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投影儀看3D電影,偶爾畫面會抖動,如何解決
是畫面抖還是投影機抖?份清楚
Ⅱ 明基W600+投影儀在播放3D視頻時畫面抖動,咨詢各位高人此類問題在不更換硬體的前提下如何解決
關於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描述,只要是視頻文件首先它必須有比特率,有的視頻文件的每秒的比特率大(位數多),其相同時間的視音頻文件就大,比如1080P的文件一般文件的視頻比特率是15Mbit/s-25Mbit/s,那麼你播放比特率是15Mbit/s的文件可能就沒有問題,播放25Mbit/s的文件就可能抖動。不過針對這個問題也可以從解碼器考慮解決問題,你多換幾個播放器試試,比如暴風影音了 超級解霸了,還有把顯卡的驅動升級,還有建議裝一個QuickTime7.5或更新版本……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Ⅲ 抖音人不動背景動是什麼特效
抖動特效。
特效(tè xiào ),指特殊的效果。通常是由電腦軟體製作出的現實中一般不會出現的特殊效果。特效一般包括聲音特效和視覺特效。特效應用廣泛,電視包裝、電影、游戲、歌曲中都被大量使用。讓網頁看起來生動活潑的各種應用,如:Flash . Java script . Java applets .DHTML等等。
Ⅳ 明基 投影儀播放3D效果時有抖動,求解決辦法
明基的投影是美國德州儀器的DLP技術,這種技術只能完美支持分時3D,要戴專用眼鏡,看專門的格式,如上下或者左右格式。現在影院採用的是偏光3D技術,也是很多藍光影碟採用的技術,你如果播放藍光原盤鏡像是不能完美支持的。DLP的3D不要HDMI線,用VGA線也能播放,偏光3D必須通過1.4版本的HDMI線才行,如果想要投影機實現偏光三D,就要雙機組合才行,等於一個機子放左眼,一個放右眼的畫面,具體調試到投影機論壇找一下就行,單機無法實現偏光三D
Ⅳ 為什麼電影院里放映影片時銀幕上的畫面會不停快速抖動
DVD是使用的數字技術播放
影院是使用的電影膠片帶(也就是像磁帶那樣靠轉動播放)播放,靠的是機器的轉動帶動每秒24幀的影像投影到熒幕上
你說的快速抖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沒有注意,基本上看不出來。
但是開篇剛開始時在播放的時候會有明顯頻閃就是因為機器剛開始運轉,膠帶沒有被拉緊而不能勻速播放,1,2秒左右就可以欣賞到正常播放狀態的影片了
Ⅵ 為什麼播放電影的時候畫面會抖動啊
頻率。。真人的頻率大些,所以會抖動,把桌面解析度改為1280x800或者800x600
Ⅶ 為什麼很多電影鏡頭抖動的很厲害不能避免嗎
1.推薦看看尼克病院,抖得更厲害。其實不能叫抖,是種影像風格。法國叫道格瑪95學派。最近有一種影像心理學,研究結論,運動鏡頭更讓人集中注意力。況且片子里通過運動讓鏡頭更加靈活,多了許多鏡頭內調度,比如茜茜發現蔣川發傳單鏡頭等,可見功力與心思。
非專業攝像,那種低成本小電影連拍攝軌道的錢都不夠。
Ⅷ 3D電影的原理3D眼鏡的原理
立體視覺原理 由眼睛說起 為什麼普通的電影並不能給我們帶來震撼的3D立體感受呢?這得從我們心靈的「窗戶」——眼睛說起。 我們的兩隻眼睛一左一右相隔大概6厘米,這意味著假如當你我看著一位美女時,兩隻眼睛是從左右兩個視點分別觀看的。左眼看到美女的左側一點,右眼看到她的右側。當兩隻眼睛看到的美女同時在視網膜上成像時,左右兩面的印象合起來,就得到對她的立體感覺了。引起這種立體感覺的效應叫做「視覺位移」。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僅可以分辨出事物的高度、寬度、表面顏色和明暗程度,而且還可以判斷出物體離我們的遠近程度和物體之間的相隔距離。 盡管從誕生至今,出現了各種各樣越來越完美的立體電影技術,但其原理依然是建立在雙眼視覺的基礎之上的。 你只要用兩台攝影機模擬左右兩眼視線,分別拍攝兩條影片,然後將這兩條影片同時放映到銀幕上;放映時再採用必要的技術手段,使觀眾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圖像,右眼也只能看到右眼圖像。當兩幅圖像經過電影觀眾的大腦疊合後,他們就對銀幕畫面產生了立體縱深感,然後,你就可以不斷地聽到他們的大呼小叫了。 反觀普通電影中的畫面,不管他用了什麼高科技拍攝技術,但都是用「一隻眼睛」拍攝的,所以,立體感當然就差得遠。
3D電影帶來震撼立體感受 紅綠濾色透鏡早期立體電影的選擇 在立體電影中,對攝影和放映的左右眼畫面分像有許多種方法。例如:紅綠或紅藍眼鏡法、液晶開關眼鏡法和偏振光法等多種形式。 如果多年前你曾經去電影院感受過立體電影的新奇,是否還記得入場時領的那副一邊鏡片是紅色、一邊鏡片是綠色的眼鏡?雖然當時的電影製作技術沒有現在高明,眼鏡也有些簡陋,但是我們依然會被撲面而來的怪獸嚇出一身大汗。 如果分別用過紅筆和綠筆在一張白紙上寫字,透過紅色鏡片後,白紙也變成了紅色,眼睛就看不到紅色筆寫下的字,但是可以看到綠筆寫下的字;同理,當我們透過綠色鏡片看這張白紙當然就看不到綠字,只能看到紅筆的字跡。這樣,通過這幅紅綠眼鏡的過濾處理,兩隻眼睛各自就看到了,事先由兩部攝影機拍攝的不太一樣的畫面,最終兩幅畫面的疊加就形成了立體視覺。 現在在一些音像店或者網上,你能夠找到這種類型的電影,配合隨電影附贈的紅綠濾色眼鏡,在家裡就能看到立體電影,當然效果會比現在電影院里差一些。 偏光立體電影 應用最廣泛的分像方法 目前,在立體電影中應用最廣泛的還是偏振光法分像的方法,一般稱其為偏光立體電影。 請大家想像這樣一幅畫面,有一個人拿著一根繩子橫著抖動,那麼這段抖動的繩子只能穿過橫著的柵欄;如果他豎著抖動繩子,那麼這段繩子就只能穿過他面前豎著的柵欄。光的本質是波,把光看成那段抖動的繩子會很好的幫你理解偏振光的原理。 光線按其偏振特性,可以分成自然光和偏振光兩種。自然光的振動方向是在垂直於其傳播方向的平面內各個方向是均等的。偏振光的則只在振動面的一個固定的方向上振動。 只要在自然光的光路上插入一塊偏振片,偏振片只允許和其偏振方向一致的那一部分光波通過,這個偏振片就好比我們之前說到的柵欄;當該偏振光進入偏振軸垂直於第一塊的偏振片時(好比另一個柵欄),通過第一塊偏振片的偏振光就會受到阻擋,不能通過。 在放映立體電影時,左右眼畫面的光束分別通過放映機兩塊偏振軸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後,變成兩束偏振光。觀眾戴的偏光眼鏡,左右兩鏡片上的偏振片與左右放映機上的偏振片偏振軸相同。當觀眾不戴偏光眼鏡時,可以在銀幕上同時看到左右眼兩個畫面。戴上偏光眼鏡後,左眼就只能看到左眼畫面,右眼也只能看到右眼畫面,從而實現了左右眼畫面分像。
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 各大影院正流行 2005年,美國NuVision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了XpanD/NuVision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系統。XpanD/NuVision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系統除一台數字電影放映機外,還包括了3D電影同步分配模塊和3D電影紅外發射器,觀眾則需佩戴3D電影主動式液晶同步開關眼鏡。 3D電影同步分配模塊需安裝在放映機上,最多可以為四個紅外發射器提供動力和同步信號,它還監測發射器的性能和提供准備信號,以便即使在不使用放映機的情況下也能安裝和測試紅外發射器。 紅外發射器架設在放映窗口或影廳後牆上,指向銀幕,負責發射940nm的紅外信號,使液晶眼鏡的切換與放映機實現同步。一台發射器最多可以覆蓋250—300個座位。觀眾配戴液晶同步眼鏡後,左眼將只能看到放映電影的左眼影像,右眼將只能看到放映電影的右眼影像,從而獲得3D的體驗。 XpanD/NuVision主動式數字立體電影系統使用單機放映和普通銀幕,因而適合普通數字影院的改裝,但液晶同步眼鏡價格昂貴。
Ⅸ SSP播放器+完美解碼 +電腦主機+DLP投影儀 播放3D電影(MKV)為什麼出現畫面(往左)抖動
TS封裝的字幕是內嵌的,MKV封裝的字幕是外掛的,這是這倆種視頻的主要區別,你的情況應該是外掛字幕引起的。你可以用mkvtoolnix把MKV的字幕去掉,混流成新文件,再試試,如果不抖動就證實了我的判斷,還有你的視頻碼率過高,會引起播放困難,不流暢,查看原視頻碼率,轉換時和原碼率差不多就行了,不會影響清晰度
Ⅹ 電影鏡頭抖,電影鏡頭抖晃,頭好暈啊最近看了不少新上映的電影,發覺大部分都有鏡頭晃動的現象。為什麼
這是為了增加真實感,最初用在戰爭片中,因為真正的戰地記者他們在前線拍下來的片子,就是這樣的,產生第1人稱視角觀看的真實效果。後來慢慢被廣泛應用
原因很簡單。如果鏡頭1直不動,鏡頭范圍內的布景也不會動,只有人物在動,那跟舞台話劇有什麼分別。之所以會晃動,是因為要讓觀眾產生鏡頭就是觀眾自己的眼睛這樣的效果。你跑動的時候,視線內看到的東西也會晃動
不過確實有不少電影做的太過火,看幾分鍾就暈,我也有這種情況。1部好電影,不止要有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攝像也很關鍵,如果攝像師拍的很爛,其他部分也好不到哪去,這樣的電影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