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十年電影為何被禁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十年電影為何被禁

發布時間: 2022-04-26 19:40:52

❶ 為什麼中國香港電影不行了以前輝煌的和好萊塢比肩

一、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註定不長久
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香港電影在縱橫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後,終於發現觀眾開始不買賬了,電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還是在海外都開始急劇下降了。

這一方面是製片公司追求商業效益的直接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作為一個只有600萬人口,實體規模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洛杉磯市的三分之一(更何況好萊塢有三億人口的廣大腹背),充其量也就只能和新加坡一較高下的,近代的一個世紀里才發展起來的海邊城市來說,缺乏深厚的文化積淀,進而缺乏電影製造的想像空間與素材空間,從而造成香港電影難出宏偉大作。

這一點才是香港電影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時代進步了、群雄崛起了
首先在世界范圍內,電視的普及、電視劇的崛起將一大批電影市場活脫脫的剝離了。96年後,韓國電視劇橫掃亞洲就是一個典型表現。

另一方面,90年代之後,好萊塢突然意識到進攻全球市場,於是就果斷的來了,而且一發不可收,現在香港電影的票房記錄依然是泰坦尼克號創造的。可以說是恥辱啊!

就這樣,以好萊塢為首的西方大片用了大概十年的時間徹底將港片擊倒,進入新世紀的這些年,香港電影前十中本土篇一般都不會超過引進片的。

而香港電影人肯定要追趕啊,但是由於一些個原因,遲遲追不上,反而越發差距越大,其中一條就是盲目追趕,不計實際條件,那為什麼會盲目呢?這就又回到了內因上——缺乏深厚內功是很難站直的。

然後說土著豪強,主要是以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為主的東南亞小國的電影產業的長足發展,在這些國家國內市場,已經形成了本土片和好萊塢大片雙雄爭霸的局面,港影面對著雙重夾擊,多已戰敗退出。

這樣隨著外部條件的改變,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一去不復返,但是如果此刻香港電影界奮力搏一搏的話,或許局面要比現在要好。

三、內功耗盡,精氣西流

隨著港的回歸,香港電影面臨著兩個變化,第一是人才流走了,成龍、李連傑、周潤發為首的幾張大牌全部去了好萊塢,而近十年幾乎沒有有份量的新人出現,青黃不接已是不爭的事實;第二是審核制度強化了,這對追求自由的港影來說打擊是直接的。

其實在87年的時候,邵氏電影已經停產。這預示著,隨著市場的變化,資金問題開始出現。

而香港則面臨著十年發展的幾乎停滯:相比周邊的韓國、台灣、東南亞、甚至深圳來說是在走下坡路的,這樣一來,本來在文化積淀方面就有所欠缺的香港在資金和地區影響力方面都失去了優勢,整個港區包括電影行業在內的衰落自然不可避免。

❷ 香港電影為什麼逐步走向沒落!

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前,香港導演彭浩翔的采訪電話增加了許多,他計算了一下,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覺得應該如何挽救香港電影」,其次是「香港電影路在何方」。 面對媒體,彭浩翔一本正經地回答:「每個電影人做好自己的本分,拍好自己的電影,就是對香港電影最大的幫助。」 但私下裡,他一臉無辜:「我怎麼知道如何救?要問也該去問陳嘉上。」 陳嘉上也不知道該怎麼挽救香港電影,作為新任的香港金像獎主席,他考慮得最多的是怎樣挽救香港電影金像獎。 陳嘉上已經連續幾個星期以金像獎頒獎場地旁邊的星巴克為家了。一個星期後就要頒獎了,還有一大堆問題需要他現場解決:還差200萬資金沒有解決;跟tvb的轉播費還得再談判;這個演員不跟那個演員登台,那個演員不講這個話題…… 4月13日下午,香港文化中心終於跟往年一樣鋪上了紅地毯。不同的是,紅地毯的嘉賓拍照板旁,史無前例地擺起了一個化妝品專櫃。 「乾脆多擺幾個品牌,讓我們也好順便購購物。」等待開獎的記者們趴在紅地毯的欄桿上這樣建議。 陳嘉上也不同意把頒獎禮的轉播辦成購物頻道,金像獎是有「獨立性」的,因此他艱難地作出決定——不讓贊助商上台頒獎。 陳嘉上同時也被拒絕。他和金像獎副主席曾志偉向陳冠希、張柏芝和阿嬌發送了邀請,希望他們能來參與頒獎——不是以此來增加關注度,而是希望當事人以實際行動說明「演員們是受害者」,而不是「敗壞社會風氣的人」。幾位艷照門當事人為了淡化事件而拒絕了。 「艷照門對香港電影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氣勢上。」陳嘉上說。 對陳嘉上而言,金像獎的這些麻煩,花點時間、費點嘴皮還能湊合解決,他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幾個月之後,電影院里可能就沒有電影可放了。 這也是一個月前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上,香港電影投資者討論和擔心最多的問題。「去年《蘋果》和《色,戒》通過審查之後,本來大家非常樂觀。」陳嘉上說,《色,戒》基本上成了一個標桿,大家感覺到電影政策的開放,准備大幹一把。 旋即,公映的《蘋果》被禁,香港電影人感到一陣寒意:「我們都有不好的預感,後來文件出來了,證實了我們的感覺。」 這個「文件」,指的是3月3日廣電總局重申的《電影管理條例》和《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文件」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在電影的備案(立 項)、製作、審查、公映等環節「嚴格執行」。「文件」被電影人簡稱為「十禁止、九修改」——它並不是新東西,而是1997年版本的更新版。 更新版威力強大,馬上「更」掉了張艾嘉導演的《一個好爸爸》,這部英皇電影公司投拍的電影,輾轉幾次,最終沒能通過合拍片審查,變成了進口片。 「警匪片不能通過我能理解,但一部講爸爸的片子,又是張艾嘉拍的,能有什麼壞念頭呢?」陳嘉上說,真正讓他和其他香港電影人緊張起來的,是這部「乖電影」也出了問題。 「乖電影」至少能揪出兩個「壞問題」:丈夫古天樂曾經效力於「黑幫」;古天樂出軌後,妻子劉若英最終原諒了他,和好如初的夫妻進行了「激情一吻」——雖然是在自家走廊里。 「應該是二審時出的問題,但沒有人告訴我們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只能猜。」英皇電影公司行政總裁利雅博說。《一個好爸爸》從「合拍片」變成了「進口片」,這對香港電影公司來說,是致命一擊。 合拍片片商可以選擇讓保利博納、華誼等民營公司發行,扣除宣、發成本,至少還有20%的票房利潤可以收;進口片由中影統一發行,片商固定從中影那裡收回票房的13%——表面是實收,但為了自己影片賣得好,片商還是會投入一些宣傳資金,最後只能拿到票房10%左右。 在電視版權上,進口片更吃虧,電影頻道規定黃金時段不能放進口片。沒有黃金時段,買進的價錢就比合拍片少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三。 這是一道清晰而簡單的算術題:「如果合拍片能從內地拿到40元,變成進口片,就只能拿到10元。」 本次金像獎上斬獲8項獎座的《投名狀》,內地公映6小時之後,票房就超過1000萬元,為了達到這個數字,香港用了整整一星期時間。計算票房時,香港已經 失去了與「內地」相提並論的資格,香港已不再是神奇的「東方好萊塢」,而是「中國一個票房比較好的城市」。香港的電影工業,純粹依靠本地票房,已經吃不飽 了,英皇公司的原則在目前香港電影公司中很有代表性:做不成合拍片,電影就不開拍。 「現在一部普通電影在香港可以收到兩三百萬元票房,上海、北京、廣州隨便哪個城市也能收這么多。」利雅博說。1992年,在300部港片里,排名第35位的電影,票房都在1000萬以上。 「幾乎所有香港電影公司都停了。」陳嘉上說起來手指頭都不夠用了:陳冠希主演的《神槍手》處於擱置狀態;林超賢報審的警匪片沒有回復;阿嬌出演的奧運題材電影《出水芙蓉》也因為「技術原因」,由原來奧運之前上映,推遲到奧運之後「再說」…… 「等著,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審批,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修改,我們基金會3月份都還有七八個電影項目在申請,這個月就沒有一個新的申請了。」陳嘉上 說,香港電影主要從業人員有五六千人,「香港沒有主旋律電影,沒電影開拍就真的沒錢拿,這五六千人就都將處於失業狀態。」 天天有人圍著陳嘉上問該怎麼辦,香港電影界也充斥著各種傳聞:《見龍卸甲》所有見血的鏡頭都要被剪掉;《奪帥》因為描寫黑社會暴力場面不能在內地上映…… 「搞電影搞戲劇的,就是要搞沖突啊。」陳嘉上說,香港人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編劇了,「觀眾可以通過盜版看所有的其他東西,現在的電影審查就像守著城門的大將 軍,誰都不讓過,可是他沒看清楚,城牆已經沒有了,不守規矩的人從四面八方進進出出,他擋住的是守規矩的人,最後的結果只是把觀眾都趕去了看盜版好萊塢電 影。」 陳嘉上形容現在的香港電影產業是「災難性」的,只是還沒有人知道,這個「災難」究竟是「倒春寒」,還是「冬天

❸ 誰有香港{十年}電影

哎,這部電影現在是禁片了,估計不太容易找到了,其實據看過的人說沒什麼意思,就是業余微電影的水平,就是靠政治話題紅起來的。

❹ 為什麼B站要下架香港電影,本來收藏了一堆老港片准備重溫的,突然全部失效了

版權咯,B站都是用戶自己上傳的,侵權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❺ 那些年被禁的6部港片,每一部都是童年陰影,你看過嗎

九十年代,是香港類型片數量爆發的時期,為了追求新奇、視覺刺激、感官刺激甚至挑戰大眾認知誕生了很多大尺度的影片。這些影片不乏高票房、高口碑的佳作,當然,到電影審查嚴格的今天,這些作品大都被禁了,成為港片的歷史。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溶屍奇案》

這部電影的攝影和剪輯的確很帶感,劇情雖然俗套但卻很港式快餐,只要拍得好就百看不厭。關秀媚作為本片唯一的女性顏值擔當,被拍得好醜,而她領盒飯後電影質量也開始一落千丈,甚至變得有點可笑。

呂頌賢開頭很帥,本以為他會大放異彩,結果沒想到居然是個窩囊廢。歐錦棠這個角色其實很有魅力,但根本沒有深入挖掘,總的來說可有可無。

❻ 如何看待香港金像獎把最佳電影給了《十年》這部港毒電影

首先對香港電影的衰落表示悲哀。港片時代已經到了低谷,好的導演也跑到了大陸發展
其次便是對香港電影界居然涉及政治表示不解。電影是純粹的東西,其目的是給觀眾講一個精彩的故事!和其他任何的因素沒有太多關聯!而其為了博人眼球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也許對於電影來說,這或許是一部佳作,但是香港評委這樣的做法還是欠考慮的

❼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

首先就是時代不同了。香港電影的時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不僅僅是周星馳代表的搞笑電影,成龍代表的動作電影,還有周潤發代表的英雄電影。這些電影使得香港的電影引領著大陸的發展,大陸電影逐漸向香港電影靠攏,隨著香港回歸和大陸開放的進一步發展,香港電影開始走向了衰落,因為人們的審美趣味變了,變得更加多元化了。


這個也不能說是香港的電影的沒落,只是香港電影的換一個新的模式了,這個模式與大陸的模式是不一樣的,更多的是港式電影特有的內容,不知道大陸的導演或者是製作人會不會借鑒香港的這種模式,要是可以的話,會不會是大陸引領著香港的發展呢?

❽ 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整獲獎名單離為什麼沒有《十年》

因為《十年》是一群香港新導演拍的描寫他們想像中的香港在十年後會發生的事,這裡面有很多負面和悲觀的情緒,內地覺得這部電影對大陸不友好,所以在內地全面封殺《十年》,為此取消了網路直播和原定CCTV6的電視轉播,在35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上唯獨刪去最佳電影,現在在大陸基本上看不到關於《十年》這部電影的報道。

❾ 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有哪些

我覺得香港電影沒落原因有很多的因素在裡面。首先是演員方面吧,我們以前知道比較出名的香港明星諸如:張學友、周潤發、周星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