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人美何許人也
王人美(1914—1987),祖籍湖南瀏陽,出生於湖南長沙,民國時期電影演員。1927年入上海美美女校就讀。1931年後主演或參加演出電影《野玫瑰》、《芭蕉葉上詩》。
所主演的電影《漁光曲》在1935年蘇聯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1949年赴香港,1950年從香港返回內地,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相繼拍攝《兩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1952年被誣蔑為曾是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情婦,受到極大刺激,被送入瘋人院。1957年反右運動中再次受到沖擊。文革爆發後又慘遭批鬥。1979年獲平反,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名譽理事。1987年逝世。生平著有《我的成名與不幸》等。
⑵ 《漁光曲》主演王人美:一生顛沛流離,兩段婚姻對其皆是折磨,結局怎樣呢
王人美是民國時期上海灘的著名演員,屬於她的時代雖已逝去,但在沉浮的時光里依舊可以尋見當年那個驚艷的身影,她是獨屬民國的一抹靚麗絕色。
王人美曾因主演《漁光曲》而一舉成名,她的美麗可愛令無數觀眾印象深刻。
作為舊上海演藝界的「四大天王」之首,王人美的婚姻卻不似事業般出彩,她一生中經歷的兩段婚姻都留有遺憾,或許人生就是不能太過圓滿,久而不得也未必是一種遺憾。
家庭不幸,年少顛沛流離
王人美七歲時母親便因突發腦溢血離世,父親一個人拉扯七個孩子長大,每日都需忙到很晚。她自幼懂事,本想長大後好好孝敬父親,然而在她考入師范學院後不久父親便離世了。
至親的離世令王人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沒有了經濟來源的她也難以繼續學業。
1998年,王人美突然中風癱瘓在床,此後病情加重成為了植物人,是葉淺予無怨無悔的一旁照顧了她多年。
雖然王人美認為葉淺予不是一個好丈夫,但在生命盡頭卻是葉淺予陪伴她安詳離去。
王人美沒有自己的子女,多虧葉淺予的照顧她才能安詳地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多年的相伴令這段沒有愛情的婚姻,在不知不覺中摻雜了許多莫名的情感,在長久的相伴中,他們結下的是比愛情更深厚的情感。
⑶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哪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根據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的《中華兒女》。
1934年的《漁光曲》是王人美 的代表作。在影片中,她以真摯的感情、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歌聲,出色地塑造了貧苦的漁家女兒小貓的形象。
影片主題歌也是由她演唱,的確人美歌也美。該片曾獲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1987年,王人美在北京病逝。
⑷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
《漁光曲》
《漁光曲》是20世紀30年代,也就是1934年6月14日上映的一部劇情片,該部電影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該片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次上映時,正趕上當時上海市60多年來未遇的酷暑高溫,卻場場爆滿,連續上映了84天。
當時由厲麟似等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並在1935年2月份獲得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第九名的獎項,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4)王人美出演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影簡介: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東海邊,在「漁光曲」的歌聲中展開了一個漁民家庭的悲慘故事。漁民徐福一家生活艱難,一對孿生子女小貓、小猴的出生更是加重了家庭負擔。隨後徐福死於海上,徐媽只好到船王何家做奶媽。小貓、小猴和何家少爺子英自小一起長大,感情要好。
十年後,長大成人的小貓(王人美 飾)、小猴(韓蘭根 飾)繼承父業,以捕魚為生;子英則被父親安排出國攻讀漁業,他一心希望學成歸來能改良中國漁業。此後,盜匪猖獗,以及漁業公司的興辦,都使漁民的生活更加艱難。
小貓、小猴難以維持生計,於是攜著失明的母親到上海找舅舅另謀出路。跟著舅舅賣唱的小貓、小猴在上海重遇了回國的子英,隨後小貓、小猴卻遭受了牢獄之災,舅舅和徐媽也在一場火災中喪生。經歷了多番波折的三人,重新回海捕魚。然而,命運弄人,那首熟悉的《漁光曲》再次響起。
⑸ 第一部在國外獲獎的中國電影是哪部
據了解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根據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的《中華兒女》。
《卧虎藏龍》是第一部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的外語影片,也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亞洲電影。 漁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對孿生子女小猴、小貓。一場暴風雨奪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剛生下的兒女,隻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媽。 這個電影很是經典。
⑹ 跪求王人美主演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王人美主演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猛河的黎明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4Q0DfKV0blVHfsGSMpSkbQ
劇名:兩家春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GLFSDqQxKB-CIqs-GmQxJA
劇名:春潮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FCMt8IyUIq-GW-Ws0JuskQ 提取碼:bf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