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泰森徒手撐開手銬是哪個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泰森徒手撐開手銬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06 09:32:07

『壹』 古代被發配的人為什麼中途不跑

因為押解公差們手裡的水火大棍與腰刀,真不是吃素的!

武俠影視中的公差,似乎很弱雞,隨便哪個好漢,都能輕松兩下就將之打翻了。而實際世界中提著大棍的公差,那是很嚇人的!

所謂江湖好漢,與人真打過二三次,有的就能吹二三十年。古代公差因職業關系,打傷打死人幾十上百次也不稀罕。俗話說:打得越多,下手越准。就真打經驗而言,公差們遠超許多所謂的好漢。

我畫張圖,看看,若無武松的本事,你覺得,那位戴著木枷、腳鏈的犯人,幹得過這倆武裝齊全、五大三粗、凶神般的公人嗎?

逃跑真不是那麼容易的!

發配雖苦,好歹還活著,刑期滿後還有與家人再聚之日。中途跑了,那就是死罪,若無上樑山的本事,萬一逃跑失敗,或當場死於大棍之下,或者,待再被抓獲之日也將人頭落地。

所以,就算武藝絕倫的林沖、武松,在發配時也從沒想過中途逃跑。武松血戰飛雲浦,脫枷而走,那是因為有人要半道殺他,否則他也不會跑。

討論一下古代發配充軍的犯人逃跑有多難。

一:沉重的包鐵木枷與腳鐐手銬戴著,讓人怎麼逃?

古代木枷重者百斤,不過那是枷死囚的。

發配充軍者非死罪,又要戴著千里跋涉,所以大概輕者七八斤重,連頸帶手鎖住,牢固的很,主要是用於限制犯人手臂自由。這就是防脫逃的利器。

這種木枷,力氣能打死老虎的武松,也得靠殺手幾刀全砍在了枷上,才得以脫枷。否則,他也脫不開。

所以,若沒有遠超打虎英雄武松的力氣,想依靠自己之力脫枷,想都別想!

再說了,還有粗鐵鏈製成的鐐銬鐐著腳,讓人走路只能邁小步,這東西比枷更堅固。

這樣,手腳皆被鎖住。還怎麼逃跑?

二:押解公差皆全副武裝,且都是身強力壯的打人老手。

公差或許不是武林高手,但因為他是牢獄公差,百分百的是打習慣了人的。尤其用水火棍打人,棍頭落點准、下手黑,每棍保證全敲在人體要害部位,棍棍都能打出透骨之力,決不會偏差。

實際武林高手是假的!

而像打慣了人的公差,心狠手辣又打得准,那就是高手了。

公差的武器裝備,就是一根水火棍,一把鐵尺,一把雁翎鋼刀。

咱就按小說情節論,二位公差押解一犯人充軍。

以二對一,行走坐卧皆牢牢盯著,一個戴著枷鎖鐐銬的犯人,哪怕渾身武藝,是條猛龍,也翻不過來的。

戴枷犯人步行走路,而公差或許還有小毛驢代步,犯人的體全耗在了艱難步行中,公差的體力則全留著准備鎮壓犯人。這叫以逸待勞,可扺消十年武藝。

注意,武松是虛構的!現實中,哪怕有泰森一樣的拳頭,只要枷鎖鐐銬戴上,一身本事就廢了,二個持棍佩刀的公差,足以將之押解到二千里外。

所以,逃跑是不可能的,會讓公差輕則打殘,重則當場打死。

三:就算逃走了,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實際,古代比現在更難藏身。來分析一下。

(1)藏身於山野可行嗎?

古代確實山林野地多,但這山野中能隨便藏人嗎?林中豺狼虎豹遍地,那是萬萬不行的!

所以,別讓電影中動輒露宿山野給騙了。

就連孫悟空護唐僧西天取經,他們也不選擇露宿,每天必要找村舍或寺院投宿,因為露宿實在太危險了。

(2)那也投宿村莊寺院可行嗎?

不行!

唐僧等人,行裝馬匹齊全,一看就是正經行路人。而犯人出逃,身無長物,來歷不明,臉上刺著字,沒人會留他。貿然進入村莊,弄不好就有人召集村上青壯,直接擒拿報官了。

(3)進城行嗎?

也不行!

古代城裡人,不像現代,啥人都可以進。

進城門要查驗身份,現代有身份證,古人出門也得有官府路引。

明代官府開出的路引。

身份不明,城門處就讓守城士兵直接擒了。

就算混進了城。古人沒有人口流動,每條街坊,同街坊之人全很熟,只要有來歷不明的陌生人,也是很可能就捕快找上門了。

所以,古代流配犯要中途逃走,那十之九九,全是死路一條。

(圖來自網路)

因為被發配的人雖然有罪,但不傻,倘若在流放途中逃跑,哪怕成功也會帶來更壞的結果。

自古以來,流放就是非常嚴重的一種刑法,被流放者要從舒適安逸的環境跋山涉水數千里,來到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的邊疆地區,或是成為戍守邊疆的炮灰,或是成為披甲人的奴隸,不但要忍受一年四季嚴寒酷暑,還要免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流放僅僅好過死刑一絲罷了。既然被發配邊疆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為何犯人不選擇中途逃跑呢?

筆者認為,犯人不選擇逃跑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逃跑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古時候犯人想要在流放過程中逃跑,難度系數簡直比當代犯人越獄還要大!

和電視劇中看到的情節相似,古代犯人在被流放前會被 戴上手撩腳鐐 ,嚴重一些的甚至還會 掛上一個幾十斤重的木枷 (當然要是長途跋涉應該會換成幾斤重的), 這一系列措施完全束縛住犯人的行動能力 ,連走上兩步都不容易,更不要說趁機逃跑了。

不僅如此, 流放途中並非只有犯人,還有負責押解工作的官差。 如果流放路途較短,押解人員則是有編制的官差,要是路途較遠,官府會找來一些游手好閑的地痞無賴,命他們負責押解工作。

這些人沒有其他本事,就是敢打敢拼心狠手辣,對他們來說押解工作有不少油水可以撈,自然會願意認真完成, 如果有人打算中途逃跑,就是斷了他們的財路,這些地痞流氓會用手中的水火棍與腰刀讓犯人明白 社會 的險惡。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犯人武藝高超,是不是可以在擊敗押解人員後跑路?

對此筆者只能說大家想多了,因為 古人的戰鬥力遠沒有我們相信的那麼強。 項羽算是古人武力值的天花板了吧?可即便是他,在垓下之圍中全副武裝也僅僅只能擊殺敵軍百餘騎。

從這里我們能看出, 古代那些武藝高強的將領,最多隻能單挑幾十個人,並且還必須建立在帶來武器裝備的基礎之上,要是赤手空拳,隨便十來個士兵就能將其拿下 ,至於「千人敵」「萬人敵」只不過是誇張的比喻罷了。

日本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3名技藝高超、體力不凡的擊劍高手迎戰50名普通擊劍手,每個人身上掛著一個氣球,氣球破裂代表死亡。

最終結果是,這3人僅僅殺了25個人,便因體力不支折損了2人,剩下一名高手單獨殺死4人後同樣敗下陣來。

由此可見,哪怕再強的人體力值都有上限,而且這個上限並不誇張。

公平對決的情況下尚且如此,犯人被手撩、腳鐐、木枷束縛住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 全副武裝的押解人員占盡優勢,哪怕犯人武藝再高強也無法與之抗衡,況且大部分犯人毫無武藝可言,倘若反抗換來的只能是一頓毒打。

所以,想要在押解人員的眼皮底下成功逃跑,難度系數大的離譜。

二、逃跑成功後無路可走

逃跑只能算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逃跑成功後該如何生存下去,此時犯人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逃跑成功後,犯人有兩條路可以走:

①前往其他城鎮村落,隱姓埋名苟且偷生。

②跑到荒無人煙的山溝溝里,自給自足。

但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兩條路都行不通。

先說第一條路。眾所周知,古代為了防止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亂入,各城池之間 以路引作為憑證,只有擁有路引的人才能進入城池 ,作為被發配邊疆當苦力的犯人,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東西?

即便犯人僥幸進入城池,也根本無法生存。哪個客棧旅館敢留宿一個戴著手撩腳鐐的陌生人?哪個百姓敢將貨物賣給形跡可疑、鬼鬼祟祟的外人?

不僅如此, 古代官府還會根據犯人的罪行,在他們的臉上刺字,這就是所謂的「墨刑」 。刺字的目的不僅僅是羞辱犯人,也是為了增加犯人的辨識度,讓他們無處可逃。

所以, 被流放者逃跑成功後如果選擇進入城池,無疑是自投羅網 ,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抓回來,接受更加殘酷的懲罰。

既然第一條路行不通,那我們再來看看第二條路。第二條路本質上要避開所有人煙,找到一個荒郊野嶺獨自生存,可這要面臨的困難一點也不小。

跑到荒郊野嶺有很大概率遇上豺狼猛獸,或者落草為寇的土匪,試問被束縛手腳的犯人如何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哪怕他們運氣好,避開這一切,那又該如何獲取足夠的食物與水源?如何搭建適合自己居住並且具備一定防禦力的房屋?要是不小心染上疾病又該如何是好?這種種問題,絕大部分百姓都無法解決,更不要說戴著手撩腳鐐的犯人了。

因此,第二條逃跑路線也是困難重重,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所以說,哪怕犯人成功逃跑,也幾乎沒有生存下去的可能,這也是他們不敢中途逃跑的原因之一。

三、逃跑成功後會連累家人

身為犯人,他們的一切信息都被官府登記在冊,包括家人的身份信息與住址 ,這樣的把柄被官府握在手中,時刻提醒著犯人不要逃跑,否則必然會禍及家人。

拋開那些舉家上下都被流放的情況不談,如果家中只有一個或者幾個人被流放,他們若是中途逃跑就是對自己家人的不負責任。

古代的家族觀念非常濃厚,很多人為了家族的利益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只有少數極度自私的人才會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家族的痛苦之上。

所以,有了家人作為牽掛,犯人也不敢在流放途中逃跑。

執筆君言

總而言之,在逃跑的成功率微乎其微、逃跑成功後無路可走、逃跑成功後會連累家人三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古代被發配的人不敢中途逃跑,這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也是對家人安全的負責,諸位讀者,你們怎麼看?

在古代,發配、流、徒是一種相當重的懲罰。

或者是開荒,或者去充軍,要承受相當繁重的體力勞動,環境也相當惡劣。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中途不跑呢?

不是不想跑,是根本沒法跑。


第一,要解決怎麼跑的問題。

流放發配,是由專業的人員一路看管,他們整治你的法兒多著呢,你說不定還帶著鐵鏈子呢,你咋從人家眼皮子底下跑掉?


第二,要解決往哪跑的問題。

回家,肯定是不可能了,家裡肯定被嚴密監視。

那麼,上樑山?嗯,哪有那麼多梁山讓你上?人家收你不?你上了梁山之後家裡第小怎麼辦?

朝城市裡面跑?你咋生存?打黑工?有身份證明嗎?沒有?立馬報官!小店可不敢收你這樣來路不明的。街頭的巡邏人員不是吃素的。

或者躲到農村去?農村的保甲制度更嚴格。你一生面孔,一出現絕對被鄉丁拿下。

最後一個選擇,躲到深山老林去。可問題是你躲到深山老林,那麼惡劣的環境,還不如去戍邊呢!

所以,你若逃跑,最大的難題,是沒有地圖、沒有GPS,最後,你會迷路的……

第三,你得解決家人的安頓問題。

要是一家人被流放,估計你是不敢跑了。

可如果流放的只是你一個人,你一跑就害了你全家啊。

再說了,只流放你一人,罪不及家人,皇恩浩盪啊是不?你應該感激啊,還跑啥?


第四,你得考慮後路

萬一哪天大赦天下呢?

萬一你剛跑了赦令下來了呢?

萬一家人使了銀子又把你整回來了呢?

萬一突然想起你來開恩召回呢?

萬一你的案子翻案呢?


好吧,我說了這么多,你還是要想要逃跑!那麼,先練就武二郎那樣一身本領吧!

首先,流放的地方,離自己的家鄉都會比較遠,比如說流三千里。在那個沒有高鐵,沒有 汽車 ,差不多靠走的時代,三千里,如果說你逃回來要多久?

另外,那個年代的道路不靖,土匪、路霸,佔山為王的草寇層出不窮,也許你長途拔涉走了兩千里,眼看家鄉在望,在一個小山道上想要歇歇腳的時候,背後響起一聲吼:「此山是我開,此路是我栽。。。。。」想想是什麼感覺,萬一一看是一個窮光蛋,劫匪惱羞成怒之下,大刀一揮,那你也只能穿越了。

還有,那個年代除了學子(最起碼是舉人、進士)出行沒有路引的限制之外,你出個村,趕個親戚,都要找里長開個路引的,上面所具你的相貌,出生年月、籍貫,到何處辦何事,幾時回等。沒有這個玩意,你被逮住,那可是要判大罪的。

最後,古代還有一個坑爹的保甲制度,也就是說在你的流放地,你除了做苦工之外,還有一大堆的吏員,鄰里、同事天天瞅著你,萬一哪天你失蹤了,他們脫不了干係的。

總之,你如果想要逃回家鄉,要過以下幾關:

一、在接受勞動改造的同時,還要不斷地積累你三千里行程的吃喝拉灑,那個時候,主要的貨幣是銅錢,一貫一千錢,想想吧,這得多大的體積;銀子體量小,但是明清之前,中國銀子的儲備量不足,你所在的地方,階層,很難接觸到,你也很少能花得出去。

二、想辦法,弄一個路引。這玩意雖說防偽程度低,但是對於當時目不識丁的大多數,想仿造,真的不容易。

三、上路,你得躲開領居、同事、上級的監視,並讓他們相信你消失至少五天以上的理由,然後才能上路。萬一被他們突然發現,以你的腳力,肯定不好躲過官府的搜查。

四、你千方百計,背著巨大無比的行囊,揣著仿造的路引,躲開了官府的搜查,悄悄地上路,三千里路,慢慢地足,家鄉越來越近,你萬分幸運地躲過了山間的野獸,剪徑的小賊,各地關卡的盤查,千里迢迢回到了家。

你敲開了自己家的門,你的妻子見到你,驚呆了,不相信你竟出現在她眼前,抱頭痛苦之後,她一咬牙,把你往門外推:官人,趕緊回去吧,不要害了自己的家人,我們的孩子。

你一回頭,只見里長,還有鄰居都冷笑著圍了上來。

對了,還忘了一點,您臉上的那個金印真是愈發顯眼啊。

能跑的話當然會跑了,關鍵是得能跑了算啊!我們看古典小說或者影視劇中,好像被發配的人,只要武功高強或者有人幫忙,就可以很輕易地逃之夭夭,實際上根本沒那麼簡單。

古代一直講究「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所以古代帝王有時候也會慎用死刑,以示自己的寬仁博愛之心,那作為死刑的一種格外開恩的刑罰「發配」就應運而生了。

而發配之刑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有記載,比如《尚書·堯典》中就記載了,舜對當時的華夏族部落首領共工、驩兜(Huān dōu)、三苗、鯀(Gǔn)的處罰:

這里的共工、驩兜、三苗都是被處以發配之刑,那發配作為死刑的替代刑罰,肯定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輕松,更不是簡單的遊山玩水。

首先, 由於古代交通不發達,馬匹等都是少之又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靠雙腳開11路車走路,而被流放的犯人更是要戴著重重的枷鎖跋山涉水,可以說苦不堪言。

其次, 流放之地都選在邊遠苦寒的地方,被流放之人要走上千里路,並且流放原則是「南人北發,北人南發」,反正就是要折騰犯人,水土不服都是小事,挨凍受罪才是真的。

最後, 由於流放過程中,不僅犯人遭罪,押送他們的官差同樣也跟著受苦,所以心中自然有怨氣,對犯人拳打腳踢在所難免,很多犯人都沒到達目的地就被折磨死了。

再加上很多被流放之人,終生都難以回到故土,而古人講究落葉歸根的傳統,這對於他們來講,不只是身體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沉重打擊。

所以說,古人是非常害怕發配之刑的,有時候寧願選擇死,也不遭這份罪,其實他們大多都想過跑,只不過想完之後,就不想跑了,並且不敢跑、不能跑,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原因:

我們知道,被流放的犯人都要戴著重重的枷鎖,並且有官差的嚴格看管,這些官差可不是吃素的,身體強壯、手持兵器,普通人根本打不過他們,更何況有枷鎖束縛,更是沒有機會逃跑。

而且這些犯人基本上沒地方跑,他們面對的,要麼是荒郊野嶺,要麼是大漠黃沙,再就是冰天雪地,本來身體就非常虛弱,所謂的武功高強之人更是少之又少,跑出去就是死。

自宋朝開始,官府還會在被發配之人的臉上刺上金印,可以說直接就給犯人打上了標簽,這樣無論犯人跑到哪裡都會被發現,然後重新抓起來,所以根本無處安家。

而隱藏在深山之中,更是不可能的,我們今天看的那些荒野求生節目,並不適合古人,幾乎沒有人能夠在那種荒蕪的自然環境中獨立生存。

根據古代刑法,如果在流放中途逃跑的話,官差有權在抓捕過程中,直接將其斬殺,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著」,沒有幾個犯人有這個膽量。

而很多時候犯人被流放都是拖家帶口的,如果自己跑了,是會連累家人的,就像今天的人們,一想到家人,那很多事情自然不能做了。

被發配流放之時,更不會有朋友來救援,因為那是死罪,而劫囚徒的行為,其實大多都是武俠小說中的描述,現實中都是「各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被流放的犯人很多人還心存幻想,萬一被法外開恩特赦了,那就有機會重回故土了,但如果跑了,就沒有機會特赦了,比如《唐律疏議》中就有關於這方面的規定:

而且,這些犯人都知道,就算僥幸跑了,也會被朝廷一直通緝,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根本跑不到哪裡去,所以在被發配時,很多人就已經斷了這個念頭。

所以,在古代被發配之人是很難逃跑的,因為有嚴格的押送制度、殘酷的連坐制度,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跑了根本沒法生存。

而被發配之人到達目的地之後,通常也只是苦力,是最底層的存在,比如清朝的時候,很多都是被發配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終生過著被剝削壓迫的日子。


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擁有特殊技能的人,會給發配之地帶來影響,促進當地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水平。

比如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被流放後,寫出了流傳至今的《離騷》。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被清朝發配到寧古塔後,組織成立的詩社「七子之會」,是黑龍江第一個詩社。

並且張縉彥寫出的散文集《意外集》,也是黑龍江的第一部散文集,這都在客觀上促進了當地的文化教育水平。

而有著一技之長的人,更有可能把中原地區的技能帶到發配之地,比如耕種、 美食 、風俗等等,雖然這方面在 歷史 上記載的相對較少,但也必然進行著各方面的融合促進。

能跑的話誰都會跑,古代的犯人發配邊疆,一千個犯人基本上沒有一個能真正的到達所謂的邊疆,大多數裝個樣子走個幾天,就被殺死了,對外就說是水土不服病死了!你想想吧,有誰願意陪你一個犯人走今年風吹雨淋的到國境?

從古至今,良知都是一個人做人的底線。而守法也是良知中的一個重要體現。

比如《水滸傳》中,除了李逵那種「混不吝」的貨色除外,其中的大部分人不是到了走投無路、萬不得已的時候,在其內心深處還都是保留著一點盡量「守法走正道」的念頭。「智劫生辰綱」,雖說是劫了貪官的贓款,但如果不是被「破了案」,他們也不過就是想用這些個贓款給自己過幾天好日子,絕不會去梁山聚義為匪的。

魯智深殺了鎮關西,走投無路之際,寧可把出家當和尚作為安身立命的選擇,也不願意過被官府通緝的那種「忙忙似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的惶恐日子。林沖在野豬林險些被董超、薛霸殺死,但當魯智深救了他要殺兩個公人時,他不是還拚命的阻攔了下來。為什麼?在他眼裡,被發配到滄州,頂多是個「賊配軍」,還不至於死罪,殺了公人,就必是死罪無疑了!

沒得知大赦的消息時,宋江知道自己是死罪,所以到處流竄不說,還打算到梁山入伙。回家後聽他老爸說「皇帝大赦天下」了,自己雖是罪犯,但不至於死了,當即改逆為順。路過梁山再劫他上山時,不是立馬就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嗎!

在古代,只要不是「斬立決」,不是「秋後問斬」,充軍發配便是一條活路。既然有活路了,那就繼續本著「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原則吧,幹嘛非得再把自己逼向絕路呢?再說了,發配的路上,要戴上木枷,弄不好還要戴上腳鐐,身邊又有兩個手拿水火棍、形影不離的押解公人,跑是那麼容易跑的嗎?

即使是沒殺公人,只是把他們打暈後跑了,跑哪去呢?滿大街做公的的公人,各城縣都貼著緝拿的告示,那麼好跑嗎?武松、林沖武藝高不高?不是一個從此變成了行者,一個被柴大官人假借打獵為名護送,方才逃出的縣城嗎!

逃出了犯案地就萬事大吉了嗎?唯一的出路就是聚集山林當土匪。可土匪又是那麼好當的嗎?

所以,一個人不到了實在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還是想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生存的。這,就是發配犯人中途不跑的原因之所在。我這說法您同意嗎?

古代被發配的人不是不想跑,是根本跑不了。

為啥?遠了不說,看《水滸傳》就知道了。



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因為老婆被高衙內看上了,隨便找個理由就把他給發配到草料場,也沒敢跑,後來被人陷害燒了草料場,才被逼無奈去了梁山落草為寇。



還有梁山老大及時雨宋江,因為殺了自己老婆閻婆惜,被發配江州。

還有武松這個也是耳熟能詳的了,因為西門慶和潘金蓮也被發配了。

這仨人最後都上了梁山,而不是找個地方隱居,為啥?

因為臉上都刻了字。

沒錯,古代發配的人都要在臉上刻字,寫上所犯何罪發配何處。這字一旦刻上可就是紋身的效果了,一輩子洗不下來,而且是在臉上。

隨便想想,大街上人來人往,這時過來一個臉上刻字的人,嗯,瞬間就被巡邏的捕頭給抓回去了。

所以,不是不想跑,是根本沒法跑。

因為逃也逃不掉,古代被發配充軍的犯人他們臉上都刻了字,任你什麼辦法也除不掉,走到那裡別人都會認出他們是犯法的人又會被抓回去的,所以他們乾脆就不跑啰。

首先 歷史 上也曾有犯人在中途逃跑,但是這個是個小概率的事件,總的說起來幾乎是沒有人會在發配的途中選擇逃跑的。那麼為什麼這些犯人不逃跑呢?我們先看看 歷史 大環境,幾乎每個朝代都有戶籍制度,統治階級是不希望人民到處亂跑的,因此每個地方有多少人,街坊鄰里的都知道,只要一個地方來了陌生人,很快當地人就會得知,他跑了去哪?回家?家裡面肯定是不能去的。

去另外一個地方生活?這更不靠譜,只要是官府管轄的地方,你去了之後拿不出合理的證明,立馬就會被抓起來的,第二個原因,發配去往的地方都是邊疆,你半路跑了,也不認識路呀,往哪裡跑?當土匪?在古時候土匪不是那麼好當的,並不是說你去了就能入伙,碰到人家心情不好一刀砍了那可是真的倒霉。

第三個原因,你還有力氣跑嗎?在發配過程中雖然說看守的人少,可是他們也不傻,都是讓犯人帶著鐵鏈子之類的東西,逃跑幾率不大,被發現就是一頓毒打。如果是一家被流放,那就別想著逃了,一家老小無法逃,如果一個人跑了,那也得為家裡人想一下,就算自己跑了,家人能不受牽連嗎?

古代每個朝代都會定期的大赦天下,在古代很多人犯事之後都選擇遠走他鄉,落草為寇,等到大赦天下的時候在回來。還有一點,被發配的犯人基本臉上都是要刻字的,去哪人家都知道這個人是逃犯,因此很少會有人選擇逃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