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片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1)電影票房怎麼購買份額擴展閱讀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 電影份額是什麼意思另外投資影視有多大風險
電影投資實際上是指電影版權投資。坦率地說,你通過購買一部電影的版權成為一部電影的投資者,然後在後一部電影發行後根據票房計算收入。收入是完全透明的。再加上其他網路版權收入、電視版權收入和海外版權收入。版權收入根據您的份額分配給您。作為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它將向公眾獲取大約20%的版權。投資者可自行認購版權。例如,如果你訂閱了100萬,電影的總成本是1億,這相當於你訂閱了1%的份額。然後你將從票房、網路版權、廣告植入等方面獲得1%的利潤。
我們不能說電影和電視投資是100%無風險的,這樣每個人都可以賺錢。影視投資的風險在於判斷影視項目的真實性和最終電影票房的利潤。至於真實性,我們需要擦亮眼睛,進行判斷。該影視項目是否已在廣播電視上錄制;是否與生產商簽訂紙質合同;資金是否進入公司賬戶。
3.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簡稱總票房),要向國家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其次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扣劃並繳納。
以上兩項,合計5% + 3.3% = 8.3%,稱為「不可分賬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為「可分賬票房」,又名「凈票房」。可得:凈票房=(1 - 8.3%)x 總票房。
然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會征繳凈票房的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簡稱「中數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但該分賬階段只存在於大片,小片沒有。
最後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凈票房扣除「中數代理費」後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電影院分享50%,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分享43%。
如果電影院與院線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金逸」,那麼它將獨享這57%(即50% + 7%)。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這43%。
一般來說,發行方會與製片方約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為其發行代理費用。那麼只剩下43% - 15% = 28%歸屬製片方,即Δ的28%才是製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個檔期處於競爭劣勢,為了增加影片排映場次,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會承諾給影院和/或院線返百分點,一般占Δ的3~5個點。也就是說,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承諾把自己應得的43% x Δ 中的3~5個百分點返給影院和/或院線,使其原來占Δ的57%的份額提高到60%~ 63%。
製片方,簡稱「片方」,有時本身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只一家,因為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於是會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與「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但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
一部電影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哪些渠道能夠獲得收益呢?
1、電視版權:即電視放映權。比如央視或一些省級衛視會購買某些電影(主要是大片)的電視播映權。
2、網路版權: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樂視網等為主要買家。
3、海外銷售:面向中國港澳台地區、海外國家的院線、電視銷售版權。
4、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各級政府的各類專項補貼。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國巨幕兩種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上述這些非票房收入,有時也比較可觀,主要都歸製片方。因此近年來製片方都在不斷加大並積極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潤最大化。
4. 影視投資具體怎麼分賬的
投資者分賬部分: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投資者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5. 個人怎麼投資電影份額
電影投資就是投資一部看好的未上映的電影,先去購買版權,等到電影上映後以取得相應的分紅。電影投資其實和股票一樣,先選擇一隻股,之後看公司的實力和主演、導演、出品方等的實力。找到電影後要先查詢電影的真實性,在國家廣電總局差該電影的備案,拍攝許可證。
通過出品公司聯系授權的影視公司去購買電影版權。購買電影版權後需要打款,打款必須是出品公司的對公賬戶,其他或者個人賬戶是無效的。付完定金後,出品公司會郵寄兩份電影申購版權的合同,簽完後郵寄一份合同到出品公司。合同郵寄回出品公司並補齊尾款,合同生效。
(5)電影票房怎麼購買份額擴展閱讀:
電影上映三個月後,出品公司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結算完成後在1-7個工作日內打向合同中投資者預留銀行賬戶。這期間投資的朋友們如果想關心電影的近況,想知道拍攝的進展、完成度,上映後票房等資料,可以在網上時刻關注,或是下載有關影視資訊的APP來自行查詢。
成本的控制也是重中之重,因為一般影片的票房要達到製作成本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所以投資來說一般選擇低成本,高質量的電影,才是關鍵。雖然現在電影投資收益是十分可觀的,但是作為投資項目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投資一個產業首先要進行一定深度的了解,再進行投資決定。
6.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7. 電影票房怎麼算
票房就是一部電影從開放預售到從所有影院下映中間過程中,觀眾為這部電影付出的實際票錢。比如一部電影票價50塊,那麼看這部電影所付的票錢就是50塊。假如售票APP給打八折,那麼這些折扣和優惠雖然也是在觀影過程中付出的消費,但不計入票錢的計算。
而一部電影的平均票價乘以它的總人次,就是一部電影的總票房。
(7)電影票房怎麼購買份額擴展閱讀:
截止2021年3月3日中國票房最高的是《戰狼Ⅱ》,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以56.8億元雄踞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並在中國內地創下累計觀影人次1.4億的成績,榮登「單一市場觀影人次」全球榜首。
截止2021年3月3日全球票房最高的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影片改編自美國漫威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22部電影,講述了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的毀滅性事件過後,復仇者聯盟在剩餘盟友的幫助下再一次集結,逆轉過去,重新創造希望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4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9年4月2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以全球票房27億美元的成績,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成績第一名。
8. 電影票房如何分成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100元的票房,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影院拿走47元,院線拿13元,製片方和發行商拿剩下的31.7元。
北美票房中,發行商可得約55%。導演收入有的是只拿片酬,有的另外加分紅。
9. 電影版權怎麼買
電影版權份額的認購流程:
1、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廣電局已備案的可投資的影視作品。
2、向電影的第一出品方對公賬戶預付訂金。
3、影視出品公司需要出示紙質版合同給投資人(一式兩份)。
4、1-3天內投資人收到合同填寫完畢,回郵一份到影視出品公司,然後補齊尾款。
5、影視出品公司查賬收到尾款後給投資人郵寄電影收益權證。
6、等待影片上映,影片上映三個月後按照票房收益和自己的投資佔比進行分賬。
(9)電影票房怎麼購買份額擴展閱讀
電影放映權的取得有以下三種方式:
1、電影公司直接聯系影院。一般電影拍完後得發行放映,中間有發行公司,一般全國出名的影院都知道,電影發行公司直接聯系影院上映,不過之前影院已有放映基礎(設備、投資、規模)。
2、 加盟國內某個院線。電影院加盟後直接獲取新片片源,但放映有限制。而且加盟院線也需要資質, 包括影院座位規模、設備、投資。放映一部片子需先交電影費給電影公司,無論放映結果如何,多的電影院留,有分成,少了則電影院賠。
3、 購買放映權。類似於電視台購買電視劇版權進行電視放映。
中國電影院一般都加盟某個院線進行電影放映,不過資金和規模非常重要。不能不經電影方允許私自放映,這屬於侵犯版權的違法行為而且會遭到電影公司起訴索賠,除非個人在非公共場合或地下錄像廳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