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人圓明園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人圓明園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16 02:32:26

『壹』 這是部什麼電影這部片子很老了,是外國人拍的,不是中國人。是演的清朝末期八國聯軍來佔領紫禁城。

電影《末代皇帝》 上個世紀7、80年代德國人(貌似又是英國)拍的 騙子開頭正好是慈禧去世

『貳』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2000字左右

圓明園觀後感1000字(一)

跟隨著郎世寧回到了300年前繁盛的大清帝國。我只能驚嘆於她的美麗,卻不能用語言來表達。

因為滿人入關後不適應氣候的炎熱,歷代皇帝不遺餘力地大肆建造圓明園,幾萬人,辛勤勞動十幾年,耗費國庫的巨額財富,終於建成了這座萬園之園。讓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背過的張養浩一首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竣工那天,皇族人員和大臣們絡繹不絕前來參觀,驚嘆不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大水法,十二個生肖銅像在中午十二點一齊噴水,很遠都能聽得見。還有無數漢白玉的柱子,囊括全國建築園林形式,非常宏偉。奇珍異寶,珍貴字畫,猶如阿房宮賦中描寫的那樣。

老師說圓明園一年四季都是有花的,其中要數菊花最多,所以圓明園又叫做菊花園。想像我置身其中,彷彿是花的海洋,輕輕一嗅,便是各種的花香,甚有種飄飄欲仙,騰雲駕霧的感覺。

這座歷時一個多世紀的皇家園林,見證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興替。康熙、雍正,乾隆,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發生在這個園林,更給她帶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可是,好景不長,閉關鎖國的中國的大門終於被外國的洋槍洋炮打開。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外國人的鐵騎踏破了我們的疆土,從大沽口一直打到圓明園。

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了東西,一個放了火。彷彿戰爭得了勝利便可以從事搶劫了……在歷史的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毫無反抗能力的中國士兵的鮮血灑滿了這片土壤,而皇帝卻仍在宮殿中享受著他的錦衣玉食,看到這里,我不禁握緊了拳頭。本是紀律嚴明的英法聯軍燒殺搶掠,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天邊的晚霞都被大火燒得通紅。美倫美幻的庭台樓閣在歷史的倒影慢慢地倒下去。最後,圓明園伴隨著中華封建王朝的沒落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從對遺跡的電腦復原中,可以看到圓明園何其雄偉壯觀、幽靜深邃,如今面對那些湖水、斷橋、殘垣、荒草,那滿目滄遺、斷壁殘垣想像不出它往日的榮耀與輝煌。

圓明園,飽含了一個民族的智慧強盛和迂腐軟弱。我們能接受亞歷山大燈塔、羅德島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接受空中花園在歷史上的虛無飄渺、能接受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們最終也能接受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是一個帝國久久不絕於耳的哀思,警醒著中華民族,也警醒著其它民族。希望有那麼一天,文明的前進不再需要鮮血與眼淚!

我知道這片大地曾經多令我驕傲,我也會體味到她的血和淚。因此我必須堅強、必須強大,這樣我才可以用自己的臂膀保護她不被鐵蹄踐踏。

圓明園觀後感1000字(二)

看了《圓明園》這部電影,我感到無比的疼惜。圓明園是我國的皇家園林,英法聯軍有何資格來任意破壞,毀掉呢?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圓林,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精美。園中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在1860年10月6日時,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還為了銷毀罪證,在園內放火,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讀後,我的心中猶如烈火焚燒一樣難受,復國之情也隨著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部電影而變得更加強烈。我們祖先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才建造了這座舉世聞名的雄偉建築。這一切已成為過去,圓明園,卻讓這群外國人,讓這群土匪給毀了,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奇恥大辱。他們毀掉的是什麼?是多少年中國人民只會的結晶啊!現在卻被他們一把火給毀掉了。法聯軍的橫行霸道,正因為當時中國人的兵器落後……我恨!恨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我恨!恨當時的中國人不團結!我恨!恨當時英法聯軍打開圓明園的大門時,看見了那些除了咸豐留下的人,其餘都逃到別處去了。而且沒有哪一個人敢站出來反抗英法聯軍!—這更讓我體會到了當時中國多軟弱啊!圓明園是我國的皇家園林,英法聯軍有何資格來任意破壞?圓明園的建成花費了整整兩代人民的心血與汗水,圓明園擴建後全園佔地5200餘畝,有100多處景物與1000多個殿堂,有些景點是仿照各地名勝以1:1的比例建造的,還有許多奇珍異寶,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可是,這些東西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毀於一旦了。英法聯軍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地撬開中國的大門,正因為當時中國人的兵器落後,所以讓我想到了「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我恨,恨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我恨,恨當時外國送給中國的洋槍土炮竟被藏在圓明園的地下室里,卻不拿去反擊英法聯軍!我恨,恨當時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強盜,強行打開中國的大門,用他們先進的武器攻打中國,還破壞了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藝術瑰寶——圓明園!我恨,恨當時的中國人不團結,自顧自,所以中國當時被侵略者壓倒。(m.fwsir.com)這個世界上的大瑰寶—圓明園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英法聯軍,你們所作所為永遠記在我們中國人的

『叄』 《圓明園-2006》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金鐵木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feI95azj_Lks5M-E9kh1CQ


提取碼: 8mpa
《圓明園 -2006》
導演: 金鐵木、薛繼軍
編劇: 金鐵木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6-09-09(中國大陸)
片長: 90分鍾
又名: The Imperial Garden、The Old Summer Palace
◎簡介
有誰聽過圓明園歷史上最華彩的那段樂章?
有誰見過圓明園歷史上最宏麗的畫卷?
有誰親身游歷過那座精艷絕倫的「萬園之園」?
圓明園的歷史不是從1860年開始的!
圓明園不僅是一部中華的屈辱史,
圓明園應是讓國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萬園之園」!
圓明園自1707年建園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他不僅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記憶。
但記憶應該是完整的,而不留殘缺的。
圓明園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為圓明園的歷史填補空白。
還世人一個完整,真實的圓明園!
語言在這350公頃,三大主題園林區,百餘處園林景觀面前是蒼白無力的
高清晰,數字化技術再現了圓明園從建園,擴建,被毀的歷史全過程
絢麗的三維動畫將一座恢弘壯闊的圓明園呈現,好似游歷其中。
與真實演員相結合的拍攝手法,使影片更具真實性。
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圓明園的真實,不僅是重現了圓明園...


『肆』 圓明園紀錄片以什麼為主線

個人拙見,宏觀上來把握是以時間為主線,再現圓明園從建園—擴建—被毀的歷史全過程,讓我們更清晰的感受到它的歷史。微觀上用講故事的表現手法為觀眾「真實再現」那一過程。利用人物飾演外加三維動畫技術來「真實重現」了歷史,影片中還穿插一個在中國生活半個世紀,親眼目睹並參與了圓明園的擴建過程的外國人郎也寧,此舉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
圓明園自1707年建園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它不僅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記憶。但記憶應該是完整的,而不留殘缺的。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圓明園》為這段歷史填補空白,還世人一個完整、真實的圓明園。
有別於一般的距離片較為枯燥的紀實敘述,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有點類似在演一段歷史。紀錄片以絢麗的三維動畫將一座恢弘壯闊的圓明園呈現,加入與真實演員相結合的拍攝手法,讓觀眾好似游歷其中。
這部影片不僅是重現了圓明園恢弘壯麗的建築,同時還向人們講述了圓明園鮮為人知的重要地位,以及一個帝國、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歡笑和淚水。在長達150年的存園歷史中,清朝六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寢。那些清皇朝皇室不為人知的親緣相韌、後宮傳奇、官宦相掙,更是構築了圓明園的另一道風景。圓明園的設計者就是當朝統治者,在這里曾經有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短暫相聚;在圓明園在精艷絕倫的建築背後,有著雍正的藝術情操和制國的雄心壯志,也有著乾隆望為自大和對西方藝術科學的不屑一顧。
當我們觀賞這部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的時候,就彷彿欣賞著一件舉世珍寶的絢麗多姿,彷彿在歷史的洪流中品味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個人覺得這部紀錄片是中國紀錄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義的一部優秀作品!

『伍』 有關八國聯軍侵略圓明園的系列紀錄片和詳細情形描述的資料

《圓明園》電影,首先是英法燒毀的圓明園,而且只是圓明園一小部分,圓明園遭遇過三次浩劫 一是英法聯軍,後來是八國聯軍再次洗劫和溥儀宣布退位後沒人管理圓明園中國人自己把圓明園毀掉,最大的一次是文革圓明園徹底毀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陸』 圓明園,大明宮之類或其他精彩的紀錄片,推薦一下吧

朝貢體系
但是,中國皇帝認為中國自古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為天下共主,所有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屬,所有人見到皇帝都必須磕頭表示臣服。滿清的傳統外交主題就是讓夷狄們前來磕頭,並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費正清稱為「朝貢體系」的完整外交模式。所以,麻煩在於,夷狄拒絕磕頭,而且他們還要長駐北京。 公使駐京必然導致覲見皇上,而對皇上不行跪拜之禮將有悖於己於「天下一統」的觀念,英法聯軍當時要求和滿清談判,要談判就要見皇帝;見皇帝,按照傳統外國使節就要在見皇帝時下跪,也就是為了磕頭或不磕頭。
罪魁禍首
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英國額爾金伯爵(James Bruce, the 8th Earl of Elgin)。額爾金下令燒毀圓明園,是為了報復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戰俘。1860年9月,英國公使巴夏禮(Harry Parkes)和額爾金的私人秘書洛奇(Henry Loch) 打著停戰的白旗前往通縣和清政府談判,被載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擊活捉的一隊英法聯軍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監禁了一個多月。 滿清皇帝和政府一直把巴夏禮看著英法聯軍的最高統帥,根據「擒賊先擒王」的傳統計謀,他們在通州談判之前就計劃誘擒巴夏禮,期望巴夏禮就擒之後,英法聯軍群龍無首,必定自亂,然後乘機大舉進剿,穩操勝券。監禁期間,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在監禁中死去,其中包括《倫敦泰晤士報》記者包爾比(Thomas Bowlby)。
報復目的
額爾金得知清政府的暴行以後,決意報復。額爾金准備燒毀紫禁城,後來他經過幾天深思熟慮,選擇了圓明園為報復行動的目標。額爾金決定燒毀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額爾金認為紫禁城是中國政府所在地(當時英法正與清政府方談判《北京條約》);而圓明園是皇家園林,為中國皇帝私有。 額爾金想通過燒毀圓明園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應該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虜等暴行負責的是中國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國老百姓。報復行動的前幾天,額爾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張貼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詐和暴行以後,都不能逃脫責任和懲罰;圓明園將於(1860年10月)18日被燒毀,作為對中國皇帝背信棄義的懲罰;只有清帝國政府應該對此負責,與暴行無關的百姓不必擔心受到傷害。」(譯自英文)
編輯本段評論及各種觀點
法國大文豪雨果於1861年對圓明園做出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火燒圓明園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有評論說:一代名園圓明園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後了也會挨打的證明。
編輯本段影片《圓明園》
大型史詩電影《圓明園》,第一次全景式的講述圓明園的歷史和真實的皇家生活。它獨特的文化訴說和史詩題材,精緻大氣的創作手法,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一道文化盛宴。由薛繼軍總導演、金鐵木導演、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
編輯本段西方解讀
「夏宮」
1860年10月7日上午,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歐洲人更願意稱之為中國皇帝的「夏宮」。位於北京西北郊的這座園林是中國統治者的世外桃源,聚集了大片精美的宮殿、寶塔、亭台、廟宇、湖泊、花園及樹林,包括一座由義大利建築師在18世紀修建的歐洲風格宮殿——西洋樓。此外,圓明園還存放著外邦進貢的禮品,這使它成為當時世上最著名的工藝品收藏地之一。
東方情調
概而言之,中國皇帝的這座夏宮是「東方情調」最典型的代表,是曾在18世紀橫掃歐洲園林設計的「中國風」的主要靈感來源之一。法國傳教士王致誠(Jean Denis Attiret)於1749年出版過一本關於圓明園的著名著述;1753年,瑞典國王就在斯德哥爾摩以外的夏宮建造了「中國宮」;1761年,英國人為威爾士公主奧古斯塔修建了一座中國寶塔,後來那裡成為英國皇家植物園。正如王致誠所說,要讓歐洲人明白圓明園到底像什麼,這是件困難的事情,因為「作為整體,它無法類比於我們的建築方式和建築學規則」。它太龐大,太多元,太優雅,太曇花一現而又根本無法抗拒。法國作家雨果形容它,是「幻想的原型」、「月宮般的仙境」、「大理石建造的夢」。 1860年10月7日闖入這座世外桃源的歐洲士兵,被它的壯麗景象徹底征服。法軍總司令孟斗班(Montauban)寫道:「在歐洲,沒什麼東西能令我們感到如此奢華。」圓明園讓這些人眼花繚亂得無以言表。一名法國士兵阿爾曼得·魯西寫道:「看到的景象讓我目瞪口呆、頭暈眼眩……突然之間,一千零一夜對我來說完全真實可信。」
有組織劫掠
緊接著,破壞開始了。48小時里,圓明園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的目標。士兵們砸碎花瓶和鏡子,撕下畫幅和卷軸,他們破開倉庫搶奪絲綢,並用這些珍貴的織品包紮馬匹;他們裹上皇後的鳳袍,口袋裡裝滿紅寶石、藍寶石、珍珠和水晶。魯西記載道:「兩天內,我拿到了價值3000萬法郎的絲綢、珠寶、瓷器、銅器和雕塑」 ,這是一場令人錯愕而迷幻的狂歡,「就像是吸食大麻者的幻覺」。 最後,在10月18日,英軍指揮官、八世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卜魯斯(James Bruce,他是惡名昭著的古希臘石雕收集者七世額爾金伯爵之子)下令,將圓明園付之一炬。在其後的兩天時間里,士兵們被分派到各個宮殿、寶塔和其他建築中放火。尤為慘重的損失是帝國的圖書及檔案館(指文源閣——譯者注),約一萬零五百卷圖書檔案,包括有關中國歷史、科技、哲學及藝術最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額爾金的大火中灰飛湮滅。 由於不少樓閣由易燃的松木構築,卷著松香的濃煙一連數日彌漫於北京北郊的天空。「再也沒有一雙眼睛能夠見證另一個時代的藝術天賦和品位了」,英軍隨軍牧師羅伯特·麥吉(Robert McGhee)這樣寫道,語氣中毫無愧疚,「一個也不留,一棟房屋也不剩,讓這里再無宮殿的痕跡吧。現在,咱們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
文化毀滅行動
火燒圓明園無疑是歷史上最為惡劣的文化毀滅行動之一,直可與焚燒亞歷山大大帝圖書館及哥特部落踐踏羅馬相比肩。法國人當時就已指出,這就如同盧浮宮和法國國立圖書館同時被毀。而且,這一暴行是兩個國家所謂「教化」非歐洲世界的代表性行為。火燒圓明園充分說明了這一行動的偽善及其種族主義根基。在歐洲文明國家間,此類文化毀滅行為甚至在戰爭期間都是不可想像的,但中國顯然未被包括在這一道義原則之內。中國人沒有忘記這個教訓,它在今天仍記憶猶新。[1]
編輯本段歷史真相
恥辱
圓明園被說成是人民的「恥辱」,每到危機時刻就要往事重提。但問過許多人,當年英法聯軍以什麼理由或者說是以什麼借口燒毀圓明園,卻沒有多少人答得上來,人們想當然的認為:帝國主義對外擴張血與火的本性決定了他們所到之處的野蠻行徑。不過,難以想像的是,當英國及法國的道德水準只是停留在燒殺搶掠層次之上的時候,他們怎麼可能創造出空前繁榮的物質文明;如果他們真的只是像那些當年燒毀羅馬的野蠻人一樣隨便在北京放火,很難想像在他們中間竟會產生出幾乎是不可盡數的思想大師,深刻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 我注意到,對於英法聯軍當年用於焚燒圓明園的理由,被小心翼翼的掩蓋起來,似乎其中真有什麼難言之隱。十多年前有一場火爆的電影,片名就叫《火燒圓明園》,裡面的英國人莫名其妙就把圓明園給燒了。其實,對於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的借口,完全可以公開予以揭露,他們用以掩飾其罪行的所謂理由,應該予以堅決駁斥。但在中國的歷史著作當中,對此居然諱莫如深,最多也就只用幾個字提及,一掠而過,好像是害怕泄露什麼國家機密。當人們對事情經過知之甚少時,怎麼就可以發表那麼多的感概。 言歸正傳,再回到圓明園的問題上去。顯然,有了前面的一段鋪墊,我將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一段歷史並提出新的解釋。
文明的沖突
被人們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那場戰爭,借用塞繆爾·亨廷頓的話來說,本質上是一場文明的沖突。當時滿清政府與英法兩國激烈交涉的主要焦點是「公使駐京」一項,被清方列為談判中的「第一要事」。至於在今天被人們所看重的「利益」,如開放外貿口岸、允許外國人內地旅遊、協定關稅、保護傳教士、賠款、領事裁判權等等,對於手操生死予奪大權的皇帝來說,都是可以隨意處置的小事一樁,雙方很快就在這些小事上達成了協議。 後來,皇帝還提出以向西方商人全免關稅等更多優惠來換取英法兩國取消。 在解釋這些史實時,需要從中國傳統的「天下一統」觀念談起,按照這一觀念,中國是世界的中心,皇帝為天下共主,所有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屬,所有人見到皇帝都必須磕頭表示臣服。但這一觀念必須得到夷狄們的認同,所以,中國傳統外交主題就是讓夷狄們前來磕頭,並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費正清稱為「朝貢體系」的完整外交模式,也可以更形象的稱之為「磕頭外交」。現在的麻煩在於,夷狄拒絕磕頭,而且他們還要長駐北京。 公使駐京必然導致覲見皇上,而對皇上不行跪拜之禮將在事實上促使「天下一統」觀念的破產,而這種「天下一統」觀念長期以來被人們廣泛接受,與儒家「禮治」思想的結合,就匯成了古代中國獨裁專制制度合法性的主要源泉。這一改變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使合法性的來源逐步枯竭。如果有人---盡管是一些犬羊之性的夷狄,可以公然拒絕向皇帝本人磕頭,其他人是否可以同樣效法?如此推導下去皇帝天下共主地位就會搖搖欲墜,那他還能在金鑾殿上穩坐多久?除此之外,公使長駐北京,又被看作是類同古代的「監國」,按照滿清政府當時的理解,駐京外國公使可以在京城裡任意收稅,干涉政令,折遷民居衙署,建立高樓,布署各類武器,總之是如同太上皇似的為所欲為。中國淪為外夷監守,自然萬不可行……
歷史的悲劇
在對圓明園被焚毀經過有了一個大致上的了解之後,我們的義憤填膺就不只是指向英法兩國了。皇帝拘禁、虐殺英法外交官的行徑,不僅違反西方的國際法,也同樣違反中國自古以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行為准則,即使這一準則在中國幾乎沒有多少人遵守。額爾金勛爵在中國,最痛恨那些 「把這一古老文明踐踏在腳下的人」,由他來下令焚毀圓明園,不啻是歷史的悲劇。但無論怎樣,比起中國在那場戰爭中所喪失的150萬平方公里土地,皇帝的圓明園實在算不了什麼。對圓明園的大肆渲染和對國土淪喪的隻字不提或是輕描淡寫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英法聯軍放火報復的憤怒譴責與對專制制度野蠻暴行的有意隱瞞同樣構成鮮明的對比,正是通過如此處理,圓明園才能在政治動員中發揮出巨大作用,除一般的激起狂熱情緒之外,還能把社會輿論導向現實政治所需要的主題。
編輯本段圓明園旅遊
圓明園門票
成人票:10元 兒童票:5元 其他優惠:大、中、小學生(憑本人有效學生證); 60歲以上—70歲以下的老人(憑老年證或身份證);殘疾人(憑殘疾證); 免票:1.2 米以下兒童;現役軍人、傷殘軍人、烈士家屬(憑有效證件); 70歲以上老人及離人員(憑老年證、離休證或身份證)。
開放時間
7:00至17:30
北京圓明園旅遊禁忌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位觀眾均應對其給予保護; 2、遵守停車場的管理規定,按指定車位停車,並主動交納停車費; 3、依次序購票、驗票、參觀; 4、現金及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 5、請勿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入內,請勿吸煙及野外用火; 6、遺址區內請勿亂刻亂畫、愛護花草樹木,請勿攀折樹木和景觀雕塑; 10、文明禮讓,文明參觀; 11、在博物館參觀時,請勿按壓展櫃,觸摸、損毀展品; 12、為滿足觀眾需求,遺址區內有旅遊紀念品商店;

『柒』 請教一部影片,時間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可能性最大)或者是火燒圓明園。

《垂簾聽政》,《八國聯軍》是不是啊
還有《西太後》等李翰祥的作品
去找一找吧,應該有的,http://info.broadcast.hc360.com/2010/10/181343302999-4.shtml
去看看,希望你能找到O(∩_∩)O~!

『捌』 電影史上經典之作的《火燒圓明園》,有哪些與歷史不符的地方

提到清代的影視作品,就繞不過李翰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的“清宮三部曲”即:《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和《一代妖後》。由於電影是在故宮、避暑山莊、清東陵等地實地取景,所以比後來的粗製濫造之輩也更有歷史感和代入感。

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從道具、場地、演員、史實上與《末代皇帝》相呼應的清代電影,尤其是《火燒圓明園》一開場同治皇帝登基的畫面更是氣勢恢宏,震撼人心。

但是因為《火燒圓明園》整個電影需要調動的人力物力以及統籌方面過於龐雜,也導致了一些瑕疵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該電影的藝術顧問朱家溍先生就曾經指出過,在同治皇帝登基時太和殿廣場兩側跑馬和皇帝的九龍曲柄傘蓋用的不合禮制。除此之外電影中也還有一些缺憾之處,如果能夠彌補的話,這部電影的藝術性和真實性就更完美了。

上圖_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

當然上述的這些資料並非是為了給英法聯軍洗白,畢竟他們才是禍首。但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也使得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遭受了無盡的劫難,成為如今的殘跡。

毋庸置疑《火燒圓明園》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象徵著我國對於歷史傷痕的反思,也展示了改革開放後整個社會開放的胸懷,正視歷史,銘記歷史是沒有錯的,但彌補其中的缺憾、准確的還原歷史,也是對從銀幕上獲取歷史知識和歷史價值觀的受眾們的正確引導。

文:魏四維

『玖』 火燒圓明園搞笑電影(土豪的兒子在上歷史課時,一位有名……

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燒圓明園呢?其實說到底就是"磕頭外交"這樣的"小事"引起的。當時英法要求和滿清談判,雙方要談判的是什麼呢?就是「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也就是說,人家要來和你建立外交關系,互設使領館.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旅遊,以及和中國通商。其實這不是好事嗎按照現在的情況,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如果你認為你吃了虧,你也可以到他們國家去旅遊嗎,也可以把生意做到他們國家去嗎。滿清統治中國後,採取的是對外閉關鎖國,對內採取愚民政策,終於使中國積貧積弱,與世界拉大了距離。從明朝的航海和科學技術大國,落到了只有耕牛加鋤頭的純農業國。當時,英法要求就以上三點和中國談判,按照現在的認識,中英雙方出現的種種爭端,在國與國之間關系中是十分正常的,應該通過雙邊協商談判來加以解決。但是滿清的咸豐皇帝,無才無德,好色成性不說,還夜郎自大,沒有能夠象林則徐那樣放眼向洋看世界,就象個井底之蛙,只看到中國這么大的一片天。不知天高地厚地認為中國自古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為天下共主,所有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屬,所有人見到皇帝都必須磕頭表示臣服。但這一觀念必須得到夷狄們的認同才行呀。滿清的傳統外交主題就是讓夷狄們前來磕頭,並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費正清稱為「朝貢體系」的完整外交模式,現在的麻煩在於,夷狄拒絕磕頭,而且他們還要長駐北京。公使駐京必然導致覲見皇上,而對皇上不行跪拜之禮將在事實上促使「天下一統」觀念的破產,英法聯軍當時要求和滿清談判,要談判就要見皇帝,見皇帝,按照傳統外國使節就要在見皇帝時下跪,但是就是為了這么一個磕頭不磕頭的小事。

『拾』 誰知道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的內容啊

清朝末年,我們當時的政府曾有兩個官員去美國加州訪問,當時他們穿著官服,大家都知道的嘛,這在美國人看起來很滑稽。於是就有兩個美國農民商量,把其中一個官員抓起來扔到河裡去如何?結果,他們這樣做了,其中一個官員掉到河裡活活淹死了。結果呢?什麼事都沒有,這兩個農民什麼事也沒有!

恥辱

不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影響
1.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3.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國人民從此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5.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共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佔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
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再一步遭受受嚴重損失
2.此後帝國主義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強進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開辟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
5.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拓展了其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響
這樣的使館界成為列強在中國都城的佔領地
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
列強可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條約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1917年,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而被廢除不平等條約。1917年蘇聯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事後未完全兌現,亦無退還條約中獲得的領土)。1943年,美國和英國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義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失去他們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國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不承認以前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中國日益的強盛表現在哪些方面?

為生命扣上「安全帶」

安全生產是黨和政府重點監管的領域之一,《安全生產法》出台、改革國家安全監管體制、違法違規行為被嚴懲等舉措,受到廣泛關注。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等高危行業事故多發。按照安全生產中長期奮斗目標,到2007年,我國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安全監管體系,全國安全生產狀況將穩步好轉,重點行業和領域事故多發狀況將得到扭轉,工礦企業事故死亡人數、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等指標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孩子上得起學

2004年,我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3年,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從業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7.2%,教育投依然嚴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將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財政性教育支增長將高於財政支出的增長,教師工資、生均公用經費等逐步增長,辦學條件差、運轉困難、教育亂收費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到2010 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將接近100%。

看病心裡舒暢

過去的5年,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突破了靠政府單一發展的模式,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但醫療體制、機制還存在著諸多障礙,公立醫療機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傾向嚴重,小病「大處方」、「濫檢查」,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200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面將擴大到40%,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將得到進一步遏制;國家將落實必要的經費,支持鄉衛生院和縣醫院的建設,為農民提供安全、廉價的基本醫療服務;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將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為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工作,著力解決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國家關閉了15種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實行工業污染源限期達標排放。2006 年,讓百姓喝上潔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已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目標之一。國家已經明確,到「十一五」末期,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識。

支起「保護傘」

2005年前10個月,我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80萬人,「十五」期間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00萬人的目標已提前實現。但我國已進入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高峰期,今後幾年裡,每年勞動力供求缺口仍將達到1300萬~1400萬人。今後,企業不得集中將富餘人員推向社會,國家也將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指標體系。「十一五」期間,將新增4500萬個就業崗位。一些歧視性就業協議將被禁止。優化就業環境,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多部門聯手出擊調控房地產市場,市場秩序得到好轉。但對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價格仍然「高高在上」。隨著中央穩定住房價格政策的陸續實施,房地產市場將朝著遏制投資、控制投資、引導合理消費、穩定房價的預期目標方向發展,投機性購房行為將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將會得到更多關注,房價將在更大范圍與百姓對接。

老有所養

統計顯示,全國離退休人員社會保險費19年增長119倍。但目前我國公共養老覆蓋面只佔總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員生活窘迫,農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會保障。隨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國家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越來越多的人將過上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生活。

共享發展的成果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目前佔全國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2006年,政府將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製度和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入手,建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讓公共服務惠及農民;今後,新增財力將重點投向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且增長幅度還會大大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舉措,也將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農民工及時拿到工錢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地陸續掀起清欠農民工工資行動。截至2005年9月,全國累計清償2003年以前竣工項目拖欠工程款1410億元,占拖欠總額的75.82%。但漠視、侵害農民工利益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務工環境仍待根本改觀。2006年,讓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錢,成為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國家有效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業主行為將會得到進一步規范,在建和新建項目拖欠工資的現象將得到遏制;農民進城務工的環境將更加寬松。

生活更有質量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平均出遊率達到84.8%,文化產品也大大豐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務網點還很不健全,一些景點高昂的票價依然讓百姓「望景卻步」。2006年,讓普通百姓看得起風景,享受更有質量的生活,給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間。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百姓將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務;在農村,影院、文化館、圖書館等設施的普及,將把農民的傳統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1.10多億中國人已解決了近百年留下的生存問題——溫飽問題,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了不得的偉績。
2.中國人在中低端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已形成了可挑戰外界的能力,這給外界百姓造成的影響是振聾發聵。
3.在豐衣足食的基礎上,正腳踏實地解決科技現代化問題。現今很多發達國家對中國進行封鎖的項目,已紛紛被快速解決;更今人欣慰的是,我們是以遠低於這些發達國家在其它地區的售價,解決了這些問題。
4.說中國已很強大,有些不符實際;但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且有13億人堅持社會主義的中等產業水平國家,誰也不敢小視,因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舉全國之力來對付外來入侵和進行維護國家統一。
5.我們中國人是每月1000元可過,每月100元也可活,不怕打爛壇壇罐罐,這在發達國家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6.外界對中國人已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