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琴師這部電影的開頭鋼琴曲是什麼曲子
是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升C小調夜曲》於1875年出版,為肖邦第二十首夜曲。作品約作於1830年,肖邦原來並未構思為夜曲,而僅標以「極有表情的慢板」Lento con gran expression 字樣。此曲的受贈人是肖邦的姐姐魯德維卡(Ludwika Jedrzejewicz)。
魯德維卡在肖邦死後把他未經出版的作品編輯了一個目錄,她在這首作品的題名下標以「夜曲風格的慢板」Leto w rodzaju Nokturna 字樣。因此這首作品就被認為應歸屬於夜曲。
(1)關於鋼琴的電影有哪些歌曲擴展閱讀:
這首作品為升c小調,4/4拍,極有表情的慢板。其獨特之處在於肖邦在這里從他的《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21 及歌曲《少女的願望》中引用了一些樂思。這些引用與樂曲的織體編織在一起是如此的富於技巧,以致於它們一點也沒有脫離同出一源的性質和憂郁的美。
此曲近年為人熟知,在於它被用作電影《鋼琴師》中的插曲,影片中的男主角,波蘭猶太鋼琴演奏家斯皮爾曼在波蘭電台錄音時伴著窗外的炮火聲和樓房的搖晃彈奏的就是肖邦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
B. 有哪些影視作品中的鋼琴、口琴等純音樂好聽的讓你難以忘懷
雖然我不是特別懂純音樂,但是在影視作品中,真的是有讓我特別心動的純音樂。我感覺有時候,音樂真的可以描繪一個人的心境,通過感官的體會。引領人走進不同的世界。我分享一下我覺得不錯的影視純音樂。
1、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想必大家都是聽過的,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這個八音盒版本的尤其的讓我感動。天空之城故事本身是凄美而帶悲劇色彩的,八音盒把屬於故事裡的寧靜中的悲傷和孩子純真的幻想表達的極致真切。
5、夢中的婚禮
夢中的婚禮應當也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純音樂,尤其是學過音樂的孩子,這可是考試曲目哦。一直莫名其妙的執著的喜歡這個曲子,貌似歡快的旋律在空中輕輕的飄盪,透著無盡的對愛情的嚮往。 據說這個曲子隱逸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可能一首歌曲會有好壞之分,可是純音樂沒有,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可能會隨著你當時的心境決定你對其音樂的理解,不過以上推薦的都是特別好的,特別經典的影視純音樂,大家可以聽一聽。
C. 求電影《鋼琴家》里的幾首鋼琴曲名。
很簡單啊:)
第一首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第二首是肖邦的第一敘事曲,此曲原來是為了紀念一位顛沛流離的波蘭詩人,所以電影在這里運用這首曲子非常的恰如其分,貼合斯皮爾曼當時的處境和身份.
D. 鋼琴家電影中的音樂有哪些啊
1、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
(茲皮爾曼一家在遷入猶太區時的背景音樂)
2、八段蕭邦的樂章
(70年代於華沙國際蕭邦鋼琴大賽贏得大獎的波蘭鋼琴家雅紐茲·奧列伊尼扎克Janusz Olejniczak演繹)
3、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電影的開頭,鋼琴家在電台錄制的)
4、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德國軍官在廢棄的房間里,再殺害了藏匿的猶太人之後所演奏的)
5、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茲皮爾曼用自己的琴聲,打動了德國納粹軍官,得以倖存,當時演奏的曲目)
(4)關於鋼琴的電影有哪些歌曲擴展閱讀
《鋼琴家》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麗雅·福克斯、米喬·贊布羅斯基、愛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02年9月25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席皮爾曼(阿德里安·布洛迪飾)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
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
在這里,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活著。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
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他的勇氣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熱愛的藝術。
E. 有什麼關於鋼琴的電影呢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鋼琴課》《鋼琴師》《鋼琴別戀》.《不能說的秘密》《鋼琴之森》
1。《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這部電影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並戲劇性地講述了他想放棄演奏而從事作曲的企圖。
2。《愛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電影,描寫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結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凱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閃亮的風采》(Shine)戲劇化了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以及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而獲得勝利。
4。《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6。《鋼琴課》(Piano Lesson)
7.《鋼琴師》(Pianist)
8。《不朽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回憶了貝多芬,當然裡面有他的鋼琴曲。
F. 關於鋼琴的電影有哪些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鋼琴課》《鋼琴師》《鋼琴別戀》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這部電影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並戲劇性地講述了他想放棄演奏而從事作曲的企圖。
2。《愛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電影,描寫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結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凱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閃亮的風采》(Shine)戲劇化了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以及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而獲得勝利。
4。《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6。《鋼琴課》(Piano Lesson)
7.《鋼琴師》(Pianist)
8。《不朽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回憶了貝多芬,當然裡面有他的鋼琴曲。
G. 出現在電影中的著名鋼琴曲歌劇交響樂等經典古典音樂有哪些
美國影片《時光倒流》中採用了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第18變奏;《教父》(3)中採用了馬斯卡尼的歌劇《鄉村騎士》;《走出非洲》用了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肖申克的救贖》中採用了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女聲二重唱《微風輕拂》;《發條橙》中用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和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而》序曲。日本電影《火紅的第五樂章》中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貫穿了整個影片。總之,很多很多。
H. 鋼琴家電影中的音樂有哪些啊
《I Like Chopin》、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第一敘事曲》、《華麗大波蘭舞曲》里的第二樂章、《馬祖卡舞曲》第17號第4段樂曲。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鋼琴家》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麗雅·福克斯、米喬·贊布羅斯基、愛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
《鋼琴家》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把所有這些都遠遠地放到了布景深處,只留下一個卑微的生命在前面的舞台上獨自踟躕。尤其是當這個生命還被賦予「鋼琴家」的身份時,整部電影就更具深意了。
(8)關於鋼琴的電影有哪些歌曲擴展閱讀:
席皮爾曼是20世紀30年代納粹佔領時期,在波蘭電台和咖啡廳圈子中非常著名的鋼琴家。1939年9月,當華沙遭受野蠻轟炸時,波蘭電台沒有了播音員的聲音,只有一個年輕鋼琴家彈奏著肖邦的夜曲。六年之後,廣播恢復,演奏的是同一曲目,表演者是同一位鋼琴家——席皮爾曼。
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摩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生命如此甜美,又如此脆弱。影片當中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
I. 求與鋼琴有關電影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鋼琴課》《鋼琴師》《鋼琴別戀》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這部電影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並戲劇性地講述了他想放棄演奏而從事作曲的企圖。
2。《愛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電影,描寫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結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凱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閃亮的風采》(Shine)戲劇化了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以及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而獲得勝利。
4。《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6。《鋼琴課》(Piano
Lesson)
7.《鋼琴師》(Pianist)
8。《不朽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回憶了貝多芬,當然裡面有他的鋼琴曲。
9。《不能說的秘密》(secret)周傑倫導演。
J. 有哪些與鋼琴相關的電影可以推薦
如果一輩子生活在船上,人會不會無聊死。
對於1900來說,並不會,因為他有鋼琴為伴。
從小就生活在船上的他,唯一感興趣的事,就是鋼琴。
在封閉環境下的成長經歷,讓他練就了一手鋼琴絕技,就連陸地上最頂級的鋼琴家都不是他的對手。
雖然愛琴如命,他卻因為一個女孩兒,差點打破自己的誓言,登上陸地。
但最終只因一份執著,他最終沒有那份他上陸地的勇氣。
有人說1900的結局是悲慘的,因為他隨鋼琴一同化為灰燼。
但也有人說他的結局是完美的,因為他最終可以和心愛的鋼琴和這艘游輪為伴。
義大利著名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為本片所帶來鋼琴曲堪稱經典。
多首高難度曲目和數首經典,迄今被影迷當成保留原聲曲目。
雖然影片在中國和美國有著兩級分化的口碑,但這依舊無法改變他在影迷心中的經典地位。
患有交流障礙的艾達,對外界抒發感情的唯一窗口就是彈琴。
但他的丈夫,殖民者斯圖爾特卻不以為然,搬家時嫌麻煩,非要把鋼琴仍在海灘。
對鋼琴如此瘋狂的艾達仍然對此耿耿於懷,執著的她也因此在海邊上瘋狂的彈琴,宣洩著不滿。
而這一幕恰好被鄰居貝恩看在眼裡。他和艾達也因此定下誓約,用一節節鋼琴課換來一寸寸土地。
必然的故事發展,也斷定著兩人的感情所在,隨著貝恩逐漸增長的琴技,兩人也從師生發展成情侶。
但作為一名有夫之婦,這一切也被丈夫斯圖爾特看在眼裡。三人之間的矛盾,也因此爆發。
英國名導簡·坎皮恩借著愛爾蘭的絕美風光,拍攝了一部用鋼琴講的愛情故事。
雖然片中多段大尺度的情色鏡頭以及關於出軌的劇情,曾引來不小的爭議。但最終憑借導演極高的執導技巧讓其成為1993年的年度佳作。
[鋼琴課]不僅拿下了當年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金棕櫚獎,還收獲了包括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劇本三項大獎。
同時,它也成為了九十年代最為知名的鋼琴題材電影。
他或許沒有沒有前兩部影片那麼出名,但卻把「巴博薩船長」傑弗里·拉什送上了奧斯卡的領獎台。
在片中「船長」飾演了澳大利亞鋼琴名家,戴維•赫爾夫戈特。
從小的嚴格家教,讓赫爾夫戈特毫無童年,完全在父親的威嚴管教之下成長。
但即便如此,對鋼琴有著過人天賦的赫爾夫戈特,唯一的目標就是號稱全世界最難彈的《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在父親的重壓之下,赫爾夫戈特雖然琴技顯著,但精神也瀕臨崩潰,最終倒在了舞台上。
十年精神病院生活,讓赫爾夫戈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但上天也為他帶來了禮物,自己的妻子。
在妻子和朋友們的鼓勵下, 赫爾夫戈重新回到了舞台,並因此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片中僅佔了不到一半戲份的傑弗里·拉什,憑借極其精準的演技,完美詮釋了赫爾夫戈特瘋癲、自我的一生。
無論是誇張的神態和舉止,拉什都可以手到擒來。
更為震驚的是,片中幾首難度極高的鋼琴曲,均為拉什本人演奏,包括難度極高的「拉三」。
最終,一座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杯,成就了拉什,也成就了這部經典傳記片。
原型人物赫爾夫戈特在奧斯卡頒獎的現場表演,更是成為當年典禮的亮點。
如果要推薦一部鋼琴題材的傳記片,[善良的風采]穩居第一。
與鋼琴有關的電影,我看過的比較不錯的有3部。
一、最經典-----《海上鋼琴師》
這部影片就是講述一位鋼琴天才的傳奇一生,他一出生就被遺棄在一座豪華游輪的頭等艙,收養他的是船上的水手。船上所有人的友善和包容讓他度過了並不那麼灰暗的童年,漸漸地他展現出了無師自通的鋼琴天賦。在這艘游輪上,無論是頭等艙的貴族,還是下等倉的平民,都沉浸在他優雅動人、歡快靈動的鋼琴聲中。甚至,陸地上大名鼎鼎的爵士樂大師也來找他斗琴,結果卻鎩羽而歸。在這艘游輪上,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無名無利,甚至連愛情都轉瞬即逝。。。。。
這部《海上鋼琴師》適合夜裡1個人靜靜地觀看,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二、最生活--《鋼的琴》
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就是中國的90年代初期,那個80後小時候陌生而又熟悉的時代。那一輪輪的工廠改革大潮。大主題是這群苦苦追著時代腳步的人,小主題就是陳桂林對小元的父愛了。中國式的父母,不會把這些掛在嘴上,哪怕愛得再深再切,面對面的時候,也是眼神和行為代表一切。電影里王千源扮演的陳桂林,說過最直白的話,也只不過是「孩子想學,就一定得讓她學」了。他對小元的愛,全都融在了那個紙板的無聲「鋼琴」和最後那架凝聚所有人心血在工廠製作的「鋼的琴」里。
三、最青春--《不能說的秘密》
這部電影在2007年上映的時候,我一開始是抵制的,心想傑倫唱歌不錯,怎麼去做導演拍電影了,這一定是爛片。但是,真正看完影片後,我發現被周導打臉了。劇情、拍攝手法、還有劇中的斗琴。周傑倫將他的才華展示的一覽無余,看完影片後居然有點小小的感動。雖然,這部作品還是有不少瑕疵的,比如故事可能涉嫌抄襲、斗琴片段模仿《海上鋼琴師》,劇情有點難以自圓其說、穿越的橋段太明顯等等。但這些不妨礙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以上就是有關鋼琴的電影了,希望題主喜歡!歡迎關注晗光電影
《鋼琴家》
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戰爭片。故事背景是二戰期間德國士兵對於猶太人的瘋狂屠殺,主人公是一個在波蘭生活的猶太鋼琴家,在戰火中艱難生活。
《鋼的琴》
由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張猛執導的諷刺幽默片。講述了生活艱難的平凡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奮斗,在身邊朋友們的幫助下,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了一架鋼琴。立足於小人物的艱辛和對生活的希冀,展現了平凡真情。
《鋼琴教師》
由德國、波蘭、法國、奧地利聯合製片的131分鍾文藝片,由知名導演邁克爾·哈內克執導,文藝片女王伊莎貝爾·於佩爾主演。電影改編自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的同名小說,講述長期禁慾的女鋼琴教師,在40歲時,被年輕帥氣充滿生機陽光的男學生追求,她本就不平靜的心如被攪渾的湖水,奮不顧身的投入這段充滿暴力和病態的不倫戀中。
為什麼底下一票人都在推薦《海上鋼琴師》,我想推薦一部電影,沒錯,周傑倫的《不能說的秘密》
這部電影真的是情懷滿滿啊!《不能說的秘密》主線就是圍繞著鋼琴展開,周傑倫飾演的葉湘倫因為聽到鋼琴聲找到舊琴房,意外的撞見了從過去穿越過來的路小雨,而路小雨剛好只能和第一個看到的人接觸,其他人都看不到她。
於是,故事以鋼琴作為媒介,葉湘倫斗琴是為了贏琴譜送給路小雨,而路小雨每次穿越過來也是為了葉湘倫,故事是美好的,雖然最後葉湘倫彈得太快回到過去路小雨並不認識他的時候,但這並不妨礙兩個人的愛情發芽,滿分推薦
《海上鋼琴師》
經典中的經典。先不談影片的內涵,只看音樂。幾個筆者認為經典的鏡頭:小號手托尼應聘船上樂隊的那一段小號,就十分的經典,讓人不禁聞之起舞。1900(主人公的名字)在給托尼介紹他是如何演奏鋼琴的時候,分別用音樂描繪了一個逃跑的富婆,一個陷入回憶的人,一個舞女,一個小偷,其中的演奏,真的不能再真實,完全就是在給我們講述一個故事。不怪托尼最後說了句:「Damn,it's true.」(你說的,真他娘的對呀!後面還有在灌唱片時,看到窗外女子的那一段,無盡的情愫,無邊的愛戀,充斥其中。就算聽著,都覺得自己戀愛了。影片高潮應該是斗琴部分,1900最後一曲,真的精彩至極。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還是希望你自己觀看一下,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印象最深的三個瞬間:第一個是1900小時後第一次在鋼琴上演奏,船長說這不符合規律,結果他來了一句:「F**k the rules.」這句話激勵著我,每當和弦排列不下去時,就胡寫一通。第二個是灌唱片時,最後1900掰碎了唱片,說了句,我的音樂只能跟在我身邊。第三個是1900想下船,但是沒有下去,就把帽子扔下船,說了句,就算我下去了。
整部電影,沒有尿點,從頭看到尾,心靈都會得到升華。1900對音樂是純粹的,對陸地是恐懼的,值得我們深思太多。
配樂:埃里奧·莫里康內
《鋼琴之森》(很感人的劇場版)
《交響情人夢》(這個一定算!好片!日劇版也很好看~~)
《myself yourself》(這個貌似只是扯到一點……說實話,我也沒怎麼看……)
《金色的琴弦》和《nana》都是講樂器的……不一定全是鋼琴……
就知道這些,希望能幫到你……
其實還是宮崎駿的片子里好聽的鋼琴曲最多了~~
雖然不是講鋼琴的動畫【扶額】
~~~
給你介紹一個讓我看了一遍之後就印象深刻的鋼琴相關電影。
悄悄告訴你,這部短片,有點恐怖,所以看的時候記得叫上男朋友哈。
好啦,不賣關子啦,這部短片的名字叫做《調音師》,大概的故事情節在這里我就不劇透了,畢竟你隨隨便便網路下就能夠找得到。
祝你觀影愉快哦!
看到這個問題立馬想到我看過的兩部電影《鋼的琴》和《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一個夜晚獨自在被窩里獨自看的,我流淚了,男主隨著一聲爆破聲離開了人世間,卻和他從小到大的船一起留在的人民心中,憑借超高有太多的機會
《肖邦的青年時代》《馬蒂斯》《霍洛維茨在莫斯科》《鋼琴課》《閃亮的風采》《海上鋼琴師》《四樂章》《指尖的旋律》《冬日細語》《鋼琴藍調》《為了霍洛維茨》《鋼琴木馬》《夢幻飛琴》《琴動我心》《新浪漫主義》《鋼琴之森》《寂寞鋼琴師》《一支丁香花》《想飛的鋼琴少年》
記得當時看完後又看了一遍。過癮! 這部影片把鋼琴的藝術魅力表現到了極致,人物也是入木三分,選的曲子都是經典名曲,最後一首是《卡伐蒂娜》,太美了,語言已經無法描寫,只有觀看才能體會,強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