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院中場休息都是在什麼年代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院中場休息都是在什麼年代

發布時間: 2022-05-17 19:40:23

① 美國往事加長版的中場休息大概在什麼時候

《美國往事》是一部由瑟吉歐·萊昂執導,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伍茲、伊麗莎白·麥戈文、塔斯黛·韋爾德等人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面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1984年2月,該片在美國上映。1985年,該片獲得了第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等獎項[1] 。
中文名 美國往事 外文名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其它譯名 四海兄弟,義薄雲天 製片地區 義大利,美國 導 演 Sergio Leone 編 劇 Piero De Bernardi, Leonardo Benvenuti,Franco Arcalli ,Enrico Medioli,Franco Ferrini等 類 型 劇情,犯罪 主 演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伍茲,伊麗莎白·麥戈文,塔斯黛·韋爾德 片 長 229分鍾,139分鍾(美國),255分鍾(2012戛納電影節) 上映時間 1984-02-17(義大利) 分 級 USA:R / Hong Kong:III 對白語言 英語,法語,義大利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87843 IMDB評分 8.4/10 66,890 votes 聲 音 70 mm 6-Track CDS Dolby SR

② 觀影中場休息會對觀影體驗感產生什麼影響

現在好像大部分的影院沒有觀影中場休息的部分了,但是對於我們這些看劇的人而言如果在看電視的時候中場插入廣告,是很令人抓狂的事情,我們每個人在看的時候如果是在自己看的正起勁的時候中場休息會覺得,就跟一團火澆上了一盆冰水一樣,然後再看的話其實也沒什麼意思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所能看到的不是觀影之類的,只是別在我看的正興奮,增得意的時候中場休息,這個是對一個觀影人最大的不尊重,我們現在所能接受的可能不僅僅是這樣的情況。

我們可能也都體驗過這種看著看著中場休息的情況,是因為很多突發狀況讓我們不得不休息,但是在我看來中場休息之後,是否可以在一次進入觀影狀態,其實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但是這中看著看著就中場休息是很不好的,這種體驗感非常糟糕,所以千萬不要再一個人看的特別入迷的時候去讓他中途停止,這樣的方式其實是對一部劇最大的不尊重,也是對一個人的不尊重,我們也都看過很多了,但是對與我們來說這些劇,或者自己的觀影體驗是什麼樣的就不用多說了,我們只是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更好的體驗。

③ 成都各影院看電影還用「中場休息」嗎

成都各影院看電影無需「中場休息」

近日,網路上開始流傳「本周末起全國部分省市電影院上座率限制放寬至50%」的消息,記者昨日向成都各大影院求證,確認影院已經收到相關通知。

成都各大影院接到的具體通知內容是:從8月14日(本周五)起,一、影院上座率從30%提高到50%;二、觀看片長超過兩小時影片,無需中場暫停休息;三、適當延長場間休息時間,做好通風消毒;四、影院可以售賣飲品,但影院內禁止飲水和進食。有影城表示,食品可以在廳外吃或打包帶走。

(3)電影院中場休息都是在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記者獲悉:

8月14日當天有多部影片上映,其中包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152分鍾)的4K修復3D版。電影《八佰》(147分鍾)也將在14日晚上開啟提前點映。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八佰》的片長都超過120分鍾,根據此前的規定,影院在播放時長2小時以上的影片時需要安排中間休息,而這一規定也將從14日起正式取消。從本周五開始,去影院的觀眾們可以一口氣從頭看到尾了。

④ 美國大片在電影院有中場休息的

《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 李安的作品,還沒上映

⑤ 泰國看電影要唱國歌,印度看電影中場休息,在各國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去別的國家看電影的體驗是很新鮮的。

每個國家看電影的風俗習慣可能都略有不同,但是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泰國和印度了。

首先說一下泰國,在泰國每天早上08:00和晚上18:00,所有的公園、火車站、輕軌站、地鐵站、學校和街道等公共場合都會固定播放泰國國歌,從來沒有例外。所有人聽到國歌,都必需馬上停止手頭上的事情,面向泰國國旗肅立,如果是奏國歌時人在屋內或所在的地方沒有懸掛國旗,就可以原地肅立,並摘下帽子以示敬意。不管是哪個國籍的人,在泰國都要尊重這一風俗習慣,否則會被泰國警方逮捕。

印度的高級電影院一般顏值都比較高,美輪美奐的色彩賺足了觀眾的眼球,各種顏色的搭配魔幻典雅,浪漫而不失情懷。印度的爆米花不是甜的,是鹹的,而且是特別咸,一般中國人吃印度的爆米花會覺得味道很奇怪,不太適應。

⑥ 為什麼電影院看電影沒有中場休息

首先是國內的電影時長不是特別長,並且電影劇情很緊湊,沒有冗長感,觀眾不會感到疲憊,為了良好的觀看效果需要一氣呵成的看完;其次就是如果添加了中場休息這個環節,本身就不長的觀影時間被截成兩段,非常影響體驗,並且觀眾會對中間插播的廣告很不耐煩。所以在國內的電影院看電影時沒有中場休息。

⑦ 為啥看電影時標配是吃爆米花

看電影吃爆米花是一種純正的美式習俗,所以這里回答的實際上是為什麼美國人看電影要吃爆米花。這種習俗和看電影行為的結合,有一定歷史原因。

吃爆米花一直是美國人休閑娛樂時的主要零食,至少從20世紀初開始,看體育比賽、雜耍節目、去游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爆米花。但在最開始,它並沒有和看電影緊密聯系在一起。1905年鎳幣劇院興起,使得看電影成為一種空前流行的娛樂活動,同時使各種真人綜藝雜耍邊緣化。在這個時候,賣爆米花還只是鎳幣劇院周邊的一些攤販自發行為。

1910年代中期開始,豪華電影宮(movie palace)取代鎳幣劇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場所。當時電影從業人員的心理是盡可能提升電影的地位,使之高尚化、上流化,從而和底層民眾的娛樂形式區別開來。最高檔電影宮的目標是要媲美歐洲的歌劇院,誰會在看歌劇的時候吃爆米花這種平民食品呢?所以電影宮的老闆都反對爆米花及各種零食。此外至少還有兩點原因:一、零食利潤不足觀;二、會污染影廳環境,清潔困難,鎳幣劇院中的滿地垃圾讓人心有餘悸。

即便是這樣,大多數電影觀眾並不覺得看電影吃零食是很丟人的事情,絕大多數電影院門口都有賣零食的攤販,很多觀眾會買好帶進去。

爆米花及零食正式引入電影院是30年代後的事情。主要原因是經濟方面的,大蕭條期間電影院經營困難,開源增收的壓力很大。所以一些非從屬於五大片廠(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福斯、雷電華)的獨立影院開始賣些簡單的糖果。它們嘗到了甜頭,於是這種做法迅速推廣開來。30年代幾乎每家電影院都有了自己的小賣部。

糖果之後是爆米花。30年代後期,爆米花售賣裝置成為電影院的標配。當然為什麼是爆米花,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理解,爆米花製作簡單,它的香味對等待的顧客是很大的誘惑,而且價格便宜,它是大蕭條時期美國人消費量沒有下降的少數食品之一。另外,爆米花製作技術改進,不再像以前那樣會發出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

爆米花攻佔電影院,其實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電影上流化路線的一次失敗。

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之後,它的年產量暴增20倍。它的熱銷甚至帶動了玉米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

二戰期間,食糖管制,爆米花更加成為看電影時唯一的零食選擇。40年代中期,美國爆米花產業和好萊塢電影一起達到史無前例的最高峰。

不過,外界對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並非沒有批評的聲音,4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出現批評看電影吃零食等不良習慣的文章,還有人出台「觀影禮節」之類的指南,勸說觀眾放棄吃爆米花。

順便一提,二戰結束後,食糖管制解除,可樂等軟飲料才開始進入電影院。

爆米花等零食銷售對電影觀看習慣也有不少影響。例如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即使不太長的電影也有中場休息,原因不過是給電影院提供二次販賣零食的機會。

50年代後汽車影院興起,觀眾在自己車上吃起來更加自由,影院的周圍出現小型餐吧,賣的就不僅是爆米花和可樂了,還包括熱狗、冰激凌、奶昔、三明治、咖啡、漢堡、薯條、披薩……60年代之後,零食經營越來越系統化和專業化,已經無可置疑地成為電影院利潤來源的一根支柱。

⑧ 看電影的標配為什麼是爆米花

看電影吃爆米花是一種純正的美式習俗,所以這里回答的實際上是為什麼美國人看電影要吃爆米花。這種習俗和看電影行為的結合,有一定歷史原因。

吃爆米花一直是美國人休閑娛樂時的主要零食,至少從20世紀初開始,看體育比賽、雜耍節目、去游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爆米花。但在最開始,它並沒有和看電影緊密聯系在一起。1905年鎳幣劇院興起,使得看電影成為一種空前流行的娛樂活動,同時使各種真人綜藝雜耍邊緣化。在這個時候,賣爆米花還只是鎳幣劇院周邊的一些攤販自發行為。

1910年代中期開始,豪華電影宮(movie palace)取代鎳幣劇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場所。當時電影從業人員的心理是盡可能提升電影的地位,使之高尚化、上流化,從而和底層民眾的娛樂形式區別開來。最高檔電影宮的目標是要媲美歐洲的歌劇院,誰會在看歌劇的時候吃爆米花這種平民食品呢?所以電影宮的老闆都反對爆米花及各種零食。此外至少還有兩點原因:一、零食利潤不足觀;二、會污染影廳環境,清潔困難,鎳幣劇院中的滿地垃圾讓人心有餘悸。

即便是這樣,大多數電影觀眾並不覺得看電影吃零食是很丟人的事情,絕大多數電影院門口都有賣零食的攤販,很多觀眾會買好帶進去。

爆米花及零食正式引入電影院是30年代後的事情。主要原因是經濟方面的,大蕭條期間電影院經營困難,開源增收的壓力很大。所以一些非從屬於五大片廠(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福斯、雷電華)的獨立影院開始賣些簡單的糖果。它們嘗到了甜頭,於是這種做法迅速推廣開來。30年代幾乎每家電影院都有了自己的小賣部。

糖果之後是爆米花。30年代後期,爆米花售賣裝置成為電影院的標配。當然為什麼是爆米花,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理解,爆米花製作簡單,它的香味對等待的顧客是很大的誘惑,而且價格便宜,它是大蕭條時期美國人消費量沒有下降的少數食品之一。另外,爆米花製作技術改進,不再像以前那樣會發出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

爆米花攻佔電影院,其實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電影上流化路線的一次失敗。

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之後,它的年產量暴增20倍。它的熱銷甚至帶動了玉米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

二戰期間,食糖管制,爆米花更加成為看電影時唯一的零食選擇。40年代中期,美國爆米花產業和好萊塢電影一起達到史無前例的最高峰。

不過,外界對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並非沒有批評的聲音,4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出現批評看電影吃零食等不良習慣的文章,還有人出台「觀影禮節」之類的指南,勸說觀眾放棄吃爆米花。

順便一提,二戰結束後,食糖管制解除,可樂等軟飲料才開始進入電影院。

爆米花等零食銷售對電影觀看習慣也有不少影響。例如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即使不太長的電影也有中場休息,原因不過是給電影院提供二次販賣零食的機會。

50年代後汽車影院興起,觀眾在自己車上吃起來更加自由,影院的周圍出現小型餐吧,賣的就不僅是爆米花和可樂了,還包括熱狗、冰激凌、奶昔、三明治、咖啡、漢堡、薯條、披薩……60年代之後,零食經營越來越系統化和專業化,已經無可置疑地成為電影院利潤來源的一根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