求他再考慮一下。
片段二:枚竹知道自己的想法會傷害到老謝,於是在家裡曾幾次對他說「我們離婚吧。」、「如果你離開,我不會怪你。」等等之類的話,但是以老謝的為人,是根本不會甩手離開的。
片段三:肖路在醫院里告訴枚竹,董帆不同意自然受孕,否則只有離婚,枚竹淡淡地回答:「我不管她。」肖路請求枚竹再給他一些時間,枚竹立即反問道:「那誰給禾禾時間?」
所有這些當然可以理解為枚竹救子心急、不顧一切的心情,甚至可以說是在向前夫追討自己當年被辜負的補償,而對老謝之所以說那些話,也僅僅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不單是自己做出犧牲,還必須要肖路去付出和承受,並且也會帶給愛自己的人(老謝)和陌生人(董帆)傷害。
為了爭取時間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兩個家庭的婚姻幸福、四個人(實際上是5個人,還包括將來出生孩子)未來的生活將會面臨怎樣的危機,誰都無從知曉。完成一件高尚的事,唯一的選擇卻是傷害,這樣的愛是咄咄逼人的,就如同有網友尖銳的質疑一樣——是否因為我愛孩子,所以你們必須犧牲自己來成全我的愛?!
中年的處境
王小帥說:「人到中年,都開始有了變化。我想要給大家展現那些為人父母而帶來的壓力、責任,還有人們在生活中如何對應災難的發生。」,這位41歲的導演坦言,拍這樣一部中年人情感題材的電影是有感而發。「年輕的時候,你可以經歷很多失敗,可以說不,可以逃避,可以被原諒。到了中年,開始發現很多事情是逃避不了的。你在這個軌道中,你是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你的原始本能和社會給你的責任,緊密地扣在一起……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命狀態。」
影片中的所有角色基本上都處於一種「左右為難」的矛盾之中:對枚竹和肖路來說,一方面是給女兒治病最接近成功的辦法,另一方面卻是現在的婚姻因此將出現裂痕,甚至還要面對彼此過去情感的尷尬;而老謝和董帆,一方面不希望家庭的平靜因愛人的過去受到沖擊,另一方面也不忍心眼睜睜地因自己的拒絕而放棄挽救一個生命。
但是如果仔細想想,事實上從一開始,選擇就是已經是唯一的,所謂的「左右為難」其實是「惟有如此」。因此,故事的結局並非焦點所在,而是這個過程如何展開,面對生活中的突發災難,被事件關聯的每個人怎樣處理婚姻家庭、情感生活以及倫理道德等問題。影片展示出來的是:這個年齡階層的人處於「無處可逃」或是「身不由己」的那種處境,用很多人的話來說,你是與周圍世界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人,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使得你必須去承擔身邊的一切,甚至必要的時候只能通過個體的犧牲和隱忍來解決一些問題。
這也許是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王小帥把這部電影的目標觀眾定為「中年、已婚、母親。還有男人,30歲以上的一大部分男人。」因為「這種生命的無奈確實是要到達一定年齡後才能體會到的。」不過個人認為,這個范圍還可以擴大一些,比如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婦,甚至包括准備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雖然影片中有些東西他們未必能夠完全理解和接受,但是卻能從側面對中年人婚後生活和感情的維系,以及面對危機出現時彼此間的理解、寬容和互信等等有所認識。
其他
影片格調樸素平實而不花哨,這與其素材來源於真實事件不無關系,就連背景音樂都很簡單,只是在鏡頭轉接時偶爾出現幾段低沉的鋼琴聲。劇情方面,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最佳編劇就是最好的說明,此外,導演對故事的流暢敘述、演員對角色的細致掌控、以及大量貼近生活的真實細節也都是該片出色的地方。從片中不難看出,通過嚴肅的現實性,導演力圖避免將其拍成矯柔造作和過份煽情的電影,但是由於故事本身濃厚的悲劇色彩,估計還是會感染相當一部分觀眾。
不足的地方在於其中一個細節的處理:董帆決定與肖路離婚後,卻因為一個突發事件想到了禾禾,進而思想發生根本轉變,理解並接受了丈夫的做法,並再次回到肖路身邊。這個角色的態度變化缺乏一個過程,明顯感覺到牽強和生硬,而且這樣的理由似乎也並不充分(她與禾禾只是見過一面),試想如果董帆最終回來是因為她愛肖路,放不下他,而通過她強烈的愛和不舍,來表現這種自身的付出和犧牲(有點像愛屋及烏),也許會更加有說服力。
文:修羅玉
7. 香港電影公司為什麼都有一個禾字
應該跟和聯勝有關系,我猜的啊,因為這個絕對沒有具體答案。和聯勝是香港的一個黑幫,黑幫統治香港電影業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帶個禾字表示。這是我們和聯勝推出的電影啊給面子,鬧事的迴避,看電影的記住這個禾字因為片子真的很不錯,也算打品牌。嘉禾有很多好片子,賭神,英雄本色,太多了,這兩個就夠了。
8. 香港嘉禾電影與郴州嘉禾有關系嗎
沒有半毛錢關系。
嘉禾縣:相傳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為禾倉。後置縣,因名嘉禾。
而嘉禾電影很明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9. 左右電影簡介
《左右》展現在為了挽救白血病女兒生命,已經離婚多年、並且都各自成立家庭的兩個人之間、為了獲得新生兒臍帶血的一段故事。
《左右》2008年4月上映於中國,由中國新生代電影導演的代表性人物,第六代電影導演王小帥執導。此片榮獲第八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特別關注獎。
該片改編於四川一件真實的新聞事件,被導演王小帥敏銳捕捉到,因為他最精於此道,從注重關注個體和小人物,尤其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的視角來演繹自己的電影,從而達到讓觀眾引起認識自我和社會的思考。
離異中年婦女枚竹和再婚丈夫老謝過著平靜的生活,夫妻發現愛女禾禾一直高燒不退,檢查結果是禾禾竟然得了絕症白血病,醫生告訴她們只有關系相近骨髓移植才能救女兒一命。枚竹就找來離婚的丈夫工程隊老闆肖路,可是兩人因與禾禾血型並不匹配。
這時,醫生建議用同父同母的孩子的臍帶血救禾禾,執著而又有母愛的枚竹想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與離婚五年之久的丈夫肖路再生一個孩子。
這個合乎母女之愛,但不合乎夫妻之情,違背倫理的荒誕想法,讓兩個家庭很快陷入殘酷的選擇困境,使四個成年人,枚竹和老謝,肖路和現任妻子空姐董帆之間,沖突不斷,矛盾叢生,因此而形成了三個主要的對立關系。
離婚已久的夫妻枚竹和肖路之間的沖突:為醫治女兒的白血病,兩人要再生一個孩子。兩人從掙扎到勇於面對沖突——父母之愛可以消除情感沖突。
前任與現任的枚竹和董帆之間的矛盾:從極力反對到開始慢慢妥協,再到寬容——擁有同理心,讓人富有憐憫和愛憐。
不想重蹈覆轍的肖路和董帆之間的矛盾:面臨家庭的情感危機——愛彼此,使兩人重歸於好,消除彼此間的隔閡。
這三個主要對立關系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和劇情的走向,描寫出了四個中年人為了救治禾禾,從開始左右為難的痛苦抉擇到最後因為愛而消除各自成見,來表達愛是化解所有矛盾的一把萬能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