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愛奇藝怎麼買電影,聽說能5元買一個電影怎麼買
在愛奇藝搜一下這部電影,然後會跳出來一個頁面可以買電影票,具體多少錢不知道。
偶爾出去看看電影放鬆下很適合上班族哦,其實玩玩游戲業可以發泄下對生活的不滿,有更充足的精神去對待生活哦,最近我和朋友在玩王牌對決,這游戲是亂斗型游戲,可以在打鬥中發泄對生活的不滿,裡面各種英雄角色都是歷史的動漫形象,畫面感很棒,一個英雄可以使用不同的技能,玩出不同的感覺。
② 電影角色在哪能看
在電影結束的字幕中會有演員表。不過現在大多數電影都喜歡在開頭中提到主演,燈光,道具等人員的名字。
以下是演員表中英文含義:
Adapted by改編
Animated byl Animation動畫
Art Design美術設計
Art Director美工師
Assistant Director助理導演
Associate Art Director副美工
Associate Director副導演
Associate Director of Photography副攝影師
Associate Procer助理製片人
Audio Coordinator音響統籌人
Audio Supervisor音響監制人
Based on ×'sY電影)根據×〔(作家)的Y(小說)改編
Best Boy劇務
Casting by...挑選角色
Chief Director總導演
Cinematography by攝影
Concted by指揮
Consultant策劃
Co-Procer聯合製片人
Costume Design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er服裝設計師
Cutter剪輯師
Digital Effect電腦數字特效
Director導演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總攝影
Dubbing配音l錄音,電影譯制
Editor編輯
Executive Procer執行製片
Fireworks煙火
Hairdresser發型師
Lighting燈光,照明
Lyrics by作詞
Make-up 化妝
Military Advisor軍事顧問
Mixer調音員
Montage剪輯〔蒙太奇)
Music by配樂
Music Composed by作曲
Music Editor音樂編輯
③ 電影中人物特寫怎麼快速找出來
快速瀏覽全片。
1、電影中關於人物的特寫都會著重加強,只要注意人物的動作,說話方式,做事方法,就可以快速找出來人物特寫。
2、從電影簡介中尋找關於人物特寫的劇情。
④ 如何購買動畫片人物形象版權
直接聯系動畫片的版權方就可以阿 ~
⑤ 迪士尼買下Fox,哪些電影角色可以改編成公主
迪士尼買下Fox,這些角色會不會變成公主?哈哈!迪士尼買下20世紀福克斯(Fox)也就代表著買下了Fox旗下的電影和美劇製作部門。這也意味迪士尼現在擁有一系列全新的角色可以啟用!
所以很多原本屬於Fox的角色,如果都能順理成章地進入迪士尼的電影世界的話,是不是就是說,這些角色也有可能變成公主呢?
黛安娜在《X檔案》里,是名副其實的女王咯!完全可以委屈下到迪士尼當公主的嘛。90年代歐美最流行的青春系吸血鬼美劇《吸血鬼獵人巴菲》里的巴菲,有顏值有身材故事裡還有吸血鬼,還要啥自行車?最後,縱然我個人覺得她有點虛偽,但姑且把麗莎·辛普森也算上吧,這樣貝兒就有個可以一起讀書的人啦!
⑥ 周潤發演的電影裡面有機器人在哪裡買
周潤發演的澳門風雲2裡面的機器人是扮演的角色,現實生活中沒有買的。
按照目前的科學技術來講,可以做出傻強機器人的原型,但是功能的話,應該只能實現語音識別,倒茶,講話的一些功能,像噴火那些是電影後期的特效弄上去的。
是一個人在裝上外套機甲後在腰部貼一塊綠布,後期電腦合成一下就沒有問題了,現實生活中的確有機器人管家不過目前還沒到達電影裡面的智能化,最多就是家裡所有電器安裝晶元有一個主機控制,在家中多個地方安裝語音識別器,在主機收到你的語音後在做出你指出的家電上做出反應。
⑦ 你買電影票的時候,你選座位是怎麼選的
電影院觀影位置不同觀影感受也不同,如何在自助買票時選到好座位?各位,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娛樂圈的話題,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話題,很接地氣。其次,這個話題比較輕松,所以是個難得的好題目。說到娛樂圈,小編首先想聲明以下幾點:首先,演員也是一種職業。既然是職業,那就沒有高貴或者低下之分。所以,在小編看來,娛樂明星,和環衛工人一樣,都應該被尊重。
第二個是離散含義的層面,指如果沒有完成分內的工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要承擔的責任或是強制性的義務。這兩個層面的含義相互制約與影響,在新媒體時代,給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定義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就現狀而言,一方面依賴於明星本身的品格與修養,另一方面以公眾輿論、社會價值取向、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形式存在。
⑧ 北京哪裡可以租借到電影人物(如加勒比海盜)的戲服啊多謝了
去北影廠或者八一廠,都可以有戲服租到。價格也不貴。
但加勒比海盜的服裝,如果要一摸一樣的,肯定就沒有了。得去現場淘。
⑨ 有沒有了解怎麼買到或者下載到美國超級英雄(superhero)漫畫的
超級英雄
超級英雄(superhero),是幻想中的角色,通常都會有著一些不同尋常的壯舉和英勇的行為。一般他們都會有一套能夠代表其個性和能力的華麗外衣或披風,和一個有著同樣特性的名字。而且他們都是擁有著超過一般人類的能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就是超人,自從他在1938年初次登場以來超級英雄從漫畫到動畫長達數十年內他們的傳奇故事就以支配者的地位穩穩的佔領了美國的漫畫業,並成功跨越了多個媒體,成為電影、電視、游戲等其中的熱門題材。
1938年,名為《動作漫畫》的連環漫畫雜志首次展示了腳蹬紅靴子的超人把一輛汽車高高舉過頭頂的形象。到了1940年,這一連環漫畫月銷量達一百萬冊。超級英雄的時代就此揭開序幕。1956年,出版首個超人故事的DC漫畫公司為滿足公眾的需求,陸續推出了蝙蝠俠、神奇女俠、綠燈俠和美國義勇軍團等超級英雄形象。到了20世紀60年代,從DC麾下脫離的驚奇漫畫公司又以神奇四俠、綠巨人和The Avengers崛起。一些超級英雄已成為過眼煙雲,但那些流傳至今的超級英雄還像20世紀中期那樣深入民心。
雖然他們都各有特點,但是多數的超級英雄都有以下的特徵:
擁有非凡的力量和相關的技術能力,精通相關的設備。雖然超級英雄們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力量,但是這些力量卻不盡相同。比如超人,他可以自由飛翔;和從眼部射出熱能量射線;並且力大無窮。而同屬超級英雄的蝙蝠俠卻不具備這些天生的能力,而是精通於譬如武術和一些先進的兵器或裝備的使用。這類英雄還有綠燈俠和鐵人(Iron Man)。
希望主持正義在有危險時挺身而出,富有極強的責任感,並且不需要任何回報。
拒絕殺害對手。但是在70年代卻有些例外的例子如金剛狼(Wolverine)和懲罰者。
一個特別的動機,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對抗邪惡。如蜘蛛俠和蝙蝠俠。
都有一個秘密的身份用來保護超級英雄的朋友和家人,並且都有另外一個名字代表其超級英雄的公眾形象。
都有一套華麗和特別的服裝。
有的擁有一個標志性的兵器。如美國上尉的盾牌、和神奇女郎的鞭子。
一個親密的支持者,或是工作中的朋友或是生活中的戀人。
都有一個特定的組織或是魔頭與其戰斗。
大都有在現實生活中的職業。或是百萬富翁如蝙蝠俠,或是平凡的記者和攝影師如蜘蛛俠。
一個秘密的總部或基地。像是蝙蝠俠的蝙蝠洞穴和X教授的變種人學校。
大都有一個關於超級英雄起源或關於他的身世的故事。或是講述他如何獲得超級能力或是介紹他背後的悲劇故事和他同邪惡勢力的淵源。
披風算是超級英雄最為喜愛的服裝。象是最為知名的蝙蝠俠和超人,他們都有威風凜凜的披風。
根據超級英雄所具有的能力我們把他們分為以下幾種:
肌肉型:一般都有一身發達的肌肉和魁梧的身材,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例如綠巨人, 石丑(The Thing)、巨像(Colossus)、 野龍特警(Savage Dragon)。
射手:指的是擁有遠距離攻擊能力的超級英雄。例如:獨眼龍(Cyclops)、電音、Static 。
物理型射手:物理類的遠程攻擊,彈射出網、箭等兵器。例如:綠箭(Green Arrow)、鷹眼(Hawkeye)。
魔法型射手:能夠射出某種能量給予充分的打擊,巫術魔法等。例如:Doctor Strange、Doctor Fate。
武術家:這種類型的英雄多半是普通人,但其身手敏捷行動快速並且精通於某種格鬥技藝或兵器。例如:美國上尉、蝙蝠俠、Shang-Chi、黑寡婦(Black Widow)。
發明者:通常是發明一些有某種特殊能力的設備的發明者。例如:Forge、貓頭鷹(Nite Owl)
鐵皮英雄:擁有堅硬盔甲的英雄。例如:鐵人(Iron Man)、鋼鐵(Steel)。
蜘蛛人在紐約操縱者:操縱某個巨大的機器戰斗的英雄。例如:大隻佬(Big Guy)、羅傑·司密斯(Roger Smith)操縱的魔神BigO(Big O)、超級戰隊(Super Sentai)。
敏捷型:具有高速戰斗和運動能力的英雄。例如:閃電俠(The Flash)、Quicksilver。
心靈感應者:擁有超強的意念能力或具有心靈攻擊能力的英雄。例如:X教授、Martian Manhunter等。
變身者:能夠隨意念隨意改變外形的角色。 例如:Mister Fantastic、Plastic Man、Changeling、變色龍(Chameleon)。
物質變身者:能夠操縱身體變化為某種物質,諸如水、沙、閃電等。例如:沙人(Sand)、Husk 、冰人 (Ice man)。
倍化變身者:能夠控制身體大小作戰的英雄。例如:Atom、Colossal Boy(只能變大)、Hank Pym
這些能力往往會同時交錯的出現在一個超級英雄身上。例如:蝙蝠俠他是一個武術家也是發明家。還有象是Human Torch具有遠距離的火焰攻擊同時也擁有高速的運動能力,最典型的例子還是要屬超人,他的能力是非常多的。
最初超級英雄的影子是從小說中出現的。如夏洛克·福爾摩斯、佐羅、人猿泰山,這些例子大概就是最直接的影響。他們都有超級英雄的影子而第一個被廣泛地被認為是超級英雄的形象還是真正開始於超人。
超級英雄的電視連載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每周六放映的節目當時只是僅僅針對於兒童,這種定位大大限制了其魅力。直到1978年一部真正的電影《超人》的誕生完全扭轉了這種局面,以及隨後很受歡迎的《蝙蝠俠》和他們的續作就接連出現在電影銀幕上直到現在經久不衰。
在21世紀初期,電影業的「重磅炸彈」2000年的《蜘蛛俠》和2003年的《X戰警2》導致了更多超級英雄電影的誕生。在特效方面則是以更加復雜的特效和有更沖擊力的畫面來吸引觀眾,但是這樣做卻招來了很多影評家的批評。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這類電視連續劇就不斷在電視上出現,像是《超人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Superman)主演:George Reeves還有1960年的《蝙蝠俠》主演:Adam West 和 Burt Ward,還有像是1970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簡稱CBS)的《神奇女郎》系列(Wonder Woman)主演:Lynda Carter。都是當時知名的電視連續劇。
90年代電視連續劇開始嘗試使用一些非常規的拍攝手法去表現其中包括很受歡迎的《超人前傳第一季》(Smallville)超人的起源,以青少年期的超人出演為特點。同樣的例子還有《路易斯與克拉克》(Lois and Clark),《捉鬼者巴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和 《雙面女間諜ALIAS》(Alias)。
60年代日本的「特攝」(tokusatsu)也展示了另一個文化的超級英雄類型,例如:《超人力霸王》(Ultraman)《萬能俠》(Spectreman)和《假面騎士》(Kamen Rider)。
40年代Fleischer/Famous Studio工作室使超級英雄第一次出現在動畫上。
60年代主要的超級英雄動畫是系列是children』s television。80年初代由於暴力內容等方面的限制這一系列的動畫都變得溫和了許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就是《Super Friends》。
90年代最為著名的有《蝙蝠俠 (系列動畫片)》和《X戰警》(X-Men)他們都是忠實於原作的作品,不過也有例外,來自卡通頻道的成功改編例如《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和《少年悍將》都是十分成功的作品。
在20世紀30年代末和整個20世紀40年代,超人都是在美國收音機中最流行的節目之一,相同的例子還有Green Hornet。在這期間收音機一直是超級英雄最早的普及者。直到50年代早期,電視機才成為了其最好的替代者。
超級英雄的故事在小說中也同樣十分受歡迎。最早的這類小說起始於George Lowther1942年的長篇小說《超人》。
1970年美國作家Elliot S! Maggin也有2部很受歡迎的作品《最後的氪星之子》(Last Son of Krypton)和《Miracle Monday》。與此同時《蝙蝠俠》和《蜘蛛俠》前傳、《X戰警》和《正義聯盟》也都相繼出版。並且成為電影和連續劇所熱忠的劇本改編對象。
還有一部值得注意的小說它是1987年George R.R. Martin所寫的小說《Wild Cards》,這是一部並非以漫畫為藍本的科幻小說,同樣也很成功。還有在90年代和21世紀初,Marvel Comics和DC Comics依據他們的漫畫所著的小說《超人之死》和《蝙蝠俠:無人之地》(Batman: No Man』s Land)也是這類小說中的代表。
2004年發行的網路游戲(MMORPG)《英雄之城》,就是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是以超級英雄為題材的電腦游戲。由Cryptic Studios開發並由NCSoft發行。
以超級英雄為題材的電影列表
在2002年電影《蜘蛛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票房成績令人羨慕不已,接著在好萊塢也掀起了一股以拍攝改編超級英雄為題材的電影風潮,在那之後許多這類電影接連問世其中也不乏經典之作例如X戰警2、地獄小子和蜘蛛人的續作。
《蜘蛛人》的成功很多成分要歸功與電腦特技的製作(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 簡稱CGI)現階段電腦特技以經趨於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這類電影中所需要的特殊情節的表現,大大增加了其表現力,CGI對於拍攝這類電影在某種程度上給於了一定保證。
有人指出在1999年拍攝的電影《黑客帝國》也應屬超級英雄的一個變種,《黑客帝國》中電腦特技的運用可以說是有著里程碑意義的,他對現代設計等領域都有著很大影響。
2007年
蜘蛛人3(Spider-Man 3), 導演:山姆·雷米
美國上尉(Captain America)
惡靈騎士(Ghost Rider)
神奇四俠2(Fantastic Four 2)
zh-tw:忍者龜;zh-hk:忍者神龜(TMNT)
2006年
X戰警3(X-Men), 導演:Brett Ratner
超人V(Superman V),導演:Bryan Singer
2005年
超人高中(Sky High), 導演:邁克·米切爾
類人體(Man-Thing), 導演:Brett Leonard
蝙蝠俠誕生(Batman Begins),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 導演:Tim Story
2004年
斑馬人(Zebraman), 導演:三池崇史
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 導演:布拉德·伯德
zh-tw:刀鋒戰士3;zh-cn:刀鋒戰士:三位一體;zh-hk:幽靈刺客3:終極屍殺(Blade: Trinity), 導演:David S. Goyer
地獄小子(Hellboy), 導演:基列莫·德爾·托羅
貓女(Catwoman), 導演:彼托夫
蜘蛛人2(Spider-Man 2), 導演:薩姆·雷米
懲罰者(The Punisher), 導演:Jonathan Hensleigh
范海辛(Van Helsing), 導演:斯蒂芬·索默斯
2003年
防彈武僧(Bulletproof Monk), 導演:保羅·亨特
夜魔俠(Daredevil), 導演:馬克·斯蒂文·約翰遜
綠巨人(Hulk), 導演:李安
LXG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導演:斯蒂芬·諾林頓
X戰警2(X-Men 2), 導演:布萊恩·辛格
2002年
刀鋒戰士2(Blade II), 導演:基列莫·德爾·托羅
黑衣人2(Men in Black II), 導演:巴里·索南菲爾德
蜘蛛人(Spider-Man), 導演:薩姆·雷米
2000年
鴉魔戰士(The Crow - Salvation), 導演:Bharat Nalluri
生死劫(Unbreakable), 導演:M·奈特·夏馬蘭
魔法女幹探(Witchblade)(TV), 導演:Ralph Hemecker
X戰警2(X-Men), 導演:布萊恩·辛格
1999年
黑客帝國,(The Matrix) 導演:沃卓斯基兄弟
1998年
刀鋒戰士(Blade), 導演:斯蒂芬·諾林頓
蒙面俠佐羅(The Mask of Zorro), 導演:馬丁·坎貝爾
1997年
蝙蝠俠與羅賓(Batman & Robin), 導演:喬爾·舒馬赫
黑衣人(Men in Black), 導演:巴里·索南菲爾德
再生俠(Spawn), 導演:Mark A.Z. Dippe
魔鬼任務(Steel), 導演:Kenneth Johnson
1996年
幻影(The Phantom), 導演:Simon Wincer
越空追擊(Barb Wire), 導演:David Hogan
烏鴉2:天使之城(The Crow - City of Angels), 導演:Tim Pope
1995年
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 導演:喬爾·舒馬赫
特警判官(Judge Dredd), 導演:Danny Cannon
坦克女郎(Tank Girl), 導演:Rachel Talalay
1994年
烏鴉(The Crow), 導演:Alex Proyas
時空特警(Time Cop), 導演:Peter Hyams
鬼影(The Shadow), 導演:Russell Mulcahy
1993年
蒙面怪傑(The Mask), 導演:查克·拉塞爾
蝙蝠俠大戰幻影人(Batman: Mask of the Phantasm), 導演:Eric Radomski & Bruce W. Timm
忍者神龜3(Turtles 3), 導演:Stuart Gillard
1992年
蝙蝠俠歸來(Batman Returns), 導演:蒂姆·波頓
1991年
美國上尉(Captain America), 導演:Albert Pyun
忍者神龜2(Turtles 2), 導演:Michael Pressman
火箭人(Rocketeer), 導演:Joe Johnston
1990年
閃電俠(The Flash)(TV), 導演:Robert Iscove
忍者神龜(Teenage Mutant Hero Turtles), 導演:Steve Barron
1940年-1989年
蝙蝠俠(Batman), 1989年, 導演:蒂姆·波頓
懲罰者(The Punisher), 1989年, 導演:Mark Goldblatt
超人4(Superman IV), 1987年, 導演:Sidney J. Furie
羅賓威廉姆斯:開始冒險(Remo Williams: The Adventure Begins),1985年,導演:Guy Hamilton
毀滅者柯南(Conan the Destroyer), 1984年, 導演:Richard Fleischer
女超人(Supergirl), 1984年, 導演:Jeannot Szwarc
超人3(Superman III), 1983年, 導演:Richard Lester
野蠻人柯南(Conan The Barbar), 1982年, 導演:John Milius
沼澤怪物(Swamp Thing), 1982年, 導演:Wes Craven
閃電俠戈登(Flash Gordon), 1980年, 導演:Mike Hodges
超人2(Superman II), 1980年, 導演:Richard Donner
超人(Superman The Movie), 1978年, 導演:Richard Lester/Richard Donner
佐羅(Zorro), 1975年 導演:Duccio Tessari
太空英雌芭芭麗娜(Barbarella), 1968年, 導演:羅傑·瓦迪姆
蝙蝠俠(Batman The Movie), 1966年, 導演:Leslie H. Martinson
超級英雄狗(Underdog), 1964年
面具之後(Behind the Mask), 1946年, 導演:Phil Karlson
一部分超級英雄的創作過程中都有一定根據的科學概念。如蝙蝠俠、蜘蛛俠、超人和綠巨人等。所以有些老師就把超級英雄引進課堂。
自1995年以來,明尼蘇達大學教授詹姆斯就利用超人給學生講解力學,如他提出的一個問題是:超人一躍跳上30層高的大樓頂上,雙腿需要多少力量?答案是 2720公斤。結果他的課大受歡迎,他說:「這些漫畫書不乏對范圍廣泛的基本物理學原則的正確描述和解釋,包括古典力學,電學,磁學,甚至還有量子物理學。」
美國一位物理學教授利用漫畫書中的情節去解釋宇宙。
《超級英雄的科學》一書作者格雷什認為,教師授課透過學生喜愛的超人式的偶像加以引導,她說:「人們喜愛看超級英雄漫畫和電影,他們可以從自己喜愛的角色身上享受到科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