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我的姐姐電影原型弟弟最後怎麼了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我的姐姐電影原型弟弟最後怎麼了

發布時間: 2022-09-11 13:12:09

① 電影《我的姐姐》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由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主要講述了一對失去父母的姐弟,姐姐與弟弟年齡相差二十幾歲,姐姐在自己的未來前程與弟弟的撫養問題上展開了一系列的矛盾爭執。

該電影是有現實中真實原型存在,因電影中的姐姐與真實原型的姐姐做法不同,因此電影在上映就受到廣大關注,且爭議兩極分化

電影中姐姐在車禍現場不知所措,真實故事中的姐姐父母在她二十一歲時,不顧她的意見執意生下了弟弟,後來父母意外身亡留下她和弟弟孤身兩人。

姐姐名下有爺爺給她的一套房產和媽媽曾經為了防止爸爸出軌瓜分財產而轉到她名下的房子,親戚理所應當認為她該撫養弟弟,但是姐姐並不認同。

電影中親戚讓姐姐撫養弟弟在妥善處理好父母的身後事之後,姐姐便讓人抱養了弟弟並且簽了不見面的協議,自己賣了她名下房產去遠方追求自己的生活。

在電影《我的姐姐》中,張子楓演的姐姐是一名護士,她的夢想是考上研究生去北京。但就在這時她的爸媽出車禍雙雙離世,留下了她連面都沒見過幾次的弟弟。電影中姐姐的親戚也要讓姐姐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但是從小就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姐姐根本就沒受到過父母任何關愛,對於這個調皮多動的弟弟她更是壓根不想接觸。

姐姐給弟弟洗澡本就是同命相連的,當兩人感情漸深時,年幼的弟弟也明白了姐姐的無奈選擇,便主動要去領養家庭,他不想成為姐姐負擔。而姐姐同樣也是對弟弟的不舍,最後帶著弟弟回到了屬於他們的家。

姐姐帶著弟弟離開領養家庭不管是現實原型還是電影中,法律上姐姐對弟弟並沒有撫養的義務,但很多人基於道德與親情多是指責現實原型中的姐姐。

可有一句話說得挺好,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網路上真實原型姐姐所寫的未必是她所有的經歷,這是她的選擇,而電影中的姐姐也是她的選擇,我們都應該尊重她們的選擇。

不得不說,這部影片實在是太真實了,「重男輕女」觀念戳中了太多家庭的痛點!

② 我的姐姐結局解析

電影我的姐姐的結局解析:

結局是在姐姐出發去北京的當天,姐姐找的領養的那戶人家希望姐姐簽一個關於姐姐以後永遠不能再見弟弟的領養協議,姐姐在簽的時候猶豫了,而且姐姐在簽字之前把賣房子一半的錢給了領養的那戶人家。

然後就是帶著弟弟跑出去踢了一段足球,但踢足球那段拍的打光非常柔和(言語不太會表達就有點像做夢的那種氛圍),關鍵是姐姐弟弟踢足球那段從別墅外踢到了市區最後又到了一個足球場,最後姐姐抱著弟弟大哭,結束。

電影我的姐姐的結局是什麼:

作為一個看過《我的姐姐》的觀眾客觀描述一下電影結局,希望大家不要僅僅憑著其他人一股腦極端的評論就給這部片子打上所謂「姐道」的標簽,因為本來女性視角電影就非常稀少,這樣站在女生角度去直擊痛點的電影在我看來應該要得到鼓勵才對。

我的姐姐結尾是什麼意思:

據悉,這個電影的原型疑似是天涯的一個帖子,名字叫《父母去世後,我把兩歲的弟弟抱養了出去》。這個帖子的內容很簡單,女孩將名下的兩套房產都賣了,沒有給弟弟一分錢,還將弟弟送到農村。

在原帖里,這個姐姐沒有見過弟弟,對弟弟也沒有感情,她說「我也很慶幸選擇放棄了這個所謂的親弟弟」「弟弟這個詞,在我之前的21年,從沒讓我感覺到見之欲嘔。」

當時這個帖子就很火,網友也是分成了兩派,一派覺得父母給了她兩套房子,起碼應該給弟弟留一套,覺得她太自私。當然也有人支持她這樣做,但大多數人是反對的。

但是編劇卻沒有承認這個原型,而是說靈感是來自於2015年二胎政策放開,身邊有一些女孩在經歷著和片中姐姐一樣的事情。

在帖子里,樓主的弟弟只有兩歲,根本沒有什麼選擇的權利。在電影里,編劇把弟弟的年齡加大到6歲,讓他可以跟姐姐聊天互動,培養感情,讓電影披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

事實上,在傳統觀念里,一直都有長姐如母的觀念。父母過世了,從傳統觀念上看,姐姐就要挑起母親的責任,照顧弟弟。如果從傳統觀念上看,毫無疑問,這樣的姐姐,肯定是要譴責的。


③ 《我的姐姐》真實原型:奪走財產,送養弟弟,大城市生活遇真愛

4月2日,由殷若曦執導,張子楓、肖央、朱媛媛等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上映。下午有空時間去電影院看了,電影看完之後整個人久久不能平復,雖也是姐姐,但有幸父母健在。

很多網友在看完《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後,都表示後勁太大了,然而真實的生活中遠比電影更殘酷。

當有一個比自己小20歲的弟弟,你該怎麼辦?

當父母發生意外去世,年幼弟弟該怎麼辦?

沒有感情又該如何相處?是該擔姐姐之責撫養弟弟?還是過好自己的人生?

在電影《我的姐姐》中,上述問題正是姐姐面臨的困難,在自己出門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如願以償」生下二胎,而姐弟倆之間相差17歲。

突然有一天發生意外,父母雙亡,留下22歲的姐姐和4歲的弟弟,姐弟倆在這之前只見過幾次,雖然有血緣關系,但是感情卻不深。

姐弟倆從相互嫌棄,不知所措,到打開心扉,接受對方,面對送養在因有了感情後有了顧慮。

電影的結尾,安然在簽署棄養弟弟、承諾不再見面時,她猶豫了,停頓幾秒後,帶著弟弟往外跑,姐弟倆不顧小雨朦朧,在風雨中快樂奔跑,最後相擁而泣。

看似是完美的結局卻令無數人陷入沉思,姐姐真的要養弟弟嗎?那且不是跟姑姑步入一樣的後路, 因為是姐姐,所以要付出,哪怕是自己的未來和幸福。

直到看到《我的姐姐》真實原型的分享,讓人鬆口氣,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錯了嗎?

21歲那年結束了獨生子女生涯,父母生了一個弟弟,原因是女兒上大學了父母比較孤單;

當得知此事後,女孩十分憤怒,甚至用斷絕父母關系來脅迫父母,但仍舊沒有用,故事的剛開始跟《我的姐姐》劇情十分相似,所有親戚都把養育弟弟的責任給了姐姐,因為是姐姐,所以養育弟弟是天經地義嗎?

早年間,父母鬧離婚,將兩套房產都寫在了姐姐的名下;

如今,父母去世,親戚們不僅要求女孩撫養弟弟,還要將房產移到弟弟的名下,換句話說弟弟才是家裡的後人。

《我的姐姐》電影中,安然將房子賣了,財產姐弟倆每人一半,而真實原型中,女孩將名下的兩套房產都賣了,沒有給弟弟一分錢,換句話說,她從來就沒有把弟弟當弟弟過。

相差21歲的姐姐撫養弟弟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不僅生活學習受到影響,未來個人生活也不會清凈,這位網友不僅沒有給弟弟財產,更是棄養弟弟將其送到農村。

沒有這個「拖油瓶」之後,生活和 情感 都有了極大的舒適,去大城市結婚生子,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看到這樣的結局,很多網友謾罵女孩的無私,都說「他是你弟弟啊,是和你同樣的血脈。」

他是弟弟沒錯,可是跟我有什麼關系呢?

在很多老一輩的思想中,無私奉獻成為姐姐必做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是自己的人生呢?就應該為了「弟弟」放棄,不管自己幸福與否。

看了《我的姐姐》後,故事中的結尾被評為女性獨立思想的崛起,不應該為了他人就放棄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權決定自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生活中,有人選擇成全自己,有人選擇犧牲自己,如何選擇才是正確的答案,我們都無從知曉,更何況很多事情就不能用對錯來判斷,姐姐沒錯,弟弟也錯。

面對這樣的問題,是養育弟弟、還是棄養弟弟,很多人都會權衡利弊後做出自己的選擇。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想必是來形容此時最好的話語。

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④ 《我的姐姐》原型被扒,拋棄2歲弟弟後人生幸福,或許這才是現實

本文由 母嬰 育兒 寶 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我的姐姐》這部電影最近正在上映,電影口碑非常不錯,張子楓作為電影中的主角姐姐,表現更是可圈可點,賺足了一大票觀眾的眼淚。

電影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在女兒上大學之後,生了一個兒子,但是父母出意外去世之後,這個弟弟便成了姐姐的負擔。

周圍的親戚都覺得姐姐應該撫養這個弟弟成長,但是姐姐不願意,覺得自己未來的路還很長,她還想去北京考研究生,當醫生。

電影里經典的台詞,便是弟弟對姐姐說: 「我只有你一個人了」 ,但是姐姐對弟弟說: 「我的人生不止你一個人。」

姐姐認為要是撫養弟弟,這一輩子就毀了,於是決定給弟弟找領養家庭,懂事的弟弟最後同意了被領養。

但是最後領養夫婦要求姐姐簽「以後不再見面」協議書的時候,姐姐放棄了將弟弟送給領養家庭,帶著弟弟跑了。

電影的結尾符合傳統的「圓滿結局」,姐姐與原生家庭和解,放棄送養弟弟,用親情與自己和解。

當然看似大愛的結局,實際上引起了不少觀眾的不滿,他們覺得,這是強行大愛,鼓勵女性放棄自我夢想,繼續進行「扶弟」的行為。

因為電影只演到姐姐放棄將弟弟送到領養家庭便結束了,所以導演說,這是開放式結局。

雖然從法律層面上來說,姐姐對於弟弟有撫養的義務。

但是從個人層面來說,許多人不希望女主角安然承擔弟弟的一生,為了弟弟放棄學業,甚至帶著「拖油瓶」難以結婚。

《我的姐姐》原型曝光,故事更加黑暗

隨著電影大火之後,《我的姐姐》原型被扒出,這對姐弟的真實故事可以說更加「黑暗」,人們感嘆,或許這才是現實。

被曝光的姐姐原型更加的「鐵石心腸」,她在網上闡述了自己的故事。

當了21年的獨生女,在她上了大學之後,父母因為感覺太寂寞,給她帶來個弟弟,見到這個弟弟,姐姐表示「恨不得掐死他」,對弟弟滿是憎惡。

父母之前因為鬧離婚,所以將兩套房子都轉到了女兒的名下,兒子出生之後,父母為了給他爭取利益,拿回自己的房子,甚至去她工作的單位大鬧。

在父母出車禍之後,親戚要求這個姐姐撫養弟弟,但是姐姐寧願被親戚打罵詛咒,都不願意撫養弟弟,她坦言自己就是自私,因為這就是人性。

她將2歲弟弟送給了一個農村家庭,並且主動說要斷了聯系,恨不得立馬撇清關系。


至於父母留下了兩套房子,她的處理也非常果斷,將其都賣了,拿著這筆錢去到了一線城市,重新買房付足了首付,然後結婚有了自己的女兒,生活幸福。

她慶幸自己的選擇,但是美滿生活並未消去她對弟弟的憎恨,即便是在當媽之後,這份恨依舊存在,她覺得如果沒有弟弟,父母不會變本加厲的傷害她。

她覺得弟弟剝奪了自己生二胎的機會,她已經有了一個女兒,害怕生了二胎之後,女兒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像當初的她一樣,這一段經歷給她的人生蒙上了陰影。

但是有很多人對這位姐姐的作為,進行了怒斥。

大家覺得,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沒關系,不撫養弟弟都是可以理解的,自私也未嘗不可,畢竟她是父母決定下的受害者,不是始作俑者。

但是她可以自私,不應該理直氣壯的惡,更不應該去傷害他人。

為了快速和弟弟撇清關系,姐姐將弟弟送給了條件並不好的家庭,弟弟生活的不好,養父母不愛干凈,這位姐姐冷漠到可以不顧弟弟的死活。

她認為父母留下的兩套房都是她的,弟弟沒有擁有的權利,她用這兩套房的錢,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弟弟一無所有,但是這兩套房都不是她掙來的。

於是不少人質疑,她的做法不僅僅是自私,甚至展現了人性的惡。

原型里的姐姐雖然更加鐵石心腸,這個故事也許更加暗黑,但是姐姐的選擇,真的就完全錯誤嗎?外人無從判斷。

因為所有的錯,真的不在姐姐,始作俑者是父母,而弟弟同樣是受害者,只不過她的做法同樣傷害到了弟弟的利益。

這件事情眾說紛紜,孰是孰非每個人自有定論,但是有一件事父母們需要明白:

年紀大了之後想要二寶,也請尊重一下子女的意見,莫讓小寶成為大寶一生的負擔,也不要害了小寶的一生。

育兒 小貼士

如若這對父母當時願意尊重大寶的意願,恐怕就不會有這出爭議了。電影里的姐姐沒有把弟弟送走,原型里的姐姐拋棄了2歲的弟弟,這恐怕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區別吧。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 育兒 干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⑤ 《我的姐姐》真實事件最後結局是什麼

《我的姐姐》真實事件最後結局是安然把弟弟送走,自己拿著五十萬,去北京讀研。可這樣的結局,又直擊很多網友脆弱的內心,所以《我的姐姐》結局,就變成了開放性的,留給觀眾自己猜想。

國內電影創作手法,任何影視作品,或者電影電視劇,大多都是以大團圓、大圓滿為結局,即便劇情中走向,在離譜,譬如《都挺好》家庭矛盾,已經到大打出手了,最後還能以互相諒解結局,現在被定義為「中國式結局」。



影片評價

《我的姐姐》是一部揭示社會倫理及其變遷的深刻之作,影片圍繞著女主人公姐姐究竟是去追求個人事業發展還是撫養幼弟的艱難抉擇逐步展開,背後的邏輯是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人們所面臨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人生觀對傳統的家庭本位價值觀、人生觀的激烈撞擊。

影片通過一系列戲劇性沖突為我們揭示了這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即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一個現代化的男女人格平等的新秩序正在形成。該片的開放式的結尾可以稱得上「絕妙一筆」。

影片中兩個姐姐互訴內心的一場戲展現出兩代女演員細膩而精到的演技,貢獻了影片最大的淚點,同時,也是這樣一組人物的映照關系,讓影片全然跳脫出一個個體命運的悲劇,而展現出一個龐大而久被忽視的群體樣貌。

⑥ 《我的姐姐》原型:21歲時父母生了弟弟,兩年後我把他送人了

清明期間,有一個電影上映了,瞬間火爆全網,引發眾多爭議,這就是涉及重男輕女、二胎、伏弟魔、親情於一體的《我的姐姐》。

電影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獨生女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一直鬧離婚的父母不顧她的反對,執意在她21歲時決定生下一個兒子,從此女孩與父母一刀兩斷。沒想到兩年後父母意外去世,兩歲的弟弟成了燙手山芋。親人要求女孩撫養,女孩不願意,結果親戚也都不願意撫養,最後這個弟弟被送給了另一個家庭。

這個女孩的原帖如下:

電影的情節差不多,不過結局更加開放:姐姐和弟弟在相處中漸漸萌生了感情,但是也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何去何從尚沒有定論。

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優點在於,它撕開了一些人性的真相,戳動了一些尖銳的矛盾。

顯而易見,如果影片中的兩個孩子換成兄弟,或者兄妹,都不會有如此大的反響,為什麼? 因為只有在大部分的姐弟之間,父母的愛和家庭的資源是失衡的。

1)首先,兒子是帶著期盼出生的,女兒是令人失望的。 我是90年代出生的,那時候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實行很久了,所以大家愈發期盼唯一的孩子是個男孩。我媽告訴我,我出生那天,爺爺奶奶、姑姑叔叔一群人都圍在產房前說笑,可惜我呱呱墜地之後,他們一聽性別為女,場面功夫都不做一下,轉身就走了。

媽媽做完月子之後,奶奶對媽媽說:「你把她抱到鄉下養,就說是個傻子,你再生個男孩。」那時候,媽媽年輕氣盛,直接懟了回去:「我不想生,幹嘛一定要生兒子,只要我女兒 健康 聰明,和兒子是一樣的。」

奶奶直接放下狠話: 「我寧可要個傻子孫子,也不要一個聰明孫女。」 於是,我的出生直接將婆媳矛盾激化了。

可以想見, 重男輕女的家庭,對兒子有多珍視,就對女兒有多漠視 ,那麼年長幾歲或者十幾歲的姐姐,不是父母疼愛的女兒,而是兒子的未來的助力。

2)其次,兒子是要繼承家業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就算在2021年,普通家庭依舊默認,房車財產都是留給兒子的,而女兒終究是要嫁到別人家的。所以,姐姐就算傾情為父母付出、為弟弟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誰會心疼一個外人呢?誰 會覺得這是占姐姐的便宜呢?

我有個朋友,工作幾年,小有積蓄,本來打算自己買個小房子。然而,父母一哭二鬧三上吊要她借錢給哥哥在北京買房,一張口就是她這幾年的全部積蓄50萬。說是借錢,卻也不打欠條,也不說什麼時候還錢,甚至哥哥要求她把錢打到父母的賬戶上,然後由父母轉到他的賬上。這算盤,明眼人一眼便知,不禁令人無語。

當我聽說她出生時,奶奶想把她送人,我就懂了這奇葩的家庭氛圍。

因為是姐姐,因為是女孩,就要被親情綁架,哪怕犧牲自己的未來,斷送自己的幸福嗎?

這個故事裡的長輩,尤其令人討厭。

1)第一類人是自己享受了性別福利,便得寸進尺的傳統男性。

要求姐姐放棄學業、放棄愛情、放棄事業,一心撫養弟弟,憑什麼?姐姐不是有意識的人嗎?

要求姐姐把自己名下的房子劃給還在上幼兒園的弟弟,憑什麼?姐姐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嗎?

孩子不是貓,不是狗,生活、教育,包括以後的結婚生子,都是一個大問題。要不然為什麼姑姑和舅舅都沒有把弟弟抱到自己家養呢?

女孩為了父母有生二胎的機會裝瘸子,長輩沒一個站出來說話;女孩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不受父母關愛,長輩沒一個站出來說話;女孩想把弟弟送走,結果長輩們的正義感就來了。

可以想見,這樣的長輩,對女孩的要求必定是:你把弟弟帶大,還要把父母的房子給他。為什麼呢?因為他是男孩啊! 男孩就要繼承遺產,男孩就要被姐姐照顧,因為之前的男孩都是這么過來的。

這些傳統男性,盤剝了姐妹的利益,當然要為男性團體站隊。

2)第二類人是自己這么做,要求別人也這么付出的傳統女性。

電影里,姑姑考上西大俄語系,她的弟弟,也就是女孩的父親同年考上了中專。 諷刺的是,明明姑姑的成績更好,可是家裡把讀書的機會給了女孩的父親,姑姑輟學打工,供養弟弟和父母。

後來,姑姑想去俄羅斯做生意的時候,女孩的媽媽懷孕了,沒人照顧,姑姑這個姐姐又放棄了出國,辭退了工作照顧弟媳。女孩的父母車禍去世了,又是姑姑過來忙前忙後 操持,可以說,姑姑為了她的弟弟,付出了自己人生的一大半。

你是姐姐,要照顧弟弟,這個觀念已經深入姑姑的腦海,所以,她也要求女孩一定要這么犧牲自己。

可是,她沒有意識到,女孩的命運不是俄羅斯套娃,一代代延續著同樣的使命。

我覺得,如果沒有這些自私自利的長輩,或許女孩送走弟弟的決心不會那麼強烈。因為他們不僅不幫忙,還要指責你做得不到位。多做多錯,還不如不做。

面對這樣兩難的困境,女孩該怎麼辦呢?大部分網友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女孩應該撫養弟弟長大,另外一派認為女孩應該放棄弟弟,過好自己的人生。

1)罔顧親情和血緣不現實。 其實,我也是個姐姐,不過不同的是我有一個妹妹,而不是弟弟。我的妹妹也比我小十一歲,也就是說,我上初中她才剛出生,我去上大學了她還在上幼兒園,這就導致,我在家的時候,忙於學業早出晚歸,後來更是去了外地,回來的時間寥寥無幾, 但是即使這么短暫的相處時間,我依舊能夠感受到血脈相連帶給我的牽盼。

記得有一次,我帶她去海邊玩耍,她坐的游泳圈突然翻了,我伸手扶住她,自己就有些重心不穩,身體傾斜,水淹到我的下巴。雖然我不會游泳,十分慌亂,但是我一直牢牢地托舉著她,大聲呼喊,直到會水的表弟游過來幫忙。

那一刻,我想的是,哪怕我淹死了,她也不能有事,這就是一種很自然而然產生的想法。但是離開這個生死換頭,我這個姐姐實在是不合格的:從沒有提供過什麼經濟上的幫助,甚至因為在家時間少,帶她的時候都屈指可數,反而有的時候她給我端茶倒水,跑腿打雜。

放棄自己的人生不可取。 故事裡的女孩,也只是一個孩子啊。她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養活自己的費勁,如果帶著幾歲的弟弟,她怎麼正常工作?又有哪個男生來娶她?她的人生該怎麼辦?

正如女孩質問的那樣:「我爸媽死了,所有人都覺得他是我的責任,明明做錯事情的人不是我!」

弟弟的確無辜,可是女孩更無辜。她根本沒有這個義務,因為她不是父母;她也沒這個能力。因為她還是失去父母,剛進入 社會 的孩子。但是,所有人都在逼迫她,指責她,卻沒有人幫助她。 讓一個沒有得到愛和幫助的女孩,去無條件愛和幫助另一個孩子,何其可笑呢?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你不知道它會給你出什麼樣的難題,也不知道面臨怎樣的後果。

留下弟弟,或許會收獲一個感情深厚的親人,或許會毀掉自己原本的愛情和事業;

送走弟弟,或許會遭受良心的譴責,或許會收獲自己的人生的幸福。

是對是錯,誰知道呢?哪有那麼絕對呢?不過是做自己的選擇,承擔選擇帶來的好與壞罷了。

關注@金子和男子 ,分享你對這個故事的看法吧!

⑦ 《我的姐姐》原型,姐姐獨吞父母遺產,兩歲弟弟被送到農村

以上是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中的姐姐原型,當年在天涯發帖的內容原話。

這幾天看到很多人在同情那個姐姐原型,還幫忙說她沒有吞掉父母的遺產,我覺得作為當年親眼目睹整個帖子發展的旁觀者,很有必要還原下真相。

1、原型姐姐的父母根本沒有重男輕女

父母生二胎的時候,姐姐已經21歲了,而且當時二胎政策也沒開放。根據姐姐的發帖,是她在外地上大學後,父母感到寂寞,意外懷孕於是決定生下來。

試想一下,如果她的父母真的重男輕女,又怎麼可能等到她21歲才要二胎?真正想要兒子,早就生了。

但沒想到,這個姐姐卻因此恨上了父母和剛出生的 弟弟,並且還拿重男輕女當成自己自私的擋箭牌。

在父母去世之後,她就把弟弟送到了農村,她自己也當上了母親之後,還在怨恨弟弟奪走了自己當獨生女和她生二胎的機會。

2、原型姐姐獨吞了父母的遺產,一分錢也沒給弟弟留

和影片中一樣,現實中的姐姐的房子,也是父母鬧離婚時轉到她名下的,但不是一套,是兩套。她在帖子里說了,房子是暫時贈給她的。

但當父母想要拿回一套房子時,她卻堅決不給。並且慶幸,只要自己不死,無論是父母還是弟弟,誰都分不走。

如果說房子給她了,不給弟弟情有可原,但父母的遺產她也一分都不給弟弟,就說不過去了吧?

她的父母死的時候不可能一分錢財產都沒有,但弟弟兩歲就被送走,她還主動跟養父母說不聯系,所以弟弟一分錢遺產都沒有得到。

3、挨罵後撒謊給自己洗白被揭穿,於是只好申請封貼

發帖時她已經是個半歲女孩的母親,弟弟也被送出去兩年了,可她的語言里還是充滿著對弟弟的怨恨,並且十分理直氣壯。

當年天涯的網友們三觀還是很正的,所以她當時被罵得很厲害,於是她開始撒謊說父母對自己不好,房子是爺爺給的,從小父母就不待見她。

然而網路是有記憶的,天涯是不能刪帖和修改的,她帖子第一段就說得很清楚,弟弟出生之前,她的家庭很幸福,房子是父母的,她後面的說辭漏洞太多,根本無法圓謊。

於是在帖子發出僅僅兩個多小時後,她申請了封貼。只是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網友的平均智商卻降低了,她漏洞百出地賣慘,居然有很多傻白甜都信了,到處幫她洗白。

關於姐姐謊話里的漏洞,我今天在文章【《我的姐姐》原型:弟弟兩歲時被拋棄,姐姐當媽後仍恨他】里已經分析過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這里只簡單說兩句,她說自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母對她不好,只顧著過二人世界,過年都不願意把她領回去。

請大家想一想,如果她的父母真的這么不在意她,又怎麼可能會在她上大學後覺得寂寞而生孩子?

如果父母真的對她不好,她又怎麼會說出幸福家庭破裂這樣的話?不受父母待見的孩子,怎麼可能覺得家庭幸福,怎麼威脅父母有他沒我?

還有她怪弟弟奪走她生二胎的機會,就更可笑了。她自己因為父母生了二胎就跟他們斷絕關系,結果自己生了女兒後卻想要二胎。

並且還把不能生二胎的理由怪到弟弟頭上,說是弟弟才存在剝奪了她生二胎的機會。她是怕自己的女兒會和她一樣,這么無情冷血自私嗎?

都說姐姐慘,可真正慘的是弟弟才對。他原本可以有機會被更好的父母收養,可這個機會卻被姐姐剝奪了,姐姐像扔垃圾一樣把他扔到了農村。

只有兩歲的弟弟,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在話都說不明白的年齡就失去了所有親人,被送給了條件不好的農村夫妻手上,他的未來會如何可想而知。

姐姐可以不養他,但把他送給條件不好的農村夫婦,還奪走了所有遺產。做了母親之後,還理直氣壯地怨恨他。

這樣的女人,難道不可怕嗎?

——END——

作者:錢小刀

《我的姐姐》原型:弟弟兩歲時被拋棄,姐姐當媽後仍恨他

《我的姐姐》:電影背後的故事,才是真的殘忍

53歲焦恩俊再度離婚,婚姻運堪比小李飛刀,兩任前妻都有怨言

⑧ 《我的姐姐》原型:弟弟兩歲時被拋棄,姐姐當媽後仍恨他

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上映6天,票房即將突破5億。上映首日零差評,影院哭聲一片,沒帶紙巾的觀眾衣服袖子都遭了殃。

很多人都被影片中姐弟之間由相互排斥到彼此依賴的親情而感動,姐姐現實但不自私,弟弟有原本霸道但在巨變之下忽然學會懂事。

雖然大結局沒有表明弟弟到底有沒有被姐姐領回家,但其實結果已經不重要了。無論姐姐是選擇領回弟弟,還是繼續送養,都可以理解。

安然沒有虧待弟弟,她對弟弟的付出已經超越了姐姐的義務。無論是跟著姐姐,還是跟著養父母,弟弟未來的生活都不會壞到哪裡去。

她給弟弟找的養父母,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無論是從文化水平還是經濟能力,都足以讓弟弟在物質和精神方面得到足夠的照顧。

即使姐弟兩人真的從此斷絕了關系,但彼此之間曾經相互溫暖過。姐姐因弟弟放下了對父母的怨恨,弟弟知道姐姐不是故意拋棄自己。

這就已經足夠了。這部電影之所以能讓人感動,就是因為姐姐性格中無法掩飾的善良,和弟弟骨子裡的純真。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電影《我的姐姐》比現實溫暖太多了,故事原型中的弟弟下場很慘,兩歲時就被拋棄,姐姐當媽後仍在恨他。

可能有人已經看過了原型的故事,但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你看到的很可能是 洗白和美化 過的內容。今天就在這里,給大家開扒下原型的姐姐有多冷血自私。

《我的姐姐》:電影背後的故事,才是真的殘忍

金莎,想翻紅沒錯,但能不能用作品說話?

某些中年女演員,求求你們照照鏡子吧

⑨ 我的姐姐作文800字五篇

我有一個姐姐,比我大四歲半,她長得很漂亮。她有著一頭烏黑的頭發,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和一個向上翹的鼻子,一副眼鏡架在鼻樑上,顯得炯炯有神......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我的姐姐作文,歡迎閱讀

我的姐姐

我有一個姐姐,比我大四歲半,她長得很漂亮。她有著一頭烏黑的頭發,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和一個向上翹的鼻子,一副眼鏡架在鼻樑上,顯得炯炯有神。她呀,是個絕對的兩面派:乖起來很乖,瘋起來也很瘋。乖的時候對我可好啦!買好吃的給我,帶我玩等。可是發起火來太嚇人了!

姐姐非常喜歡小動物。像貓啦,狗啦,只要她看見,就非要抱一抱,絕對不允許有人傷害它們。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還有姐姐去姥姥家,姥姥再三叮囑我們:“千萬不要摸小狗”。可是姐姐沒有禁得住她對小動物的愛心,追著小狗要抱抱它。小狗急了,轉頭就要咬我們。我眼疾手快,一腳踢過去,把它踢得嗷嗷直叫喚,嚇得夾著尾巴逃走了。這下可惹惱了姐姐,她非說我踢跑了小狗,害得它逃跑。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姐姐不僅喜歡小動物,還是個書迷。

一進家門就捧起她心愛的書看起來,忘記了吃飯和睡覺。

有一次,家裡沒書可看了,作文http://Www.ZuoWenWang.Net/姐姐又很想看書。於是她問我:“李佳澍,有沒有書呀?”我說:“沒書看。”姐姐說:”沒書可看怎麼活呀!”於是,她飛快地跑了出去,我以為她出去玩了,也不在意。不想,天黑了,她還沒回來。到了很晚才回來。我奇怪地問:“姐,你去哪了,這么晚才回來?”“我呢?”她揚著手中的一本書對我說,“去借書,順便看了一會兒書,不想,一看就這么晚了,不好意思。”“一會兒?我的天哪,那你的一會兒時間有多長?”“哎呀,不跟你講了,我要看書去了。”說完,大步大步地走了。

很快,吃飯時間到了,我喊:“姐,吃,飯,了。”“哦,馬上來。”話音剛落,“砰砰砰”姐姐就下來了,手中還拿著那本書。接著,姐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飯,抹抹嘴,洗洗手,又津津有味看起書來……

姐姐曾說過:“如果我一個人生活在島上,給我很多書和一些糧食就好。”瞧,她又在看書了。

這就是我長得漂亮、喜愛動物的“書迷”姐姐。

知己姐姐

一輩子能有多少個知己,一個眼神,就心有靈犀,迎著陽光,寫下青春的詩句。

微弱的陽光灑向人間,微涼的一天就此開始。

“你就不能文明一點嗎?”

“我就不文明了,怎麼了?沒見過一個女生如此的不注意形象!”接著又在我面前毫不知羞恥的圖了兩口痰。我被他的這個行為完完全全的激怒。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和他打了起來,沒一會工夫,教室里一片狼藉,沒有人敢上前阻止這場“戰爭”。不知過了多久,教室外傳來一聲女高,“住手!”不用想,便知道是誰——劉老師。劉老師的嚴厲人人皆知。犯了錯,一旦被她知道,就不會有好果子吃。看得出來,劉老師滿眼怒火,如果生氣可以幻化成火焰,那麼,我已經被融化了。被劉老師劈頭蓋臉的訓了幾個小時,就離開那如同地獄般的辦公室了。

眼之間,就到了下午。上午還是陽光溫和,下午就陰雨連綿。課堂上,心早已不知道飛到哪個大洋去了,腦子里滿是劉老師訓我是的場景,想著:放學回家該怎麼辦?老師會不會已經把這件事情告訴家長了……正在我神遊之時,一位同學把我從神遊之中拉回了現實,我才知道已經放學了。待同學們都走後,劉老師這才走進教室,坐在我前面的那個座位。我知道老師一定是來訓我的。教室里靜得讓我低著頭,不敢大口的呼吸,只能小心的、緩慢的呼吸著。不知過了多久,我實在是脖子酸痛的很,於是就試意性的抬頭,正好對上了劉老師的目光我詫異的看著劉老師。她五官清秀,烏黑亮麗的秀發隨意性的披在肩上,清澈的眼眸,更是異常的美麗。

“我一直認為你不會用武力解決問題,冷靜的對待……”我知道老師說這話時,是多麼的失望。緊接著,發生的一切然不過我異常的驚訝:劉老師的態度三百六十度大彎:“我很喜歡你。我知道你是一個內向的女生,不喜歡說得太多。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的知己姐姐。可以嗎?”我聽得一愣一愣的,張了張嘴,遲疑了那麼兩秒鍾,才答應。

夏季的小雨,有一種清涼的感覺,令人放鬆。

夏季的雨,讓我們成為姐妹;

夏季的雨,讓我們的心靠近;

夏季的雨,讓我們成為另一個自己。

蒙蒙細雨,是你我感情的見證。你是我最愛的老師,是我最愛的姐姐。

悠悠姐妹情

我和我的姐姐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也許你會問:為什麼?這當然是我們是孿生姐妹嘛!她只不過比我早幾個小時降臨人世罷了。所以,姐姐這個稱呼也不怎麼名副其實,而我也從來沒有喊過她一聲姐姐。有時想喊,卻又覺得怪難為情的。就這樣,至今也還喊不出口。不過,她也不為這計較,在生活中也儼然像個姐姐的模樣。

在我還沒到板升中學這所學校來之前,我們是在貴州獨山縣麻尾中學讀書的,只是不在同一個班而已。而教我們這兩個班的科任老師大都是同一位老師,就因為這爆出了不少笑料。記得有一天晚自習,我從她班教室的走廊過來,正巧語文老師去她班上課,看見我就問:“上課了,你還去哪裡呢?”聽完,我撲哧一聲笑了,忙對老師說:“我不是這個班的”,她才恍然大悟。前幾天,語文老師進了我們班的教室又退了出去,過了一會兒才進來說,“這節是不是語文課?”“這節當然是語文課啊,”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她又問我:“怎麼兩個班我都看見你?”同學們搶著說:“因為她有個雙胞胎的姐姐在一(2)班,那並不是她啊!”同學們都笑了。語文老師這才笑了笑說:“怪不得我每次進兩個班的教室都看見同一個人,我還以為走錯教室了呢。”

說到這,還有更好笑的呢。不知是體育老師眼花了還是他不知道我和姐姐不是同一個人,有一次上體育課他表揚了我,說我每次上體育課都很積極認真,尤其是跑步。我真的覺得不可思議,我明明每一次跑步都不是名列前茅的啊!體育老師一定又把我當成我的姐姐了,這讓我在心裡偷著樂了。但有時我倆也受到莫名其妙的批評,可百口莫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幸虧同學們幫我們解圍。

這還不算,就連我們的同學也常把我們倆認錯。記得有一次周末,姐姐和她的同學去公園回來,一進家門,就捧腹大笑的告訴父母說:“我和同學走在路上,也不知從哪裡突然冒出一個人來,親熱的跟我打招呼,這個人我根本不認識嘛!她邊說邊向我走近,把手搭在我的肩上,說一些我聽不懂的話。唉,這個人一定又把我當成妹妹了。我想說‘我不是……’但是又咽了下去,總不能拒絕人家的好意啊,只能扮演妹妹這個角色了。不管她說什麼,我都一個勁地點頭,還嗯、嗯……一聲聲回復她。她說‘你是不是生病了,今天怎麼這么反常?’我也只能尷尬的一笑而過。”聽完這事,我們一家都樂了。

都說雙胞胎心靈相通,這還真不假。有一次考試,我們回家一對答案,哈,有一題竟然答得一樣。我們倆語文成績好,數學成績差這也一模一樣。我們倆的感情好得沒法說,雖然有時候我們這對雙胞胎姐妹遇到些尷尬事,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覺得很幸福的!

姐姐,我好想你

我考上高中那年,家裡的光景很慘淡。爸爸卧病在床,家裡家外全靠媽媽一個人支撐著。姐姐要讀高三,小弟也上了初二,而我,又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了重點中學。

那時候,一個住校生每月伙食的最低標准為120元,有的同學甚至可以花到400元,而姐姐滿打滿算也沒花到過80元。啃干饃、喝水度日,加上高中繁重的課業,嚴重的營養不良導致她暈倒了數十次,有幾次,她站都站不起來,可她的成績卻是全年級第二名。

隨著開學日期的迫近,學費成了困擾我們全家的最大問題,我們三個誰不上學都不行,可家裡又供不起。姐姐高考在即,我總不能耽誤她上大學呀!我想,反正我年紀小,可以退學去打工,掙足自己的生活費。我偷偷地去打聽哪裡招工,可還是被媽媽知道了,那一次,她生平頭一回打了我一巴掌,我哭了,她也哭了,是她先落的淚。

那幾天,姐姐常一個人躲在房裡,我知道,她在權衡這一切。終於有一天晚飯後,她向全家說了她的想法:"爸,媽,二弟比我學習好,讓他上高中吧,他一定會考上名牌大學的,我今年都快18歲了,可以出去走一走,把我省下的錢給他吧。"

"不行,"爸媽沒開口我就喊了出來。我知道,"走一走"意味著什麼,以姐的成績,她同樣可以上好大學。

"媽,咱家太難了,讓二弟先上吧。"姐姐依舊向爸媽低聲說著。

"姐,哥,你們別說了,我最小,我留家吧!"小弟突然含淚說道。

之後,誰也沒再說什麼,都去睡了,但那一晚,我分明聽到了全家的啜泣聲。

八九月,正是外出打工的黃金季節。連隊好多年輕人都陸陸續續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車。我下了決心,決定瞞著父母出去打工。那天早晨,當媽媽起床後,我知道,她一定會先叫起姐姐做早飯,然後再下地。可今天沒有,她起床後一會兒就沒了動靜。在姐姐的房門口,我看見媽媽靠著門框,一手拿著鐮刀,另一手拿著張紙,雙眼含滿了淚水,嘴唇顫抖著。一剎那間,我明白了。我放聲哭了出來,雙腿跪倒在地,長久沒有起來。

我知道,姐已經離開了家,放下她的大學夢走了。

當我穿上重點高中的校服時,我才深感它有多沉,如果沒有我,姐姐就會穿著它走向大學,每當想起這些,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情就會湧上我的心頭。

姐姐,我好想你……

姐姐,我好想你

獨自一人在街上閑逛,漫無目的,我承認那是在虛度光陰。

何時開始我變得那麼憂郁?何時開始我便失去了快樂?又是何時開始我學會了想念?姐,我真的好想你了……

每當我看到自己家門口時,我便想起你;每當我坐在自己床上時,我便想起你;每當我見到那個裝滿願望的許願瓶時,我總會想起你;每當……今天我好像看到了我們的身影,就在那個廣場門口……

你和我就像一對雙胞胎,穿著同樣的衣服、同樣的鞋子,帶著同樣的發夾,整天都形影不離,身高差不多一樣,走在街上沒有誰會否定這一點。可是誰也不會想到你我之間相差5年。那天你我都穿著一件粉紅襯衫,倆人攜手一同出門,你說要帶我去見識“世面”,我高興得跳起來,一路上你都被我的快樂弄得頭暈目眩了吧,因為我是那樣的興奮、激動。後來,你確實讓我見識了“世面”——廣場中心。

你把我拉到廣場的一個的角落,那裡人最少了,很難被人發現。你從一草叢里掏出一物品——許願瓶。你小聲地告訴我,這是你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的,不敢拿回家,怕被媽媽責罵,媽媽一直認為那些都是沒用的東西。而你卻尤為喜愛那小小的瓶子里裝滿著願望的小紙條。諾大的廣場,我們就在那個角落裡玩弄著那個瓶子。當時你我都許了一個願望呢!陽光下,折射出你我的影子,從此便印在那地面上,擦不掉。

可是,你知道嗎?今天我又看到了這一情景,可主角並不是你和我,就算不是,我依然很懷念當時的一切。

時間流逝的速度,令我驚嘆!不得不承認我的能力還未能抓住時間的尾巴。

你就是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比我大的你最終還是要脫離我的生活,到我遙不可及的地方去求學。我苦苦哀求你不要離開我,狠心的你在那個冬天收拾東西就走了。臨走時,我分明看到你眼裡的不舍。

媽媽說,時間會沖淡一切的。那是對於做事不認真的人才有用,怎能將我與其相比?我一直哭喊著要姐姐,直到我再次看到那個許願瓶時,我的哭聲隨即停止。你沒有帶走所有的東西,並且把你最喜歡的東西留在了我的身邊,代替你陪伴著我。

但你卻不知道,我對你的想念是一天一天地加增,並且沒有滿的一天。

姐,我好想你……

⑩ 我的姐姐原型現在如何了

弟弟被送人。出自張子楓演的《我的姐姐》主要講述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對追求個人獨立生活還是撫養弟弟的問題上,發展的一段親情故事。後來3歲的弟弟被23歲的親姐姐,送給了一對農村夫婦,並立下字據,永不來往,自己一個人謀生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