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電影金像獎楚原發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電影金像獎楚原發言

發布時間: 2023-01-13 14:52:44

㈠ 金像獎催淚瞬間:劉德華含淚頒獎,他都說了什麼話呢

劉德華說了很多感謝的話,他沒有說太多自己的感觸,他代表陳木勝導演夫人念了感謝信,也就是這封感謝信讓劉德華含淚頒獎,也是因為這封感謝信讓大家都覺得感觸頗深,劉德華的驚喜亮相讓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意外,同時也非常激動,這些年劉德華鮮少參加這些場合,但是他在這個圈子的地位和影響力很高,由他來給已故的陳木勝導演頒獎,大家都覺得非常合適,劉德華與陳木勝導演合作多次,他們不僅是合作夥伴,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關系,面對陳木勝導演的去世,劉德華的內心也非常難受,無需過多的語言,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劉德華對陳木勝導演的懷念。

劉德華沒有以自己的立場發表很多的言論,他在頒獎舞台上讀了一段陳木勝導演愛人的感謝信,劉德華含淚頒獎就是最好的致辭,在這里我們也要向這些優秀的電影人致敬,因為他們我們才可以看到這么多的優秀作品,非常感謝他們!

㈡ 傳奇導演楚原去世,明星紛紛發文悼念,你怎麼看

港媒報道導演楚原去世,享年87歲。他被譽為香港武俠電影的開山鼻祖,與李翰祥、胡金銓、張徹並稱「四大帥」,後因與狄龍+古龍的鐵三角組合一直為人稱道。也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明星紛紛發文悼念,你怎麼看?


楚原離世後,很多與之合作過的藝人都自發性地進行了悼念以及緬懷。與南紅關系很好的羅蘭直言不敢相信,甚至一度懷疑這是個假消息,因為從來就沒有聽說楚原患病。而曾經在粵語片中與楚原合作的胡楓坦言難過,他表示對方比自己小兩歲,彼此相識都已經60年了,如今又少了一位老友。

㈢ 你還是從前的你么

已經不是以前的我了,以前的自己天真,現在的自己每天為生活奔波,變得不愛說話,多疑,總是感覺自己不被別人喜歡,所有人都不喜歡自己,自己估計回不去以前的樣子了。

有一天你會明白,人不能太善良,因為人們只會挑軟柿子捏,如果事事都太大度和寬容,別人也不會感激你,有時候應該適當的有點脾氣,對待有些人真不能太溫柔和忍耐,因過分善良會讓我們丟失自己的價值和尊嚴,過分善良也是一種傻。

㈣ 香港著名導演、演員楚原去世,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和成就

香港著名導演兼演員的楚原於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歲,真心祝願他一路走好。

提及楚原,也許很多人都認識,他的一生可謂是光彩奪人。

楚原原名張寶堅,是於1956年在其父的影響下,才開始投身於粵語電影編劇工作的。有媒體曾發表報道稱他為香港武俠電影的」開山鼻祖「,從這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於武俠影視的影響力。他的一生總共執導過120部的電影,為大家帶來了許多經典的作品,也讓大家感受到了作品中獨具特色的角色,甚至一度讓人們被所演角色的 情感 所感染到。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流星蝴蝶劍》、《楚留香》系列、《可憐天下父母親》、《陸小鳳》等。

記得在2018年,也就是第37屆香港金像獎的現場中,榮獲終身成就獎的楚原說的那句」當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那就可以驕傲地跟自己說,你,不負此生「。他說的這句話,真的可以完美地詮釋為他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他沒有辜負自己的人生。

除此之外,楚原也還為世人留下了許多可以算得上是警世的名言。楚原的離世,對影視行業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但逝者已矣,我們能做的便是默默哀悼。

楚原的一生甚至可以寫成一本教科書,供後代年輕人士認真誦讀,雖然楚原已然離世,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們都要從他的身上學習一些,畢竟他說過的,也可以算作是老一輩的人經過長期經驗所悟得來的。有時候讀再多的書,都不如上一輩的經驗管用,畢竟完全讀懂書里的知識,單看過是完全不行的,必須得有實踐和時間的付出。

邵氏老導演楚原獲得終身成就獎。

按理說在邵氏的那麼多大導演里,楚原論地位和資歷,早就應該獲得這個獎了。

但是人生起起伏伏,楚原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也許是看過了太多起落浮沉,他的獲獎感言才如此精彩,瞬間刷屏朋友圈,聲勢超過了新晉影帝古天樂和六度奪得最佳導演獎的許鞍華。

看粵語原文更能感受到這段發言的精髓。

原來那個當年撕掉通告的人就是方逸華!

看不懂粵語的可以看看國語翻譯:

可能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對於楚原並不是特別了解,柚子君也只是在惡補武俠電影的時候,看過他的《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還有就是在港片後期,看到很多他客串的角色。

柚子君就請來前輩, 港片達人魏君子老師 ,他授權柚子年華轉發一篇舊文,紀念楚原老師。也算是給大家普及。

有才華的導演,有幸生逢盛世,若然抓住機遇,不難成就一番事業。譬如李翰祥、胡金銓、張徹,壯年時雖經幾度沉浮,但作品等身,或叫好或叫座,皆不失為一代引領風潮的大導演。

待年事已高,事業走低,張徹疾病纏身退休,李翰祥被迫應景賺錢,胡金銓創作力不從心,遲暮英雄縱然無可奈何,卻多少有些不服氣,仍難免書生論劍、指點江山,至不濟也要寫本回憶錄留個紀念。

相比之下,唯有楚原活得瀟灑自在:論藝術成就,他未必在三位大師之下;講商業票房,他導片138部,30年前人稱「楚千萬」(一年拍片總票房過千萬港幣,張徹也只號稱「百萬導演」);烈士暮年後,楚原既未像張徹、李翰祥那樣壯心不已,亦不似桂治洪、孫仲那樣退隱異邦。他依然混跡於紛囂影視圈,卻已不再做號令三軍的大導演,而是屈尊去電視台演肥皂劇,甘願做個供後輩驅使的老龍套!

按說楚原早已名利雙收,何必如此自貶身價?但反言之,孫仲等遠遁他鄉自可超然物外,張徹輩久在圈中不免自恃身份,倒是「楚千萬」這種「鬧市俠隱」的淡然心態最是難得。不過,為人處事能做到榮辱不驚、鋒芒盡掩,講到底,雖是楚原性情使然,卻也與浮沉經歷有關……

楚原(原名張寶堅)能進電影圈,當然多虧身為粵語電影名家的老爹張活游,但他掌握電影知識和理論則全靠自學。如果說父親的粵語片只是啟蒙,那麼真正讓楚原愛上電影的卻是桑弧執導、石揮主演的《哀樂中年》。從此,學生時代的楚原迷上了上海電影,由於在解放後的廣州讀大學,他研習的電影理論書籍大部分來自前蘇聯。

飽覽群書後,楚原很快有機會得以實踐。1954年,楚原來港,蒙世叔吳回提攜,開始電影拍攝工作。初期也學父親演戲,但因個子矮做不了小生,楚原便轉做助導和編劇,不久給秦劍做副導。《湖畔草》是楚原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當時他只有23歲,與岳楓並列為中國最年輕的電影導演(李翰祥28歲做導演,胡金銓、張徹更是30歲之後才如願)。

雖然年紀輕輕就做導演,但楚原一開始就弓馬嫻熟,拍戲又快又好,也讓他泡到了自己電影中的女主角南紅。老東家光藝公司不僅縱容他自由創作,還允許楚原、南紅夫婦自組「玫瑰」公司(但占股50%),並出借當家小生謝賢。顯然,片商老闆對楚原另眼看待,絕非大發善心,而是看重楚原才華橫溢、有商業價值,無論文藝片《秋風殘葉》、《含淚的玫瑰》、《冬戀》、《浪子》,抑或奇情動作片《黑玫瑰》和錯摸喜劇《玉女添丁》,無不既有掌聲又贏票房,與父親合作的 社會 倫理戲《可憐天下父母心》更曾在內地發行,影響頗大。

久而久之,有人便稱楚原為「急智奇才」,他卻不以為然。因為在楚原眼裡,做導演實在不算難:「我覺得做導演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那個劇本,你隔晚將劇本弄妥了,拍攝時便一點也不困難。可能我的腦筋轉得比別人快一點吧,所以處理起事情來也比別人快,在我寫劇本的時候已經事先將鏡位之類都想好了。坦白說,電影不過是化了妝講故事而已」。

楚原說得輕松,但對同時代的多數粵語片導演來說,甭說事前寫劇本,就是現場拍攝還有的聽馬經、有的吃雲吞面——大家忙著賺錢糊口,哪有時間精力做准備搞創作?結果,縱然楚原有心,但面對那麼多的雲吞面導演和「七日鮮」,亦無力阻止粵語片的日益衰落。至1969年,香港的粵語電影已經走到山窮水盡,連身價一萬一部的楚原(當時粵語片導演單部最高工資,其他人一般只有三四千港幣)也只好轉投國泰導國語片。

為國泰打工兩年,楚原只拍了四部戲,遠不及60年代中期一年拍10多部的盛況,但其中一部《龍沐香》卻奠定了日後自成一派的楚氏浪漫奇情武俠片的風格基調。正因如此,楚原跳槽到邵氏不久,就拍出代表作《愛奴》(1972)。只是,該片雖用武俠片包裝,但依楚原初衷,「愛奴」何莉莉只須用愛復仇,不需要懂武功,可惜當時流行武俠片,楚原的想法最終還是被老闆邵逸夫否決。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賣,不僅打敗李小龍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榮登年度冠軍,更成功令幾近絕跡的粵語片起死回生,影響可謂深遠。

不過,對於楚原來說,《七十二家房客》或許是他票房最好的電影,卻絕不是他最喜歡的作品(浪漫奇情文藝片才是他的最愛)。更何況,《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原著舞台劇本精彩,還有一班深受觀眾歡迎的《歡樂今宵》電視藝員演出。至於楚原的功勞,只是適時將當年的香港現實與劇情台詞結合起來而已。

無論如何,《七十二家房客》令楚原成為邵逸夫最器重的導演之一。可惜好景不長,楚原隨後執導的六部戲,除《香港73》賣座稍可外,其餘票房皆未達到預期,他也因此逐漸失去老闆信任。

1975年,楚原有9個月沒戲拍,心底發慌之餘,就想到拍武俠片,主動將金庸和古龍的小說寫了電影分場劇本給邵逸夫看。這回總算峰迴路轉,盡管邵老闆覺得不太靠譜,但他仍叫自己信任的倪匡寫了一個《流星·蝴蝶·劍》劇本給楚原。

楚導演一看傻眼,原來倪匡的這個劇本只有律香川和老伯的斗爭部分,竟將小蝶、孟星魂等主角盡數刪去,只好偷偷自己重新改編(好在倪匡有個習慣,先拿劇本費,必定準時交稿,但恕不修改,你改隨便)。

《流星·蝴蝶·劍》上映後,香港票房不俗,台灣更破了賣座紀錄。自此,改編古龍小說的武俠電影蔚為風潮,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初,單楚原自己就拍了18部。

當時,觀眾和業內一致公認:港台那麼多人(包括古龍自己)拍古龍武俠片,更有不少玩大手筆拍外景,卻都不及只拍內棚廠景的楚原最得神韻。

對此,楚原先是謙遜一句:「基本上,沒有了楓葉和乾冰,我是不懂得拍戲的。」隨後言明:「我的電影,其實可以叫做楚原的古龍小說電影,那裡面有很多我的成分在內,我很喜歡國畫中的寫意派畫風,《三少爺的劍》中的燕十三,一個冷寂的江頭,一個殘破的魚網,他一面在那兒補網,一面煮葯,只是這些,燕十三的遺世味道已經出來了。」

除了構圖布景等方面受中國寫意派畫法影響,楚原亦坦承一直把古龍武俠當成文藝片來拍,「例如《小李飛刀》中幾乎全是講人性,終日情情愛愛」,加之拍古裝片可以借主角之口吟風弄月,更對了楚原性喜詩詞的胃口,拍起來自然隨心如意、效果奇佳。

別看楚原最愛拍浪漫奇情,本人又喜歡開玩笑,經常在片場逗大美女井莉莞爾,但為人處事卻與自己電影中的浪漫男主角不同。

楚原從不會清高脫俗,別的導演欺他脾氣好,經常借棚借人,他忍久也會發火。他也經常「為五斗米折腰」,即便拍古龍武俠最紅的時候,邵逸夫讓他專為李嘉誠幾個潮州富商拍個潮劇電影《辭郎州》,他也欣然從命。

結果《辭郎州》上映三天便下片,票房不足八萬。當然,楚原之所以有此底氣,皆因事前邵老闆給他吃了定心丸:「拍這個才花幾十萬,讓他們(李嘉誠等富商)開心一下吧。」至於是否砸自己招牌,楚原無所謂,只要老闆滿意就成。

楚原這大半輩子,骨子裡是文藝情懷,拍的卻多是商業片;演的影視劇雖然不少,但真正有戲可演的只有《雪兒》和《警察故事》。

不過,楚原最難得之處在於因地制宜、適應潮流,拍武俠片居然融入文藝腔,也能成功;做導演漸失靈感,便毅然收手;對影視圈難舍難離,就乾脆放下身段跑龍套!大導演又如何?活得瀟灑才是正經!祝楚老開心長壽!

而不是,他拍了什麼。

他在猶豫。

越來越近。

㈤ 人間萬千事,都付笑談中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許多事不必苛求。

人生的滋味,無論是苦辣還是甜酸,都要自己品嘗。

人生的道路,無論是崎嶇還是平坦,都要自己去走。

人生的命運,無論是順遂還是多舛,都要自己直面。

回首過往,一蓑煙雨。其中的悲歡、得失、成敗,最令人百感交集。

唯有學會笑談這一切,方能得自在,獲從容。

01笑談悲歡

豐子愷先生有言:「人間的事,只要生機不滅,即使重遭天災人禍,暫被阻抑,終有抬頭的日子。」

萬般滋味,皆是生活。若覺生活太難捱,請君學學豐子愷。

老先生的漫畫妙趣橫生,畫面勾勒出的是尋常趣味,文字點綴出的是至理哲思。

先生洞察世事,於一筆一畫中描摹生活情味,於一人一物中彰顯世間百態。

他的畫里,包羅著最真切的生活,賞之品之,是無盡的詩意和美感。

俞平伯評價說:「 他的漫畫風格簡易朴實,意境雋永含蓄,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梁。……在他筆下,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我們從他的畫里了悟世事,捕捉妙意,卻全然想不到這竟是一個走過無數坎坷路的人創作的。

抗戰爆發,豐子愷39歲,開始顛沛流離、東躲西藏的八年。文革突襲,他68歲,經歷蒙冤受屈、灰暗無光的十年。

從小在溫情中浸潤著長大的豐子愷,面對命運的悲歡交集,總能以一顆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

因此,縱然他身處亂世,幾經浮沉,遍歷苦難,卻仍葆有童心。哪怕在困境中,他的畫仍然情趣盎然,意蘊豐盈。

一個懷揣著天真爛漫的人,他的內心定然是純凈清澈的。所以,在逃難的歲月里,他能畫出炮彈做的花瓶,他能躲到清靜地,不聞警報聲。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半生坎坷路,盡付笑談中。他堅信一世悲歡,總能釋然。

李宗盛在《凡人歌》一曲中唱道:「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

作為凡人,每個人都在忙碌、奔波,誰都有苦難、挫折。眾生皆苦,唯有自渡。悲歡交織,唯有笑談。

02笑談得失

魏晉的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了一位隱姓埋名的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的宅邊有五棵柳樹,平日里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居住環境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吃穿狀況是「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可先生仍然安閑自得。

五柳先生面對得與失,是「忘懷得失,以此自終」。他這類人,是不戚戚於貧賤,也不汲汲於富貴。

陶淵明借寫五柳先生,實則用以自況,抒發他個人安貧樂道、忘懷得失、率真自然的志趣。

當初一篇洋洋灑灑的《歸去來兮辭》,是他與官場的告別書。「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從此他不願再為五斗米折腰了。

所謂有得必有失,魚和熊掌不可兼而擁之。陶淵明舍棄了功名利祿的負累,卻擁有了晴耕雨讀的悠閑。他剪斷了升遷的藤蔓,卻能自由守拙歸田園。

既已選擇詩意棲居,既已徹底棄絕塵想,就不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

從此,種豆南山下,是他;採菊東籬下,是他;晨興理荒穢,是他;帶月荷鋤歸,是他。

久在樊籠里,卻失去了本心,待他返回自然,內心重歸寧靜。他發現做一個山村野老也不錯呀,可以與樵夫為鄰,和漁翁對坐。

能笑談得失,才能寵辱不驚。想那孟浩然一生仕途困頓,慘遭奚落,他退回山水之間,隱居讀書,寫詩自娛,登高望遠,何樂而不為?

人生本過客,得失寸心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看開的世界。我們要拿得起,放得下,笑談人生得失,看開是非恩怨。

03笑談成敗

香港第37屆金像獎的頒獎典禮上,一位白發蒼髯的老人引起大家的注意,獲獎詞更是讓人感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就是最佳成就獎獲得者楚原。

楚原回憶起一生的跌宕起伏,走過八十多年人生路的老者,用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告訴大家為何他能笑談成敗,不憂不愁。

講到過往導演生涯,楚老動 情感 慨道「回首半生青衫,漫長人生中,有開心事,但困難的日子也不少。人生大概是失意多、如意少。」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創造過票房神話,打敗《龍爭虎鬥》,榮登年度冠軍。

他也遭受不少撲街的慘況,在新戲《天龍八部》開鏡當天,曾被方逸華女士當面撕爛通告,羞辱根本不會拍電影。

在榮耀時,他沒有因風光無限而洋洋得意,反而低調地鋒芒盡掩,謙遜有禮。

在逆境中,他也沒有因陷入低谷而愁思滿腹,反而一如既往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到了他這個年紀,成敗都已經看淡,就像老爺子說的「管他天下千萬事,閑來輕笑兩三聲」。

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恩怨情仇,無論外界發生什麼,他全當菩提明鏡,笑一下就算了。

白岩松在《你幸福了嗎?》這本書中,寫過他在中學畢業二十五年聚會上的發言。

他說:「所謂混得好的,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痛苦與要付出的代價;所謂混得不好的,也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平靜。就看你怎麼看待它,怎麼善待擁有的好。」

人們習慣以混得好壞去定義成敗,他卻一反常態,擯棄世俗的規則,一分為二地看待好壞,笑談成敗。

楊慎有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事實上,當人的心胸開闊點,眼界遼遠點,格局放大點,一時的成敗,又算得了什麼。

㈥ 管他天下千萬事是誰說的

你是想問管他世上千萬事吧。
楚原。
他的原話是:管他世上千萬事,閑來輕笑兩三聲。
意思是天下千萬事都和我無關,可以拿來做平時聊天時的話題,我就是聽一聽,笑一笑。表現出對世事的疏遠淡然。
是楚原在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楚原獲獎感言。

㈦ 做能做的事,發能發的光(4.12)

1做能做的事,發能發的光。

2所謂天縱英才,只是良知澄澈。

3為他人著想,為別人創造價值,此心即為良心。

4人生依靠的不是復雜的戰略和戰術,不是步步算計、百般聰明,而是天生一點良知「盡精微、致廣大」的歲月結晶、人格化顯!

5沒有人會探究你長大的過程,只有你知道你在慢慢改變。——《涵解》

6雞鴨的生存之道:一天一個蛋菜刀靠邊站。

7做貢獻,是最好的謀生之道:去操心你的貢獻,不要去操心你的生存。成功鏈條:獲取基於貢獻、貢獻源於能力、能力來自努力。古代聖賢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8不是說君子需要安貧樂道、心甘情願過清貧的生活;而是說,需要去操心你的道行,不要去操心你的貧富。傾注自己的體力、智力與靈性,致力於求道、悟道、得道,食自來、貧自去,何憂何懼?王陽明說:去操心你的良知,不要去操心你的成功或者失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既然如此,命運,能耐你如何?

9如果你真是信奉一套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也就沒什麼好焦慮的了。

10一個令我永生難忘的課後作業:聽完這堂課,無論此生境況如何,我都有信心過好這一生了。

11面對現實,不要退縮。

12巔峰期能夠急流勇退的人,少之又少。把綠城公司賣給中交的老宋,算半個吧。64歲的他很久不關心房地產江湖了。這些年就做做小鎮,研究研究農業和養老產業了。
前幾天,有綠城的老員工跑去玫瑰園跟他開玩笑,說融創股價跌成這樣,藍城可以收購了。
老宋聽完笑了笑,沒有興趣搭話。
愛也好恨也罷。煙花而已。

13彼時2018年,楚原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那是他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露面,當天,楚原身著西裝,手拄拐杖,用字正腔圓的粵語發表了自己的獲獎感言,這一段感言,楚原說的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發人深省,盪氣回腸,可謂濃縮了一代電影大師的一生感悟與心路歷程,真稱得上字字珠璣,茲全文照錄如下:

14我走進店裡,裡面的光線昏暗悠長,好似黎明或黃昏長期沉睡於此,早已被外面的光陰所遺忘。陽光永遠走不過去的深處是三面老式櫃台,孤島似的浮在暗影里,人走過去卻猛然看到櫃台下面轟然怒放的五光十色,日雜百貨一應俱全,反被這么齊全的顏色嚇一跳。如今縣城裡的大小商店幾乎都已經改成了超市,絕少見到這樣老式的櫃台,猛然看見,只覺得恍如夢境,彷彿這段時光不過是棲居在另一段時光里,像鳥棲居於樹,血液棲居於皮囊。有兩根大柱子支撐著房梁,椽子間居然還住著一窩麻雀,每天早出晚歸,見了人也不生分,老鄰居似的。

15「從來如此,便對么?」——《吶喊·狂人日記》

one more thing:

《題三十小像》 吳慶坻

食肉何曾盡虎頭,卅年書劍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
自是汝才難用世,豈真吾相不當侯。
須知少日拿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㈧ 電影人楚原去世,他為什麼被稱為香港武俠片的「祖師爺」

香港武俠片祖師爺楚原老先生在2月21日逝世,享年88歲,楚原老先生去世的消息發布出來以後,香港影視圈的眾多藝人通過社交平台對楚原老先生表示緬懷。楚原老先生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他獲得2018年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頒獎典禮上。當時他還在現場發表了獲獎感言,他拄著拐杖上台,自嘲道:“終身成就獎頒給一個終生沒有什麼成就的楚原,你們是逼我講句受之有愧”。楚原老先生說的這句話,正是顯示出了他的謙虛和低調的為人。

㈨ 一個人真正成長的標志是什麼

其實我個人認為長大與否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標准。樓上所說18歲只是一個成年的年齡標准。很多事實證明,18歲的少年心理斷奶期還遠遠未到。在我看來,一個人真正成長不僅在於生理,更加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成長。如果一個人在各方面,包括生活、情感、工作以及經濟上都能獨立了,那麼他才能算是真正長大了。

㈩ 知名導演楚原去世,一生獲獎無數,為什麼最讓人羨慕的卻是他的愛情

知名導演楚原傳出去世的消息,享年87歲,一時間引發香港影視圈眾多藝人的震驚和悲痛,對楚原驟逝的消息表示難以接受。

說到著名的導演楚原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對他印象都非常深刻,畢竟他不僅是一位厲害的導演,還是一位厲害的男演員,他的一生共執導逾120部電影。其中《七十二家房客》、《可憐天下父母心》、《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楚留香》等等都非常經典。

知名導演楚原去世

經歷大起大落,縱橫台前幕後,對演藝影視圈貢獻良多,充滿大智慧的前輩,特別關照後輩,實至名歸的香港大導演永遠懷想楚原老戲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