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抗戰中的倫理電影有哪些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抗戰中的倫理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6-11 05:45:39

A. 抗戰片排名前十電影

有《大逃亡》、《約克軍曹》、《兵臨城下》、《光榮戰役》、《硫磺島家書》、《孤獨的生還者》、《全金屬外殼》、《我們曾是戰士》、《黑鷹墜落》、《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戰爭片,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B. 《小城之春》的導演

1948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費穆
費穆,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10月10日出生於上海,中國電影導演、編劇。
1932年,執導了批判現實的劇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關注;1934年,執導了劇情片《香雪海》;1935年,執導了倫理電影《天倫》,於中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民族樂器配樂;1936年,拍攝了號召抗戰的國防電影《狼山喋血記》;1937年,拍攝了戲曲電影《斬經堂》;1940年,執導了古裝劇情片《孔夫子》;1941年,為中美兩國第一次合作拍攝的影片《世界兒女》編寫了劇本,隨後退出影界;1942年,組建了上海藝術劇團; 1944年,創辦新藝劇團;1948年,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1951年1月31,費穆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

2002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田壯壯
田壯壯,1952年出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1968年田壯壯中學畢業後當了七年兵,在軍營期間自學攝影。1978年,文革結束中國恢復高考,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0年在大學實習期間和同學執導了首部短片《我們的角落》。1992年因為執導的《藍風箏》涉及「文革」等敏感題材,被罰十年禁止拍攝影片,期間參與監制《長大成人》等影片。2003年,卸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擔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2005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茶馬古道-德拉姆》榮獲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憑借第一部人物傳記影片《吳清源》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獎。2009年自編自導的影片《狼災記》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服裝及提名。2014年與張藝謀、十慶聯合執導歷史古裝影片《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並兼任藝術總監。

C. 有哪些女性抗日電視劇

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子抗戰的時候細心,能幹,不畏艱險也是一些男人無法比的,我整理了十部女性抗日電視劇,讓我們一起感受女子在戰場上的的風采:

D. 求好看的國產家庭倫理劇

1、《京華煙雲》由是改編自林語堂同名原著,是作為央視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活動之一的一部民國劇,由張子恩導演;

2、《金粉世家》是由張恨水同名小說改編,李大為執導,陳坤、董潔、劉亦菲主演的民國愛情劇。2003年3月20日在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黃金檔全國首播。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洋軍閥內閣總理之子金燕西和清貧女子冷清秋之間的愛情故事;

3、《幸福從天而降》由安徽廣播電視台、美迅影視文化產業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都市家庭劇。該劇由劉濤、劉潔、塗松岩、蘆芳生、馬梓涵、馬亮等人主演,由安建擔任導演。該劇主要圍繞江天藍和劉展鵬這對夫妻以離婚為新起點繼續展開生活、追尋幸福的過程,講述了時下糾結的婚戀、家庭關系和生活百態;

4、《我的父親母親》是劉惠寧執導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知青陳志與農村姑娘張翠花的一段頗具代表性的「中國式婚姻」坎坷歷程,充滿對愛情與婚姻的思考。

E. 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影片評價

對抗戰前後中國社會現實的反思,是戰後中國電影的重要內容。如果說《八千里路雲和月》偏重於對戰爭的反思,那麼蔡楚生、鄭君里導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則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以更為廣闊的人生畫面,將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苦鬥和受難,在抗戰後繼續忍受的欺壓與凌辱訴之於銀幕。讓人們去清醒地認識,這究竟是為什麼?

《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抗戰前後將近十年間的復雜社會生活,濃縮到一個家庭的變遷之中,以如火如荼的感情,通過這個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歡離合細膩地刻畫出當時的社會景況。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地表達了人民的正義吶喊。把國家命運和家庭命運成功地融為一體,成為一部「政治批判和倫理道德批判高度結合的中國史詩正劇的典範」,不僅在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而且在商業上也獲得大豐收。
編導並沒有單純地講故事,在歷史大背景上同樣不惜「筆墨」,還原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動盪。將小人物與大時代、大事件相融合,能夠使觀眾在審視、回顧歷史大事件的同時,體驗個人世界的點點滴滴,從而引發共鳴。
影片以字幕的形式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全片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故事都發生在抗戰時期。導演以濃厚的民族情懷對日本帝國主義進行血淋淋的控訴,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兩年公映無疑能夠引起飽受日本凌辱百姓的共鳴,甚至可以將此片看作是一部嚴肅的抗日戰爭電影。與大背景對照的是對小人物生活與情感的描繪,這也是影片重點所在。
影片情節飽滿,線索可以歸納為兩條主線。一條以張忠良為核心,描述其從一個有志的「抗日英雄」脫變為寄富人門下、喪盡良知與尊嚴的豪門快婿;另一條以素芬為核心,描述其與家人艱辛、苦難的生活,對愛人的期盼和希望破滅後的悲慘故事。兩前線索首尾相交,開頭交待了男女主人公相愛、成家的情景,對於夫妻間恩愛的戲劇化刻畫,讓觀眾沉浸在「你是月亮我是星星的溫馨的愛戀之中,淳樸而又真切;結尾描繪兩人重逢後的恩恩怨怨,面對背叛、負心的丈夫,妻子投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宣揚抗戰的同時,編導也沒有迴避某些中國人素有的劣根性。在敘事手法上,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比,這種強烈的對比才給觀眾揪心的痛楚,在對比中展示對當時倫理道理的關注與質問。
《一江春水向東流》融合了經典大片所具備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歷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運,深刻的人性洞悉,嚴密的敘事結構,強大的演員陣容,堪稱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影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的表現技巧,融匯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
影片製作精良,被譽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具有史詩架構的影片,影片人物眾多,情節豐富,結構嚴密。影片的史詩氣質並非僅僅來自故事時間的跨度,也來自影片對大場面的營造。復雜劇情的背後是諸多的人物形象,而影片的成功表明了中國長篇情節劇創作水平的成熟。
影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的表現技巧,融匯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

F. 關於五個女的抗戰片

《鐵血使命》是五個女的抗戰片。

《鐵血使命》是由貴州電視台出品的電視劇,以「戰爭、女人、暴力」為核心元素,由王珂、王新、王挺等人主演。

《鐵血使命》在拍攝期間就曾一路炸響橫店,成為「響當當」的炸彈劇組。該劇描述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個由五名性格迥異美麗勇敢的女子特種兵組成的炸彈小組,利用炸彈技術完成一個個特殊任務,與日寇斡旋斗爭的英勇故事。

劇中主要以5朵金(驚)花為主線講述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員劉成巧妙利用國民黨秘密組建的一支由五名女特種兵組成的女子拆彈部隊,完成了多項黨組織交代的任務。這支特殊的女子拆彈部隊,專門負責排除各種炸彈險情,並利用炸彈技術深入敵後,與日本人展開激烈斗爭。

(6)抗戰中的倫理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劇中角色分析:

王珂

飾演的薛敏戰斗中沉著冷靜,臨危不亂;在生活中體貼細膩,因覺小隊其他成員不夠成熟,凡事喜歡親力親為。最大的弱點在情感方面,一談到感情就非常靦腆害羞,與平日里的大姐風范完全背離。與我黨炸彈專家惺惺相惜,但因種種原因沒有表白,兩人一見面就臉紅。

王珂在該劇中飾演薛敏一角,在溫柔干練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顆充滿鬥志的心,為了國家利益和高尚的信仰奮斗終身。退去紅裝換上君裝的薛敏無疑是該劇中最大的看點之一。

由她主演的多部熱播劇風靡全國《扇娘》、《清宮絕戀》等等都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作為 一名專業 的演員, 王珂為了高難度拍攝出完美的畫面,她無論爆破搏鬥 從來不用替身,都是親自上陣, 受傷 也是常有的事情。

對此王珂表示為了表演任何困難自己都可以克服,在《鐵血使命》劇組大家上上下下非常團結友愛,非常感動。 在 王珂 等幾個女孩子的傾情演繹之下,讓觀眾 更加領略到女子英雄的豪邁氣概 。

陳亦然

飾演的冷月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但又往往語出驚人,似乎總不與人親近,但是內心卻熱情似火。其他小隊成員對她又敬又怕,敬的是在最需要的時候,總會得到冷月的保護;怕的是想跟她親近時,卻只能得到她的冷言冷語。

陳亦然一般指蓉卓。蓉卓,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2007年,蓉卓出演了個人熒幕處女作《青春之歌》,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隨後,出演家庭倫理劇《紅梅花開》,憑借該劇獲得了北京電視台年度影視盛典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高斯

飾演歐陽蘭是一個精通各類炸彈的天才,她甚至能用鼻子聞出炸彈的氣味。她天資聰穎,反應極快,在與日本人的對抗中,她總能隨機應變地將生活中的諸多物品變成炸彈,給敵人致命一擊。可能天才總是桀驁叛逆的,歐陽蘭也不能例外。

她蠻橫嬌縱,我行我素,不服隊長薛敏,常與她較勁,喜歡孤身執行難度高的任務,卻屢次讓小隊陷入險境。其實歐陽蘭不過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她的高傲,她的嬌蠻,都是她孩子氣的表現。她本性天真善良,不諳世故,心直口快,卻也常常令人莞爾一笑。

高斯作為女主角在劇中飾演倔強機智的歐陽蘭,一如既往的聰明與美麗,周旋在危險的敵人中間,上演著巾幗不讓須眉的英勇果敢。拍攝爆破炸彈的戲份經常危險重重,受傷掛彩。

高斯的敬業和認真是大家公認的,從不用替身,也從不會喊苦喊累,被記者問到拍戲受傷,她一笑了之,稱這是演員工作,角色塑造好最重要。

周楚楚

飾演的柳如煙身材熱辣,風騷氣質深入骨髓,機智靈活,隨機應變。主要負責色誘敵人,竊取情報等外圍工作。妖艷嫵媚,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是大情大義的血性女子。

蒲冰墨

飾演的童玲玲青春活潑,柔弱膽小,缺乏主見,對戰場上的槍火爆炸十分害怕。雖然機靈,但容易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經常身處險境令人揪心。在戰火的洗禮下,逐漸得到成長。

G. 倫理故事與家國寓言——《小城之春》

     也許在中國電影史上沒有哪部影片像《小城之春》一樣經歷了如此大起大落的命運。20世紀40年代,導演費穆在電影藝術道路上的探索曾一度中斷,抗戰勝利以後,他得以重拾電影夢想,在1948年這樣一個炮火連天、劇變將至的年代,費穆拍攝完成《小城之春》;它的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異數,無關政治、不談國事,只有慢悠悠的兒女情長,走不盡的斷壁殘垣,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何影片上映後「上座率之低,票房收入之慘淡,打破了文華建廠以來所有影片的記錄」。於是,它似乎被世人所遺忘,靜靜沉睡了三十年。1983年「20年代至41年代電影回顧展」放映了《小城之春》,自此命運陡轉,其藝術特色被大加贊譽,在思想內容上也不再被認為是消極落後的,自90年代後,它的聲譽達到了頂峰,被公認為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位居百年百部最佳華語片之首。

    正如黃建業所說:「《小城之春》在中國電影史的際遇,有幾分似歐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撥開了自身所處的時代迷霧,超前了當時的主流關注,讓觀者耳聆陣陣既壓抑又華麗的感性獨語,如此真實地透露出一位知識分子的彷徨和苦悶。獨創的藝術形式和沉澱的文化省思,凌越超拔的藝術信念使它自足地構成一個極具韻致的小宇宙,數十年之後在歷史塵封之中,破繭而出,揚眉吐氣,啟迪了新的世代,應非偶然。」

    《小城之春》以其現代意識及其現代形式,淡化戲劇的色彩,同時又融匯了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精華,形成了同時兼具現代品格與民族風格的藝術特色。

    現代電影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注重揭示復雜人性以及人物深層次心理,而傳統好萊塢影片善於設置戲劇性的情節,因而懸念迭起、沖突劇烈、節奏緊張和引人人勝。沖突是故事發展的內在動力,它一般是通過人物的行動表現出來的。倫理情節劇中沖突多發生在人與環境、人與他人之間,而較少著力於內心沖突。在《小城之春》中,節奏緩慢,看到的是行動的匱乏或延宕,沖突集中於人物的內心世界。與蔡楚生等電影人善於通過傳奇情節表達道德感懷不同,費穩刻音淡化情節。著意刻畫人物在情與禮之間的痛苦掙扎。

    成功的藝術作品必然包含兩個層面,即表象的文本和與之構成了矛盾張力的潛在的文本,正如好萊塢一句老話所稱:「 如果一個場景是講述那個場景所講述的東西,那麼你算是掉進糞坑裡了。」正是通過內心獨白與人物行為之間的矛盾,「我們卻能連續性地看穿人物的面孔和活動,一直探究到其並未說出並未意識到的內心深處的思想與情感。」玉紋敘述聲音的矛盾,讓觀眾洞悉了她內心的沖突,是安於賢妻良母的家庭角色,還是追求個人的情感幸福?她似乎已無路可走。社會化面具和個人慾望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使心口不一成為人生的常態。影片並不像後來的諸多現代電影那樣進行各種敘事實驗,而是更著意於以悲天憫人的情懷關注人生的困境。

    影片手法簡潔洗練,刻畫人物多用白描,卻自有餘音裊裊、回味無窮之致,自然有著獨白和音樂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費穆認為:「 電影要抓住觀眾,必須使觀眾與劇中人的環境同化,如達到這種目的,我以為創造劇中的『空氣』是必要的」,「個人以為,創造劇中的『空氣',可以有四種方式:其一,由於攝影機本身的性能而獲得;其二,由於攝影的目的物本身而獲得;其三,由於旁敲側擊的方式而獲得;其四,由於音響而獲得。」如果說《小城之春》「像輛茨墨的山水小品」充滿面意那麼,可以說音響的運用將影片化為一首流動的詩歌,使觀眾為之心醉神迷。

    費穆以電影刻畫生活百態,思考人生意義,他在《<人生>的導演者言》一文中說道: 」赫胥黎說: 『各類有機體的最大恐怖,就是一種麻痹的感覺。麻痹並非即是殘廢,僅是機能上的不知、不覺、無益和無用——本質上的敗壞。因之,麻痹的恐怖,在實質上是和殘廢相等。所謂人生,也有一種麻痹的恐怖——就是不知、不覺、無益和無用的生存。」影片中的小城和戴家,就呈現出這樣的一一種生存狀態,片中人物並不善惡分明,如眾多評論者所指出的,影片對女性壓抑的情慾渴求表現得極為出色,對玉紋寄予了深切同情,但同時,對被評論者視為沒落階級代表的禮言,費穆也同樣投以悲憫,並把他表現得那樣善良。片中每個人都掙扎著希望有所改變,最終卻仍舊走不出綿延的城牆。情與禮的沖突是藝術永恆的主題,在對復雜人性的正視和呈現上,影片超越了同時代的一一大批作品,具有可貴的心理深度和現代品格,也反映了費穆一以貫之的人道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