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16:10的電腦上觀看imax電影
准確來說,不是16:10的電腦
應該是16:9的電腦,也就是所謂的寬屏,另外即是普通的4:3屏幕
如果你在電腦上看,為何要選擇imax電影呢,或者你所指的imax只不過是用imax原版片源壓制的電影?
imax電影怎麼可能在電腦上播放呢,國內能播放imax的影廳不過十幾家罷了,況若你的電腦?我想你大概是imax轉制的吧
如果你所下載的影片不能適應你自己的電腦屏幕,我想可以如下解決:
(1)像你所說的影片太狹長,剪去兩側當然會失掉原有的影像;那不如在影片上下兩邊加黑邊,使片子變「胖」來適應你的屏幕。至於如何加黑邊,我想用vdm+avs腳本就可以簡單解決,但不知你是否會使用或者冗長的加黑邊時間你是否吃的消?
(2)如你所說,你的電腦肯定是16:9的,但如今主流電影皆是以16:9的比例在播放,imax也是。不知為何你的影像太狹長,片商發布的DVD片源大抵也是16:9的,或許你下載的片子本身已經經過剪裁,這是我所不了解的。
舉例來說,16:9的片源或本身是充斥整個16:9屏幕的、或上下有黑邊底下是字幕,那也是充斥整個屏幕的。拿變形金剛2來說,它當仁不讓的是16:9的,也包含有兩個IMAX的場景,一個是叢林之戰,一個是那個巨型狂派機器人吸沙的那塊。當普通場景時,16:9的屏幕會有上下黑邊,而當imax場景播放時,頓時整個屏幕完全都是畫面,非常震撼。
所以imax是即大又清晰,而且是嚴格意義上的16:9(當然普通場景也可以是占滿整個屏幕,這取決於廠商的製作)
所以呢,我就搞不明白你的標准寬屏為何會播放失衡,唯一能解釋的就是你所下載的片子不是那麼的標准了,是標準的肯定會是完全符合你的寬屏的。
啰嗦那麼多了,總結如下:
(1)本身的imax電影不能在電腦上播放,只能是imax片源轉制
(2)也許你的片子已經經過裁剪,你如果想剪去兩邊來保持比例的話,我的建議是上下加黑邊,這樣才不會損失原有影像。具體的實現,你按照比例計算好縱向需要補足的像素,然後上下剖半就可以了,可用VDM+avs來操作。當然,你的片子應該是幾G的,轉制時間也會是很可觀的。
(3)我推薦你重新下片源。如果你的顯卡及電腦配置不錯的話,可以下更高比例的來看。一般會有480p、780p、1080p等高清格式(這里的數字指的是縱向像素),你就下1080p的,如果播放夠嗆,那就780P。
(4)imax片子沒幾部,最好是藍光(BD)片源轉制的,因為藍光是迄今為止最高清的播放標准了(另一高清標准HD-DVD已被藍光獨占),所以若不嫌麻煩的話就重新下載啰。
最後祝觀影順利。
Ⅱ 看巨幕電影坐哪個位置最好
顧名思義,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
標準的「巨幕電影」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而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巨幕電影」銀幕出現。
除了銀幕巨大的顯著特徵外,「巨幕電影」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巨幕電影」放映機和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
「巨幕電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電影膠片,有效畫面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三倍。電影畫格越大,所容納的內容就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這也是「巨幕電影」能帶給觀眾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觀影效果的關鍵所在。
另外,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強的放映機,使畫面的穩定性大大超過了常規標准。
而「巨幕電影」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和銀幕上成千上萬個小孔,使得影院內每個地方的音量和音質完全相同,觀眾無論坐在哪兒都能享受到同樣質量的音響效果。
/ 主要類型 /
巨幕電影的共同特點是採用70毫米的寬膠片或多條35毫米膠片、大銀幕,故影像大而清晰,同時伴以立體聲,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
巨幕電影正處在發展中,種類較多,變化也較大,較為穩定、使用較多的有以下幾種:
1、IMAX
IMAX為了大幅增加圖像的解析度,採用了特別的70毫米底片。傳統65毫米底片的圖像尺寸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圖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為了以標准電影的每秒24格來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此外還有JAPAX系統,這種系統的畫幅面積約為35毫米標准畫幅的5倍多,可在寬23米,高17米的銀幕上放映。另有SHOWSCAN系統,將拍攝和放映的頻率提高到60幅/秒,以消除閃爍現象,使動態景物更加清晰。
2、環幕電影
環幕電影亦稱圓周電影。1955年美國用11台16毫米攝影機拍攝環幕電影。攝影機安裝在圓台上,拍成11條影片﹔分別在11台放映機上進行同步放映。影院呈圓形,牆上裝有11塊幕,幕高2.4米、總長38米,構成360°圓周。
此後,環幕電影又發展為6塊、9塊銀幕。中國試制的是用9塊銀幕。
3、穹幕電影
穹幕電影亦稱球幕電影。具有代表性的是奧姆尼麥克斯 (OMNIMAX),它和埃麥克斯一樣,也是用65毫米底片橫向輸片拍攝,用70毫米拷貝橫向輸片放映。影片畫幅面積比標准35毫米的大10倍。
由於攝影和放映都採用魚眼鏡頭,故放映出的影像呈半球形,有如蒼穹﹔影院類似天文館,半球形銀幕由觀眾前面伸向身後,並伴有立體聲效果,特別是奧姆尼麥克斯的立體電影,觀眾猶如身臨其境,不僅眼前物體似伸手可取,而且有些物體有移至身後的感覺。
除上述各類巨幕電影外,50年代曾出現過CINERAMA全景電影。用 3台35毫米攝影機分開同步拍攝,用6台放映機,3台一組輪換放映,當3台放映機同步放映時,畫面彼此相接組成大幕全景電影。
因設備龐大,尤其是3台放映機放映時影像的接縫難以消除,故60年代後此種電影逐漸被淘汰。
巨幕電影的觀看,決定觀影視效的因素主要是亮度、清晰度、屏幕尺寸和放映設備。
觀看巨幕電影,如何選擇座位?
在選擇座位的問題上,觀看「巨幕電影」,觀眾的仰視角度不宜大於12度,如果座位太靠前,不但脖子會疼,也會容易覺得暈。
中間靠前一點的位置最好,例如30排的影院,10排到15排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如果座位太靠後,「巨幕電影」屏幕有可能不能完全充滿視野,也對觀影效果有影響。
/ 發展歷程 /
「巨幕電影」技術第一次面世,是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上。然而由於製作和放映成本較高以及運輸困難,「巨幕電影」一直未能普及。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股「巨幕電影」娛樂的風潮,《霸王龍:重返白堊紀》等「巨幕電影」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巨幕電影」的發展。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了公認的最具震撼效果的電影體驗。
中國最早的「巨幕電影」影院出現在上海,和平影院則是第一家商業「巨幕電影」影院,中國電影博物館、廣東省東莞科技館等也建設了「巨幕電影」影院。
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已經是「巨幕電影」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截止2010年,現共有22家「巨幕電影」影院,另有27家已簽約,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據藝恩咨詢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2月底,中國內地共有「巨幕電影」銀幕22塊,其中13塊(數字8塊,膠片5塊)用於商業放映,9塊用於科技館等公益放映。
2009年6月,IMAX公司和華誼兄弟正式建立合作夥伴關系,聯手推出3部「巨幕電影」華語影片,《唐山大地震》正是其中之一。
這部國內首部使用數字原底翻版技術的中國主流電影的成功上映,在為觀眾帶來極具震撼的「巨幕電影」影音體驗、迎來票房豐收的同時,也將作為第一部國產「巨幕電影」影片,將會極大地帶動國產「巨幕電影」的發展。
「巨幕電影」分為膠片「巨幕電影」和數字「巨幕電影」兩種,國內早期影院大多是膠片「巨幕電影」,如東莞萬達影城,而當下建設的新「巨幕電影」多為數字「巨幕電影」。
「巨幕電影」膠片的優點在於色彩更好,畫面更穩定,而數字「巨幕電影」優點則是放映成本更低。
至於如何選擇上述兩種格式,中國電影博物館辦公室的牛朴寧建議道:「如果電影由`巨幕電影'膠片拍攝,觀影首選應該是膠片版。」
Ⅲ 重慶UME國際影城看中國巨幕3D(電影院看電影)的流程,詳細一點
一,網上購票
1.網上團購便宜,但一般到電影院後會加5到10元
2.網上直購一般是原價,方便就是你可以直接在網上把座位,場次,什麼的先辦好
網上購票後去電影院的櫃台,把你的手機網上購買記錄給服務員看,然後一切服務員會告訴你
二,櫃台購票
1.在大屏幕上有今日的電影和播放場次,
2.選好你要看的,直接到櫃台告訴服務員,我要看什麼,然後那個場次,然後選座位,付錢
3.接下來就是,看電影票顯示的你是幾號廳,幾號座。然後就等你要看電影的時間,提前5分鍾進去就行了
兩種購票其實都跟櫃台購票差不多,因為不管你是怎麼購票,你的步驟都是到櫃台拿票後,看電影票顯示的你是幾號廳,幾號座。然後就等你要看電影的時間,提前5分鍾進去就行了
Ⅳ 怎麼區分巨幕和普通3d影院啊
區分:
IMAX —— 巨幕電影
3D —— 立體電影
顯示位置:
一般在電影票上會有這兩個英文單詞註明以便區分,電影院放映室牆上也會註明。
二者之間的區別: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縮寫,意為「最大影像」,漢語發音可讀作「愛麥克斯」)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整套系統包括以IMAX規格攝制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系統、銀幕等。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
3D中的英文字母D是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注意:很多IMAX電影並不一定支持3D,而現在所謂的IMAX3D電影,就是兩種技術結合的產物,亦即「巨幕立體電影」。還有就是IMAX 3D的電影 也要是要帶眼鏡 和3D比起來就是效果特別好。
國內的IMAX只是普通的不是3DIMAX 不需要戴眼鏡,由於我也是近視當時看3D時,我是近視鏡在下3D眼睛在上舉著看的!當然你也可以戴隱形。就是場面火爆點兒。
Ⅳ 電影院巨幕廳3D電影總共11排坐第幾排中間位置看電影好
大概在5-7排,中間的位置一般而言都是皇帝位,趕緊排下位置吧。
中間偏上位置最好。2d也是如此。就是不能坐在前面。最後一排都可以。中間或者中間偏前都不好。這樣你得仰頭看屏幕,多難受啊。選擇中上的位置看,就是直視,效果最好。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Ⅵ 什麼叫電影普通廳與巨幕廳有什麼區別
一、屏幕:
1.巨幕廳:
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
2.電影普通廳:
屏幕則是標準的屏幕大小。
二、音響:
1.巨幕廳:
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和銀幕上成千上萬個小孔,使得影院內每個地方的音量和音質完全相同,觀眾無論坐在哪兒都能享受到同樣質量的音響效果。
2.電影普通廳:
左右分別有兩個音響,聲音沒有巨幕廳立體。
(6)電影巨幕怎麼看擴展閱讀
相關術語:
穹幕電影:
是一種放映銀幕為穹形的電影,也叫「球幕電影」。其穹形銀幕是寬銀幕發展到極限,轉而又向天空發展而成的,它就像一口大鐵鍋一樣把觀眾罩在下面。這種穹形銀幕最早是半穹形的,1939年,在紐約舉行的一次世界博覽會上,有人用五台放映機把一幅幅巨大的合成畫面放映在半球形的銀幕上
與傳統的影片塗磁或聲光轉換方式對比,穹幕電影採用多軌錄音機放音方式,通過多路專業音響設備放音,達到理想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還音質量,國際上個別穹幕電影廳已採用多路激光還音方式。
Ⅶ 電影院的巨幕是什麼意思
是更大的屏幕,巨幕電影(Huge Screen或IMAX)指放映銀幕比寬銀幕電影的銀幕更寬、縱向高度也大得多,以及銀幕呈環形或穹形等特殊形狀的電影。隨著電視的興起,電影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寬銀幕電影和巨幕電影都是電影不斷發展的產物。
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標準的「巨幕電影」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而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巨幕電影」銀幕出現。 除了銀幕巨大的顯著特徵外,「巨幕電影」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巨幕電影」放映機和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
「巨幕電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電影膠片,有效畫面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三倍。電影畫格越大,所容納的內容就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這也是「巨幕電影」能帶給觀眾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觀影效果的關鍵所在。
(7)電影巨幕怎麼看擴展閱讀:
巨幕電影的共同特點是採用70毫米的寬膠片或多條35毫米膠片、大銀幕,故影像大而清晰,同時伴以立體聲,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巨幕電影正處在發展中,種類較多,變化也較大,較為穩定、使用較多的有以下幾種:
IMAX
IMAX為了大幅增加圖像的解析度,採用了特別的70毫米底片。傳統65毫米底片的圖像尺寸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圖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為了以標准電影的每秒24格來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環幕電影
環幕電影 亦稱圓周電影。1955年美國用11台16毫米攝影機拍攝環幕電影。攝影機安裝在圓台上,拍成11條影片﹔分別在11台放映機上進行同步放映。影院呈圓形,牆上裝有11塊幕,幕高2.4米、總長38米,構成360°圓周。此後,環幕電影又發展為6塊、9塊銀幕。中國試制的是用9塊銀幕。
穹幕電影
穹幕電影 亦稱球幕電影。具有代表性的是奧姆尼麥克斯 (OMNIMAX),它和埃麥克斯一樣,也是用65毫米底片橫向輸片拍攝,用70毫米拷貝橫向輸片放映。影片畫幅面積比標准35毫米的大10倍。
Ⅷ 看萬達IMAX巨幕版電影,總共13排 每排25座,座前面好還是後面好
這個問題主要是看具體影院座位的傾斜度而定,不過萬達的IMAX影廳,基本上傾斜度都是差不多的,通常前4排都是屬於那種太靠前的位置,基本上坐下去頭要仰著看,與屏幕成的角度稍微大了點,也影響3D效果的成像;而太靠後,比如9排以後距離屏幕又偏遠,也會看起來會影響效果。
所以,基本上來說,大致在7、8兩排都不錯,然後具體座位可以14-17都行。
不過看你這圖,好位置基本已經被搞定,看那空了個6排11座,選那個或是18座也行。
如果還滿意的話,請給個採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