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節奏受什麼影響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節奏受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6-23 02:30:25

① 影響蒙太奇節奏的因素有哪些

節奏蒙太奇,性質是電影技巧,變化節奏,以之帶動主題內涵的一種剪接技巧。
馬爾丹把蒙太奇歸納為3類。即敘事的蒙太奇、思維的蒙太奇和節奏的蒙太奇。

(一)敘事蒙太奇,意思是在時間的行進下,進行敘事類的剪輯。

(二)思維蒙太奇,加強藝術及情緒的感染力,將切換的鏡頭強制性的鏈接在一起。表現創作者所需要表現的特定意圖,是一種電影語言的修辭手法。

(三)節奏蒙太奇,在電影中不時變化節奏,以之帶動電影主題內涵的發展。

② 什麼樣的電影才被叫做有節奏

影視作品是由一系列連續活動的影象排列組合而成,有運動必然就會有節奏,一部影片的成功,節奏的美感是很關鍵和至關重要的。所謂電影節奏就是藝術家根據作品中戲劇沖突和人物的情感狀態,運用電影的各種表現手段,在蒙太奇句子或蒙太奇段落里形成動與靜、動與動、靜與靜、快與慢、長與短、強與弱等對應,產生有序的跳動,並被觀眾而感知的一種藝術形式。

③ 決定影視片節奏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故事情節的發展、氣氛變化

④ 怎樣把握電影節奏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首先要理解「節奏」這兩個字的含義。這個詞語我們每天都在接觸,音樂,我們的話語,敲打聲,機器的轉動,電影,電視,建築,它無處不在,參雜在很多事物的中間。但我們又很難用確鑿的文字來解釋這個名詞,因為它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內心的一種內在感受,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所以這種感覺也是不同的。就是一百個人去聽同一首曲子,他們都會說這首歌的節奏不錯,可這個「節奏」在每個人身上卻有不同的感觸。
節奏是一種運動模式,是運動的周期性特徵,他有動作的連貫性重復性。(摘自課本)可以看出,節奏是一種有明顯時間性質的東西,節奏也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我們都能感受得到,但只是意會,不能言傳。
節奏在影視藝術中同樣也是這個樣子,正因為有了它的存在,電影中畫面連貫性才顯得更加自然,它就像一個個大頭針一樣。也正因為有了它的存在,影視劇也更加變得玄了起來。
在影視藝術中,人物的動作,鏡頭的運動等等都是節奏形成的要素,而影視藝術相對於音樂而言,節奏已體現的不是那麼明顯了,完全是觀眾的一種感受。
要把握影片的節奏,首先要理解影視劇作品中節奏的行程要素。
社會發展到今天,電影由無聲進入到有聲時代,電影藝術更明顯地衍變成一種視聽的藝術,故電影中的節奏主要是:1.畫面的節奏,2.聲音的節奏。
影響畫面的節奏包括:1.攝影機的運動,2.剪輯節奏,3.拍攝對象的運動;聲音的節奏包括:1.語言2.音樂3.音響。
以上畫面和聲音的節奏在課本中已寫的很是詳盡,這里就不再多寫,主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把握節奏,重點是「如何把握」而不是「節奏」。把握節奏,就是要使節奏符合觀眾的口味。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只談節奏),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節奏感,所謂「節奏感」是指在「節奏」這一客體地作用下,大腦皮層產生興奮,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動,而後通過神經中樞協調統一支配生理機能——即人的肢體和器官,准確的完成符合節奏律動地肌肉或肢體動作技巧地能力。(摘自網路)
而節奏,在前面已提過,是一種有規律的,連續進行地完整運動形式,用反復、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後連貫的,有序的整體,是抒情性作品地地重要因素。因此,要讓觀眾產生一定的節奏感,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在這一過程中,又回歸到了主體——節奏,把握好節奏,就是把握住了觀眾的心理。
下面就到了本文的重點——怎樣把握影片的節奏呢?
影視劇是一個聲音和畫面結合的產物,所以在以下評述中,也都是將聲音與畫面結合起來述說的。
一部影視作品中,在全片中的節奏是不一致的,需有張有弛。影片故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在這個過程中節奏的大致方向是由慢到快,在回落的過程,就像一個山峰一樣。而在一些小的段落裡面也是如此。在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裡面的第一場打戲,章子怡和楊紫瓊打鬥,章子怡去偷劍,被人發現後,僕人開始大喊,捉賊,此時無源聲音鼓聲開始進入,隨著打鬥畫面及動作的快慢,鼓聲也隨之變化,這時鼓聲就像是人的心跳一樣,自己已於畫面,聲音融為一體了,打鬥結束,鼓聲也隨之消失,讓我們緊張的心情平靜了下來。這一段戲中,聲音與畫面結合的天衣無縫,若沒有了聲音,觀眾身臨其境地感覺絕對嚴重缺失,就像吃菜沒有味道一樣,若要沒有了畫面呢?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聲音和畫面是互相互補存在的,共同控制著影片的的節奏,該緩則緩,該疾則疾。當然創作者必須考慮到觀眾的感受,若一個影片從一開始節奏就特別快,一直到最後,那觀眾看起來就會很累,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若要太慢,那估計全場地人都要睡覺了。重要的就是要有張有弛,有地放失。這一點上,做的最完美的當屬《幻想曲2000》,該片是由迪斯尼影業拍攝的,於2000上映,《幻想曲》其實早已在1940年就誕生了,《幻想曲》已成為迪斯尼動畫庫中最具有歷史和紀念價值的資產。改頭換面地《幻想曲2000》仍源用沃爾特叔叔將動畫與古典音樂結合的思想。全片的主要部分都是動畫,只有在一段音樂與另一段轉換時才會出現人。這部影片中包含8首古典音樂:1.第五交響曲,2.羅馬之松,3.藍色狂想曲,4.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快版,5.動物狂歡節,6.魔法師的學徒(該版本在1940幻想曲就有),7.威風凜凜進行曲,8.火鳥組合。利用動畫來展現音樂地意境,使影片的創意和構思更加天馬行空,更具觀賞性。節奏配合音樂,畫面也配合著音樂,讓我們的心隨之舞動,確實是一場視聽的盛宴。由於本片再創作時,音樂是現成地,創作者所做的就是如何在其中添加畫面。音樂佔得了主要位置,音樂的節奏明顯在控制著畫面,所以《幻想曲2000》在節奏上使無人能敵的,畫面和音樂配合得配合地如此的恰到好處。高音時,畫面具有沖擊力,低音時,畫面平靜,節奏感油然而生,剩下的就是享受了。
音樂固然在影片的節奏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我們不能拋棄最原始的因素——劇本。一個影片的故事情節是全片的之架,若故事情節的安排不妥當,再好的音樂來進行渲染,再棒的剪輯手法,也都於事無補。由彭氏兄弟執導,在07年拍攝,郭富城主演的《C+偵探》,就是這樣的一片子。整體上看,它是一部懸念破案的影片,但影片整體節奏太慢,劇情的設置也太過牽強。可其中也有一些段落可圈可點。有一段戲中,郭富城跟蹤一個女人,女人進入一個房間,郭富城貼在門口偷聽,突然被那個女子拉進屋裡,郭富城被這個女的按在牆上,互相對視,此時只有房間內鍾表滴滴答答地聲音,然後畫面隨著鍾表的聲音的節奏,變換鏡頭,不規則的鏡頭組接,卡鏡頭法都很好體現了當時兩人地心理狀態,也抓住了觀眾的心理。十分得精彩。但就全片來說,他的節奏把握不準,不夠懸念化。
總體來說,節奏是一個很難捉摸的東西,是一個人的內心感受,有可能聽一首歌,看一部電影,你覺得節奏不錯,其他人厭惡的透頂。想把握好他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思想的東西,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創作者唯有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來進行畫面的剪輯和聲音的添加。
電影製作得最後一道工序就是聲畫合成,也是一項集其大成的創作工作,總的來說,這里不應是聲音跟畫面,也不是畫面跟聲音,而是畫面與聲音合起來把「戲」表現出來,共同將影片的節奏傳送給觀眾。可見聲音和畫面,缺一不可。在把握節奏時,也不能只考慮到一個方面,而要全都兼顧到,更要兼顧觀眾地感覺。從整體上看,把握節奏,更應當從劇情,等方面著手。
總體上,對於影片節奏的把握認識也就這么多。我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為作為本篇文章的結語——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是他的節奏地感性特徵,即對節奏的把握和體驗是一種完全感性的東西,而不是某種機械化的,僵死的事物。

⑤ 影視後期特效中影響節奏的因素有哪些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影視特效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2&zdhhr-11y04r-1304690607414773859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tx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1304690607414773859

在「影視特效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⑥ 影視語言與影視節奏之間的關系

影視節奏通過情節的確發展,演員的心理、形體及言語動作影像造型色彩的組合與對比、鏡頭的角度與景別及長度與運動的變化、鏡頭與鏡頭之間的轉換與組接,語言、音樂、音響的時值和動作的力度等方面來體現。

節奏在在總體的控制下通過表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各部門體現出來。

⑦ 影響影片節奏的因素

劇情結構,分鏡設計,聲音(音樂,音效,語言)

劇情本身要適合快節奏才行,法國悶片想快也快不起來,也不能快

短鏡頭組合可以加快節奏,另外一些特殊的視角也可以增加緊張感

快節奏的配樂也可以

⑧ 你們覺得電影的質感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按概率來說,排名第一的就是錢,沒辦法,電影就是金錢的藝術。一部電影的下限由投資金額決定,上限由導演的才華決定。沒錢的情況,導演的天賦極其極其極其重要。一部電影裡面,每一個崗位上的人選,只要錢夠就能找到最好的人,這些優秀的人,就是保證電影非內容質量方面的基本保證。在一個優秀班底加持下,一名導演只需要正常發揮,就能導出基本合格的電影。

一部電影裡面有多個部門,每個人的能力和能拿到的薪資成正比,電影是個完全人為因素主導的行業,攝影、燈光、美術、服裝、化妝、道具等部門完全都是靠個人才能決定質量,每個部門的人隨著能力與名氣的提高,薪資也越高。行業里每一個有能力有名氣的幕後人員,從來不看劇本,只看薪酬和人際關系。即使才華能力如張藝謀,也會盡量尋找行內最好班底協助自己。

條件在復雜一點,一個建築物內一個人物,那麼自然光線、服裝、道具、美術、化妝、演員幾個部門都是鏡頭完美的要素。其他部門水平都很高,但是攝影師技術不好,整體鏡頭全都垮掉。如果服裝不好,表達不到位,道具不好,環境會穿幫,這就是導演的難處,他只有兩個小時完成這場戲,他該怎麼辦,很多因素導演無論要求多高,他就是做不到,他就是無能為力。

把一群人聚到一起,極短時間內完成一部作品,然後領錢各奔東西。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除了導演把作品當命,其他人都是工作,導演要做的事情太多,個人能力與才華有時候需要達到某種平衡,導演才華極高,但是能力欠缺,整個劇組就是製作人員專業性來維系。每個人對待目標理解不同,又會帶來更多溝通上的摩擦。影片的質量有太多方面,最後歸到一起,還是回到開頭。

⑨ 電影的節奏感

整個影片的節奏,是由劇情發展的快慢、蒙太奇各種手法的運用以及動作的不同處理等多種因素造成的。這里說的不是整個影片的節奏,而是動作的節奏。

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物體的運動(包括人物的動作)都是充滿節奏感的。動作的節奏如果處理不當,就像講話時該快的地方沒有快,該慢的地方反而快了;該停頓的地方沒有停,不該停的地方反而停了一樣,使人感到別扭。但在這里要注意是,這里是兩個概念聯系在一起的,不是分開的,「速度」是「節奏」的一種表達形式,但「速度」不等於「節奏」。

有人說「節奏」快了,是不科學的,「速度」可用快慢來衡量,而「節奏」則應以高、低、強、弱、緊張和鬆弛來衡量。這一手段是電影的靈魂,它體現了故事情節發展的脈搏。

⑩ 影視中的節奏應該如何把握

影視的節奏有種,一種是由音樂帶來的節奏,按照音樂的節奏處理即可,一般MV都是這樣做的;
另外一種是情節的節奏問題,往往也是一個影視作品中最難把握的,通常的節奏處理手法:開篇即高潮,希望抓住觀眾,然後再進行敘事處理,慢慢再進入2、3個小高潮,最後的高潮部分通常在結束前,高潮之後即可戛然而止,不過,現在的電影都會在最後留點開放式的結局,因此高潮之後,會有一個舒緩的情節,最後給一個意猶未盡的懸念鏡頭而結束。這樣的影片很多,想馮小剛的《夜宴》,還有《盜夢空間》都是這樣的節奏處理。

節奏的處理都是影視最高境界了,如果你能做好這個節奏,你已經是很好的導演。在影視製作中,我們往往會在節目中設定一個主要的線索,這個線索最後的部分就是我們要的節奏高潮,之前也會安排一些小的支線線索,這些的線索匯聚到主線上的節點,可以做成小高潮。如果沒有這些小高潮,影片就感覺沉悶了。

節奏的處理,即是對於故事情節的梳理,考的就是你對講故事的能力,因此,在製作前,你得先考慮清楚這個節奏,然後才去進行編劇整理,否則你會陷入過於關注細節而忘記了整體節奏,出來的節目肯定好不了,最多是一個小品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