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台的政策文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台的政策文件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法律依據:《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 2019—2025年,展望到 2035年。
『貳』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提出的戰略定位包括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7
『叄』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什麼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進行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具體如下: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規劃期為 2019—2025年,展望到 2035 年。
2019年10月13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四川、內蒙古、西藏等西部12省區市以及海南省和廣東湛江市,在重慶市進行框架協議簽約,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影響力
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涉及海運、鐵路、公路、港口、內陸堆場等多個承運主體和運輸環節,影響全程運輸成本的因素很多。」董暉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給予新通道班列優惠運價,維護班列價格穩定。「我們也希望各方共同加大支持力度,綜合施策,降低全程物流成本,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肆』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怎麼樣的
根據《規劃》,重慶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初步建成;到2025年,重慶內陸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關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引領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
2019年10月13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四川、內蒙古、西藏等西部12省區市以及海南省和廣東湛江市,在重慶市進行框架協議簽約,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介紹: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對於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伍』 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台的政策文件包括
法律分析:配套文件包括《金融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廣西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海鐵聯運主幹線運營提升實施方案(2019-2020年)》等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
法律依據:《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根據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實施方案和工作任務清單要求,近日我區陸續印發系列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配套文件,切實完善我區貫徹落實國家總體規劃的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配套文件包括《金融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廣西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海鐵聯運主幹線運營提升實施方案(2019-2020年)》等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
『陸』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什麼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舉措,規劃期為2019年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規劃指出,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依然面臨艱巨繁重任務,需要進一步強化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既有通道能力,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升物流發展質量和效率。
根據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定位是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
規劃明確,建設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三條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性
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揮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根據規劃,圍繞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密切貴陽、南寧、昆明、遵義、柳州等西南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與主通道的聯系,有力支撐西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化主通道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銜接,提升通道對西北地區的輻射聯動作用。同時,注重發揮西南地區傳統出海口湛江港的作用,加強通道與長江經濟帶的銜接。
『柒』 《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物流業發展規劃》實施
日前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獲悉,《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物流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已印發實施。廣西將按照擴大通道輻射范圍、強化樞紐組織能力、支撐網路高效運行、加強產業融合聯動的總體思路,構建「雙通道、六樞紐、四軸帶、多門戶」的發展空間格局,其中將打造南寧面向東盟國際物流樞紐。
力爭到2035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建成,主通道各條通路在廣西匯集,與北部灣港口、沿邊口岸順暢銜接,便捷開展多式聯運,物流服務與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國際海鐵聯運、國際鐵路聯運及綜合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發展質量顯著提升。
布局「雙通道、六樞紐、四軸帶、多門戶」空間
《規劃》提出了「雙通道、六樞紐、四軸帶、多門戶」的空間布局,即打造國際海鐵聯運主通道,建設國際鐵路、公路聯運輔通道「雙通道」,建設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柳州、桂林、防城港(東興)、崇左(憑祥)等國家物流樞紐「六樞紐」,培育國際海鐵聯運物流產業帶、北部灣港航物流產業帶、國際鐵路聯運和跨境公路運輸物流產業帶、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物流產業帶等「四軸帶」,以及拓展鐵路口岸門戶、水運口岸門戶、公路口岸門戶、航空口岸門戶「多門戶」。
在「六樞紐」方面,廣西將打造南寧面向東盟國際物流樞紐,加強國際海鐵聯運主通道與國際鐵路、公路聯運輔通道銜接,建設南寧陸港型、生產服務型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鼓勵各類設施集中布局、集約化發展。
從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上看,南寧市成為廣西唯一被列入名單的城市,定位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規劃》提出,南寧要依託陸港型物流樞紐,加快集裝箱海鐵聯運市場培育、貨源集聚、班列集結和物流企業進駐。依託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聯動本地及周邊產業聚集區,重點面向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葯、食品加工、建材、特色農業等產業提供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將南寧臨空經濟區打造成為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發展南寧機場面向國際國內貨運航線航班,強化空陸聯運,支持國際快遞、跨境電商等臨空產業發展等。
以南寧為核心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空中開放門戶
《規劃》將國際海鐵聯運物流產業帶列為「四軸帶」之一,屆時將依託南寧國家物流樞紐,聚集製造業、商貿業物流服務資源。同時將以市場為主體,組織開行南寧直達北部灣港的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採用小編組、鍾擺式運輸組織模式,逐步增加班列密度;積極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運營組織中心,依託南寧、柳州、百色等物流樞紐,為重慶、成都開行至北部灣港的聯運班列做好沿途貨物集散轉運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廣西還將拓展陸海空立體開放門戶,將以南寧為核心,支持桂林、北海為國際遊客提供配套國際航空物流服務,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空中開放門戶。
南寧多個項目被納入重點工程
《規劃》重點提出推進陸海新通道物流重大工程,明確物流通道暢通工程、現代物流樞紐工程、國際多式聯運工程、國際貿易提速工程、物流服務平台工程、智能製造供應鏈協同工程、消費升級物流配套服務工程等7項重點工程。
在涉及南寧的重點工程中,在物流通道重點工程方面,有南寧至崇左城際鐵路、南昆鐵路威舍至百色段增建二線、沿海鐵路擴能改造(南寧至欽州至北海段)項目、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包括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建設等鐵路項目;將加密南寧至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東盟國家航線,打造南寧吳圩國際機場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和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空中心;推動實施南寧機場改擴建,規劃建設南寧機場T3航站樓等。
在物流樞紐重點工程方面,廣西將推進南寧吳圩空港物流基地、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等物流園區和南寧國際鐵路港、南寧玉洞交通物流中心等貨運場站建設。
在國際多式聯運重點工程方面,廣西將建設南寧區域性鐵路班列集結中心;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海鐵聯運、中國—東盟公鐵聯運冷鏈物流等多式聯運工程,積極申報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在生活物流配套服務重點工程方面,廣西將在南寧等主要產區集中布局一批冷鏈物流基地;開通北部灣港至東盟國家的冷藏集裝箱海上「穿梭巴士」,開行北部灣港、憑祥口岸至我國西部地區和中亞地區的冷鏈班列,鼓勵企業提供「冷鏈卡航」等物流服務,打造多路徑冷鏈物流大通道。
來源:南寧日報
『捌』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什麼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9年8月印發的文件。規劃是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舉措,規劃期為2019年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2019年10月13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四川、內蒙古、西藏等西部12省區市以及海南省和廣東湛江市,在重慶市進行框架協議簽約,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介紹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對於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玖』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怎麼樣的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如下。
一、戰略定位
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發揮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以全方位開放引領西部內陸、沿海、沿江、沿邊高質量開發開放。
通過通道建設密切西北與西南地區的聯系,促進產業合理布局和轉型升級,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縱貫中國西南地區,有機銜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中國—中南半島、孟中印緬、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等國際經濟走廊的聯系互動,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橋梁和紐帶。
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支持和促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合作,帶動東盟及相關國家和地區協商共建發展通道,共享通道資源,提升互利互惠水平,探索開拓第三方市場合作模式,深化國際經貿關系,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
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發揮交通支撐引領作用,以全鏈條、大平台、新業態為指引,打造通道化、樞紐化物流網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匯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創新物流+貿易+產業運行模式,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交通、物流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二、空間布局
統籌區域基礎條件和未來發展需要,優化主通道布局,創新物流組織模式,強化區域中心城市和物流節點城市的樞紐輻射作用,發揮鐵路在陸路運輸中的骨幹作用和港口在海上運輸中的門戶作用,促進形成通道引領、樞紐支撐、銜接高效、輻射帶動的發展格局。
主通道。建設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三條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重要樞紐。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揮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核心覆蓋區。圍繞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密切貴陽、南寧、昆明、遵義、柳州等西南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與主通道的聯系,依託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重要口岸等,創新通道運行組織模式,提高通道整體效率和效益,有力支撐西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輻射延展帶。強化主通道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結合
西北地區稟賦和特點,充分發揮鐵路長距離運輸優勢,協調優化運輸組織,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銜接,提升通道對西北地區的輻射聯動作用,有力促進西部地區開發開放。同時,注重發揮西南地區傳統出海口湛江港的作用,加強通道與長江經濟帶的銜接。
『拾』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是什麼
2020年,西部地區至北部灣圖定班列達9條,鐵海聯運班列、中越跨境班列分別開行4607列、1264列,同比增長105%、23.2%。北部灣港、洋浦港分別開通內外貿航線52條、33條,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通航。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23萬標箱,北部灣港、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505萬標箱、102萬標箱。
基礎設施網路持續完善。渝懷鐵路增建二線,一批干線公路建成投運,沿線國家物流樞紐、骨乾冷鏈物流基地等設施布局持續優化……東中西三條通路構成的主通道布局初步形成,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初具規模,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建設進展順利。
物流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今年上半年重慶鐵海聯運「一單制」提單達290單、貨值3080萬美元。重慶、四川「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100%,廣西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降至5小時和28分鍾。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聚焦主要短板和關鍵約束,突出更大力度推進落實。」周小棋介紹,《方案》亮點之一,就是著力補齊主通道和樞紐建設短板弱項,「隨著通道建設不斷深入,沿線運輸量不斷增長,原有工作力度和進度難以適應通道高質量發展需要。」
為此,《方案》提出重點圍繞主通道和重要樞紐,有針對性地進一步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力求全面提升通道運行效率和能級。
主通道將暢通高效。到2025年,鐵路西線基本貫通、中線能力擴大、東線持續完善,公路瓶頸路段全面打通,以鐵路為骨幹、高等級公路為補充的干線運輸能力大幅提升,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50萬標箱,跨境鐵路班列達到2000列。「鐵路將加快推進三條通道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改造,今年以來已完成相關投資21.85億元。」國鐵集團貨運部副主任董暉說。
港航能力將顯著增強。到2025年,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設施功能、服務配套全面完善。國內國際航線網路進一步加密,新增國際航線10條以上。北部灣港、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1000萬、500萬標箱,其中外貿箱吞吐量分別達到200萬、100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