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女什麼男不中留是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女什麼男不中留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26 08:51:48

『壹』 電影《霸王別姬》中為何蔣雯麗說「主要是男孩大了留不住」

我覺得有幾下幾點:

1: 天下父母都會望子成龍,雖然程碟衣的母親是妓女,但是一樣要給孩子一個前途,在下九流里,妓院也是最沒有地位的。而戲班如果走紅是可以成為名角,雖然社會地位還是不高,但對於妓院來說的確夠好了。


其實,女大不中留才是比較正常大家會說的話,在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是喜歡男人,所以母親說男孩大了留不住,也就暗指了蝶衣的性取向,和以後的感情路。

『貳』 我想知道麥麗紅主演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有哪些

無線電視
1982年:《天龍八部》飾 王語嫣丫鬟 1983年:《射鵰英雄傳》飾 刺客 1987年:《季節》飾 Jessca 1987年:《生命之旅》飾 阿鵑 1987年:《豪情》飾 葉婉珊
亞洲電視
1990年:《血染紫禁城》飾 麗妃 1991年:《大提琴與點38》飾 溫暖 1991年:《中華英雄之中華傲訣》飾 木子 1991年:《觸電情緣》飾 童路 1991年:《天地無情》飾 方雪盈 1992年:《仙鶴神針》飾 白雲飛
1993年:《我系Tuna Fi》 1993年:《城中姊妹花》飾 Pat 1993年:《香港奇案·溶屍案》飾 張楚翹 1993年:《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飾 傅香君 1993年:《勝者為王Ⅲ之王者之戰》飾 蔣婷 1993年:《中國教父Ⅱ再起風雲》飾 范秀雲 1994年:《碧血青天楊家將》飾 穆桂英 1994年:《冬日驕陽》飾 沈麗緹 1995年:《女幹探》飾 方芷華 1995年:《碧血青天珍珠旗》飾 穆桂英 1995年:《僵屍道長》飾 沙蓮 1996年:《劍嘯江湖》飾 辛曉月 1997年:《天長地久》飾 容邀月 1997年:《等著你回來》飾 梁貴嬋(一家) 1998年:《流氓律師》飾 Susan 1998年:《我和僵屍有個約會》飾 白素素
編輯本段演出電影
1987年:《七情十三篇之假面》 1990年:《血紙盒》 1990年:《三個女人一隻鬼》 1992年:《一千零異夜之血的疑惑》 1999年:《勾魂噩夢》 1999年:《生死拳速》
編輯本段演出綜藝節目
1982-1988《歡樂今宵》 1991 肥肥繽紛三十年晚會嘉賓 演出〈神經俠侶〉節目之李莫愁 1991曾志偉、林敏聰《開心主流派》之ATV EYT嘉賓(還有李香琴、盧海鵬等) 1991ATV台慶,與劉永、米雪表演古典舞 1992《歡樂滿東華》之肥肥踩雞蛋 2007.11月《再會歡樂今宵》與羅浩楷為嘉賓 2007.12月《歡樂今宵團圓夜》 2008.1月《電視風雲50周年》嘉賓 2008.1《麥景婷-女人心海底針》 2008.2 鮑起靜主持《下午的么么茶》 2008.9《盧海鵬開咪40周年》嘉賓
編輯本段演出舞台劇
《嬉春酒店》 《藝進同學會》 《女大不中留》 處境劇《父女三分親》(與吳耀漢

『叄』 女大不中留的電影

英文名:Hobson's Choice國家地區:美國
上映信息:1954年4月19日 美國 導演大衛·里恩(David Lean)
主演查爾斯·勞頓
布倫達·德·班澤
John Mills
Daphne Anderson
類型喜劇/愛情

『肆』 關於電影導演的..

謝爾蓋'愛森斯坦

代表作:《游戲的規則》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Eisenstein(前蘇聯,1898-1948)
一個宣傳者,號召者,同時也是一位猛烈的改革者。他擁有的力量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導演。他的電影也許不能算是絕對的藝術,然而他的理念卻被運用至今。他的影片是那麼的強烈有力,真如一頭神牛,即便只是那些形式上的形勢,也同樣讓你無法忘懷。藝術的原本功能之一就是宣傳,雖然現代藝術哲學已經不是這么定義,然而在一門藝術開始的時候,這也許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至少在那時,他曾經影響了一代人,並且那些最基本的技巧,也沿用到了現在。相信今天的你看到那些著名的片段時,同樣會深受震撼!

英格瑪·伯格曼
英格瑪·伯格曼,自50年代登上影壇以來,以簡約的影像風格、沉鬱的理性精神和對生與死、靈與肉、精神與存在等一系列問題的探索,成為世界影壇上為數不多的將電影納入嚴肅哲學話題的人物之一。伯格曼所奠定的瑞典電影的理性精神和60年代瑞典新電影的寫實風格殊途同歸,並且極大影響了法國新浪潮電影。
伯格曼,這位可以自由地和作家一樣直接拍攝電影,並一直保持瑞典首席舞台劇導演地位的大導演,拍出了《野草莓》、《處女泉》、《吶喊與低語》等眾多經典,1981年拍完《芬妮和亞歷山大》後告別影壇,投入了自己醉心的戲劇舞台。這位已經85歲的老人以他以他驚人而勃發的精神成為電影藝術最神秘而終極的「第七封印」。
http://ke..com/view/256260.htm

費里尼
1920年1月20日,費里尼出生於義大利的Rimini,1993年10月31日,由於心臟病、中風死於羅馬。由於年輕時的經歷,他集導演、演員、作家於一身。

作為五次獲得奧斯卡金獎的電影藝術家,費里尼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是60年代以來歐洲藝術電影難以逾越的最高峰。費里尼更是以他強烈的個人標記——「費里尼風格」,引導了戰後義大利的精神進程。

黑澤明AkiraKurosawa(日本,1910-1998)
猛士,武士。黑澤明的攝影機傳出的感情也是猛烈的,猛烈得足以讓人不相信這個人性的世界。通過他的鏡頭,戲劇被電影化,然而最後影像本身卻產生獨立的戲劇性。如此強烈的人性表現,揭示的卻是人性的不可測。這是多麼偉大的技巧!也許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最大的悲哀就在於不可信道義的悖反。所以每每在那雄渾的調度和畫面之中,才會透出極度的悲愴和無奈。
●代表作:《羅生門》、《七武士》、《亂》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一位電機工程師,母親過去曾是一位鋼琴演奏家;這位科幻特效賣座電影大師稍後在其作品中巧妙地結合兩極化的科技知識與藝術野心,正是各來自其父關於科技方面的教導,及其母對其美學觀的耳濡目染。他終生對說故事的喜好,則是受到他父親從小對他講述二次大戰期間他在緬甸與日軍纏斗時神勇卻難免不盡真實的經歷之影響。這也讓斯皮爾伯格對40年代留下純真年代的浪漫印象,並常在他的電影中出現—將不如意的現實人生對比於那樣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年代。由於父親職務關系,斯皮爾伯格童年時不停搬家、換學校(他們最後從紐澤西搬到亞利桑那的鳳凰城),造成他在人際關繫上相當的不安定感;加上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經年的爭吵,及他不如人的體力,使斯皮爾伯格的童年生活總在高度的失序和挫折感中度過。也因而從母親那兒學到了一種必然的處世觀-總是期待著什麼好事來臨的樂觀看法,而這也反映在他的電影中成為他電影的基調。
作品:《火光》《大白鯊》、《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失落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ET外星人》《石頭族樂園》《決斗》

阿爾弗萊德 希區柯克AlfredHitchcock(英國/美國,1899-1980)
對於這個內心陰暗然而又和藹可親的傢伙,我已不想再說太多。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和極端藝術家形成一種反差,然而卻達到了某種共同的效果。在他的表達中,那些本來平凡的物質會變得不極其平凡,甚至致命。我這里要提的,並不是被重復無數次的「懸念」,而是「浪漫」,有誰想得到這么一個胖子居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細膩浪漫的人?看希區柯克的電影,你若是察覺不到那種細膩的浪漫和幽默,那至少說明你還沒有入門。這種浪漫不僅僅指人物間的內心微妙的聯系,更是那些細致的鏡頭,無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他們的本身就形成了一種浪漫。甚至浪漫得可以致死!希區柯克是唯一的一個可以把接吻鏡頭處理的像謀殺那樣緊張憂郁和不安,同時又能把謀殺處理的像接吻那般柔和寧靜的電影大師。他怎能做到這一點?是不是因為性和死亡總是微妙的聯系在一起?不要去多想,你一想,他就在天堂偷偷的笑了。
●代表作:《眩暈》、《美人計》

斯坦利庫布里克1928年7月26日生於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祖上是來自奧匈帝國的猶太移民,父親是醫生。1941庫布里克13歲,父親送給他一架照相機,他從此對攝影產生興趣。

1946進入《展望》雜志社擔任新聞攝影記者,使他有機會走遍美國,庫布里克工作十分出色。1950以3800美元的個人積蓄,自編自導並擔任攝影拍攝了一部短紀錄片【拳賽之日】,記錄了拳擊手沃爾特卡蒂埃參加比賽的經過,完成後以4000美元賣給了雷電華電影公司。同年辭去《展望》雜志社的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旁聽,潛心研究文學著作,並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細心觀摩經典影片,努力提高電影藝術素養。

庫布里克的事業巔峰,則是1968年自編自導的科幻片經典【2001年太空之旅】,以目眩神迷的視覺效果和音樂的原創性,締造一場電影革命。1971年的【發條橘子】描述暴戾幫派份子,令人印象深刻,卻被英國視為贊揚暴力而遭禁。

經典劇作還包括,描述奴隸造反的【萬夫莫敵】、驚世駭俗的小說改編的【一樹梨花壓海棠】,以及敘述冷戰可能導致核子戰爭爆發的【奇愛博士】,1987年的戰爭片【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電影主題多為犯罪和暴力,而且有反當權派的傾向,每每受到爭議,影評亦呈現兩極化;他一生共入圍十四項奧斯卡獎,贏得八項,但是卻從未抱走最佳導演獎,令影壇人士為這位戰後最傑出的導演感到惋惜。

他蟄伏多年才於1996年開拍情色驚悚片【大開眼界】,無奈1月才殺青,正著手電筒影後制工作時,突然壯志未酬撒手西歸,1999年3月7日庫布里克在英國去世,享年71歲。讓影迷們極為錯愕與惋惜。影迷憑吊大師身影,只能從其告別遺作【大開眼界】中去回味了...

卓別林
在電影史上靠拍悲劇成為大師的人數不勝數,但靠喜劇片成為大師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足以證明喜劇是一門多麼難的藝術,喜劇要讓人發笑的同時還要給人強烈的震撼,這比悲劇要難上一百倍。但卓別林做到了,百年來只此一人。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盡的歡笑。這歡笑背後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這套DVD收錄了卓別林10部長片,加上兩張短片集錦,代表了卓別林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最令人高興的是,其中最重要的電影如《城市之光》《淘金記》《摩登時代》等都是數碼修復版,畫質比原來清晰了不少,作為收藏是上佳的選擇。
頭戴一頂大禮帽,腳登一雙尖頭鞋,鼻子下留著一撮烏黑的小鬍子,緊綳的上衣與肥大的褲子別扭地穿在身上,手裡舞著一隻手杖,鴨子般地出現銀幕上——這就是卓別林為我們創造的紳士流浪漢形象。查理·卓別林是好萊塢默片時代的巨星,他和他所創造的夏爾洛形象一起被人們永遠銘記。無論是流浪漢夏爾洛的善良、風趣、不幸,還是大獨裁者的剛愎自用、自高自大,這些都成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造型。
http://ke..com/view/10988.htm

戴維·利恩
戴維·利恩1908年出生於英格蘭,1928年開始從影,早期以拍文學戲劇電影著稱。1942年,他導演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浪漫之作《相見恨晚》。1946-1948年,他將狄更斯的《孤星血淚》和《霧都孤兒》搬上銀幕,製作的影片有濃郁的英國民族特色。從50年代中期開始,里恩的風格為之一變,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 ,專拍「跨洋電影」(即兼顧大西洋兩岸英美觀眾雙方口味的電影),《桂河大橋》即是五十年代英國最著名的「跨洋電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國資本為後盾,將影片拍得壯觀宏偉。由此,他獲得了第一個最佳導演獎。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歷史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並獲得了第二尊金像。 1965年執導「日瓦戈醫生」 1984年執導「印度之行」 從影四十多年,大衛·里恩只拍攝了16部影片,但獲得奧斯卡提名 竟達56次之多,共獲得27項金獎,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導演獎提名, 兩次獲獎,被稱為英國電影屆的泰斗。

作品年表:

Discovery系列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2001)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雷恩的女兒 Ryan's Daughter (1970)

萬世流芳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艷陽天 Summertime (1955)

女大不中留 Hobson's Choice (1954)

一飛沖天 Sound Barrier, The (1952)

梅特林 Madeleine (1950)

歡樂的精靈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雛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倫之樂 This Happy Breed (1944)

與祖國同在 In Which We Serve (1942)

編劇作品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歡樂的精靈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雛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倫之樂 This Happy Breed (1944)

讓-呂克 戈達爾
法國裔瑞士籍導演,法國新浪潮運動的代表人物,打破傳統的電影規則,如敘事、連續性等。早年在瑞士與巴黎受教育,並在北美與南美游歷三年。
1950年,他進入法國《電影手冊》編輯部,開始從事專職影評。隨後的十年間里,他整天泡在電影資料館,研究和觀看了大量各種類型的影片,打下了深厚的電影素養的底子。1954年到1958年,他嘗試導演了五部短片。在特呂弗幫助下拍攝第一部劇情片《斷了氣》,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達爾創作的高峰期,1967年後所有作品均為政治片,離間了大批熱愛他的觀眾。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後,戈達爾與當時法國學生運動領導人讓—比埃·高蘭組織了「維爾托夫小組」,信奉蘇聯早期「電影眼睛派」創始人吉加·維爾托夫的理論,「為了攝製革命電影,首先應該對電影進行革命」。該小組拍了一系列「政治影片」,如《真理》、《東風》、《義大利的斗爭》、《直至勝利》、《一切順利》等。70年代因車禍中斷拍片,移居瑞士。1980年重返法國拍片,主要有《芳名卡門》、《新浪潮》等。

『伍』 《霸王別姬》憑什麼是中國電影的巔峰之一

《霸王別姬》出征戛納電影節,並且最終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這部作品也因為金棕櫚的威名而在全世界各國公映,是一部享有世界級榮譽的電影。盡管張國榮以一票之差與戛納影帝失之交臂,但是他在《霸王別姬》中的精彩表演依然得到了評委和公眾的高度認可。擔任那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的影星蓋瑞歐曼一見到張國榮就搶過來握手,蓋瑞一直稱贊他實在演得太精彩了,「你沒有輸」蓋瑞很誠懇地說,「大家都肯定你的表演,但是大會也建議評審不要把所有的獎都給了同一部電影

『陸』 有多少人還錯誤的以為,《霸王別姬》是一部同性電影。

電影《霸王別姬》在許多平台出現的時候,往往會被冠以「同性」的標簽,電影在國外展映時,也被外國人說成是中國男同性戀相關題材電影。這一點我極不認同。

《霸王別姬》里,程蝶衣對於「霸王」的迷戀,並非是斷袖之情,而是由於程蝶衣的「性別認知障礙」,使得他從一個男性轉變成一個女性,從而迷戀上了「霸王」,最終走向了悲劇。

關於程蝶衣性別的認知和轉變,這一點在電影里有許多處的隱喻。

影片的開頭,小豆子被母親帶到科班,這時小豆子的形象與打扮,尤其是頭上鮮艷的紅頭繩,就讓人覺得他更像是一個女孩。之後,小豆子的母親又對關師傅說「實在是男孩大了留不住」。

老話里都說「女大不中留」,小豆子母親這話彷彿有些違反常識了,可細一想,也便順理成章了。小豆子的母親是什麼職業?妓女,帶著個男孩在風月場出入,總歸是不方便的,所以,母親一直是把兒子當女兒養的。從這兒開始,小豆子的性別就已然模糊了。

再往後,關師傅不願收小豆子是為何?六指,比正常人多出一截子肉來。後來切下了那多餘的,才留在了科班裡。到了這一步,也意味著小豆子完成了閹割。

小豆子燒掉母親留下的衣服的那一幕,也是有著鮮明的對比,所有男孩子都剃著光頭,光著屁股擠在炕上,唯有他與眾不同。

練功的時候,小石頭寧可受罰也要幫著小豆子偷工減料,這也更像是男孩子對女孩子的一種照顧。

到了青年小豆子的出場,與童年小豆子的出場不同的是,此時他也與其他男孩一樣,被剃了個光頭,這也正呼應後面多次出現的《思凡》中的唱段:「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發。」

而後一句的「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卻一直被小豆子唱成「我本是男兒郎」。無論如何糾正,即使被打的皮開肉綻,也是錯。可見,這並非小豆子記不住對的詞,而是他對自己原本性別最後的堅守。

程蝶衣是一輩子不說謊話的,在後來的情節中,他因為給日本人唱戲被定了「漢奸罪」,在法庭上面對審判時,他只需說一個小慌便可全身而退。可是他沉默許久,還是沒有說謊。

總是唱不對《思凡》,也是這個理,在他的性別認知沒有完全轉變完成之前,他是不會「說謊」的,「我本是男兒郎」就是他最後的堅守。

直到那爺來挑戲那天,「霸王」給他的第二次「閹割」。

那爺來科班挑戲,看中了小豆子,給了個機會,關鍵時候小豆子又出了岔子,依舊錯唱了「我本是男兒郎」,毀了一幹人的前途。

氣得小石頭拿起煙桿子就往小豆子嘴裡捅,捅的他嘴角流出了血。煙桿子捅在嘴裡還捅出了血,這極具性暗示的場面成為了小豆子性別認知最重要的節點。自此,小豆子終於完成了性別認知上的轉變,心甘情願的唱出了那句從沒唱對過的「我本是女嬌娥。」

之後,小豆子獲藝名程蝶衣,開始了戲與人生糾纏不清,迷戀霸王的一生。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挫折,甚至最後,來自霸王的背叛。這一切痛苦之下,他仍舊活在戲里。像虞姬一般的,想要從一而終。

到終了,程蝶衣與段小樓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的再一次重逢,二人排練《霸王別姬》的間隙,小樓突然念起了《思凡》的唱段:「小尼姑年方二八。」

程蝶衣接到:「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發。」

段小樓似在打趣,故意錯唱:「我本是男兒郎。」

程蝶衣忙接:「又不是女嬌娥。」

段小樓聽得如此,笑指程蝶衣道:「錯了!又錯了!」

錯了嗎?程蝶衣陷入了回憶之中,此時的他彷彿回到了許多年前,母親第一次把他帶到科班的那天。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他獨自念道。

錯了,是錯了,此時的程蝶衣終於明白了。

他拔出霸王腰間的寶劍,自刎而死,從一而終。

戲散了,夢也醒了。

『柒』 李小龍林黛杜鵑白小曼樂蒂主演的是哪部電影

邵氏電影資料大全
1952年
<<滿園春色>>(導演:張善琨,王引,屠光啟,卜萬蒼)(主演:周曼華,李麗華,黃河,歐陽莎菲)
<<雙面人>>(導演:王引)(主演:歐陽莎菲,黃河,陳琦,裘萍,尤光照,蔣光超,馬力)
<<紅玫瑰>>(導演:王引)(主演:李麗華,黃河,王元龍,劉琦,侯景夫,楊志卿,蔣光超)
<<勾魂艷曲>>(導演:王引)(主演:李麗華,王元龍,黃河,劉琦,鮑方,尤光照,侯景夫,張嘉玲)
<<薾薇處處開>>(導演:楊工良)(主演:周曼華,王豪,王元龍,劉琦,楊志卿,蔣光超,李芳菲)

1953年
<<寒蟬曲>>(導演:陶秦)(主演:王豪,李麗華,劉琦,馬力,沈雲,楊志卿,李雲)
<<閨房樂>>(導演:屠光啟)(主演:嚴俊,劉琦,周曼華,楊志卿,蔣光超,裘萍,尤光照)
<<殘生>>(導演:陶秦)(主演:尤敏,趙雷,楊志卿,吳家驤,陳雲華,蔣光超,馬力,沈華)
<<孽海情天>>(導演:屠光啟)(主演:李麗華,羅維,王元龍,劉琦,水維德,楊志卿)
<<仲夏夜之戀>>(導演:王引)(主演:黃河,李麗華,鮑方,劉琦,於素秋,尤光照,洪波)
<<碧雲天>>(導演:王引)(主演:王豪,李麗華,黃河,侯景夫,楊柳,劉琦,楊志卿)
<<黑手套>>(導演:王引)(主演:尤敏,張揚,楊志卿,吳家驤,童真,尤光照,裘萍,孫雯)
<<明天>>(導演:陶秦)(主演:尤敏,王豪,劉琦,楊志卿,侯景夫,胡姍,蔣光超,童真)

1954年
<<誘惑>>(導演:陶秦)(主演:尤敏,趙雷,馬力,蔣光超,翁木蘭,陳芸,裘萍,李邵娟,高原)
<<風蕭蕭>>(導演:屠光啟)(主演:李麗華,嚴俊,楊志卿,劉琦,林靜,杜道勤,裘萍)
<<人鬼戀>>(導演:陶秦)(主演:尤敏,趙雷,楊志卿,裘萍,賀賓,石磊,翁木蘭,吳景平)
<<春情烈火>>(導演:王引)(主演:楊志卿,劉琦,李麗華,蔣光超,吳家驤,洪波,沈雲)
<<小夫妻>>(導演:王引)(主演:趙雷,歐陽莎菲,洪波,顧文宗,裘萍,楊志卿,尤光照)

1955年
<<痴心井>>(導演:陶秦)(主演:尤敏,張揚,楊志卿,陳芸,高寶樹,童真,馬笑儂,沈雲,高原)
<<戀愛與義務>>(導演:屠光啟)(主演:石英,張揚,陳厚,楊志卿,顧媚,丹妮,朱冠軍)
<<楊貴妃>>(導演:溝口健二)(主演:京町子,森雅之,山村聰,小澤榮,進藤英太郎,杉村春子)
<<同林鳥>>(導演:陶秦)(主演:尤敏,曾江,王元龍,王萊,楊志卿,蔣光超)
<<星島紅船>>(導演:顧文宗)(主演:黎文所,鍾麗蓉,李寶瑩,黃超武,蘇金剛,馮華)
<<金瓶梅>>(導演:王引)(主演:李香蘭,王豪,楊志卿,吳家驤,唐若青,洪波,裘萍)

1956年
<<少奶奶的秘密>>(導演:陶秦)(主演:李麗華,張揚,陳琦,吳家驤,顧文宗,蔣光超,楊志卿)
<<梅姑>>(導演:嚴俊)(主演:林黛,嚴俊,李翰祥,紅薇,蕭芳芳)
<<花落又逢君>>(導演:陶秦)(主演:石英,趙雷,王元龍,楊志卿,王萊,馬力,童真)
<<水仙>>(導演:李翰祥)(主演:石英,趙雷,羅維,楊志卿,張翠英,劉亮華,紅薇)
<<零雁>>(導演:陶秦)(主演:尤敏,趙雷,楊志卿,王萊,翁木蘭,高寶樹)
<<紅塵>>(導演:陶秦)(主演:尤敏,張揚,洪波,羅維,楊志卿,馬笑儂)
<<萬紫千紅>>(導演:周詩祿)(主演:朱纓,陳芸,馬力,蔣光超,日本艷舞明星)
<<亂世妖姬(上集)>>(導演:王引)(主演:林黛,嚴俊,趙雷,鷺紅,張揚,楊志卿,唐若青)
<<追>>(導演:嚴俊)(主演:林黛,嚴俊,羅維,唐真,楊志卿,蔣光超)
<<亂世妖姬(下集)>>(導演:王引)(主演:林黛,嚴俊,趙雷,鷺紅,楊志卿,吳家驤)
<<秋娘>>(導演:嚴俊)(主演:尤敏,嚴俊,庄元庸,陳又新,尤光照,楊易木,雷達)
<<好女兒>>(導演:陶秦)(主演:尤敏,楊志卿,林靜,吳家驤,裘萍,水維德,陳芸)
<<喜臨門>>(導演:陶秦)(主演:李麗華,趙雷,楊志卿,吳家驤,裘萍,侯景夫,陳芸)

1957年
<<黃花閨女>>(導演:李翰祥)(主演:林黛,趙雷,於素秋,楊志卿,洪波,張翠英,吳家驤,紅薇)
<<龍鳳配>>(導演:嚴俊)(主演:尤敏,嚴俊,王元龍,楊易木,雷達,高翔,文嫻)
<<陰陽配>>(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高亮,馬龍,馬笑英,袁立祥,馮惠文,程麗,尤奇)
<<寶島神珠>>(導演:周詩祿)(主演:歐嘉慧,萬里紅,麥基,高亮,馬龍,尤奇,富穀子)
<<移花接木>>(導演:李翰祥)(主演:趙雷,林翠,王元龍,白雲,穆虹,嘉玲,尤光照)
<<月落烏啼霜滿天>>(導演:嚴俊)(主演:嚴俊,尤敏,吳家驤,王萊,蔣光超,高寶樹)
<<春光無限好>>(導演:李翰祥)(主演:林黛,趙雷,羅維,洪波,王萊,楊志卿,吳家驤)
<<蓬萊春暖>>(導演:唐煌)(主演:石英,趙雷,江楓,劉亮華,尤光照,胡金銓,楊志卿)
<<馬戲春秋>>(導演:嚴俊)(主演:尤敏,嚴俊,王萊,岳麟,尤光照,蔣光超,楊易木)
<<窈窕淑女>>(導演:李翰祥)(主演:林黛,羅維,楊志卿,洪波,紅薇,胡金銓,秦沛)
<<艷舞銷魂>>(導演:周詩祿)(主演:蔣光超,陳芸,江楓,尤光照,高翔)
<<夜來香>>(導演:卜萬蒼)(主演:林翠,趙雷,洪波,楊志卿,顧文宗,吳家驤,尤光照)
<<仙袖奇緣>>(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張英才,麥基,馬龍,周吉,阮菁,馬笑英)
<<神秘美人>>(導演:華克毅)(主演:李香蘭,趙雷,楊志卿,顧文宗,尤光照,江楓)

1958年
<<浪子回頭>>(導演:黃岱)(主演:龍剛,麥基,何山,高魯泉,黎雯,李明珠)
<<一夜風流>>(導演:卜萬蒼)(主演:李香蘭,趙雷,洪波,顧文宗,高翔,紅薇)
<<玉女春情>>(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張英才,麥基,尤奇,萬里紅,駱恭)
<<妙手回春>>(導演:李翰祥)(主演:樂蒂,梅月華,江楓,胡金銓,杜娟,李昆)
<<瓊蓮公主>>(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林家聲,英麗梨,張醒非,西瓜刨)
<<鴛鴦谷>>(導演:吳回)(主演:歐嘉慧,張英才,馬龍,尤奇,李鵬飛,駱恭)
<<鳳求凰>>(導演:屠光啟)(主演:石英,王萊,丁好,楊志卿,尤光照,吳家驤)
<<蓬門淑女>>(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龍剛,麥基,萬里紅,李月清,駱恭)
<<給我一個吻>>(導演:李翰祥)(主演:鍾情,趙雷,王元龍,楊志卿,尤光照)
<<玉女驚魂>>(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鴓鳳,張英才,麥基,夏慧,白蝶,伊雷)
<<貂蟬>>(導演:李翰祥)(主演:林黛,趙雷,羅維,楊志卿,李允中)
<<酒店情殺案>>(導演:周詩祿)(主演:萬里紅,歐嘉慧,張英才,龍剛,李鵬飛)
<<人約黃昏後>>(導演:何夢華)(主演:尤敏,劉亮華,趙雷,尤光照,劉仁傑)
<<丹鳳街>>(導演:李翰祥)(主演:趙雷,張翠英,楊志卿,尤敏,紅薇,李英)
<<大馬戲團>>(導演:馬純岱)(主演:趙雷,石英,朱纓,何山,楊志卿,宋斐華)
<<安琪兒>>(導演:李翰祥)(主演:丁寧,胡金銓,周曼華,王元龍,楊志卿)
<<異國情鴛>>(導演:華克毅)(主演:屠光啟,全昌根,尤敏,金振奎,楊志卿)
<<殺人花燭夜>>(導演:吳回)(主演:歐嘉慧,馬龍,李鵬飛,高亮,萬里紅,尤奇)
<<流浪兒>>(導演:馬徐維邦)(主演:林翠,姜大衛,秦沛,嚴慧,楊志卿,王元龍)
<<借紅燈>>(導演:何夢華)(主演:鍾情,趙雷,楊志卿,嘉玲,羅馬,朱牧,陳又新)
<<全家福>>(導演:李翰祥)(主演:王豪,石英,梅月華,王沖,張翠英,楊志卿,胡金銓)
<<你是我的靈魂>>(導演:屠光啟)(主演:丁紅,張沖,王元龍,尤光照,爾群,楊志卿)

1959年
<<江山美人>>(導演:李翰祥)(主演:林黛,趙雷,胡金銓,馬霖,王元龍,楊志卿,梅月華)
<<玻璃鞋>>(導演:陸邦)(主演:林鳳,張英才,夏慧,高亮,林艷,彭鵬,鄭君綿,李月清)
<<重重圍困>>(導演:周詩祿)(主演:唐丹,麥基,龍剛,李鵬飛,李月清,高超,林魯岳)
<<獨立橋之戀>>(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張英才,麥基,夏慧,尤奇,伊雷,李月清)
<<過埠新娘>>(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龍剛,張英才,彭鵬,李鵬飛,尤奇,嬌嬌女)
<<能言鳥>>(導演:陸邦)(主演:歐嘉慧,麥基,高亮,林艷,江一帆,彭鵬,鄭君綿)
<<嬉春圖>>(導演:岳楓)(主演:林黛,王元龍,紅薇,趙雷,楊志卿,洛奇,沈雲,李允中)
<<滿堂紅>>(導演:姜南)(主演:羅維,楊志卿,李允中,鍾情,高寶樹,紅薇,童真,尤光照,朱少泉)
<<偷情記>>(導演:卜萬蒼)(主演:林翠,趙雷,王元龍,梅月華,朱少泉)
<<粉紅色的兇手>>(導演:嚴俊)(主演:嚴俊,萬里紅,朱牧,楊志卿,尤光照,王蘭,紅薇)
<<死亡的約會>>(導演:嚴俊)(主演:丁紅,陳厚,郭嘉,朱牧,蔣光超,陳又新,張克仁)
<<紅粉干戈>>(導演:唐煌)(主演:尤敏,趙雷,蘇力實,威莉旺)
<<荒唐女婿>>(導演:吳回)(主演:唐丹,張英才,矮冬瓜,白蝶,半日安,許英秀,吳回)
<<飛來艷福>>(導演:何夢華)(主演:鍾情,趙雷,王元龍,高寶樹)
<<千金小姐>>(導演:陶秦)(主演:嚴俊,林翠,丁好,高寶樹,翁木蘭,李允中,楊志卿)
<<迷魂曲>>(導演:何夢華)(主演:丁寧,夏厚蘭,張沖,高原,馬霖,萬里紅,梅月華)
<<欲網>>(導演:陶秦)(主演:林黛,陳厚,游娟,江茵,洛奇,李國華,李允中)
<<丈夫的情人>>(導演:岳楓)(主演:丁紅,陳厚,翁木蘭,蔣光超,洛奇,王愛明)
<<殺人的情書>>(導演:李翰祥)(主演:樂蒂,陳芸,羅維,劉琦,唐菁,蘇祥,洪波)
<<青春樂>>(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龍剛,麥基,白蝶,尤奇,伊雷,梅蘭,高超)
<<僵屍復仇>>(導演:周詩祿)(主演:鍾情,趙明,洪波,李允中,張翠英,紅薇)
<<星島芳蹤>>(導演:羅富拜爾)(主演:石英,張沖,洪波,劉亮華,李允中,馬利安妮)
<<兒女英雄傳>>(導演:李翰祥)(主演:王植波,樂蒂,王元龍,楊志卿,羅維,馮毅)
<<艷屍案>>(導演:周詩祿)(主演:歐嘉慧,龍剛,李鵬飛,麥基,羅蘭,梁淑卿,林魯岳)
<<榴槤飄香>>(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龍剛,麥基,李鵬飛,李月清,彭鵬,嬌嬌女)

1960年
<<黑夜槍聲>>(導演:嚴俊)(主演:李麗華,喬庄,莫愁,蔣光超,唐真,陳又新,朱牧,李允中)
<<江水東流>>(導演:何夢華)(主演:丁紅,趙雷,紅薇,江茵,朱牧,李允中,陳濠,嚴慧)
<<人捉賊>>(導演:吳丹)(主演:呂奇,吳麗萍,彭鵬,莎鳳,鄭君綿,方唐,李鵬飛)
<<青山紅粉>>(導演:珠璣)(主演:歐嘉慧,張英才,麥基,李鵬飛,容玉意,嬌嬌女,何山)
<<倩女幽魂>>(導演:李翰祥)(主演:樂蒂,趙雷,楊志卿,洛奇,唐若青,馮毅,蘇祥)
<<痴心結(上集)>>(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龍剛,麥基,高亮,夏慧,王玲,彭鵬)
<<南島相思>>(導演:何夢華)(主演:丁寧,陳厚,井淼,紅薇,黃福)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導演:陸邦)(主演:歐嘉慧,張英才,林艷,鄭君綿,石堅,彭鵬)
<<四季蓮花>>(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林家聲,半日安,林艷,鄭君綿,張醒非)
<<狂戀>>(導演:陶秦)(主演:杜娟,陳厚,胡金銓,莫愁,高寶樹,洛奇,李允中,蘇祥)
<<苦海孤雛>>(導演:吳丹)(主演:張英才,麥基,夏慧,呂奇,莎鳳,王愛明,姜大衛)
<<一夕驚魂>>(導演:袁秋楓)(主演:林鳳,龍剛,麥基,吳麗萍,彭鵬,鄭君綿,李鵬飛)
<<畸人艷婦>>(導演:岳楓)(主演:樂蒂,胡金銓,井淼,趙明,紅薇,楊志卿,高翔)
<<後門>>(導演:李翰祥)(主演:胡蝶,王引,李香君,趙明,王愛明,翁木蘭,井淼,高翔)

1961年
<<手槍>>(導演:高立,李翰祥)(主演:王引,李香君,鄧小宇,李麗華,樂蒂,杜娟,劉亮華)
<<儂本多情>>(導演:陶秦)(主演:杜娟,喬庄,俞鳳至,洛奇,高寶樹,李允中,馮毅,張怡)
<<千嬌百媚>>(導演:陶秦)(主演:林黛,陳厚,范麗,麥基,高寶樹,丁寧,莫愁,胡金銓)
<<慈母手中線>>(導演:周詩祿)(主演:白燕,文愛蘭,張英才,呂奇,麥基,林艷,江岐)
<<桃花扇>>(導演:周詩祿)(主演:林鳳,林家聲,半日安,白文彪,白鳳仙,羅劍郎,林艷)
<<燕子盜>>(導演:岳楓)(主演:林黛,趙雷,胡金銓,楊志卿,姜南,賀賓,玉蘭,李允中)
<<隔牆艷史>>(導演:何夢華)(主演:杜娟,胡金銓,高寶樹,歐嘉慧,莫愁,蔣光超,朱牧)
<<皆大歡喜>>(導演:陶秦)(主演:陳厚,丁寧,丁紅,范麗,杜娟,張沖)
<<失蹤的少女>>(導演:陳雲)(主演:林鳳,麥玲,麥基,呂奇,高亮,彭鵬,方唐,吳江)
<<情場烏龍>>(導演:蔣偉光)(主演:尤光照,梁醒波,彭鵬,李敏,綠珠,張燕,呂奇,麥基)
<<雲開見月明>>(導演:何夢華)(主演:趙雷,范麗,高寶樹,姜南,朱牧,姜大衛)
<<玉女求凰>>(導演:蔣偉光)(主演:林鳳,梁醒波,張英才,麥基,林艷,彭鵬,方唐,李香琴)
<<金喇叭>>(導演:陶秦)(主演:范麗,李香君,費立,楊志卿,蔣光超,爾峰,賀賓,楊易木)
<<神童奪寶>>(導演:吳丹)(主演:歐嘉慧,馮寶寶,梁鳴,周吉,吳殷志,呂奇,林艷,俞明)
<<不了情>>(導演:陶秦)(主演:林黛,關山,高寶樹,蔣光超,洛奇,何藩,楊志卿,李允中)
<<青春熱>>(導演:袁秋楓)(主演:張英才,張燕,華麗羅,龍剛,麥基,江河)
<<神仙,老虎,狗>>(導演:王月汀)(主演:陳厚,丁寧,丁紅,范麗,杜娟,胡金銓,林黛,馮毅)
<<女大不中留>>(導演:吳丹)(主演:唐丹,張英才,綠珠,彭鵬,江河,楊業宏,黎雯,馬笑英)
<<我是殺人犯>>(導演:嚴俊)(主演:嚴俊,丁寧,顧文宗,朱牧,李允中,馬笑儂,吳莎)

1962年
<<旅館鴛鴦>>(導演:羅臻)(主演:陳厚,丁紅,林佩,洛奇,高寶樹,蔣光超,王蘭,馮毅)
<<楊貴妃>>(導演:李翰祥)(主演:李麗華,嚴俊,趙雷,李香君,楊志卿,顧文宗,賀賓,林靜)
<<白蛇傳>>(導演:岳楓)(主演:林黛,趙雷,杜娟,楊志卿,李允中,尤光照)
<<花田錯>>(導演:嚴俊)(主演:樂蒂,丁寧,喬庄,張仲文,朱牧,馮毅,陳又新,田豐,顧文宗)
<<情淚染袈裟>>(導演:蔣偉光)(主演:林鳳,何非凡,陳錦棠,譚蘭卿,李香琴,李鵬飛,良鳴)
<<夜半歌聲>>(導演:袁秋楓)(主演:樂蒂,趙雷,張沖,李香君,范麗,田豐,蔣光超,紅薇,楊志卿)
<<花花世界>>(導演:蔣偉光)(主揚:吳楚帆,張瑛,林鳳,夏萍,李鵬飛,馬笑英,高魯泉,周吉)
<<夫憑妻貴>>(導演:李應源)(主演:張瑛,夏萍,彭鵬,麥基,李香琴,鄭君綿,馬笑英,駱恭)
<<紅樓夢>>(導演:袁秋楓)(主演:樂蒂,丁紅,丁寧,任潔,杜娟,紅薇,高寶樹,顧媚,沈殿霞)

1963年
<<荒谷恩仇記>>(導演:蔣偉光)(主演:吳楚帆,白燕,文愛蘭,李清,呂奇,李鵬飛)
<<梁山伯與祝英台>>(導演:李翰祥)(主演:樂蒂,凌波,任潔,李昆,陳燕燕,高寶樹)
<<蘭閨四鳳>>(導演:李應源)(主演:歐嘉慧,文愛蘭,張燕,夏慧,張英才,江河,歐陽儉)
<<閻惜姣>>(導演:嚴俊)(主演:李麗華,嚴俊,陳燕燕,高寶樹,楊志卿)
<<夜半歌聲續集>>(導演:袁秋楓)(主演:樂蒂,趙雷,范麗,李香君,楊志卿,蔣光超,紅薇)
<<姊妹情仇>>(導演:羅臻)(主演:丁寧,杜娟,關山,林楓,王蘭,吳莎,爾峰,任浩)
<<杜鵑花開>>(導演:周詩祿)(主演:張仲文,杜娟,趙雷,文愛蘭,喬庄,歐陽莎菲,莫愁)
<<武則天>>(導演:李翰祥)(主演:李麗華,張仲文,嚴俊,丁寧,趙雷,喬庄,顧文宗,胡金銓)
<<文武香球>>(導演:周詩祿)(主演:庄雪娟,方巧玉,丁楚翹,林靜儀,陳麗娟,陳文昌)
<<花團錦簇>>(導演:陶秦)(主演:林黛,陳厚,丁寧,石燕,高寶樹,莫愁,蔣光超)
<<楊乃武與小白菜>>(導演:李翰祥,何夢華)(主演:李麗華,關山,李香君,歐陽莎菲,高寶樹)
<<七仙女>>(導演:陳一新,何夢華)(主演:凌波,方盈,夏儀秋,張麗珠,潘迎紫,黃莎莉)

1964年
<<舊愛新歡>>(導演:蔣偉光)(主演:白露明,林鳳,田青,金雷,陳惠瑜,駱恭,楊業宏)
<<黑森林>>(導演:袁秋楓)(主演:焦姣,杜娟,范麗,唐菁,唐寶雲,武家麒,李影)
<<花木蘭>>(導演:岳楓)(主演:凌波,金漢,陳燕燕,楊志卿,朱牧,王蘭,蔣光超,井淼)
<<新啼笑姻緣>>(導演:岳楓,陶秦,何夢華,嚴俊,羅臻,薛群,王星磊)(主演:李麗華,凌波,關山)
<<潘金蓮>>(導演:周詩祿)(主演:張仲文,張沖,白雲,黃金,紅薇,李昆)
<<血手印>>(導演:陳一新)(主演:凌波,秦萍,李菁,陳燕燕,井淼,蔣光超,葉菁,尤光照)
<<玉堂春>>(導演:胡金銓)(主演:樂蒂,趙雷,顧文宗,紅薇,朱牧,楊志卿,李英,井淼)
<<人海雙雛>>(導演:莫康時)(主演:林家聲,南紅,黃曼梨,梁家寶,徐小明,李月清,高魯泉)
<<半張碌架床>>(導演:黃鶴聲)(主演:余麗珍,夏萍,鄧寄塵,陶三姑,丁羽,林家聲,尤光照)
<<一毛錢>>(導演:李翰祥)(主演:李麗華,張仲文,關山)
1966年
<<魂斷奈何天>>(導演:高立)(主演:凌波,李香君,雷鳴,夏儀秋,井淼,李麗麗,林健全)
<<邊城三俠>>(導演:張徹)(主演:杜娟,秦萍,范麗,王羽,羅烈,鄭雷,潘迎紫,陳鴻烈)
<<文素臣>>(導演:薛群)(主演:喬庄,何莉莉,李菁,唐迪,李影,劉亮華,雷鳴)
<<大醉俠>>(導演:胡金銓)(主演:鄭佩佩,岳華,陳鴻烈,楊志卿,李允中,馮毅,王沖)
<<藍與黑>>(導演:陶秦)(主演:林黛,關山,金漢,金峰,顧媚,於倩,歐陽莎菲,王豪,白虹)
<<藍與黑續集>>(導演:陶秦)(主演:林黛,關山,金漢,金峰,顧媚,於倩,歐陽莎菲,王豪)
<<何日君再來>>(導演:秦劍)(主演:陳厚,胡燕妮,張沖,何琾琾,朱芳,歐陽莎菲,王惠芳)
<<玫瑰我愛你>>(導演:秦劍)(主演:丁紅,李婷,關山,凌雲,李影,井淼,王清河)
<<金菩薩>>(導演:羅維)(主演:林翠,張沖,羅維,范麗,趙心妍,樊梅生,張佩山,午馬)
<<西遊記>>(導演:何夢華)(主演:何藩,岳華,彭鵬,張仲文,田琛,高寶樹,金霏,葉青)
<<鐵扇公主>>(導演:何夢華)(主演:丁紅,岳華,鄭佩佩,何莉莉,何藩,彭鵬,井淼)
<<山賊>>(導演:潘壘)(主演:丁紅,黃宗迅,文玲,歐威,王俠,魏平澳)

1967年
<<香江花月夜>>(導演:井上梅次)(主演:陳厚,秦萍,凌雲,蔣光超,田豐,鄭佩佩,何莉莉)
<<盤絲洞>>(導演:何夢華)(主演:於倩,沈依,劉亮華,馬海倫,尤情,何藩,彭鵬,周龍章)
<<盜劍>>(導演:岳楓)(主演:李麗華,李菁,喬庄,陳鴻烈,午馬,田豐,楊志卿)
<<明日之歌>>(導演:陶秦)(主演:凌波,喬庄,金漢,沈依,雷鳴,田琛,陳鴻烈)
<<斷腸劍>>(導演:張徹)(主演:王羽,秦萍,喬庄,焦姣,陳鴻烈,鄭雷,金童,田豐)
<<觀世音>>(導演:申相玉)(主演:李麗華,金振奎,金勝鎬,蔣光超,歐陽莎菲,高寶樹)
<<獨臂刀>>(導演:張徹)(主演:王羽,焦姣,潘迎紫,陳燕燕,楊志卿,田豐,樊梅生)
<<鐵頭皇帝>>(導演:何夢華)(主演:李菁,申榮鈞,沈依,李麗麗,金勝鎬)
<<船>>(導演:陶秦)(主演:何莉莉,嚴俊,金漢,楊帆,林嘉,井莉,金峰,陳燕燕)
<<紫貝殼>>(導演:潘壘)(主演:凌雲,江楓,丁佩,歐威)
<<烽火萬里情>>(導演:羅臻)(主演:凌波,關山,井淼,歐陽莎菲,夏儀秋,陳燕燕,高寶樹)
<<七俠五義>>(導演:徐增宏)(主演:丁紅,喬庄,井莉,張翼,羅烈,黃宗迅,井淼)
<<儒俠>>(導演:高立)(主演:舒佩佩,虞慧,張翼,焦姣,黃宗迅)
<<女巡按>>(導演:楊帆)(主演:李菁,蕭湘,楊志卿,高寶樹)
<<艷陽天>>(導演:薛群)(主演:顧媚,鄭佩佩,陳厚,杜娟,蔣光超,沈殿霞,黃莎莉)
<<黛綠年華>>(導演:秦劍)(主演:胡燕妮,陳燕燕,李婷,呂奇,祝菁,馮寶寶,陳厚)
<<鐵觀音>>(導演:羅維)(主演:何莉莉,范麗,金霏,唐菁,羅維,張佩山,午馬)

1968年
<<追魂鏢>>(導演:何夢華)(主演:秦萍,岳華,沈依,房勉,張佩山,彭鵬,魏平澳,谷峰)
<<神刀>>(導演:程剛)(主演:王羽,舒佩佩,黃宗迅,田豐,井淼,楊志卿,歐陽莎菲,李允中)
<<鐵觀音勇破爆炸黨>>(導演:羅維)(主演:何莉莉,沈依,唐菁,羅維,張佩山,午馬,樊梅生)
<<春暖花開>>(導演:岳楓)(主演:舒佩佩,李麗麗,林嘉,楊帆,金峰,夏儀秋,陳燕燕,蔣光超)
<<色不迷人人自迷>>(導演:吳家驤)(主演:陳厚,沈依,張佩山,楊志卿,王小鶯,李昆,午馬)
<<玉面飛狐>>(導演:徐增宏)(主演:何莉莉,虞慧,張翼,黃宗迅,趙心妍,馬海倫倫,田豐,趙雄)
<<花月良宵>>(導演:井上梅次)(主演:李菁,陳厚,張燕,於倩,陳鴻烈,魏平澳,楊志卿,馬笑儂)
<<雲泥>>(導演:陶秦)(主演:井莉,楊帆,潘迎紫,焦姣,黃宗迅,張佩山,井淼,歐陽莎菲,林靜)
<<三燕迎春>>(導演:秦劍)(主演:金峰,林嘉,李芝安,陳依齡)

1969年
<<三笑>>(導演:岳楓)(主演:凌波,李菁,井淼,陳燕燕,魏平澳,李昆,尤情,劉群)
<<毒龍潭>>(導演:羅維)(主演:鄭佩佩,岳華,羅烈,羅維,黃宗迅,趙心妍,康華,谷峰,樊梅生)
<<欲焰狂流>>(導演:羅臻)(主演:胡燕妮,喬庄,楊帆,於倩,田豐,歐陽莎菲,谷峰,午馬,李浩)
<<春蠶>>(導演:秦劍)(主演:葉楓,關山,胡燕妮,妞妞,房勉,顧文宗,川原,康華,李笑業)
<<虎膽>>(導演:羅維)(主演:鄭佩佩,岳華,吳風)
<<鐵手無情>>(導演:張徹)(主演:李菁,羅烈,姜大衛,房勉,谷峰,陳星,張佩山,鄭雷)
<<龍門金劍>>(導演:羅維)(主演:鄭佩佩,高遠,高寶樹,賀賓,羅維)
<<飛燕金刀>>(導演:何夢華)(主演:秦萍,岳華,顧文宗,唐菁,彭鵬,李鵬飛,羅漢,高寶樹)
<<明日又天涯>>(導演:潘壘)(主演:祝菁,魯平,丁佩,方宇)
<<大盜歌王>>(導演:張徹)(主演:何莉莉,林沖,林嘉,羅烈)
<<桃李春風>>(導演:吳家驤)(主演:關山,邢慧,陳依齡,李香君,潘迎紫,康嘉,劉群)
<<釣金龜>>(導演:井上梅次)(主演:何莉莉,秦萍,陳厚,金峰,丁佩,何藩,馬海倫,張佩山)
<<飛刀手>>(導演:張徹)(主演:鄭佩佩,羅烈,鄭雷,楊志卿,井淼,午馬,林蛟,谷峰,李皓)
<<死角>>(導演:張徹)(主演:李菁,狄龍,姜大衛,陳燕燕,顧文宗,房勉,井淼,於倩)
<<保鏢>>(導演:張徹)(主演:姜大衛,狄龍,李菁,王鍾,谷峰,陳星,井淼,鄭雷)
<<十二金錢鏢>>(導演:徐增宏)(主演:井莉,羅烈,田豐,鄭文靜,何明中,房勉,午馬)

1970年
02/04-02/17 <<游俠兒>>(導演:張徹)(主演:陳星,李麗麗,劉群,姜大衛,范丹,午馬)
02/27-03/11 <<荒江女俠>>(導演:何夢華)(主演:鄭佩佩,岳華)
05/29-06/02 <<青春戀>>(導演:井上梅次)(主演:胡燕妮,楊帆,虞慧,石天,黎灼灼)
07/01-07/17 <<十二金牌>>(導演:程剛)(主演:岳華,秦萍,焦姣,井淼,王俠,楊志卿,谷峰)
08/14-08/28 <<十三太保>>(導演:張徹)(主演:王鍾,姜大衛,狄龍,金漢,羅威,鮑嘉文)
11/06-11/11 <<愛情的代價>>(導演:吳家驤)(主演:秦萍,泰迪羅賓,游崇傑,伊美,許玉)
11/20-11/26 <<女子公寓>>(導演:井上梅次)(主演:丁佩,夏萍,李麗麗,歐陽莎菲)
11/27-12/17 <<龍虎鬥>>(導演:王羽)(主演:王羽,羅烈,汪萍,趙雄,房勉,陳星,陳觀泰)
<<報仇>>(導演:張徹)(主演:姜大衛,狄龍,汪萍,區燕青,谷峰,楊志卿,川原)

1971年
02/25-03/05 <<鑽石艷盜>>(導演:井上梅次)(主演:何莉莉,凌雲,崔芝淑,李昆,朴芝賢)

『捌』 布萊德利·庫珀 演過一部電影他在裡面飾演的是一個喜歡跟父母住在一起 後來他父母帶他找了一個女朋友

顯然是《賴家王老五》,
情節介紹:
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的大帥哥特里普已經三十有五,雖然所有軟硬體條件優越出眾,但特里普遲遲不肯離家單飛,並且至今在情感世界仍然貧瘠異常。一雙父母日漸衰老,眼瞧著愛子終日過著與同齡人大相徑庭的生活,心甘情願的賴在家裡,老夫婦倆心焦不已。 終於,足智多謀的父母想出一條妙計。在得知特里普想要的女子不僅要聰明、風趣、有才幹,還要是金發碧眼的美人之後。兩位老人私下物色了一位正合兒子口味的美女咨詢顧問波拉,僱傭她來主動接近自我封閉的特里普,讓他盡快轉變心態,開始正常的獨立生活。可想而知,面對波拉的甜蜜攻勢,蒙在鼓裡的特里普當然徹底「淪陷」。然而,經歷了一系列的纏綿悱惻之後,有些心慌意亂的波拉逐漸假戲真做,究竟是誰墜入了誰的陷阱?而她的使命該如何收場?

『玖』 我想知道麥麗紅主演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有哪些

無線電視
1982年:《天龍八部》飾
王語嫣丫鬟
1983年:《射鵰英雄傳》飾
刺客
1987年:《季節》飾
Jessca
1987年:《生命之旅》飾
阿鵑
1987年:《豪情》飾
葉婉珊
亞洲電視
1990年:《血染紫禁城》飾
麗妃
1991年:《大提琴與點38》飾
溫暖
1991年:《中華英雄之中華傲訣》飾
木子
1991年:《觸電情緣》飾
童路
1991年:《天地無情》飾
方雪盈
1992年:《仙鶴神針》飾
白雲飛
1993年:《我系Tuna
Fi》
1993年:《城中姊妹花》飾
Pat
1993年:《香港奇案·溶屍案》飾
張楚翹
1993年:《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飾
傅香君
1993年:《勝者為王Ⅲ之王者之戰》飾
蔣婷
1993年:《中國教父Ⅱ再起風雲》飾
范秀雲
1994年:《碧血青天楊家將》飾
穆桂英
1994年:《冬日驕陽》飾
沈麗緹
1995年:《女幹探》飾
方芷華
1995年:《碧血青天珍珠旗》飾
穆桂英
1995年:《僵屍道長》飾
沙蓮
1996年:《劍嘯江湖》飾
辛曉月
1997年:《天長地久》飾
容邀月
1997年:《等著你回來》飾
梁貴嬋(一家)
1998年:《流氓律師》飾
Susan
1998年:《我和僵屍有個約會》飾
白素素
編輯本段演出電影
1987年:《七情十三篇之假面》
1990年:《血紙盒》
1990年:《三個女人一隻鬼》
1992年:《一千零異夜之血的疑惑》
1999年:《勾魂噩夢》
1999年:《生死拳速》
編輯本段演出綜藝節目
1982-1988《歡樂今宵》
1991
肥肥繽紛三十年晚會嘉賓
演出〈神經俠侶〉節目之李莫愁
1991曾志偉、林敏聰《開心主流派》之ATV
EYT嘉賓(還有李香琴、盧海鵬等)
1991ATV台慶,與劉永、米雪表演古典舞
1992《歡樂滿東華》之肥肥踩雞蛋
2007.11月《再會歡樂今宵》與羅浩楷為嘉賓
2007.12月《歡樂今宵團圓夜》
2008.1月《電視風雲50周年》嘉賓
2008.1《麥景婷-女人心海底針》
2008.2
鮑起靜主持《下午的么么茶》
2008.9《盧海鵬開咪40周年》嘉賓
編輯本段演出舞台劇
《嬉春酒店》
《藝進同學會》
《女大不中留》
處境劇《父女三分親》(與吳耀漢

『拾』 大衛•里恩的簡介

大衛·里恩

中文名: 大衛·里恩

英文名: David Lean

性 別: 男

生 日: 1908-03-25

角 色:編劇,導演

戴維·利恩1908年出生於英格蘭,1928年開始從影,早期以拍文學戲劇電影著稱。1942年,他導演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浪漫之作《相見恨晚》。1946 -1948年,他將狄更斯的《孤星血淚》和《霧都孤兒》搬上銀幕,製作的影片有濃郁的英國民族特色。從50年代中期開始,里恩的風格為之一變,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專拍「跨洋電影」(即兼顧大西洋兩岸英美觀眾雙方口味的電影),《桂河大橋》即是五十年代英國最著名的「跨洋電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國資本為後盾,將影片拍得壯觀宏偉。由此,他獲得了第一個最佳導演獎。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歷史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並獲得了第二尊金像。 1965年執導「日瓦戈醫生」 1984年執導「印度之行」 從影四十多年,大衛·里恩只拍攝了16部影片,但獲得奧斯卡提名竟達56次之多,共獲得27項金獎,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導演獎提名, 兩次獲獎,被稱為英國電影屆的泰斗。

導演作品

Discovery系列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2001)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雷恩的女兒 Ryan's Daughter (1970)

萬世流芳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艷陽天 Summertime (1955)

女大不中留 Hobson's Choice (1954)

一飛沖天 Sound Barrier, The (1952)

梅特林 Madeleine (1950)

歡樂的精靈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雛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倫之樂 This Happy Breed (1944)

與祖國同在 In Which We Serve (1942)

編劇作品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歡樂的精靈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雛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倫之樂 This Happy Breed (1944)
大衛·里恩David Lean

「大衛·里恩和黑澤明是傳統式電影最後的大師,他們所運用的電影語言比我現在懂得的還要多。」成名後的斯皮爾伯格曾如是說。他和我們許多人一樣,小時候是大衛·里恩的崇拜者,他認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里恩克服種種困難拍出了那些史詩巨作,這是人所難及的。《桂河橋》、《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戈醫生》直到《印度之行》,每一部都拍攝於遠邦絕域,每一部都帶來了不同文化和異鄉風情的沖擊。從文學改編到歷史片,從狄更斯到帕斯捷爾納克、福斯特,大衛·里恩始終秉持著英國文學、「老好萊塢」戲劇性的傳統,一句話來概括他的風格:是古典主義的。在電影史上,大衛·里恩以熔化異域景觀和文明沖突的創奇者而被銘記。

從英國到美國的巨匠之路

大衛·里恩 (1908.3.25-1991.4.16) 有著古典英國紳士的堂堂儀表,那稜角分明、條縷清晰的面容,讓人一見而頓生觀賞希臘雕塑的巍峨肅穆之感。他生於倫敦南郊克羅伊登一個市民家庭,雖然不是什麼書香世家,但他自小受到良好、完整的教育,狄更斯的小說是他幼時的最愛,英國、歐洲大陸新舊文學的典籍伴他一路成長,文藝修養的確是淵源流長。狄更斯不僅是里恩早期電影的文學源泉,也對他一生的創作思想產生了影響。在他早期作品裡,能看到「批判現實主義」,洞察的冷峻,揶揄的深沉,更多的是對人本身的關懷;與狄更斯相似,他很注意觀察兒童,並且觀察與表現的角度很獨特,狄更斯讀者在他影片里總能讀到似曾相識的兒童「趣味」。

1927 年,中學畢業後,里恩踏入位於倫敦的高蒙電影製片廠,以做片場雜工告別了學生時代。他先後做過場記、導演助手、剪輯,曾經讀過的大量古典文學只能裝在心裡,電影技術的一切知識他都是從實踐得來。在剪輯台上,里恩找到了用武之地,幹得得心應手,才能逐漸為人矚目。從 1931 年他第一次操刀《這些迷人的人》到 1984 年《印度之行》,里恩共執掌剪輯了 24 部影片, 1938 年《皮格馬里翁》的成功,為他贏得了聲譽,當時有「英國第一剪輯師」之稱。戰爭時期,英國電影的主旋律是為國防服務,主導一切的是紀實色彩強烈的紀錄性電影,一批青年影人有了冒升的機會。 1942 年,里恩與諾埃爾·考華德合導了《我們服役的海洋》,用紀實風格為皇家海軍大唱贊歌。這頭炮雖然不怎麼響,卻也不怎麼壞,里恩嚴肅、真實的手法受到肯定,導演的位子算是正式坐定,考華德也成為他多年的合作夥伴,長期為他編劇。

1945 年,第三部作品《快活的幽靈》得到一項奧斯卡獎:最佳特技攝影。這是一出以荒誕形式展現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喜劇,與日後作品的滄桑之感完全不同,卻奠定了里恩影片中產階級情趣的基調。這種情趣在早期的一個巔峰表現就是 1946 年的《相見恨晚》,以兩個中年男女的婚外戀情,帶出了英國電影罕有的徘徊於情感與義務之間的纏綿,這回更了不起,竟獲得了首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並列),還在 2002 年英國《帝國》雜志影迷網上投票評選的十大浪漫經典影片中名列第一位,這對於我們印象中古板的英國人來說,實在是大出意外。對里恩而言,好運開始了。

不久,里恩先後把狄更斯的《遠大前程》、《奧立佛·退斯特》搬上銀幕,兩部影片的成功,使里恩升入英國電影具有代表性的巨匠之列,在中國也使狄翁作品以《孤星血淚》、《霧都孤兒》之名為人緊記,原名再無人提起。正當人們期待里恩將狄更斯的小說一一搬上銀幕時,他埋頭拍了幾部反映中產階級生活的《霍布森的抉擇》、《夏日的瘋狂》等,其間《突破聲音的障礙》禮贊英國軍人對職責和科學的獻身精神,某種程度上預示了他以英國軍事行動為經拍攝史詩片的意圖。

1957 年,在斯里蘭卡叢林中拍成的《桂河橋》高居當年賣座片首位,是里恩創作的分水嶺,首先,在製作方式上,轉入了跨國製作大規模歷史巨片的模式,此後,里恩的影片均為好萊塢投資,英美影界跨國合作;其次,作品的思想內容轉向英國殖民歷史的反思和東西氛方文化沖突的探索。里恩的眼界超越了狄更斯所代表的本國歷史文化,逸出了中產家庭的小天地,在經歷了二戰後「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置身於美蘇兩大陣營「冷戰」和美蘇兩大新帝國崛起的現實,里恩對歷史和政治產生了興趣,印度、緬甸、阿拉伯、沙皇和列寧、斯大林的俄國,紛紛進入了他的視野。繼《桂河橋》之後,《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戈醫生》並稱為里恩的史詩三部曲,在商業發行上一個比一個成功,俘虜了「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之外全世界的觀眾,里恩步入了電影事業的頂峰。《瑞安的女兒》雖然使他一度陷入低潮,聲言再也不想拍電影了,積十年之功,改編現代英語經典小說家 E · M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最終為他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里恩跨國製作歷史巨片的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幕後的製片人薩姆·施皮格爾,他與里恩合作多年,在英國影人與美國大公司哥倫比亞、米高梅等之間牽線搭橋,使里恩的雄偉構想得到雄厚資本的支持,一個個在市場狹小和影業蕭疏的英國不可能完成的史詩巨構由此催生。巨片的成功,把里恩推向了世界,為好萊塢商人帶來了豐厚利潤,也為英國電影開辟了廣大的市場。至今普通觀眾日常稱道的,都是里恩後期用美國資本拍攝的幾部巨片,置之同時的英美影片中,則英國影片無此宏偉的結構形式,美國影片無此深厚的文化內涵,用美國資金技術之長,揮揚英國人文底蘊和人才優勢,只有一個美英文化交界的大衛·里恩,得天獨厚,才能完成這樣一個文化上共襄盛事的巨匠使命。

1984 年,《印度之行》公映並廣獲好評之後,大衛·里恩又投入到另一部史詩片《諾斯特羅莫》的籌備中。這是 20 世紀有影響的捷克籍英國作家、《現代啟示錄》原作者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代表作,「沒有拍出來的片子總是最好的」,此片如果拍成,很可能在《印度之行》深刻的殖民文化反思基礎上更進一步。可惜就像黑澤明生前念念不忘《三藏法師》、《大海的見證》、《雨過風雲》卻齎志以歿一樣,里恩縱然老驥伏櫪,這時的天下卻已是斯皮爾伯格他們的了,大師們晚年所遇到的市場危機、投資障礙,都要比壯年時也是電影黃金時代的外景地上的拍攝困難難解決得多。《諾斯特羅莫》正在初步攝制中, 1991 年 4 月 16 日,大衛·里恩病逝,最後一部巨作終於未竟全功。

總起來看大衛·里恩一生的電影創作,前期和後期,固然可分為家庭生活片、文學改編片和史詩片不同階段,不同題材與體裁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迥然大異,但細一品味,不分前期後期在精神內涵上又是一脈相承的。里恩還是那個里恩,是人文心懷的、紳士派頭的、英國古典文學和好萊塢戲劇傳統的衛道者和弘揚者。在里恩所有的影片中,始終貫徹著人道主義和人文精神的追求,關懷一個人是否完整、健全、自由、幸福,是否真正實現了自我:小奧立佛第一位的追求是免於飢寒,之後是擺脫人格的屈辱和獲得慈愛的對待;匹普在追求做個上等人開始嫌貧愛富時,自身的一部分就已發生扭曲而不健全了;一對中年男女傾心相愛又要遵眾清教徒的道德律,在身內和身外之間不斷掙扎和搖擺,這是早期個人的也非常古典的人文精神表現形式。尼柯爾森、勞倫斯不只在自己的個性和修養中,而且要在敵我之間、異質的種族和文化之間,做出是非判斷和行止選擇;日瓦戈不僅有家庭和婚外戀之間的羈絆,還有文學寄託與從命生活之間的抉擇,在沙皇專制暴行和假借革命名義暴行之間的矛盾;到了印度殖民者和當地人之間,在人性的差異之外,還有文化的、政治的沖突,將人文精神和人道關懷表現得更復雜。

作為堅持戲劇傳統的影片,里恩作品都有一個完整清晰的故事,有一個突出的主角和圍繞著他的一群形象生動鮮明的人物。從《快活的幽靈》開始,他的影片情節就是起伏有致的,狄更斯的作品本來就極重故事性,改編狄更斯的兩部通俗經典就更是趣味橫生、引人入勝。到了《桂河橋》,里恩的故事在戰亂動盪的歷史時期、異國的廣袤背景上鋪展,人物或登上歷史舞台叱吒風雲,或捲入戰火與動亂嘗盡悲歡離合,其戲劇性就不僅是曲折而已,而是波瀾壯闊的,具有極大的涵蓋度和典型性。

史詩之所以能被稱為史詩,時間、空間的跨度,歷史、文化的涵蓋度,規模與內容、形式的宏幅巨制,都是必要條件;而更主要的史詩都要有能夠配稱為史詩性的精神來作支撐,這精神應當是崇高的、博大的,能夠讓人心生肅穆之感、悲涼之氣的,激起人深入、持久的思索。早期里恩作品的人文精神可以用一句同情窮苦人、關心人的健全發展來概括,從《桂河橋》開始,里恩在作品中對人文精神進行了遠為深廣的開掘,關注下列問題:英國的傳統文化、英國人的典型氣質可不可取,英國的白人主義、殖民行為對不對,殖民統治究竟給殖民地人士留下了什麼東西,被領導、被拯救、被統治的西方以外的人們對西方人怎麼看,西方文明對異質的文化應該有什麼態度,這些課題盡管在影片中沒有全部得到完滿的解答,但是里恩能有這種探索精神並在相當程度上可稱為反思意識,而且他的探索大體不帶偏見,像《印度之行》確實可成為西方人特別是想當世界領袖的英國、美國人的一面鏡子。到《印度之行》為止,可以說里恩在文化反思、文明沖突探索方面的成就,將人文主義升級到了全人類的高度,冀望眾生平等,縱使文化的交流不能使不同種族、文化形態融合,至少也要相安無事,這是人文主義的真髓,正是這種諸文化平等的精神,構成了里恩電影不朽的史詩性。

在電影藝術上,里恩建樹甚高,創新性則貢獻似乎不多。里恩屬於傳統派巨匠,將電影的傳統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大氣非凡,極富電影的魅力。在劇本、選景、攝影、剪輯這四個方面,均有過人造詣。其一為劇本多從著名小說改編而來,文學基礎堅實;長於外景拍攝,《孤星血淚》海邊漁村和墓地的外景名噪一時,尤以後期連續遠赴異國實地興建外景基地,涉密林、穿沙漠、過雪原、踏山地,在極盡雄奇的自然環境中取景拍攝,捕捉到了電影史上佼佼可數的獨特景觀,堪稱空前絕後。在彩色寬銀幕電影的製作實踐中,里恩獨樹一幟,色彩、光線、影調樸素自然,而又構思統一、攝取精妙,沒有美國古裝大片的浮艷喧嘩,仍給人以鮮明之感,淡而悠遠,還能讓人回味得更久一點。從影片的整體效果來看,與世界其他大師相比,里恩屬於內功深厚、不帶絲毫雜質和火氣的一種,暴力、色情、怪誕都跟他遠不沾邊,作品雅俗共賞,娛樂性、觀賞性和藝術性、文化內涵互不偏廢,只要電影一天還存在,一定就有觀眾愛看他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