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孩走進大城市之後的變化 是什麼電影
哭泣的女人 主演: 廖琴 韋興坤 李龍俊 金 溫 Jiayue Zhu 導演: 劉冰鑒 類型: 喜劇搞笑爆笑孤膽英雄打工仔
㈡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
20世紀60年代,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屠居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杜篤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憑法語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3年,賈樟柯憑《天注 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名獎。
2021年,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㈢ 在中國不能公映的電影有哪些
1、《冬春的日子》1993年,王小帥執導,劉小東、喻紅、婁燁主演。
男女主人公是一對青年畫家。他倆自16歲起就一起上高中,讀大學,留校當老師。日子年復一年,就像一對老夫老妻,居住在酷似監獄的學校里,沒有一個像樣的家,賣畫成了他倆唯一的希望,做愛成了一種義務和唯一的樂趣。
女的為了從這乏味的牢籠中掙脫出去,聯系出國的事宜,加上前途渺茫,男的對周遭的一切產生了深深的失望和疲倦。後來,女的意外懷孕了,兩人的關系隨之緊密起來。
手術後,男的帶女的回東北老家,新的環境似乎短暫地令他倆的生活產生了一些希望。然後沖突又隨之而來,變本加厲。最後女的提前回去,離開了囚禁她的畫室出了國,男的依舊回到舊生活狀態中間,直至瘋了……
王桂香心裡盤算著攢錢去把丈夫贖出來,但這對不懂任何手藝的她來說也不是件容易事。 她過去的情人現在是鎮上做殯葬買賣的老闆,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喪婆。王桂香哭死人的名氣 越來越大 。就這樣,請她的人多了,錢也掙的多了,她開始過上原來的衣食無憂的日子……
㈣ 哭泣的女人完整版電影
哭泣的女人.avi
㈤ 中國有多少導演得過戛納獎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台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04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華語獲獎影片 《俠女》
1983年岑范《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戛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1990年張藝謀《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春光乍洩》入圍主競賽單元,奪得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薔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邊幾點》獲戛納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哭泣女人》獲「一種注視」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清潔》(法國電影)摘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委會大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成為唯一入圍金棕櫚獎(21部)的華人導演作品,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是也戛納60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婁燁《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成為唯一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的華人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