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疫情怎麼去看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疫情怎麼去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30 00:30:14

⑴ 元旦、春節電影院預約限流,我們去看電影該做好哪些防疫措施

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 接種疫苗。

⑵ 疫情期間想跟女朋友一起看電影怎麼辦

疫情期間最後不要去人聚集的地方,如果想看話,可以找一家私人影院,或者直接從網上付費觀看,畢竟看電影不是最重要的,和女朋友在一起才最好

⑶ 河南開封地區,疫情當下,可以去電影院嗎

可以去,但是不建議去,網上很多人都准備過年去電影院的都取消了,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尤其是電影院,一個密閉的空間,空氣幾乎不流通的,一個噴嚏可能就會感染很多人。實在想去就戴口罩吧,防護措施一定做好,而且病毒也可能通過眼睛傳播,有條件要戴護目鏡,回去時候及時洗手。

⑷ 疫情期間電影院要帶身份證嗎

疫情期間電影院要帶身份證。

以北京市為例,《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電影行業復工防疫指引》中規定:

第一條 電影放映單位

電影放映場所是空間封閉、人員聚集和流動量大的場所,防疫風險較高,在疫情期不便於過早復工復映。電影放映單位的復工復映要根據疫情情況,按照市、區主管部門統一安排開業。復工復映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5項 售票處應建立觀眾信息登記制度(姓名、性別、住址、身份證號、聯系電話、觀影影片及放映時間、影廳號和座位號)。

(4)疫情怎麼去看電影擴展閱讀

疫情期間觀看電影注意事項:

1、戴口罩:出門戴口罩已經成為疫情期間的生活常態,但是因為天氣炎熱,很多人覺得戴口罩太悶,無意中會摘下口罩或者故意不戴口罩,在電影院觀影期間也要記得戴好口罩,沒有戴口罩的觀眾不允許進入電影院。

2、測體溫:如果體溫處於37.3度以上不能進入電影院,另外應馬上去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並上報症狀。

3、網上購票:疫情期間為了減少接觸性傳染的發生幾率,在這期間所有電影院全部推行網路實名預約的方式售票,所以在去電影院之前要記得在網上訂好電影票。

⑸ 疫情期間去電影院看電影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170多天的等待之後,影院終於復工了,疫情期間平民大眾一直懷揣著看電影的熱切期待,許多影片如《花木蘭》、《唐人街探案3》、《小婦人》、《姜子牙》都引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許多影院處於歇業的狀態,影院的工作者一直以來也是心情焦灼,終於在7月20日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開放營業,雖然影廳對觀影人數有嚴格限制,新上的影片也不多,但足以振奮人心,帶給了人們一個積極的信號。但到電影院看電影也不可以掉以輕心,我們還是要保持小心謹慎的態度,觀影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⑹ 在疫情還沒完全消滅前,去電影院需要注意什麼

保持距離,戴口罩。病毒可以通過唾液,接觸等多種渠道進行傳播,保持合理的距離減少給別人接觸是最安全的方式。

⑺ 電影院開門了,看電影必須佩戴口罩,你怎麼看

大家都知道,隨著疫情的緩和,電影院逐漸開門了。看電影時必須佩戴口罩的,這是一種非常必要的事情。我們必須要遵守這個規定,因為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

一、在電影院這個密閉的環境戴口罩是非常必要的。

大家都知道電影院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所以人們在疫情期間看電影的時候是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的。在中途不要做出摘下口罩的這一系列的行為,這是非常的不安全的,如果電影院中有一個人是新冠肺炎患者的話,一旦他摘下口罩,與此同時你也參加口罩的話,那麼你患病的幾率是非常的大的。

綜上,隨著電影院的陸續開門,看電影必須戴口罩是必要的,是要求我們必須服從。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⑻ 疫情在哪裡看電影還是在外面搞戶外活動最好

疫情期間在家裡看電影最好了哈哈。外面搞戶外要挑人少的地方,不適合人多聚集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習慣就好啦。希望祖國山河無恙!

⑼ 疫情還未結束,我們去影院看電影時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要注意個人防護。雖然全國很多地方已經開放了電影院,隨著新電影的上映,電影院也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注意,畢竟電影院是比較密集的空間,如果有人有感冒,或者是從其他省市回來,自然要注意和別人保持距離。因此,注意好個人的防護,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戴好口罩,觀影過程不要取下來,坐位置一定不要和人挨在一起,看完以後趕緊做好消毒工作。用酒精棉片消毒是不錯的方式。

最後,盡量避開人流。雖然電影院開放讓許多人都比較開心,也都趁著這股攢了好幾個月的勁去看,於是也不在乎那一場的人多不多,那個時間段觀影的人多不多。如果在自己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個人覺得還是應該避開人流高峰,比如周末和平日的下午晚上場。這樣從某種角度而言,是在為影院分流,也是為自己的安全增添一份保障。因此,在全國疫情都還沒結束的時刻,我們雖然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也要在公眾場合做好防護,才是對自己和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