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石天和洪金寶拍過的電影,
你說的這是兩部電影,是麥嘉和石天在茶棚里吃飯,把辣椒放碗里,叫《瘋狂大老千》還有十天全是傷的那叫《搏命單刀奪命槍》和洪金寶一塊的叫搖晃晃公子!!!
⑵ 《絕世高手》觀後感
2017電影絕世高手觀後感【1】
盧正雨的這部《絕世高手》處處透射出那種狂歡瘋癲的鬼馬娛樂精神。
當年,《紐約時報》影評人曾對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有過如此的評價:「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或許,當時的這句話並非出於對香港電影的一種褒獎,但是如今看來,早期香港電影中的張狂與縱樂,作品中所包含的獨具匠心的創意卻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個榮譽標志。其實,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這部《絕世高手》。或許很多人無法接受這部電影,正是因為這部片子顯得有些過火,但也正因為其癲狂,相信很多人會愛上它。
《絕世高手》的癲狂實際上是導演盧正雨未泯童心的一種折射,他將各種腦洞大開的想像力一股腦兒灌輸到這部作品中,無處不在的「四大天王」組合,「湯姆與傑瑞」的名字梗,《同一首歌》、《說句心裡話》等懷舊金曲的亂入,都能夠適時勾起觀眾的童年記憶。
電影的主場景發生在一個叫墮落街的地方,據說,街道名字的靈感來自長沙的墮落街,盧正雨就是希望用這條街還原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所以,觀眾可以看到片中游戲廳、大排檔、檯球廳、理發店等充滿懷舊復古的店鋪琳琅滿目,就像一個世外桃源,隱藏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之中,卻充滿了市井氣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個個都是「絕世高手」。
在表現這些「絕世高手」的時候,盧正雨依然用充滿童心的視角去刻畫,郭采潔飾演的少女小曼看似柔弱,卻是一個有著金剛芭比身材的暴力少女;范偉老師飾演的爺爺,造型百變,醉心於織毛衣;最具顛覆性的角色莫過於蔡國慶老師飾演的大反派,到處給人送365個祝福,卻干盡壞事,直接打破了十幾億觀眾心中建立起來的牢固形象,這種巨大的人物反差非常具有戲劇沖擊力,增強了不少喜劇效果。
《絕世高手》在風格上更接近於漫畫感,無論是從美術置景還是對於鏡頭的設計都發散出一種活潑與張力,從而讓這個關於成人的童話故事顯得更具有說服力。特別是對於美食的表現上,導演更是發揮出二次元想像,大膽的將美食與各種元素混搭,有一種濃郁的鬼馬氣質。柯達飾演的烤肉健將,烤肉的時候在單杠上來迴旋轉、跳躍、閉著眼,利用杠桿對肉的震動,從而烹飪出令人叫絕的美食。而范偉飾演的玉面·黃傑瑞和陳沖飾演的湯母·柯露思PK煮湯的那個段落,更是拍出了武俠片的格調,導演將一個簡單的煮湯比賽具象化,一口大鍋被隔成陰陽太極,兩邊風起雲涌,殺氣騰騰,范偉老師更是化身《七龍珠》中的超級賽亞人,充滿童趣。
《絕世高手》猶如盧正雨的一部鬼馬狂想曲,片中盧小魚一直苦苦追尋的絕世秘籍也只不過是傑瑞與湯姆的「恩愛寶典」。分分鍾就能搞定一頓豐盛料理的倉田保昭,在遇見織得一手好毛衣的范偉老師之後,哪裡想得到在和自己對戰的時候,范偉老師還能抽空打出一條花式如此刁鑽卻又符合大眾審美的毛線褲,還貼心的為他穿上了,最後還不是輸得痛哭流涕,甘拜下風。
2017電影絕世高手觀後感【2】
《絕世高手》的評價可能會兩極分化,喜歡的人會予以極大肯定,不喜歡的會覺得看的非常尷尬。這種兩極分化的評價早年也針對香港無厘頭喜劇。即使是《功夫》,這個可能是周星馳最為人接受的作品,在一些強調電影故事邏輯,人物關系的觀眾看來,可能故事性比較差。而諸如《超級學校霸王》之類的毫無邏輯,僅靠堆咖和耍寶的電影,現在看起來可能真的很尷尬。可香港喜劇就是這么一步步走來的。
香港喜劇電影,最初同好萊塢的喜劇並無二致,經過一系列天才般的創作者添柴加火,最終才走到了香港無厘頭喜劇的集大成者。70年代之前,香港喜劇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以李翰祥作品為代表的,以舊中國為背景的段子喜劇。這些喜劇往往都是歷史上各種笑話單子的混搭,將床上笑話,市井中坑蒙拐騙的段子一段一段講出來,一段三四本(一本十分鍾)左右,跟說書人一樣,講三四段就是一部電影。為了避免這種不連貫,往往將三四個故事放在一個母題之下。第二種是以王晶的父親王天林為代表的香港歌舞青春片。此類電影往往是輕喜劇,為了映襯歌舞片中的熱鬧歡樂氣氛,創造了很多喜劇效果。第三類是家庭倫理喜劇,此種喜劇類型往往是邵氏之前的死對頭電懋公司出品。老闆陸運濤是本土精英,區別於邵氏早前強烈的外來氣質,他始終相信電影應該是教化民眾之物,並非僅僅是娛樂產業。因此強烈關注香港中產市民的生活。這類電影往往模仿好萊塢黃金時期的喜劇,多是室內劇,講述辦公室或者家庭之間的故事。這三種類型中,第二種和第三種,主題較為嚴肅,完全區別於香港黃金時期癲狂搞笑的風格。第一種雖然荒誕無厘頭,但往往主題陳舊,背景和香港脫節,也與日後香港喜劇區別較大。1973年,楚原編劇的《七十二家租客》打破票房紀錄,這部區別於以往三種喜劇類型,演員講粵語,內容紮根於本土的電影,已經預示著新的時期的到來。
70年代許冠文喜劇統治了香港電影。《鬼馬雙星》(1974),《天才與白痴》(1975),《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摩登保鏢》(1981)五部作品局取得當年票房冠軍。現在看來這五部作品已經頗具90年代黃金時期香港喜劇風格的雛形了。區別於李翰祥以一個抽象母題為線索,許冠文的電影,線索成了他和兩個弟弟許冠傑和許冠英三個任務。這種講粵語,融入粵語流行文化(許冠傑的主題曲),故事背景設置在香港本土,人物均是香港底層小市民,經歷的事情都是香港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事情,最為重要的是,各種憑借語言、動作、場景設置製作出來的橋段逐漸誇張化,越來越鬼馬,越來越無厘頭,這種風格被80年代的各路群豪集成不斷發揚光大。
1980年,黃百鳴(開心鬼)、麥嘉(光頭佬)、石天(龍四)三人成立「新藝城」公司,自此統治了近乎整個80年代。新藝城成功的秘密在於其集體創作的方式,先由麥嘉決定開拍什麼題材,然後和黃百鳴、石天、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七個人一起討論故事,這種方式也成為「度橋」,即將各種創意,各種橋段用故事穿起來。和七人之力,新藝城推出了數個賣座系類。由和許冠文分家之後的許冠傑和麥嘉主演的《最佳拍檔》系列,將港式喜劇、動作片的橋段融入007的故事裡面,一拍拍了七部,前幾部均票房大賣,小成本的《開心鬼》系列喜劇,以小博大,票房不俗。為了和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對台,嘉禾合計出來了「五福星系列」,陣容強大,製作精良。兩個系列打了近十年的擂台。84年成立的德寶出品,由高志森炮製的「富貴逼人」系列,84年永盛出品,王晶創作的「精裝追女仔」系列也都取得不俗的票房。縱觀此時的香港喜劇,真稱得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當時香港電影業正在飛速發展,各類類型片不斷成熟,台灣市場,東南亞市場,甚至歐美市場均十分賣埠。為了拍出更吸引觀眾的作品,各種類型電影不斷更加類型化,吳宇森開創的「英雄片」熱潮,成龍、洪金寶的動作喜劇,無不都越發極致,而喜劇電影更是更加癲狂妄為,為了刺激笑點不斷提高的觀眾,橋段越發密集,姿態更低,更惡俗的橋段不斷刷新下限,各種語言的笑話,動作場景,故事碰撞的不斷誇張,大家相互鬥法似的,都為喜劇這堆火拚命加柴,整個八十年代的喜劇高潮一波接著一波,把整個喜劇的誇張、瘋狂、無厘頭水平不斷拉高,直到90年代,周星馳作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弄潮兒出現,走向了香港無厘頭喜劇的巔峰。
縱觀整個香港喜劇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小人物」打敗一切的歷史。許冠文早年開始將鏡頭對准社會邊緣的小人物,一局打敗之前的老式喜劇。但許冠文塑造的雖然也是小人物,但他用一種知識分子式的,和小人物保持一定距離的視點,俯視小人物,提煉出小人物的辛酸,表現小人物的可笑。當80年代群豪並起,各路人馬無節操的展示小人物,表達小人物,和小人物保持距離的許冠文被小人物的自居者打敗。90年代,出現了一個本身就是小人物,並且樂於以小人物的姿態去看世界,從諷刺小人物變成小人物的自嘲的周星馳,這時香港無厘頭喜劇走向了他的完全體。這種完全體喜劇不依靠故事,僅僅依靠人物以及密集到讓觀眾無法喘息的「度橋」就足以成功。這種「盡是癲狂,盡皆過火」的做派完全成了一種風格,一種區別於故事邏輯為本,而僅僅依靠人物和各種點子的喜劇電影。此時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能夠在這種人物和點子中找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點做的越好,電影可能越成功。縱觀周星馳早期成功的作品,無一不是有一個故事的把握,但盡管如此,還是避免不了無厘頭喜劇本身的問題。
2017電影絕世高手觀後感【3】
長沙「麓山商業文明街」,江湖人稱「墮落街」。
這條被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湘江緊緊夾住的狹窄街道,因為緊鄰高校,布滿了小飯館、小旅店、發型屋、雜貨店、網吧和卡拉OK。
它是破敗的,廉價的,也是繁華的,珍貴的。各種矛盾的元素在這里自洽融合,相得益彰。
青春是這里的另一道主菜,提味的佐料,叫作荷爾蒙。
這也是盧正雨的'青春與荷爾蒙。
盧正雨在電影里把「墮落街」變成了「豬籠城寨」,那是周星馳電影《功夫》故事的發生地,一樣有他年少的記憶。窮酸破敗,藏污納垢,卻又卧虎藏龍。
總之,小人物變大英雄的神話,勇斗社會惡勢力的熱血,少年愛情的美好,都可能在這里發生。
電影開場則完全是又一版《食神》,連鏡頭的運用與剪輯切換都是照著史蒂芬周的路數在走。
作為一個星迷,盧正雨對於偶像的致敬是「像素級」的。整部電影拋開表層故事,基本就是把《功夫》重新拍了一遍,墮落街對應豬籠城寨,廚師們與歸隱武術家,潛入殯儀館與潛入精神病院,湯婆與火雲邪神,垂死中兇猛敲擊被打通的任督二脈,甚至這個誤入迷途又終歸拯救世界的小阿飛。
電影里還有《國產凌凌漆》,有《無敵破壞王》,有《大話西遊》,周星馳的影子無所不在。
盧正雨本人的經歷很勵志,草根出身,靠網路電影出頭,然後真的參與偶像的電影,當演員,當編劇,當副導演,終於在這部電影的片頭掛上自己的名字,在院線高規格大規模上映。
或許是蟄伏太久,有太多想要表現和表達的,比起之前在「嘻哈三重奏」里創作的靈巧,以及在「美人魚」中表演的鬆弛,《絕世高手》顯得太心急、太求全、太小心翼翼。
幾乎從電影的第一秒開始,盧正雨就在迫不及待地用盡全力撒笑料抖包袱,一個接一個,速度快得讓人吃不消。好像前一個點還來不及細細咀嚼,後面的段子又洶涌而來。
不一定笑料多就是好。好的喜劇總是要給人回味,這么心急地把一堆梗送到觀眾面前,強往嘴裡塞,只會讓人覺得急躁。所以電影在前半部分的節奏明顯有問題,好不好笑先不論,看得人會覺得累。眼累,心也累。
電影的另一個問題是演員的狀態。浮誇,各種浮誇,以致過於浮誇。周星馳表演也誇張,那就是他的招牌。他帶著的吳孟達或林子聰也浮誇,但他的電影里總有沉得住的角色。以《功夫》為例,男主角浮誇,那麼女主角黃聖依就收了,包租婆基佬裁縫醬爆浮誇,苦力強和油炸佬就得正常點,斧頭幫幫主和田啟文浮誇,梁小龍的火雲邪神就要收斂,這樣有松有緊,有張有弛,電影才會好看。
可《絕世高手》中,盧正雨是浮誇的,孔連順是聲嘶力竭且浮誇的,郭采潔是造型奇怪且浮誇的,范偉是形象多變且浮誇的,楊迪、黃齡、柯達是浮誇的,蔡國慶是尤其浮誇的,好像喜劇表演就只有浮誇這一種方法,而大家都在比賽誰更浮誇。後來陳沖出現還算是壓了場,但那已是後半程,所以為什麼電影前半段節奏和氣氛有問題,也是這個原因。節奏出了問題,連累的還有電影的整體性。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整部電影都在用段子堆砌,空有皮相,缺乏靈魂。它太像周星馳,又少點周星馳的神韻,最後只覺得是高仿的臨摹佳作,還可以,但離經典差遠了。我其實開始真的沒有太笑,直到倉田保昭出來後才有些找到感覺。
倉田保昭那段是我認為電影最有意思的部分,也是唯一讓我發笑的地方。處女作強迫症,被歪改的「日語歌」,織毛衣,角色狀態的多次轉變以及反差多帶來的喜劇感,盧正雨的靈氣在這其中顯露無遺。
蔡國慶的表現也是讓人驚喜的。與明星本身固有形象反差極大的表演,火力兇猛的自黑,外帶那個操著長沙口音普通話又與劉昊然撞臉的女跟班,出馬就是大隊打手,氣場十足,尖酸惡毒得渾然天成。
四大天王的一再出場也有趣,開始時還覺得多餘,多次亮相後居然也刷出了存在感。除了搞笑,還對劇情推進起到了不小作用。
反倒是楊迪這些個已經小有名氣的笑星,在電影中存在感不強。
電影里,盧正雨的小智慧總是不時乍現,可整部電影還是被撐得太滿。節奏出問題,人物動機的幾次轉化也缺乏說服力,還是對比《功夫》,那場用小木棍敲頭的戲,干凈乾脆,淚中帶笑,而《絕世高手》絮絮叨叨搞半天,還讓人覺得牽強突兀,偶像還是高明得多。
當然一直拿周星馳去比盧正雨並不公平,經歷的差異,環境的變化,加上盧到底還只是個電影新人。作為處女作,《絕世高手》的完成度已經相當不錯。雖然開心麻花,寧浩,徐崢,大鵬都還在為觀眾生產質量不錯的喜劇電影,但周星馳的光芒如此耀眼,他的衣缽,他的風格,終究需要傳承。繼承人不大可能是文章和鄧超,更不可能是吳亦凡,他要能編能導能演,還要有那種無厘頭的調調,盧正雨除了不如偶像帥,其他總也學到了七八分。
我對盧正雨是有很高期待的,所以對《絕世高手》最後難免有點失望,他其實可以做得更好,也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畢竟只是第一部電影,太多想要說的,還不懂得少即是好的道理。我還是要支持這部電影,這算一個不錯的開始,願電影票房大賣,他未來能夠更有底氣更加鬆弛。在周星馳不再那麼周星馳的時候,當墮落街在挖掘機的轟鳴中碎成瓦礫,青春已經不再,我們還有盧小魚可以歡笑與安慰。
⑶ 石天演的小神仙電影哪裡能看
這次的推薦也很偶然,看到一位好友做了一個簡單的盤點,一部電影就一句話介紹,干凈利落,於是我試著學習一下。
在我看來,這類文章最難寫,因為一下寫十部對我來說太難了,我感覺五部是一個極限。但是看了朋友那一句話點評,好像更有意思了。
此外,這類文章,大家最在乎的是電影的名字,而不是文章作者的文筆,所以,我覺得我也完全可以嘗試一下。
10.《地獄解剖》,同樣是僱傭一位女性,結局可就和《風月俏佳人》差別巨大了。這部電影沒有給人帶來快樂的感覺,不是強烈推薦,放在最後一名。
9.《來自地獄》,開局先來兩部風格陰沉的電影,算是和我那位朋友寫作風格岔開一點吧。這部關於開膛手傑克傳說的電影,還是非常精彩的,特別是男主約翰尼德普的表演,還是很有特色的,另外劇中象人的出場是一個亮點。
8.《本能》,其實如果單純排名,這部《本能》無疑應該前提,只不過既然前面兩部基調灰色,那就繼續把這種驚悚類電影放在一起吧。
這部電影太有名了,劇情不介紹了。
7.《苦月亮》,還是苦,還是讓人壓抑的一部電影,關於愛情和婚姻,總是電影人喜歡去探討的一個話題。當然,還有一個話題那就是關於死亡。
6.《白日美人》,法國老一代影星凱瑟琳德納芙的作品,也是關於愛情和婚姻的一些探討,在那個年代而言,還是非常前衛的一部電影。
5.《300勇士:帝國崛起》,無論何時,伊娃格林的電影都會出現在榜單中,這也是我最欽佩的一位演員之一,不管是眼神還是動作,都極具殺傷力。
4.《體熱邊緣》,奧斯卡影後,近期我刷劇最多的一位女神妮可基德曼的一部電影,其實相比較這部電影《大開眼戒》無疑更出名,但是這次我想換一部,大家可以看一下,在妮可如此年輕的時候,就有著如此精湛的演技,實屬不易。
3.《情人》,梁家輝主演的一部電影,很多朋友之前因為我推薦這部電影諷刺我,說這明明是一部國產電影,其實這雖然有梁家輝參演,但整體風格依舊屬於歐美大片,製作出版方也是法國,包括導演製片人都是歐洲的。
2.《皮囊之下》,很多人可能覺得這部電影放在這里不合適,不過就目前好萊塢的現狀,寡姐基本還能算得上當仁不讓的排名前三的女星吧?所以,寡姐的電影,還是要重點推薦的。當然,溫馨提示,這部電影很枯燥,有可能讓你看著睡著。
1.《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不解釋,我想很多人也會把這部電影放在心目中最重要的位置吧?
好了,感覺還可以,這樣寫不會太累,也容易把控。如果大家喜歡,我以後還會經常給大家這樣推薦電影,有可能還可以把之前推薦的都總結一下,來一個20部電影推薦。
今天就這樣了,感謝閱讀。
⑷ 石天有什麼電影
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
紅場飛龍(1990)
八寶奇兵(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滑稽時代(1980)
最佳拍檔(1981)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刀馬旦(1986)
烏龍大家庭(1986)
恭喜發財(1984)
飛虎奇兵(1985)
龍騰虎躍(1983)
全家福(1984)
專撬牆角(1983)
摩登天師(1982)
我愛夜來香(1983)
巴黎殺手(1981)
快樂神仙窩(1981)
咸魚翻生(1980)
追女仔(1981)
一山五虎(1980)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
瘋狂大老千(1980)
拳舞(1980)
龍形魔橋(1980)
四大跛拳(1979)
各師各法(1979)
醉俠蘇乞兒(1979)
南北醉拳(1979)
無名小卒(1979)
點只功夫咁簡單(1980)
無招勝有招(1979)
Kung Fu on Sale (1979)
搏命單刀奪鳴槍(1979)
笑拳怪招(1979)
醉拳(1978)
鬼馬功夫(1978)
拳精(1978)
蛇形刁手(1978)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面懵心精(1977)
血海螳螂仇(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破戒(1977)
出冊(1977)
酒簾(1976)
蛇鶴丹心震九洲(1976)
大懵成(1976)
香港式離婚(1976)
天才與白痴(1975)
大千世界(1975)
鱷潭群英會(1976)
十三號凶宅(1975)
心魔(1975)
官人我要(1975)
社女(1975)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鏢旗飛揚(1975)
狼吻(1975)
女捕快(1975)
拍案奇驚(1975)
花飛滿城春91975)
香港超人(1975)
神龍小虎闖江湖(1974)
驅魔女(1975)
出乎意料(1974)
電單車(1974)
天天報喜(1974)
金瓶雙艷(1974)
綽頭狀元(1974)
鬼馬雙星(1974)
憤怒青年(1973)
陰陽界(1974)
怪人怪事(1974)
埋伏(1973)
牛鬼蛇神(1973)
小老虎(1973)
風流韻事(1973)
鐵漢柔情(1973)
叛逆(1973)
大海盜(1973)
香港過客(1973)
大刀王五(1973)
落葉飛刀(1972)
亡命徒(1972)
我們要洞房(1972)
林沖夜奔(1972)
少奶奶的絲襪(1972)
Return of Secret Rivals(1972)
鬼流星(1971)
仙女下凡(1972)
黑店(1972)
怕老婆是大丈夫(1971)
小煞星(1970)
青春戀(1970)
春火(1970)
噴火美人魚(1970)
陰陽刀(1969)
那個不多情(1970)
桃李春風(1969)
追魂鏢(1968)
三進山城(1965)
⑸ 石天的電影有哪些
石天的電影有哪些
石天的電影有哪些,除了幕後創作外,石天也是難得的好演員,不過給觀眾印象最深的,當屬1987年的《英雄本色2》,石天改變詼諧形象,飾演遭到陷害的龍四,石天的電影有哪些。
石天的電影有哪些1
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
紅場飛龍(1990)
八寶奇兵(19 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最佳拍檔(1981)
滑稽時代(1980)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刀馬旦(1986)
烏龍大家庭(1986)
恭喜發財(1984)
飛虎奇兵(1985)
龍騰虎躍(1983)
全家福(1984)
專撬牆角(1983)
摩登天師(1982)
我愛夜來香(1983)
巴黎殺手(1981)
警察斗小偷(1981)
快樂神仙窩(1981)
咸魚翻生(1980)
追女仔(1981)
一山五虎(1980)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
瘋狂大老千(1980)
拳舞(1980)
龍形魔橋(1980)
四大跛拳(1979)
各師各法(1979)
醉俠蘇乞兒(1979)
南北醉拳(1979)
無名小卒(1979)
點只功夫咁簡單(1980)
無招勝有招(1979)
Kung Fu on Sale (1979)
搏命單刀奪鳴槍(1979)
笑拳怪招(1979)
醉拳(1978)
鬼馬功夫(1978)
拳精(1978)
蛇形刁手(1978)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面懵心精(1977)
血海螳螂仇(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破戒(1977)
出冊(1977)
酒簾(1976)
蛇鶴丹心震九洲(1976)
大懵成(1976)
香港式離婚(1976)
天才與白痴(1975)
大千世界(1975)
鱷潭群英會(1976)
十三號凶宅(1975)
心魔(1975)
官人我要(1975)
社女(1975)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鏢旗飛揚(1975)
狼吻(1975)
女捕快(1975)
拍案奇驚(1975)
花飛滿城春91975)
香港超人(1975)
神龍小虎闖江湖(1974)
驅魔女(1975)
出乎意料(1974)
電單車(1974)
天天報喜(1974)
金瓶雙艷(1974)
綽頭狀元(1974)
鬼馬雙星(1974)
憤怒青年(1973)
陰陽界(1974)
怪人怪事(1974)
埋伏(1973)
牛鬼蛇神(1973)
小老虎(1973)
風流韻事(1973)
鐵漢柔情(1973)
叛逆(1973)
大海盜(1973)
香港過客(1973)
大刀王五(1973)
落葉飛刀(1972)
亡命徒(1972)
我們要洞房(1972)
林沖夜奔(1972)
Return of Secret Rivals(1972)
鬼流星(1971)
仙女下凡(1972)
黑店(1972)
怕老婆是大丈夫(1971)
小煞星(1970)
青春戀(1970)
春火(1970)
噴火美人魚(1970)
陰陽刀(1969)
那個不多情(1970)
桃李春風(1969)
追魂鏢(1968)
三進山城(1965)
3.2 製作人
鱷潭群英會(1976)
鬼馬智多星(1981)
不準掉頭 (1981)
溫拿與教叔(1976)
最佳拍檔(1982)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1983)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
紅場飛龍(1990)
義膽紅唇(1988)
奪命佳人(1987)
烏龍大家庭(1986)
石天的電影有哪些2
日前,有消息稱中國香港著名動作及喜劇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石天因病逝世。
據媒體報道,香港媒體就此事聯系石天,但其手機已經關機並轉接至留言信箱,隨後又聯系了同為新藝城創始人的黃百鳴。黃百鳴稱:「我真的不知道,希望不是,我要了解下先。我知道他一直有癌症,是什麼癌沒詳細問,但知道他挺嚴重的。他幾年前得病,後來康復,但最近復發。上個月我還跟他聯絡,他當時在醫院,他說『我好了出來跟你喝茶』。」黃百鳴還補充說,石天的兩名兒子已從外國返港陪伴父親。
而11月1日晚,和周星馳合作過《一本漫畫闖天涯》的演員林俊賢也通過社交平台發文懷念石天。他寫道:「石天會長人稱『影壇教父』,說明石會長在電影界的地位。石天會長幾十年來為香港電影貢獻良多,帶動香港電影新潮流,香港成為東方荷里活,絕對有他一份功勞。石天更是一位愛國愛港值得大家敬愛的電影鬥士。」
另外,從林俊賢的文字中能夠發現,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息影的石天,一直活躍在商界,並成為商會會長。林俊賢還透露該商會也將為石天舉辦一場追思會,有任何進展會告知大家。
對於九零後、零零後影迷來說,石天或許是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但對於年長的影迷,以及從小在錄像廳看錄像長大的觀眾來說,回憶整個香港電影發展,是無法越過石天的,說他是「影壇教父」並不誇張,他確實為當年的香港電影貢獻良多。
創辦新藝城,開展集體創作
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由麥嘉、黃百鳴、石天創辦於1980年,隸屬於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公司由麥嘉牽頭創辦,他明白做公司需要幫手,所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石天,同時需要一個能寫東西、寫劇本的人,就找到了黃百鳴。
至於為什麼會想到石天,是因為麥嘉在那之前組建過嘉寶公司,當時和石天合作過,也算緣分。
麥嘉、石天、黃百鳴被譽為「新藝城三巨頭」,三個人是公司的元老,後續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加盟,組成了「新藝城七怪」,而據麥嘉回憶,徐克是麥嘉親自伸出橄欖枝找過去的,當時他還邀請過洪金寶,但洪金寶已經簽了嘉禾,就沒有過去。
公司成立後,新藝城的每部作品都是七人集體創作,策劃、監制、編劇也都由七個人輪流掌控,影片前期採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開會的時候用錄音機把每一個情節和每一場戲的討論都錄下來,然後把錄音帶交給黃百鳴,由黃愛明拿回家聽錄音,剪出來,這樣的創作模式,實現了五天寫完一個劇本的「奇跡」。
新藝城在十年間,創作過《最佳拍檔》系列、《開心鬼》系列、《刀馬旦》、《阿郎的故事》、《搭錯車》等經典作品,最後一部為盧堅導演的《荒蠻的童話》,為香港電影發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身為中堅力量的石天貢獻良多。
牽頭拍攝《搭錯車》,獲金馬獎11項提名
麥嘉將「新藝城七怪」開會的地方稱之為「奮斗房」,他多次表示作品是七個人集體創作,每一個人都有功勞,而對於電影《搭錯車》,在麥嘉看來,功勞最大的是石天。
此前魏君子對麥嘉的訪問中,麥嘉闡述過《搭錯車》的創作始末。能有這部電影源於石天想拍一部悲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一直缺少悲劇,而且新藝城也想通過一部悲劇文藝片打開台灣市場。當時新藝城七人首先想到的是外國電影《春風秋雨》,裡面父親的癌症被車撞死,連狗都死了,很悲情,於是新藝城將這個題材和劇本交給了台灣導演虞戡平。但虞戡平認為劇本古板,沒有感覺,於是重新在台灣找導演寫了一個劇本。
最後上映的《搭錯車》的創意是石天的,而創作方面每一個人都有參與。搭錯車上映後大獲成功,獲得第2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11項提名,並奪得最佳男主角、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原創歌曲等四項大獎,但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編劇寫的`是黃百鳴、吳念真、葉雲樵等人,牽頭這個項目且功勞最大的石天僅和黃百鳴一同掛名監制一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藝城創辦之後和導演吳宇森合作,並投資拍攝了周潤發的經典作品《英雄本色》系列,當時吳宇森處在事業的低潮期,周潤發也被稱為「票房毒葯」,另一位男主角狄龍責備邵氏炒魷魚,最終電影大獲成功。而作為新藝城的創始人,石天也參與了電影的前期策劃,所以說他間接讓吳宇森和周潤發翻紅並不誇張。
參演《最佳拍檔》《英雄本色2》,銀幕上大放異彩
除了幕後創作外,石天也是難得的好演員,他早在六十年代加入邵氏影業,在《青春戀》中擔任男二號,後面和成龍合作《蛇形刁手》,成為當時名噪一時的動作演員。而創辦新藝城之後,石天大展拳腳,《滑稽時代》中模仿卓別林,演繹的惟妙惟肖,深受歡迎。
不過給觀眾印象最深的,當屬1987年的《英雄本色2》,石天改變詼諧形象,飾演遭到陷害的龍四,得到一致好評。
在那之後,新藝城「七人小組」逐漸解體,到了1993年,石天正式退出影壇,經商並進入地產行業,也取得了傲人成就,在麥嘉、黃百鳴看來,石天息影後閑雲野鶴,喜歡喝茶和打高爾夫球。
最後想說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的資深電影人們一個接一個「謝幕」,石天去世固然讓人難過,但好在他的經典作品依舊流傳,就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他吧!
⑹ 石天演的小神仙電影叫什麼名字
石天演的小神仙電影叫《歡樂神仙窩》。
《歡樂神仙窩》是午馬導演,石天、麥嘉、午馬主演的香港喜劇電影。1981年在香港上映。
劇情簡介:警察包大鼻(麥嘉飾)奉命捉拿扒手多隻手(石天飾),但對方詭計多端,輕易逃脫。其實多隻手是劫富濟貧的俠盜,還收養了七名孤兒,希望能建立一孤兒院。多隻手終失手,包大鼻不忍拘捕他,但多不欲難為包,自願束手就擒。
演員介紹
石天(1949年10月17日-2021年9月),出生於天津,三歲隨父母來港定居,並受香港教育成長。年青時加入電影文化發展,成為著名的香港動作及喜劇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商人。
他於1968年進入邵氏兄弟的南國實驗劇團6期受訓,畢業後於1973年主演了《青春戀》、《桃李春風》、《北地胭脂》等多部影片。23歲的他首次執導動作片《出家人》,為當時香港最年輕的導演。其後,他努力不懈地鑽研戲路及演技,亦涉足幕後配音及編導工作。
⑺ 石天演過什麼電影
石天中國香港影視演員。導演、製片人。1950年生於北京。1968年畢業於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員培訓所。專修電影技術與演技。畢業後1973年主演了《桃李春風》、《北地胭脂》、《憤怒青年》等影片。1973年後相繼在嘉禾、許氏以及台灣長弓等影片公司任演員。1978年參加拍攝《蛇形刁手》、《醉拳》等功夫片。1980年與麥嘉、黃炳耀合組奮斗影片公司,後擴展為新藝城影業公司。任演員、製片、導演。曾任香港影壇重要喜劇功夫片《最佳拍檔》系列電影的製片人。1983年始任導演。
參與影片:
財叔之橫掃千軍THERAID(1991)
紅場飛龍TheDragonfromRussia(1990)
八寶奇兵TheyCametoRobHongKong(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最佳拍檔(1981)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香港老牌演員石天,現在還有一個身份是東海集團股東,
石天:野心化動力
〔事業———電影〕
野心·奮斗·誠實
猛一提「野心」二字,似乎總會讓人想到野心家之類的陰險角色,其實,野心也是一種動力。
石天就是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當年還是一個小孩的石天就特別喜歡看名人的自傳,看他們的失敗與成功,看他們的人生經歷,慢慢的,他確立起一個目標,一定要在社會上功成名就。小小年紀的石天,做夢都夢到自己發達。那時,年紀輕的人要獲得成功,通過娛樂圈是一條捷徑,而石天在學校本身就是一個活躍分子。1969年,他加入了邵氏影城,當時邵氏是香港最有規模的影城,他選擇讓自己在一個好的搖籃裡面成長。
石天說,「那時我很年輕,二十歲左右,沒有太多角色,當時男角講究成熟倜儻、英俊瀟灑,俺老人家沒有到那個分量,演不了,只好學習一些幕後的東西。由於嚮往成名成家,所以也比別人努力」。
「邵氏影城是當時惟一有訓練班的組織,從外形、潛質、語言、化妝、動作等各方面進行培訓挖掘,大概學了一兩年。當時因為沒有現場收音,需要幕後配音。一出戲三四百元,9個小時錄一天,三天就錄完了,一天配兩組,又好玩又賺錢,也不用怎麼花錢,所以存了不少錢。那時候也學到了許多的東西,為後來奠定了基礎。天天看別人表演,也看會了課堂外的東西,別人的長短我都學到了,燈光、攝影、構圖、布景、服裝什麼的,非常全面。」
在邵氏影城呆了七年後,石天就到外面以自由演員的身份發展,成龍當時已經很紅,一些喜劇動作片,如《蛇形刁手》、《醉拳》,非常好,當配角的石天等當然也就紅起來了。
「我也被定型為喜劇動作演員,在電影界也算是功成名就了,野心也更大了。」
由於怕一個人辛苦,石天和幾個好朋友———光頭佬麥佳、編劇黃百鳴等於1979年開始了新藝城電影公司,開始拍創業,吳宇森《滑稽時代》就是他模仿卓別林的一部戲,還有《歡樂神仙窩》,走的是喜劇家庭路線。
石天說:「《追女仔》是我老人家第一部變成時裝人,非常現代化的一部戲,一個大改造。當時第一場招待記者試演的時候反應不大,所以非常緊張,能否賣座就看午夜場,這是一個指標,觀眾的反應都很直接的,但是在午夜場的時候卻爆棚了。」影片收得了上千萬的票房,打破了當時的記錄,後來,《最佳拍檔》、《搭錯車》、《倩女幽魂》、《開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先後出爐。
在石天他們的苦心經營下,有中國人的地方無不知道「新藝城」。
〔經商———房地產〕
賺錢·買房·投資
拍電影後期的石天已經兼做房地產了,那時石天對房地產行業不太懂,只是做些房子、鋪位的買賣,賺個差價。
縱橫商海的石天如今說,其實投資房地產跟電影一樣,本身就是期貨。
拍《英雄本色·第二部》的時候石天在美國紐約買了很多關於房地產和金融方面的書,全部都死K了一遍,他以前是絕對不會看的。從那時開始,他潛心研究經濟,開始慢慢明白政治與經濟的關系了。「學電影時給我打好一個非常強的預估市場的能力,當研究了金融、房地產業後,懂得了如何把這種感覺融入到其中。美國的期貨、指數,香港的股票我都參與。1993、1994年在泰國投資度假休閑中心,過程比較久,不幸碰上了亞洲金融風暴,差點被打垮了。」
經歷了許多事情,石天說,現在對人生看得很淡了,跟年輕時不太一樣。
〔生活———三愛好〕
高爾夫·雪茄·咖啡
生活中的石天有許多愛好,不過高爾夫、雪茄、咖啡是他的最愛。
打高爾夫,石天通常在沙河、深高這兩個場,比較方便,球場挺好的。
石天說,香港那邊沒有球童,以前只是打打球、吃吃飯就走了,現在愛流連了,打打球,交交朋友。
打球跟人生一模一樣,很累,每次打不可能都落在同一個地方,不要去跟別人比,「為什麼同一個村子裡來的,為什麼他就比我好呢?」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使自己和別人發展不一樣。
2轉帖石天:野心化動力
除了打打高爾夫,石天的另一愛好就是喜歡抽雪茄,雪茄是丟不下的。抽了20年的雪茄,石天總是不時用火機,一不吸就很容易滅了。
石天的衣袋裡常常裝著兩種雪茄,裡面都是最好的古巴雪茄,石天最喜歡的是高希霸,味道特別醇,香味很特別。很多人說抽雪茄是身份,是品味,其實未必,「我只是享受這種感覺。畢竟兩三百元一根,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但是它給了我一種享受,不同味道,不同品質的效果,這就是生活中的一個品味。
「我抽雪茄不往裡吸,只是聞聞那個味而已,享受那種感覺,濃濃的煙草味道,的的確確的煙草味道,雪茄文化說來話長,每根雪茄都有它美麗的傳說,最簡單容易記住的就是,每根雪茄在它的原產地都是通過那些美麗的女士在大腿上把它搓成的。」
當然,石天也愛喝咖啡,愛喝不加糖、不加奶的EXPRESSO,味道比較濃。
〔個人簡介〕
石天,祖籍天津,57歲。3歲開始到香港生活,從小受港式教育。1969年加入電影這一行,繼而開始他成為中國電影界名導演、名製片人、名演員的成功之路,曾與黃百鳴、麥嘉組成名震亞洲的新藝城電影公司,拍出多部享譽中外,影響至今的優秀影片,如《滑稽時代》、《歡樂神仙窩》、《追女仔》、《最佳拍檔》、《搭錯車》、《倩女幽魂》、《開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是出自新藝城之手,身為老闆之一的石天參與了其中幕前、幕後的工作。後來,他又涉足了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石天物語〕
誠心待人。不要跟人耍花招,弄虛作假;
在一個社會里,出外靠朋友。困難的時候,你要真誠地去告訴別人,他會誠心地去幫你;
人一定要往前看,不能往後看。忘記別人欠你多少錢,他有,他會還你,沒有,你催也沒有用,下次碰到了他不好意思還會請你喝杯咖啡;
人不要怕老,對待年輕的把他們當弟妹子女看,只要我懂,我一定會告訴你;
吃虧就是佔便宜,你從他身上學了一招,你已經學到東西了。不要怕吃苦,比別人多做一點事會怎麼樣呢?他為什麼不做,我怎麼又要做呢?上級第一天看不到,第二天看不到,但是總有一天會看到。下回你就有機會升遷。本版圖片均由石天提供
57歲,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意味著退休,意味著含飴弄孫,但石天是個例外。一直以來他始終堅持一個信條:奮斗!
從電影到地產,從賺錢到生活,從香港到深圳,他完成了人生旅途的一個又一個跨越———
⑻ 石天演的一個很老的電影的名字
◆中文名稱:無名小卒
◆英文名稱:His Name Is Nobody
◆資源類型:DVDRip
◆類 型:功夫/武俠/喜劇
◆上映時間:1979年
◆電影導演:麥嘉
◆電影演員:劉家榮,梁家仁,鍾發,麥嘉,石天
◆地 區:中國香港
◆語 言:粵語
◆字 幕:外掛中/英文
◆片 長:96分鍾
◆文件格式:XviD + MP3
◆視頻尺寸:608x256
◆文 件:15MBx49
◆定 級:South Korea:12
◆IMDB評分:awaiting 5 votes.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81774/
◆簡 介:
小子北京狗跟隨騙子無皮柴行走江湖.一日兩人接受光棍七的委託去謀殺職業殺手人渣炳,計劃是利用人渣炳好色的弱點,以光棍七的美艷妻子實行色誘,豈料當計劃進行順利之際,三人慾下手之時,人渣及時發覺,眾人落荒而逃……
原 片 名】怪人怪事
【英 文 名】A Mad World Of Fools
【出品年代】1974
【IMDB鏈接】N/A
【IMDB評分】N/A
【國 家】香港
【類 別】劇情
【導 演】姜大衛
【主 演】李琳琳
石天
金霏
黎小田
午馬
鄭少秋
【內容簡介】
本寫實喜劇片由「縮水影帝"姜大衛自導自演,倪匡編劇,劉家良武指,演出名單星光熠熠,包括笑匠石天、黎小田、午馬、鄭少秋及艷星金霏等。 在光怪陸離的現代化大都市裡,我們不時都會發現到許多怪人怪事。他們的行為或荒唐不經,或傷風敗俗,或乖謬悖理。總之,形形色色,令人難於理喻。「亞洲影帝」姜大衛,特將這些怪人怪事搬上銀幕,極盡嬉笑怒罵之能事,使觀眾有機會大開眼界,敞懷捧腹,誠諷刺喜劇之一大創舉也!而其特別的心態和味道,也唯有從影片中才能得以真切的感受。片中有不少情色場面。編劇倪匡搜集了一些香港怪事,鏡頭下有諸多精采描述,例如,為何醜陋男人在男扮女裝後,感到飄飄然?為何有女人會是露體狂?為何富商喜歡到下等妓寨偷歡?為何舊式家長討了一個在酒會中裸露嬌軀的洋媳婦?為何富家子弟有偷竊狂?這一切是世風不古?還是世界變了?
⑼ 演員麥嘉和石天的電影有什麼
《最佳拍檔1:光頭神探》1982年上映、《歡樂神仙窩》1981年上映、《滑稽時代》1980年上映、《追女仔》1981年上映、《神台貓》1981年上映、《瘋/狂/大/老/千》1980年上映、《面懵心精》1977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