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蘭德龍電影獲獎經歷
★獲獎:第45屆(1995)柏林國際電影節 - 終身成就金熊獎
★提名:第21屆(1964)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男新人豹 Il Gattopardo (1963)】
★獲獎:第10屆(1985) - 法國凱撒獎-【最佳男演員我們的故事 Notre histoire (1984)】
★提名:
·第3屆(1978) - 法國凱撒獎-最佳男演員-【貪官之死 Mort d'un pourri (1977)】
·第2屆(1977) - 法國凱撒獎-最佳男演員-【克萊恩先生 Monsieur Klein (1976)】
★獲獎:第16屆(1972) 義大利大衛獎 - 大衛特別獎
Ⅱ 求《豹》1963年免費百度雲資源,伯特·蘭卡斯特主演的
鏈接:
提取碼: 56r1
《豹 Il gattopardo》
導演: 盧基諾·維斯康蒂
編劇: 蘇索·切基·達米科、帕斯誇萊·費斯塔·康帕尼萊、盧基諾·維斯康蒂
主演: 伯特·蘭卡斯特、克勞迪婭·卡汀娜、阿蘭·德龍、保羅·斯托帕、里娜·莫雷利
類型: 劇情、愛情、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法國
語言: 義大利語、拉丁語
上映日期: 1963-03-29(義大利)
片長: 187分鍾、205分鍾(首映版)、151分鍾(西班牙)、161分鍾(英國)、161分鍾(西德)、165分鍾(美國)、195分鍾(法國-戛納電影節)、178分鍾(DVD)
又名: 浩氣蓋山河(台)、The Leopard
影片以1860年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為背景,通過薩里納親王這個中心人物的心路歷程,反映出面對風起雲涌嶄新時代的到來,身處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的浩盪潮流當中,原有權貴和貴族因此而沒落這一無奈而必然的命運。
薩利納親王一家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但隨著局勢的急劇變化,親王的外甥唐克雷迪投奔正在西西里登陸的青年義大利黨人加里波軍隊。返回故里,唐克雷迪對市長塞達拉的女兒安傑莉卡一見鍾情,兩人情投意合,不久便訂婚了。塞達拉答應給女兒一份豐富的嫁妝,這樣便挽救了薩利納即將衰敗的家族,而塞達拉也因能跟大貴族攀親而沾沾自喜。此後,西西里島進行了全民投票,結果一致贊成歸並義大利。都靈派來了使者,邀請薩利納作為名門貴族的代表,參加議會工作,但被薩利納拒絕了。新政府沒有給這個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島嶼帶來任何變化,特別是加里波在戰敗後,巴勒莫上流社會的生活又恢復了舊貌,貴族們頻頻舉行舞會...
Ⅲ 阿蘭德龍主演為女兒報仇的電影
警察的諾言----
一批警界內部的思想激進者,痛感法律的無能和懲罰犯罪的不力,於是暗中組織起來,以暴力消滅的恐怖方式對吸毒、色情貪污、黑幫等犯罪集團進行突然襲擊.[1]
隱居非洲的普拉特原是一精乾的警官,
劇照
十年前妻子被殺,嫌疑犯因證據不足被釋放。心灰意冷的他因此隱居非洲悉心撫養女兒,誰想到,女兒也在法國被害。普拉特決心振作起來,為女兒報仇。在調查中他發現殺人者是自稱「執刑隊」的人乾的,而讓他不能接受的事實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卻是他的朋友、警察局長雷內。普拉特在女檢察官的配合下,將罪犯一一處決。雷內最終也忍受不了普拉特對他的羞恥而自殺
Ⅳ 阿蘭德龍至今為止的所拍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1. 《演員》2000年。
2. 《Visconti Luchino》1999年,飾他本人。
3. 《二分之一的機會》1998年,飾於連·維涅爾。
4. 《日與夜》1997年,飾亞歷山大。
5. 《嘎納的400個榮耀》(電視)1997年,飾他本人。
6. 《一百零一夜》1995年,飾某一天中的一個角色。
7. 《玩具長毛熊》1994年,飾讓·里維埃。
8. 《一宗罪》1993年。
9. 《卡薩諾瓦的歸來》1992年,飾卡薩諾瓦
10. 《新浪潮》1990年,飾羅歇·勒諾克斯/里夏爾·勒諾克斯
11. 《跳舞機器》1990年,飾阿蘭·吳爾夫。
12. 《沉睡不醒的警察》1988年,飾歐仁·格蘭代爾。
13. 《電影》(電視系列片)1988年,飾於連·芒達。
14. 《路過》1986年,飾讓·迪雅茲。
15. 《警察的話》1985年,飾達尼埃爾·普拉特。
16. 《我們的故事》1984年,飾羅伯特·阿弗朗什。
17. 《斯萬的愛情》1984年,飾Baron de Charlus。
18. 《鬥士》1983年,飾達爾內。
19. 《沖擊》1982年,飾馬丁/克里斯汀。
20. 《為了警察那張皮》1981年,飾Choucas。
21. 《Tegeran-43》1980年,飾檢查官Foche。
22. 《勇斗三人》1980年,飾Michel Gerfaut。
Ⅳ 跪求好心人分享佐羅1975年上映的由阿蘭·德龍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佐羅Zorro(1975)》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mBRYQsYwtMbCN2Cd1BGNg
導演:杜奇奧·泰薩利
編劇:喬治·阿洛里奧
主演:阿蘭·德龍、奧塔維亞·皮科洛、恩佐·塞魯西科、穆斯塔什、吉雅科莫·羅西·斯圖爾特
類型:喜劇、動作、西部、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義大利
語言:義大利語、英語
上映日期:1975-03-06
片長:124分鍾
又名:大決斗、神鞭大俠
西班牙人在南美洲殖民統治時代,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新總督米格爾在上任途中被殺,臨死時把官印交與好友「歐洲第一劍士」唐迭戈(阿蘭·德龍AlainDelon飾),要其承繼遺志。三個月後,新總督突然出現,不過他似乎是一個貴族的紈絝子弟,一切事物均假手他人。與此同時,民傳說一位蒙面黑俠從天而降,警惡懲奸,鋤強扶弱,"佐羅"的英名不徑而走,令殖民者大為頭痛,而新總督的身份更令人懷疑。身兼總督和俠客雙重身份的迭戈與殘暴的韋爾塔上校鬥志斗勇,終於在韋爾塔強娶奧頓西婭的婚禮上結果了這個惡棍的性命,為當地百姓除了大害。佐羅告別了好姑娘奧頓西婭,告別了新阿拉貢。這個主持公道、追求自由的義俠佐羅又跨上棗紅馬去行俠仗義了……
Ⅵ 阿蘭德龍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阿蘭德龍主演的電影:
1、《豹》
殺手傑夫在執行暗殺任務時被鋼琴師馬蕾莉認出身份,卻意外得到了對方的袒護,正當他困惑時得知馬蕾莉正是僱主的情人,傑夫也因此陷入了愛與背叛的矛盾之中。
Ⅶ 阿蘭德龍主演的電影
名為《警官的諾言》Parole de flic
Ⅷ 阿蘭德龍--這是哪部電影
豹 Il gattopardo (1963)
導演: 盧奇諾·維斯康蒂
編劇: Suso Cecchi d'Amico / 帕斯誇萊·費斯達·康巴尼勒 / 盧奇諾·維斯康蒂
主演: 伯特·蘭卡斯特 / 克勞迪婭·卡汀娜 / 阿蘭·德龍 / 保羅·斯陶帕 / Rina Morelli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法國
語言: 義大利語 / 拉丁語
上映日期: 1963-03-28
片長: 187 分鍾 / Spain: 151 分鍾(cut version) / UK: 161 分鍾(cut version) / USA: 165 分鍾(cut version) / France: 195 分鍾(Cannes Film Festival) / 205 分鍾(premiere version) / West Germany: 161 分鍾(cut version)
又名: 浩氣蓋山河 / The Leopard
Ⅸ 佐羅扮演者阿蘭德龍何時去世的
3.18
巨星阿蘭德龍決定安樂死,近照曝光顯蒼老,兒子透露父親兩大心願。
阿蘭德龍(阿蘭德龍)一般指阿蘭·德龍。
阿蘭·德龍(Alain Delon),1935年11月8日出生在法國,法國男演員。
1957年,主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當女人捲入時》。1960年,主演的犯罪電影《怒海沉屍》上映。1963年,主演犯罪電影《地下室的旋律》。同年,主演的劇情片《豹》上映。1968年,出演的短片集《勾魂懾魄》上映。1975年,由40歲的阿蘭主演的西部片《佐羅》上映。
Ⅹ 阿蘭·德龍說他活夠了,隨時准備死,只是不要把他挖出來驗DNA
1960年的電影《怒海陳屍》,講述的是貧困青年湯姆·里普利,為了過上富裕生活,陰謀殺害自己朋友富家子菲利浦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個經典場景:里普利靠在沙灘椅上,雙目輕合,襯衫敞開。他手裡拿著一杯酒,一邊慢慢地品,一邊思考謀殺計劃。椅子後面的藍色大傘占據了大部分背景,不過沒有為他遮擋陽光。他的臉沒有任何錶情,看似慵懶平靜的外表下涌動著波瀾,觀眾們提著一顆心,急切地想讀懂他。
里普利的扮演者是時年25歲的阿蘭·德龍,他在片中完美地演繹了里普利這個外形俊美但內心冷酷的壞蛋。
上世紀六十和七十年代是法國影星阿蘭·德龍事業的全盛時期,那時他被認為是法國,乃至全世界,最英俊的男人。中國觀眾認識他是從電影《佐羅》。飾演佐羅時,阿蘭·德龍已經進入不惑之年,依然魅力十足。
阿蘭·德龍既扮演過佐羅那樣的英雄,也飾演過很多反派。因為顏值太高,即使是演大壞蛋,人們(尤其是女人們)對他也無法恨得咬牙切齒,所謂「顏值即正義」。
他身上有一種黑暗氣質,加上絕世美顏,給人亦正亦邪的感覺。這種氣質是如何形成的?阿蘭·德龍說是因為童年時父母曾將他拋棄。
四歲時,他的父母離婚後各自再婚,他成了多餘的人。「我父母在我四歲的時候就把我趕走了。我發現自己像孤兒一樣呆在寄養家庭。我出名以後,他們倆又都跑回我身邊。突然之間,他們想起來有個兒子。」
還有一件事,阿蘭·德龍說無法原諒他的父母。17歲時,年幼無知的他報名參軍,結果被送去印度支那打仗。「大多數人參軍時都是21歲,我只有17歲,我的父母毫不猶豫地簽署了徵兵授權書,這是他們第二次拋棄我」。
「幼年時沒有得到的愛永遠無法彌補。即使我與我愛的女人在一起,也感覺孤獨。四歲的時候我就明白,你最愛的人可以拋棄你。」
因為兒時被親人傷害過,他無法對別人,哪怕是極為親近之人,產生完全的信任,這是他對父母的心結。他放任這個心結影響了自己一生,長大後,每次經歷 情感 波折,他都會把這個心結作為自己缺乏責任感的借口。
阿蘭·德龍從來不認為自己只屬於一個女人,他還承認,自己的成功離不開眾多女人的幫助。
「當我從印度支那回來時,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如果我沒有遇到我遇到的女人,我早就死了。是女人——我不知道為什麼——愛我,讓我進入這個職業,希望我從事這個職業,為我戰斗。」
他的第一個貴人就是女人,演員布麗吉特·奧伯特,比他大十歲,她將他引薦給了導演伊夫·阿萊格雷特,後者把他領進了電影藝術的大門,讓他在1957年出演了一個角色。1958年,他遇到了第二個貴人,年輕美麗的德國演員羅密·施耐德。那時她已經因為飾演《茜茜公主》而被觀眾熟知,他還是岌岌無名。
阿蘭·德龍甩了布麗吉特,開始瘋狂地追求羅密。少女的芳心被他無懈可擊的外表和法式浪漫迅速攻陷,羅密不顧母親的反對,一年後與阿蘭·德龍訂婚,放棄自己在德國如日中天的事業,移居法國。
他23歲,她20歲,正是最美的年華,媒體稱他們為歐洲電影界最美麗的一對。羅密深愛阿蘭·德龍,可她無法留住阿蘭·德龍這個浪子的心。
在與羅密相戀期間,阿蘭·德龍和德國歌手尼可發生了一夜情,1962年,尼可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阿里。阿蘭·德龍一直不承認這個孩子是他的。由於尼可的精神狀態不佳,無法照顧阿里,阿里後來被阿蘭·德龍的母親收養。
同樣是在1962年,阿蘭·德龍背著羅密與21歲的女演員娜塔莉·巴特萊米搞地下情。1964年,阿蘭·德龍在給羅密留下一封分手信和一朵玫瑰花之後不告而別,「我和娜塔莉去墨西哥了,有一堆事要做。」
8月,阿蘭·德龍與娜塔莉秘密結婚,一個月後他們的兒子安東尼出生。娜塔莉是阿蘭·德龍眾多伴侶中唯一與他結過婚,用了他姓氏的女人,她後來說:「我很天真,他不忠,但我沒有。」
五年後,這段婚姻以阿蘭·德龍的移情別戀告終,他與娜塔莉離婚,投奔女星米蕾葉·達爾克的懷抱。米蕾葉可能是被他PUA了,她不像羅密和娜塔莉一樣,要求阿蘭·德龍只愛她一人。她說:「阿蘭教會我,沒有什麼是屬於你的,男人不屬於你。只要我們能住在一起,享受在一起的每一刻,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米蕾葉陪伴了阿蘭·德龍14年,兩人於1982年分手。米蕾葉的心臟有問題,不能生孩子,阿蘭·德龍想要自己的孩子,這可能是他們分手的原因之一。
1987年,阿蘭·德龍遇到比他小31歲的荷蘭模特羅莎莉·范布里曼。羅莎莉給阿蘭·德龍生了一兒一女。兩人於2002年分手,阿蘭·德龍稱羅莎莉為「孩子媽」。
1982年羅密去世後,阿蘭·德龍給她寫了一封長長的情書,感動了很多人。
多年以後,阿蘭·德龍在一次采訪中說,羅密是他一生的女人,他後悔沒有娶她。可是,他也說,羅密在43歲時去世,至少凍結了她的美貌,「我不想在70歲時見到她,這樣對她來說是更好的結果。」
所以,他對羅密的愛能有多深?
2019年,57歲的阿里試圖通過法律手段讓阿蘭·德龍承認和他的父子關系。阿里在法庭上回憶了18歲時去找阿蘭·德龍的情景:「阿蘭·德龍一隻手放在方向盤上,另一隻手拍拍我的肩膀,給我做了一番演講——他說,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朋友,但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你的眼睛不像我,你的頭發不像我,你不是我的兒子,你永遠不會是我的兒子。我只和你媽睡過一次。」
不管阿里尋親的真正原因是為了獲得親情,還是為了錢(遺產),阿蘭·德龍都打定主意永不相認。阿蘭·德龍擔心自己死後可能會被挖出來做DNA親子鑒定,他對媒體說,「我已經告訴我的女兒,當我死的時候,別把我挖出來,請不要讓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
除了阿里,阿蘭·德龍還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在演藝圈打拚。他似乎不懂如何與兒子相處,與兒子們的關系都不好,在事業上也沒給他們多少幫助。女兒阿努奇卡是唯一得到了父愛的孩子,從小陪他走紅毯,他指導她演戲,稱她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小兒子阿蘭-法比安·德龍出生於1994年,是一名模特,也是容貌最像阿蘭·德龍的孩子。他對媒體說,小時候他父親家暴他母親,造成他的母親八根肋骨和鼻骨折斷。此舉惹得阿蘭德龍暴跳如雷,指責阿蘭-法比安接受采訪只是為了錢。不管怎樣,阿蘭-法比安還是以身為阿蘭·德龍的兒子感到自豪,他一直記得父親的一句話:「你是一個德龍,永遠不要忘記你是從哪裡來,你出身於一個高貴的血統。」
阿蘭·德龍是個高度自戀的人,這種自戀讓他覺得自己有凌駕於他人之上的特權。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紳士,人們喜愛他主要是因為他的絕世容顏。
「我做過愚蠢的事情,我進過監獄,我是個小惡棍。我有的只是這張臉。」
「我一生都被愛著,很少有男人像我一樣被愛過。」
"我非常非常英俊。女人都迷戀我。」
「我媽媽不得不在我的嬰兒車上掛個牌子,上面寫著 『你可以看, 但不能碰!』」
1963年拍攝電影《豹》的時候,阿蘭 · 德龍與導演打賭,影片收官前他能讓女主演 克勞迪婭·卡汀娜迷上他。 阿蘭 · 德龍 不斷向克勞迪婭獻殷勤,晚上約她出去。她果然心動了,但同時也發現了那個賭約,所以及時懸崖勒馬。
阿蘭·德龍很清楚,他對女人的吸引力有多強,女人們前赴後繼地拜倒在他腳下,得到女人的心對他來說是件很容易的事。即使他告訴她們,他不是從一而終的人,她們依舊飛蛾撲火。也正因如此,他不懂得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有了新歡之後舍棄舊愛。
阿蘭·德龍就是一個矛盾結合體,作為法國電影界的傳奇人物,他收入不菲,與戴高樂一樣受人尊重,名譽,地位,財富樣樣俱全,可是,他並不感覺幸福。
2017年,82歲的他對媒體說,他太討厭這個世界了,很樂意現在就死去,他會帶著寵物狗一起走。「我討厭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讓我覺得惡心。有些人令我憎惡。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為了錢。我會毫無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
他一個人生活在巴黎郊外的大宅里,陪伴他的只有寵物狗。他已經在教堂里准備好墳墓,隨時准備迎接死神的到來,他說「男人孤獨的出生,孤獨的生活,孤獨的死亡」。
他每天沉浸在回憶過去之中,懷念那些用膠片拍攝電影的日子。他不再看自己演的電影,因為電影中的大部分拍檔都已經逝去。他經常參加葬禮和紀念活動,孤獨感每一天都會增加。
曾經相愛的人都離他而去,只剩他孤家寡人,身體在中風之後每況愈下。他為自己事業的成功而自豪,對個人生活的失敗感到無奈。
阿蘭·德龍說,「除了幸福,我什麼都有」,「我身體里植入的程序是為了成功,不是為了幸福。兩者不能兼容。」
他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歸咎於父母,一直為幼時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而糾結,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他沒有學會如何去愛,不懂得「讓別人幸福自己才能幸福」這個道理。
他的母親說過:「我想我兒子的邪惡和我的善良一樣多,當他做蠢事的時候,每個人都得為此付出代價。所有的人,不管對他重要或不重要,只要接近我兒子就會被傷害。」
晚年的阿蘭·德龍花了不少時間反思過去,他說出了最重要的人生感悟:「我懂得了一切,並得到了一切。但真正的幸福,是給予。」
他終於明白,幸福生活中愛與被愛缺一不可,而且愛比被愛更能讓人感覺幸福。也許他幼年時從原生家庭中沒有感受到足夠的愛,所以欠缺愛的能力,可是後來有那麼多的人愛他,如果他不是一直以幼年時的痛苦做借口,只索取不付出,或者他能有更多的責任感,他的日子應該是越過越幸福,而不是越來越感覺不幸福。他的自戀和自私結出的是苦果,真正應該為他生活不如意買單的人,是他自己。
如果他和羅密在一起的時候就明白這一點,他和她的人生將會有怎樣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