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香港演藝圈如何評價內地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演藝圈如何評價內地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6-24 23:34:16

Ⅰ 港星扎堆定居內地,香港娛樂圈目前的境況如何

可能對於許多轉戰內地的港星們來說,北上內地並不是他們人生和事業的一種選擇,而是被選擇。

內地市場

張兆輝憑借《柔道龍虎榜》分別獲得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角,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配角,第十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

張家輝一直是一位氣場很強的演員,英氣十足,成熟穩重,有劇組「戲精」之稱,只要演起來,張兆輝很不要命,以樂觀又敬業的態度深得演藝圈人士的尊敬!

Ⅱ 對於香港的演員在內地火不起來你有什麼看法

一是近年來香港電影的整體沒落。

由於香港電影整體市場太小,想當年,在香港娛樂圈最為繁華的八九十年代,香港投資過千萬的電影比比皆是,相反,大陸一個幾百萬製作的電影,就算是大片兒了。

近年來卻出現了相反現象,香港電影的傳統市場東南亞已經被好萊塢佔領,而且以商業片為優勢的香港電影由於投資小,製作規模不大,商業片質量自然下降一大截;相反大陸由於資本雄厚,並向好萊塢模式學習,特效大片越來越成熟,競爭力越來越大。這樣沒有優勢的香港電影里,也就紅不了香港演員。

二是長相和氣質差異。

也就是審美的差異,其實近年來由於內地娛樂圈的成熟,網路的發達,人們可以迅速的了解很多內地演員,不像以前,網路不發達,人們更多地了解演員是通過VCD看香港電影,因此只能粉香港演員,因為渠道就這么小。

當有了內地那麼多演員可以粉時,為什麼要去粉長相和氣質和內地演員差異較大的香港演員。

三是香港造優秀演員的時代終結。

香港知名演員:50後:成龍、周潤發、梁家輝;60後更是人才濟濟:劉德華、黃秋生、張學友、周星馳、梁朝偉、吳鎮宇、甄子丹、劉青雲、郭富城、黎明、張家輝;70後就有些沒落了:古天樂、陳奕迅、吳彥祖;

到了80後,現在還活躍在影壇的有些知名度的好像就余文樂了,而且他還是81年的,至於年紀比他更小的香港男演員,大家估計也都記不起來,可見香港優秀演員的斷層有多嚴重。

四是合約在身,身不由己。

演員不是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發展,合約限制著他們。

五是在香港有名氣,在內地臉生,不如香港身價。

比如演過《太極張三豐》中董天寶的錢小豪、演過《僵屍叔叔》中四目道長的陳友、演過很多賭片中特異功能的反派角色的程東、演過《破壞之王》斷水流大師兄的林國斌、演過《九品芝麻官》中常威的周兆龍等。

六是香港演員在香港混得風生水起,不缺錢,不需要內地來圈粉圈錢。

其實相對內地,香港娛樂圈風氣要好很多,什麼職業道德缺失、摳圖和替身等發生的比較少,大家還是有藝術追求的,在香港掙了很多錢,再沒必要去內地繼續撈錢。

Ⅲ 你是怎樣看待港台娛樂圈和內地娛樂圈的關系

首先港台的娛樂圈和內地的娛樂圈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下面我來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一、港台娛樂圈

首先港台娛樂圈你會發現,人員相對穩定,雖然他們的片酬都不會很高,而且從以前到現在整體的拍攝模式以及思路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你會發現港台娛樂圈非常穩定,而且他們都沒有什麼太大的緋聞,不光是這樣,很多港台娛樂圈的演員都很敬業,在影視業剛起步的時候,港台娛樂圈的演員大部分都要兼任場務、道具、燈光等職位。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可以說明兩地的區別,其實港台娛樂圈雖然拍的內容幅度有一些大,但是不得不說港台娛樂圈的人是很敬業的,他們不會為了接戲而不好好背劇本,不會什麼時候都去找替身,而大陸的演員只要為了紅什麼片子都接,忙不過來了就開始找替身,甚至還有貼圖的方式去演電影,這就是本質上的區別。

Ⅳ 有人認為港台演員的演技比大陸演員好,你認為是嗎

作為演員,最重要的是演好每一部戲。演技的話,每個人的表演風格和方式都不相同,因此,不能用演技來評判一個演員夠不夠努力,夠不夠優秀。

而對於到底是港台演員的演技還是大陸演員的演技誰的更好一些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大陸演員一般為科班出身,而港台演員,除了表演學院出來,就是各大選秀,更聲歌藝全面發展(互通),還有就是外國讀書回來的,接廣告被選中,偶然進圈等。

所以,如果一定要說哪個演技更好,我覺得是沒必要的,港台演員也有挺多在內地發展生活的,也有內地演員在香港發展的,他們之間沒有誰比誰更好,比的是誰比誰認真,誰比誰更努力,畢竟,演技是可以通過鍛煉去提高的,是可以通過學習去改變的。

Ⅳ 放棄周潤發,改用梁朝偉,吳宇森的《喋血街頭》票房為何會撲街

1991年4月21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正在如期舉行。當頒獎嘉賓王晶揭曉獲得最佳電影得是《阿飛正傳》時,坐在台下的王家衛恍如隔世,他吻了自己的妻子陳以靳然後快步上台,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感謝鄧光榮先生!」

是啊,這位曾叱吒影壇,受惠於當年港片的黃金時代,也曾被時代裹挾的槍戰片大師,如今卻又要被新的時代所拋棄!他就像一個港片的守墓人,老態盡顯卻又深情款款,在古代俠士的行俠仗義精神快要盪然無存時,用一部部電影教會我們如何獨自面對這世間所有的邪惡和背棄!

至於所謂的票房和口碑,我想這對於所有受港片哺育的老影迷來說,大抵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吧!

致敬吳宇森和那些曾經被埋沒過的經典港片~!

Ⅵ TVB的演員為何在內地很少拍出好作品

作為香港影視行業輝煌的參與者,TVB為我們製作了許多經典作品,同時又為整個影視行業輸送了不少專業人才,雖然TVB培養了許多專業演員,但奇怪的是,這些專業演員並未能在大陸市場上大放異彩,反而都是飾演一些小角色,混個熟臉而已,總的來說,他們的演技不足以支撐他們在大陸的發展。

TVB演員只需要經過培訓班集訓一下就直接上陣。這種選人模式在香港影視需求旺盛時能夠滿足大量影視作品的需求,但這也導致了演員的不敬業,淘汰率高。而且TVB的演員還有基本工資領取,但這工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拿著這么低的薪酬,而且還有這么高的淘汰率,這就導致演員壓根不用心工作。

最後就是知名度,香港影視圈對內地的文化輻射基本為0,很多在香港很火的演員,可能內地很多觀眾都不知道呢,更何況現在是小鮮肉當道,香港流量演員論人氣,粉絲基礎還有流量,都與內地的小鮮肉流量演員不是一個級別的,所以這也導致了TVB演員很少有機會能在內地的影視作品中飾演較為重要的角色了。

Ⅶ 如何評價我要成名劇情有哪些亮點

《我要成名》的最大企圖是講述家輝和小菲的感情,兩個暫時遭遇困難、並不成功的人在工作中成長,互相激勵,卻因事業天各一方。《我要成名》的編導誠意十足。



(7)香港演藝圈如何評價內地電影擴展閱讀

《我要成名》主要劇情:潘家輝(劉青雲飾)其實也走紅過,他曾經是十幾年前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得主。然而世事變幻,加上他性格鋒利,在圈內的發展每況愈下。

失意落魄之時,竟有新人吳曉菲(霍思燕飾)當他是無敵尊師,還拜師學藝。吳曉菲縱然受盡新人的委屈,演戲亦任勞任怨,感動得潘家輝終於收之為徒弟,成為其經紀人。

師徒日夕相對,感情漸厚。吳曉菲慢慢成長的演技,為她帶來的第一部戲卻是三級片,還要遠赴日本。她的事業將走向何方,和潘家輝擱淺的感情又該怎麼辦。最後成名的是潘家輝,還是吳曉菲,是皆大歡喜,抑或是兩敗俱傷。

Ⅷ 為什麼香港和台灣的娛樂圈比大陸要那麼出名 帥哥美女比內地要那麼多 還有電影為什麼港台那麼好看內地差

現在香港電影已經大不如前了,近年拍得好些的也只有殺破狼之貪狼了,以前的證人,線人,門徒,放逐,跟蹤等等,已經一去不返了。

隨著兩岸三地的合作交流,國產的你電影也比比皆是:芳華,奇門遁甲,夏洛特煩惱,有完沒完,唐人街探案12...好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