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烈火青春電影國語版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烈火青春電影國語版

發布時間: 2023-06-08 16:55:07

⑴ 請有這方面知識的朋友談談關於香港電影近些年來的發展以及相關信息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國主義者無理殘殺中國人民,中國各地紛紛罷工、罷課,以示抗議。同年6月,大陸的罷工熱潮擴展到香港。香港大罷工期間,每天都有商店倒閉,百業凋零,所有娛樂活動,包括電影放映一律停止。這個現象令剛萌芽的香港電影事業夭折。
1926年10月罷工結束,但香港電影事業仍然未能復甦起來,因為有實力的電影工作者都去了廣州或上海發展。雖然期間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員,但這都是有名無實,直至1929年末,仍沒有一部香港電影生產過。
1930年初,黎北海等創辦了香港影片公司,製作出創業作《左慈戲曹》,然後香港才陸陸續續再有電影製片公司的成立,香港電影事業才見起色,得以復甦。
1930年,香港的電影業隨著黎北海(黎民偉兄長)創建香港影片公司而開始復甦。不過,真正令香港電影業站穩住腳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偉的上海民新與其他幾間電影公司合並而成的「聯華影業公司」。 「聯華」可以說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是戰前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之一。
為了培養人才,「聯華」在1931年4月開辦演員養成所,教授的課程包括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等,堪稱一間電影全科學校。它培訓了一批傑出的粵語片導演,如李鐵、黃岱等,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
「聯華」香港分廠一向都是拍默片,雖然當時有聲電影興起,創辦人卻不敢冒險。於是,第一部粵語有聲片就由上海天一電影廠的湯曉丹執導拍成,就是《白金龍》。
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拍攝有聲片。1934年「聯華」香港分廠解體,黎北海另創了香港第一家有聲電影製片廠「中華」,並導演了一部局部有聲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聲片《傻仔洞房》(1934)。
進入1935年,香港電影正式步進有聲時代。
從1935年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遞增,從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過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生產了多部愛國電影,其中包括「大觀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線》。
1936年,社會教育片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除了社教片之外,愛國片在同年增多了產量。當然,故事片在香港電影史上從來也並未受過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編導的《兒女債》。
1937年到1938年,由於「七七事變」的發生,香港抗日氣氛高昂,因此電影工作者也紛紛開拍抗日愛國片,頓時間,愛國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產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為愛國片。
1939年秋,受到歐洲國家的戰爭所影響,1940年的港產片產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潮。大觀電影廠及其他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遺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殘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狀態,在這期間,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幾部由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問世。
戰後初期,電影製片廠的數目較戰前為少,「大中華」是其中一個較有規模的,因為它擁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導演朱石麟和吳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華」生產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年,產量卻愈來愈少,被迫關門。
總括來說,日本入侵對香港電影業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香港電影經歷了四年的停產,才在1946年上映了戰後首部港產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電影界很多左派人士為了逃避國民黨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國語電影業便愈來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達至高峰。
[編輯本段]起飛歲月
★粵語片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沖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五、六十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1/ 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佔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部份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和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五十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2/ 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好萊塢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 : 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瑛、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丑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大概是因為過分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3/ 古裝武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4/ 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國語片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折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狄龍和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七十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70-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71-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那是由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編輯本段]黃金歲月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李翰祥、張徹及劉家良等等。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0年的《龍虎門》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六十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
原名:李振藩乳名:細鳳英文名:BruceLee
籍貫:中國廣東順德出生地點:美國舊金山(舊金山)
出生:1940-11-27終於:1973-7-20
(享年32歲)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運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演員方面,成龍,洪金寶等也擺脫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貪玩的形象來親近觀眾。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種,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導演李翰祥從台灣返回香港東山再起,大拍風月綽頭及騙術奇觀電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騙術奇譚》,不但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新的一頁,也象徵著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意識的轉變-金錢至上、綽頭化的風格抬頭,這個影響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不過,1979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卻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
新浪潮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警匪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此外,這時期的電影都棄用大明星,製作成本亦減至最低,跟後來的港產片標榜卡士明星,動輒千萬製作的營運模式可謂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掛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八十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吸納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志森等,炮製一部一部商業掛帥的電影,其中以喜劇為主。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以電視台集體創作的模式來度橋創作,充滿密集的笑料及動作,一切以迎合觀眾口味為依歸,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及周潤發擔綱的《英雄本色》、《龍虎風雲》等。
除「新藝城」之外,八十年代叱吒一時的電影公司還有「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富貴逼人》、一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師姐》系列、或者都市優皮小品路線 (《三人世界》、《單身貴族》),務求達到片種多元化的要求。
至於「嘉禾電影公司」則繼續以成龍作頭牌,讓他從《師弟出馬》、《龍少爺》的功夫小子形像,漸漸成為《A計劃》中穩打穩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跡》,更是成龍的顛峰之作。
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德寶」明星洪金寶卻憑《鬼打鬼》(1987) 開創了靈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屍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風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謀妙計五福星》以至《運財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績。
據統計,八十年代的十大賣座香港電影之中,「新藝城」佔了四部,「嘉禾」佔了五部,再加上多產量的「德寶」(1984至1989的五年間,拍制了47部電影)整個八十年代可稱為「三雄各據」的時期。
跟七十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相比,我們會發現到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由於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沒落,加上1989年「?事件」影響經濟、影帶市道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態度,說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
[編輯本段]艱難歲月
綜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八十年代順利跨向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關錦鵬(《胭脂扣》)、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還有九十年代的奇跡周星馳、劉德華以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張曼玉、周潤發、李連傑、成龍等等。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八十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確危機重重,陰霾滿布。
首先是九十年代初盛行武俠動作片,《黃飛鴻》和《東方不敗》)相繼掀起打風熱潮,一時間李連傑、林青霞成為賣埠保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眾、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產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抬頭。《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98年的《鐵達尼號》(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好萊塢A級大製作還佔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八十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
另一個令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八十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1997年後,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直至近一、兩年,香港政府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盪,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人揮之不去的「九七問題」,也為香港電影業帶來負面影響。港人對「一國兩制」缺乏信心,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討創作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大陸政府開放市場。九七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董建華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並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值得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康城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可惜的是,這也導致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好萊塢羅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還有九十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產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里插科打諢的一眾日本美女。
九十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有人認為他的「無厘頭」文化和"XX"後港人逃避現實的心態相通,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九十年代的喜劇經典。近年,周星馳明顯減產,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在八十年代中後期憑《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壇至尊無上的地位,之後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觀眾緣。近年進軍好萊塢,除拍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 ,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這類文藝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歸拍港產片之意。
至於成龍則大致維持一年一部大製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於八十年代的成績,近年成龍作品已不算大賣),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並,產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回異,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創將之一杜琪峰近年頗受矚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來愈有個人風格。還有憑《香港製造》打出名堂的陳果亦成功地從獨立電影導演變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順著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別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眾嘆為觀止。
總括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於八十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製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小成本製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將會追求更高的質素,並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

⑵ 楊千嬅的所有電影

楊千嬅參演電影:
2016年《寶貝當家》
2014年《單身男女2》飾演楊鴦鴦
2014年《人間小團圓》飾演鄭惠清
2011年《建黨偉業》飾演香港女青年
2011年《夏日戀神馬》
2011年《春嬌與志明》
2010年《完美嫁衣》
2010年《白蛇傳說》飾演兔妖
2009年《志明與春嬌》
2009年《財神到》
2007年《每當變幻時》
2006年《四大天王》
2006年《天生一對》
2005年《千杯不醉》
2004年《三更2之一:餃子》
2004年《冒牌天皇》
2004年《甜絲絲》
2004年《煎釀叄寶》
2004年《花好月圓》
2003年《地下鐵》
2003年《龍咁威2003》
2003年《安娜與武林》
2003年《新紮師妹2之美麗任務》
2003年《行運超人》
2002年《乾柴烈火》
2002年《新紮師妹1》
2002年《慳錢家族》
2001年《百分百感覺Ⅱ》
2001年《玉女添丁》
2015年《可愛的你》
1988年《烈火青春》
1988年《全職大盜》

楊千嬅,原名楊澤嬅,1974年2月3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女歌手、演員。
1995年參加第14屆TVB8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獲得季軍而入行。2000年以《少女的祈禱》一曲橫掃香港樂壇四台頒獎典禮多個金曲獎項。2002年、2008年與2009年三度奪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2013年憑借《春嬌與志明》奪得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14年主演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同年推出國語單曲《色惑》。

⑶ 紀念張國榮的電影

1990
憑《阿飛正傳》,獲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3
憑《霸王別姬》,獲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
1994
憑《霸王別姬》,獲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
憑《東邪西毒》,獲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
2002
憑《異度空間》,獲《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

獲得提名的就很多,哎。。。哥哥與獎項無緣啊
1982
憑《烈火青春》,提名第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1987
憑《英雄本色II》,提名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歌曲《倩女幽魂》提名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1988
憑《胭脂扣》,提名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1990
憑《阿飛正傳》,提名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憑《阿飛正傳》,提名第36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1993
憑《霸王別姬》,提名第46屆法國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霸王別姬》獲第46屆法國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第五十一屆好萊塢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紅顏白發》獲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電影白發魔女中的歌)
《紅顏白發》提名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1994
憑《金枝玉葉》,提名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追》獲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金枝玉葉中的歌)
《追》提名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
1995
歌曲《夜半歌聲》提名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電影夜半歌聲里的)
歌曲《夜半歌聲》提名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
1996
憑《色情男女》,提名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憑《風月》,提名第3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有心人》提名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有心人》《當真就好》提名第3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
1997
憑《春光乍泄》,提名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憑《春光乍泄》,提名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2001
憑《槍王》,提名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2002
憑《異度空間》,提名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憑《異度空間》,提名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⑷ 張國榮的電影烈火青春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這個電影的英文名字是Nomad,流浪者。所以,這個電影的主題應該是講流浪者的。通過對四個主角的描寫,表現流浪的主題。
梁龍邦是一個憨直的青年,和你我許多人一樣擠在鴿籠一樣的小房子里,糾纏於父母兄弟鄰里親朋之間的瑣碎小事,暗戀你的人你不喜歡,你喜歡的人,忽隱忽現,若即若離……生活如此無奈,可以浪擲的激情太多,可以控制的細節太少。趁著年輕,誰都渴望自由燃燒的一剎,在太空館,在大會堂,在地鐵站,只要能夠自主,誰顧忌那麼多?公眾場合眾目睽睽之下的愛欲交纏,刺痛了許多人的眼球,十八所教育團體二十六名中學校長聯名投訴,要求禁映這部意識不良的電影。但是鏡頭只是生活的映射,不看並不等於沒有,想沒有隻能不看,正如雙層電車上滿臉甲骨文的中年人,在他與她囂張氣焰的逼迫下,也只有選擇無奈地離開。年輕的梁龍邦肌肉虯結,眼中放射的是赤裸裸的慾望,在小屋裡電車上狹小的空間之中,與Kathy一波三折地彼此挑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而Kathy,這個火一樣的女子,誰也不知道她的真正身份。她會在表弟Louis的家裡出現,在商店出現,在游泳池出現,飄然來往,如驚鴻照影,一去無痕。譚家明導演的電影慣常是女性優勢居多,在這里也是如此,她不算美貌,身材更是乏善可陳,但是那冷漠又熾熱,野性又疏離的眼神引導著一切,將兩個男人都吸引在自己的氣場之中。或許她不是一棵需要紮根的植物,她只要自由,她的慾望就是她的根,想愛就愛,絕不遲疑,愛你愛他,並不重要。青春的身體需要燃燒,錯過了今天,明天不一定再有機會相見,莫不如在今天放棄思考,盡情盛放,哪怕燃成烈焰之後的灰煙。
同樣是流浪,Tomato略有不同。一隻大皮箱就是她的所有,風里來雨里去,都是孑然一身,雖然漂泊不定,但是只要有愛,天真的Tomato並不覺得苦。她惡聲惡氣地咒罵痴戀她的少年,同時又對自己痴戀的男人糾纏不休,「我愛你,我願意為你去死」,「我不愛你,你去死吧」,走向極端的兩種語言在兩通電話之間交替輪換,這樣地可笑又是這樣地可憐。幸運的是,天真的Tomato遇上了同樣天真的Louis,這個善良的男孩成為她一頭扎入的歸宿。曼妙的鋼琴聲中她用刀子剖開子實累累的木瓜,她自己的腹中也有收獲的喜悅在醞釀,然而那不變的天真與不在乎也為生活帶來了致命的禍端。
Louis是一個衣食豐足,看似擁有一切的少年,至少他有家,雖然……不像一個家。深藍色的牆,深藍色的床品,濃重的低沉色調,與他的性格一樣憂郁。他有父親,但是一直沒有出現,就像始終未曾在這個家裡存在;他有母親,但是已經在兩年前去世,留給他一大疊錄音帶,讓這個孤寂的少年獨自在房間里一遍又一遍地傾聽;他有繼母,但是這繼母看似很清純又看似與每個人的關系都很曖昧,甚至包括他家裡的另一個成員——姑姑。家裡的每個人都具有卓而不群的貴族氣息,連他家的建築也如此貴族,寬大的陽台之外就是海,站在窗口,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蔚藍和海上的白帆,然而這大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如此清冷,一切陰郁而絕望,無法成為Louis真正的歸宿。他喜歡風格頹廢的搖滾歌星大衛寶兒,他嗅吸日本電油尋求刺激,他在電視機上擺著醒目的帆船模型,他最愛的是父親的黑色帆船「Nomad」,夢想著有一天乘著它奔赴阿拉伯,或許那是他能夠想到的最遠的地方……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對時光與生死的慨嘆,自古皆然,青春盛放的年華里,卻充滿著幻滅的氣息。沒有寄託,沒有約束,沒有昨天也沒有明天,沒有人指導他們應該怎麼做,沒有人告訴他們將來會是怎樣,一舉一動全都是隨性的選擇。在海濱的小屋裡,在綠樹蔭下的紗帳中,這四個流浪的青年走到一起,建立了一個夢境一般的棲息地。他們捕獵他們玩耍他們做愛他們冥想,舒緩的音樂旋律中一切都是那麼唯美,他們不學習,不工作,不食人間煙火,不與社會發生接觸,一切無法深究也不必深究。盡情享受的間隙,Tomato也曾發出一點點疑問:「我們對社會沒什麼貢獻啊。」Louis介面答道:「什麼社會,我們就是社會!」
80年代初的香港影壇青春片當道,描寫問題青年的電影層出不窮,但是沒有一部像《烈火青春》這樣徹底這樣直接這樣肉帛相見。片中的主人公「問題」到了完全沒有問題的程度,沒有社會對他們負責,他們也無須對任何人負責,失落與尋覓存在於生活的邊邊角角,那無根的感覺和流浪的氣質,通過貌似平常的嘻笑怒罵滲透在銀幕內外。影片中的他們與觀眾一樣處在80年代初的香港,從個人到家國,身世漂泊,前途未定,誰也不知道哪裡是真正的家園,鄰國日本的強勢文化大規模入侵,Louis們身不由己,生活中滲透著日本歌舞伎、日本電油、日本服裝、日本電視劇、日本劍道、日本歌曲、日本語言……甚至日本社會的動盪產物——赤軍也沖入了他們的生活,加速了生與死的碰撞,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精神到肉體的徹底毀滅,飛濺的鮮血為青春之殘酷譜寫了最為直觀的注腳……當然在影片的結尾是Tomato救了Louis,消滅了生活中的敵人也消滅了精神上的威脅,但是這樣的大團圓改變不了全片籠罩著的虛無感,家園依舊遙遠,夢想惘不可及,一葉孤帆依舊在茫茫大海上沒有止境地飄盪。
《烈火青春》是香港青春片發展的至高點,新浪潮電影代表作,直到2005年仍然在中國電影百年百部作品評選中獲勝。作為新浪潮電影的領軍人物之一,譚家明導演的突出特點在這部電影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音樂與美術的和諧運用,富有沖擊力的影像風格,封閉空間里的無背景故事,不以對白而以鏡頭敘事,以及他的大多數電影作品中都頻繁出現的藍色、大海、小島等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都躍然銀幕之上,與他在多年後擔任剪接的王家衛電影一樣,值得無限解構,回味無窮。《烈火青春》也是張國榮自認為電影生涯中的「第一部作品」,他對無根少年Louis的演繹已經具有後期含蓄、內斂而充滿張力的風格,贏得業界一致好評,獲得了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入圍影帝大獎。《烈火青春》講的是幻滅,是虛無,卻帶給了香港電影更加輝煌燦爛的一個春天,對於張國榮這位二十六歲的演員來說,青春,更是剛剛開始。

⑸ 張國榮的電影有哪些國語版的

電影作品

2008《東邪西毒》(終極版) 梁家輝 梁朝偉 張學友 林青霞 張曼玉 楊采妮 劉嘉玲

2002《異度空間》林嘉欣

2000《煙飛煙滅》(導演、主演的公益電影)梅艷芳 莫文蔚 王力宏 梁詠琪 陳冠希 容祖兒 毛舜筠 葉靖嵐

《戀戰沖繩》王菲 梁家輝 谷德昭

《槍王》方中信 黃卓玲 陳法蓉

1999《紅色戀人》梅婷 陶澤如

《星月童話》常盤貴子
《攝氏零度•春光再現》梁朝偉
《流星語》狄龍 琦琦 葉靖嵐
《左右情緣》(音樂電影)張柏芝 邱淑貞
1998《九星報喜》黃百鳴 吳倩蓮 鍾鎮濤 黎姿

《春光乍泄》何寶榮《安娜瑪德蓮娜》郭富城 陳慧琳 金城武 袁詠儀

《KO 雷霆一擊》

1997《97家有喜事》(客串)周星馳 黃百鳴 吳鎮宇

《春光乍泄》梁朝偉 張震

1996《新上海灘》劉德華 寧靜 吳興國

《風月》鞏俐 何賽飛

《大三元》劉青雲 袁詠儀

《色情男女》舒淇 莫文蔚

《金枝玉葉2》袁詠儀 曾志偉 梅艷芳 陳小春 劉嘉玲

1995《金玉滿堂》袁詠儀 鍾鎮濤 羅家英 趙文卓

《夜半歌聲》吳倩蓮 黃磊

1994《大富之家》梁家輝 劉青雲 袁詠儀 鄭裕玲 毛舜筠 《金枝玉葉》袁詠儀 劉嘉玲 曾志偉 陳小春 周華健

《記得香蕉成熟時II初戀情人》(客串)曾志偉

《錦綉前程》梁家輝 關之琳 曾江 王敏德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梁家輝 梁朝偉 林青霞 張曼玉 鍾鎮濤 張學友 劉嘉玲 王祖賢 葉玉卿

《東邪西毒》梁家輝 梁朝偉 張學友 林青霞 張曼玉 楊采妮 劉嘉玲

1993《花田喜事》許冠傑 關之琳 毛舜筠 吳孟達 黃百鳴 吳君如

《霸王別姬》張豐毅 鞏俐 葛優 英達 吳大維 呂齊 羅漢 尹治

《白發魔女傳》林青霞

《白發魔女傳2》林青霞

1992《家有喜事》周星馳 黃百鳴 張曼玉 吳君如 毛舜筠 李麗珍 關海山

《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向華強 周慧敏

1991《縱橫四海》周潤發 鍾楚紅 曾江 朱江 胡楓

《豪門夜宴》曾志偉 吳耀漢 鄭裕玲 梁家輝 關之琳 洪金寶 張學友 周星馳 梁朝偉 許冠文 譚詠麟

1990《阿飛正傳》(獲香港金像獎影帝)張曼玉 劉嘉玲 劉德華 張學友 梁朝偉

1989《日落巴黎》(音樂電影)張曼玉 鍾楚紅

《新最佳拍檔》許冠傑 麥嘉 利智

《倩女幽魂II》王祖賢 午馬

1988《殺之戀》鍾楚紅

1987《英雄本色II》周潤發 狄龍 石天

《倩女幽魂》王祖賢 午馬

《胭脂扣》 梅艷芳 萬梓良

《東邪西毒》歐陽鋒1986《偶然》梅艷芳 葉童 王祖賢

《英雄本色》周潤發 狄龍 李子雄 曾江

1985《為你鍾情》李麗珍 柏安妮

《求愛反斗星》陳百祥 張艾嘉

《龍風智多星》林憶蓮

1984《緣份》張曼玉 梅艷芳

《三文治》

《聖誕快樂》陳百強 李麗珍 麥嘉 徐小鳳

1983《第一次》

《鼓手》鄭旦瑞 周秀蘭

1982《楊過與小龍女》翁靜晶 林雪 谷峰

《烈火青春》湯鎮業 葉童 夏文汐

《沖激21》鍾保羅 露雲娜 艾迪

《檸檬可樂》周秀蘭 露雲娜

1981《失業生》陳百強 鍾保羅

1980《喝彩》陳百強

1978《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電視劇作品

1985《武林世家》(飾-方浩天)

1984《儂本多情》(飾-詹時雨(james))

1982《凹凸神探》

1981《珠海梟雄》

《游俠張三豐》(飾-懿文太子朱標)

《對對糊》

《甜甜廿四味》

1980《浮生六劫》(飾-車穗生)

《大內群英續集》

《小小心願》

1979《浣花洗劍錄》(飾-方寶兒)

1978《鱷魚淚》

《我家的女人》(飾-黃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