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埋伏筆
一、埋伏筆:
「伏筆」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它可以理解為前段文章為後段文章埋伏線索,也可以理解為上文對下文的暗示。它的好處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結構嚴密、緊湊,讀者讀到下文內容時,不至於產生突兀懷疑之感。
二、使用伏筆應注意:
(1)有伏必應,如果你在開頭提到了槍,那麼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開槍,不伏不應是敗筆,只伏不應同樣也是敗筆。
(2)伏筆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顯露。伏筆一般做到別人無法輕易覺察到,要做到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與應不宜前後緊貼。如果伏筆前後貼得過近,反而會使文章顯得呆板,讀起來反而顯得枯燥。
三、舉例:人教版語文五年級第二學期
第16課——《橋》的第17自然段: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中,在人們的重壓下即將斷裂的危機情景,也為下文寫木橋的轟塌埋下了伏筆。)
附:《橋》的第19自然段:
突然,那木橋「轟」地塌了,小夥子被吞沒了。
(這句話寫了木橋的轟塌。)
㈡ 怎樣埋伏筆才不突兀
把後文需要埋的伏筆和人物性格結合起來,起到轉移讀者注意力的作用,具體可參照《哈利波特》系列:比如有求必應屋第一次出現是鄧布利多瘋瘋癲癲說著自己的著急找廁所的時候進了一間滿是夜壺的房間,但這個時候大家都覺得不過是他的另一句瘋話;比如在強調禁林和走廊盡頭的房間不能進入的時候,讀者更感興趣的是雙胞胎的叛逆反應:挑戰權威;比如蛇佬腔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是在動物園,在前文強調了那麼多姨夫姨媽因為經常出現怪事兒而虐待哈利之後,讀者只覺得這不過是另一件怪事兒;比如克切利是個病態痴迷舊日純血統家族榮光的家養小精靈,他鄙視唾棄自己的反叛主人小天狼星和主人的雜種朋友,他為了維護舊主的尊嚴偷偷收集垃圾,甚至抱著舊主的褲子痛哭,那麼掛墜盒被他拿走就不再引人注意;比如蒙頓格斯是個慣偷,形象一直猥瑣,所以掛墜盒被他偷了自然不足為奇;等等就怎麼埋伏筆才不會忘這件事兒,我一直認為得有個小本子自己記下來,不然准忘……比如哈利波特第一部當大家看到哈利頭上的傷疤的時候,鄧布利多曾說過自己膝蓋上有一塊傷疤其實是完整的倫敦地鐵地圖,我一直以為這也是伏筆呢,不知道是我理解錯誤還是作者忘了……至於這個「從未削過的木頭鉛筆」,首先不需要有這么多的細節描述,「從未削過」可以刪掉,鉛筆當然是木頭的……比如李明一直覺得自己的天賦才華沒有機會展露,就像新買的鉛筆,沒削的時候不過是根破木頭,所以他拚命的表現自己,不放棄任何一個出頭的機會,他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成功了,其實不過是同事眼中的笑料。
㈢ 埋伏筆怎麼套上去
1、首先開頭埋伏筆/坑,並在未填坑之前不斷強化所埋設的伏筆。
2、然後設置更復雜的任務連環伏筆,環環相扣,提升爽感。
3、最後利用誤導和誘導的手法,讓讀者對情節產生錯誤的判斷。
㈣ 怎麼埋伏筆
伏筆,指的就是文章前段為後段埋伏的線索。伏筆不同於懸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對文章情節的發展,做事先的說明、鋪墊,以使後來發生的事情不至於讓讀者感到突然或不理解,避免「前文沒有交代,後文冒出來」的現象。
怎樣設置伏筆呢?伏筆的位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在篇首設置伏筆,二是在篇中設置伏筆。設置伏筆的方法靈活多樣,具體可以因文、因材料的特點而定:
①通過描寫環境設置伏筆。
這是運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在介紹志願軍潛伏部隊周圍的環境時寫道: 「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不但可以看見鐵絲網和胸牆,還可以看見地堡和火力點,甚至連敵人講話都聽得見。敵人居高臨下,當然更容易看見我們。我們趴在地上必須紋絲不動,咳嗽一聲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敵人發覺。」 這就為故事向高潮推進作了鋪墊,為「我」為什麼看到親愛的戰友被烈火整個兒包住想救而不能救,邱少雲為什麼「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埋下了伏筆。
②通過描寫人物外貌設置伏筆。
如《夜鶯之歌》一文,開頭寫小夜鶯「光著頭,穿著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這就為下文小夜鶯把敵人引入游擊隊包圍圈後順利擺脫敵人埋下了伏筆―正因為他的衣服是綠色的,跟樹葉差不多,所以鑽進樹林就不易被發現,便於隱蔽。
③通過描寫人物言行設置伏筆。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寫五壯士完成掩護任務之後,「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這就告訴我們:五壯士將面臨後有追敵,前是懸崖的絕境,暗示故事結局將是五壯士英勇跳崖,壯烈犧牲。
④通過描寫人物心理設置伏筆。
如《窮人》一文,開篇講漁夫的妻子桑娜焦急等待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時,寫道: 「桑娜沉思著: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可是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麵包,菜只有魚。……桑娜傾聽著風暴的聲音,„他現在在哪兒?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劃著十字。」 這段心理描寫,既講了桑娜一家家境窮困,又講了她對丈夫十分疼愛。這就為她收留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時,所產生的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作了很好的鋪墊。
設置伏筆需要注意的是:設置的伏筆要與文章主要內容有密切的聯系,是文章重要的組成部分——或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或埋設事情發展過程的「誘因」、「條件」,或暗示事件結局、為人物安排後路,等等,總之不能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