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有一部電影叫沈什麼的冰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有一部電影叫沈什麼的冰山

發布時間: 2022-09-11 03:43:46

A. 真心求一部關於冰山的電影名字~望高手回答~內付詳情!!!!!

我是很小的時候看的這部影片,記得結尾的時候,天氣晴朗,直升機吊著他的遺體在冰峰中穿行。被你一問,我馬上就想起了這個場景,當時看的好難過啊!

網上查的,看劇情應該是這部:《冰峰搶險隊》 (1982年公映)

劇情介紹:
周末假日。兩對青年人開始攀登美國北部的白馬山。剛爬至半山腰,突然爆發雪崩,巨大的雪團滾滾而來,淹蓋了其中一位同伴。三位倖存者被困在數千英尺高的懸崖峭壁之上,無法行動。現時,天色漸暗,眼看一場暴風雪即將來臨。利茲、斯科特和凱瑟都是年僅二十幾歲的青年人,當他們在返回途中,不慎失落了保險繩,又面臨這嚴寒的夜晚,三人一籌莫展。斯科特因此而神經失常。
第二天清晨,一架直升飛機好不容易才在懸崖上發現了他們。在搭救中,由於強烈的風力和斯科特的失常,導致了一場悲劇:斯科特不顧一切,用力地拖住直升飛機放下來的吊纜不放,致使飛機撞山墜毀,機組人員全部身亡。搭救受挫,搶險隊無計可施。
經驗豐富的山林管理員麥克唐納老人得知有人在冰峰遇難後,自願放棄周末假期,立即趕赴搶險指揮部,要求親自率領搶險隊上山營救。
擔任這場搶險指揮的是撒切爾空軍中校。他曾參加過多次搶險任務,在如何進行營救的問題上,與麥克唐納爭執不休。面對險峻的地勢,惡劣的氣候,撒切爾中校被迫同意麥克唐納親赴出事地點。
為避免新的雪崩,派出的直升飛機用火箭炮將松動的雪團打掉,為麥克唐納掃清了障礙。
麥克唐納救人心切,在向出事地點邁進時,不慎掉進懸崖上的石縫里,下肢受重傷,不能動彈,營救工作面臨新的困境。空軍上尉扎克駕駛直升飛機,不顧強大風力,冒險以高速向出事地點接近,他毅然地放下吊纜救出了利茲和斯科特,留下了年紀最小的凱瑟。時近黃昏,新的一場暴風雪即將來臨,困在山腰之間的凱瑟和麥克唐納的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指揮部決定在天黑之前再次派機飛往冰山,竭盡全力搶救。
麥克唐納忍受著傷疼、嚴寒和極度疲勞,用圍在自身的保險繩將凱瑟吊至安全處,以便直升飛機搭救。撒切爾中校和扎克上尉親臨現場指揮,凱瑟終於得救了。由於風力大、飛機巔簸得很厲害,為讓凱瑟和搶險隊盡快脫離險境,麥克唐納毅然地用刀割斷連接在凱瑟的身上的保險繩,放棄了自己得救的希望。 風暴和黑暗迫使飛機返回基地。翌日黎明,當搶險隊用吊索把麥克唐納從冰峰救出時,他已停止了呼吸。這位舍己為人、勇於獻身的山林管理員,受到了人們的無限崇敬。

B. 有沒有十部關於冰山電影

您好 朋友
關於冰山的電影推薦如下(8部):
01、《航向熱帶島嶼的冰山》
上映時間:2003
電影評分:8.1
類型: 劇情
語言: 冰島語 / 法語
劇情簡介
他是天才抑或白痴?患有白血病的十七歲少年諾爾自覺比誰都聰明,不甘於平凡渺小屈從大多數人的規律;冬天的冰島有如一座白色監獄,冰封的河川雪藏著他的青春熱情,更增他內心的孤寂感。
他夢想和心儀的女孩雙雙逃離此地,沖出牢籠,但是命運好像有心和他作對,拚命橫沖直撞,換來的卻是灰心失望,最後更落得一切失控,而只有付出慘烈的代價才能換到他嚮往的自由。這是導演卡里的首部劇情長片,對青少年的混噩成長有細膩而同情的描寫,既傷感又樂天的結局更耐人尋味。
——————————————
02、《 南極大冒險 》
上映時間:2006
電影評分:9.0
類型: 劇情 / 冒險
語言: 英語
劇情簡介
動物與人之間互救互助,不舍不棄的感人故事,冰天雪地的南極迎來了三個科考隊員,他們要前來搜尋一塊隕石,隨行的還有八條雪橇狗。南極風景優美,三人驚嘆不已,然而危險卻也隨著美景到來。幾天之後,一場暴風雪讓他們嘗到了苦頭,其中一名隊員掉進了薄冰下的冰水裡面,危在旦夕,幸得雪橇狗奮身相救,隊員才脫險——這似乎只是一個小小的序曲,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頭。
狂暴的風雪在肆虐著南極大地,科考隊員進退兩難,在惡劣的天氣和環境下掙扎求生。而此時,他們只能決定放棄那八條忠實的雪橇狗。當三人安全返回的時候,他們怎樣也放不下那些還陷於危難的狗。為了挽救它們,三人沿途折回,回到了那片南極大地
——————————————
03、《 逐冰之旅 》
上映時間:2015
電影評分:8.8
類型: 紀錄片
語言: 英語
劇情簡介
影片紀錄了《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詹姆斯·巴洛格長達數年的南極冰川考察之旅。曾經一度巴洛格對於全球氣候變暖的說法半信半疑,但這次考察改變了他的看法,通過他的攝像機鏡頭紀錄,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星球已經面目全非、越發虛弱。
巴洛格在一個由年輕人組成的探險團隊的幫助下,通過直升機,木艇、雪橇等交通工具,跨越三個大洲旅行,為我們帶來了震撼視覺和人心的影像和拷問。
——————————————
04、《冰川時代》
上映時間:2002
電影評分:8.9
語言: 英語/克羅埃西亞語
類型: 喜劇/動畫/冒險
劇情簡介
冰河時期降至,動物們都急著遷徙到溫暖的地方及儲存食物。長毛象曼弗瑞德、樹獺希德、劍齒虎迪亞戈為了幫助一個人類的嬰兒回到父母身邊,因而也掉了動物們遷徙的隊伍。三隻性格各異的動物,覺得集合力量幫助嬰兒。一路上,善良的曼弗瑞德總覺得迪亞戈心懷鬼胎,想吃掉嬰兒,互相猜疑。他們一起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終於能夠真誠相對。
當劍齒虎迪亞戈的同伴知道它身邊正有一個嬰兒,飢寒交迫的它們就想迪亞戈把嬰兒交給它們當食物,迪亞戈已對可愛的小嬰兒產生了感情,無法下手,而迪亞戈該如何選擇呢?小嬰兒又能否安全回到家中?
——————————————
05、《 未來水世界》
上映時間:1995
電影評分:8.4
類型: 驚悚 / 冒險
語言: 英語
劇情簡介
下世紀中葉的地球已變成水球,因溫室效應而上升的水位將人類的世界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人們只能漂浮在人造島上求生。唯有馬里納(凱文·科斯特納飾)在這種環境中活得悠然自得,因為他的耳後有魚一樣的腮。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上了漂亮的女人海倫(珍妮·特里普里霍恩飾)及其養女伊諾拉(蒂娜·米喬里諾飾)。沒想到伊諾拉身上的紋身圖案招來了海盜們的追逐,因為那圖案據稱是找到陸地的示意圖。於是,大規模的海戰由此拉開序幕。
————————————
06、《北極大冒險 》
上映時間:2016
電影評分:7.9
類型: 劇情 / 冒險
語言: 英語
劇情簡介
在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寒冷的冰河時代,此時地球上的大陸還聚在一起,尚未分成五大洲七大洋。我們那擁有者極端堅忍力和執著精神的松鼠斯克萊特(Scrat),又再次為了摯愛的堅果創造出難以想像的奇跡。
它將堅果插在冰原之上,沒想到卻導致大山裂開,斯克萊特尖叫著墜落下去,竟然一路墜 到了地核中央。無奈的是這個執著的傢伙眼力只有堅果,它上下跑跳追逐,卻不知自己的舉動不僅促使大陸分裂,還致使新物種誕生以及各類名勝的出現。或者說,斯克萊特無意中成為了改造世界的上帝
—————————————
07、《 南極之戀》
上映時間:2018
電影評分:8.1
類型: 愛情 / 冒險
語言: 漢語普通話
劇情簡介
南極,一場墜機,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趙又廷 飾)和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姍 飾)相遇,兩個毫無共同語言的男女在南極腹地無人區冒險生存75天。
在酷寒、沒有物質供應、隨處都是絕境的環境中,活下去已經變成每一天的最大願望。在尋找救援的過程中,這對性格水火不容但命運卻又相濡以沫的人,敬畏了自然,領悟了愛情。
—————————————
08、《七十七天》
上映時間:2017
電影評分:7.8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類型: 劇情 / 冒險
劇情簡介
電影《七十七天》是以探險作家楊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事跡為藍本創作。電影中,在生活里迷失了自我的男主徘徊在雪域高原獨闖無人區,影片女主身體殘疾仍然樂觀面對生活,她讓他堅定了去嘗試世人眼裡無法完成的無人區奇幻探險之旅……
兩個非常狀態下的真實人物,真誠、勇敢的面對命運選擇挑戰,不懈的追尋著內心最初的夢想與真正的自我...影片在節奏、畫面、張力上會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讓觀眾跟隨主人公經歷一場無與倫比的探險之旅。

C. 求美國一部關於冰山的電影

《冰河沉船》好看!

D. 找一部很久以前的電影 一個人要把一塊大冰弄到沙漠去先是使用拖船後來使用導彈

是很老的美劇: "Salvage 1" (1979)(中文譯名沒搜到)
第二季第1、2集:Hard Water

加州大旱,男主的團隊計劃從南極搬個冰山回來救急,結果被競爭公司搶先,冰山在運輸途中堵住了航道,在用火箭移動失敗後,被海軍用導彈炸碎。大概是這個劇情。(上天回收衛星是第一季6、7集)

E. 一部關於冰山的電影名字

我記憶中也看過這部電影,好像很久以前在明珠台看到的,不過不記起了~~

F. 電影泰坦尼克號是如何拍攝的

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英文RMS Titanic),20世紀初英國製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在當時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但卻在1912年4月15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一次。派拉蒙電影公司與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1997年將「泰坦尼克號」的事件改編為電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轟動全球。

2006年5月,最後一名見證事件的女性生還者逝世,終年99歲。目前尚有兩名女生還者仍然存活,但她們在意外時還不到一歲,因此不會對事件有回憶。
泰坦尼克號(英文RMS Titanic),台灣和香港稱為鐵達尼號,是20世紀初英國製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在當時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但卻在1912年4月15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一次。
「泰坦尼克號」共耗資7500萬英鎊,船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高相當於11層樓。船上不但有餐廳、酒吧、咖啡廳、游藝室和電影院,還有游泳池和健身館。是當時一流的超豪華巨輪。電影《泰坦尼克號》就是根據這一真實的故事拍攝的。
目錄
1 建造過程
2 處女航
3 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建造過程

泰坦尼克號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汽船的第2艘船。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遊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總重46329噸 (凈重21831噸) , 動力3000匹馬力, 航速23~24里。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她的船體還是和她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一模一樣大。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因為她也運送郵件,所以也叫皇家郵汽船泰坦尼克號。同樣碩大無比的4個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工作。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

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奢華。盡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盡全力提供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服務水平。對頭等艙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機;作為一種革新,她給二等艙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機。經濟艙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樓梯。她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她豪華的樓梯了。詹姆士·卡梅倫在他的電影中忠實的再現了這個樓梯。

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是一個技術成就的定點作品。16個水密(不進水的)艙防止她沉沒。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2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處女航

鐵達尼號的沉沒地點泰坦尼克號於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英格蘭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頓出發,開往美國紐約。船長叫愛德華·史密斯,船長史密斯是個老航海家,已經62歲了,他本來已經要退休了,但為了「泰坦尼克」號的首航成功,才答應指揮這趟航行後再退休。於次日正午離開了南安普頓(Southampton)港, 預定渡過北大西洋, 直達美國紐約。當她即將啟航時,另一艘定期航船紐約號因為水中移動的體積龐大,造成水流大量回填的吸引力幾乎撞上了她的船體,導致了一小時的誤點。啟程後,泰坦尼克號先穿過英吉利海峽停泊在法國瑟堡,接納了更多旅客,之後又停泊在了愛爾蘭的昆士敦(Queenstown,皇後城),最終她載著1324乘客和892名甲板工作人員駛向紐約。泰坦尼克號將乘客分為三個等級。三等艙位在船身較下層也最便宜,這一類的乘客身分多為計劃在大西洋對岸營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艙與一般客房的裝潢擺設,其實具備與當時其他一般船隻的頭等艙一樣的等級,許多二等艙乘客原先是在其他船隻上定位頭等艙,卻因為了這次的航行,將煤炭能源轉移給泰坦尼克號而作罷;一等艙是整艘船隻最為昂貴奢華的部分,當時世界最富有的幾位名人就在這趟旅程上。較為有名的是當時的百萬富翁(理論上是以英鎊或是以美金計算)約翰 雅各布 和他的妻子,企業家Benjamin Guggenheim,梅西百貨公司的老闆Isador and Ida Staus, the 「不沉的」Molly Brown and others. 而白星郵輪的主管級人物 J. Bruce Ismay 以及總設計師湯瑪士.安德魯 Thomas Andrews 也在這艘船的頭等艙旅行。

畫家筆下的泰坦尼克號沉沒圖在4月14日晚上,她撞上了一座冰山。在與冰山碰撞的過程中,由於判斷失誤在高速航行下進行緊急轉彎,結果變成轉彎加上前進的同時,冰山在船底劃下長長的一道裂縫,不但右舷水線下的鉚釘因此一撞擊松脫,六個水密艙進水。最後由於進水量太多,造成船身傾斜達到接近船身鉛垂(垂直於水平面)的驚人狀況,又因為傾斜使得水可以繼續灌入。最後船身支撐不住重量,當時在水面上的一半船身便折斷並且落下,隨後伴隨著1522人沉入海底。

在船的左舷,救生船隻裝載婦女和兒童。在右舷,則是婦女優先逃生之後允許男性登艇。所以,在右舷獲救的人數比在左舷獲救的多。

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鐵達尼號撞擊示意圖和大眾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確使用了國際通用的摩爾斯電碼遇難信號SOS,但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大海上,國際無線電通訊會議第一次提議了SOS信號。1908年國際社會認可了這個提議並慢慢開始廣泛使用,這已經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國的無線電操作員很少使用SOS信號,他們更喜歡老式的CQD遇難信號. 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首席官員約翰.喬治.菲利普一直在發送CQD遇難信號,直到下級無線電操作員哈羅德.布萊德建議他:發送SOS吧,這是新的呼叫信號,這也可能是你最後的機會來發送它了!然後菲利普在傳統的CQD求救信號中夾雜sos信號。求救信號最終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亞號收到,因為她並沒有24小時都監聽無線電。

這場災難震驚了國際社會。因為它向一些人證明了:人和人們的技術成就無法於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當時的煉鋼技術並不十分成熟,煉出的鋼鐵在現代的標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號上所使用的鋼板含有許多化學雜質硫化鋅,加上長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鋼板更加脆弱。

就是過了1個世紀後的今天,幾個關於泰坦尼克號和它的沉沒的荒誕說法仍然存在。一個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點的舵可以避免這場災難。大點的舵的可能會拯救她,當時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說,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實上,按今天對輪船的規定看,泰坦尼克號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另一種說法是: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船不夠。實際上,她的救生船數量是符合英國的法律規定的,該項法律定的數量不是基於乘客數,而是基於船的噸位。當時所有船的救生船數量都遠遠低於需要的數量,當時救生船的目的那時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只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永久性的改變了這種救生策略。事實上,即使她有可以裝下更多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確保會有更多的人獲救,因為在她下沉時,船員們沒有時間來放下所有的救生船!還有一種說法是:機械組的船員堅持他們的崗位到了最後。1988年出版的一本書也提到這個讓它永垂不朽了。事實是,機械艙在1:15AM就被淹沒了。在下沉的最後時刻,機械師們和燒爐工人們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樣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沒有獲救的任何希望。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說法。包括全船沉沒;船身近第2及第3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各自以垂直沉沒;船身近第3及第4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當著名科學家巴拉德在紐芬蘭東南約380英裏海域找到泰坦尼克號殘骸,分別是前2支煙囪的船頭部分,以及第四支煙囪之後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證明了第3個理論.而這個理論在其後由詹姆斯·卡梅倫執導電影「泰坦尼克號」體驗出來。當時大家都認為,由於第3支煙囪的船身部分已經被炸毀成碎片,永遠找不到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贊助的考古隊伍,在船尾殘骸後500米找到這船身部分,殘骸約12米乘27米,船底的紅色油漆還清楚可見。這個發現更推翻了過去20年的「雙截論」。科學家相信泰坦尼克號,是折開3截後沉沒.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極大的影響了船的製造和無線電電報通訊。 1913年12月12日,英國倫敦因此召開了第一屆海上生命安全國際大會。大會制定的條約導致了國際冰山檢測組織的形成和資金投入。改組織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下屬部門,直到今天她還在檢測和報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脅航船的冰山。條約也一致達成一個新規定:所有的載人船隻應該有足夠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在船上的人,並且適當的相關訓練也應該進行。還有就是無線電通訊應該24小時開通,加上一個2級備用電源,這樣就不會漏掉呼救的信號。條約也同意:從船上發送任何火箭必須被解釋為一種求救信號。
—--------------------------------------------------------------------------------------------

泰坦尼克號(英文RMS Titanic),是20世紀初英國製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在當時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但卻在1912年4月15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泰坦尼克號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汽船的第二艘船。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遊船。

「泰坦尼克」的沉沒
1912年4月11日,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最舒適的游輪「泰坦尼克」號載著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員,從昆土敦起航,開始了第一次橫渡大西洋的首航。

船上富豪雲集,人們都沉浸在快樂中。餐廳里高朋滿座,大家紛紛舉杯,為自己能搭乘這一豪華游輪首航而興奮;甲板上,有些人在聊天,有人躺在的椅子上眺望大海,並享受著陽光的沐浴;船艙里,孩子們在嬉戲、玩耍……整個游輪都洋溢著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

誰也沒想到,一場災難即將降臨。

4月14日上午,游輪的電訊室接到一份電報:「冰塊,大片冰塊!」但這電訊並沒有引起船長的注意。中午11點40分,電訊室又收到電報:「巨冰!」可這份電報甚至沒有被送到駕駛艙去。下午,又來了份電報,報告說在「泰坦尼克」號前方250英里處,有冰山和大量冰塊。可船長卻依然漫不經心。晚上,氣溫突降,當時,行駛在「泰坦尼克」號前的「加利福尼亞」號發現四周都是冰,已經停了下來,並再次發來電報警告說,有一座78英里長的冰山在航線的正前方。這一天,「泰坦尼克」號共收到7份警告電報,最後一份電報距離游輪撞上冰山只有幾分鍾!可居然都沒有引起重視!

晚上11點40分,等到「泰坦尼克」號上的船員親眼看到那座冰山緊急通知駕駛艙時,已經來不及了。

雖然船馬上停機,倒船,並且右滿舵避讓冰山,但船的右舷還是撞上了冰山!

「泰坦尼克」號受撞後,一開始向下沉。船員們把婦女和兒童被送上了救生艇。2時18分,遊船完全沉沒,漆黑的海面上傳來的哭聲和求救聲……
--------------------------------------------------------------------------------------------

泰坦尼克號 (電影)
《泰坦尼克號》是以下四部根據泰坦尼克號處女航時撞擊冰山而沉沒一事改編的電影的名稱:
1.《泰坦尼克號》,於1915年拍攝的一部義大利無聲電影,導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43年,由德國導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攝
3.《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53年,導演是Jean Negulesco
4.《泰坦尼克號》,1997年的好萊塢大片,導演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和凱特·溫絲萊特(Kate Winslet)

--------------------------------------------------------------------------------------------

[影片名稱] 泰坦尼克號

[領銜主演] 李納多狄卡布里歐 凱特溫絲蕾特

[影片地區] 歐美電影

[影片類型] 劇情片

[加入時間] 2006-2-27

電影史上第一昂貴的電影
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一部人類應時時審視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內容介紹]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凌晨兩點二十分,當重達四十六萬五千噸的鐵達尼號。也是當時被稱為是全世界最大最安全的豪華游輪自英格蘭南安普敦 駛向紐約市的處女航中,在加拿大東岸紐分蘭附近的海面 上撞上巨大的冰山而沈沒。當時載滿 2223名乘客瘋狂的四處逃命,不幸的是只有7百多名乘客逃過這一場歷史上最大的船難,船上其他一千五百多名的乘客也隨著這艘巨船沈沒於海底中。

而這場海上最大的惡夢在將近五年的精心籌畫准備下,於 1996年七月開拍,經過一年痛苦掙扎及無數次上片延期,終於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年底大功告成,並將於十二月二十日呈現於觀眾面前。事事求完美的詹姆斯柯麥隆也在片子用盡極度的電影特效之下,以超越兩億五千萬美金的預算,讓【泰坦尼克號】成為影史上最昂貴的電影。

G. 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演員後來怎麼樣了

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作品,有著非常鮮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上映時間是1963年。該片講的是帕米爾高原邊疆戰士阿米爾與真古蘭丹姆的愛情故事,以及邊疆戰士與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的故事。該片曾獲得1964年的「小百花獎」,主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也聞名遐邇。
梁音——飾演楊排長 阿依夏木——飾演真古蘭丹姆 阿木都力力提——飾演阿米爾 谷毓英——飾演假古蘭丹姆

說起《冰山上的來客》這部電影,可能很多小年輕那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了,這是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的影片,上映至今已經有55年了。在那個年代,電影的內容無非也就是那幾種,主要講述了戰士阿米爾與青梅竹馬古蘭丹姆的愛情,以及他們在追逐愛情的同時,與特務鬥智斗勇的故事。

該影片的演員較多,但主演只有幾個,分別是阿米爾、古蘭丹姆、楊排長、一班長、二班長、三班長、假古蘭丹姆(古里巴兒)、阿曼巴依等人(排名不分先後),我們來看看他們這些演員的現狀如何。
一、阿米爾——阿木都力力提

阿木都力力提當時能演戲還是偶然,據說《冰山上的來客》導演趙心水正在新疆找演員,走到球場的時候,一眼就看中了正在球場打球的阿木都力力提,那時候他才23歲,是新疆排球隊的「二傳手」,拍完這部電影後,阿木都力力提還收到了上百封當地姑娘們的情書。

阿木都力力提之後擔任新疆排球隊青年隊的教練,偶爾也會出席一些新疆影視界的活動,2008年與古蘭丹姆的扮演者阿依夏木共同拍攝了《冰山上的來客》的續集《紅》。阿木都力力提出生於1939年,2013年5月7日因病去世,享年74歲。
二、古蘭丹姆——阿依夏木

阿依夏木出生於1947年,當年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才15歲(1962年開拍),說起來趙心水導演選角還真是隨緣,1962年7月,趙心水已經在大街上轉了十來天了,一直沒找到適合古蘭丹姆的演員,直到有一天他在醫院門口碰到了看望同學的阿依夏木,就這樣才敲定了古蘭丹姆的演員。

拍完電影後因為父母極力反對,阿依夏木錯過了當專業演員的機會,回學校繼續讀書,之後過著平凡的人生。直到2008年,阿依夏木才重新踏入影視界,再度與阿木都力力提合作,拍攝《紅》。現在阿依夏木已經71歲了,還活躍在影視圈。
三、楊排長——梁音

梁音出生於1926年9月26日,於2015年1月26日去世,享年89歲。梁音是我國影視界絕對的老戲骨了,從1949年開始拍電影,塑造了非常多的經典角色,直到2002年還參演過電視劇。晚年的生活里更是客串了不少影視作品。

梁音的前妻杜鳳霞於2000年12月因腦溢血突然去世。2003年,在女兒的撮合下,梁音和俞湖結婚,並且在北京舉行了婚禮,關於俞湖於梁音的愛情故事,也非常的感人,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查閱一下。
四、一班長——張沖霄

張沖霄幾十年的從影生涯中,一般都是飾演大個子兵,他身高一米八七,在一群硬漢中顯得非常的突出。張沖霄演的都是配角,但其演技精湛,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早期一般都是飾演戰士,後期大部分飾演的是將軍司令,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擔任影片的製片主任。近況不詳。
五、二班長——張輝

張輝出生於1932年,今年已經是86歲的高齡了,他13歲的時候進入樂亭縣抗日中學學習,15歲參加解放軍,曾任宣傳隊員、文工團演員,19歲任志願軍文工團戲劇隊演員,赴朝鮮戰爭的前線為戰士們表演。

1953年張輝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55年又進入長春電影製片廠,參演過很多電影,也執導過好幾部影片。近況不詳,應該是在家裡安度晚年。
六、三班長——白德彰

白德彰出生於1931年,今年已經87歲了,是影視界著名的演員、導演,1949年後歷任齊齊哈爾文藝工作團、東北青年文工團、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參演過《暴風中的雄鷹》、《畫中人》、《昆侖鐵騎》、《冰山上的來客》、《吉鴻昌》等影片。

白德彰從1975年開始執導,他的妻子徐迅行也是導演。白德彰現居北京,雖然早已經離休,但他只要一有適合的角色,他都會去參演,近些年年紀大了,就在家裡安度晚年。
七、假古蘭丹姆——谷毓英

谷毓英又名約拉,是中俄混血兒,長相酷似新疆人,不過她是漢族人,她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但因為在多部影片中飾演女特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受到不少磨難,後來移居澳大利亞,近況不詳。
八、阿曼巴依——馬陋夫
馬陋夫是我國著名的配音、話劇、影視演員,他曾經給兩百多部翻譯過來的影視劇配音。馬陋夫出生於1922年,近況不詳,沒有噩耗傳來,應該還在世,得有96歲高齡了。

冰山上的來客

1963年上映的電影《冰山上的來了》,講述的是帕米爾高原邊疆戰士阿米爾與真古蘭丹姆的愛情故事,以及戰士們與楊排長一起與女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的故事。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劇中的主演演員的人物命運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來一一盤點一下。

在劇中飾演楊排長的梁音老師是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因飾演楊排長一角而獲得小百花優秀演員獎。梁老師一直在拍戲,是國家一級演員,2015年去世。

在劇中飾演古蘭丹姆的維族演員阿依夏木一生命運坎坷,生活不順,經歷了太多不幸。阿依夏木剛進劇組的時候,漢語都講不了幾句,但她很有表演天賦,進步很快。為了電影的拍攝她中斷了學業,拍攝結束後,她回到學校繼續讀書,但後來母親病重,她又不得不回家照顧母親,等母親痊癒返回學校,文革又來了。文革結束後,她在一家糧店工作,後來又曾在一家油脂公司做化驗員。幾次婚姻均以破裂告終,自己獨自扶養四個孩子,日子過得很艱難。

阿依夏木的父母很傳統,不支持女兒做演員,直到70年代,父親才第一次觀看此片,看到女兒的演技,覺得是自己耽誤了女兒的前程,非常內疚,阿依夏木的女兒也為母親沒有繼續從影而感到遺憾。直到半個多世紀後,阿依夏木與當年的男主角出演了該片的續集《紅》,也算是對當年未完成心願的一次補償。

劇中阿米爾的扮演者阿木都力力提是塔吉克人,拍攝結束後,他擔任過新疆青年排球隊的教練。與阿依夏木拍過《冰山上的來客》續集,2013年去世。

劇中飾演假古蘭丹姆的演員谷毓英是漢族,只是由於中俄混血的關系,看起來像少數民族,因為演了不少女特務的原因,文革中受到沖擊,吃了不少苦頭。現居住在澳大利亞。

H. 沉默的冰山的電影內容介紹

夕陽西下,放牧歸來的楊福躺在床上抽著煙,兩眼直直的望著天棚,歷歷往事浮現在眼前。那是他服兵役的時候,回陝北探親,家裡給他說了個叫菊英的媳婦。他們恩恩愛愛地過了兩個月。臨走前,菊英叮囑他明 年春天一定回來看看他們的孩子。誰知第二年春天,大雪封山他不能回去,第三年雪一開化,他就趕緊往家趕。此時,家鄉正遭大旱,到家只見一把生銹的鐵鎖掛在門上。一打聽,才知父親已餓死,菊英拖著8個月的身孕去找他,至今未歸。傷心的楊福到處尋找妻子毫無結果。後來,上級決定他退伍,無家可歸的楊福主動要求在帕米爾高原為部隊放牧。同志們都勸孤身一人的楊福再成個家,可姑娘看不上他偷偷地跑了。從此,他決心再不找女人。一天,楊福下山遇一位衣衫襤褸的年輕女人,是個啞巴。楊福買了幾個饃送給她。誰知這女人竟偷偷跟他上了山。天快黑了也不好趕她下山。夜裡,女人竟開口講述了她的身世,求楊福收留她。楊福和這個叫改改的女人舉行了婚禮。八一快到了,要按時把肉送到哨卡去,可楊福卻發高燒病倒了。改改趁他睡熟之時,自己趕著氂牛去送肉。回來的路上,天氣驟變,改改把從衛生員那裡拿的葯拴在牧羊犬的脖子上送回,自己在雪中吃力的走著。突然,發生了雪崩,改改被吞沒了。楊福發現牧羊犬帶回的葯,預感發生了不幸,他呼喊著改改的名字。喊聲在多年沉默的冰山中回盪。上級給楊福在山下安排了工作,但他表示哪兒也不去,他離不開哨卡,離不開牛羊,離不開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