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美國的俱樂部的電影都有哪些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美國的俱樂部的電影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9-14 05:33:32

Ⅰ 有一部美國電影.裡面有一個花花公子俱樂部

鏈接:https://pan..com/s/1xNGpmv5zV6WNsh9vYpK4fw

提取碼:e5au

《花花公子俱樂部》(英文ThePlayboyClub)是一部微型劇情電視劇,首播日期為2011-09-19,由艾迪·斯比安(艾迪·塞布萊恩)艾梅柏·希爾德LauraBenanti主演。該作品講述了60年代的企業家NickDalton在芝加哥開辦第一家PlayboyClub的故事,其中當然還包括第一代兔女郎的生活,以及那些傾慕她們的男人們。

Ⅱ 有關於橄欖球隊的美國電影

我所知道的有以下幾部:
1.挑戰星期天
英文名稱:Any Given Sunday
別名:再戰星期天
發行時間:1999年12月16日
導 演:奧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主 演: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卡梅倫·迪亞茲 Cameron Diaz 阿爾·帕西諾 Al Pacino 奧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詹姆斯·伍茲 James Woods 安-瑪格麗特 Ann-Margret 勞恩·霍利 Lauren Holly 馬修·摩丁 Matthew Modine
上 映:1999年12月16日 ( 美國 )
地 區: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英語
評 分:6.4/10 (22,719 votes)
顏 色:彩色
聲 音: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150 分鍾
類 型:劇情

托尼·德·阿馬托是達拉斯騎士隊的總經理,克里斯蒂娜·帕格尼亞西是他的合夥人。由於經營原因,俱樂部負債累累,面臨倒閉。面對人心惶惶的球隊,托尼和克里斯蒂娜不得不尋求一種新的途徑使俱樂部走出危機。但他們在經營理念上的差異使得兩人產生嚴重分歧。托尼面臨人生和事業的抉擇,此時老隊員們紛紛提出轉會,唯有隊長傑克·羅尼站在俱樂部這一邊。三人於是意識到,團結是幫助俱樂部度過難關的最有效辦法……

幕後花絮:

奧立佛·斯通可謂多面手導演,他執導的影片有反戰題材的《生於七月四日》、《野戰排》到社會題材的《天生殺人狂》、《不準調頭》甚至白宮題材的《尼克松》。這回他的目光又投向了運動題材,我們無法得知他是否還象以前那樣運用鏡頭,使用他純熟的表現手法,不過從預告片來看,本片是一部絕對另類的體育電影。

一個年老的橄欖球隊老闆面對現代愈發激烈的賽事感到無比的壓力。這個劇情斯通已經琢磨了十多年。好萊塢為這位爭議人物開了綠燈,他便吸引來了繁星滿天的演員陣容,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接受了片酬削減以將就5500萬美元的成本。斯通把演員們送到橄欖球訓練營練了10周,要簽約得有點球場經驗,表現好才行。斯通說有數名演員被拒絕,因為他們並不象自己說的那樣身強力壯。

2.加油!馬歇爾 (We Are Marshall)
IMDB編號:0758794
類型:運動 / 劇情
發行年代:2006
導演:McG
編劇:Jamie Linden / Cory Helms
其他中文片名:後繼有人
其他影片別名:Untitled Marshall University Football Project (USA) (working title)
演員表: 大衛·斯特雷澤恩 .... Donald Dedmon
馬修·麥康納 .... Coach Jack Lengyel
Ian McShane .... Paul Griffen
Brett Rice .... Lloyd Boone
Mike Pniewski .... Bobby Bowden
色彩:彩色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級別:USA:PG
上映日期:美國:2006-11-10 / 巴西:2007-01-05 /
宣傳語:From the ashes we rose
MPAA評級:Rated PG for emotional thematic material, a crash scene, and mild language.
官方網站:http://wearemarshall-themovie.warnerbros.com

1970年11月14日,一架從北卡羅萊納州飛返西維吉尼亞州的客機在預備降落在三州機場的一分鍾內突然失控撞向阿巴拉契亞山脈,機上全體人員無一生還,其中包括剛結束一季球賽趕回家的37位馬歇爾大學橄欖球隊球員、球隊教練和教職人員,以及25位特意隨行為球隊加油的亨廷頓市民。

一夜之間,十八個孩子成了孤兒,許多家庭痛失親友,馬歇爾大學也因此宣布無限期延遲參加比賽的時間,這對視橄欖球為生活一部分的亨廷頓市民來說更是雙重打擊。就在人們仍被意外的陰霾籠罩時候,一個與此事毫無關系的外鄉人Jack Lengyel(馬修•麥康納)主動應聘馬歇爾大學的橄欖球隊教練,他四處奔走、游說學校和市民支持重建球隊以此重振學校乃至整個亨廷頓的士氣,可不願觸碰這道傷疤的人們也發出了反對的聲音。最終在校長Donald Dedmon(布萊恩•格拉提)和因為錯過班機僥幸逃過一劫的球隊前教練助理Red Dawson(馬修•福克斯)鼎力相助下,Jack Lengyel的努力得到大家的信任,球隊逐漸建設起來。

一年後,9月18日,一支全新但毫無經驗的「Thundering Herd」球隊踏上了賽場。他們知道這天無關輸贏,這天是向世人證明:馬歇爾人還活著!

幕後花絮:
如果不從過去的資料中查證,無論導演McG還是你,都會堅定不移地以為這是又一個好萊塢式的勵志傳奇。1970年的那場空難提供了一個又一個製造戲劇的契機,隨後發生的一切就像好萊塢編劇能想像的那樣:一個像是上帝使者的陌生人來用自己的方式拯救一個陷於痛苦的小城,然後是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同是還伴隨各種客觀主觀的障礙,最終在無法預知結果的挑戰面前創造奇跡;而這過程發生的種種細節也表明故事不只關於災難或者橄欖球,更關乎一群人如何在遭受巨大損失和心靈創傷後撫平傷痕證明生存尊嚴。華納兄弟製片人Basil Iwanyk在看到馬歇爾大學橄欖球隊的歷史報道和唯一一部記載這件體育界傳奇的電視紀錄片後便意識到不需要任何修飾,這個故事已經具備搬上銀幕感人肺腑的資本。

2000年空難30周年的紀念活動期間,26歲的編劇傑米•林頓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校報上看到報道Red Dawson事跡的文章,這激起他對Dawson和馬歇爾大學的濃厚興趣。來到事件發生地亨廷頓搜集寫作資料的傑米•林頓發現70年的空難引發的故事遠比他想像的豐富,每個人的生活都在災難和球隊的重建中有了極大改變,每個獨立的故事之間又都有著感情或倫理上的聯系,他擔心的倒是如何取捨、編排人們提供的大量寶貴素材。影片故事以球隊重建的過程為主線,林頓則盡力保留最多的真實細節以期能完整重現當年事物而不帶任何偏頗。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有幾分悲壯的《後繼有人》竟是由愛玩花哨鏡頭的McG執導。拍MTV出身,進軍大銀幕後任導演或製片的影片幾乎全是純正的娛樂片,憑《查理的天使》穩固他在主流商業片市場的地位,McG似乎不滿於人們只知道他能做出出色的武術和爆破場面卻不能把他和嚴肅、感人的劇情片聯想在一起,他努力借《後繼有人》讓人看到另一個他:一個悲憫的McG,一個不用特技也能把故事說得娓娓動聽的McG。

但他們的熱情和剛走進馬歇爾大學的Jack Lengyel一樣遭到了充滿戒備的冷遇,馬歇爾大學的球隊的重生雖然振奮了小城,但人們仍擔心這些外鄉人把他們的故事公諸於眾時把握不好分寸而再次刺痛受難者家屬。林頓帶著劇本每家每戶地造訪,讀過劇本的市民發現他的故事不但抓住了球隊復興所體現的精神和價值,更細心地處理過任何會對觀眾情緒造成刺激的細節。電影人對歷史的尊重和理解終於讓亨廷頓人向他們大開綠燈,主動提供居所和社區作布景,馬歇爾大學還完全開放給劇組拍攝,師生們自然也做起了臨時演員。片中兩位主角的本尊Jack Lengye和Red Dawson亦主動擔任跟組的顧問,隨時提供第一手資料之餘還可以代市民們監督,Red Dawson更友情出演與球隊復出後第二場比賽的對手澤維爾隊的教練。

3.勝利之光
片名:Friday Night Lights
譯名:勝利之光
導演:彼德·伯格Peter Berg
編劇:巴茲·貝辛格Buzz Bissinger
戴維·艾倫-寇漢David Aaron Cohen
彼德·伯格Peter Berg
主演:比利·鮑伯-桑頓Billy Bob Thornton
盧卡斯·布萊克Lucas Black
加里特·海倫德Garrett Hedlund
德瑞克·盧克Derek Luke
類型:動作/劇情
片長:117分鍾
級別:PG-13(粗口及暴力鏡頭)
出品:環球Universal Pictures
映期:2004年10月8日

夜色籠罩了整個德克薩斯西部,一片朦朧的白光溫柔的抱住這個安靜的球場,一束束燈光穿破寂靜的夜空,向整個德克薩斯宣布它們已經霸佔了這個周五的夜晚,2萬個聲音呼嘯著喊出了我們期待已久的兩支球隊。

在德克薩斯的奧德薩,一個鐵腕教練率領他的球隊一路拼殺打進了美國高中聯賽的半決賽。由於球隊出現經濟危機,教練和隊員們在面臨強大的對手時,不僅要為爭得榮譽而戰,更要通過這場比賽向贊助商證明他們的實力,以順利保住這只球隊。周五的夜晚整個小鎮沉浸在緊張的氣氛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隊員們身上,小鎮的支持就是他們進行這場比賽最大的動力!

影片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單純的美國夢,從一個小鎮與他們的橄欖球隊之間的故事我們看到了追求夢想,從失敗中站起來的頑強體育精神。9·11剛剛過去一年,美國人仍然需要團結的精神來激勵人們增加國家榮譽感。這部充滿了青春熱血的影片,在激烈的比賽中注入了親情、友情,以及隊員與鐵腕教練之間微妙的情感關系,隨著情節的發展推動觀眾的熱情,藉此傳播強烈的民族榮譽感。

4.面對巨人
◎譯 名 面對巨人
◎片 名 Facing The Giants
◎年 代 2006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運動/勵志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6.4/10 (833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805526
◎片 長 111 Min
◎導 演 Alex Kendrick
◎主 演 James Blackwell .... Matt Prater
Bailey Cave .... David Childers
Shannen Fields .... Brooke Taylor
Tracy Goode .... Brady Owens
Alex Kendrick .... Grant Taylor
Jim McBride .... Bobby Lee Duke
Tommy McBride .... Jonathan Weston
Jason McLeod .... Brock Kelley
Steve Williams .... Larry Childers
Chris Willis .... J.T. Hawkins Jr.
Ray Wood .... Mr. Bridges

◎簡 介
在他的六年教練生涯中,泰勒從未在賽季中獲勝。當球隊中最優秀的隊員Shiloh決定轉學後,他們連在新賽季中獲勝的希望都隨之而去了。賽季一開始便輸了三場比賽之後,泰勒發現那些爸爸們決定解僱他,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壓力令他完全失去了希望。他將如何重拾勇氣與信心,用信仰擊敗恐懼呢?

◇花絮:美國電影<面對巨人> 涉及宗教信仰問題引爭議
一部針對學生觀眾,講述高中足球教練以對上帝的信仰來影響球員的影片在議會卻找到了觀眾,不是因為影片的宗教信息,而是因為影片的分級。議員羅伊·布倫特和很多律師聽說電影《面對巨人》因為宗教內容而被定位PG級而非G級後感到十分不滿,上書美國電影協會(MPAA),要求討個說法。

PG意味著建議影片由家長陪同觀看,G則表示影片老少咸宜。羅伊·布倫特在信中質問美國電影協會為什麼會因為影片有宗教內容而將其定為限制級,他甚至還拿出最近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剛做出的一份調查說MPAA對電影的性和暴力的管理能力越來越弱。言下之意,頗有責怪MPAA「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之意。MPAA官員並未回應羅伊·布倫特等議員及律師的質問,但是在回復給布倫特的信中,MPAA的克里克曼堅持影片如此定級決非僅是因為宗教內容,他表示影片中若有任何比較強烈涉及成熟的一些話題都有可能導致定級為PG級別,

《面對巨人》很成熟地討論了懷孕,還有其他很成熟的話題,「定級為PG是因為希望父母在孩子看這部影片之前心裡有數,知道孩子們會從影片中得到什麼信息。」對於這種解釋,議員馬莎表示並不滿意,她表示他們會繼續研究電影分級程序和標准,希望在今年能舉行聽證會。克里克曼說影片製作人對如此分級並沒有意見。製作人、市場部副主席克里斯則表示在有爭論後,電影協會官員更改了他們的故事,克里斯說:「我們第一次交流時他們就告訴我們宗教內容是分幾級的一個原因。

Ⅲ 有一部美國電影是跳舞,男女主角在一個舞蹈俱樂部認識的,都在斗舞,後來相戀了,

樓主你好

符合你描述的電影是《古巴熱舞》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http://ke..com/view/14103901.htm

Ⅳ 美洲獅俱樂部的電影介紹

2007年美國喜劇片。spence和hogan從大學畢業得時候,生活黯淡。他們不得不為那個離了婚的可惡律師幹活,忍受她的折磨。spence有個爛女友,hogan剛想開始生活。就像常有的運氣一樣,我們的兩個年輕人有了一次機會,他們辦了一個年輕人俱樂部,專門由小夥子為老女人服務,美其名曰「美洲獅」。正是這個俱樂部,將我們兩個主人公由青澀引入成熟的人生……

Ⅳ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有很多富翁加入一個俱樂部看殺人表演的誰知道,是美國片

該影片是《殺人錦標賽》。

《殺人錦標賽》(The Tournament)由斯科特·曼執導的動作電影,伊恩·薩默海爾德、羅伯特·卡萊爾、文·瑞姆斯、胡凱莉等參加演出。

該片描述了每七年在某一個毫無防備的小鎮上,就會有一場非常特殊的比賽。 這是由富豪們組織的七年一度的比賽,匯集了30個最好的世界級殺手,在市民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城鎮的電影各個角落進行無情追逐和殺戮,勝利者可以收回3000萬美元的獎金。

(5)美國的俱樂部的電影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殺人錦標賽》劇情介紹:英國的米德爾斯堡,正悄悄展開一場游戲。這是屬於富翁和殺戮者的殘酷游戲,它每7年舉行一次,幕後操縱者以一千萬美元獎金為誘餌召集了世界上30位頂尖殺手,在24小時之內,他們將在這個小鎮內捉對廝殺,只有最後的王者才能獲得巨額報酬。

與此同時,富豪們坐在大屏幕前觀看現場直播,大賭輸贏,場面極其瘋狂。本次殺人錦標賽雲集了鄭萊萊(胡凱麗 Kelly Hu 飾)、安東·博加特、尤里·彼德洛夫(Scott Adkins 飾)、邁爾斯·史雷德(Ian Somerhalder 飾)等身懷絕技。

手段兇狠的各種高手,更有懷著復仇目的參加比賽的上屆冠軍喬舒華·哈洛(Ving Rhames 飾),這註定是一場血腥而喪失人性的殺戮戰。

所有選手在開始前都被植入一顆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可以在各個選手的雷達上顯示相互的位置,同時比賽時間為24小時,一旦比賽時間結束而依然有2個或以上選手存在的話裝置將引爆。於是競賽開始,開始鄭萊萊(中國殺手)與英國殺手Steve Komko對決後勝出。

接著轉換畫面,法國選手Anton Bogart取出體內裝置,將其放入了一杯咖啡中,而咖啡被神父Joseph Macavoy喝下,於是神父Joseph Macavoy被捲入競賽中。神父在各位殺手間的互殺中倖免遇難來到他的教堂,遇上鄭萊萊與俄羅斯的Yuri Petrov一番打鬥後,鄭萊萊勝出,同時鄭萊萊相信神父並非原參賽人員,於是二人同行。

緊接著為了為妻子復仇而參賽的上屆冠軍Joshua Harlow從一殺手口中得知美國人Miles Slater是殺害他妻子的兇手,開始追殺Miles Slater。

鄭萊萊與神父向組織者反應法國殺手情況無果,一番掙扎後,坐警車外逃。 晚上,有九名殺手聚集在一地下酒吧,很快殺戮開始,血戰一場,之後Joshua Harlo出現料理了幾個後被一個突然跳出女殺手擊傷,後被Miles Slater擒住。

幾番對話後Joshua Hario得知其實是鄭萊萊而不是Miles殺他妻子的。Joshua利用技巧掙脫並擊退Miles,開上油罐車追擊鄭萊萊。鄭萊萊與神父外逃後到一便利商店,此時Miles正好也到達便利商店,鄭萊萊制服Miles欲殺但在神父的勸導下停手。

然而此時組織者引爆Miles體內裝置,並打電話告知神父如果比賽不再規定時間內結束所有殺手都會死。神父想排泄那個裝置無果。此時多名殺手雲集,Joshua油罐車趕到。鄭萊萊與神父劫了一輛公交車開跑,法國選手後跳上公交車,打鬥激烈。

Joshua不停用車撞擊公交車。最終法國殺手Anton被撞死,Joshua油罐車爆炸(但人沒死)。神父見血腥場面作嘔,吐出了那個裝置。鄭萊萊(傷)與神父回到教堂,Joshua追蹤而來,打鬥後制服鄭萊萊詢問誰指使,鄭萊萊回答你知道的,接著Joshua給了她一刀。

組織者屏幕上鄭萊萊雷達反應消失,組織者接回Joshua,Joshua明白是組織者因為自己不參加第二次殺人競賽而故意殺了他妻子逼他參賽。Joshua抓住那個頭目,拿出從鄭萊萊體內的取出來裝置(那一刀不是殺鄭萊萊而是取出了裝置)塞入他口中,裝置重新激活,時間到二人同時爆炸。

小教堂里,上屆冠軍和鄭萊萊長久壓抑的人性在神父哀求的目光中復甦了,在神父的祈禱聲中,殺手心中的惡彷彿沸水潑雪一般被滌盪的點滴不存。最後,在教堂的禮拜過程中,殺手走上了一條自信的路,正如劇中神父的台詞「reborn」。

Ⅵ 大衛芬奇的電影《搏擊俱樂部》,主題到底是什麼

搏擊俱樂部這部電影,他所表達的主題是以生命和死亡為主題的一種黑色喜劇,這種拍攝手法和正常的好萊塢商業片模式是完全相反的,它的拍攝手法非常的天馬行空,而且電影裡面的情景包括一些劇情都是非常的荒唐的,而在視覺上完全是一個盛宴。

後來朋友知道這件事之後,立馬就追了過來,兩個人就開始發生了打鬥,結果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就是在兩個人打鬥的時候,本來是由主角拿著的手槍跑到了對方的手裡,結果對方直接將手槍對准了自己,而當槍響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並沒有死被擊中,而自己的朋友也化成一縷青煙飄走了,這一幕非常的荒唐和怪誕,讓人回味無窮。

Ⅶ 美國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內容簡介及觀後感

美國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內容簡介及觀後感

演員表

馬修·麥康納 飾 Ron Woodroof

珍妮弗·迦納 飾 Dr. Eve Saks

傑瑞德·萊托 飾 Rayon

達拉斯·羅伯特斯 飾 David Wayne

凱文·蘭金 飾 T.j

Jane McNeill 飾 Francine Suskind

Juliet Reeves 飾 Rodeo Girl

詹姆斯·杜蒙特 飾 Rayon's Father

J.D·艾非墨 飾 Clint

羅斯·P·庫克 飾 Oil Field Worker

內容簡介

1986年的達拉斯,羅恩(Ron Woodroof)(馬修·麥康納飾演)被確證為艾滋病晚期,他並被告知只剩下30天的生命,他所服用的葯劑AZT是當時FDA(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唯一合法批准上市的一種艾滋病治療葯物,但遺憾的是這葯物讓他病情惡化的更快。為了能夠活下去,他開始研究各類未受當局批準的抗艾滋病葯物和替代療法,甚至非法走私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種抗艾滋病病葯物,不少病人找到了羅恩所在的醫院,並寄希望於羅恩能找到替代AZT(齊多夫定) 的其他葯物以及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在羅恩的醫生Eve Saks(詹妮弗·迦納飾演)以及一個變性異裝癖病友Rayon(傑瑞德·萊托飾演)的幫助下,羅恩就這樣不經意間成立了一個叫“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組織,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更多替代AZT的葯物和療法,該俱樂部迅速受到全國各地病友的推崇,會員人數和葯物需求大幅增長,這引起了FDA和制葯商對羅恩的關注,並對其多方阻撓。羅恩最終於1992年9月12日去世,從他被確診只剩30天生命之日直至去世時他一共存活了7年時間,在這2557天中,他一直堅持不懈的與病魔、與FDA及制葯商進行異常艱苦的抗爭 。

觀後感

逼入絕境的奮力一搏

尉遲上九

上帝哪天毫無預示徵兆的宣判健康的死刑,自怨自艾的抑鬱而終,坦然樂觀的積極面對,瀟灑積極的了卻遺憾,錯愕驚恐的擔驚受怕……大多人一般都會表現出不同的身心狀態,而很多導演對於這類死亡前奏的`琢磨都會報以超常的興趣,其刻畫填充的空間無疑是極大的,作為一個源頭慢慢地鋪陳開來,可挖掘出更多深沉次的現象,就像這部頗有多線深意和反思意圖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以艾滋病為切入點,一針見血的揪出醫療、同性、公平待遇等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

看的過程中,有種被拉回到白叔和粉哥陣營中的錯覺,雖劇情、發展、核心、主旨都不是同一性質,但瀕臨絕境時不顧一切的想法與魄力,奮力一搏的過程還是有種異曲同工之妙的聯系,在他們身上能看到一種不少人被內外層層關卡束縛想做卻做不到的安慰和痛快,以一種豁出去無所顧忌的積極心態面對命運的不公。羅恩是在達拉斯工作的普通電工,平時生活放盪不羈玩世不恭,一次暈厥後被檢測出患上了艾滋病,懷著本能的求生慾望,再被卑鄙陰暗的醫療體系坑得不清之後,開始和同性友人一起自謀出路,挽救了無數生命,揭發了暗黑人性,揪出了社會頑疾,更是打破了“上帝的期限”。

現在對傳記類影片沒有太大的偏好,特別是放在檯面上具有極高知名度的名人,劇情上就會有很大的局限性,偏離事實過多誇張人物過激,只會引來口誅筆伐質疑連篇,以至於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驚喜,中規中矩客觀敘述用事實說話基本就是這類片子的基調和定位,而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靠著大神們的演技撐起大半邊天,例如劉易斯、歌迪亞、菲爾斯、梅姨等等,都是靠著他們強大到無懈可擊的神演技征服了觀眾,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也是部根據真實事跡改編而成的電影,而走的依舊是以上的套路,但論稍許的優勢,就是有一定遠離群眾普遍認知上的傳奇色彩,雖然劇情上並沒有多大的新意,不過其流露出來的社會意義卻是任重而道遠的。

如果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看這片,或許不少人都認不出一副中年大叔滄桑頹廢范,放盪不羈滿嘴粗口骨瘦如柴的男子,竟是馬修·麥康納,搖身一變就成了驚為天人的神演技實力派,有種令人咋舌的意外,很多時候演員往往得突破常規顛覆自我才會有上升證明的機會,對於這類傳記類電影更是非常考驗演員,身心上都得有雙倍的付出,從一個體格強壯的猛男瘦成弱不禁風的樣子,敬業程度可想而知,更是通過其逆天豁出命般全身心投入的彪悍演技成為影片的中流砥柱,忍不住拍手叫絕。而傑瑞德·萊托演繹也很是讓人動容,顯得異常的自然老道,但隨著劇情的展開,真是迫切的想要給予一絲誠心的安慰和理解,從以往的角色來看,對於自虐的樂趣這位也絕對不是個省油的燈。

一說到艾滋病,大多人還是會缺乏常識的充滿了輕蔑和避諱,甚至是赤裸裸的歧視,往往都被視為低人一等疏離的邊緣人群,片中一起尋歡作樂的鐵桿朋友,在得知羅恩病情後,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的惡言相向和冷嘲熱諷,直至眾叛親離到有家難回都足以說明問題,剛開始當羅恩無奈被列入這一范圍內,在遭受眾人排擠侮辱的同時,對於真正患有艾滋病的同性戀者,他也依舊充滿著無限的抗拒和排斥,在言行上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攻擊性和厭惡感,這點除了人性本能和環境驅使的作用外,也是對於自身病情恐懼和逃避的側面體現,直到和雷蒙一起大展宏圖,並在他的一臂之力下扭轉危機,兩人心靈之間才建立起了穩固而堅挺的橋梁。

從昔日的奮力嫌棄,到超市為雷蒙出的一口惡氣,再到後來惺惺相惜的誠心一抱,那種跨越身份芥蒂彼此間充滿著最純真的理解和信任的情誼,無疑是感人至深的。但論現實當下依舊很難做到求同存異,不少人依舊固執的信奉著自己那一套迂腐保守的觀念,很難用公平的待遇看待貼有社會負面標簽的他們,更是很難用常人的眼光或報以理解的心態站在他們的一邊,這點和漏洞百出的醫療問題一樣一直以來都是根深蒂固的社會病症,看白叔我們習慣從他的個人角度出發深究思考,看他如何步步淪陷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但到了羅恩這展現出的卻是一個更深更廣的社會視角,也讓這片子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牽扯到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根本而嚴峻的現實問題。

醫療部門和葯商為謀求利益不擇手段,將生命視同兒戲,把病患作為小白鼠當成試驗品,卑劣至極,而羅恩就是抓住了這點,在熟悉其中的套路和自身的嘗試後,從中他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剛開始他也是出於謀利的目的一手打造出俱樂部,甚至會員制賺得盆滿缽滿,但隨著葯監局的介入阻擾,雷蒙的去世,深刻認識到在醫療系統虛偽坑爹的制度下被蹂躪折磨的無數病患後,感同身受的羅恩開始只出於單純挽救的意圖奮力一搏,但個人單薄渺小的力量依舊難敵葯監局的強勢和法律的死板無情,而在這份冷酷無情的現實面前,相映的是另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從醫生告知羅恩只能存活一個月開始,在他自己的爭取下卻奇跡般的多活了7年。

對於社會現實表面得體實際潰爛的臉龐,這火辣的一巴掌打得夠響也夠徹底,但依舊不過是以卵擊石般的還擊,最後看到法庭上羅恩有心無力的落寞眼神,心酸的哀愁和挫敗感迎面撲來。看完這部根據上世紀80年代真人真事改變的電影,再放眼今日,時過境遷,雖然觀念眼界看似都變得開放高端,醫療技術上屢屢取得飛躍性的進步,但諷刺的是將近三十年過去了,這類現象依舊像是百試不爽的熱門題材般,在各大小媒體上陸續真實上演,從未停歇。

;

Ⅷ 有誰知道有關俱樂部的美國恐怖電影 裡面人為了不讓地下的魔鬼出世 每年送一批人恐怖的死去去完成獻祭

只知道類似的,林中小屋,女主跟朋友們去了一個地方,那裡是有人監視的,很多隱藏的鬼怪。

Ⅸ 美國的一部電影,叫什麼什麼俱樂部,主要講的是3個女人如何對待前夫的。

【片名】The First Wives Club
【譯名】大老婆俱樂部
【簡介】
布蘭達、埃利斯和安妮是大學時代的密友,現在雖然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但有一點她們是一樣的:被丈夫拋棄。作為原配夫人,她們對丈夫功名成就都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可到頭來卻得到一紙休書,怎麼能咽下這口氣呢?於是她們組織起來,開始計劃向負心漢和小妖精們展開報復。從此之後,曼哈頓的許多高雅場所和花園別墅都變成了硝煙彌漫的戰場......這是一部將復仇主題喜劇化的佳作,改編自奧利維亞.戈德史密斯的同名暢銷小說,三位出演的女星頗負盛名,活靈活現地充當了銀幕下所有有類似遭遇的姐妹們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