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電影《通緝令》的男主角
詹姆斯.麥卡沃伊
男,生於1979年4月21日,英國格拉斯哥
星座: 金牛座
身高: 170cm
更多譯名:
詹姆斯·麥克沃、詹姆斯·麥克沃伊
更多名字:
本名:James Andrew McAvoy
人物簡介
詹姆斯·麥卡沃伊憑借2005年的熱播劇集《無恥之徒》中的史蒂文一角,獲得由「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的新人獎,這個獎項是觀眾票選產生的結果,以前那個讓人總是記不住名字的無名小卒終於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半羊人」站在了舞台中間接受嘉勉。然而,這個獎項讓已經出道十年的詹姆斯有些尷尬,按照藝齡算他早已不是新人,命運之神在兜兜轉轉了十年之後才承認自己是有潛力的,就好像是在耳邊對他輕輕的說了一句「老朋友,你很有前途」,這無疑是跟詹姆斯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我其實不希望拿這個獎,據我所知得新人獎的人都沒有什麼好結果,這是個詛咒。」說這番話時詹姆斯還是那麼彬彬有禮,這樣的豁達與幽默更容易讓人喜歡上他。而這之後,詹姆斯似乎更寶貴自己的山羊鬍,極力維持自己的熟男形象以改變自己的運勢,逃脫他所謂的「新人獎詛咒」。
2007年,他終於因《成為簡·奧斯汀》令許多觀眾驚艷,他主演的另一部影片《贖罪》獲得金球獎最佳影片,贊譽之聲紛至沓來,他擁有了全球范圍內的大批粉絲。也獲得了更多的演出機會。然而這其中的甘苦,怕也是只有他自己才能明了。
人物生平
詹姆斯·麥卡沃伊是個家庭並不美滿的苦命孩兒,七歲時父母離異後,他和妹妹就被寄養在了祖母家。孤獨的時候,他就會彈著他心愛的吉他,給妹妹唱老童謠,雖然詹姆斯的童年比同齡的孩子缺少了相當多的父母之愛,但祖母卻給了他另一種愛的方式。祖母對他們兄妹倆的教育是嚴格而又保守的,用年輕父母所沒有的慈祥和仁愛教育兄妹倆向善施德。她教育孩子們要有良好的舉止,嘴角不要漏食物的碎屑,手指頭也不要浸到湯里,和藹地對待害羞者,溫和地對待陌生人,仁慈地對待可笑之人,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詹姆斯的言談舉止。正是因為擁有一個這樣的祖母,在孩提時代,詹姆斯曾經夢想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個傳教士。
在出演《納尼亞傳奇》之前,詹姆斯曾出演過熱門劇集《沙丘魔堡》中萊托·亞崔迪公爵,這就是一個非常具有傳教士氣質的角色。《沙丘魔堡》以嶄新的世界觀展示了人性光輝的一面,而這部火爆的劇集是根據弗蘭克·赫伯特震撼文壇的同名原著改編而來,更是1980年大衛·林奇執導的電影《沙丘魔堡》的重拍電視劇版,並且由美國游戲廠商改編成了全世界第一款即時戰略游戲,可以說,這是二十多年來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然而詹姆斯·麥卡沃伊也就是在出演了這部劇集之後,形象開始逐漸鮮明起來,他溫文爾雅的紳士氣質得到了英國觀眾的一致好評。
相關作品
演員-
詹姆斯·麥卡沃伊 James McAvoy
第8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8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8).....Himself - Presenter
最後一站 The Last Station (2008).....Valentin Bulgakov
通緝犯 Wanted (2008).....Wesley
殺神特工
Recherché
Wanted - Scegli il tuo destino
Wanted - Se busca
Wanted: Choisis ton destin
皮雷的慷慨 Perrier's Bounty (2008).....(in negotiations)
贖罪 Atonement (2007).....Robbie Turner
救贖 / 愛.誘.罪
Espiazione
Sovitus
Abbitte
Kefaret
Expiación, más allá de la pasión
Försoning
Reviens-moi
成為簡·奧斯汀 Becoming Jane (2007).....Tom Lefroy
珍奧斯汀少女日記 / 珍愛來臨
Geliebte Jane
Jane Austenin jalanjäljillä
Joven Jane Austen, La
Askin kitabi
Erotevmeni Jane
Jane
Ung Jane Austen, En
Zakochana Jane
第7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7).....Presenter
末代獨裁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2006).....Nicholas Garrigan
蘇格蘭最後的國王 / 最後的蘇格蘭王
真愛之吻 Penelope (2006).....Max
佩內洛普 / 豬法奇緣
Pénélope
戀愛學分 Starter For Ten (2006).....Brian Jackson
大學新鮮人的浪漫愛情
納尼亞傳奇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2005).....吐納思先生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 / 魔幻王國:獅子·女巫·魔衣櫥 / 納尼亞魔法王國
扯線王子復仇記 Strings (2004).....Hal (English version) (voice)
木偶迷城
溫布爾登 Wimbledon (2004).....Carl Colt
情定溫布爾登 / 情定溫布頓 / 網住愛情 / 球戀大滿貫 / 球戀大滿冠
Plus belle victoire, La
Inside I'm Dancing (2004).....Rory O'Shea
Rory O'Shea Was Here
Bailo por dentro
Inside Im Dancing
Rory OShea Was Here
無恥之徒 Shameless (2004).....Steve (13 episodes, 2004-2005)
Hävytöntä
游戲進展 "State of Play" (2003).....Dan Foster (5 episodes, 2003)
Magtspil
State of play, jeux de pouvoir
Tredje makten, Den
Valta pelissä
沙丘魔堡2003 "Children of Dune" (2003).....Leto Atreides II
沙丘魔堡白金三部曲 / 沙丘魔堡之風雲再起
Dune - Bedrohung des Imperiums
Dune - Der Messias
Dune - Die Kinder des Wüstenplaneten
Dune - Krieg um den Wüstenplaneten
Frank Herbert's Children of Dune
光彩年華 Bright Young Things (2003).....Simon Balcairn
少年壯志莫言愁
Bollywood Queen (2002).....Jay
Swimming Pool - Der Tod feiert mit (2001).....Mike
The Pool
Water Demon
兄弟連 Band of Brothers (2001).....Pvt. James Miller
戰火兄弟連 / 諾曼第大空降
Regeneration (1997).....Anthony Balfour
Behind the Lines
Renaissance
② 尋老電影
大小黃天霸》1962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年
《秦香蓮》1964年
《和我痛飲》1966年
《領悟禪宗》1968年
《精武門》1970年
《廣東小老虎》1971年
《巾幗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氣道》1972年
《金瓶雙艷》1972年
《頂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賊》1973年
《龍爭虎鬥》1973年
《碼頭龍虎鬥》1973年
《香港過客》1974年
《花飛滿城春》1974年
《喜瑪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龍大師》1975年
《少林門》1975年
《新精武門》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風雨雙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劍花·煙雨·江南》1977年
《鐵拳僧》1977年
《天殺星》1977年
《飛渡雲山》1977年
《點只功夫▲簡單》1977年
《蛇鶴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闖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龍拳》1978年
《龍騰虎躍》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隻瘋拳》1979年
《奇異雙人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師弟出馬》1980年
《殺手壕》1980年
《炮彈飛車》1981年
《龍少爺》1982年
《迷你特攻隊》1982年
《忍者戰爭》1982年
《A計劃》1983年
《炮彈飛車續集》1983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年
《快餐車》1984年
《黑帶雙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響》1985年
《威龍猛探》1985年
《龍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龍兄虎弟》1986年
《壞小子》1986年
《A計劃續集》1987年
《對不起》1987年
《飛龍猛將》1987年
《警察故事續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緝犯》1989年
《奇跡》1989年
《群龍譜》1989年
《藝人的反抗》1990年
龍兄虎弟續集》(又名《飛鷹計劃》)1990年
《雙龍會》1991年
《火燒島》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滅火群英》1992年
《超級警察》1992年
《西域雄獅》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獵人》1993年
《S計劃》1993年
《重案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紅番區》1994年
《霹靂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又名《白金龍》)1996年
《一個好人》1997年
《好萊塢烈焰》1997年
《我是誰》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時刻》1999年
《贖金之王》2000年
③ 《通緝令》講的啥好看么
《通緝令》:離奇身世導致離奇命運[Wanted]
片名:Wanted
譯名:通緝令/通緝犯/通輯
導演:提莫爾·貝克曼貝托夫 Timur Bekmambetov
主演:詹姆斯·麥卡沃伊 James McAvoy
安吉莉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類型:動作/驚悚
片長:110分鍾
出品:環球
上映日期:2008年10月9日(中國)
劇情簡介
「命運弄人」這四個字在25歲的韋斯利·吉布森(詹姆斯·麥卡沃伊飾)身上顯得格外「扎眼」。苛刻的老闆,見異思遷的女友,無時無刻不在刺激和考驗著他的神經和忍耐力。正當他沉浸在無比的無奈與痛苦之中時,父親的意外亡故而再度將其倒霉的命運變得離奇起來——他從一個綽號「狐狸」的神秘女子(安吉莉娜·朱莉飾)口中得知自己的父親竟然是一個殺手集團的頭號殺手。此番遭毒手則是他們組織的死對頭所為。而韋斯利則遺傳了父親優良的殺手基因,只是尚待高人開發提點。為了改變窘迫的生活現狀,為了替父報仇,韋斯利毅然踏上了先人之路。並在「狐狸」以及殺手集團老闆斯隆(摩根·弗里曼飾)的悉心栽培下,迅速歷練成為譯名訓練有素的殺手。但接下來的一切似乎完全超乎了他原本的想像,一切都變得更加離奇……
關於主演
七年後,安吉莉娜·朱莉在愛情、家庭蒸蒸日上之時,再度回到了「勞拉」的懷抱。以性感動作女亮相。顯然,這幾年忙碌的公益事業、頻繁的「造子運動」以及持續甜蜜的愛情生活,都無法耽誤其在演藝事業上的腳步。《貝奧武甫》、《堅強的心》、《功夫熊貓》和《掉包嬰兒》,朱莉從各個角度持續享受著電影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樂趣。盡管,她深知自己已經不是從前哪個性感撩人的鐵姑娘了,但作為4個孩子(一對雙胞胎待產)的老媽,朱莉依舊身形熱辣、身手矯健。堪稱為新一代小女星們做了極為到位的表率。而老公皮特在身後的強力支持顯然也是重要的條件之一。而且,製片方為了能拉來「勞拉」領銜,還特意大改劇本,將原本戲分有限的「狐狸」一角硬是從默默無聞的配角變成了精彩連連的女一號。影片中,朱莉著實搶走了老影帝摩根·弗里曼的不少風頭。不過,這位灑脫大姐倒是對男一號蘇格蘭帥哥詹姆斯·麥卡沃伊點播不少。
事實上,起初朱莉尚未與本片簽約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製片方原定備選的幾個男主角完全不符合朱莉的胃口。而直到,環球公司將曾經試過鏡而遭淘汰的詹姆斯的名字透露給朱莉時,這位皮特之妻立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位並不高大身材亦非性感的蘇格蘭小伙此前在試鏡本片時,還只是個在「兒童益智片」《納尼亞傳奇》中「破相」飾演半羊人的小人物。而僅僅時隔一年之後,其便憑借一部的文藝大作《救贖》和《成為簡·奧斯汀》而一躍成為英倫最為耀眼的男星。而在這部動作領銜、驚悚氣息濃郁的影片中,詹姆斯堪稱是向勞拉大姐學習了不少打鬥經驗。而且據說兩人還曾經歷了一次長達兩分多種的吻戲拍攝經歷。看來,朱莉對小帥哥的好感不是蓋的。
而作為影片中資歷最老道的摩根·弗里曼則再度表現出大師般的風度。曾多次以「上帝」、「老大」、「導師」、「前輩」身份精彩出鏡的他,顯然對於這樣的角色再熟悉不過。而且,包括朱莉的現任老公在內的等眾多好萊塢巨星都曾在老影帝的身邊「出沒」,且都對其深厚的表演功底贊譽有加,此次為一對「雌雄殺手」做領導和幕後指使,堪稱輕車熟路。
關於導演
出生在前蘇聯哈薩克的提莫爾·貝克曼貝托夫,早已憑《守日人》和《守夜人》挑起了新俄羅斯商業電影的大旗。作為新世紀以來,俄羅斯乃至世界影壇最為知名的東歐導演,其在好萊塢的知名度也日漸提升。恰巧一直苦於尋找新作《通緝令》操刀人的環球公司在馬克·米勒的壓力下,轉而將視線撇向海外,而製片人之一艾因·史密斯也正好拿到了提莫爾·貝克曼貝托夫的資料。就這樣,俄羅斯人順理成章地「得到了」《通緝令》。不過,這位初涉好萊塢「污潭」的老外,也著實受到了同不少外裔前輩相同的「款待」。「政策放寬、銀根緊縮。」據說,根據提莫爾·貝克曼貝托夫那部票房回報率接近1:15的《守日人》的成績,製片方環球公司竟為劇組准備了區區6800萬美元的預算,要俄羅斯人拍出《蜘蛛俠III》的效果來。簡直厚顏到了一定成都。不過,像很多同行前輩如中國人吳宇森和印度人夏馬蘭一樣,貝克曼貝托夫對任何苛刻刁難都言聽計從。並十分懂得如何節約成本、節省開支,先是將影片的拍攝地控制在了美國本土和價格更為低廉的中歐國家捷克。就算在美國本土拍攝,也盡量租借成本最為低廉的拍攝場地。細節上,有著吃苦耐勞經驗的俄羅斯人更是身先士卒,從包括交通費等多個方面節約開銷。而他個人的從合同上得到的工錢據說也少得可憐。顯然,初次外出務工的經歷對每個人都是考驗。
參考資料:http://ent.sina.com.cn/m/f/wanted/index.html
④ 這是哪部電影
速度與激情 4
在第一部結尾中就已然分道揚鑣多明尼克(范·迪塞爾飾演)與警探布萊恩(保羅·沃克飾演),因布萊恩抓捕到的一個罪犯,兩人再聚首。可是兩人剛剛見面就水火不容。然後這次他們卻被迫對抗同一個敵人:大毒梟菲尼斯。所以冰釋前嫌共進退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為了掌握這個毒品集團的證據和犯罪細節,多明尼克與布萊恩一起偽裝並滲透到這個販毒組織集團內部做卧底。很快,他們就憑借出色的車技成為菲尼斯最得力助手……事實上之所以多明尼克會幫助布萊恩鏟除菲尼斯,是因為菲尼斯是殺死自己戀人萊特的殺人兇手。
可是應經成為菲尼斯得力助手的二人並不知道,當他們把毒品運到目的地之後,就會被心狠手辣的菲尼斯殺人滅口……
這次令人難以置信的再度聯手,雖然完全建立在一種不太穩定的基礎之上,但如果他們想通過計謀和膽識智取菲尼斯,就不得不各自讓步,在彼此之間重新培養一種信任和依賴,他們必須要摸清所有國際線路最精確的隧道信息,尤其是連接著加州和墨西哥的地下通道,因為他們二人找到的是最完美的復仇方式:沖破賽車的終極局限,用車輪將一切不可能全部輾碎
在《速度與激情I》中結尾,警官布萊恩放走了唐。之後唐流亡多明尼加,並結識了韓(《速度與激情:東京漂移》中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警員布萊恩由於放走重要犯人而入獄。但在完成了政府給與其的秘密任務之後予以釋放。而唐的女友LETTY為了維持唐老大的生意,不得不為美國南部的毒販頭子BARGA運送毒品。但之後BARGA為銷毀證據,將LETTY殺害。MIA(唐老大的妹妹)通過電話通知了唐。唐即趕回美國參加了LETTY的葬禮,並在葬禮上遇見了警官布萊恩。布萊恩正要追捕毒販BARGA,唐亦毫不猶豫的加入。新的劇情由此拉開。
在一個線人的幫助下,布萊恩和多米尼克聯手打入一個販毒組織的內部,要將其頭目布拉蓋繩之以法。
幾年歷練,布萊恩.歐康納(保羅.沃克)已不再是當年懵懂的新紮師兄。而當初雄霸一方的飛車黨老大多米尼克.唐雷托(文.迪塞爾),也自流亡之後銷聲匿跡,再無影蹤。可猛虎又怎堪當蟄伏大蟲?加勒比海上,多明尼加之中,當一輛五節車廂、黑市價值140萬美金的石油裝載車出現,按捺不住的唐老大又一次馳騁荒野之中。跨越國境、分隔千里、各行其是,曾經的義氣兄弟,似乎再也沒有交集的可能。直到,多米尼克的紅顏知己莉迪(米歇爾.羅德里格茲)慘死的消息傳出。
原來,為了維持唐老大的生意,莉迪不得不為大毒梟安東尼奧.巴爾加(約翰.奧蒂茲)運送毒品。心狠手辣的巴爾加,自然不肯放過殺人滅口、銷毀證據的良機。心愛的女人香消玉殞,不顧自己可能身陷囹圄,滿腔怒火的多米尼克立即趕回美國。雖然抓捕逃犯乃職責所在,但昔日兄弟遇險,布萊恩亦不能袖手旁觀。況且如今,大毒梟巴爾加才是警局高層的心頭大患。
面對共同的敵人,要想復仇,要想一網打盡販毒集團,這對曾經的好兄弟必須放下心中芥蒂,回到他們相識的洛城霓虹街頭,再度聯手卧底。殘陽如血,賽車咆哮,看似風平浪靜的飆車戰場上,滅罪行動迫在眉睫。罪有應得的巴爾加會不會死於多米尼克手下?兄弟倆之間如履薄冰的信任,能不能在共同御敵中升華?布萊恩又會不會再和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婭(喬丹娜.布魯斯特)擦出火花?在引擎怒吼、輪胎摩擦的那一霎那,一切都殊途同歸……
《速度與激情4》-看點
《速度與激情4》片如其名,「速度」和「激情」是此系列電影不變的主旋律。《死亡飛車》正在全美火熱上映,又一部暴力競速大作也發布了首支預告片《速度與激情》系列最新作《速度與激情4》。
本片人物與劇情都完美承襲《速度與激情2》。跳過《東京漂移》,這部《速度與激情》才可謂本系列不折不扣的正統續作,稱之為《速度與激情3》也完全不為過。
靠2001年的票房黑馬《速度與激情》一「飆」而紅的男一號范·迪塞爾、保羅·沃克將繼續搭檔出演原本角色,結盟幫助警方去對抗一個海洛因販毒者,他們的滅罪行動又是靠飆車來進行的。在第一部中扮演Letty的米歇爾·羅德里格茲也將回歸,這個拉丁美女也曾在《生化危機》、劇集《迷失》中扮演悍妞型角色,她在預告片一開場就和范·迪塞爾搭檔把一輛「擎天柱」搞下了懸崖。巴拿馬小甜妞喬丹娜·布魯斯特則繼續出演保羅·沃克的女友Mia,性感遠勝當年。《速度與激情》系列招牌式的高速公路追逐中,「飛人」也是少不了。
《速度與激情》系列歷來堪稱影音發燒級,這部新作也不例外,預告片一開場就奉獻一段完整的飛車追逐戲,直到范·迪塞爾的回眸凝視,才從片段切入正式的預告視頻。這樣的拼接手法在預告片剪輯中極為少見,今年的大熱電影《通緝犯》也曾在預告片中採用完整的片段作為開場,目的都一樣:炫技。本片還有一個大噱頭,便是每一部《速度與激情》中都會亮相的新型號極品飛車。
⑤ 一部很老的日本電影,忘了,誰知道說下名字
麻辣教師GTO
電影版
原著是漫畫
⑥ 問請誰知道一美國大片講述一個青年假冒律師,飛行員行騙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啊謝謝請告訴我
《貓鼠游戲》
Catch Me If You Can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編劇:傑夫·納桑森Jeff Nathanson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
詹妮佛·迦納Jennifer Garner
馬丁·西恩Martin Sheen
克里斯托弗·沃爾肯Christopher Walken
片長:140分鍾
類型:傳記/喜劇/犯罪/歷史
級別:PG-13(部分有關性的內容及語言)
出品:夢工廠Dreamworks
首映:2002年12月25日
故事梗概
此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真實生活中現年53歲的法蘭克·阿巴葛納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據說目前在美國聯邦調查局講授犯罪偵查課程,但他在青少年時期卻是令執法當局頭疼的人物。擅長偽造文件的他,十八歲不到就在美國五十個州與全球二十八個國家開出總金額高達六百萬美元的空頭支票,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FBI頭號通緝犯。他犯罪的手段特別高明,曾佯裝成醫生、律師、駕駛員甚至FBI探員。警官喬夏耶(湯姆·漢克斯扮演)則與這位手段高明的罪犯展開了一場精彩又驚心的鬥智鬥力,法蘭克·阿巴葛納爾後來雖然不幸失手,但他被捕入獄五年之後,在喬夏耶的建議與奔走之下,卻得以恢復自由之身———條件是擔任FBI顧問(傳授如何破解犯罪)!在現實生活中,本為死對頭的喬夏耶後來與法蘭克·阿巴葛納爾兩人,後來竟戲劇化地成為摯友。
拍完《人工智慧》(A.I.)的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放開影片的宏大意義,從《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至此片放開身心全情娛樂,所以這場「貓鼠游戲」一定好看又過癮。而本片的兩位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湯姆·漢克斯已經令影片有相當的票房保證。
去年數學家納什的自傳電影《美麗心靈》成為奧斯卡的贏家,而今年傳奇罪犯的傳記能否也受青睞,是個頗有意思的疑問。本片主演萊昂納多和湯姆·漢克斯都被認為有望入圍奧斯卡影帝提名。曾以《費城故事》(Philadelphia)及《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連續當選奧斯卡影帝的湯姆·漢克斯,在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中將飾演苦苦追緝萊昂納多的聯邦調查局干員喬夏耶。有趣的是,45歲的湯姆·漢克斯在今年夢工場與福克斯電影公司聯合出品的新片《毀滅之路》(The Road of Perdition)中,飾演的角色卻是綽號「死神天使」的黑道頭子,與聯邦調查局干員形象有如天壤之別。(來源:南方都市報)
應該是這個吧
⑦ 電影通緝令
命運弄人」這四個字在25歲的韋斯利·吉布森(詹姆斯·麥卡沃伊飾)身上顯得格外「扎眼」。苛刻的老闆,見異思遷的女友,無時無刻不在刺激和考驗著他的神經和忍耐力。正當他沉浸在無比的無奈與痛苦之中時,父親的意外亡故而再度將其倒霉的命運變得離奇起來——他從一個綽號「狐狸」的神秘女子(安吉莉娜·朱莉飾)口中得知自己的父親竟然是一個殺手集團的頭號殺手。此番遭毒手則是他們組織的死對頭所為。而韋斯利則遺傳了父親優良的殺手基因,只是尚待高人開發提點。為了改變窘迫的生活現狀,為了替父報仇,韋斯利毅然踏上了先人之路。並在「狐狸」以及殺手集團老闆斯隆(摩根·弗里曼飾)的悉心栽培下,迅速歷練成為譯名訓練有素的殺手。但接下來的一切似乎完全超乎了他原本的想像,一切都變得更加離奇……
關於導演
出生在前蘇聯哈薩克的提莫爾·貝克曼貝托夫,早已憑《守日人》和《守夜人》挑起了新俄羅斯商業電影的大旗。作為新世紀以來,俄羅斯乃至世界影壇最為知名的東歐導演,其在好萊塢的知名度也日漸提升。恰巧一直苦於尋找新作《通緝令》操刀人的環球公司在馬克·米勒的壓力下,轉而將視線撇向海外,而製片人之一艾因·史密斯也正好拿到了提莫爾·貝克曼貝托夫的資料。就這樣,俄羅斯人順理成章地「得到了」《通緝令》。不過,這位初涉好萊塢「污潭」的老外,也著實受到了同不少外裔前輩相同的「款待」。「政策放寬、銀根緊縮。」據說,根據提莫爾·貝克曼貝托夫那部票房回報率接近1:15的《守日人》的成績,製片方環球公司竟為劇組准備了區區6800萬美元的預算,要俄羅斯人拍出《蜘蛛俠III》的效果來。簡直厚顏到了一定成都。不過,像很多同行前輩如中國人吳宇森和印度人夏馬蘭一樣,貝克曼貝托夫對任何苛刻刁難都言聽計從。並十分懂得如何節約成本、節省開支,先是將影片的拍攝地控制在了美國本土和價格更為低廉的中歐國家捷克。就算在美國本土拍攝,也盡量租借成本最為低廉的拍攝場地。細節上,有著吃苦耐勞經驗的俄羅斯人更是身先士卒,從包括交通費等多個方面節約開銷。而他個人的從合同上得到的工錢據說也少得可憐。顯然,初次外出務工的經歷對每個人都是考驗。
關於主演
七年後,安吉莉娜·朱莉在愛情、家庭蒸蒸日上之時,再度回到了「勞拉」的懷抱。以性感動作女亮相。顯然,這幾年忙碌的公益事業、頻繁的「造子運動」以及持續甜蜜的愛情生活,都無法耽誤其在演藝事業上的腳步。《貝奧武甫》、《堅強的心》、《功夫熊貓》和《掉包嬰兒》,朱莉從各個角度持續享受著電影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樂趣。盡管,她深知自己已經不是從前哪個性感撩人的鐵姑娘了,但作為4個孩子(一對雙胞胎待產)的老媽,朱莉依舊身形熱辣、身手矯健。堪稱為新一代小女星們做了極為到位的表率。而老公皮特在身後的強力支持顯然也是重要的條件之一。而且,製片方為了能拉來「勞拉」領銜,還特意大改劇本,將原本戲分有限的「狐狸」一角硬是從默默無聞的配角變成了精彩連連的女一號。影片中,朱莉著實搶走了老影帝摩根·弗里曼的不少風頭。不過,這位灑脫大姐倒是對男一號蘇格蘭帥哥詹姆斯·麥卡沃伊點播不少。
事實上,起初朱莉尚未與本片簽約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製片方原定備選的幾個男主角完全不符合朱莉的胃口。而直到,環球公司將曾經試過鏡而遭淘汰的詹姆斯的名字透露給朱莉時,這位皮特之妻立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位並不高大身材亦非性感的蘇格蘭小伙此前在試鏡本片時,還只是個在「兒童益智片」《納尼亞傳奇》中「破相」飾演半羊人的小人物。而僅僅時隔一年之後,其便憑借一部的文藝大作《救贖》和《成為簡·奧斯汀》而一躍成為英倫最為耀眼的男星。而在這部動作領銜、驚悚氣息濃郁的影片中,詹姆斯堪稱是向勞拉大姐學習了不少打鬥經驗。而且據說兩人還曾經歷了一次長達兩分多種的吻戲拍攝經歷。看來,朱莉對小帥哥的好感不是蓋的。
而作為影片中資歷最老道的摩根·弗里曼則再度表現出大師般的風度。曾多次以「上帝」、「老大」、「導師」、「前輩」身份精彩出鏡的他,顯然對於這樣的角色再熟悉不過。而且,包括朱莉的現任老公在內的等眾多好萊塢巨星都曾在老影帝的身邊「出沒」,且都對其深厚的表演功底贊譽有加,此次為一對「雌雄殺手」做領導和幕後指使,堪稱輕車熟路。
不一樣的,這是漫畫改編的電影。
酷斃了、獨一無二、經驗豐富、冷嘲熱諷、充滿創造精神、電影天才——這些詞彙都可以用來形容近幾年在美國主流電影業迅速占據了一席之地的俄國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正是因為他那已經突顯出來的超越常人的驚人想像力,才讓這位來自於哈薩克的古里耶夫人最終可以在美國拍攝他的第一部英語作品——《通緝犯》。與他共同合作的,既有精明多謀的製片人,也有星光灼灼的大卡司,但最重要的,還是這一切都是在好萊塢占據著重要地位的環球公司的庇護下完成的。
在介紹《通緝犯》的靈感來源之前,簡單了解一些背景細節也是必須的:2004年,由提莫·貝克曼貝托夫執導的《守夜人》公映之後,在電影工業中掀起了一波接著一波的漣漪,不僅僅是俄國本土,還殃及到了好萊塢這塊電影聖地。《守夜人》的預算只花了很少的180萬美元,可光是在俄國的票房,就超過1600萬美元了——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一直位居俄國電影票房榜首的《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而《守夜人》的續集之作《守日人》,則是於2006年初在俄國上映的,影片再一次以極低的預算420萬美元成為人們爭相追捧的對象,本土票房也是一路飄紅,收獲近4000萬美元。
David Brenner影片講述了一位蘇格蘭青年萊斯(詹姆斯·麥卡沃伊飾)所遇到的麻煩事。他有一個令人生厭的老闆和一位經常忽視他的女友,直到他遇到了殺手福克斯(安吉麗娜·朱莉飾),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緊接著,萊斯的父親就遭到了謀殺,福克斯招募他加入進了一個名叫「兄弟會」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能夠激發人的潛能。但實際上,「兄弟會」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⑧ 問一部電影
資源名稱:刺客聯盟
英文名稱:Wanted
發行時間:2008
發行地區:歐美
語 言:英語
是否推薦:是
導 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 Timur Bekmambetov
主 演:安吉麗娜·朱莉 Angelina Jolie,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詹姆斯·麥卡沃伊 James McAvoy
資源簡介:
◎簡 介
2008年,是新一代人膜拜新一代英雄的時間轉折點,忘掉社會使命,忘掉所謂的道德與責任,只需記住一個名字:韋斯利·吉布森。
韋斯利剛剛步入25歲的黃金年齡,然而對於一個生來就喜歡逃避現實的人來說,他的生命卻已經到了混吃等死的最後階段。不過在性格與偶然性鑄就的人生當中,很多現狀,都是他自己一點一滴親手促成的……簡而言之,韋斯利非常討厭自己正在面對的境地,因為這樣的生活讓他充滿了失敗感:在單位,韋斯利的大塊頭老闆幾乎每小時都會辱罵他一番,已經把折磨他當成了人生的一大樂事;回到家中,韋斯利那堪比性感尤物的女友,卻又把他當成虛無的空氣一樣視而不見。每一個人都相信,像韋斯利這種閑散的懶鬼,最終的結局只會是一事無成,最最糟糕的是,就連韋斯利本人也這么認為,在他看來,生命的意義就是消磨時間,等待死亡——直到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福克絲的女人,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
韋斯利一直以為自己的親生父親早在他出生那會兒就已經去世了,然而事態全然不若他想得那般簡單,福克絲為他帶來了真相:他的父親於昨天被人謀殺,而她奉命帶韋斯利回去,完成他父親未竟的事業……福克絲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致命吸引力,讓韋斯利毫不猶豫地跟隨她加入了「互助會」,一個存在了幾個世紀的秘密社團組織,並在那裡接受訓練,釋放隱藏起來的能量,為父親的死復仇——原來,殺戮的本性在他的血脈當中早已經如此根深蒂固了。就在福克絲教會韋斯利如何開發像閃電般快速的反應能力和成果顯著的敏捷性時,他也發現這個組織一直秉承著一個古老且牢不可破的信念:貫徹執行由命運賦予的死亡命令,殺一人,救千人。
在一群技藝高超、才華橫溢的導師的指點下——包括「互助會」中像謎一般高深莫測的領袖斯隆,韋斯利開始深深著迷於自身被開發出來的強大潛能,但漸漸的,他也意識到這些危險的「同伴」背後隱藏著的是肉眼看不到的秘密,尤其是執行刺殺任務的時候,當初的高貴與純粹也盪然無存。糾結在被新進開發的英雄主義和復仇的憤怒當中,韋斯利將會學會一件任何人都沒辦法教會他的事實: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幕後製作:
漫畫改編電影
酷斃了、獨一無二、經驗豐富、冷嘲熱諷、充滿創造精神、電影天才——這些詞彙都可以用來形容近幾年在美國主流電影業迅速占據了一席之地的俄國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正是因為他那已經突顯出來的超越常人的驚人想像力,才讓這位來自於哈薩克的古里耶夫人最終可以在美國拍攝他的第一部英語作品——《通緝犯》。與他共同合作的,既有精明多謀的製片人,也有星光灼灼的大卡司,但最重要的,還是這一切都是在好萊塢占據著重要地位的環球公司的庇護下完成的。
在介紹《通緝犯》的靈感來源之前,簡單了解一些背景細節也是必須的:2004年,由提莫·貝克曼貝托夫執導的《守夜人》公映之後,在電影工業中掀起了一波接著一波的漣漪,不僅僅是俄國本土,還殃及到了好萊塢這塊電影聖地。《守夜人》的預算只花了很少的180萬美元,可光是在俄國的票房,就超過1600萬美元了——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一直位居俄國電影票房榜首的《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而《守夜人》的續集之作《守日人》,則是於2006年初在俄國上映的,影片再一次以極低的預算420萬美元成為人們爭相追捧的對象,本土票房也是一路飄紅,收獲近4000萬美元。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馬克·普萊特電影製作公司的幾位製片人則正在接洽漫畫作家馬克·米勒和J·G·瓊斯,就他們共同創作的系列漫畫《通緝犯》展開了商酌,並在第一時間發現了漫畫中所講述的那個黑暗且有創造力的傳奇故事,擁有著巨大的電影潛能。不過,漫畫被改編成電影之後,為了迎合媒介的轉變,其主題方面就會需要一個不規則的改變,這源於原著還關注了一夥擁有超能力的反派人物,他們共同將世界分裂成了幾個小派系,爭斗從沒有間斷過……確定了目標之後,製片人開始尋找擁有足夠的創新能力的電影人來為影片做導演,他們一致認為,《通緝犯》被改編成電影後,需要的是一個具有能夠打破常規限制的勇氣和天分的掌舵人。這個人選,在製片人看過《守夜人》之後,隨即浮出了水面,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那樣少得可憐的預算,提莫·貝克曼貝托夫都可以創造出充滿了華麗視覺享受的動作電影,當他手中有了更多可以調動的預算資金時,肯定也能夠更加地游刃有餘釋放他作為一名電影人充滿活力的觀點和對黑暗元素的獨特感知,而且將會交於他手中的,不僅僅是一部擁有著巨大的素材資源做後盾的改編作品,其背後還有一家規模很大的電影公司做支撐呢。
製片人馬克·普萊特對此闡述了自己的看法:「觀看提莫·貝克曼貝托夫的影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他所採用的視覺語言是如此地奇異、顯著,讓人瞠目結舌的同時又激動萬分。貝克曼貝托夫在他的作品中灌輸的是一種你沒辦法忽視的電影聲音,我希望他的這種難能可貴的能力可以讓原著漫畫系列在大銀幕上迸射出全新的光彩和能量,我們都期待著他可以帶給我們一個刺激、有實際意義、很容易得到觀眾的理解的優秀作品。」
風格化的黑色幽默
一直以來,吉姆·萊姆利都是提莫·貝克曼貝托夫的忠實擁護者,而今他終於有機會以製片人的身份加盟到他的作品《通緝犯》中,萊姆利說:「從第一版劇本的完成到影片的開拍,這中間差不多花了我們兩年的時間。在我們看來,改編作品都需要一個方向正確的出發點,那就是如何從原著中完美地提煉出符合大銀幕的故事觀點,然後再通過膠片獨有的光電效應,將畫面提升至一個舒適的水平線之上——因為即使原著漫畫已經描述出了怪誕和奇異的風格,但誰也沒辦法保證同樣的東西在電影中能夠產生一樣的效果。」
不對,對於提莫·貝克曼貝托夫已經在之前的作品中所展現出來的獨一無二的視覺特技,吉姆·萊姆利還是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信任之情的,他接著說:「你可以把包括貝克曼貝托夫在內的三個人放在同一個房間里,給他們同樣的攝像機去拍攝同一個畫面……只有貝克曼貝托夫,能夠帶給你一種與眾不同的驚嘆與震撼。」
對於自己在視覺、畫面以及想像力上的看法,提莫·貝克曼貝托夫的評論是:「那種感覺就好像有100個不同的想法全部塞在我的腦袋裡,每一個都在互相搏鬥、推搡,想從中掙脫出來……我想可能正是因為如此混亂的『腦思維』,才成就了一個全新的電影風格,裡麵包含了一些人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我希望能夠引導著觀眾真正走入到故事中去,與裡面的角色一起歡笑、一起悲傷,而不是作為一名看官單純地坐在那裡觀望。」
確實,提莫·貝克曼貝托夫就是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通過創造一種充滿奇幻的現實主義,讓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具備了鮮明的特色——至少他認為每一部華麗、以幻想為主的動作電影,都應該是從現實主義的基礎出發的。作為一名導演,貝克曼貝托夫特別注意細化了自己手中能夠掌握的所有故事元素,因為他必須確保自己牢靠的信念能夠融入到影片的每一個場景之中,貝克曼貝托夫表示:「雖然《通緝犯》是我的第一部英語作品,但它和我之前執導的影片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要想著如何和觀眾建立交流即可。我要嘗試著挖掘他們的喜好,然後製作一部對於他們來說真正的好作品,讓他們知道我其實對講故事非常在行。」
提莫·貝克曼貝托夫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所採取的方式以及扭曲的風格,隨著他進駐美國電影工業,也得到了相應的改變和提升,製片人馬克·普萊特補充道:「貝克曼貝托夫為《通緝犯》帶了一種強有力的諷刺效果,就像他之前所有的作品一樣,不是通過那種愚蠢且覆蓋面很廣的方式,而是借用了黑色幽默進行鋪墊和延伸,不間斷地打磨出了隱藏在言談舉止中的真誠。他帶給影片的,是諷刺味道十足的冷幽默,無論是從敘事角度還是視覺風格,都賦予了《通緝犯》一種與眾不同的氛圍。」
好在黑色幽默本來就是原著漫畫所遵循的素材來源之一,在過去的10年裡,這套由馬克·米勒和J·G·瓊斯共同創作的系列漫畫已經成為獨立領域中最為暢銷的作品之一,就連所有參與到影片製作的電影人,對漫畫的原作者也都懷有著難以壓抑的崇敬之情。
花絮:
·俄國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的第一部美國電影。
·最初的時候,原著漫畫是由出版商Top Cow Proctions發行的,作者也只有馬克·米勒一人而已。
⑨ 關於一部電影,想知道名字
這是電影叛諜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