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比什麼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比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20 08:16:00

① 為什麼電影比電視劇好看

1.一般看電影比電視劇屏幕大,音響好,效果震撼,情節氛圍渲染更好,更貼切。
2.好的電影能把一個故事濃縮於幾個小時里,連續觀看卻毫無倦意,而且節奏銜接特別好,毫無拖沓多餘的地方,反觀大多數電視劇,難免有不少瑕疵。
。。。當然還有很多因素,例如環境,特效,攝影方式等等。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② 如何評價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個電影有什麼亮點嗎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韓國詩人元泰延執導的一部傳統悲觀主義色彩的電影,故事從一開始的旁白就奠定了一種悲的基調,更是延續著悲的基調走向了更悲的結尾,讓人窒息。整個故事像極了理想主義的愛情,正是抓住了大部分觀影人的這個心理,它才成為了一部及票房與口碑一體的好電影。這個電影的亮點是從一開始選擇進入故事的口就是女主宋媛媛的視角,而整部電影又是一直慣用的電影拍攝手法倒敘,讓觀影人很快進入這部電影渲染的氛圍里。

③ 為什麼說電影比電視劇高一個層次

不能說一定,只是相對而言,不管從投資、導演、演員、劇本等各方面的角度來比較,電影的優勢都大於電視劇。 電影通常只有2個小時,而電視劇少的都有十幾二十集,我想把一個故事濃縮成2小時更難一點還是拍成十幾集更難一點,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吧?

④ 電影比例是什麼

4:3。早期電影的銀幕比例為1.33:1(4:3);在電影剛剛出現的年代,所有電影的畫面大小形狀都是差不多的。我們一般把畫面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比或者就叫做畫面比例)。

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准確地說是1.37:1,但作為標准來說統稱為1.33:1)。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就是說寬度為4個單位,高度為3個單位;這種畫面比例後來被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所接受,稱為學院標准(Academy Standard);

20世紀50年代,剛剛誕生的電視行業面臨著採用何種屏幕比例作為電視標準的問題。為了方便把電影搬上電視屏幕,美國國家電視標准委員會(NTSC)最後決定採用學院標准作為電視的標准比例,這也就是4:3電視畫面比例的由來。這個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電視的主導標准。

電影比例產生電影感的方法

要讓影片直觀產生「電影感」的方法,就是直接將比例修改為現在流行的2.39:1(寬比高)比例,讓16:9的畫面產生黑邊,例如:有些Youtuber的vlog,很常會 看到一段對白介紹結束後,畫面轉到由很多空鏡頭(ex.景物)組成的橋段的時候,上下就會慢慢的跑出黑邊來。

看到這邊時,我們心中就會知道 ,有好戲可看了,甚至是電玩游戲,常常玩到一個關卡結束,就會跑出劇情的過場畫面,這時候上下通常也會跑出黑邊來,目的是告知玩家接下來的畫面不是 游戲,而是劇情,你要耐心看完。 以上種種例子,皆是利用模仿流行的電影畫面比例。

不過,不是每一次產生黑邊都是在模仿電影感,有時是為了讓畫面不要超螢幕,像是早期電視通常為4:3,但為了要播16:9或是2.39:1的格式時 ,就得產生黑邊來,避免畫面超出螢幕范圍,這也就是為何有時看電視時,畫面會被整個黑框包圍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_視頻比例

⑤ 電影到底比電視劇高級在哪些方面電視劇明顯低於電影!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電視劇和電影是有很大區別的,但是共同點都是源於生活,藝術源於生活,做影視也是一種藝術,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電影和電視劇同是都是一種精神物質,對於內行人來說,拍一部好電影往往比拍一部好電視劇要難,涉及到很多創作的東西,劇本的打磨,燈光、造型、美術、場面調度,演員的演技、對時空的把握等等,一部好的電影幾乎是沒有什麼廢畫面的,每一個畫面都是精心設計的,比如,不一樣的燈光體現出不一樣的人物心裡狀態,精煉的台詞沒有任何廢話,每一種構圖方式,運鏡方式,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擺放的物件都是視聽語言的組成,就是用視覺和聽覺在短的時間里把故事講精彩,根據人類大腦的意象思維方式來拍攝電影,這裡面有太多的學術了。電視劇就不同了,是以劇本台詞通過演員來說故事,往往有很多流水賬的方式,不好的畫面可以用空鏡頭代替觀眾也不會覺得突兀,等等,能說的太多。本人就是做影視行業的,電影絕對是影視行業里最高級的。但是兩者都值得尊重。希望你能採納!謝謝

⑥ 為什麼電影比電視劇更受人歡迎

電影在我看來能夠更多的表達創作人的思想情感和藝術思想,而電視由於流水線上的要求以及很多條件限制,很多東西是不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兩者所需要的技術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別。
其實很多也說不定,電視劇雖然在拍攝過程中不講究那麼多技術,比較中規中矩一點,但是在反應生活的真實性以及復雜性可以比電影做得更細膩感人。很多電視劇也是十分火熱,這一方面是受我們工作和學習的限制以至於自己覺得看電視劇十分浪費時間吧;不過對於那些平時比較休閑一點的人們來說卻是一個不錯的調劑品。推薦部電視連續劇《亞歷山大廣場》,德國電影導演法斯賓德的作品。這些也是藝術品,只是看導演想要把他拍成什麼樣的吧。
不過電影確實是一些濃縮的精華。更簡明扼要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對社會的理解,這也是很多導演願意做電影的原因。導演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創作風格去尋求自己心靈的一片凈土,加上一些大牌明星的參與,都無疑使得電影更富有魅力。電影的製作成本也都比較高,而電視上在每集上的壓縮成本無疑大大降低,這使得電視無法與電影做比較。電影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著很大的變換,給我們呈現出一個又一個奇妙的世界,帶給我們一次次各種各樣的沖擊力和震撼力,使得我們的生活似乎離不開電影。
個人對於電視和電影而言,也是更喜歡電影。在電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創作者那份最真摯的熱情和思想情感以及想要表達的東西,在電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靈魂也在不斷地滲入進去,使得我們自己都成為電影的一部分元素。經常我們跟隨著電影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害怕,一起瘋狂,而我們日常生活習性什麼也容易跟隨著電影所呈現的世界而走。想想曾經我們看過的電影吧,那是一連串非常美好的回憶。

⑦ 有沒有比什麼好看的浪漫電影

《戀愛行星》
《對不起,我愛你》《第六感生死緣》《燃情歲月》《宛如天堂》《天使之城》《穿越時空愛上你
》《斷背山》《情書》《生日快樂》《觸不到的戀人[美國版]》《隔世情緣》《未來預想圖》

《梁祝》
《薰衣草》《再說一次我愛你》 《櫻花盛開》《不能說的秘密》《戀之風景》

《情人鑰匙》《請將我遺忘》《接吻》

⑧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電影比電視劇逼格高

我覺得電視劇也很好啊,電視劇更有國民度啊,通過一部電視劇,認識喜歡的人會瞬間多很多,大家通過一個多月的每天視覺轟炸,會很記得電視劇里的演員,而電影就覺得受眾不會那麼廣,很多電影看過就忘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電視劇演員一門心思的往電影券鑽,而且電影演員輕易不會去演電視劇,而且,好像還有電影臉一說,好像是說有些人的臉在電視上可以,但不適合大熒幕,我到現在都不懂,都是演員演戲的,大熒幕和小熒幕差那麼多嗎?

其實是電視劇更考驗演技吧,像韓圈最考驗演技的往往是那種百來集的日日劇,很多演員都要從日日劇開始累積經驗再到迷你劇和電影。演過好電影的演員,接到好的電視劇本子一樣會來演電視劇。不過電影受導演自己的影響更大,所以好的電影藝術性高於迎合大眾的電視劇吧。但這也僅限於好的電影,這個所謂逼格是這部電影的也不是演員的。國內一些過分商業化粉絲向的電影,跟劇情簡單的偶像劇沒有區別。

個人觀點:電影相當於把電視劇的故事壓縮,在壓縮過程中要不失真地展現故事展現導演和編劇想表達出來的東西很難,製作上和演技上都更考驗人(電影被稱作第七藝術)

舉個例子,我看國外電影,除了特別特別大牌的其餘的分不清也懶得認,但是我因為看了《越獄》,對裡面的角色到現在都念念不忘,我覺得說到底還是劇本和演員演繹的問題,有的號稱大製作,也就只是大製作電影而已,像前幾年的《父母愛情》,我倒覺得特別好,到現在也願意看,我覺得導演功力,編劇,還有演員都是重要的,與是否電影電視劇沒很大的關系

⑨ 還有什麼電影比《無名女屍》更恐怖

1.《恐怖游輪》2.《小島驚魂》3.《雙瞳》4.《救我》5.《萬能鑰匙》6.《生吃》7.《關燈後》8.《辛德勒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