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地區——底片掃描——在哪裡——價格——文件大小——解析度
北京有很多可以底片掃描的地方
下面是網友總結的地方
希望對你有用
>>>>>>>>>>>>>>>>>>>>>>>>>>>>>>>>>>>>>
晶麗達牡丹園店(總店),etrs提供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牡丹園小區西里13號
電話: 82089966/82089967
詳見:http://www.jld.com.cn/compinfo/compmap.htm
晶麗達五道口店 (sunqp2000等提供)
地址:五道口電影院旁邊.
電話: 82382519
數碼相片5寸、6寸都是1元/張,有會員卡8折(辦會員卡65元)。
沖底:負片,4.6元/卷,底掃:20元/卷,
正片:12一卷,底掃30一卷,每張4.5M
盛世之星 (cubaw 等提供)
地址:官園立交橋西南角,北京市交管局南100M左右,門臉較冷清
負片:6元/卷
反轉:現在優惠期8塊(到何時就不知道了),原先10塊
放片:135放12寸12塊
數碼:5寸八毛,6寸一元
電話:68314053
營業時間:8:00 - 19:00
服務態度還算不錯.. 出片質量一般,上午送下午可取。
祥生行 (Denero提供)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郵編:100010
電話:84034138,84033426
傳真:84034205
吊掛沖洗,3.5小時取片,
價格:沖負片 4.6元/卷,正片12元/卷,迫沖加價50%
自帶刻錄盤掃負片20元/卷,正片30元/卷,刻盤另加10元(最好自帶移動硬
盤),5M tiff 格式
店內提供4個觀片箱,供應膠卷等攝影耗材附件,價格接近五棵松
辦會員卡洗大片比較便宜:如8X12 14元,打折之後是 9.7元/張
僱傭一群外地年輕人,服務態度比較好
馬路對過是一家鏡框店,收費不高,做工較精細
出索引收費
負面評價見201帖
北京盛世九州圖片社有限公司(FoolDonkey,Taiji等
提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官園胡同1號(官園小學東邊)
郵編:100034
電話:(010)66517144 66517143
傳真:(010)66517143
營業時間好像到晚上八點,上午幾點開門不太清楚,估計八九點應該開門了吧。
辦會員卡的話(一年40元),正片單沖8元,負片5元,還有一些放大和精掃的優惠。
魔術手底掃一卷15,是瀏覽用的小圖,解析度大概在1544*1024,有時候稍大一些。
中成廣告柯達店 (laozhai提供)
電話 (84620117)
是純傳統沖印的柯達店沒有反轉業務
只沖印135彩負 120彩負只沖卷不印片
5寸片 22元一卷 6寸片28.8元一卷 光面絨面都有
地址在芍葯居小區119總站向前50米(119路安定門--芍葯居小區)
奧體東門一直向東走到頭 感覺沒路了也就到了
我的柯達 富士 愛克發卷都在那裡沖洗 現在只用愛克發了(VISTA)
我在那裡沖印已經好幾年了
清晰度 通透感 色彩還原都很好
因為它的放大機是羅敦斯得放大頭質感很好
沖膠卷的質量讓我放心
至少我這幾年底片沒有刀砍斧剁的痕跡
建議愛膠卷喜歡傳統沖印的色友 不妨試一試
註:有負面的評價見第150,287貼。
朝陽醫院東邊的華日店 (耕戰提供)
地址:朝陽醫院東門
負片:5元/卷,約3小時後可取;吊掛,10元/卷,第二天取,反轉迫沖價格:15/卷
反轉:10元/卷,第二天取
掃描:整卷+單沖,總共30元,bmp或jepg格式,6M/張
電分:海德堡S3900,0.8元/M
索引:5寸6元,6寸8元
放片:8寸10元,15寸20元,可當天取
營業時間:8:00 - 20:00
電話:6595-5780
東方明珠(西單店,DeNero提供)
地址:北京宣武門內大街甲6號(地跌西單從西南口出,南行約100米三岔路口向東20米路南)
郵編:100031
電話:66062820
傳真:66070614
價格:不記得了(具體可打電話問他們),比祥升行貴一點,隔天取件交通便利,適合外地色友。
知春路海陸空圖片社(cdonsun提供)
地址:知春路量子銀座旁邊天客隆旁邊,知春路城鐵站路東
服務:負片彩擴,5寸的0.8元/張,值得推薦的是他的擴印機會在相紙的背面列印出來擴印參數來,比如,顏色校正,曝光補償等,非常適合初學者校正自己的曝光經驗。
服務態度不好,但是勉強過得去,底片掃描反轉片:20元每卷,出片質量一般,自帶存儲器。EB3賣38,好亮的菜刀亞!
優點:就是在擴印負片的是後可以提供沖印參數,這點非常好。
缺點:太多了,除了沖洗負片以外,不推薦。
「北斗星」圖片社 含笑出刀提供
交道口第一分公司
電話:010-51661336 64058109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6-7號
北師大第二分公司
電話:58800150 588018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臨19號
建國門第三分公司
電話:65284731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社科院西門)
虎坊橋第四分公司
電話:83521472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崇外大街臨19號
自助式黑白暗房(適合初學者,外地色友/DeNero提供)
地址:東城區東四燈草胡同內,店主是業余愛好者,姓胡
電話:13520565554;65258085(18:00以後)
沖洗膠片(135,120)/卷 15元 (送10英寸樣片一張,膠片裝膠帶保存)
黑白放大 7寸 (國產紙) 3.0元 /張
7寸 (進口紙) 4.0元 /張
12寸 (國產紙) 8.0元 /張
(進口紙) 10.0元 /張
照片裝裱 5.0元 /張
三環內可預約上門取送
Ⅱ 寧波幫其中一名有名人物是誰,他的典型事例。
寧波幫形成後第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清乾嘉時期。這一時期寧波幫海商獲得迅速發展。寧波幫的活動區域不僅在長江和南北洋,而且延伸到海外,經營著合法而頗有規模的對日貿易。由於這一時期寧波幫的大發展,使一個普通的中國沿海地域商幫,一躍成為國內著名商幫。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後,中國已由十大商幫演變為晉幫、粵幫、閩幫和寧波幫四強爭雄的新格局。 寧波幫形成後第二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鴉片戰爭後的數十年 清初寧波幫
。鴉片戰爭後,寧波幫憑借自身特殊的有利條件,迅速介入新興的對外貿易領域,並形成了以買辦商人和進出口商人的為代表的寧波幫新式商人群體。什麼是買辦?買辦就是外資洋行中的中方經理,是中西方貿易的中介人。我們說買辦和進出口商人是新式商人,是因為他們從事的交換,已經不是以小農為交換兩端的傳統交換,而是以中國農產品和西方工業品相交換的國際貿易。這種交換以前所未有的劇烈程度沖擊著中國根深蒂固的自然經濟形態,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掃清道路。 近代寧波幫買辦商人,首先在上海獲得發展。寧波籍在上海第一個買辦是定海人穆炳元。19世紀80年代以後,上海的寧波幫買辦已超過廣東幫而居於買辦集團的首位,直到買辦制度被廢除。通過這一時期的發展,寧波幫確立了近代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上海的霸主地位。 寧波幫形成後第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19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後。其主要特徵是以新式商人為主的寧波幫商人將商業利潤投資於航運業、金融業、工業等新興領域,形成實力雄厚的寧波幫金融資本和工業資本。這一時期的寧波幫以當時我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上海為基地,創造了100個左右全國第一,涌現出一批「大王」,抒寫了中國工商業史上的百年輝煌。下面僅舉十例: 1、1854年,慈溪費綸志、鎮海李也亭、盛植管集銀7萬兩,向英國購買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名為「寶順號」,並配備武裝,為商船護航。 2、1862年,鎮海的葉澄衷在上海開設五金洋雜貨店,這是上海第一家華人開設的五金號,後發展到全國各地設立分號38家,聯號108家,被稱為「五金大王」。 3、1896年,鄞縣的鮑咸昌與其兄咸恩、妹夫夏瑞芳等創辦商務印書館。後來發展成為我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貢獻卓越的大型出版企業。 4、1897年,慈溪嚴信厚、鎮海葉澄衷、定海的朱葆三在上海創辦華人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5、1910年,奉化的王才運在上海南京路創設榮昌祥呢絨西服號。為上海西服業的鼻祖,孫中山曾在該店定製過西服。後來中山先生自己設計、自己試穿的第一套中山裝就在榮昌祥誕生。 6、1912年,鎮海方液仙在上海創辦化學工業社,興辦我國第一家日用化工廠,生產牙粉、牙膏、蚊香、肥皂等,方被稱為中國日用化工奠基人。 7、1915年,鎮海虞洽卿(現為慈溪)創辦的三北航業集團。是當時我國最大的商辦航運集團,其總噸位為9.1萬多噸,約佔全國民族航運業總噸位的七分之一。 8、1922年8月13日,鎮海庄市的董杏生,開創了上海第一 寧波商人邵逸夫
條公共汽車線——由靜安寺到曹家渡線路。 9、1923年,定海周祥生在上海創辦祥生出租汽車行,至1937年公司擁有分行22處,計程車230輛,居上海計程車業之首。 10、定海的劉鴻生,以煤炭行業起家,號稱煤炭大王,1930年創辦的大中華火柴公司,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火柴廠,年生產火柴佔全國四分之一,又被稱火柴大王,以後在全國各地興辦幾十家企業,又被稱企業大王。 在創辦和經營近代企業過程中,寧波幫工商業者涌現了一大批影響廣泛的企業家、金融家,形成了寧波幫近代企業家的群體。寧波幫憑借自己濃厚的經濟實力,廣泛的社會關系,強烈的時代意識,通過這一時期的大發展,這時的寧波幫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商幫。 寧波幫形成後第四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後的數十年。這一時期有一批寧波幫工商業者移資海外各地,但大部分寧波幫工商業人士以香港這個國際自由貿易港為中心繼續發展,其後裔與20世紀80年代以後移居海外各地的寧波籍人士一起,被稱為現代海外寧波幫,他們在海外創造的業績,舉世矚目。 鎮海庄市的包玉剛,1949年初,由上海赴香港定居,先從事進出口貿易,1955年以一條舊貨船起家,開始從事海上航運事業。經過20多年的奮斗,建立起環球航運集團,到70年代末,已擁有大型、巨型輪船200多艘,總噸位2000多萬噸,超過當時美國或蘇聯國家所屬船隊總噸位,居世界航運業之首。被國際獨立船東協會推選為主席,成為世界船王。進入80年代以後,相繼收購英資集團的九龍倉和會德豐洋行股權,並投資國泰、港龍兩家航空公司,其經營范圍遍及航運、地產、酒店、傳播、航空、倉儲、碼頭、貿易等。 鎮海庄市的邵逸夫。1925年與兄長在上海開設天一影片公司,1926年與三哥邵仁枚赴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後成立「邵氏兄弟公司」,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兄弟幾十年來,共拍攝了1000多部影片,並獲得了各種國際獎的有32部影片。很多影片充滿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情節,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與贊揚。他在港、澳、台和東南亞以及日本、韓國、印度等地擁有電影院200家,每天光顧的觀眾可達100萬人次。70年代,邵氏兄弟涉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業。被稱為影視大王。他被香港推為十大富豪之一和最成功的十大企業家之一。 鎮海庄市的包從興,1946年去香港,先後經營電子業、紡織業。1960年後,在非洲迦納創辦紡織廠,後發展成大型紡織企業集團,為非洲紡織業之冠,1965年周恩來總理訪問非洲時,曾單獨接見包從興。 鎮海的張敏鈺是台灣的水泥大王;鎮海的傅在源被譽為東京的雜糧大王;鎮海的張濟民被稱為美國「新加州地產大王」;鎮海的應行久1973年在美國買下紐約世貿中心107層摩天大樓頂層,開設禮品店,(後在9.11事件中被毀)1979年被選為全美華僑總會董事長。 還有鄞縣籍寧波幫人士也在海外創造了顯著業績。王寬誠是香港著名企業家,原香港總商會會長;陳廷驊是香港棉紡大王;曹光彪是香港毛紡業大王;李惠利是香港鍾表大王;邱德根是香港娛樂大王;王傳麟是台灣棉紡大王;范歲久在丹麥開設「大龍食品廠」,從事春卷加工與銷售,後稱春卷大王。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香港、澳門的回歸,海外以及港澳台積極投資內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寧波幫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這種 天下寧波幫
情況下,海外寧波幫與新興的內地寧波籍人士實際上正在融合為新型的現當代寧波幫。這個正在崛起的現當代寧波幫已經產生了若干新的組織。如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不少城市成立了以寧波籍人士為主體的寧波經濟建設促進會。特別是上海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和寧波同鄉聯誼會,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出版《海上寧波人》會刊。我們鎮海中興學校校友會上海聯絡處還是他們的團體會員。這些協會既能適應新的社會現實,又帶有鮮明的鄉親色彩,對於溝通信息,加強交流,增進了解,解決困難,促進寧波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編輯本段歷史貢獻
Ⅲ 高分!北京哪有可以沖holga 120n 膠卷的地方
沖片子不錯的幾家店,提供參考
晶麗達牡丹園店(總店),etrs提供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牡丹園小區西里13號
電話: 82089966/82089967
詳見:http://www.jld.com.cn/compinfo/compmap.htm
晶麗達五道口店 (sunqp2000等提供)
地址:五道口電影院旁邊.
電話: 82382519
數碼相片5寸、6寸都是1元/張,有會員卡8折(辦會員卡65元)。
沖底:負片,4.6元/卷,底掃:20元/卷,
正片:12一卷,底掃30一卷,每張4.5M
盛世之星 (cubaw 等提供)
地址:官園立交橋西南角,北京市交管局南100M左右,門臉較冷清
負片:6元/卷
反轉:現在優惠期8塊(到何時就不知道了),原先10塊
放片:135放12寸12塊
數碼:5寸八毛,6寸一元
電話:68314053
營業時間:8:00 - 19:00
服務態度還算不錯.. 出片質量一般,上午送下午可取。
祥生行 (Denero提供)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郵編:100010
電話:84034138,84033426
傳真:84034205
吊掛沖洗,3.5小時取片,
價格:沖負片 4.6元/卷,正片12元/卷,迫沖加價50%
自帶刻錄盤掃負片20元/卷,正片30元/卷,刻盤另加10元(最好自帶移動硬
盤),5M tiff 格式
店內提供4個觀片箱,供應膠卷等攝影耗材附件,價格接近五棵松
辦會員卡洗大片比較便宜:如8X12 14元,打折之後是 9.7元/張
僱傭一群外地年輕人,服務態度比較好
馬路對過是一家鏡框店,收費不高,做工較精細
出索引收費
負面評價見201帖
北京盛世九州圖片社有限公司(FoolDonkey,Taiji等
提供)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官園胡同1號(官園小學東邊)
郵編:100034
電話:(010)66517144 66517143
傳真:(010)66517143
營業時間好像到晚上八點,上午幾點開門不太清楚,估計八九點應該開門了吧。
辦會員卡的話(一年40元),正片單沖8元,負片5元,還有一些放大和精掃的優惠。
魔術手底掃一卷15,是瀏覽用的小圖,解析度大概在1544*1024,有時候稍大一些。
中成廣告柯達店 (laozhai提供)
電話 (84620117)
是純傳統沖印的柯達店沒有反轉業務
只沖印135彩負 120彩負只沖卷不印片
5寸片 22元一卷 6寸片28.8元一卷 光面絨面都有
地址在芍葯居小區119總站向前50米(119路安定門--芍葯居小區)
奧體東門一直向東走到頭 感覺沒路了也就到了
我的柯達 富士 愛克發卷都在那裡沖洗 現在只用愛克發了(VISTA)
我在那裡沖印已經好幾年了
清晰度 通透感 色彩還原都很好
因為它的放大機是羅敦斯得放大頭質感很好
沖膠卷的質量讓我放心
至少我這幾年底片沒有刀砍斧剁的痕跡
建議愛膠卷喜歡傳統沖印的色友 不妨試一試
註:有負面的評價見第150,287貼。
朝陽醫院東邊的華日店 (耕戰提供)
地址:朝陽醫院東門
負片:5元/卷,約3小時後可取;吊掛,10元/卷,第二天取,反轉迫沖價格:15/卷
反轉:10元/卷,第二天取
掃描:整卷+單沖,總共30元,bmp或jepg格式,6M/張
電分:海德堡S3900,0.8元/M
索引:5寸6元,6寸8元
放片:8寸10元,15寸20元,可當天取
營業時間:8:00 - 20:00
電話:6595-5780
東方明珠(西單店,DeNero提供)
地址:北京宣武門內大街甲6號(地跌西單從西南口出,南行約100米三岔路口向東20米路南)
郵編:100031
電話:66062820
傳真:66070614
價格:不記得了(具體可打電話問他們),比祥升行貴一點,隔天取件交通便利,適合外地色友。
知春路海陸空圖片社(cdonsun提供)
地址:知春路量子銀座旁邊天客隆旁邊,知春路城鐵站路東
服務:負片彩擴,5寸的0.8元/張,值得推薦的是他的擴印機會在相紙的背面列印出來擴印參數來,比如,顏色校正,曝光補償等,非常適合初學者校正自己的曝光經驗。
服務態度不好,但是勉強過得去,底片掃描反轉片:20元每卷,出片質量一般,自帶存儲器。EB3賣38,好亮的菜刀亞!
優點:就是在擴印負片的是後可以提供沖印參數,這點非常好。
缺點:太多了,除了沖洗負片以外,不推薦。
「北斗星」圖片社 含笑出刀提供
交道口第一分公司
電話:010-51661336 64058109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6-7號
北師大第二分公司
電話:58800150 588018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臨19號
建國門第三分公司
電話:65284731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社科院西門)
虎坊橋第四分公司
電話:83521472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崇外大街臨19號
自助式黑白暗房(適合初學者,外地色友/DeNero提供)
地址:東城區東四燈草胡同內,店主是業余愛好者,姓胡
電話:13520565554;65258085(18:00以後)
沖洗膠片(135,120)/卷 15元 (送10英寸樣片一張,膠片裝膠帶保存)
黑白放大 7寸 (國產紙) 3.0元 /張
7寸 (進口紙) 4.0元 /張
12寸 (國產紙) 8.0元 /張
(進口紙) 10.0元 /張
照片裝裱 5.0元 /張
三環內可預約上門取送
知春路海陸空圖片社
地址:知春路量子銀座旁邊天客隆旁邊,知春路城鐵站路東
服務:負片彩擴,5寸的0.8元/張,值得推薦的是他的擴印機會在相紙的背面列印出來擴印參數來,比如,顏色校正,曝光補償等,非常適合初學者校正自己的曝光經驗。
服務態度不好,但是勉強過得去,底片掃描反轉片:20元每卷,出片質量一般,自帶存儲器。EB3賣38,好亮的菜刀亞!
優點:就是在擴印負片的是後可以提供沖印參數,這點非常好。
缺點:太多了,除了沖洗負片以外,不推薦。
我推薦3家比較專業的
1、「北斗星」圖片社,總店在交道口,不會沒聽說吧~~~
交道口第一分公司
電話:010-51661336 64058109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6-7號
北師大第二分公司
電話:58800150 588018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臨19號
建國門第三分公司
電話:65284731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社科院西門)
虎坊橋第四分公司
電話:83521472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崇外大街臨19號
中國攝影家協會指定圖片製作企業。
97年至03年全國攝影業百強名列第二
北斗星圖片社(以下簡稱北斗星),始建於1992年,主營購銷照相器材、感光材料、圖片製作。總資產7000萬,員工近100人,擁有交道口,虎房橋,工體,北師大,白廣路,建國門,平谷七家分店,成為圖片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良好信譽度的企業。
北斗星始終在行業內技術領先的地位。近年來先後斥巨資引進了美國聖保利克Lightjet5000專業數碼激光放大機、海德寶Primescan7100滾筒掃描儀、ColexE-6反轉片吊掛沖洗機、兩台富士350激光數碼擴印機設備,以及完整的標準的產品質量體系,滿足了商業印刷、展覽展示、廣告等多方面的市場需求,在專業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並為攝影人士和普通圖片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個性化產品服務。
本企業成功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成為圖片行業中首家按國際質量體系最新版本規范管理和運作的圖片社。專業水準、完美服務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我們始終如一的堅信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顧客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期待著與您建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2002年10月,北斗星被北京市商委列入節日重點監測的單位,成為與麥當勞.全聚德.百貨大樓等知名企業一起,被納入國家信息管理系統的北京唯一的圖片社。
北斗星硬體環境
目前北斗星擁有的主要設備有:
專業數碼激光放大機Lightjet5000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超高速激光曝光數碼沖印設備。
專業電分儀Primescan7100滾筒式掃描儀、Imacon公司Flextight 848掃描儀、NCAD NovaJet 850型噴繪機
專業沖洗設備Colex DD30-80型E-6吊掛機、Colex DD30-80型C-41吊掛機、 Durst黑白吊掛機。
放大設備Devere 507放大機、KODAK HK877巨幅放大機。
民用設備Frontier350(數碼激光擴印放大機,市場上稱為「魔術手」,其真名 應為「先行者」或「開拓者」,富士產品) 二套。
KODAK 52R六套、KODAK 94R二套、FUJI SFA-270一套、KODAK DES5080一套、FUJI FA-720二套及各 種輔助設備。
2、西客站邊上「今日捷誠」,還是騰龍總代理~~~相當不錯
老闆是我以前同事,不過人家混大了……
3、亞運村「黃山」,這個沒親身體驗,聽說不錯~~~
黃山圖片社成立於1995年,1997年在北京首家引進APS先進攝影系統和DES數碼影像系統;1999年率先通過柯達公司"世界級品質認證",照片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2001年引進諾日士最先進的2901數碼擴印機,是北京第一家柯達數碼影像店,是北京首家柯達A級圖片社。2002年又與諾日士合作,將黃山圖片社作為諾日士設備的展示店。
黃山圖片社目前有六家門店,其中西三環總政店和亞運村店都配備了諾日士2901數碼擴印機。各店均可接收數碼擴印和傳統膠卷沖擴,全方位、高質量的為您提供影像作服務,並為您提供相關商品和器材。
亞運村總店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慧忠里B區123號
電話: 010- 64958723
總政分店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16號(中國劇院門口)
電話: 010- 68462069
清華大學分店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郵局旁
電話: 010- 62780339
學院路分店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17號平房
電話: 010- 82385416
Ⅳ 蕪湖南陵 什麼小吃 最誘人好吃推薦一下。
1、十字街北面的 峰波堂的酸菜魚可以
2、小洞天的水煮肉片可以
3、南面小巷子裡面 老奶奶的小乾子好吃 他家的餛飩還有干絲也好吃.東門貌似沒撒吃的哈!!
4、五小那邊的 福建千里香餛飩也還可以 吃多了 現在去感覺肉不是很多了
5、施記的不老雞 辣椒很厲害
6、南苑新村對門的 小吃店 很小的一家 他家的凍面條可好吃了
7、北門還有家 十三香小龍蝦 味道不錯
8、南陵的冰湯 1塊一碗 說又好喝又便宜 都夏天才有了
9、北門印刷廠邊上的湯家正宗小刀面
10、下晚的時候在峰波堂門前有家鹽水鴨也好吃
11、南門海欣超市門口的小彭家烤鴨好切
12、晚上十字街老不子家小乾子不錯,對面的趙家小籠包子味道更棒
13、早上文廟路上的淮南牛肉湯干拌面不錯
14、西門口的郭家風味水餃更是最好!
15、弋江的三老太羊肉,在中山公園好吃吧旁邊開了一個!冬天吃很過癮,哈哈!
16、祥生花園香辣蝦,也很不錯的哦!
17、金都路上順風飯店的老鴨湯(比界山的更好切)
18、還有就是十字街歪子家燒烤不錯,原建委對面的桂林米線好切。
19、交警大隊或五里轉盤的205面條;
20、利民南路籍利隔壁的小菜飯
21、十字街竹青巷口頭的渣肉飯;
22、南港旁邊的雪菜排骨麵;
23、荷花塘小區的剪包加稀飯。
24、利民路的順風飯店;北門的金林飯店;金陵購物後的野味館;另外就是幾個鄉鎮的土菜。
25、五小文廟路有家南昌瓦罐湯不錯.
Ⅳ 在滁州影視城祥生十里附近有打牆洞師傅電話號碼嗎
在徐州影視城相聲十里附近有打牆洞,師傅號電話號碼。這個你到勞務市場找一下就行了。
Ⅵ 寧波幫的形成發展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商人都湧向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經商,形成了商幫,當時較著名的商幫有「廣幫」、「徽幫」、「閩幫」等,但有些商幫逐步衰落,銷聲匿跡,而「寧波幫」歷久不衰,不斷發展、壯大,尤其是在港、澳、台等地的「寧波幫」企業家,更是舉世聞名。江南靖士《寧波幫》詩:「多俊生東浙,去來天下通。幫幫經濟競,代代績榮隆。捐獻酬孫總,稱揚憶鄧公。綜先覽陳展,志作豈人同!」(《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
寧波商幫的形成是在明朝後期到清朝初期。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寧波商人在北京創設鄞縣會館。(商人會館是一種同鄉商人組織,其功能主要是通過同鄉聚會、祭神以及各種公益活動,聯絡感情,促進互助,排憂解難,增強對外幫商人的競爭能力)。鄞縣會館創立的時間在明朝萬曆到天啟這一時期,創辦者是鄞縣在京的葯業商人。稍晚於鄞縣會館的是清初創立的浙慈會館,即「浙江省慈溪縣成衣行業商人會館」。
所以明末清初為寧波商幫初始形成階段,其主要活動地域在北京,主要經營行業是葯材業和成衣業。
在明清時期,中國已形成了十大商幫。他們是:山西商幫(晉幫)、徽州商幫(徽幫)、陝西商幫、洞庭商幫、江右商幫(江西)山東商幫、廣東商幫(粵幫)、福建商幫(閩幫)、寧波商幫、龍游商幫(浙江)。
寧波幫形成後第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清乾嘉時期。這一時期寧波幫海商獲得迅速發展。寧波幫的活動區域不僅在長江和南北洋,而且延伸到海外,經營著合法而頗有規模的對日貿易。由於這一時期寧波幫的大發展,使一個普通的中國沿海地域商幫,一躍成為國內著名商幫。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後,中國已由十大商幫演變為晉幫、粵幫、閩幫和寧波幫四強爭雄的新格局。
寧波幫形成後第二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鴉片戰爭後的數十年。
鴉片戰爭後,寧波幫憑借自身特殊的有利條件,迅速介入新興的對外貿易領域,並形成了以買辦商人和進出口商人的為代表的寧波幫新式商人群體。什麼是買辦?買辦就是外資洋行中的中方經理,是中西方貿易的中介人。我們說買辦和進出口商人是新式商人,是因為他們從事的交換,已經不是以小農為交換兩端的傳統交換,而是以中國農產品和西方工業品相交換的國際貿易。這種交換以前所未有的劇烈程度沖擊著中國根深蒂固的自然經濟形態,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掃清道路。
近代寧波幫買辦商人,首先在上海獲得發展。寧波籍在上海第一個買辦是定海人穆炳元。19世紀80年代以後,上海的寧波幫買辦已超過廣東幫而居於買辦集團的首位,直到買辦制度被廢除。通過這一時期的發展,寧波幫確立了近代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上海的霸主地位。
寧波幫形成後第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19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後。其主要特徵是以新式商人為主的寧波幫商人將商業利潤投資於航運業、金融業、工業等新興領域,形成實力雄厚的寧波幫金融資本和工業資本。這一時期的寧波幫以當時我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上海為基地,創造了100個左右全國第一,涌現出一批「大王」,抒寫了中國工商業史上的百年輝煌。下面僅舉十例:
1、1854年,慈溪費綸志、鎮海李也亭、盛植管集銀7萬兩,向英國購買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名為「寶順號」,並配備武裝,為商船護航。
2、1862年,鎮海的葉澄衷在上海開設五金洋雜貨店,這是上海第一家華人開設的五金號,後發展到全國各地設立分號38家,聯號108家,被稱為「五金大王」。
3、1896年,鄞縣的鮑咸昌與其兄咸恩、妹夫夏瑞芳等創辦商務印書館。後來發展成為我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貢獻卓越的大型出版企業。
4、1897年,慈溪嚴信厚、鎮海葉澄衷、定海的朱葆三在上海創辦華人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5、1910年,奉化的王才運在上海南京路創設榮昌祥呢絨西服號。為上海西服業的鼻祖,孫中山曾在該店定製過西服。後來中山先生自己設計、自己試穿的第一套中山裝就在榮昌祥誕生。
6、1912年,鎮海方液仙在上海創辦化學工業社,興辦我國第一家日用化工廠,生產牙粉、牙膏、蚊香、肥皂等,方被稱為中國日用化工奠基人。
7、1915年,鎮海虞洽卿(現為慈溪)創辦的三北航業集團。是當時我國最大的商辦航運集團,其總噸位為9.1萬多噸,約佔全國民族航運業總噸位的七分之一。
8、1922年8月13日,鎮海庄市的董杏生,開創了上海第一條公共汽車線——由靜安寺到曹家渡線路。
9、1923年,定海周祥生在上海創辦祥生出租汽車行,至1937年公司擁有分行22處,計程車230輛,居上海計程車業之首。
10、定海的劉鴻生,以煤炭行業起家,號稱煤炭大王,1930年創辦的大中華火柴公司,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火柴廠,年生產火柴佔全國四分之一,又被稱火柴大王,以後在全國各地興辦幾十家企業,又被稱企業大王。
在創辦和經營近代企業過程中,寧波幫工商業者涌現了一大批影響廣泛的企業家、金融家,形成了寧波幫近代企業家的群體。寧波幫憑借自己濃厚的經濟實力,廣泛的社會關系,強烈的時代意識,通過這一時期的大發展,這時的寧波幫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商幫。
寧波幫形成後第四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後的數十年。這一時期有一批寧波幫工商業者移資海外各地,但大部分寧波幫工商業人士以香港這個國際自由貿易港為中心繼續發展,其後裔與20世紀80年代以後移居海外各地的寧波籍人士一起,被稱為現代海外寧波幫,他們在海外創造的業績,舉世矚目。
鎮海庄市的包玉剛,1949年初,由上海赴香港定居,先從事進出口貿易,1955年以一條舊貨船起家,開始從事海上航運事業。經過20多年的奮斗,建立起環球航運集團,到70年代末,已擁有大型、巨型輪船200多艘,總噸位2000多萬噸,超過當時美國或蘇聯國家所屬船隊總噸位,居世界航運業之首。被國際獨立船東協會推選為主席,成為世界船王。進入80年代以後,相繼收購英資集團的九龍倉和會德豐洋行股權,並投資國泰、港龍兩家航空公司,其經營范圍遍及航運、地產、酒店、傳播、航空、倉儲、碼頭、貿易等。
鎮海庄市的邵逸夫。1925年與兄長在上海開設天一影片公司,1926年與三哥邵仁枚赴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後成立「邵氏兄弟公司」,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兄弟幾十年來,共拍攝了1000多部影片,並獲得了各種國際獎的有32部影片。很多影片充滿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情節,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與贊揚。他在港、澳、台和東南亞以及日本、韓國、印度等地擁有電影院200家,每天光顧的觀眾可達100萬人次。70年代,邵氏兄弟涉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業。被稱為影視大王。他被香港推為十大富豪之一和最成功的十大企業家之一。
鎮海庄市的包從興,1946年去香港,先後經營電子業、紡織業。1960年後,在非洲迦納創辦紡織廠,後發展成大型紡織企業集團,為非洲紡織業之冠,1965年周恩來總理訪問非洲時,曾單獨接見包從興。
鎮海的張敏鈺是台灣的水泥大王;鎮海的傅在源被譽為東京的雜糧大王;鎮海的張濟民被稱為美國「新加州地產大王」;鎮海的應行久1973年在美國買下紐約世貿中心107層摩天大樓頂層,開設禮品店,(後在9.11事件中被毀)1979年被選為全美華僑總會董事長。
還有鄞縣籍寧波幫人士也在海外創造了顯著業績。王寬誠是香港著名企業家,原香港總商會會長;陳廷驊是香港棉紡大王;曹光彪是香港毛紡業大王;李惠利是香港鍾表大王;邱德根是香港娛樂大王;王傳麟是台灣棉紡大王;范歲久在丹麥開設「大龍食品廠」,從事春卷加工與銷售,後稱春卷大王。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香港、澳門的回歸,海外以及港澳台積極投資內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寧波幫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這種
情況下,海外寧波幫與新興的內地寧波籍人士實際上正在融合為新型的現當代寧波幫。這個正在崛起的現當代寧波幫已經產生了若干新的組織。如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不少城市成立了以寧波籍人士為主體的寧波經濟建設促進會。特別是上海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和寧波同鄉聯誼會,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出版《海上寧波人》會刊。我們鎮海中興學校校友會上海聯絡處還是他們的團體會員。這些協會既能適應新的社會現實,又帶有鮮明的鄉親色彩,對於溝通信息,加強交流,增進了解,解決困難,促進寧波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Ⅶ 蚌埠卷煙廠的煙廠歷史
蚌埠卷煙廠是安徽最大的卷煙廠。它原名為東海煙廠。 1958年由一家地方國營煙廠和一家公私合營煙廠合並而成。蚌埠卷煙廠的歷史,是一部閃耀著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也是一部蚌埠地區煙草工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的歷史。鳳陽產煙區和門檯子烤煙廠據史料記載,煙草原產美洲,16世紀明萬曆年間,由南洋傳入我國。早在明末清初,鳳陽開始種植煙草,至晚清煙田已遍全縣。
鳳陽城西留守師和劉府小塔寺的「皮絲煙」,油分足、彈性強,譽馳黃淮一帶。每年秋天,享有盛名的鳳陽煙草,總是引來不少山東、河南和皖北的商人登門求購。自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民國初年,鳳陽以產煙歷史悠久、水陸交通便利,而被英美煙草公司看中。
1917年,英美煙草公司派員攜帶烤煙種(佛光種)來到鳳陽,經實地勘查,選劉府官園村先行試種。為使煙農改種烤煙,外國老闆們發放煙種,傳授栽培方法,提供器材,介紹烘烤技術,援建炕房,高價收購煙草。優厚的經濟收入,對生活貧苦的煙農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力,僅二三年光景,烤煙便在鳳陽的劉府、武店和十五營一帶,逐漸取代了曬煙的傳統地位。煙草生產季節性強。每年秋季收購上來的大量初炕原煙,仍含許多水分,易霉變,必須復烤,才能長久貯存,適應卷制工業均衡生產的需要。為此,英美煙草公司又於1919年在門檯子買地100餘畝,投資興建一座工廠,專營煙葉收購和復烤,這就是人們熟知的門檯子烤煙廠。經兩年多的籌建,烤煙廠於1921年正式投產。
建廠初期,廠內僅兩棟倉庫,一間大型烤煙房,內有5台1.2噸的鍋爐,一台7.5馬力蒸汽動力帶動復烤機運轉工作,每日可復烤煙葉200擔。當時,這在國內已是數一數二,在國外同行業中,也稱得上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大工廠了。這家外資興辦的工廠,長年僱工20人,旺季臨時招雇400人,平均每年開工不足4個月。工廠事務,託付予一個名叫王耀庭的天津人經管。武店地主王仰之,在鳳陽一帶人事熟、家資厚,也被英美煙草公司聘作經紀人。隨著栽培技術的廣泛普及,烤煙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到了30年代,煙田已越出縣界,跨過淮河,延伸到定遠、五河、懷遠、靈璧。
由於煙農的精心培植,加之良好的氣候、土壤條件,煙葉品質也愈顯優良,逐漸形成了獨有的特色。鳳陽烤煙,葉肥梗細,質地細密,烤制後,葉色金黃,香氣馥郁,口味醇和,雖稍有雜氣,但易燃燒,少刺激,屬烤煙類中的濃香型。行家們喻之為「中葯里的甘草」——甘甜、潤喉、提神,是製作中檔煙的上好原料,也是高檔煙配料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豐產優質的鳳陽烤煙,在我國煙草生產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至抗日戰爭前夕,安徽鳳陽及山東濰坊、河南襄城,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三個烤煙產地。
每年初秋,新煙出炕。英美煙草公司趁機壓級壓價,對煙農盤剝勒索。成千上萬擔廉價煙葉,在門檯子復烤後,裝入大木桶(一桶1000磅),隨車源源運抵上海。其中少量的遠涉重洋運往歐美,大量的在上海就地卷製成各種香煙,銷行全國。大來煙廠的興衰蓬勃發展的煙草種植業,為蚌埠地區卷煙工業的興起准備了充裕的原料。進入20年代,津浦鐵路通車已有10多年的歷史。蚌埠,作為一個新興城鎮,已初具規模,運輸業、商業、服務業和糧食加工業等相繼建立。隨著各行各業的發展,社交活動日益頻繁,香煙(當時稱洋煙或紙煙)比起旱煙和水煙,美觀體面,攜帶方便,被越來越多地用於交際場合,從而又為卷煙生產提供了商品市場。
1925年,英美煙草公司的翻譯范玉田,在太平街買下一塊地皮和50多間房屋(今三十二中),另外吸收少量股份,籌措資金,從上海購回兩部「花旗」牌卷煙機和部分設備,請來幾位上海技工,辦起一家卷煙廠,也就是蚌埠歷史上最早的卷煙廠——大來煙廠。大來煙廠於1926年春開工,50多間平房改建成了車間和倉庫。在撕煙、切絲、卷制、包裝幾道工序中,僅卷煙使用機器,其他均手工操作。
全廠130多人,大多是當地無業市民,幾位上海技工負責配料、操作和維修機器。生產原料,煙葉來自鳳陽,盤紙、香精購於上海,煙包上的商標也在上海印製。大來煙廠首批生產「來富」牌香煙,這是蚌埠最早的一個香煙品種。「來富」牌是一種中檔煙,煙包淺黃色,商標上畫著一條狗,其意源於「貓來窮,狗來富」這句中國俗話。煙廠創建人范玉田原籍天津,雖多年受雇於英美煙草公司,但對卷煙生產不甚了了。
工廠開業之後,因經營不善,產品質次價高,在市場上遠遠不是上海同類香煙的對手。第三年,范玉田病故。這時,工廠已經虧空,負債累累,為償還債務,只得將廠房賣給了王仰之。王銳意圖強,決心重整旗鼓,招楊樹誠(即楊三,寶興麵粉廠老闆)等人入股,募集股金,並對工廠的領導層作了大刀闊斧的改組,兩個精通業務的寧波人被推舉出來管理工廠:支起眉任經理,分管財會商務;桂寶鼎任廠長,過問生產技術。
改組之後,生產漸有起色,產品銷路隨即打開。工廠日產香煙近10箱,產銷趨於平衡。「來富」牌香煙在市場立腳之後,大來煙廠又生產一種「蚌精」牌香煙。煙包上畫有一隻河蚌,張開兩翼蚌殼,其間立一古裝美女。這一裝潢設計,不但色調鮮麗,而且與史書所載沿淮盛產河蚌可育珍珠的傳說相照應,想像力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20年代末,蚌埠市場出現手工煙。手工煙因不納稅,當時又稱私煙。一些無業市民從煙行買來煙葉,又從商店買回盤紙和香精,自行切絲、配料,用手推子(簡陋的卷煙工具,木製品)卷制煙支,自產自銷。或擺攤出售,或沿街叫賣,或整包銷出或論支計價,銷售方式十分靈活。吸用者大都是搬運工人和進城農民。由於手工煙不納稅,價錢低,薄利多銷,尚能養家糊口,所以至抗日戰爭前夕,手工煙個體戶已發展到240家。廉價的手工煙充塞市場,搶了大煙廠的生意,影響了當地稅收。
當局計劃分四批取締手工煙,兩年結束。但不久,抗日戰爭爆發,這一計劃未能完全實施。1937年春,中日戰端一觸即發,國內彌漫著戰爭氣氛。為避戰亂,大來煙廠決定遷出蚌埠,支起眉出面與劉府煙行老闆李席珍洽商約定,暫租借其煙行維持生產。夏天,大來煙廠的機器設備陸續運至劉府安裝。不久。盧溝橋事變發生,日軍大舉入侵,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大來煙廠復工不到兩個月,蚌埠淪陷,日軍隨即出兵鳳陽。支起眉、桂寶鼎、李席珍丟下工廠去四川,廠房遂為日軍佔用,作為兵營。至此,開業12年之久的大來煙廠毀於戰亂。
淪陷期間 抗日戰爭初期,日本煙草公司接管了英美煙草公司在淪陷區的全部資產,壟斷了鳳陽、蚌埠乃至整個華東的煙草收購業。當時的蚌埠煙葉收購點就設在寶興麵粉廠南邊的大院內(今第三毛紡廠)。為了一家獨利,淪陷區的私營煙廠也遭禁絕。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第五個年頭,禁令有所鬆弛。蚌埠和皖北市場香煙短缺,精於生財之道的楊三,買通日本軍方,以大來煙廠股東的身份,把支起眉丟下的兩部卷煙機從劉府運回蚌埠,同上海人周子林合作,在寶興麵粉廠院內開了一家卷煙廠,仍以大來煙廠作為廠名。這家工廠由楊三出錢、出人,周子林提供技術和管理經驗。廠房實際上就是一座樓(即寶興北樓),樓上包煙,樓下卷煙。切絲機、卷煙機、烘絲機等設備靠馬達帶動,由寶興麵粉廠發電機輸送電力,生產方式比較先進。全廠約100人,生產「三駝」、「紅槍」、「飛剪」三種香煙。其中「三駝」牌香煙氣濃、勁頭足,頗適北方人口味,曾一度遠銷天津,被天津人譽為「小炮台」。 卷煙業的高額利潤,吸引著來自揚州的兄弟倆——姜寅觀、姜宏觀。當時兄姜寅觀在老大街(今青年街北段)開一「同生布店」,弟姜宏觀協助其父姜松岩在米坊街(今青年街南段)經營「祥生錢庄」。1943年底,兄弟倆湊了3000元,在天橋東端(今和平電影院)創辦了「兄弟煙廠」。起初,全廠150人、42間房屋、3部手搖卷煙機和1台壓梗機,半年後又添置了1台大型卷煙機和1台發電機。兄弟煙廠首批生產「寶錢」、「寶馬」兩種香煙。新牌號上市,顧客不認,產品積壓,眼看生產難以維持、為了打開銷路,姜家兄弟採取了兩條措施:一、扎一輛彩車,敲鑼打鼓開上街去,宣傳產品,招攬顧客;二、在煙包里放入彩票,購者中彩有獎,彩票上繪有《水滸傳》、《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畫像,中彩者可持彩票來廠領獎,頭彩獎自行車一輛,二彩獎電唱機一台或毯子一條,三彩獎水瓶、毛巾等生活用品。半年後,煙販紛紛前來訂貨,銷路從此打開。在此基礎上,姜家兄弟又增加生產「聖母」牌、「橄欖」牌香煙,擴大了花色品種;聘請上海技工改進配方,添加香料,著力提高香煙的內在質量,從而使得該廠香煙擁有越來越多的吸用者。尤其是「寶錢」牌,煙支飽滿,香濃味醇,不僅在蚌埠地區暢銷無阻,還被煙販們運至徐州、開封、揚州等地,與滬產煙和當地名牌煙爭奪市場。
至解放前夕,兄弟煙廠已發展到500多人,擁有108間房屋、3部大型卷煙機,日產香煙40餘箱,成為蚌埠乃至全安徽首屈一指的大煙廠。1945年5月,由幾個劉府人辦的江淮煙廠開業。原劉府煙行老闆李席珍任經理,天成布店房東康振林為副經理,李席珍的堂弟李石如為廠長,廠址在舞台街和勝利路的交會處(今一中大門稍東,舊址已不存)。全廠近100人,10餘間房屋,1部手搖卷煙機,日產2箱「精忠」牌香煙。年底,增添1部大型卷煙機,1台發電機,日產量增至7箱,生產穩步發展。空前而暫短的繁榮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黨政府把剛從日本人手中接管過來的門檯子烤煙廠,改為第九後方醫院,煙農只得把煙葉運到蚌埠出賣。在當時百業蕭條的境況下,蚌埠煙草收購業卻畸形發展,進入鼎盛時期。據資料統計,日本投降後短短兩年內,蚌埠私營煙行猛增至107家。
三徑街(今太平街南段)是煙行集中的地方,從今天的第一制線廠到南崗一路加油站,有萬和煙行、大成煙行、興隆煙行、信大煙行……幾乎一家挨著一家。新煙上市的時候,這里車水馬龍,每天成交數百擔煙葉。為了維護本行業的經濟利益,協調本行業內部的各方面關系,蚌埠煙行工會於1946年秋成立。本地蔣家崗人蔣卓章,被推為蚌埠煙行工會會長。興旺的煙草收購業,刺激著卷煙工業的發展,為其帶來了空前而暫短的繁榮。
1946年至1947年間,蚌埠煙廠蜂起,出現了一股「煙廠熱」。短短兩年之內,煙廠從3家增至61家,生產上百種香煙。60餘家煙廠散落在從火車站到南崗一路這一狹長地段。或位於鬧市,或處於近郊,或臨街而建,有的為一家獨資經營,大部分則是多家合股興辦。其中除幾家大煙廠,如大來、兄弟、裕民、匯豐、慶華、江淮、中興、福豐,使用大機器生產外,其餘的數十家,生產方式落後,僅屬手工業作坊類型。譬如,當時的褲襠街(今中區菜市口)就有3家煙廠,廠與廠僅數步之隔。各廠均2間平房,10來個人,1部手搖卷煙機,規模甚小。這些小煙廠因無資金周轉,一旦產品滯銷,便即刻倒閉。當時舞台街中段,有一家小煙廠,從開業到倒閉先後僅5天,以致該廠歇業數月之後,許多同行還不知這里曾有過一家煙廠。
在眾多的中小煙廠中也有辦得出色的,如匯中煙廠、淮光煙廠、派克煙廠。匯中煙廠由18家股東合資籌建,於1946年10月投產。18家股東大部分是煙販和手工煙個體戶,投份多則1000元,少則只100元,山東煙販王鳳和任廠長,廠址設在舞台街與六安街(今建國路)的交叉處(今勝利三小)。
全廠3部手搖卷煙機,2台切絲機,工人110人,其中30人撕煙葉,30人包煙,均拿計件工資,其餘40人在廠里干雜活,如搞運輸、搖機器。廠里包伙管吃,每月只給點零用錢。工人中有一部分是附近農村的農民,農閑時來廠做工,農忙時回村種地。卷煙機、切絲機全靠人力搖動,勞動強度較大。工廠生產3種香煙:「真善美」、「福興」、「雙魚」,由於產品價格低廉,質量尚可,銷路一直很好,不僅在煙廠如林的蚌埠有銷路,在附近各縣也有市場。蚌埠卷煙工會於1946年的「煙廠熱」中成立,慶華煙廠老闆、劉府人王子興為工會會長。
1947年下半年,大量的上海煙北來,傾銷蚌埠市場,供漸漸過於求,本地香煙滯銷積壓,一些中小煙廠紛紛倒閉、破產。同時,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場上節節勝利,一些大煙廠的老闆驚惶失措,忙於轉移機器,攜帶錢財,逃往江南,又造成部分煙廠癱瘓。到了1949年,61家煙廠已銳減至33家。
蚌埠煙草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是建立在廣大卷煙工人和煙區農民辛勤勞動的基礎上的。根根煙支中,都凝結著工人、農民辛勤的汗水。至解放前夕,蚌埠卷煙工人已達3500多人,約佔全市產業工人總數的70%。各大煙廠相繼成立了工會。與此同時,中共蚌埠地下組織也深入到卷煙工人之中,宣傳真理,培養骨幹,團結工人同資本家進行各種形式的斗爭。在資本家南逃之後,廣大卷煙工人在人民解放軍勝利捷報的鼓舞下,同心協力保護工廠,堅持生產,翹首迎接解放。東海煙廠的創建和遷徙幾乎在楊三的大來煙廠開業的同時,一家7個半人的小煙廠在蘇北益林鎮誕生了。這就是以後幾經輾轉遷至蚌埠,又為蚌埠卷煙工業作出巨大貢獻的東海煙廠。
40年代初,蘇北鹽城、阜寧一帶駐扎著新四軍主力部隊。阜寧縣的邊緣小鎮——益林,距海100餘里,數百戶人家,一條小河穿街而過,可通射陽河,入大運河,交通方便。當時,這里是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副師長張愛萍)後勤機關的集中地。1942年,原陝北紅軍戰士於金彪和高明顯、宋長和、姚士安、賀才生等8人,在一次反「掃盪」戰斗中掛彩,留益林養傷,其中7人輕傷,1個重傷殘廢(有人稱其為「半個人」)。
當時,蘇北缺煙,許多戰士卷豆葉吸,甘澀嗆人,一些惟利是圖的商人便趁機把香煙從外地運來蘇北,高價出售,牟取暴利,又加劇了根據地的財政困難。於是,於金彪等人一合計,便置了3把刨刀、3個手推子,在益林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裡開起了一個小煙鋪。這便是東海煙廠的早期萌芽。手工卷煙效率低,開初每人一天只能卷20條香煙供應部隊。1943年春,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幾道封鎖線,從淮南軍區的飛馬煙廠(當時在天長縣,由新四軍一師創辦)運回一部手搖卷煙機。隨後,工廠漸增至70人,日產「黑貓」牌香煙500條(合2箱),廠址也從村莊遷入鎮內一家舊商行,有十幾間房屋。因鹽阜地區瀕臨東海,故煙廠取名為東海煙廠。
1943年秋,東海煙廠在蘇北地區已是家喻戶曉了。為了擴大生產,鹽阜區財委會撥30元華中幣給煙廠辦了一家交易所,經營大豆、生豬、油料等,又經過走私商人把這些農副產品運往上海,換回4部手搖卷煙機、1台發電機和盤紙等生產原料。從此,生產迅速發展,工廠越辦越興旺。到了1945年,工廠已初具規模。全廠職工已達300多人,增蓋了20多間房屋,同時還經營一家油行。工廠使用柴油機發電進行生產,專用一艘載重50噸的小火輪為工廠往返采購原料。香煙日產量增至3000條,最高時達5000條。品種也由原來的一種「黑貓」增加了「黃貓」、「金虎」、「飛虎」、「飛馬」4種。這些香煙除供應部隊外,也拿到地方出售,暢銷蘇北,其中數「金虎」牌價廉物美,曾遠銷揚州、寶應等地。東海煙廠的興辦和發展,有力地打擊了奸商的投機活動,為增加財政收入,供應部隊需要,支援戰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946年6月,蔣介石調集160萬軍隊,向中原、華東、華北、東北解放區大舉進攻,揚言要在三至六個月內摧毀解放區和消滅人民解放軍。7、8月間,蘇北部隊在蘇中地區七戰七捷之後,逐步向外轉移,繼續進行運動作戰。東海煙廠接上級指示,把本廠劃為兩個分廠,一分廠隨部隊北撤山東,二分廠暫留蘇北堅持生產。為了防避空襲,二分廠遷入益林附近的一片小樹林里生產。倆月後,往北遷至楊寨。不久,敵軍攻入鹽阜地區,二分廠又奉命撤離蘇北,開赴魯南。
1946年初冬,東海煙廠二分廠的70多人,帶著卷煙機和少量煙葉,艱難地跋涉在黃淮平原上。沿途,上有敵機轟炸,後有追兵緊逼,土匪和地主武裝還時常騷擾截擊。他們日夜兼程,越新沂河,跨隴海線,一路上風餐露宿,歷盡艱辛。途經竹墩時,土匪偷襲,經理於金彪和警衛員被圍,幸遇部隊援救,才免遭毒手。 年底,二分廠人員進入魯南,抵達莒縣大店,與先前到達的一分廠人員會合。大店,地處沂蒙山南麓,集鎮附近有一座天齊廟,被東海煙廠臨時用作廠房。會合後,全廠尚有100多人。這時,他們在轉移中已同上級失去聯系,給養斷絕,加之大部分人員乍來山東,生活不習慣,又無棉衣禦寒,處境十分困難,但大家互相鼓勵積極生產自救,克服困難,革命熱情非常高漲。
1947年4月,國民黨政府把山東作為進攻的重點,糾集34個旅,25萬多人,直逼山東解放區。敵軍壓境,東海煙廠遂遷入山區,先後在小窯、濤雒、李家桑園落腳。山東是革命老區,群眾覺悟高、基礎好。東海煙廠職工在人民群眾的掩護下,東搬西遷,忽南忽北,巧與敵人周旋。平日,他們保持高度警惕,一邊生產,一邊練武。敵人偷襲,他們且戰且走,及時轉移,有時機器來不及帶走,就埋在地下或丟進塘里,待敵人離去,他們即刻重新安裝機器,爭分奪秒增生產,支援前線、
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勝利進行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一舉全殲蔣介石嫡系「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七十四師,從而扭轉了山東戰場的整個戰局。下半年,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陳粟大軍經過艱苦作戰,收復並發展了豫皖蘇魯解放區。年底,上級命令東海煙廠分水旱兩路返回蘇北。旱路人員由部隊護送,跨越隴海路,進入豫皖蘇邊區;水路人員租借民船,分兩批先後從莒南縣嵐山頭起程南航。部分人員在連雲港附近遭遇海匪船和國民黨軍艦,被扣押拷打,但因未暴露身份,終於虎口餘生。
1948年,東海煙廠的100多名職工輾轉千里,終於又先後回到了蘇北,上級把他們集中起來,安置在洪澤湖畔的王小集子(屬泗洪縣)。當時,人民解放軍正在准備發動淮海戰役,東海煙廠的職工靠著僅存的3部手搖卷煙機,加緊生產,支援戰爭。1949年1月,淮海戰役勝利結束,蚌埠解放。為了擴大生產,東海煙廠遵照上級命令,於3月離開蘇北,遷至蚌埠。從此東海煙廠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解放以來,蚌埠卷煙廠生產了40多個牌號的香煙,除在本省銷售外,還行銷祖國各地。像「渡江」、「金葉」、「團結」、「百壽」、「黃山」等煙已為名牌,在廣大吸用者中享有很高的信譽。近幾年來,蚌埠卷煙廠每年為國家創造上億元的產值,上交稅金占蚌埠全市銳收總額的一半以上。目前,蚌埠卷煙廠正在新長征中奮進,為祖國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