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是什麼梅電影名字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是什麼梅電影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9-11 14:47:08

⑴ 馬什麼梅到底什麼梗

馬冬梅出自電影《夏洛特煩惱》的一個梗,原話是「我爸叫馬冬,我一出生他就不見了,所以我叫馬冬梅。」
該詞出自2015年火爆的電影《夏洛特煩惱》女主角的名字,裡面有一段主人公夏洛和一大爺的如下對話:
夏洛:大爺,樓上322住的是馬冬梅家吧?
大爺:馬冬什麼?
夏洛:馬冬梅。
大爺:什麼冬梅?
夏洛:馬冬梅啊。
大爺:馬什麼梅?
夏洛:行,大爺你先涼快著吧。
大爺:好嘞。
夏洛上樓遇見馬冬梅,馬冬梅驚的把一盆水都潑到樓下老頭身上,老頭站起怒吼:馬冬梅。
很多有意思的網友把夏洛最後一句話:大爺你先涼快著吧,聯想成打野你先涼快著吧,也就是說打野很菜的意思,比如是在直播間狂刷lol馬冬梅「行,大爺,你先涼快著吧。」,lol馬冬梅的引申就是從這句對話開始的,意思就是諷刺打野特別爛的意思:大爺(打野),您歇著吧。就是打野你這個彩筆別來了。請到旁邊涼快去,當然,夏洛特煩惱的諧音也是「下路特煩惱」的引申含義了。
馬冬梅這個詞等於說打野垃圾的意思(打野您先涼快著吧)。

⑵ 求問一部美國電影的名字,女主是亞洲人,名字是梅,穿深藍色連衣裙,男主是光頭的黑人,狙擊技能滿點,求

《殺手:代號47》整個故事來源於一部最暢銷並獲過獎的熱門電腦游戲:一個本不應該存在於這

個世界上的王牌殺手,他是基因工程的智慧結晶,除了一個冷冰冰的稱呼--「代號47」,沒有人知道他出生於何處、來自於何方。但是你只要看過他,肯定會對他形於外的獨特氣質難以忘懷,那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和近乎於優雅的殘酷,只有可能出現在與孤獨為伍的殺手身上。[1]「代號47」是一個神秘且復雜的男人,內心深處一直因為互相糾纏在一起的矛盾和否定而痛苦地掙扎著--雖然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犯罪組織利用基因工程克隆出來的,卻是由博愛的教會撫養長大的……所以對於他來說,也許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違背了生態平衡的錯誤。即使他很有才華、魅力超凡且非常迷人,但是他真正能夠擁有的東西卻是少之又少,連名字都成了一種奢望,而惟一能夠確認他的身份的,似乎就只有後腦勺代表數字的兩個條形碼文身了。
殺人是「代號47」一直從事的的工作,他從未覺得奪走別人的生命有什麼不妥,工作的時候也從不流露
殺手47
個人情感,堅定到令人發抖的決斷力,讓他以一種俯視的高傲態度看待著身邊走馬觀花般變化的一切……他的生活就好像是一個不斷重復的方程式,日復一日。然而,就算是智者也沒辦法掌握無常的命運,計劃好的生命也有可能出現「偶然的概率」,「代號47」發現自己深埋已久的道德心突然開始活躍起來,一種從沒體會過的陌生的情感波瀾也浮上心頭--而這一切變化,都發生在他遇見一個神秘的女人後。

一部電影,好像叫什麼梅什麼傳奇

有一部外國的電影叫做《梅林傳奇》

⑷ 帶梅字的電影電影名或電視劇名三個字的

電視劇名叫《梅花烙》。

⑸ 歐美電影,裡面有個泰國女孩子,在裡面名叫梅,是什麼電影

白象 Elephant White (2011)

導演: Prachya Pinkaew
編劇: Kevin Bernhardt
主演: 傑曼·翰蘇 / 凱文·貝肯 / 谷潔君
類型: 動作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1-05-17
片長: 92分鍾

⑹ 中國有一部電影名字帶梅的忘了全影片名

應該是【梅蘭芳】。望採納。

⑺ 簡年4:觀影《踏雪尋梅》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本文是對於電影《踏雪尋梅》的影評,如果你是因為這個名字點開,「生而為人,我和抱歉」是我在寫這篇影評時想到的之前看過的一個日本電影的台詞,在此也很適合。

  以下是影評部分,涉及一些「負能量」,介意者慎看!!!

       今天下午突然想起看一部很久之前被推薦的電影,看完後覺得是意料中的絕望感爆棚,它斬獲了2015年的第35屆香港金像獎六項大獎,在當時也引起不小的轟動。看完電影我還特地去翻看了當時那個推薦這部電影的公眾號。摘取以下:

       這部電影因為尺度和涉及的道德問題,沒有在內地影院上映,在豆瓣上也沒有關於它的評分。無可置疑,這是一部佳片,卻讓人難以鼓起勇氣再看第二遍。影片中尺度很大,對於案情的還原逼真又血腥,會給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適。

      在此想簡單說一下這部電影的人物性格和片中的部分細節。

女主——王佳梅,影片中對於她的性格描寫有些矛盾,一面想描寫她是一個叛逆的少女,在家與母親爭吵;她也很冷漠,面對同桌的割腕自殺,也面不改色,沒有施救,繼而退學;另一面又展現她對於遠在湖南的父親的關懷,在電視上的球賽結束,她會給父親發信息說恭喜他,所賭的球隊又獲勝了;她又是一個想要獨立的人,想實現自己當模特的夢想,退學後去面試模特,上街宣傳工作,為了掙錢打兩份工,最後卻還是被金錢誘惑,走上當 援交女 的道路。

      影片幾乎展現了她的所有生活,也讓人更了解她的掙扎和絕望,感受到她的孤獨感。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她可能是有抑鬱症的,來到香港有繼父的新家庭,雖然有母親和姐姐,但她卻沒能感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與母親的相處是粗暴的,一個情節就是,別人送了她(佳梅)母親一對耳環,而送耳環的人是偷拿的她女兒的昂貴的耳環,最後厚著臉皮向她(佳梅)母親要回,當時那個耳環已經被佳梅戴著,她母親在簡單提到原因後就要回,佳梅不高興嘟囔了幾句,她媽媽立刻發怒咒罵。

姐姐和繼父在旁邊也無任何錶態,相信那時的佳梅內心是孤獨、絕望的。 以至於她當了援交女後,攢夠錢後立刻去買了同樣的耳環。我有注意到她在戴上耳環後,臉上只有一閃而過的開心,然後還是冷漠的樣子。

      她渴望被愛,覺得得不到家庭的愛後,她試圖得到愛情。在接客多次後,她遇到一個男人,她甚至單純地以為他就是真愛了,對他撒嬌索要寵愛,不收取他金錢。男人很愛玩游戲機,她就試探地提出想要得到那個游戲機,男人短暫思索後的回答是「這台不行,是別人送我的,我可以給你買台新的,作為這么多次沒收我錢的補償」,這時佳梅臉上是一閃而過的輕蔑和失落。(這個影片中女主的演技最贊的就是微表情。)男人還說不希望她做這一行,佳梅說不做就沒飯吃,男人什麼也沒說,這時的佳梅心裡應該是期望著他說「我可以養你。」哪怕是假話也好,然而沒有。

     讓佳梅徹底傷透心的還有這個男人帶著女友來找她做解釋,不承認他有過劈腿行為,讓人難過的是 佳梅還是幫著他圓了謊,說只是普通朋友關系。

        被這個男人傷過心後,她沒有選擇回家也沒有去找人傾述(也許她從內心裡就覺得無人可依賴),她到一個地方坐著,遇到一個小女孩,小女孩不想回家,她還耐心地和小女孩說了幾句話,甚至做了個約定,說還會再來這里和小女孩玩。(影片最後還拍到這個小女孩在這里等她的鏡頭,卻不可能再等到了。)後來小女孩被媽媽帶回家,她卻撥通了客人電話……

男一是郭富城演的角色,是個略帶神經質的警察,性格不難理解,在此不多談。

男二——丁子聰。他自幼失去母親,父親年老在養老院。他是一個敏感又暴躁的貨車司機,愛過一個美麗的給他人當小三的女朋友,他知道自己是備胎,卻也無怨。女朋友只和他做過一次愛,還是在她來月經時,以至於他後來自慰時割破手掌,也是為了懷念女友。他和佳梅在網上聊天認識,卻一見如故,因為他們是同類人。渴望被愛卻總也得不到愛,孤獨感充斥生活,活得如行屍走肉,被絕望壓得透不過來氣。

     他們是第一次見面,做愛時佳梅求他,幫她去死。丁子聰開始猶豫,後來答應幫她,過程中有過暫停放棄,可佳梅在反復求他,後來他下定決心,掐死了佳梅。後來用碎屍的方法來處理佳梅的屍體(影片中幾乎完全還原了這個過程,很血腥殘忍)。這是最殘忍的一種方法,起初我不理解,後來在結合丁子聰的供述和一個網友的留言,我理解了原因。影片中當郭富城飾演的警察詢問丁子聰的殺人動機時,推測他是因為自幼喪母,對女性有恨意才會殺死第一次見面無怨無仇的佳梅。丁子聰否認,並說不是因為怨恨,相反他很喜歡佳梅,喜歡女人,但他討厭人,討厭佳梅是個人。之前他在和佳梅在網上聊天時,提到如果有來生還想做個人嗎?他說不想,做人太累,佳梅也說不想,她說希望死去,她信天主教,死後上天可以成為任何一個物。所以在佳梅死後,丁子聰會選擇用碎屍的方式,想毀掉佳梅作為人的形態。(佳梅死的原因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她懷孕了,天主教禁止墮胎,這也是在她死後現的。)

      最後,片中佳梅請求丁子聰殺死她,這個情節,讓我聯想到刑法中關於故意殺人罪的補充說明。丁子聰是受佳梅的請求才採取殺人行為的,這可以定為一種【幫助殺人】的情況,在本影片中也可以稱為【幫助自殺】。

     實踐中這個補充說明主要是針對原來沒有殺人動機的人,在受到受害人的請求後,採取殺害受害人的行為。受害人是因為主觀不能或客觀上無法做到自殺而請求他人殺害自己。(記得書上當時對於 客觀不能,舉的例子是 一個癱瘓在床,被病痛折磨的老人,請求鄰居給她喂安樂死自殺,老人後來死去,鄰居還是被定為故意殺人罪)。

     此案同理,雖然丁子聰並非主觀上殺死佳梅的心態,但他接受了委託並實施了確實造成佳梅死亡的後果,定為【故意殺人罪】無可質疑。但對於量刑上可以有所改變,故意殺人罪也會因具體案情,受害人過錯等,對於犯罪人的刑罰有所不同。上面的幫助用安樂死鄰居自殺,雖被定為【故意殺人罪】但實際量刑上因為情節較輕,量刑標準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影片中,對於丁子聰最後的刑罰是 終身監禁,這對於沒有死刑的香港來說,這是最高的刑罰。丁子聰本人似乎對於這個結果也是滿意的,他不希望減刑,所以對於警官反復訊問他殺人動機時,他一直不供述,想必也是這個原因。

     關於這部電影,透視出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及自殺。家庭,學校,社會對於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的忽視,只注重他們基本生活需要和學習成績,對於心理問題沒有預防和疏導措施,影片中沒有人在佳梅孤獨無助時,伸出援手,拉她從絕望的深淵走出來,所以她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死亡,這也讓人不禁難過。

     影片結尾,是兩年後警官探望佳梅的家裡,姐姐未婚先孕生了孩子,母親仍舊罵罵咧咧,彷彿已撫平了佳梅離去的傷痛,繼父也仍舊躺在床上,房間里佳梅喜歡的美女照片還貼在牆上,那是佳梅渴望成為的樣子,卻再也不會有實現的可能性了。而正是佳梅家裡生活一切平靜如初,才讓人覺得悲傷,她的離去並沒有太大改變。

      這個電影我看的版本是兩個小時,全片是一種昏暗的色調,讓人有抑鬱情緒,直到最後十分鍾影片色調才亮起來,也許想展現一種事已過去的態度。看完讓人思索良多。          死很容易,活著才難,而正是因為活著會遇見各種可能性的機會,才要堅持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如意是常事,我們要學著接受,學著排解,學著自救,相信只要活著總會有好事情發生的,憂郁的日子也許會持續很久但也總會結束。影片里與佳梅對應的還有一個易被忽略的角色,是一個幼年目睹自己親人被殘忍虐待而死整個過程的小女孩,與佳梅不同,她後來長大成為一名導游,後來與警官相遇,能看出她的改變。  佳梅死時才十六歲,如果繼續活著,她的人生其實才剛開始,一個人身體健康能夠獨立,怎樣活著是自己能夠決定和改變的事情。哪怕不熱愛這個世界,也要好好呵護自己的人生啊。

    以下也摘自know  yourself 的公眾號,很喜歡他們的影評,這也是個很棒的心理學公眾號。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陪我一起思索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晚安。(≧ω≦)

⑻ 有部電影,一個女生叫梅

電影就叫做《白象》,還不錯的,那個叫做「梅」的女生其實已經死去了很多年了,在電影中是個鬼魂。

⑼ 什麼電影叫什麼梅花的

梅花 (1976)導演: 劉家昌
編劇: 鄧育昆
主演: 胡因夢 / 柯俊雄 / 張艾嘉 / 崔福生 / 恬妞
類型: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台灣
語言: 漢語普通話
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編劇(鄧育昆)、最佳彩色攝影(林贊庭)、最佳音樂(劉家昌)、最佳錄音(忻江盛)

梅花K之迷 Poirot:The King of Clubs (1989)

導演: 蘭尼·雷
編劇: 邁克爾·貝克 /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主演: 菲利普·傑克森 / 休·弗雷特 / 大衛·蘇切特
類型: 懸疑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89-03-12
片長: 50分鍾
又名: 俱樂部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