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院放口紅機利潤怎麼分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院放口紅機利潤怎麼分

發布時間: 2022-12-25 00:25:15

❶ 口紅機還是套路機

全北京有多台口紅機?

沒有人調查過這個事情,但這個城市的年輕女孩們都知道這種網紅機器的存在,或許也都在這台機器上面投入過錢。在最近半年,口紅機像野草一樣瘋狂在北京的大小商場里「生長繁衍」。或許可以說,在北京只要有賣口紅的地方,就會有口紅機的存在。

口紅機本質上是一台付費有獎的 游戲 機,裡面有不同品牌的口紅供玩家挑選。選中的口紅就是 游戲 勝利的獎勵,而想要贏得口紅,你必須在機器上通關三輪 游戲 ,這個 游戲 是微信小 游戲 「飛刀達人」的變種, 游戲 理念都是相同的,盡可能多的用刀子(口紅)插在木樁(西瓜)上,是一個考驗手速和反應力的 游戲 。

口紅機最早走紅於北京一家本宮娃娃店,前來體驗的人中以情侶和年輕女性群體偏多,有時甚至需要排隊體驗。據說這家店的口紅機單次消費價格30元,一天一台口紅機的營收在2萬到3萬。從目前大多數的口紅機,單台一天的營收在1000到3000之間,有經營狀況不好的,一天才幾百元,也有經營狀況不錯的,一天有六七千的營收。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口紅機,玩一次的價格都是10元標准。盡管比一開始的價格低了不少,但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相比於兩元錢一次的抓娃娃機,口紅機用一次的機會就等於娃娃機五次的機會,而且口紅機的通關概率也是非常低的。在深入接觸口紅機的過程中可以發現, 游戲 雖然有免費的試玩環節,讓玩家對於 游戲 有一個大致的體驗和了解,但是試玩環節的 游戲 體驗和真正付費進入 游戲 後的體驗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試玩版的 游戲 流暢度更高,觸控屏幕得到的反應也更及時,趨近於微信同款 游戲 的操作體驗。但是在付費後的 游戲 明顯增加了卡頓感。有時點擊屏幕,卻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這種現象在第二關已經非常明顯,甚至有的機器會自動更改玩家的 游戲 結果,明明口紅插在了西瓜上,最後卻顯示挑戰失敗。讓玩家很難相信口紅機上面的 游戲 是本著公平競賽的原則去吸引消費者的。

事實也證明口紅機確實只是一台披著 游戲 外衣的獲利工具。在網路、淘寶等互聯網平台搜索「口紅機」,可以搜索到上千條相關條目。其中大部分都打出了「網紅抖音口紅機」的招牌來吸引眼球,但是千篇一律的描述讓人也看不到任何新意。

打開其中的一家,最先顯示的並非尋找的口紅機,而是抓娃娃機。口紅機可以在「顏色分類」裡面尋找到,但是只有一個產品,看來口紅機的地位還是沒有抓娃娃機的高。在抓娃娃機的頁面,店家為了吸引顧客眼球,很坦誠的把娃娃機上可以設置參數的功能全部展示了出來。也就是說除了自身的技術和運氣外,最主要的點還是在於賣家對於娃娃機的設置,如果夾子很松,那多好的技術也不可能做到百發百中。

店家也很坦然的承認口紅機這個平台確實是存在套路的。在出廠時,所有口紅機出口紅的概率已被廠家設定好。不過,客戶可以通過管理賬戶,更改出口紅的概率,甚至將自己認為價值比較大的幾個格子給鎖死,來避免高價值物品的流失,獲取更多的利潤。

口紅機與娃娃機在設置上是近似的。賣家可以遠程自主管理機器的常規設置,如果沒有滿足你設置的出獎條件,即便口紅能插到旋轉的水果上,也可以使機器出現一點小的偏差,讓你插不上。這些都是賣家親口呈現的原話。

所以按照行業內正常范圍內的操作,單台口紅機的盈利能力是驚人的。

如果每天有90人次試玩一次口紅機,那單日凈收入就會達到450元。一個月就可以收回口紅機的本金,一個月的盈利可以大概達到1w+。

而且不止是機器上做文章,口紅的貨源也有很大的問題。按照賣家的說法,口紅機中的口紅全部采購於國外免稅店,質量和真偽完全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其中的價格卻要比市場價來的便宜,賣家說這是他們的渠道,不方便透露更多。但是如何鑒別真偽呢?首先口紅店專櫃是拒絕提供這項服務的,其次按照賣家的說法,他們所謂的口紅代理商並不是任何口紅品牌指定的代理商,也就是說你在口紅機上贏得的口紅其實是一個既沒有小票認證,品質又無法得到保證的准「水貨產品」。

在一些美妝論壇上,經常會有人去詢問口紅機上贏到的口紅是不是正品的問題。得到的答復一般喜憂參半,但大部分網友的意見都會是「珍愛生命,遠離口紅機」。花上百元錢贏得口紅自己卻擔心真假問題,這從本質上說明這個 游戲 存在很大問題。但是為什麼在意識到這些問題之後,口紅機的數量卻沒有減少反而出現的越來越多呢?

首先,在話題效應上,口紅機目前是市面上最火的即時 游戲 設備。雖然關於口紅機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人們紛紛抱怨這個機器「浪費錢」「套路太深」,但是體驗過這些的人還是佔少數。也就是說口紅機還沒有進入衰退的階段,相反這個時候是最吸引消費者的階段。沒有嘗試過的人會嘗試性的挑戰一到兩次,當然有些「賭癮」大的會玩上好幾次。雖然成功率低,但是一旦成功,消費者的傳播效應也會在社交媒體以很快的速度傳播開來,變相的起到了宣傳的效果。女性群體和情侶自然會有意去試上一試,碰碰運氣。

其次,目前口紅機的投放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主城區的中心商場內,包括商場走廊,電影院和 游戲 廳。但是在這些地方的口紅機接近飽和後,新一輪的投放,會瞄準一些城市的郊區商場或者大型超市裡面,甚至布局在三四線城市,這些地區是要比一線城市具有更大的市場潛在用戶。

新鮮感和挑戰性是口紅機帶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這恰恰迎合了現代人當下「賭博」的心裡狀態。有一顆想賭的心卻沒有渠道發揮怎麼辦?口紅機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10元錢一局 游戲 ,通關就能贏三百多元的口紅,還能順便討女孩子的開心,這種事兒就是傻子都知道值得。但是說好的「試一次」,會在失敗後變成心有不甘和「我還可以」的憤怒,本著再來一次的心態,卻不知在三五次嘗試後,發現 游戲 根本不是這么簡單,可自己卻已經投入了兩張電影票錢。理智的人一般1-2局便會收手,不論中獎與否。但性格極端的人不知道還會試幾次才肯承認這種套路其實與自己無緣。所以這整件事用一個歇後語就可以概括完整——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口紅機展現了一種新的消費模式,人們似乎更願意以這種方式進行獲取商品的渠道。但是這種以小搏大的心態也造成了錢財的無謂流失,被無良商家套路卻又投訴無門的事兒,以後還是看看就好,別太認真。

❷ 電影是怎麼賺錢的啊,利潤是怎麼分配的啊

電影是通過購買電影版權來盈利的,具體就是通過購買一部電影的版權,成為這部電影的投資人,等後期電影上映了再根據票房來計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後再加上其它網路版權收益如(愛奇藝、騰訊等)電視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版權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額給你進行分紅。

以下就是國內電影版權投資的票房分紅細則:

❸ 口紅機利潤大嗎要怎麼找口紅供應商呀

鄉鎮不好賣吧😄怎麼也要去城市裡啊
品牌口紅進貨渠道——電商

有些商家抱著做國產商品的心態,便從電商B2B平台找品牌口紅貨源,殊不知在這里,95%的賣的都是假貨,高仿產品。細心一點的可以看到,在某知名B2B平台上,他們上架的口紅都是只有圖片的,沒有關於產品的名稱的,哪怕是英文名稱都沒有。仔細想一想,這是為什麼

❹ 口紅機真的這么暴利嗎

口紅機的原理很簡單,與自動售貨機有些相似,分為不同的格子,每個格子里都放著口紅,而這些口紅本身就是自帶流量的「網紅」,基本都是市面上較受女性消費者青睞的品牌。比迪奧、雅詩蘭黛等等。有的還是大熱色號,價格都在幾百元不等,這對於年輕女性消費者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

而口紅機的操作很簡單,挑戰游戲類似於見縫插針,在規定時間內將口紅插入圓盤邊上即可。游戲有3個關卡,節奏也會越來越快,對反應和協調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通關後口紅機對應格子的門會自動彈開,玩家可獲取格子內的口紅。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口紅效應」對女性而言,即便經濟不景氣,手中錢少了,保養品可以少買,粉餅也要省著點用,但口紅絕對不能少,無論何時,只要一隻口紅就可以容光煥發,呈現迷人的風采。

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

電影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3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❻ 電影是怎麼賺錢的啊,利潤是怎麼分配的啊

一個有力的證明是,歐洲電影業也曾在「二戰」空前繁榮,與美國持平,年觀眾量都達到40億人次,而當1960年,美國減少至12億,歐洲還保持著30億。但後來的與現在的歐洲電影業與美國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尤其在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商業大片出產方面。要了解個中原因,需要分析一部電影的出產過程的重要環節,即製作、融資與發行。 確定劇本與演職員,制定拍攝計劃。如果只是一部自娛自樂的片子,當然只需要自己喜歡,但要讓這部電影符合受眾口味,叫座賣座,就需要製片人有相當的經驗和市場判斷力,還要選定有票房號召力演員或導演,簽訂合同,然後,拿著這份完備的包括合同的計劃去找錢——這些說起來容易,但是,如果不是一個有實力的製片人,那就需要有一副能起死回生的口才,才可能說服一個名導或大牌明星加入。 找錢的途徑,在市場化了的電影產業中有很多種。由於電影實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因此很少有投資人會單獨投資——除非是國家投資——以便分擔風險,這是從好萊塢到中國國內已經通行的做法。但是,歐洲的做法是,政府會補貼很大一部分資金,補貼最高的比例甚至達到70%-80%,這導致了一部電影的放映收入僅能支付一個很小比例的製作費用,比如在實行國家補貼後的法國,這個比例是30%。這種電影保護政策並不利於電影產業的發展,或者可以大膽地說,任何過分的保護都會帶來產業的裹足不前,並無法自己維持生計;同樣的例子還有台灣的電影業,也因補貼政策持續下坡,最終蕭條,這恐怕不是一個《海角七號》可以挽回的。 要想出產一部能賺錢的電影,必須要靠商業化運作。中國內地的電影產業正在向產業化方向發展,運作方式也越來越商業化,從融資方式就可見一斑。近年來,國家明顯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成都傳媒集團在2007年就參與投資了《赤壁》,這種傳媒集團合作投資拍片的案例越來越多。 除了出資人,還有銀行貸款,甚至以植入式廣告拉到贊助也成為一部電影製作的資金來源,在這一點上,中國電影商業大片的商業化比起好萊塢有過之無不及。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馮小剛式的商業大片有很強烈的文化地域特性,不需要太多考慮這個地域以外的觀眾口味,而好萊塢商業大片則需要弱化這種東西,造出一個更全球化的口味,這樣的植入式廣告顯然不符合好萊塢的大片們。而還有一種靠預售融資的辦法,除了功夫片,大部分國內的電影都還不大適合採用這種方式。 發行則是接下來最重要的環節,貌似簡單,找到一個發行商,然後聯系院線,談好分成,在中影和上影那裡就更簡單,因為有自己的院線,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如果沒有這種便利,發行商是不會幫你的電影付宣傳的費用的,在現在電影宣傳費用節節攀升的情形下,這塊費用不得不大大計算在內。《十面埋伏》上映前,張偉平花2000多萬在北京工體舉辦了一個盛大的首映式,此片盡管口碑極差,但票房一路飆升,直至2.5億,可見宣傳之功。從廣義的成本概念來說,一部商業大片的成本預算中,至少有20%是宣傳費用。甚至有說法,即使在製作上省錢,也不能讓宣傳寒磣。 所以,貌似票房大熱的影片,實際未必賺錢。中國電影業分配票房利潤的比例基本上是50%給影院,40%給製片方,10%給發行公司,而製作方面要再減去製作費用、宣傳費用、片酬人工,可能一部過億票房的電影也是賠錢的。 但是,一部電影的收入不僅僅只有票房一個來源,「每當出現一個影院的競爭對手,電影的收益便多了一個渠道。諷刺的是,這些渠道的誕生都伴隨著電影業的恐慌。」(周黎明《好萊塢啟示錄》)所以,當電視與錄像帶、VCD、DVD出現後,電影又有了新的生財途徑:電視播映權與Video版權售賣的收入。這些渠道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搶電影的飯碗,但又為電影新辟了財路。自從互聯網興盛起來,網上觀影也成為一個新的看電影方式,也說不定又會是電影的新財路,當然,需要規范。

❼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簡稱總票房),要向國家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其次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扣劃並繳納。

以上兩項,合計5% + 3.3% = 8.3%,稱為「不可分賬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為「可分賬票房」,又名「凈票房」。可得:凈票房=(1 - 8.3%)x 總票房。

然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會征繳凈票房的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簡稱「中數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但該分賬階段只存在於大片,小片沒有。

最後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凈票房扣除「中數代理費」後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電影院分享50%,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分享43%。

如果電影院與院線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金逸」,那麼它將獨享這57%(即50% + 7%)。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這43%。

一般來說,發行方會與製片方約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為其發行代理費用。那麼只剩下43% - 15% = 28%歸屬製片方,即Δ的28%才是製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個檔期處於競爭劣勢,為了增加影片排映場次,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會承諾給影院和/或院線返百分點,一般占Δ的3~5個點。也就是說,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承諾把自己應得的43% x Δ 中的3~5個百分點返給影院和/或院線,使其原來占Δ的57%的份額提高到60%~ 63%。

製片方,簡稱「片方」,有時本身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只一家,因為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於是會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與「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但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

一部電影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哪些渠道能夠獲得收益呢?

1、電視版權:即電視放映權。比如央視或一些省級衛視會購買某些電影(主要是大片)的電視播映權。

2、網路版權: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樂視網等為主要買家。

3、海外銷售:面向中國港澳台地區、海外國家的院線、電視銷售版權。

4、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各級政府的各類專項補貼。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國巨幕兩種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上述這些非票房收入,有時也比較可觀,主要都歸製片方。因此近年來製片方都在不斷加大並積極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潤最大化。

❽ 投資一個象樣的電影院需要多少錢成本和利潤如何

設備(如放映機、音響等)的話前期投入差不多在八萬以上。
場地租金(小型400到800平方,一般要選擇在鬧區)一月的話差不多在兩以上。一年就是24W,一般都要付半年的租金也就是12W
人員工資:月800到1000,一般你要請三到四個人,也就是48000,這個可以先不算。
還有一些打關系,找資源等,也要花個四五萬。
工商管理,稅務登記、衛生費等,年估計在三十到四十萬。
也就是說你開小型的影院,前期硬體投入要在25W
然後:你一天24小時全天放映:每場放映時間2。5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可以放映八場。小型放映廳里有200個座位。
如果你每張票收費在五塊錢,而且每場至少有百份之五十以上的人觀看的話,你每天的可收4000RMB。一個月就是120000RMB,一年就是144W。
當然,你不要被這數字給迷惑了,以為很高。我們再算一比帳:你每天絕對會有大小場之分吧,而且不可能每場都有那麼多人,更不可能每個月里的每一天都是那樣子。另外你還要交稅,交管理費,等等四十萬,扣除人員工資5W,硬體維護:5W,扣除其他額外開支:10W,扣除你的前期投入:25W,樂觀的話,你一年的支出也就85W。
當然,著85W的前提也就是你一年都需要這樣子。那麼,你可以賺40-50W。
但是,做生意不可能這么順利,實際一點的話,你能夠搞個20W。

但是如果你那邊是小地方的話,票價不可能太高,要是訂一張3塊錢的話,那你就慘了,一年下來還有可能要賠!

我這樣子算比較亂。講講我自己02年在廣州開影院時候的數字吧。

第一年,我投了三十萬,每張票五塊錢,第一年,我賺了十幾萬,
第二年,我繼續投了十萬,每張票三塊錢,第二年,我賺了八萬。
第三年,生意不好做,我一分錢都沒投,一張票還是三塊,結果我只賺了五萬。
第四年,關門。競爭對手太多了。

❾ 開電影院怎麼盈利

票房收入和賣品收入是影院的主要資金來源。

賣品的收入也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組成。如今隨著電影票價的不斷下調,其實電影票房的收入金額雖然大,但是毛利率並不是很高,特別各種團體票,包場,團購以及學生票等等,占據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電影院買票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各大影院對於賣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視。

除了食品和飲料的銷售,如今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在逐漸的成熟。像很多在日本流行的動畫片往往都有劇場版,在電影院可以再圈錢一次,不僅收獲了票房,對於賣品的銷售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各種手辦以及玩具的銷售,這些都是電影院收入的一部分。

開電影院需要具備的條件:

1.自身條件:影院加盟需要擁有自己的場地,場地適宜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方,這樣才是有利於人們去觀影。

2.雖然說加盟是免費的,但是裝修設計,影院設備等都需要錢才是能完成,所以需要擁有一筆錢,方能順利開影院。

3.法規條件:雖然說是加盟,但是也需要到當地的工商部門注冊,做相關資料進行備案。

❿ 關於電影院會計核算的一些問題

涉及:
1、營業稅及其附加稅費(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看當地怎樣規定);
2、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稅目,如果投資者個人有分紅還要代扣代繳利息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
3、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例如簽訂的合同、賬本等),有車船的話還有車船使用稅;
差不多了,其他有這些之外的再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