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烈日灼心中辛小豐到底犯了什麼罪
辛曉豐於電影中犯下了強奸罪與過失殺人罪。
《烈日灼心》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xAbAPQvu58SQQ6Qk_fAZ7A
Ⅱ 烈日灼心結構安排
01刪了81分鍾
《烈日灼心》從最初的220分鍾,到最終上映的139分鍾,曹保平告訴記者,刪減了影片中鄰居竊聽線、警察伊谷春的人物背景也沒有呈現、注射死亡的段落、郭濤和王珞丹的愛情戲、王珞丹的裸戲、鄧超與呂頌賢的激情戲也盡可能縮短,而片名也從《不法之徒》走到了《烈日灼心》,他一應接受。雖然曹保平也承認,剪掉的某些段落對敘事略有損傷,但是在可接受范圍之內,完整性已經保留的足夠好。好處是,節奏變得更快,更易於被觀眾接受。
02關於「基情」
對於媒體極度渲染《烈日灼心》的「同性」愛情,曹保平感到很意外:「其實就是兩個男人間惺惺相惜互相欣賞,但身份決定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樣的狀態。」曹保平將之歸咎於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如果是八九十年代,大家也不會往別處想。」或許也是因為這種無心插柳,讓這種男性間的情誼顯得真實而動人,曹保平自我分析,「如果要是我主觀上去渲染,可能它反而會變得做作了。」
影片劇照
導演跟編劇焦華靜在這一點上有一些分歧,在劇本階段焦華靜也認為是沒有同性愛的,但是在最終表演呈現出的狀態上,她認為是有這種感覺的。但是導演主觀上,沒有這樣一個意義在裡面,或者正是因為主觀上沒有這樣的意味,它才自然,如果要是主觀上想渲染這樣的感覺,可能它反而會顯得做作了。
03「第四犯人」
原著中,兄弟三人就是真正的兇手,電影則造出「第四犯人」。曹保平解釋道:小說最開始,三兄弟的身份是沒有被拆破的,要到小說結尾才告訴你這三個人就是殺人犯,但是在電影里這不成立,觀眾可能不到五分鍾就能猜到三人是兇手,所以在電影里,一開始就把原小說中最大的懸疑扣給拆解了。但是電影尤其是犯罪類型的劇情片,需要把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強烈翻轉,否則這種故事是支持不住的。
影片劇照
另一方面,這三個人本身是大學生,他們一起做滅門案不太合理,這個惡太大了,普通觀眾心理上也很難適應,因為我是站在同情的角度,和這三個人是站在一起的,至少不是站在他們的對立和批判的角度上,我寫的還是他們如何向好。
04愛雞的竊聽房東
因為電影長度的問題,房東竊聽那條線被刪掉。
導演介紹,這個房東有偷窺欲,所有他的租客,都在被他窺視,他希望找出對方人性惡的一面,比如有小偷,有妓女或者人販子,他通過監視、窺視和監聽找到證據和資料以後,把這些人趕走或報警送到公安局。
影片劇照
他通過這些行為來平衡自己內心的不平衡,因為在很多年前,房東家住的老樓著了一場大火,他的岳父、岳母、老婆、兒子都燒死了,只有他自己出去遛狗,沒有被燒死。後來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賠償金,但所有的鄰居都認為是和他有關系,認為他是為了錢參與了或者他不伸手來救自己家裡人,他變成了被人唾棄的人,他內心就充滿了扭曲的仇恨。他覺得他要看到所有人的惡,然後平衡他內心,「你們也比我好不到哪裡去,你們每個人可能比我還壞。」
影片中塑造這個房東是希望和這三兄弟形成比照,但是因為體量的問題,沒有辦法把它擴展開,最後刪掉了一部分。但這部分在主流的敘事上,對影片影響不太大,但是在副線上,確實是因為這樣的改變,多少帶來一些需要腦補的東西。
05三兄弟為何甘願赴死?
導演稱:對於他們而言,這7年其實是生不如死的。別說是犯這樣的案子,就是國外的在逃貪官,每天活得都不高興,東躲西藏的。在這種情境下,人很難很定心地活,所以在這個故事裡,他們仨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不會找老婆,也不會有家,也不會賺錢,什麼都沒有,因為過了今天沒明天。這樣的狀態其實是挺絕望的一個狀態,他們所有活著的目的或者情感的維系點,就是那個小女孩。
影片劇照
如果小女孩(尾巴)知道那麼愛她的這三個人,是導致她全家被殺的人,那個孩子一輩子都會過不好。而對他們兄弟仨來說,本身這樣活著已了無生趣,再加上巨大的負罪感,而且過去的事慢慢曝光,小孩不可能不知道,她一旦知道,她的後半生就肯定全都沒了。那麼他們還不如選擇他們離去,給這個孩子平靜的一生,也算是某種意義上對自己的贖罪,這是向善的,也是我願意呈現的。
06跟審查「杠上了」
《光榮的憤怒》,痛擊農村惡霸、官僚制度的社會沉痾,影片上映當然波折重重,曹保平回憶,收到的審查修改要求大約有數十條,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怎麼能把黨的基層幹部寫的那麼猥瑣?」
《李米的猜想》,周迅飾演的李米苦苦尋找著失蹤4年的男友方文,最終找到的結果是,方文改名換姓,多年一直在販賣毒品。劇本送審階段,又被審查部門叫停了,「怎麼能寫一個女孩愛上毒販的故事?」
《狗13》,即將在《烈日灼心》後投入市場,影片內容審查上倒沒碰上什麼大礙,不過,審查部門要求他,片名不能用阿拉伯數字。
《烈日灼心》改編自小說《太陽黑子》,在很多人眼裡,這是一個屬於審查「黑名單」范疇內的故事,涉及協警犯罪、同性戀情,甚至有注射死亡的直接描寫,更巧的是,這個故事中,也有一個女孩愛上了「罪犯」。演員高虎涉毒,導致影片一度無法上映。曹保平那時只能自我開解,「我這個電影時效性不強,放多少年看都不過時。」
07第六代導演
從左至右:曹保平,王小帥,張元,婁燁
曹保平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與王小帥、婁燁、張元等第六代導演曾是同學的學院派導演。
08死刑鏡頭有刪減
原先這場注射死亡戲是一個長鏡頭,從注射過程到鄧超的面部表情,掙扎與死亡,非常真實,大概有三分多鍾。導演希望拍出那種慘烈,越震撼觀眾越好。這樣在最後做翻轉,告訴觀眾其實鄧超是罪不至死的,他們是選擇去死,有一種小人物向善的偉大,那時候的沖擊才會更強烈。
在鄧超演完注射死刑的戲,曹保平和他抱在一起哭了。
09注射死刑
中國電影歷史上第二次拍攝注射死刑的整個行刑過程,之前的是《毒戰》。
拍攝現場
演這場死刑戲鄧超決定用真的注射的方式,用的是葡萄糖,在注射的時候找的不是專業的醫生,剛開始扎了幾次全都扎偏。
10段奕宏感情線
其實段奕宏飾演的伊谷春原本也有一些人物背景,他本來追過師父的女兒,但是那個姑娘嫁給其他人了,結婚一年又離婚了,伊谷春和她在師父家後來又碰面了,彼此之間還是有一種曖昧的情緒,時間的考慮最後這部分還是刪掉了。
11手提攝影
導演和攝影指導定的拍攝方向很明確。他們找了很多片子來看,如《綠里奇跡》、《拆彈部隊》、《8 英里》等等,大量地看用手提攝影的片子。
12臟話
影片上映時看到了臟話的字幕,上面寫的是「cao」。
13北電中戲
北京電影學院的教師曹保平,卻選了鄧超、段奕宏、郭濤、高虎這四位中戲畢業的演員。
14改名
原著叫《太陽黑子》,拍攝的時候叫《不法之徒》,最後上映叫《烈日灼心》,導演說《不法之徒》有好的一方面,但是在形態上更像一個不討女性觀眾喜歡的電影,現在這個也挺好。
15評書
對於評書旁白這種許久未見的拍攝手法,導演曹保平說:「我覺得有時候不同的敘述的方法代表著你的態度和創造者本身的審美趣好,這其實是一個黑色犯罪的、很激烈的一個故事,然後評書又是最大眾化、最世俗化,是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一種講述故事的方法。另外呢,這個片子本身其實想要變得很黑色,我覺得那個評書,包括我們選用了那樣的一種聲音,包括評書裡面有大量的俚語,很下里巴人的那個語感和方法,我都覺得它可能會很好玩,會有一種反諷。」
導演曹保平
其實我們後來評書(部分)原來應該更多一些的,中間和結尾部分其實都有,後來我是給它拿掉了,因為這個片長的問題,可能會(顯得)有點臃腫,有點多。本來在原來的形態里,這個評書從那個開板開始其實是站在一個最一本正經的立場上去譴責這三個壞人,但是經歷了這個故事的完成過程之後,到了結尾的時候,這個評書人最後再提到這三個人的時候,態度發生了變化,他不會說那三個惡棍,他會變成說那三個人。就是原來最早的版本設想是評書是作為一個不出現的人物,只是一個聲音的敘述,就是一個講述者最後在故事經歷的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心態的改變,當然現在是因為一些原因就把這一層放棄掉了。
16不跟家裡聯系
為了進入辛小豐復雜的人物狀態和內心世界,拍攝時鄧超基本過著「離群索居、與世隔絕」的生活。他說,「整個拍攝期我都盡量不跟家裡聯系,拒絕探班,朋友找我也不出去。我很難從那個世界裡面出來,也讓自己盡量不要出來。
17健身
鄧超不拍戲的時候就待在房間里,最多就是和段奕宏去健身房鍛煉一下,因為辛小豐這個角色對體型有這要求,要非常精瘦,就像是一把風吹發斷的快刀,因為他是不要命的。」
18穿兩三塊的內褲
鄧超每天和段奕宏都穿著警服進酒店,讓人誤以為酒店出事,鄧超還去地攤買兩三塊錢的假名牌內褲,從生活完全進入角色。
19悲喜崩潰
拍攝《烈日灼心》期間,鄧超同時還在拍喜劇《分手大師》,這讓他非常崩潰——「常常在《分手大師》歡樂爆笑的現場,突然很悲傷,跑到廁所大哭一場」。
20如此憔悴
影片劇照
因為太過入戲,鄧超每天不管多晚都要折磨導演,他覺得那時候好像沒怎麼睡過覺,但沒睡覺有個好處就是人顯得臉色很憔悴,既然小豐在戲里也總是睡不著覺,他覺得在戲外的瘋狂也幫助了自己,變得和人物一樣焦躁、敏感、憔悴。」 他每天抽著「小豐」會抽的煙,恢復了熬夜和抽煙這些曾經改掉的壞習慣。
21體驗警察生活
段奕宏為了演繹《烈日灼心》中的伊谷春,他去廈門市嘉蓮派出所體驗了半個月的警察生活。「只有靠近他們,我才能找准角色的神經。」段奕宏如是說。
22段奕宏原本是「辛小豐」
影片劇照
當初曹導找到段奕宏時,段奕宏選的角色原本是辛小豐,他從2012年6月為這個角色准備到2013年2月份。可在電影正式開拍前,曹保平卻再次找到段奕宏,為難地表達了想讓他扮演伊谷春這一角色的想法。段奕宏回憶道:「看得出他也很糾結,很痛苦,坐在我面前一直撓頭,我有點不忍心拒絕。」人們決定做一件事情,往往有很多理由,段奕宏認為,「如果其中兩個理由已經滿足了,那麼另外一個只能妥協。」對於他來說,劇本和導演就是他選擇接受的兩個理由,為了這兩個難以割捨的理由,他對最初的角色選擇作出了妥協。
23郭濤取經
影片劇照
為了體驗這種對身心的折磨,郭濤看了很多相關新聞和案例,「我看到有的人逃亡二三十年後,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形象,眼神、精神面貌完全不同,幾乎每個罪犯到了看守所後都對警察說『我今天晚上能睡個踏實覺了』,所以我們想表達這樣的感受,表現一個人犯了罪後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心」。
24王珞丹的「最好角色」
女主角王珞丹感嘆自己做的不夠好,「導演說大家都像教科書般的表演,我覺得我是裡面表演最差的一個,但這樣的合作,可以讓我離演員的身份更近一點。」
曹保平則稱:「王珞丹看到這個劇本到最後定下來有半年多,她這中間跟遊魂似的,隔三差五發信息問我,做了非常多努力,她也有很好的戲其實是剪掉了的,我想說,《烈日灼心》有可能是王珞丹從藝以來最用心一個戲。」鄧超也在一旁補充說,「這是她演的最好的角色。」
25正面全裸不可以
影片劇照
王珞丹說:「我可能是一個連天性都還沒有解放的女演員,我的尺度是正面全裸不可以,背面上半身到腰,可以。」「這部戲打開了我的一個新紀元,以前我是完全封閉的。」郭濤也和王珞丹赤身相對的一場戲,郭濤有很大壓力:「畢竟以前沒有和她合作過,突然這么直接地直面,我需要適應。」
26台灣人演香港人
呂頌賢和妻子麥景婷
麥景婷曾出演《仙鶴神針》里的白雲飛
導演稱首先是要找一個相貌氣質符合的,然後劇情規定他得是個台灣人,那就得在港台地區找。呂頌賢正好檔期合適,氣質也比較貼合,於是就他了。
27同志做技術指導
呂頌賢談到他和鄧超之間那段「基情激情戲」的細節,透露導演還曾邀請同志友人為他們做心理和技術指導。
呂頌賢說,自己其實一直很想演一個同性戀,但是那種《春光乍泄》式的整部都是同志題材的電影自己又不敢演,如今演《烈日灼心》也算是了了心願。這時,站在旁邊的鄧超開玩笑說:「我以為你就是,演得太好了」。
28高虎「變臉」
高虎
高虎吸毒事件讓影片陷入尷尬(同樣發生在《捉妖記》、《小時代4》《一個勺子》身上),最後曹保平和投資方決定,讓高虎從《烈日灼心》里「消失」——影片對高虎做了一些面部處理技術,「這個戲裡面沒有高虎這個演員了,因為已經不是他的那張臉了。」
29高虎跳海戲
曹保平認為,從一開始高虎這個角色,其實是沒傻,但是他的智商太高了,所以他就用裝傻來把自己(偽裝起來)。其實早早的就為自己將來的逃逸鋪了一條路,當然不到那個時候,他也沒必要,而且想法和實施之間永遠都不一樣,有距離。而不是說我們要想到但觀眾不知道,因為我們給觀眾的就等於是插進的樹枝,導致他其實傻掉了,就像一個半傻一樣。而最後其實不是那麼回事,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劇情可能需要,是一個技術化的處理。
30三黃蛋
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人共享影帝「三黃蛋」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烈日灼心》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和「三黃蛋」影帝在內的大獎,成為最大贏家。不過,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人共享影帝「三黃蛋」卻遭遇爭議,有人稱其「兒戲」,甚至有人將其看作「笑話」,就連導演管虎也忍不住在微博發聲:「電影品質好!兩演員段(奕宏)更准確!非要雙黃蛋,也止於段(奕宏)鄧(超)!一片叫好,耍大於本體,毀之而已,無甚他用!」
Ⅲ 鄧超透露拍《烈日灼心》死刑戲細節,為了效果逼真他都做了哪些事情
相信大家對於鄧超在《烈日灼心》中的演技肯定大加贊嘆,其中那一幕死刑戲更是出彩,甚至讓人覺得那就是真實的死刑現場,而鄧超為了呈現真實感也做了很多的努力。
正是他的這種對自己的狠勁,然後才會呈現如此經典的各種角色和場景。
Ⅳ 鄧超透露拍《烈日灼心》死刑戲細節,當時為了效果逼真他都做了什麼
鄧超透露拍《烈日灼心》死刑戲細節,為了效果逼真鄧超真的進行了“注射”,讓人欽佩不已!我們都知道鄧超已經許久不拍戲了!他為了多照顧家庭選擇了綜藝,放棄了拍戲!但是,此番他遇到了《烈日灼心》這個劇本之後,他許久沒有拍過戲的心蠢蠢欲動了!為了不放棄這么好的作品,鄧超和孫儷商議過後,決定接下這部電影!
鄧超屬於那種不做則已,只要做了一定要力爭完美的類型!所以,他在拍《烈日灼心》的時候非常的拼,即便導演建議一些鏡頭用替身或者特效,都被鄧超拒絕了!在鄧超看來,視覺效果想要呈現到位,必須演員傾盡全力的去詮釋角色!不然,視覺呈現上力度是不會強勁的!一部電影,視覺呈現都不夠火候,又怎麼可能是部好電影!所以,鄧超在拍戲上嚴格要求自己,成就了電影,也讓他自己的演技倍受好評!
鄧超透露拍《烈日灼心》死刑戲細節,不愧是鄧超!點贊!
Ⅳ 死刑犯去世後,遺體不能歸還家屬,原因是什麼
死刑犯去世後的遺體都是火化後,通知家屬領取骨灰,遺體是不能直接歸還給家屬的。在我國,規定了死刑和死緩,死刑實際是指死刑立即執行,死緩主要對犯人實行勞動改造,以觀後效。
執行死刑有兩種方式
當然死刑犯執行死刑後遺體也可以捐獻遺體器官,當然這個都需要在執行前需要跟罪犯以及家屬溝通確認簽字,對於死刑犯來說這也是最後回饋給社會的事情了,通過捐獻器官救助更多的人,通過捐獻遺體搞科研,這種情況的話也是不會讓家屬見到遺體的。這樣的處理方式也是很得當了,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
Ⅵ 烈日灼心注射的是什麼為什麼沒死
電影情節是辛小豐他們被執行了注射死刑——注射死刑,或注射毒葯、致命性注射是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劑量的葯劑(通常是巴比妥酸鹽、肌肉鬆弛劑和鉀溶液)使被注射對象瞬間死亡的過程。拍攝的時候,注射的場景都是真實的,鄧超被注射的液體是葡萄糖。
七年前,福建西隴發生一起慘絕人寰的滅門慘案,某別墅內一家五口同日慘死,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然而此去經年,嫌疑人楊自道(郭濤 飾)、辛小豐(鄧超 飾)、陳比覺(高虎 飾)卻依然逍遙法外。
現如今,這三個人都在廈門過活,楊當起了計程車司機,小豐加入了協警隊伍,因意外變成傻子的陳則帶著三人撿來的女孩尾巴棲息在親戚的漁場中。這一天,擁有豐富辦案經驗的伊谷春(段奕宏 飾)調到小豐所在的隊伍擔任警長。
伊頗為器重能力卓越的小豐,但嗅覺靈敏的他也隱隱覺出這個男子和當年的滅門慘案有所關聯。在此期間,道哥在一次意外中結識了伊的妹妹小夏(王珞丹 飾)。彷彿冥冥之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正將這三個決心重新做人的男人推向無法更改的結局。
中國懸疑電影的敘事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集體主義的敘事倫理、客觀的敘事者、多元化的人物、多層次的敘事結構。
《烈日灼心》的結局延續了好人並不一定有好報的事實,其實本片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好人,這就是真實存在的人性。不過警匪片向來都是以「正義戰勝邪惡」為敘事的核心主題,在《烈日灼心》中,這個准則倒是沒有變,但是導演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敘事視角。
Ⅶ 王寶強迷茫抽煙,鄧超絕望,被納入北影教材的表演,哪一個最打動人
從一個少林寺的學武者成為一個演員,王寶強付出了很多。一開始他演的都是質朴的打工仔,不管是《天下無賊》里還是《一路囧途》中,他扮演的都是單純而朴實的農村娃,一切都是本色出演。很多人都說王寶強的顏值不適合演主角,但是你有沒有看過王寶強演的《hello,樹先生》中的這個鏡頭,抽著煙的王寶強,你能讀懂多少他眼裡的故事嗎?
從他的表情和動作上,我能看到因為恐懼而慌張害怕,到漸漸麻木,最後奄奄一息,都玲離盡致的表現出來,演繹出的表情層次分明。那種真實的感覺,讓我也感受到了,人在面對死亡時候的那種恐慌與害怕。據說讓在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忍不住抽泣抹淚,執行導演更是抱頭痛哭。
Ⅷ 烈日灼心電影簡介
《烈日灼心》影片改編自女作家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講述了三個身份各異的結拜兄弟共同撫養一個孤女,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在巧合之下牽扯出一樁驚天大案。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烈日灼心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烈日灼心電影基本信息
《烈日灼心》是由藍色星空影業、博納影業聯合出品的犯罪懸疑電影,由曹保平編劇並執導,鄧超、段奕宏、郭濤、王珞丹、徐璽涵 主演。
影片改編自女作家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講述了三個身份各異的結拜兄弟共同撫養一個孤女,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在巧合之下牽扯出一樁驚天大案。
2015年6月21日,影片在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獎,2015年8月27日於中國內地上映。9月24日,該片獲得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10月15日,該片榮獲第1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王珞丹)。
烈日灼心電影劇情簡介
三個結拜兄弟共同撫養著一個孤女,多年來一直潛藏在城市的角落。 一名計程車司機,幫助無數人卻從來不接受記者采訪;一名協警,除暴安良,卻從沒想過升遷入職;一名漁夫,每天照料著孤兒的生活……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內心暗涌,直到種種巧合之下, 警察伊谷春以及他的妹妹伊谷夏與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神秘交織。他們的命運就此改變,曾轟動一時的驚天大案浮出水面,法網和人情究竟誰更無情。
烈日灼心電影幕後花絮
原著小說中,郭濤飾演的角色為第一主角,而段奕宏飾演的警察只是充當串連劇情的線索人物而已。但是電影版對角色的比重進行了調整。
為了保持《烈日灼心》里陰郁的狀態,鄧超在拍戲時離群索居,甚至都不跟劇組演員打交道。別的演員拍完戲換上便裝休息了,而鄧超除了睡覺,幾乎沒有脫下過自己那身協警服,有時他直接穿著制服去吃火鍋,讓店家誤以為出事 。
鄧超多次在片場崩潰,失聲痛哭,為辛小豐身世經歷感嘆,有時在片場還會產生錯覺。因為過度壓抑,他甚至兩次在現場暈了過去,有時在片場情緒失控還“大罵”導演。
有一場戲不僅要求鄧超以競走速度完成近50米石板路台階,更要全程用盡全力背起身材壯實的郭濤 。
段奕宏為了飾演刑警角色,特地花費半個月時間到廈門地方派出所體驗生活。
鄧超每天和段奕宏都穿著警服進酒店,讓人誤以為酒店出事,他倆還去地攤買兩三塊錢的假三槍內褲,從生活完全進入角色 。
郭濤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十分“重口味”,為拍攝特殊場景的需要,畫的妝甚至過了一周都無法洗下。而片中需要給自己縫針的場景,則讓郭濤大喊招架不住 。
拍攝水下戲時,現場地下水道的水又臭又臟,水面漂著一層焦黃色的漂浮物,而鄧超必須在水下完成一系列動作,而且整個水下戲的拍攝時間以天計算,一下去就是一天,段奕宏在現場一直提醒鄧超注意自我保護,說水中的細菌搞不好會讓皮膚潰爛。
為了追求更好的拍攝效果,鄧超在片場屢次與導演現場“對罵” 。
拍攝注射死刑的那場戲非常辛苦,最終這部分戲也做了些修改。演這場死刑戲鄧超決定用真的注射的方式,在注射的時候找的不是專業的醫生,剛開始扎了幾次全都扎偏。那是一個七分鍾的長鏡頭,從血管帶到臉,開始是清醒的,到小豐害怕死亡的感覺。再換到死刑儀的鏡頭,一共有三管鎮靜劑,是一個三到四分鍾的長鏡頭 。
關於死刑戲審查問題,曹保平表示死刑戲本來拍的是三分五十秒的長鏡頭,從注射到最後斷氣的每一個細節。但由於這個勁道太大,所以最後做了妥協,剪掉了一點 。
最初段奕宏想飾演的是辛小豐這個角色,後來導演讓他飾演伊谷春 。
段奕宏飾演的伊谷春本來有幾段感情戲,後來刪掉了,師傅女兒和他有那種非常曖昧熟悉的關系 。
鄧超在拍攝結束之後還陷在其中,很難脫離“小豐”這個角色,而段奕宏也表示在拍戲時感覺鄧超人戲不分,有一場戲是鄧超戴著手銬走向他,他一下子分不清是辛小豐還是鄧超 。
鄧超恐水,他不會踩水,也不會吐氣。拍水下戲時,水的深度有兩到三米,超過了耳膜能承受的極限。又不能讓他們戴呼吸機,在那個深度,氧氣瞬間就沒有了。水底什麼都看不見,導致鄧超拍完後有輕微幽閉症 。
鄧超大熒幕初吻獻給了呂頌賢 。
導演選擇呂頌賢是因為是要找一個相貌氣質符合的,然後劇情規定他得是個台灣人,那就得在港台地區找,呂頌賢正好檔期合適,於是就他了 。
呂頌賢承認多年來一直希望演同性戀角色,所以他很感謝導演。
呂頌賢和鄧超的基情戲是最後一天拍攝的,拍的時候只是上半身坦誠相見,有穿著褲子,劇組請了一位同性戀朋友到現場指導。這場戲拍的不多,激吻戲就是一條過,整場戲拍攝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 。
烈日灼心電影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10年1月,藍色星空影業公司文學策劃部副主任孫慶在《收獲》雜志上看中了須一瓜的犯罪題材長篇小說《太陽黑子》,之後他與須一瓜取得聯系,最終“藍色星空”獲得了電影改編權。
當時,導演曹保平正拍攝電視劇《延安愛情》,他看了《太陽黑子》後也非常喜歡,想執導這部戲,公司把編劇和導演兩項都簽給了曹保平。
劇本改編
劇本改編花費了很多時間,曹保平推翻了很多稿,常常因為在邏輯上無法說服自己而寫不下去,原著作者須一瓜曾是一位政法記者,所以故事中很多橋段來自真實事件改編,也涉及很多敏感話題,需要藝術處理,但又不能影響戲劇張力,這個過程非常煎熬。
2013年,單劇本就打磨3年的《烈日灼心》在廈門正式開機。
製作特效
全片一共使用特效鏡頭387個,“雨夜追凶”、“高樓槍戰”、“除夕焰火”、“鬧市追車”、“水下開槍”這些充滿了張力的劇情段落都大量使用了電腦特效,特效團隊分析每個鏡頭的光線、反射、透視、運動、色彩等變化,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精益求精。
全片的高潮段落“高樓緝兇”是特效團隊的最大難題,導演要求演員在兩棟百米高樓之間的“空中走廊”完成追逐、槍戰、跌落等高難度鏡頭。通過鏡頭預視(Previz)多種方案的比對,最終採用了電腦特效結合實景搭建的方案。美術部門搭建了離地約6米高的“空中走廊”,其他部分完全由特效團隊採用三維動畫方案進行製作。該片的特效鏡頭入選了“2015年度美國NAB The Foundry全球最佳特效作品集”。
Ⅸ 懸疑片《烈日灼心》票房超3億,是國產刑偵片抗鼎之作嗎
懸疑電影《烈日灼心》很好看,各種心驚肉跳,可以說是國產刑偵片的抗鼎之作,直接拉高了國產片的檔次,同時,作為國產懸疑電影,票房已經超過3億,已經很了不起了,鄧超在影片中的演出也是相當用心。多拍一點這樣的國產片,電影人才配拿那豐厚的薪酬。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瑕疵和不合理,但依然吸引人。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其實,曹保平的作品很多人物的刻畫都很棒,演員的表達也是張力十足,尤其是鄧超臨死前的那種眼神釋放出了很復雜的感情,可惜這里王珞丹笑場了,導演和剪切居然沒看出?至於劇情當中的巧合那當然是藝術的需要啊,何苦糾結呢?
比較難能可貴的是,國產懸疑類型片里出現了如此成功的人物關系,結構與風格也結結實實的打上了作者的個人標簽,抽絲剝繭的懸疑點與人性救贖的主題相對的融會貫通,但最可惜的是一切的出發點讓人懷疑,結局又為了一些思想意識太簡單粗暴,缺少了懸疑的原味。
Ⅹ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烈日灼心的結尾很草率
01刪了81分鍾 《烈日灼心》從最初的220分鍾,到最終上映的139分鍾,曹保平告訴記者,刪減了影片中鄰居竊聽線、警察伊谷春的人物背景也沒有呈現、注射死亡的段落、郭濤和王珞丹的愛情戲、王珞丹的裸戲、鄧超與呂頌賢的激情戲也盡可能縮短,而片名也從《不法之徒》走到了《烈日灼心》,他一應接受。雖然曹保平也承認,剪掉的某些段落對敘事略有損傷,但是在可接受范圍之內,完整性已經保留的足夠好。好處是,節奏變得更快,更易於被觀眾接受。 02關於「基情」 對於媒體極度渲染《烈日灼心》的「同性」愛情,曹保平感到很意外:「其實就是兩個男人間惺惺相惜互相欣賞,但身份決定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樣的狀態。」曹保平將之歸咎於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如果是八九十年代,大家也不會往別處想。」或許也是因為這種無心插柳,讓這種男性間的情誼顯得真實而動人,曹保平自我分析,「如果要是我主觀上去渲染,可能它反而會變得做作了。」 影片劇照 導演跟編劇焦華靜在這一點上有一些分歧,在劇本階段焦華靜也認為是沒有同性愛的,但是在最終表演呈現出的狀態上,她認為是有這種感覺的。但是導演主觀上,沒有這樣一個意義在裡面,或者正是因為主觀上沒有這樣的意味,它才自然,如果要是主觀上想渲染這樣的感覺,可能它反而會顯得做作了。 03「第四犯人」 原著中,兄弟三人就是真正的兇手,電影則造出「第四犯人」。曹保平解釋道:小說最開始,三兄弟的身份是沒有被拆破的,要到小說結尾才告訴你這三個人就是殺人犯,但是在電影里這不成立,觀眾可能不到五分鍾就能猜到三人是兇手,所以在電影里,一開始就把原小說中最大的懸疑扣給拆解了。但是電影尤其是犯罪類型的劇情片,需要把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強烈翻轉,否則這種故事是支持不住的。 影片劇照 另一方面,這三個人本身是大學生,他們一起做滅門案不太合理,這個惡太大了,普通觀眾心理上也很難適應,因為我是站在同情的角度,和這三個人是站在一起的,至少不是站在他們的對立和批判的角度上,我寫的還是他們如何向好。 04愛雞的竊聽房東 因為電影長度的問題,房東竊聽那條線被刪掉。 導演介紹,這個房東有偷窺欲,所有他的租客,都在被他窺視,他希望找出對方人性惡的一面,比如有小偷,有妓女或者人販子,他通過監視、窺視和監聽找到證據和資料以後,把這些人趕走或報警送到公安局。 影片劇照 他通過這些行為來平衡自己內心的不平衡,因為在很多年前,房東家住的老樓著了一場大火,他的岳父、岳母、老婆、兒子都燒死了,只有他自己出去遛狗,沒有被燒死。後來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賠償金,但所有的鄰居都認為是和他有關系,認為他是為了錢參與了或者他不伸手來救自己家裡人,他變成了被人唾棄的人,他內心就充滿了扭曲的仇恨。他覺得他要看到所有人的惡,然後平衡他內心,「你們也比我好不到哪裡去,你們每個人可能比我還壞。」 影片中塑造這個房東是希望和這三兄弟形成比照,但是因為體量的問題,沒有辦法把它擴展開,最後刪掉了一部分。但這部分在主流的敘事上,對影片影響不太大,但是在副線上,確實是因為這樣的改變,中國帶來一些需要腦補的東西。 05三兄弟為何甘願赴死? 導演稱:對於他們而言,這7年其實是生不如死的。別說是犯這樣的案子,就是國外的在逃貪官,每天活得都不高興,東躲西藏的。在這種情境下,人很難很定心地活,所以在這個故事裡,他們仨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不會找老婆,也不會有家,也不會賺錢,什麼都沒有,因為過了今天沒明天。這樣的狀態其實是挺絕望的一個狀態,他們所有活著的目的或者情感的維系點,就是那個小女孩。 影片劇照 如果小女孩(尾巴)知道那麼愛她的這三個人,是導致她全家被殺的人,那個孩子一輩子都會過不好。而對他們兄弟仨來說,本身這樣活著已了無生趣,再加上巨大的負罪感,而且過去的事慢慢曝光,小孩不可能不知道,她一旦知道,她的後半生就肯定全都沒了。那麼他們還不如選擇他們離去,給這個孩子平靜的一生,也算是某種意義上對自己的贖罪,這是向善的,也是我願意呈現的。 06跟審查「杠上了」 《光榮的憤怒》,痛擊農村惡霸、官僚制度的社會沉痾,影片上映當然波折重重,曹保平回憶,收到的審查修改要求大約有數十條,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怎麼能把黨的基層幹部寫的那麼猥瑣?」 《李米的猜想》,周迅飾演的李米苦苦尋找著失蹤4年的男友方文,最終找到的結果是,方文改名換姓,多年一直在販賣毒品。劇本送審階段,又被審查部門叫停了,「怎麼能寫一個女孩愛上毒販的故事?」 《狗13》,即將在《烈日灼心》後投入市場,影片內容審查上倒沒碰上什麼大礙,不過,審查部門要求他,片名不能用阿拉伯數字。 《烈日灼心》改編自小說《太陽黑子》,在很多人眼裡,這是一個屬於審查「黑名單」范疇內的故事,涉及協警犯罪、同性戀情,甚至有注射死亡的直接描寫,更巧的是,這個故事中,也有一個女孩愛上了「罪犯」。演員高虎涉毒,導致影片一度無法上映。曹保平那時只能自我開解,「我這個電影時效性不強,放中國年看都不過時。」 07第六代導演 從左至右:曹保平,王小帥,張元,婁燁 曹保平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與王小帥、婁燁、張元等第六代導演曾是同學的學院派導演。 08死刑鏡頭有刪減 原先這場注射死亡戲是一個長鏡頭,從注射過程到鄧超的面部表情,掙扎與死亡,非常真實,大概有三分多鍾。導演希望拍出那種慘烈,越震撼觀眾越好。這樣在最後做翻轉,告訴觀眾其實鄧超是罪不至死的,他們是選擇去死,有一種小人物向善的偉大,那時候的沖擊才會更強烈。 在鄧超演完注射死刑的戲,曹保平和他抱在一起哭了。 09注射死刑 中國電影歷史上第二次拍攝注射死刑的整個行刑過程,之前的是《毒戰》。 拍攝現場 演這場死刑戲鄧超決定用真的注射的方式,用的是葡萄糖,在注射的時候找的不是專業的醫生,剛開始扎了幾次全都扎偏。 10段奕宏感情線 其實段奕宏飾演的伊谷春原本也有一些人物背景,他本來追過師父的女兒,但是那個姑娘嫁給其他人了,結婚一年又離婚了,伊谷春和她在師父家後來又碰面了,彼此之間還是有一種曖昧的情緒,時間的考慮最後這部分還是刪掉了。 11手提攝影 導演和攝影指導定的拍攝方向很明確。他們找了很多片子來看,如《綠里奇跡》、《拆彈部隊》、《8 英里》等等,大量地看用手提攝影的片子。 12臟話 影片上映時看到了臟話的字幕,上面寫的是「cao」。 13北電中戲 北京電影學院的教師曹保平,卻選了鄧超、段奕宏、郭濤、高虎這四位中戲畢業的演員。 14改名 原著叫《太陽黑子》,拍攝的時候叫《不法之徒》,最後上映叫《烈日灼心》,導演說《不法之徒》有好的一方面,但是在形態上更像一個不討女性觀眾喜歡的電影,現在這個也挺好。 15評書 對於評書旁白這種許久未見的拍攝手法,導演曹保平說:「我覺得有時候不同的敘述的方法代表著你的態度和創造者本身的審美趣好,這其實是一個黑色犯罪的、很激烈的一個故事,然後評書又是最大眾化、最世俗化,是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一種講述故事的方法。另外呢,這個片子本身其實想要變得很黑色,我覺得那個評書,包括我們選用了那樣的一種聲音,包括評書裡面有大量的俚語,很下里巴人的那個語感和方法,我都覺得它可能會很好玩,會有一種反諷。」 導演曹保平 其實我們後來評書(部分)原來應該更多一些的,中間和結尾部分其實都有,後來我是給它拿掉了,因為這個片長的問題,可能會(顯得)有點臃腫,有點多。本來在原來的形態里,這個評書從那個開板開始其實是站在一個最一本正經的立場上去譴責這三個壞人,但是經歷了這個故事的完成過程之後,到了結尾的時候,這個評書人最後再提到這三個人的時候,態度發生了變化,他不會說那三個惡棍,他會變成說那三個人。就是原來最早的版本設想是評書是作為一個不出現的人物,只是一個聲音的敘述,就是一個講述者最後在故事經歷的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心態的改變,當然現在是因為一些原因就把這一層放棄掉了。 16不跟家裡聯系 為了進入辛小豐復雜的人物狀態和內心世界,拍攝時鄧超基本過著「離群索居、與世隔絕」的生活。他說,「整個拍攝期我都盡量不跟家裡聯系,拒絕探班,朋友找我也不出去。我很難從那個世界裡面出來,也讓自己盡量不要出來。 17健身 鄧超不拍戲的時候就待在房間里,最多就是和段奕宏去健身房鍛煉一下,因為辛小豐這個角色對體型有這要求,要非常精瘦,就像是一把風吹發斷的快刀,因為他是不要命的。」 18穿兩三塊的內褲 鄧超每天和段奕宏都穿著警服進酒店,讓人誤以為酒店出事,鄧超還去地攤買兩三塊錢的假名牌內褲,從生活完全進入角色。 19悲喜崩潰 拍攝《烈日灼心》期間,鄧超同時還在拍喜劇《分手大師》,這讓他非常崩潰——「常常在《分手大師》歡樂爆笑的現場,突然很悲傷,跑到廁所大哭一場」。 20如此憔悴 影片劇照 因為太過入戲,鄧超每天不管多晚都要折磨導演,他覺得那時候好像沒怎麼睡過覺,但沒睡覺有個好處就是人顯得臉色很憔悴,既然小豐在戲里也總是睡不著覺,他覺得在戲外的瘋狂也幫助了自己,變得和人物一樣焦躁、敏感、憔悴。」 他每天抽著「小豐」會抽的煙,恢復了熬夜和抽煙這些曾經改掉的壞習慣。 21體驗警察生活 段奕宏為了演繹《烈日灼心》中的伊谷春,他去廈門市嘉蓮派出所體驗了半個月的警察生活。「只有靠近他們,我才能找准角色的神經。」段奕宏如是說。 22段奕宏原本是「辛小豐」 影片劇照 當初曹導找到段奕宏時,段奕宏選的角色原本是辛小豐,他從2012年6月為這個角色准備到2013年2月份。可在電影正式開拍前,曹保平卻再次找到段奕宏,為難地表達了想讓他扮演伊谷春這一角色的想法。段奕宏回憶道:「看得出他也很糾結,很痛苦,坐在我面前一直撓頭,我有點不忍心拒絕。」人們決定做一件事情,往往有很多理由,段奕宏認為,「如果其中兩個理由已經滿足了,那麼另外一個只能妥協。」對於他來說,劇本和導演就是他選擇接受的兩個理由,為了這兩個難以割捨的理由,他對最初的角色選擇作出了妥協。 23郭濤取經 影片劇照 為了體驗這種對身心的折磨,郭濤看了很多相關新聞和案例,「我看到有的人逃亡二三十年後,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形象,眼神、精神面貌完全不同,幾乎每個罪犯到了看守所後都對警察說『我今天晚上能睡個踏實覺了』,所以我們想表達這樣的感受,表現一個人犯了罪後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心」。 24王珞丹的「最好角色」 女主角王珞丹感嘆自己做的不夠好,「導演說大家都像教科書般的表演,我覺得我是裡面表演最差的一個,但這樣的合作,可以讓我離演員的身份更近一點。」 曹保平則稱:「王珞丹看到這個劇本到最後定下來有半年多,她這中間跟遊魂似的,隔三差五發信息問我,做了非常多努力,她也有很好的戲其實是剪掉了的,我想說,《烈日灼心》有可能是王珞丹從藝以來最用心一個戲。」鄧超也在一旁補充說,「這是她演的最好的角色。」 25正面全裸不可以 影片劇照 王珞丹說:「我可能是一個連天性都還沒有解放的女演員,我的尺度是正面全裸不可以,背面上半身到腰,可以。」「這部戲打開了我的一個新紀元,以前我是完全封閉的。」郭濤也和王珞丹赤身相對的一場戲,郭濤有很大壓力:「畢竟以前沒有和她合作過,突然這么直接地直面,我需要適應。」 26台灣人演香港人 呂頌賢和妻子麥景婷 麥景婷曾出演《仙鶴神針》里的白雲飛 導演稱首先是要找一個相貌氣質符合的,然後劇情規定他得是個台灣人,那就得在港台地區找。呂頌賢正好檔期合適,氣質也比較貼合,於是就他了。 27同志做技術指導 呂頌賢談到他和鄧超之間那段「基情激情戲」的細節,透露導演還曾邀請同志友人為他們做心理和技術指導。 呂頌賢說,自己其實一直很想演一個同性戀,但是那種《春光乍泄》式的整部都是同志題材的電影自己又不敢演,如今演《烈日灼心》也算是了了心願。這時,站在旁邊的鄧超開玩笑說:「我以為你就是,演得太好了」。 28高虎「變臉」 高虎 高虎吸毒事件讓影片陷入尷尬(同樣發生在《捉妖記》、《小時代4》《一個勺子》身上),最後曹保平和投資方決定,讓高虎從《烈日灼心》里「消失」——影片對高虎做了一些面部處理技術,「這個戲裡面沒有高虎這個演員了,因為已經不是他的那張臉了。」 29高虎跳海戲 曹保平認為,從一開始高虎這個角色,其實是沒傻,但是他的智商太高了,所以他就用裝傻來把自己(偽裝起來)。其實早早的就為自己將來的逃逸鋪了一條路,當然不到那個時候,他也沒必要,而且想法和實施之間永遠都不一樣,有距離。而不是說我們要想到但觀眾不知道,因為我們給觀眾的就等於是插進的樹枝,導致他其實傻掉了,就像一個半傻一樣。而最後其實不是那麼回事,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劇情可能需要,是一個技術化的處理。 30三黃蛋 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人共享影帝「三黃蛋」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烈日灼心》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和「三黃蛋」影帝在內的大獎,成為最大贏家。不過,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人共享影帝「三黃蛋」卻遭遇爭議,有人稱其「兒戲」,甚至有人將其看作「笑話」,就連導演管虎也忍不住在微博發聲:「電影品質好!兩演員段(奕宏)更准確!非要雙黃蛋,也止於段(奕宏)鄧(超)!一片叫好,耍大於本體,毀之而已,無甚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