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仿游戲的影評或者觀後感
模仿游戲雖然是打著艾倫圖靈傳的改編,但是大概是為了戲劇效果,所以把艾倫圖靈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給修改了,比如說艾倫圖靈其實從沒有掩飾過自己是GAY,甚至平日與同僚們聊天時他也會有意無意的吐露自己的性向,艾倫圖靈一生摯愛的確是克里斯托弗沒錯,但是身為一個正常生理狀態的男人,艾倫圖靈之後也曾經談過幾段戀愛,當然了,最後都沒什麼結果,我在這里是寫電影的觀後感,並不是要八卦艾倫本人,所以想要了解他的黑歷史的人請移步正版艾倫圖靈傳。好了,言歸正傳。說說電影里的艾倫圖靈,首先由卷福所飾演的技術宅艾倫圖靈,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本人的氣質就有些偏向於死宅變態社交機能障礙,所以由他扮演艾倫圖靈真的是很合適不過。
電影中的艾倫圖靈並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他很聰明,情商也很高,但是相對於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他對於人與人的交流方式並不怎麼理解,換句話來說,在電影里導演塑造了一個「瓦肯」人,他有能力去理解一個人,但是他不並不喜歡也覺得不需要去動用這股能力,他甚至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他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機器人,用處理數據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生活。
電影里的艾倫圖靈,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他的摯愛克里斯托弗的死亡,那巨大的悲傷讓他甚至用否認兩人間親密關系這樣的行為來逃避現實,或許他是覺得被背叛了,唯一死亡讓克里斯托弗背叛了他,然後他窮盡一生來尋找讓愛人活過來的方法,這個瘋狂的,睿智的男人,用如此離經叛道的方式尋找了一條重新愛他的方式,那就是創造一個「克里斯托弗」,他的愛是一場悲劇,即使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但他還是義無反顧,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
他用自己的荒誕來證明愛的純潔和無暇,在他被化學閹割之後,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讓他不能再從事自己心愛的研究工作,在他彌留的時候,他只想著,他還不能死,死了,克里斯托弗也就死了,在這一刻,或許他活著,克里斯托弗也活著,而他們的愛也存在著。
他用自己顫抖的雙手追隨著永不能得到的東西。
模仿游戲,說的是判斷人工智慧是否存在人類思維的可能性,但其實也是說「克里斯托弗」的存在就是模仿克里斯托弗,也是在總結艾倫圖靈的一生,艾倫圖靈用自己超強的智商模仿出人類的情感,但是自己卻依舊不能夠理解人類與人類的交流方式,或許這也與他早早消逝的戀情有關吧,在克里斯托弗走後,他關閉了自己的感情,不想被傷害也不想傷害誰。
這個游戲不會有贏家,永遠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⑵ 英國傳記《模仿游戲》,懸疑的情節,結局會帶來溫情和感動嗎
《模仿游戲》是一部向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致敬的影片,同時本尼迪克特影帝級的忘我演出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了這個遺世而獨立的才華,為了他所遭受的不人道的待遇。故事開篇讓我想到聽風者,整部影片下來盡是溫情,以為是懸疑片結果人性和溫情才是故事的基調。能把傳記類的電影拍到這份上,也是相當精彩了。
人類社會大約是進步了,但人性從未進步過。培養一個紳士,需要三代文明者;可是毀掉一個天才,有時只需要庸人一句話。可惜可嘆歷史走過了漫長的幾千年,人類是進化了,可人性從未進化過。總感覺他們都在技術的圈子裡打轉,偶爾扭曲了一下思想的籠子,動不動以為改變了世界就能夠改變人類,可人性永遠沒變,這也是對的,並且還是真理。然而,真實的故事常常讓人流下無可辯駁的淚水。
⑶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是:《模仿游戲》有著厚重歷史背景的人物故事,破解英格瑪的傳奇被精彩呈現。節奏緊張,三條時間線反復穿插,沒有一個浪費的鏡頭。
《模仿游戲》真實地再現了艾倫·圖靈,表現了他對英國歷史的貢獻和短暫的一生。無論是圖靈的人物視角、心理活動及生活經歷,還是圖靈對英國歷史和當代社會的持久影響力,《模仿游戲》都正確地塑造出了這兩個方面的人物形象。
這是一部令人全神貫注的影片,細節豐富。強大,激動人心,既帶有勝利感又充滿悲劇性。《模仿游戲》中,一個人改變了世界,同時世界也毀掉了這個人。這是一部具有娛樂性,手法高超的電影,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電影能夠更加尖銳和勇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