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中國女排奪冠電影為什麼只有郎平有名字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女排奪冠電影為什麼只有郎平有名字

發布時間: 2022-10-20 10:01:39

『壹』 《中國女排》最終更名《奪冠》,其背後有何秘密

這個問題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電影更改名字的情況並不少見,不同電影名字宣揚的旋律都不一樣,宣揚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樣,好的電影名字可以使電影宣傳事半功倍,而有些電影名字卻不盡如人意,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女排一次又一次的為我們帶來了驚喜,不斷創造歷史,不斷前進,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拼搏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2019年世界盃女排賽上,女排姑娘們以11連勝的絕佳戰績,提前奪得了冠軍,而那個時候恰逢祖國70周年大慶,11連勝慶十一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就連閱兵當天,女排姑娘們也進入了儀仗方隊,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更有現場兵哥哥為女排姑娘們強勢點贊,不得不令人贊嘆。

『貳』 鞏俐主演的電影《中國女排》為什麼鞏俐扮演郎平為什麼郎平本人不去呢

《中國女排》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當然是郎平和中國女排這個隊伍,劇情主要是演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排的故事!

2016年中國女排回到了奧運會的決賽場

戰勝了對手奪取了奧運會冠軍,這是2004雅典奧運會之後中國女排再次站在奧運會最高的領獎台上,同時這也是中國女排又一個巔峰的開始,因此這段故事才會成為電影的主要內容!中國女排》為什麼鞏俐扮演郎平?為什麼郎平本人不去呢?

鞏俐為了演好郎平這個角色可是下了苦功夫

一方面學習有關排球的知識,了解排球這項運動!另外一方面她還多次探班中國女排的比賽和訓練現場,去學習郎平指導平時是怎麼工作的、怎麼指導隊員、關注郎平的一舉一動!

『叄』 電影奪冠主要講述了哪些故事

電影奪冠其實是講述了中國女排的故事,在當時不僅收獲得了很高的票房,而且也獲得了不少人的誇贊,通過這部電影,大家也看到了中國女排史。而且其實中國女排的故事絕對不僅僅只有一點,通過這個電影,我們也感受到了,有關於中國女排的那些教練。尤其是郎平,奪冠這部電影其實大部分的視角都是圍繞著郎平展開的,不僅是有郎平對於中國女排的決策,又要郎平對於大家的訓練,模式,方式等等的展現,所以很多網友覺得這部電影到後期簡直就是活脫脫一部郎平傳。
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奪冠,但是其實主題是要講述能夠奪冠之前的那些艱辛和付出,中國女排就是這樣一支隊伍,整部電影都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但是其實真實的歷史要比電影還要熱血,這就是中國女排的力量。

『肆』 《奪冠》榮耀上場,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

《奪冠》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中國女排,也有觀眾說不如叫《郎平傳》。作為一部體育電影,我想導演想傳揚的還是中國女排永不放棄的精神吧。

十月一假期,也希望大家多去影院支持中國女排的這部電影,為中國女排加油。

『伍』 《中國女排》為什麼不是由郎平,扮演劇中的「郎平」

《中國女排》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通過不懈努力於2016年裡約奧運會奪冠的故事,電影是一種藝術的展現,會有一些戲劇性的展現。可能郎平表現出來的效果並不是那麼的好,專業演員能夠更好地拿捏人物的情緒,專業演員也能更好地表達情感,在加上這並不是一個紀錄片。這部《中國女排》將會以寫實的方式將女排精神展現給我們,我個人覺得這部影片也算是我們送給中國女排的一個特殊的禮物。

在《中國女排》的主角飾演郎平的鞏俐,要長期跟隊觀察和體驗生活,鞏俐會用手機錄像深入模仿郎平的舉止談吐。鞏俐作為譽滿全球的女演員,演技也是深得大家認可,個人形象也是和郎指導比較貼合。所以由她來扮演郎指導,相信能夠完美重現「鐵榔頭」的形象。

『陸』 奪冠 原型 老女排為何不提名字

為核心的電影《奪冠》即將於9月25日全國上映。日前,先於普通觀眾觀看本片的相關人士陸續發表影評,其中有觀影者情緒激烈地表示,這部影片只值半顆星。

有一位自稱「毒舌君」的觀影者如是寫道:導演陳可辛曾經說過,這部片拍得太難了,但毒舌君看過之後想說,這部片拍得太差了。至於為何說作品差,這位毒舌君給出了如下理由:

1、受到「場外因素」影響,整部影片成為大幅度刪減的「殘次品」,畫面和剪輯變得亂七八糟。

2、影片實際上是《郎平傳》,老女排時期的教練和球員、陳忠和時期的教練和隊員,除了郎平,一概被稱為教練或「幾號」,就連片中的男一號陳忠和都沒有自己的名字。

3、影片直到展現郎平重掌中國女排帥印後的內容,才有了一些「敢拍」的東西,但已經無法挽救影片崩盤的命運。

看到這里,作為排球迷也是充滿疑問的。影片中彭昱暢扮演的是陳忠和的年輕時期,當時大家肯定不會叫他教練,難道也是叫他「幾號」的嗎?

另外,自傳性質的電影本來就很難拍,更何況是拍中國女排這樣一個光榮的、有精神象徵的集體,本來就是紀實大於藝術加工,導演發揮的空間不大。能夠將故事講好,將應該宣傳的東西傳達到位,就不會是只值半顆星的。這位影評人用上如此誇張的表述,恐怕更多的是在嘩眾取寵。

萬能的網友很快扒到了這位網友其他的影評,發現他原來是「毫無審美能力」,擅長「顛倒是非」的不良影評人。就在不久前,他還在為大家公認的爛片《花木蘭》站台,鼓吹《花木蘭》這部片子值得二刷。

『柒』 鞏俐主演的電影《中國女排》為什麼鞏俐扮演郎平而不是由郎平扮演劇中的「郎平」

我們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剛剛過去。這一次的國慶閱兵,同樣也激起了人們的愛國情懷。很多做電影的導演也從電影這一方面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這是從戰狼二開始的。在國慶期間,很多優秀的電影出來。比如,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中國女排。每一部電影都是動用了大量的明星和資金。其中中國女排真的可以說是中國的驕傲。她們在艱苦的環境下脫穎而出。一次次的給我們帶來驚喜。只有她們是真正的明星。在中國女排當中是由鞏俐出演排球總教練郎平的。很多人疑問為什麼不請真正的郎平來出演郎平。其實有這么幾個理由。第一,電影不同於現實,拍電影還是找專業演員來好。第二,郎平比較忙碌。


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請鞏俐來出演郎平的理由。

『捌』 電影奪冠真實評價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同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為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歷程,135分鍾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可以拍5部電影。如何取捨,如何更准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捨。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但影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

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上世紀60年代,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調教下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中國隊能在大阪從霸主日本隊身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對提升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說,「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你們後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鞏俐稱出演女排英雄壓力與挑戰並存。

之所以選擇郎平為主線,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成績和影響力,更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全程見證和參與了中國女排成長的人。郎平運動員時期隨中國女排拿到4個世界冠軍,執教期間又率隊拿到3個冠軍。中國女排的10個世界冠軍中,有7個直接跟郎平相關。

《奪冠》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老女排,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6年裡約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