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是什麼原因
原因
首先是大環境改變了,時代變化了。
當年的中國沒有什麼好電影,美國大片也過不來,自然香港電影就高大上。如今現在每年網路劇這么多,中國大片也不少,美國大片都可以通過網路看到,香港電影自然也就沒那麼吸引眼球了。
其次市場變了,香港並沒有強大的本土市場可以依託。
當時的香港電影除了本土市場還有東南亞市場,因為當年韓國電影沒有起來,日本市場也比較開放,東南亞市場也可以進入,尤其是台灣,所以香港電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
但是隨著台灣片商對港片越來越不滿,王晶曾說過台灣片商曾花3000萬買了周星馳的濟公台灣版權,但卻虧的底朝天,台灣片商聯合起來要求政府放開好萊塢市場,韓國文化崛起,泰國電影崛起,這樣所有國家都開始保護國內市場,所以香港電影頹勢就來了。
電影特點
工業化
香港的製片模式、專業分工、組織結構雖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完善,但較之好萊塢仍顯得隨意機動,工業化程度遠不夠嚴密有序。首先,按照好萊塢的工業規則,電影一旦開機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隨意更改劇本、變動進度。
然而香港的電影導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們的拍攝方法卻大不相同:在保證按時交片的前提下,現場即興發揮、隨拍隨改、有時停工,有時趕拍。這種做法恰恰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最正常的作風習慣。同時,香港盡管也有不少以導演強勢創作著稱的影片,但是現代許多大製作的香港電影都是由集體創作完成的。
趕時間
領銜主演的明星通常身兼幾個片約,檔期有限,所以劇組人員就不眠不休的奮戰趕拍。
飛紙仔
導演開拍前只有故事大綱,開機後只能等編劇把當天要拍的劇本傳過來,當年程小東拍攝《倩女幽魂》、劉偉強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雋的「飛紙仔」。
② 九幾年的一部電影好像,講述的是一個大陸女子被販賣到東南亞,然後被紋了全身圖案。
《紅櫻桃》1995?
導演: 葉大鷹
編劇: 葉大鷹 / 江奇濤 / 蘆葦
主演: 郭柯宇 / 徐嘯力 / Vladmill Nizmiroff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俄語 / 德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96-11-01(香港)
片長: 120分鍾
又名: Red Cherry
③ 香港電影曾經是東南亞票房支撐點,如今為什麼拍不出
原因如下:
1、沒有市場。
香港人口也不過700萬。而大陸觀影人數每年都是以10億來計算的。靠這么小的市場,支持電影業根本不可能!縱觀現在的電影市場,其實英國、法國電影也沒落了。就是因為人口不足以支撐市場。
2、時代變了。
當年中國沒有什麼好電影,美國大片也過不來,自然香港電影就高大上。現在每年網路劇這么多,中國大片也不少,美國大片都可以通過網路看到,香港電影自然也就不算什麼了。
3、市場變了
當時的香港電影可以走國際化道路,因為當年韓國電影沒有起來,日本市場也比較開放,東南亞市場也可以進入,所以香港電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但是隨著韓國文化崛起,泰國電影崛起,這樣所有國家都開始保護國內市場,所以香港電影頹勢就來了。而且香港也沒有強大本地市場可以依託。
4、香港沒落了。
香港電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現在已經沒落了,所以電影業沒落是可想而知的。
5、電影成本提升了。
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而香港沒落,又使電影從業人員北上,使香港電影人員斷檔。
香港電影作為一個概念逐漸在中國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標志著大陸、香港、台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
④ 一部國產的將女孩賣到東南亞的電影
夢斷南洋,1995年上映的,何晴主演。
劇情:西南邊陲山寨也受到商品大潮的沖擊,人們都嚮往富足美滿的生活。譚小強在外國闖盪了幾年,賺了錢回來,用上了摩托車,引來村民們羨慕的目光。尤其一些年輕人也作起了南洋夢。小強的女友高玉婉和玉婉弟弟的女友依香瞞著家裡人,同小強悄悄走了,到異國去尋找他們的夢。 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他們想不到的命運。一出國門就被一個叫老三的人接去住到鳳姐住處,說是要給她們找個好工作。 夜裡,兩個姑娘被什麼聲音驚醒,看到汽車運來一些鼓鼓的麻袋,放在院子里。玉婉偷偷打開一個,她驚呆了。裡面都是同自己年齡相仿的女孩子。這些姑娘哭著告訴玉婉,他們是被譚小強等人拐騙來的,要把她們賣到妓院里去。玉婉氣憤地質問譚小強為什麼要干這傷天害理的事。可是已經晚了,譚小強染上了毒癮不能自拔,被迫將自己的戀人也交給了人販子。玉婉、依香和其他姑娘被人販子運到了妓院,開始了日夜與禽獸為伴,慘遭凌辱的非人的生活,她們欲哭無淚,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逃跑了又被抓回。她們只能度日如年地等待著。同時,國內的親人也在四處尋找著她們,玉婉的弟弟借了錢出國尋找著,吃盡了苦頭。 中國警方和泰國警方也在聯手搜捕這幫人販子。終於,她們在警方的營救下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脫離了那不堪回首的痛苦生活。
⑤ 香港金像獎和金馬獎在國際的地位如何
總而言之,金像獎、金馬獎都是不對國際電影開放的。不同的是,金像獎只給香港電影玩,小家子氣;金馬獎則是只要大家講華語中國話,都ok,我這都歡迎。比金像獎更開放。
劃重點:所以兩個獎的國際地位就不用談了,但如果談在華語電影中的地位,現在呢,金馬獎的權威性和含金量比金像獎高,注意我說的是目前最近這幾年。
第二個方面,也不是說不是國際電影節,就沒有國際地位的。那有人要說了,答主你是開玩笑的呢?不是不是,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嘛。
這個例外就是美帝的奧斯卡。
奧斯卡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這個毫無疑問。不要懷疑。我們也不能說奧斯卡只針對美國電影,奧斯卡沒有公開這么說,但是你看所有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尤其是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的這些電影,是不是都是好萊塢出品?
其它所有的外國電影,對不起,他們弄個最佳外語片,二等公民,區別對待。
所以奧斯卡就根本不是個國際電影節,但誰敢否認它的權威性?為啥國際地位這么高呢?
沒辦法(此處做攤手狀),誰叫美帝是世界老大,經濟第一,軍事第一,世界影響力第一呢?
電影節,歸根到底無非是個文化活動。所有的文化活動,都是要靠政治經濟基礎的。自從二戰結束一直是美國老大,老大了很多年了,歐洲是美國的小弟,這兩個地區都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電影節就是牛逼啊。
你看現在世界上國際電影節,所謂最權威的不就是歐洲三大嘛,法國戛納、德國柏林、義大利威尼斯,金棕櫚、金熊、金獅嘛。
但老大就是老大,小弟就是小弟。老大的奧斯卡就是最牛,小弟的三大獎比起奧斯卡那還是差點意思。
所以經濟發達了,電影節地位自然就提高了。
曾經金像獎也是很牛逼的。在上世紀8、90年代。大家現在說起雙周一成,說起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那個時候的金像獎含金量比現在牛逼多了。為啥啊?因為那會香港一個地方的GDP就差不多是大陸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加上香港電影能賣到東南亞、日本韓國。你去看那個時候成龍的電影,在日本韓國都是什麼票房?
⑥ 有兩部電影都不知道名字,好多年前的,講述香港旅遊團到東南亞旅遊被綁架的電影;
驚天大陰謀
張智霖 朱茵
⑦ 甄子丹電影導火線的劇情介紹
導火線的劇情簡介 · · · · · ·
重案組沙展馬軍(甄子丹 飾)致力抓拿犯罪分子,身手不凡的他由於抓賊心切常常出手過重。警方一直搜集越南幫兄弟阿渣(呂良偉 飾)、Tony(鄒兆龍 飾)、阿虎(行宇 飾)的犯罪證據,於是派出了華生(古天樂 飾)以卧底的身份潛入他們之間。三兄弟為人心狠手辣,想鏟除掉眼中釘阿山。阿渣被抓後,Tony也識破了華生的真實身份,要將華生以及其他證人通通殺掉,救出大哥。華生女友秋堤(范冰冰 飾)被挾持,華生不得不放棄指證阿渣。華生與女友都抓走當人質,馬軍也帶著阿渣去營救華生。
⑧ 請問當年風靡東南亞的香港電影如今為何衰落不振
超級喜歡以前的港片,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我感覺是現在的香港電影加入了太多的大陸的東西,不管是演員、導演還是風格,好像只有這樣拍才能拿大獎,但是我看的不知所雲,近年的這些大片,看也看不懂,哎,是開始沒落了。記得05年的時候看過中央十套那個第十放映室,講解 香港電影的經典十年~~~不可復制的輝煌,很感動,
⑨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是什麼原因
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是大環境改變了,時代變化了。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沒有什麼好電影,美國大片也過不來,自然香港電影就高大上。如今每年網路劇這么多,中國大片也不少,美國大片都可以通過網路看到,香港電影自然也就沒那麼吸引眼球了。
當時的香港電影除了本土市場還有東南亞市場,因為當年韓國電影沒有起來,日本市場也比較開放,東南亞市場也可以進入,尤其是台灣,所以香港電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
但是隨著台灣片商對港片越來越不滿,王晶曾說過台灣片商曾花3000萬買了周星馳的濟公台灣版權,但卻虧的底朝天,台灣片商聯合起來要求政府放開好萊塢市場,韓國文化崛起,泰國電影崛起,這樣所有國家都開始保護國內市場,所以香港電影也就慢慢沒落。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香港電影製片業十分發達,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稱,也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早在19世紀末電影技術開始傳入香港,香港的整個電影是領先整個東南亞的,大概從7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中,造就了其「黃金時代」,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70年代「嘉禾電影」開始興起,也一躍成為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公司之一,與邵氏逐鹿香江幾乎一度成為香港電影代表,先後栽培過李小龍、成龍、李連傑、梅艷芳、張曼玉等巨星。
周潤發、任達華、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梁家輝、呂良偉、劉青雲、甄子丹等等,皆出於「TVB」的訓練班,他們中大多數起初活躍於電視劇中,80年代中後期開始轉向影壇。
30年過去了,這批在當時的年輕人都變成了當今中國電影事業的基石,已逝去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銀幕上光彩奪目的男女演員們,像一座停了擺的鍾,讓人常湧起地老天荒的感慨。
如果說,整個九十年代,是一張發黃了的電影海報,那麼,她們的容顏都是天然純真的,演技都是靠一點點磨練出來的,所以在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才會出現那麼多讓人一生難忘的經典鏡頭和畫面。
⑩ 一部將女孩賣到東南亞的電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日本影片《望鄉》,講述的就是阿七婆年少時被賣到東南亞的故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