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生的電影怎麼畫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生的電影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2-09-09 02:27:04

⑴ 3D電影是如何製作

3D電影 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目前在電影院里主要是播放採用兩種不同原理的3D影片: 一種以imax大屏幕立體電影為代表的,這種技術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謂的偏振光技術,在播放是,用兩部帶偏振鏡的放映機同步放映兩路視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別應該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帶電3d偏振光眼鏡的話,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觀眾配帶的3d眼鏡就是兩個偏振光鏡片,通過它們,就能讓我們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屏幕上放映的左右眼視差圖像,產生立體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達七米高的,圖象非常清晰,3d效果強烈,音響也很棒,是目前立體影院中最好的。 另外一種稱為紅藍補色立體電影,中國以前放的都是這種電影,觀看影片時,影院會給觀眾發一個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左紅右藍的濾色眼鏡,帶上後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紅影圖象,右眼看到藍影圖像,從而產生立體影像,這種立體電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體感要差一些,但它的成本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電影銀幕上放映,可以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立體電影帶來的視覺魔術,同時由於這種電影對屏幕沒有限制,所以我們只要買一副幾塊錢的紅藍立體眼鏡,就能在電腦上觀看立體電影。 還有一種常用的技術是立體眼鏡的原理,這種立體眼鏡採用時分方式,交替關閉左右液晶鏡片,而與之想配套的播放軟體分別在屏幕上同步交替播放左右眼視差影像,因此我們的左右眼就能分別看到左右的視差影像。只要這個交替的速度足夠快,就能讓我們看到立體影像,並且不會有閃爍感。因此對電腦顯示器的要求較高,需要CRT顯示器,並且刷新頻率至少達到100mhz以上,不過由於其便於與電腦一起配合使用。

⑵ 十二生肖動畫電影

十二生肖一向為老百姓所喜愛,那麼12生肖的動畫有哪些呢?下面我給您介紹十二生肖動畫電影,歡迎閱讀。

十二生肖動畫電影--《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古裝動畫片,以中華傳統生肖文化為背景,講述了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本片獲得了國家廣電總局推薦2009年度優秀動畫片獎。

40集古裝動畫片《十二生肖》,由安徽電影製片廠、安徽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它以中華傳統生肖文化為背景,講述了十二生肖出於民間,臨危受命,在凡間經歷重重試煉,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以人類守護者的身份與洪水猛獸決一死戰,最終取得勝利,完成試煉,回到天庭順利歸位的精彩故事。全片展現了十二生肖之間、以及生肖與人類之間由素不相識到相互信任、相互依託的和諧主題,使觀眾們在感受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學會分享、信任和寬容。

描述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隻動物,為保護人類和動物生存,分別與自己相對應的霹靂精、獨角精、黑鳳婆、呼嚕怪、倒海魔王、九頭怪、綠鼻鬼王、混天妖、長爪王、三眼女妖、紅毛怪、冷血公主等12個魔鬼作斗爭,最後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們就把這幾種動物作為人類生肖,以此作為紀念。影片告訴人們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影片在人物造型上吸取中國民間年畫風味,在背景上採用水墨渲染和裝飾畫派民族風格。

十二生肖動畫電影--《十二生肖總動員》

《十二生肖總動員》是一部全三維大型功夫系列動畫片,由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傾情打造。全片共52集,每集22分鍾,講述的是年肆虐大地,身為紫魁星轉世的小男孩小海在廣袤的大地上游歷,尋找十二位聖獸師傅,習得絕世武藝,完善自身修為,最終打敗年的故事。片中,遠古流傳的生肖傳說,古色古香的中華元素,出神入化的中國功夫成為最大亮點。

7月6日已率先在 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的《 動畫夢工廠》節目中拉開首播大幕。

白玉蘭獎、金龍獎、金熊貓獎、日本TBS Digicon 6大獎、義大利普爾辛耐拉獎……這么多動漫頂級賽事,近來均不約而同、毫不吝嗇地將褒獎給予同一部動畫作品——《十二生肖總動員》,一度引起業界多方關注。

如今,這部連獲業內熱評的作品終於登上國內熒屏,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率先拉開首播大幕,從7月6日起每晚19:00《動畫夢工廠》准時開講這段上古生肖傳說。

《十二生肖總動員》的內容

即將亮相央視的《十二生肖總動員》是一部全三維大型功夫系列動畫片,由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傾情打造。全片共52集,每集22分鍾,講述的是年肆虐大地,身為紫魁星轉世的小男孩小海在廣袤的大地上游歷,尋找十二位聖獸師傅,習得絕世武藝,完善自身修為,最終打敗年的故事。

片中,遠古流傳的生肖傳說,古色古香的中華元素,出神入化的中國功夫成為最大亮點,再加上跌宕起伏的劇情、活潑可愛的造型、優美動聽的音樂、色彩斑斕的畫面、精彩緊湊的節奏,讓觀眾在感受一段悠遠流長的上古傳說之時,同時走進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世界。

《十二生肖總動員》的播放時間

在國外播出收視大好、業界好評如潮的形勢中,《十二生肖總動員》“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與國內觀眾見面。截至目前,該片已經收獲數十家電視台的合作意向,首輪播出計劃已全面啟動:從7月6日開始,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將率先在黃金時段——每晚19:00《動畫夢工廠》強檔播出一集,在次日的9:00以及14:00兩度重播。隨後,國內多家衛視及省、市級電視台也將陸續開播,在暑期里為全國少兒送上一道道卡通盛宴。

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負責人還透露說:《十二生肖總動員》全稱為《生肖傳奇之十二生肖總動員》,是長達312集的《生肖傳奇》三部曲中的一部。在《十二生肖總動員》熱播之時,《生肖傳奇》系列的其他兩部:《十二生肖闖江湖》和《十二生肖快樂街》等也將陸續登場。目前,包括央視在內的全國多家電視台已經表示出對《生肖傳奇》三部曲的興趣,全系列的播出計劃已經排上日程。

⑶ 學生應該怎麼畫

情感是創造的靈魂,興趣是創造的先導,想像是創造的核心,沒有想像,就不會有創造。黑格爾人為: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而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像力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關鍵。 一、興趣的激勵。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學生對美術感興趣,才能主動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並更多地接觸優秀的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識和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基礎。興趣也是信心的推動力,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兒童,總是信心十足敢於大膽表現,他們思想活躍經常表現出創造的慾望和熱情。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採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去感受事物並對事物產生充分的聯想,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我在講《可愛的小動物》一課時,把錄音機帶進課堂,上課時放了一段動物圓舞曲,學生聽了都陶醉在優美動聽的旋律創設的情境之中,我問:「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學生:「音樂很美」 。「好像在大森林裡聽小鳥們開演唱會」 。「彷彿在和小動物們跳舞呢」,這時學生已經躍躍欲試要畫小動物了,藉此情景我便推波助瀾,在黑板上當場示範畫一幅可愛的小動物圖畫,學生們更加興致勃勃了。當學生作畫時我提示,不要囿於教材或老師的范畫,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畫出來,學生歡呼極致。在興奮中學生畫出了一幅幅動態不一、情趣可愛的動物圖,到最後評畫小結時,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構成一幅動物群圖,然後再度播放音樂,曲圖並茂,學生們開心極了。 二、讓兒童插上想像的翅膀。愛因斯坦雖然不是個畫家但他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魯迅先生說:「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常常在生活中產生豐富的想像,又罩上純自我的神秘色彩,創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時像童話一樣引人入勝,不要看不起小學生捏泥人,小時候有想像力,思維得到了健全的發展,以後才能夠有更好的創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螞蟻搬家,對孩子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要的營養素。想像是記憶為原材料的智力活動,想像力與創造性的關系密切,想像力越豐富,創造力越強。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兒童神奇的想像,挖掘這審美的奧妙,進行一些能引起學生聯想、發揮想像的創造活動,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可以啟發學生為兒歌配畫、講故事配畫、記憶畫、命題畫等等。如為兒歌《小小的船》配畫:「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天。」學生們不僅能從詩句中感受生動的形象,而且還能擴大學生畫畫的聯想范圍和進行形象思維的能力,並且使兒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們的技能可能會幼稚,表現能力也很有限,但他們的構思往往很新穎,別有趣味,對於學生們這些閃光的創造性火花必須給予鼓勵,通過鼓勵一個學生,而激勵起全體學生進行再創造的熱情。 三、改變教學方法,變照葫蘆畫瓢為引發。照葫蘆畫瓢---即老師掛一張范畫,學生照著畫;或老師畫一筆,學生跟著畫一筆,誰畫的像誰的分就高。這些傳統的,錯誤的兒童繪畫教學方法只能扼殺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教學中,要強調引發,引發學生內在的感受,情緒、想像、氣質和才能等等。由引發然後產生聯想,聯想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美術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維的產物,通過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不僅能使學生得到形象思維訓練,而且能提高創造思維能力。我在講一年級的《各種各樣的線》一課時,就是通過引發而運用了類比聯想, 類比聯想是指由這一事物的形象聯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給學生們看一張畫滿了短線的范畫,然後讓孩子們聯想你覺得像什麼,由此聯想到其它什麼物象。學生積極動腦筋,學生:「像下雨一樣」「還像密密麻麻的小螞蟻」「又像小蝌蚪」「也像樹紋」「有點像遠處看去塞住的車」「像一大群正在飛行的小蜻蜓」……我高興地說:「太好了,太對了」。又如在講一年級《畫圓形物》一課時,讓學生通過這個圓形聯想有什麼其他物象是圓形的並把它畫下來,想到多少就畫多少,到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學生們的畫面真是好豐富,有皮球、太陽、蘋果、西瓜、橙子、紐扣、雞蛋人、輪子、鍾、風扇、救生圈、花、各種小動物、瓢蟲……等等,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醞釀出理想的構思,在隨意的拼搭中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 四、充分運用多謀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益。美術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運用電教多謀體可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把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圖文並茂來傳達給學生,喚起他們的審美知覺,開啟他們的聯想,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特定情感,且有益於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既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在講一年級《穿花衣的熱帶魚》一課時,讓學生欣賞老師製作的小電影和課件,孩子們被那生動有趣的電影畫面和精美的課件製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有如身臨其境,而且思維也很快跟著活躍起來,在接下來裝飾熱帶魚的時候,他們大膽想像,大膽表現熱帶魚身上的圖案和色彩,到最後當學生把一條條的熱帶魚「游」到黑板上老師特製的大海里時,呈現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群活靈活現的美麗的熱帶魚,這時你一定會驚嘆孩子們的想像力盡是如此特別與豐富。

⑷ 影視後期製作好學嗎

影視後期製作還是很好學的,只要掌握了相關知識和常用的幾款軟體,學習起來都是十分簡單的。
影視後期製作的工作有:
1、視頻編輯:按要求、按腳本,為突出某主題內容為目的剪輯製作、段落刪減、增加刪減片段、FLASH等,以及根據自主化要求剪輯製作。
想要成為一名及格的剪輯師並不簡單,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興趣來支持,建議大家先領取個限時免費學習剪輯的名額,做一個初步了解會對你的職業發展更加有幫助→點擊領取限時免費學習卡
2、素材處理:為視頻素材提供片段刪減、段落順序重組、歷史素材並入、相關素材引入組合等。
3、特效處理:為視頻素材編輯過程中加入轉場特技、蒙太奇效果、三維特效、多畫面、畫中畫效果、視頻畫面調色等。
4、字幕處理:為視頻素材添加Logo、中外文字幕、說明字幕、修飾字幕、三維字幕、滾動字幕、掛角字幕等等。
5、音頻處理:為視頻素材添加背景音樂、特效音樂、專業播音員多語種配音解說、對口型配音、配樂。
6、包裝處理:為視頻素材剪輯後全方位特效包裝,蒙太奇效果、製作三維片頭片尾、Flash片頭片尾、形象標識特效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影視後期製作的事宜,可以去天琥教育。天琥教育以電腦應用、設計類培訓、設計製作等視覺表現為主要業務,是廣東技術能力強大,培訓效果優秀,以作品取勝的培訓學校。

⑸ 揭秘3D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⑹ 就是哪個看電影的有一個生化標志 怎麼畫

生化危機1中,實驗室里的設備上都有標志的特寫

⑺ 如何把照片調出電影色調

最近很多小夥伴私信我如何調出《The middle of the day》這組作品中的「電影感」,其實就單從色彩來說,電影色調多種多樣,有冷暖對比也有和諧統一,但它們所帶來的「電影感」卻有一些共同特徵,比如常見的電影畫幅剪裁比例(本組的2.35:1),以及較高的視覺寬容度(體現在暗部偏灰,整體沒有純黑、純白)。於是准備為大家分享本組照片的調色思路,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最後對照片進行微調和銳化,然後導出,建議使用「文件-導出-導出為」選項勾選「轉換為sRGB」,作為網路分享,同時保存一份PSD或者Tiff格式。

⑻ 3D電影是如何製作的

這是一種很高深的技術,不是一般人能搞得頂的,中國這種技術還不完善;外國這中cg技術比較厲害,比如卡梅隆的「阿凡達」就是這種技術。這類軟體有3dmax、maya、、、。世博會的3d效果都有邀請請外國人做得呢,中國目前這種技術還不行,所以樓主的問題恐怕沒人敢回答,也沒辦法完全回答呢。

⑼ 3D電影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什麼是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UME華星國際影城是北京唯一的五星級高檔次電影院,它引進了先進的放映設備及視聽音響,長期排映美國西蒙公司最新的根據浮士德古典名著改編的「古堡幽靈」及其他多種影片,就是使用當今高科技計算機生成圖像技術而製成的生動逼真、扣人心弦的3D立體電影。該廳是目前北京唯一用電影膠片通過電影放映機(而非使用碟片的投影儀)放映3D電影的影廳。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欲知3D電影視覺感受如何?敬請光臨、親身體驗它的新奇和驚心動魄。

⑽ 3D電影畫面是如何製作的

簡單來說,3D電影畫面製作大體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攝影機進行拍攝,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後期轉制。或者由兩種製作方式共同合作而成。
雙鏡頭攝影機拍攝就是拍攝前期採用雙攝像機、雙鏡頭的3D拍攝設備同步錄制,然後把兩個素材分別處理,最後是在3D電影院里用3D顯示技術,也就是紅藍顯示、偏光、主動快門式顯示等技術,把兩路視頻分別傳輸到人的左右眼睛裡,得到立體圖像,《復聯4》3D版就是以這種技術為主拍攝而成。
另一種則是通過2D電影拍攝完畢,再轉成3D電影。2012年4月4日《泰坦尼克號》以3D版形式再上映,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變為21.87億美元。據悉,《泰坦尼克號》由2D影片變為3D版耗資巨大,300多名科技人員共耗費60周時間才製作完成,其成本高達1800萬美元,而耗資巨大的2D版本,總投資也不過二億美元。從目前電影市場來看,一部2D大片轉3D,需要藉助專業團隊加專業軟體,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製作費用至少要200萬美元起。對於普通的製片方來說,要想做一部成功的3D電影,成本非常之高,投資風險也會加大,很多製片方對此都不敢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