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犯罪心理電影排行榜是怎樣的
犯罪電影排行榜:《追擊者》,《新世界》,《恐怖直播》,《黃海》,《絕密跟蹤》,《孤膽特工》,《抓住那個傢伙》,《走到盡頭》,《我是殺人犯》,《鄰居》
1、《追擊者》,電影黑暗絕望,但仍然能看到皮條客的人性閃光。這部影片讓新人導演羅泓軫,演員河正宇、金允石廣受贊譽,聲名遠播。
5、《抓住那個傢伙》將心比心,以牙還牙,多次反轉,立意絕佳,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完美犯罪電影。
㈡ 韓國好看的電影
1、《釜山行》
講述單親爸爸石宇與女兒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車往釜山,列車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帶來的喪屍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列車於傾刻間陷入災難的故事。
2、《王者製造》
反對獨裁政權企盼民主主義、懷揣總統夢的政治家與其背後以天才戰略攪動競選局面、人稱「選舉鬼才」的男人在上世紀60-70年代所經歷的波瀾萬丈的故事。
3、《電話》
一通電話讓來自過去和現在的兩個女人產生了奇妙的聯系,並引發了一場改變未來的危險游戲。
4、《擔保》
因為被人舉報,作為非法滯留者的明子遭到驅逐,臨行前拜託頭石將承利送至其大伯處。本以為承利會被有錢人家收養的頭石卻發現承利被送到了不該她待的地方,他毅然決定把承利奪回。
5、《從邪惡中拯救我》
泰國發生震驚人心的綁架事件,完成最後殺人任務的殺手仁南,在得知這事件與自己有關之後,隨即前往泰國,並與助手開始追查這起事件。另一方面,得知自己兄弟被仁南殺害的雷,為了復仇,也前往了泰國慘烈的暗殺者與無情的追擊者,展開了一場沒有底線的猛烈追擊。
㈢ 如何比較韓國電影《新世界》與香港電影《無間道》
看了很多評論,基本上都是把《新世界》比喻的跟林志玲,《無間道》比喻的跟鳳姐一樣。。。
說實話,我對希特勒的那句話又深信不疑了一次:「民眾都是愚蠢的」
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蠢貨和聰明人構成的,但是中國好像蠢貨確實不少。
先談《無間道》。我個人讓我《無間道》三部曲是華語影壇的巔峰之作,與葛優的《活著》姜文的《鬼子來了》張國榮的《霸王別姬》以及杜琪峰的《黑社會》兩部曲 都是名載中華電影史上的最佳之作。
很多人認為《無間道》裡面的角色太虛幻,不現實。現實中的沒有那樣的。陳永仁的父親被黃SIR殺了,陳永仁還跟黃sir合作,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不現實的。
我就想問問你們,還記不記得文X革啊?多少人含冤入獄?多少人被莫名其妙的折磨致死?又有多少人秉持著心中的那份信念苦苦支撐到結束,最終平反,10年啊,整整10年,被侮辱 被不理解 被折磨。你們還認為陳永仁那種人現實中不存在嗎?
還記得朝鮮戰爭中志願軍那種環境嗎?明知道死還拿命往上沖,這是什麼?這就是信念的支撐。
陳永仁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想當個好人好警察。這種信念支撐著他當卧底三年又三年又三年,每次快撐不住的時候,想起自己的信念,我想當個好人好警察。然後繼續苦苦支撐。
反觀《新世界》一個線人和上司。上司不信任線人也不在乎線人的死活。各位大神大仙。。。不管哪個國家的警察機構,卧底必定是接頭人最信任的人這是常識好不好。要不然卧底工作根本沒法開展。
一個根本沒有辦法開展的工作,做了8年,你逗我呢?不過這是也是棒子電影的通病,只管一個宏觀的立意,根本不在乎邏輯上的硬傷。
再說《無間道》的剪輯 細節設置還有場景轉換,哪一個不是業內標范?
無間道裡面演員的演技流露也讓我置身場景之中,深深的吸引著我繼續看下去的願望。
角色的設定以及性格變化,都給了充足的說明。讓我們明白這個角色為什麼是這個性格後面又為什麼變成另外一個性格。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陳永仁是好人,劉建明不是好人,都是他想當個好人,但是他本性上就是個混混,所以即使他想當好人但是辦事手法還是混混的手法。比如劇中有交代,警察開槍是想制服犯人所以第一槍都是打不重要的位置比如手腕,而混混不存在這種思維,所以第一槍都是會打頭。所以第三部裡面劉建明一槍就打中了黎明的頭,正中黃金爆頭。所以從一開始到最後劉建明雖說想當個好人,但是他的本性就沒辦法當個好人。
說人性這就是人性,什麼叫人性?人性就是當他做了一件壞事之後總會繼續做壞事來掩蓋前面的壞事,企圖不讓別人發現,但是只能自己騙自己,因為紙終究包不住火。劉建明最後還是百密一疏。他一開始就以及掉入了無間道之中,不停地為自己做壞事報應巡迴之中在痛哭的深淵無限輪回。
他最喜歡的女人是韓琛的老婆MARY,但是當MARY得知琛哥未死想去泰國找老公,但是劉建明阻攔,並表白MARY。但是MARY很愛琛哥,明確拒絕劉建明。劉建明知道自己永遠得不到MARY,所以通知了倪永曉的人在機場撞死了MARY。從這一刻開始,劉建明的本性以及顯露無疑。他就是個壞人,但是長期卧底警察的時間里,他是正規警校里出來的警察,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警察,但是他同時也是韓琛的卧底,所以長期迷離於兩個身份之間。他是警察所以他認為自己是好人,但是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卧底的身份又註定要做很多壞事來掩蓋這個身份。所以他又不可能真正的當個好人。所以第三部中,劉建明長期在這兩種身份中掙扎之後得了幻想症精神分裂。
現實中也有這種人,比如張國榮。張國榮拍戲和梁家輝不一樣,梁家輝拍戲是開放的心態,不會把自己代入角色。而張國榮恰恰相反,他只有把自己帶入到角色里才能完全發揮出百分百的演技,把角色演繹出來。長期這樣所以得了一種演員才能得的抑鬱症,就是分不清現實還是在戲中。最後接了一部《異度空間》徹底掉入角色的漩渦分不清現實還是在戲中,最後自殺身亡。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張國榮最後的這部戲。
陳永仁雖然在黑幫卧底,但是他是個好人,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的身份都是好人。他忍了很多年,將近10年的卧底,他知道自己是好人,他也只想當好人當一個好警察。所以他不停的忍耐。但是他也很無助,所以他在混混里打架最狠。因為他在發泄,所以黃秋生說:『你不要忘記你是個警察,真的把自己當個古惑仔啊?』但是就在這種發泄中慢慢熬了10年。最後事出有變,黃秋生被殺身亡,他徹底綳不住了,唯一知道他身份的人被殺,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證明他是警察了。所以他綳不住了,去找了劉建明,並且得到了,劉建明就是韓琛卧底的證據,最後無奈可惜還是被殺了。
黃志成警司這個角色是個好人,他怕倪家做的太大,所以讓MARY幹掉了尼坤。別問我為什麼他一個警察要跟黑社會合作幹掉另一個黑社會老大。因為當年很多事情他警察的身份出面不方便,而且沒有證據也干不掉尼坤,所以只能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也不稀奇,當年解放戰爭,我黨中原野戰軍還有三萬日本降兵呢。國軍也有日本兵。互相利用罷了。
黃志成在第二部開頭和韓琛的對話當中就已經明白為什麼要幹掉尼坤了,他不想倪家做的太大,把尼坤幹掉,攪渾這潭水,然後把他最中意的韓琛扶上位,因為他對韓琛說的那句話你們還記得不?「如果尖沙咀是你的地頭,我就省心多了。」
黃sir對尖沙咀這幫人很痛恨,因為這幫人無惡不作。但是因為尼坤的存在,這幫人成一個體系很穩固,警察也拿他們沒有辦法,所以他殺掉尼坤來扶持自己相信的覺得還像一個人得讓韓琛上位,然後通過韓琛來壓制這幫人的勢力,把這幫人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穩定社會的安寧。
第二部當中韓琛開始還沒有變壞,最後通過一件件的事態的發展以及最愛的女人MARY的死才慢慢的變成了第一部和第三部當中的模樣。
但是事態的發展超出了黃sir的預期和可控范圍,倪永曉的手腕太厲害,查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後黃sir在第二部當中的最後殺掉了倪永曉,一槍爆頭,從這里可以看出黃sir已經也開始掉入到無間道之中了。這一槍第一為了胡軍的那個角色報仇,第二倪永曉也必須死,因為倪永曉控制事態的能力很強,留著他後患無窮。
倪永曉的最後死之前的那句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這句話其實就是想說,從我第一個開始殺的人開始,遲早有一天我也要被殺。從出來混的那天開始我就已經有心理准備了。你黃秋生殺我,那麼你遲早也會被殺。你韓琛殺我全家,你也會被殺。
出來混無論做過什麼遲早都要還的。這句話把中華五千年的思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的核心思想就這么說出來了。
這世界好像冥冥之中有天意。無論我們得到什麼或者失去什麼,好像冥冥之中註定了一般。
另外說一下,吳鎮宇的演技實在是屌的飛起。裡面的倪永曉絕對是華語電影當中最經典的角色。那眼神 那動作 那台詞 那神態。。。嚴絲合縫一點都不出戲,讓人深深迷戀這個角色。包括最後死時,一隻眼睛留下眼淚,而不是兩隻眼睛。。。這都是神來之筆。
包括最後第二部,黃秋生看完倪永曉全家被殺的報紙,把倪永曉的照片換成了韓琛的照片,這個設定都是神來之筆。太牛逼了這導演。這一小段就直接把後面的主題引出來了,看完這個就知道後面的大BOSS就是韓琛了。
其實《無間道》三部曲,把韓琛 黃秋生 倪永曉 劉建明 MARY 陳永仁 這些角色,的特徵以及這些年的變化,以及為什麼這么變,都給展現出來了。
這三部電影,應該是滿分才對。中國難得這么好的電影。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才16歲,那時候年紀小看不懂,當成垃圾片,現在29歲。再看,這三部電影實在是完美的電影。除了道具組有點不給力,殺尼坤和電梯里殺陳永仁都出現了穿幫。其它的比如劇情 剪輯 場景轉換 演員的演技 配樂。。。哇。。真的是完美。陳光榮先生的作曲實在是太完美了。
跟影片是無縫銜接。完美無瑕。
再看《新世界》滿目瘡痍。。。
首先棒子黑幫片砍殺都喜歡用棒球棍和砍刀,很少用槍。為什麼呢?因為棒子那邊屬於東北北方人,尚武,而且因為受中國支配超過千年,現在還保留著很重的中國古老傳統,那就是大男子主義,雖然實際上棒子男人其實是越來越朝娘炮的方向發展,但是棒子血液里還是留著大男子主義,而且好勇鬥狠。什麼事都想自己是第一,心態在這里沒辦法。
所以為什麼用棒球棍和砍刀呢?第一畫面感不錯,很吸引觀眾眼球,砍得血肉模糊。第二看上去男人血勇拼殺,很MAN很陽光很霸氣,這是棒子最喜歡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英雄本色》小馬哥這么在韓國受歡迎的原因。棒子就是喜歡這種很MAN很霸氣的這種,雖然實際上韓國他們男的臉上粉比大姑娘都厚。
再說劇中兩處黑中國的地方。
第一處,就是在車上丁青和那個李子成,丁青送給李一個手錶,李說是山寨的。在國外中國一直是被當成山寨之國。可能我們覺得沒什麼,山寨很實用啊。但是在國外山寨是當成不尊重知識產權的竊賊的象徵,是鄙視和嘲笑譏諷。
第二處就是那些延邊老棒子出廠的時候,背著編織袋,像鄉巴佬進城一樣,也是描述棒子對中國一直以來的印象。這點你們覺得沒什麼,其實是在黑中國。棒子一直自視甚高,一直很鄙視中國,認為中國人是窮土臟無知愚蠢野蠻的象徵。
再說說這個電影的故事主線,就是一個集團的大佬掛了,然後手底下最有競爭大佬位子的幾個人拼殺的故事,其中一號種子就是李子成,其實是警方的卧底。二號種子丁青,三號種子是那個叫什麼來著,就姑且叫X吧。
這個故事說白了其實就是古代皇子爭帝位的故事。爭位子的故事強加上一個卧底的故事。。。
真他媽狗血啊。
用一句話說,就是一個卧底被組織不信任最後索性破罐破摔在自己最好兄弟2號種子被幹掉的情況下,取代2號種子幹掉3號種子然後成功上位黑化的故事。
但是其實這個故事是虛幻不成立的,也根本扯不上人性這些宏達的立意。
首先為什麼說這個故事不成立呢,因為首先線人和接頭人是絕對互相信任的,這個是沒有否定的,因為如果否定那麼這個工作根本開展不起來,作為接頭人肯定是選自己最信得過最了解的人來當線人。而片中是接頭人根本不信任也不關心線人,那麼你們說卧底8年豈不是屁話?根本不信任還能卧底8年?我去你麻痹的。別說8年,半年都不可能。
再一個就是基友情,這個丁青和李子成的基友情,這倆人的感情。。算了不說了,看劇是感覺得到他們之前的感情的,但是因為影片的緣故,給人的沖擊不大,而且港片的影子很重。我看過基友情最感人的就是《喋血街頭》里梁朝偉和張學友。那個才是真感人。
再就是最後老警察被老棒子幹掉的情形。一個老警察帶著手槍,居然被一個只帶著刀的匪徒從十米開外的距離走過來然後給幹掉了。。。不要跟我說老警察故意不想活了,明明就搏鬥了。
而且一個從警幾十年的老警察,出生入死N次,一個危險來臨的直覺都沒有?
再說棒子這個電影的拍攝手法。。。丁青和大隊人馬用砍刀搏殺的這個片段,看上去很博眼球,但是在我看來真的是不倫不類,模仿當年港片手法,但是又模仿的不倫不類。看這個片段和看無間道3裡面陳道明的演技一樣,總感覺格格不入。
最後總結,無間道三部曲我個人看來是中華電影名留青史的經典作品。
至於《新世界》。。還是棒子的老套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先給一個宏大的立意命題,然後用看上去很牛逼的場面拍,但是拍攝手法又很生硬。編劇編的情節很多又有邏輯硬傷。裡面所表現的黑幫兄弟情和你們所謂的人性現實,在我們看來除了兄弟情還能拿出來說說之外,其它的根本就是浮誇空洞的,不值一提。
最近幾年韓國電影進步的很快,原先一直都是模仿港片的手法和很多梗還有很多題材。現在就模仿國際上很多熱門題材,比如政界 比如喪屍片 科幻片 諷刺現實的這種題材的片子。這些題材的片子呢,中國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不能拍,拍了也審核過不了。所以在國內是看不到這種題材的片子的。因為這些國際上熱門的題材,以及韓國的特效公司成長的很快,做出來的特效有美國八成的水平,所以導致很多韓國片看上去有那麼一絲美國大片的味道。
再加上國內觀眾早就受夠了《小時代》等等爛片的折磨,所以當韓國拍出這些題材的電影的時候,國內的哈韓狗們一下子就找到了它們最喜歡的屎。
但是無論你們怎麼埋汰大陸的電影,請不要侮辱港片,純正的港片。不是韓國能比的。無論哪一方面。雖然現在香港已經不具當年的輝煌了。
另外說一下韓國電影的特點。演員浮誇做作的表演,過於注重面部表情。動不動就眼睛睜的老大就快掉下來的那種。。嘴巴張的可以塞進牛屌。台詞最多的就是「呀。。啊。西八」然後演員對戲的時候,就是吵很吵,倆人比賽誰嗓門大誰更凶。。大吼大叫。而且韓國電影分成一段一段看感覺都還可以,場面啊什麼的都還可以,但是合起來之後很多地方邏輯上都有硬傷。包括你們心中的名片《黃海》《辯護人》《老男孩》《媽媽不哭》《素媛》《流感》。。這些我都看過。這些片子很多都有邏輯硬傷。
好了我話說完了,誰贊成 ?誰反對?
哈韓的狗兒們速度來咬吧。
哦,《無人區》你們真的可以去看一下,真的很不錯,主要就是講你們很喜歡的人性的。
哈韓的狗兒們不是很喜歡討論什麼人性嗎?什麼釜山行人性,流感人性。。。哈哈哈去看看無人區和喋血街頭。
㈣ 香港電影好看,還是韓國的好看
好看不好看,其實也看你喜歡什麼風格。
韓國主流的是浪漫愛情片,脫離了現實,虛假,夢幻,讓你做做夢。
還有韓國的恐怖片也是世界一流,走的是心裡懸疑路線,讓你的心一直在顫抖。
香港電影現實,殘酷,很多都是反映現在的實時社會的東西,有些很血腥,很悲慘。
㈤ 今日就說:香港電影和韓國電影哪個水準高
以前是香港電影厲害,畢竟發展得早,顛峰時期像李小龍的電影在國外也是家喻戶曉
現在是韓國電影厲害,畢竟都發展起來了,韓國電影代表的是國家的電影水準
香港電影代表的是香港,一個城市怎麼跟一個國家比
㈥ 曾經的香港電影在韓國有多火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電視劇的黃金年代,風靡亞洲,不僅僅在韓國火,日本,東南亞,也火的一塌糊塗。當時韓國電影方興未艾,眼巴巴看著。如今韓國電影與香港電影不可同日而語。60年代到9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曾經橫掃過亞洲,貌似現在的很多韓國明星都有崇拜的香港演員。《英雄本色》在韓國颳起的旋風讓周潤發張國榮狄龍在韓國如日中天。不僅如此,劉德華,林青霞,王祖賢甚至連元彪有很高知名度,70後的韓國人也是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對張國榮、周潤發、成龍、劉德華等明星也是耳熟能詳,同樣認同老版《倩女幽魂》是經典。從20世紀80年代起,張國榮在韓國就一直有著超高人氣,是韓國最受歡迎的國外明星之一。他是第一位享譽韓國樂壇的華人歌手:1987年,他的專輯《愛慕》在韓國空前大賣30萬張,創造了華語唱片在韓國的銷量紀錄。2003年,韓國電影頻道OCN聯同21家電影網合作舉辦「百大影星」評選,張國榮排海外影星第一位。2009年,韓國首爾舉辦了以「張國榮」名字命名的電影節以示紀念。今年的最新消息---曾執導《八月照相館》的韓國名導演許秦豪與張國榮也有一段淵源。據記者了解,2001年時,許秦豪准備將法國經典名著《危險關系》拍成同名電影,男主角鎖定的就是張國榮,女主角則是張曼玉。不過,遺憾的是,影片准備開拍時張國榮卻突然離世,因此導致影片被擱淺。但是,在此後10年的時間里,許秦豪一直希望能完成張國榮的遺願,於是在獲得內地知名影視公司中博傳媒的億元投資後,終於得以在今年將影片重新啟動。在即將於9月末開拍的這部意義非凡的電影中,男主角由張國榮換成了韓國一哥張東健。亞洲頂級女星張柏芝則取代張曼玉出演女主角,影片另一女主角確定為內地一線女星章子怡。
㈦ 香港電影和韓國電影哪個水準高
上世紀香港電影水準甩韓國電影N條街 現在不行了 被反超了
㈧ 韓國電影和中國電影比較
韓國電影已經領先中國一大截了,雖然聽起來很刺耳。
中國電影現在進入了一個商業片低能弱智文藝片曲高和寡的節奏,國產商業片只為圈錢不為電影,拿一個初中生作文的水平的劇本請一兩個大牌,照樣可以賣個幾億票房,錢這么容易賺誰還用心搞電影。文藝片如賈樟柯的作品又是極富中國特色的,不說外國人看不懂,連中國人也只有小部分人看賈樟柯的電影,這類藝術片導演也許把一生奉獻給電影卻沒有從電影里賺到半毛錢,這就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而每年幾百部國產電影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爛片的現實情況下,電影的回收成本院線盈利卻在節節攀升,營造出一個假大空的電影盛市,盛市下隱藏著的腐朽就是國產電影的止步不前。
說回韓國電影,雖然每年也有很多速食電影問世,但是從來都不缺乏誠意之作,回顧韓國電影這十幾年,很難找到哪一年是沒有經典作品的。現在,韓國電影對商業片的把握已經超過日本了,就像90年代的香港電影,你明知道它是商業片,可你不會覺得它膚淺,只會覺得故事精彩節奏流暢。
韓國的文藝片導演是相對「親民」的,使這些文藝片的受眾面不再那麼窄,不會像一些小語種文藝片,文藝到費解。
純國產商業片這些年唯一讓我感覺比較好的只有《瘋狂的石頭》和《李米的猜想》
㈨ 好看的韓國電影推薦豆瓣
1、《絕密跟蹤》
這部影片翻拍07年的香港電影《跟蹤》,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翻拍的電影竟比原版還要好,影片節奏分成緊湊,除去結尾的不合理之外,這部影片可以說達到了好萊塢的水準了。
2、《親切的金子》
這部影片的故事很簡單,講述的是一名叫做金子的女人被冤枉出獄之後,在獄友的幫助之下對陷害她的男人展開了報復。李英愛在片中的演技真的很贊,而導演片尾對人性的表述使得這部影片至今仍受不少觀眾喜歡的原因。
3、《黃海》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男人為了去韓國找尋妻子,於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的故事。這部影片可以說是一部R級片,全片的故事推進完全是依靠暴力和血腥的動作場面。
4、《假如愛有天意》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純愛片的範本,片中的愛情很美麗也很感人。
5、《追擊者》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老鴇發現自己手下的小姐一個接著一個消失了,他以為那些小姐都被人拐走了,於是他開始調查,結果沒想到竟是被一個男人給殺了,老鴇便開始調查那個男人……這是一部懸疑片,結局很慘。
6、《恐怖直播》
影片將鏡頭聚焦在一個演播廳內,節奏很緊湊,簡直令人血脈噴張,全片幾乎由河正宇一人撐起,他的演技幾乎達到了神級。
7、《卑劣的街頭》
這部影片估計是韓國史上拍得最好的一部黑幫電影,片中各種砍人的畫面可以說是韓國黑幫電影中最為真實的片段,簡直令人震撼。
8、《殺人回憶》
影片改編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的一起奸殺案。影片的前半段相對來說比較搞笑,後半段的氣氛比較壓抑,而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則是全片的精華所在,也讓這部影片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零缺陷。
㈩ 韓國票房歷史最高的十部電影
韓國電影:《鳴梁海戰》
票房冠軍《鳴梁海戰》由演員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等主演,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影片劇情一波三折,節奏十分緊張,畫面也相當宏大。該片是首部突破《阿凡達》票房紀錄的本土電影,在第51屆大鍾獎一舉斬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等大獎,還刷新了韓國史上最高首日(68萬人次)和單日(125萬人次)票房、最快100萬人次(2天)和最快1000萬人次(12天)等全部紀錄。
韓國電影:《國際市場》
電影由《海雲台》導演尹濟均執導,演員黃政民、金允珍、吳達洙主演,時間跨度從五十年代的戰爭時期直到今日,講述了男主角為家人拼搏一生的故事。不得不說,韓國電影在催淚方面真是一把好手,電影一開頭就是讓人肝腸寸斷的節奏,中間劇情整體輕松,結合了韓國近代史上的多個重要事件,片尾把積淀的濃厚感情一次性引爆出來,後勁非常強啊!
韓國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綜合韓國影史票房十強
韓國電影:《老手》
這部電影可能大家還不太熟悉,它今年8月在韓國上映後,票房飛速攀升到了影史第3的位置。 影片由演員黃政民、劉亞仁、劉海鎮、吳達庶主演,講述了老牌探員帶隊與囂張跋扈的財閥三世展開智勇博弈的故事。 演員劉亞仁首次挑戰反派角色,動作戲和追擊戲都十分精彩。
韓國電影:《阿凡達》
國票房前十的電影里,唯一一部外國片…… 小編覺得,雖說韓國人的愛國情懷不可忽視,但韓國電影人確實比較了解本國人的胃口吧!
韓國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綜合韓國影史票房十強
韓國電影:《盜賊同盟》
這部片子是《暗殺》導演崔東勛的第一部千萬觀影人次電影,由韓國演員金允石、金惠秀、李政宰、全智賢等聯合出演,任達華也飾演了一位很有魅力的香港大哥。 該片講述了來自中韓兩國的盜竊團隊聯合竊走稀世名鑽的故事,是部相當成功的商業片。 上映時連續刷新了韓國影史十七項票房紀錄,一度位列韓國影史票房第一。
韓國電影:《七號房的禮物》
該片由演員柳承龍、葛素媛等人主演,講述了智障父親進入教導所後,獄友幫他把女兒秘密運進來的故事,爆笑又有著濃濃的親情,是韓國第8部超過千萬觀影人次的本土電影,也是韓國影史票房第一的喜劇電影。雖說是喜劇,小編當年看這部片子時前半部樂不可支,到最後可是痛哭不止,大家要看的話記得先備好紙巾喲!
韓國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綜合韓國影史票房十強
韓國電影:《暗殺》
《暗殺》是今年首部觀影人次突破千萬的電影,由演員全智賢、李政宰和河正宇主演,以1933年的上海和被日本佔領的朝鮮京城為故事背景,講述了獨立軍成員、韓國臨時政府要員和職業殺手聯手暗殺親日派的故事。 劇情撲朔迷離、緊張萬分,演員表現也都十分精彩,口碑上佳。
韓國電影:《光海,成為王的男人》
該片由演員李秉憲和柳承龍主演,講述了朝鮮光海君為逃避毒殺,上演狸貓換太子之計讓平民代替自己度過危機的故事,真假君王在人格和處事上對比鮮明,雖是嚴肅的歷史題材但也不乏搞笑元素。該片在第49屆大鍾獎斬獲了最優秀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等15個獎項,可見其評價之高。
韓國電影:《辯護人》
電影《辯護人》以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宇錫(宋康昊飾)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該片上映後連續29天佔領票房榜首,是韓國史上第9部觀影人次破千萬的本土電影。 宋康昊憑這部電影斬獲了當年百想藝術大賞等的最佳男演員獎,男團帝國之子成員任時完也榮獲百想藝術大賞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韓國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綜合韓國影史票房十強
韓國電影:《海雲台》
2009年上映的《海雲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這也是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最「老」的一部。 《海雲台》是一部虛構的災難片,由演員河智苑、薛景求等主演,講述了在韓國釜山旅遊勝地海雲台發生的一場海嘯,是韓國電影史上第5部超過千萬人次票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